湖北荆门2019高考物理复习综合试题(四)
2019年高考全国I卷理综物理试题与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基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eV~3.10eV 的光为可见光。
要使处基态的(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 A ) A .12.09eV B .10.20eV C .1.89eV D .1.51eV解析:因基态和第一激发态间的能量差大于可见光光子的能量,所以入射光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n=1和n=2两能级之间的能量之差,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知,只能是n=3或以上的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n=2能级跃迁,才能发出可见光,而题中选项所列出的能量,只有选项A 所给的入射光的能量可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n=3能级,而后发生跃迁到n=2能级。
正确的答案应是选项A 。
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和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 和Q 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 D )A .P 和Q 都带正电荷B .P 和Q 都带负电荷C .P 带正电荷,Q 带负电荷D .P 带负电荷,Q 带正电荷解析:因在两细绳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所以两球只能带异种电荷才能处于此情况下的受力平衡。
若P 带正荷,Q 带负电荷,则P 在水平方向受合力水平向右,而Q 在水平方向受合力向左,最终两细绳不可在竖直方向上,两球受力平衡,而两绳一定要偏离竖直方向,只有P 带负电荷,Q 带正电荷才能使两细绳处于竖直方向上两球受力平衡。
正确的答案应是选项D 。
4/eVE ∞23113.6-3.40-1.51-0.85-0n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9年湖北省高考物理试题与答案

2019年湖北省高考物理试题与答案(满分11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
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
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A.12.09 eVB.10.20 eVC.1.89 eVD.1.5l eV2.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A.P和Q都带正电荷B.P和Q都带负电荷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3.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1.6×102 kg B.1.6×103 kg C.1.6×105 kg D.1.6×106 kg4.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则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A .2FB .1.5FC .0.5FD .05.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考物理联考试题

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图示为“嫦娥四号”探测器奔月过程中某阶段的运动示意图,“嫦娥四号”探测器沿椭圆轨道Ⅰ运动到近月点P处变轨进入圆轨道Ⅱ,其在圆轨道Ⅱ上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
已知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四号”探测器在P点进行加速后进入圆轨道ⅡB.“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椭圆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圆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C.“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椭圆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在圆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D.“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椭圆轨道Ⅰ上运动时的机械能等于在圆轨道Ⅱ上运动时的机械能2.关于玻尔的原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照玻尔的观点,电子在定态轨道上运行时不向外辐射电磁波B.电子只能通过吸收或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在轨道间实现跃迁C.电子从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动能增大,原子能量也增大D.电子绕着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
在外层轨道运动的周期比在内层轨道运动的周期小3.空间某区域存在一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大小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磁场边界ef如图所示,现有一根粗细均匀金属丝围成的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固定在纸面内,t=0时刻磁场方向如图甲所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A.0~t1:e点电势高于f点电势B.0~t1:214efB L Ut=-C.t1~t2:金属框中电流方向顺时针D.0~t2:ab所受安培力方向始终不变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近日透露,中国准备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2021年探测器抵达火星,并有望实现一次“绕”、“落”和“巡”的任务。
火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2倍,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质量仅是地球的0.1倍。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物理阶段性考试第四次测试题及答案

荆门市龙泉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物理阶段性考试第四次测试题考生注意:本试卷的有关计算中重力加速度取g =10m/s 2,sin 37°=0.6,cos 37°=0.8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4分,共32分)1.一个物体以足够大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在上升过程中最后2s 初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最后1s 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20m/s ,5m/sB .20m/s ,10m/sC .10m/s ,5m/sD .10m/s ,10m/s2.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 段质点处于静止状态 B .整个过程中,CD 段和DE 段的加速度最大C .整个过程中,C 点离出发点最远D .BC 段质点通过的路程是10m3.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从A 点出发分别经三个不同的光滑斜面下滑到同一水平面上的C 1、C 2、C 3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C 1、C 2、C 3处的动能相等B .物体在C 1、C 2、C 3处的速度相等 C .物体在三个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相等D .物体在三个斜面下滑的时间相等4.在一端封闭、长约1m 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的小圆柱体R ,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橡胶塞塞紧(如图1甲)。
将玻璃管倒置(如图1乙),蜡块沿玻璃管匀速上升。
再次将玻璃管上下颠倒,在蜡块上升的同时,让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向右(设为x 方向)做匀加速直线移动(如图1丙)。
在图2中能正确反映蜡块运动轨迹的是图1图2第4题图5.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它们间的静电力为F。
若甲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2倍,乙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距离变为2r,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A.B.C.D.6.如图所示,一滑雪爱好者以10m/s的初速度从倾角为60°的斜坡顶端水平滑出,可求得滑雪者离斜坡最远时飞行的时间是A BCD.2s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此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A.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B.克服摩擦力做功mghC.动能损失了mgh D.机械能损失了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
2019—2020学年度湖北省五市高三联合考试理综物理部分高中物理

2019—2020学年度湖北省五市高三联合考试理综物理部分高中物理理科综合能力试卷物理部分〔黄冈、宜昌、襄樊、孝感、荆州〕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值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一12 N一14 O一16 Na一23 S一32Fe—56 Cu—64本卷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相应的地点。
使用机读卡的考生将考号最后两位数填在答题卷右下方座位号内,同时将机读卡上的项目填写清晰。
2.第I卷每题选定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使用机读卡的考生用2B铅笔将机读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第二卷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上无效。
3.考试终止,监考人员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收回,试题由学生储存。
本科目考试时刻:2009年4月28日上午9:00—11:30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二、选择题〔此题共8小题。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B.布朗运动确实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C.用打气筒打气专门费劲,这是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D.能够发明一种制冷设备,使温度降到绝对零度15.我国探月工程已进入实施时期。
月球半径与地球半径的比值约为6︰25,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1/6,那么在月球上工作的宇航员要想坐飞船脱离月球,飞船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为多少?〔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2υ与第一宇宙速度1υ的关系是122υυ=。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 /s ,不计其它星球的阻碍.〕〔 〕 A .7 .9km /s B .11.2km /s C .2.2km /sD .1.6km/s 16.光滑绝缘细杆与水平面成θ角固定,杆上套有一带正电小球,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
湖北省荆门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湖北省荆门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H:1 C:12 O:16 Ba:137 Cu:64 Au:197 Zn:65 C1:35.5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生物大分子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B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C.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D.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单倍体育种就是将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②单基因遗传病就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③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④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既有单向的也有双向的⑤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A.①③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⑤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腺体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B.从细胞水平看,生长素可以影响细胞的伸长和分化C.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时,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D.色氨酸是植物合成生长激素的前体物质4.下列免疫过程能将病原体直接彻底消灭的是①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②抗体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③溶菌酶催化细菌细胞壁水解导致细菌过度吸水而破裂④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⑤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水解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③⑤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中心体由两组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B脂肪、淀粉、核糖的组成元素只有C、H、OC.调查种群密度只能用估算法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效果最佳6.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
湖北省荆门市2019年元月高三统考物理试题

2 . 等量异种点电荷的连线和其中垂线如图所示,现将一个带负电的检验电荷先从图中a点沿直线移到b点,再从b点沿直线移到c点,则检 验电荷在此全过程中( )
A.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将发生改变 B.所受电场力的大小恒定 C.电势能一直减小 D.电势能先不变后减小
难度:0.85 组卷:533 题型:单选题 更新:2020/2/11
A.粒子一定带负电荷,且粒子在a、b、c三点所受合力相同 B.粒子运动径迹一定是a→b→c
C.粒子在三点的动能大小为EKb>EKa>EKc D.粒子在三点的电势能大小为EPb>EPa> EPc
难度:0.65 组卷:315 题型:多选题 更新:2019/1/12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9 . 图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小圆柱由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拴住,细线另一端固定在O点,在最低点附近放置一组光电门。将细 线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用光电门测出小圆柱运动到最低点的挡光时间△t,再用10分度游标卡尺测出小圆柱的直径d,如图所示,重力 加速度为g。则
C.初动量相同时分别为1: ,1:2
D.初动量相同时分别为1:2,1:2
难度:0.65 组卷:192 题型:单选题 更新:2019/1/12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6 . 在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尔理论可以成功解释氢原子的光谱现象 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成的电子流 D.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或压强的增大而变小
难度:0.65 组卷:234 题型:解答题 更新:2019/1/12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难度:0.85 组卷:158 题型:多选题 更新:2019/1/12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2019届湖北省荆州市高三下学期四月质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2019届湖北省荆州市高三下学期四月质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振动的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可以是任意数值B. 铀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比结合能一定大于铀核的比结合能C. 实验表明,只要照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D. 核力将核子紧紧束缚在原子核内,因此核力只表现为引力 【答案】B 【解析】【详解】A .根据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认识,振动的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故A 错误; B .铀核()衰变的过程中会释放能量,所以衰变产物的比结合能一定大于铀核的比结合能,故B 正确;C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与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度无关,故C 错误;D .核力将核子紧紧束缚在原子核内,核力在大于,小于的范围内表现为吸引力,在小于时表现为斥力,故D 错误;故选B 。
【点睛】振动的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衰变产物的比结合能一定大于铀核的比结合能;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与光的强度无关。
2.“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一列“复兴号”正在匀加速直线行驶途中,某乘客在车厢里相对车厢以一定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则小球( ) A. 在最高点对地速度为零 B. 在最高点对地速度最大C. 落点位置与抛出时车厢的速度大小无关D. 抛出时车厢速度越大,落点位置离乘客越远 【答案】C 【解析】 【分析】小球竖直抛出后,水平方向有与车厢相同的初速度,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结合运动的合成知识进行解答.【详解】在匀加速直线行驶的车厢中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具有水平速度,则在最高点对地速度不为零,选项A错误;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竖直速度逐渐减小,水平速度不变,则在最低点对地速度最大,选项B错误;小球抛出时竖直向上的初速度一定时,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一定,则设此时车厢的速度为v,则落地时的位置与抛出时的位置间距为:,即落点位置与抛出时车厢的速度大小无关,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C.3.如图所示,带有孔的小球A套在粗糙的倾斜直杆上,与正下方的小球B通过轻绳连接,处于静止状态.给小球B施加水平力F使其缓慢上升,直到小球A刚要滑动.在此过程中( )A. 水平力F的大小不变B. 杆对小球A的支持力不变C. 轻绳对小球B的拉力先变大后变小D. 杆对小球A的摩擦力先变小后变大【答案】D【解析】对球受拉力F、重力和细线的拉力T,合力为零如图所示:由此可知,随着θ的增加,拉力F和细线张力T均增加,故A错误,C错误;再对A、B球整体分析,受重力、拉力F、支持力N和静摩擦力f,如图所示:设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平衡条件,在垂直杆方向有,随着F的增加,支持力N增加;在平行杆方向,有:,可得:,可知随着F的增加,静摩擦力逐渐减小,当时,摩擦力为零,此后静摩擦力反向增加;故B错误,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荆门2019高考物理复习综合试题(四)14.关于物理学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C .库仑最先提出了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并通过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总结出库仑定律D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15.如图所示,钢铁构件A 、B 叠放在卡车的水平底板上,卡车底板和B 间动摩擦因数为μ1,A 、B 间动摩擦因数为μ2,卡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a ,μ2g >a>μ1g ,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卡车沿平直公路行驶途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求其刹车后在s 0距离内能安全停下,则卡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A .2as 0B . 2μ1gs 0C .2μ2gs 0D .(μ1+μ2)gs 016.我国计划在2017年发射“嫦娥四号”,它是嫦娥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探月卫星,主要任务是更深层次、更加全面的科学探测月球地貌、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档案资料。
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嫦娥四号离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 ,绕月周期为T 。
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A .月球的平均密度为323π3r GT RB .“嫦娥四号”绕月运行的速度为Rg r 2 C .“嫦娥四号”绕月运行的速度为T πr 2 D .月球的平均密度2π3GT17.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1、2、3分别置于绝缘支架上,各球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球1的带电量为q ,球2的带电量为nq ,球3不带电且离球1和球2很远,此时球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为F.现使球3先与球2接触,再与球1接触,然后将球3移至远处,此时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仍为F ,方向不变.由此可知A .n =3B .n =4C .n =5D .n =618. 如图所示,平板小车置于水平面上,其上表面粗糙,物块在小车中间保持静止。
t=0时,对小车施加水平外力F ,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t 0时刻,物块从小车左端滑离木板,2t 0时刻物块落地。
在竖直平面内建立Oxy 坐标系,取水平向右为x 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 轴正方向,则关于物块落地前在x 轴方向和y 轴方向的速度-时间图像,以下可能正确的是19.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M、N两点各放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2q的完全相同的刚性金属球A和B,给A和B以大小相等的初动能E0(此时初动量的大小均为p0),使其相向运动一段距离后发生弹性正碰,碰后返回M、N两点的动能分别为E1和E2,动量的大小分别为p1和p2,则A.E1=E2=E0,p1=p2=p0B.E1=E2>E0,p1=p2>p0C.碰撞发生在MN连线的中点D.碰撞发生在MN连线中点的左侧20.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A点开始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又返回A点,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下列各项分别表示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v、加速度a、势能E p和机械能E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可能正确的是21.如图所示,长为1m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一小球,在O点右侧P点固定一光滑小细铁钉,O、P及小球在同一竖直面内,O、P连线与竖直方3m/s的瞬时水平向右的速度,重力加速向的夹角为370。
现给小球大小为3度为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若能碰到铁钉,则碰到铁钉前后速率不变角速度变大B.细绳一定能碰到铁钉,且细绳碰到铁钉前后小球机械能守恒BC .若小球能绕P 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O 、P 间距离应满足0.3m ≤ OP <1mD .若小球能绕P 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O 、P 间距离应满足0.5m ≤ OP <1m22.(6分)科考队在玛雅文化发祥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发现了一些散落在平整山坡上非常规则的不明圆柱体,有科学家认为是外星人带着玛雅人离开时留下的.于是对其力学性质进行研究,下表为其形变量x 与所施加拉力F 关系的实验数据(1)试猜想此不明圆柱体施加拉力F 与其形变量x 的关系 ;(2)如果想要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应该画出下列哪种图象最能直观准确的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
A .F ﹣x 图象B .F ﹣x 2图象C .F 2﹣x 图象D .F 2﹣x 2图象.23.(9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为A m 的钢球A 用细线悬挂于O 点,质量为B m 的钢球B 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 的小支柱N 上,O 点到A球球心的距离为L ,使悬线伸直并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释放后A 球摆到最低点时恰与B 球对心碰撞,碰撞后,A 球把原来静止于竖直方向的轻质指示针OC 推到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处,B 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保持α角度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 球的落点,进而测得B 球的水平位移S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A 、B 两个钢球的碰撞近似看成弹性碰撞,则A 球质量______B 球质量(填入“大于”、“小于”或“等于”)。
为了对白纸上打下的多个B 球的落地点进行数据处理,进而确定落点的平均位置,需要用到的器材是_________。
(2)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碰撞前A 球的动量A P =__________,碰撞后A 球的动量A P '=_______,碰撞后B 球的动量B P =__________。
24.(14分)如图所示,底端切线水平且竖直放置的光滑14圆弧轨道的半径为L ,其轨道底端P 距地面的高度为2L , P 与右侧竖直墙的距离为L ,Q 为圆弧轨道上的一点,它与圆心O 的连线OQ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
现将一质量为m ,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Q 点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
(8.037cos ,6.037sin == )试求:(1)小球运动到P 点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第一次与墙壁的碰撞点离墙角B点的距离。
25. (17分)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5.0kg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平板车的上表面距离地面高h=0.8m,其右侧足够远处有一障碍物A,一质量为m=2.0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v0=8m/s的初速度从左端滑上平板车,同时对平板车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大小为5N的恒力F。
当滑块运动到平板车的最右端时,二者恰好相对静止,此时撤去恒力F。
当平板车碰到障碍物A时立即停止运动,滑块水平飞离平板车后,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B点切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
已知滑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圆弧半径为R=1.0m,圆弧所对的圆心角∠BOD=θ=106°(取g=10m/s2,sin53°=0.8,cos53°=0.6)。
求:(1)平板车的长度;(2)障碍物A与圆弧左端B的水平距离;(3)滑块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33.略34.(6分)(1)如图所示,直线MN为点电荷Q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
带正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着曲线由a向b运动,则A.点电荷Q是正电荷 B.电势ψa>ψbC.场强E a>E b D.带电粒子的动能E K a>E KbE.改变粒子入射的初速度方向,粒子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9分)(2)已知如图,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场强E=1.5×106V/m,丝线长L=40cm,上端系于O点,下端系质量为m=1.0×10-4kg,带电量为q=+4.9×10-10C的小球,将小球从最低点A由静止释放,求:①小球摆到最高点时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多大?②摆动过程中小球的最大速度是多大?参考答案22. (每小题3分)(1)F 与x 的二次方成正比; (2)B23 (1) 大于 圆规(2) m ,m B m 24.解析第(1)问6分(2) )问8分(1)对小球滑到圆弧轨道底端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有 mgL(1-cos 37°)=12mv 2 小球在P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N -mg =m v2L解得F N =1.4mg (2)小球离开P 点后做平抛运动,水平位移为L 时所用时间为t ,则L =vt 小球下落的高度为h =12gt 2 解得h =1.25L 则小球第一次碰撞点距B 的距离为d =L -h =0.75L 。
25. 解:解:(1)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1=μmg/m =μg=5m/s 2 …………………………………………………1分对平板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 2=M mgF μ+ =3m/s 2 ………………………………………………1分设经过时间t1滑块与平板车相对静止,共同速度为v则:v=v 0-a 1t 1=a 2t 1. ………………………………………………2分解得:v=3m/s …………………………………………………………1分滑块与平板车在时间t1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x 1=20vv + t 1 ……………………………………………………1分x 2=2vt 1 …………………………………………………………………1分则平板车的长度为:L=x 1-x 2=20v t 1=4m ………………………………………………2分(2)设滑块从平板车上滑出后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2,则: h=21gt 22……………………………………………………………1分x AB =vt 2 …………………………………………………………1分解得:x AB =1.2m ……………………………………………………1分(3)对小物块,从离开平板车到C 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gR (1-cos 2106 )= 21mvc 2-21mv 2 ……………………2分 在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 R v c2…………………………………………………2分解得:F N =86N ………………………………………………1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F N ′=86N ………1分34.(1)CDE(2)解:(1)由动能定理得qELsin2θ=mgL(1-cos2θ)解得θ=370故小球摆到最高点时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740因此最大摆角为74°。
(2)小球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
由动能定理:1.25mg×0.2l=m v B 2/2,v B =1.4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