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400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维护保养规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日常保养及维护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日常保养及维护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环境保持实验室的卫生及实验室的环境,做到定期打扫实验室,避免各个镜子被尘土覆盖影响光的透过降低能量。
试验后要将试验用品收拾干净,把酸性物品远离仪器并保持仪器室内湿度。
以免酸气将光学器件腐蚀,发霉。
1元素灯的保养原子吸收主机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请保持每一至两周为间隔将仪器打开并联机预热1~2小时。
以延长使用寿命。
元素灯长时间不使用,将会因为漏气、零部件放气等原因不能使用,甚至不能点燃。
所以应将不长使用的元素灯每隔3~4个月点燃2~3个小时,以延长使用寿命,保障元素灯的性能。
2定期检查检查废液管并及时倾倒废液废液管积液到达雾化桶下面后会使测量时极其不稳定,所以要随时检查废液管是否畅通,定时倾倒废液。
乙炔气路的定期检查,以免管路老化产生漏气现象,发生危险。
定期检查气路,每次换乙炔气瓶后一定要全面试漏。
用肥皂水等可检验漏气情况的液体在所有接口处试漏,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判断其是否漏气。
注意定期检查空气管路是否存在漏气现象,检查方法参见乙炔检查方法。
3空压机及空气气路的保养和维护仪器室内湿度高时,空压机极易积水,严重影响测量的稳定性,应经常放水,避免水进入气路管道。
我们所标配的空压机上都有放水按钮,放水时请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按此按钮即可将积水排除。
4火焰原子化器的保养和维护每次样品测定工作结束后,在火焰点燃状态下,用去离子水喷雾5~10分钟,清洗残留在雾化室中的样品溶液。
然后停止清洗喷雾,等水分烘干后关闭乙炔气。
玻璃雾化器在测试使用氢氟酸的样品后,要注意及时清洗,清洗方法即在火焰点燃的状态下,吸喷去离子水5~10分钟,以保证其使用寿命。
燃烧器和雾化室应经常检查保持清洁。
对沾在燃烧器缝口上的积炭,可用刀片刮除。
雾化室清洗时,可取下燃烧器,用去离子水直接倒入清洗即可。
5石墨炉原子化器的保养6.1石墨锥内部因测试样品的复杂程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残留物,通过洗耳球将可吹掉的杂质清除,使用酒精棉进行擦拭,将其清理干净,自然风干后加入石墨管空烧即可。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维护计划

4.1.7使用石墨炉系统时,要注意检查自动进样针的位置是否准确,原子化温度一般不超过2650℃及尽可能驱尽试液中的强酸和强氧化剂,确保石墨管的寿命。
4.2每月维护项目
4.2.1检查撞击球是否有缺损和位置是否正常,必要时进行调整;
4.4.3石墨锥的维护:更换新的石墨锥时,要保证新的锥体正确装入。
五、原子吸收光谱仪器工作时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1、仪器工作时,如果遇到突然停电,此时如正在做火焰分析,则应迅速关闭燃气;若正在做石墨炉分析时,则迅速切断主机电源;然后将仪器各部分的控制机构恢复到停机状态,待通电后,再按仪器的操作程序重新开启。
三、职责
3.1操作人员负责日常维护、开机检测、做好设备使用记录。
3.2保管人员负责仪器的日常管理,定期维护、保养。
3.3科室负责人和办公室负责和联系厂家工程师到本单位的一年一次维护。
3.4科室负责人监督上述人员履行有关职责。
四、维护规范
4.1每次关机及分析结束当做好以下工作:
4.1.1放干净空压机贮气灌内的冷凝水、检查燃气是否关好;
4.3每年请厂家维修工程师进行一次维护性检查。
4.4更换石墨管时的维护
4.4.1石墨炉的清洁:当新放入一只石墨管时,特别是管子结构损坏后更换新管,应当用清洁器或清洁液(20ml氨水+20ml丙酮+100ml去离子水)清洗石墨锥的内表面和石墨炉炉腔,除去碳化物的沉积;
4.4.2石墨管的热处理:新的石墨管安放好后,应进行热处理,即空烧,重复3-4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维护计划
公子卓 [经验值:8306] 发表于2003-9-10 18:37:00 [合集] [回复] [引用] [维护]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维护保养操作规程一、引言二、使用操作1.准备工作(1)接通电源并预热:将仪器的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打开电源开关。
等待适当时间,使仪器的所有部件充分预热,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2)打开气源和燃气阀:确保气源管道畅通,打开气源和燃气阀,充分供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3)进样池准备:检查进样池的清洁程度,并根据需要配置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保证溶液质量和浓度。
(4)仪器调零: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波长和灯源,进行空白校准。
2.操作步骤(1)样品进样:将配置好的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通过自动进样器或手动方式输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测量数据:根据具体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参数,并开始测量。
使用时,要保持仪器稳定,以减少测量误差。
(3)记录结果:测量结束后,将测得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并标明时间、温度和湿度等相关参数。
三、维护保养1.日常维护(1)仪器外观清洁:使用干净软布擦拭仪器外壳,保持仪器整洁干净,避免灰尘和污垢的积累。
(2)灯源保养:定期检查和更换灯源,以确保其亮度和稳定性。
更换灯源时,需要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以免损坏灯源。
(3)光路清洁:定期检查和清洁光路,避免灰尘或其他杂质的干扰。
使用专门的光路清洁液和棉签进行清洁,避免使用有机溶剂,以免损坏光路。
2.液体进样系统维护(1)进样针清洁:定期检查和清洗进样针,避免堵塞和污染。
使用去离子水和酒精擦拭进样针,确保其干燥和清洁。
(2)进样池清洗:每次使用后,都应对进样池进行清洗,以避免样品残留和交叉污染。
使用去离子水逐层清洗进样池,并用气枪吹干。
3.数据处理与记录(1)数据备份:及时将测量数据备份到计算机或其他存储设备上,避免数据丢失。
(2)校正和质控:定期进行校正和质控,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正和质控的结果应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四、故障排除在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故障和问题。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维护保养内容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维护保养内容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仪器,可用于分析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为了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长期使用,需要进行维护保养。
1. 清洁仪器:定期清洁仪器外壳和光学系统,可以使用干净的纸巾或布轻轻擦拭。
注意不要使用有机溶剂或酸碱等化学物质。
2. 更换灯管:灯管是仪器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定期更换灯管可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更换时需注意安全,避免损坏灯管和其他部件。
3. 校准仪器: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可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时需要使用标准溶液和标准样品,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4. 维护供气系统:供气系统是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重要部件之一,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注意检查气体压力、气路畅通情况等。
5. 调整火焰:火焰的调整会影响分析结果,需要注意火焰大小、位置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调整。
以上就是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维护保养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使用和保养仪器,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长期使用。
- 1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使用、清洁、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副本..

文件编号:生效日期: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SOP规定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使用、清洁、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本SOP适用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使用、清洁、维护、保养。
2 引用标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说明书3 职责3.1 操作人员负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与日常校准维护。
3.2 设备部负责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与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联系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外部校验。
4 操作内容4.1 开机打开主机电源开关,预热30min后开始使用。
开启计算机电源开关,用鼠标双击快捷方式BRAIC 自动进入应用程序。
4.2 编辑分析方法用鼠标点击“操作”,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编辑分析方法”,在操作说明对话框中选择分析光源、操作项目,用用鼠标点击“继续”,选择分析元素,然后确定,进入分析条件选择。
4.2.1 仪器条件选择在“仪器条件”选项卡中选择适当的分析波长、元素灯、元素灯位置、背景校正器、狭缝、灯电流、预热灯电流等,然后确定。
4.2.2 测量条件选择在“测量条件”选项卡中选择适当的分析信号(时间平均)、测量方式、读数延时、读数时间、阻尼常数(通常为2S),然后确定。
4.2.3 工作曲线的建立在“工作曲线”选项卡中选择适当的方程类型、浓度单位、标液浓度及测量次数,然后确定。
4.2.4 火焰条件的设置在“火焰条件”选项卡中选择适当的火焰类型、燃气流量、空气流量、燃烧头高度,然后确定。
返回“操作说明”对话框点击“完成”,表示方法编辑完毕。
4.3 选择分析方法在BRAIC界面用鼠标点击文件并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新建”,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已编辑完成文件编号:生效日期:的分析方法,点击确定,进入分析任务设计。
4.4 分析任务设计4.4.1 在分析任务设计对话框中,选择分析元素及灯位置、分析方法,编辑样品表或装入样品表,点击“完成”,进入仪器控制界面。
4.4.2 在仪器控制界面中,点击“自动波长”,仪器调整结束后,用手轻轻旋转空心阴极灯,使主光束能量达到最大,点击“自动增益”,使主光束能量达到100%,点击“完成”进入测量界面进行实验分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建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使检验员正确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人员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3.操作规程3.1根据标准方法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提前处理待测样品。
3.2根据测试的范围,配制相关的标准溶液。
3.3装上待测元素所需用的灯。
3.4火焰法分析样品3.4.1打开主机电源,仪器主机自动复位。
打开计算机,双击“原子吸收分析系统”图标进入工作站,软件启动后,自动初始化。
3.4.2初始化成功后,打开“分析设置”菜单选择“设置仪器参数”命令项,弹出“设置仪器参数”对话框。
选择元素灯,设置元素、方法及波长,设置狭缝、负高压、灯电流、背景校正和燃气流量。
3.4.3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波长扫描页面。
单击“扫描”按钮,扫描波长,单击“调整灯位置”,扫描灯最佳位置。
单击“能量平衡”,使能量达到100%。
单击“完成”按钮设置仪器参数完成。
3.4.5新建项目:打开“文件”菜单选择“新建项目”命令项,弹出新建项目窗体。
3.4.5.1输入项目名称和描述信息,也可使用默认值。
3.4.5.2设置测量方法:在“设置标样参数”栏的“测量方法”后下拉列表选择框选择测量方法,通常选择“标准曲线法”。
3.4.5.3选择曲线方程:在“设置标样参数”栏的“校正曲线”后下拉列表选择框选择曲线方程,通常选择“一次曲线(不过零点)”。
3.4.5.4设置每个标样测量次数:在“设置标样参数”栏的“测量次数(每个标样)”后编辑框中输入测量次数,最少一次。
3.4.5.5设置标样个数及标样浓度:在“设置标样参数”栏单击“添加”添加标样个数。
在对应标样右侧输入相应浓度。
3.4.5.6在“空白校正”栏,勾选“样品空白”。
3.4.5.7在“样品设置”后设置浓度单位、取样量、取样单位、稀释倍数、转换因子、定容体积、结果单位、测量次数、样品名称、起始编号、样品个数(使用默认值则跳过以上步骤),点击“完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清洁和维护操作规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清洁和维护操作规程一、使用操作规程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前,需将电源插头插入适当的插座,并确保电源电压与仪器标明的电源电压相匹配。
2.打开分光光度计电源开关,并等待一段时间,使仪器达到稳定状态。
3.打开仪器的取样室,将待测样品放入自动供液系统中。
注意,样品需根据仪器设定的测量范围进行稀释,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4.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谱线和光谱扫描条件。
根据不同元素的分析需求,选择相应的气体和气源。
5.开始测量,注意仪器显示的测量范围和测量结果,确保测量结果在仪器的线性范围内。
二、清洁操作规程1.使用后,将仪器关闭,拔掉电源插头,等待仪器冷却。
2.使用专用清洁布将仪器外表面进行擦拭,特别注意清洁前后手部要洗净并干燥,以免留下指纹或污染物。
3.清理仪器内部时,应先将取样室内残留的液体和固体物质清理干净,可以使用专用刷子或吸尘器进行清洁。
4.若仪器内部有粘附物或污渍,可以使用稀释的去离子水加上少量中性洗涤剂进行清洗,切勿使用含酸碱性物质清洗。
5.清洗仪器时应注意不要涉及到传感器等易损坏的部件,切勿过度擦拭以免损坏密封件。
1.定期检查仪器的灯泡是否正常工作,如灯泡破裂需及时更换。
2.检查仪器的光栅是否清洁,如有灰尘或污染需要使用专用布进行清理。
3.检查仪器的供液系统是否正常,及时更换耗材如气源和溶液,确保供液系统的稳定性。
4.常规性校准仪器,根据实验需要进行周期性的线性校准和零点校准,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5.长时间不使用仪器时,应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避免灰尘和湿气对仪器的影响。
通过按照以上使用、清洁和维护操作规程,可以保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正常工作和准确测量,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同时,为了确保操作安全,使用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仪器损坏或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维护保养分析

关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维护保养分析作者:魏晓敏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24期为了确保原子吸收备功能部件的正常运转,延长仪器的可持续使用寿命,分光光度计的维护与保养是关键问题。
本文分别从开关机、光源、雾化燃烧系统、光学系统、气路系统等几方面进行研究。
一、开关机方面的维护保养1.开机前,检查各插头是否接触良好。
2调整好狭缝的位置。
3把仪器面板的所有旋钮回零后再通电。
4开机必须先开低压,后开高压。
5关机时的操作顺序与开机操作的程序相反。
二、空心阴极灯方面维护保养1.空心阴极灯需要预热25—30min。
2.灯电流需由低到高慢慢升到规定值,防止突然升高,造成阴极溅射。
3低熔点元素灯如Sn、Pb等,使用时应防止震动,工作后轻轻取下,阴极向上放置,待冷却后再移动装盒。
4轻装、轻放、轻卸、轻拿空心阴极灯,窗口若有污物或指印,则用擦镜纸轻轻擦拭。
5空心阴极灯发光颜色如果有异常,可用灯电流反相器(相当于一个简单的灯电源装置),把灯的正、负相反接,在最大灯电流下点燃20—30min 或在100—150mA大电流下点燃1—2min,使阴极红热。
6闲置不用的空心阴极灯,必须定期在额定电流下点燃30min。
三、雾化燃烧系统方面的维护保养在分析任务完成后,要继续点火,喷入去离子水约lOmin.以清除雾化燃烧系统中的任何微量样品。
溢出的溶液,特别是有机溶液滴,应予以清除,废液应及时倒出。
每周需对雾化燃烧系统清洗一次,若分析样品浓度较高,则每天分析完毕都应清洗一次。
若使用有机溶液喷雾或在空气一乙炔焰中喷入高浓度的Cu、Ag、Hg盐溶液,则工作后立即清洗,防止这些盐粪生成不稳定的乙炔化合物而引起爆炸。
有机溶液的清洗方法是先喷与样品互溶的有机溶液5min,再喷丙酮5min,然后再喷体积相当的HN035min,最后再喷去离子水5 min。
1喷雾器的维护。
如果发现进样量过小,则可能是毛细管堵塞。
如果被气泡堵塞,则可把它从溶液中取出,继续通压缩空气,并用手指轻弹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规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维护,确保仪器各功能部件的正常使用,保持仪器的各项性能完好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仪器的安全使用。
2.仪器的工作条件--气源
2.1空气:采用无油调压空压缩机。
并及时排除空气压缩机中的积水。
2.2乙炔气:纯度>99.99% 。
确保分析质量。
3.维护燃烧系统
3.1清洗系统
清洗燃烧系统的方法主要取决于之前所分析样品的种类。
3.1.1建议:
1、如果样品溶剂包含有机溶剂,要使用多重清洗方法把系统中所有痕量的溶剂清洗掉。
2、如果样品溶液中含有有毒物质,必须把所有的这些物质从系统中洗脱掉。
3、如果样品溶液中含有高浓度的铜盐、银盐和汞盐,这些物质可以形成稳定的乙炔化合物,必须将所有痕量的这些物质从系统中洗脱出去。
3.1.2步骤
1、如果分析过程中全部使用的是水溶液,使用去离子水抽大约5min
2、如果分析过程中使用过有机溶剂:
1)、找一种能和刚才分析的样品互溶的有机溶剂,用这种有机溶剂抽大约5min
2)、用甲醇或另一种溶剂抽大约5min,溶剂选择的标准是既能与水互溶,也能和第一步采用的溶剂互溶。
3)、用2%(V/V)的硝酸溶液抽大约5min
4)用去离子水抽大约5min。
3.2清洗燃烧头
1、常规清洗方法:熄灭火焰,等待燃烧头变凉,关掉气源,放掉气体补给线中的气体,打开原子化室门,移去燃烧头,用提供的清洗工具沿着燃烧头狭缝进行清洗,并且清洗燃烧头狭缝的内部,注意,不要在狭缝的边缘留下划痕。
用去离子水冲洗燃烧头缝,要确保燃烧头内外的所有碎屑都被冲走。
用吹风机将燃烧头吹干,或者自然晾干,然后重新安装燃烧头。
2、彻底清洗方法:在超声清洗的状况下,用10%(V/V)的硝酸溶液和15%的盐酸溶液清洗燃烧头。
清洗的时间大约为10min。
用去离子水冲洗燃烧头缝,用吹风机将燃烧头吹干,或者自然晾干。
4.维护雾化器
为了使仪器保持它的最佳工作状态,必须定期清理毛细管设备,并且需要经常更换样品管。
当所进样的高浓度样品中含有大量的复杂混合物时,保持喷雾室和雾化器内没有沉积物就颇为重要了。
在清洗雾化器之前,因为怀疑雾化器造成了较低的吸收读数和较差的敏感度,需要核查下面的事项:
1、样品管工作状况良好,不是特别长,而且很干净。
随着样品管的延长,采样的速率将会降低,同时灵敏度也会降低。
建议样品管长度:20cm。
2、燃烧头是干净的。
3、燃烧器达到最佳状态。
如果怀疑雾化器中有障碍物,按照下面的步骤清除障碍物:
1、当火焰燃烧的时候不断抽取纯的溶剂,直到后续的已知浓度的样品的测量得到正确的结果为止。
2、如果这个步骤没有能够解决问题,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
1)、从燃烧器堵头处移去雾化器
2)、从雾化器毛细管的尾部移去样品管
3)、取一段随雾化器提供的铜清洗线,小心的将铜线从雾化器毛细管的输入端插入,使
其通过雾化器的毛细管。
小心的来回抽动铜线以除去任何颗粒。
5.维护排水系统
必须定期检查排水管,查看他们是否磨损或腐蚀。
排水管上面的弯曲要尽可能的少。
如果排水管的条件恶化,要及时更换。
5.1冲洗排水系统
在经过一天的使用后,要用水全面的冲洗排水系统,这样可以除去碱性的,腐蚀性的,有机的废物,如果不冲洗的话会破坏喷雾室或排水管。
1)、熄灭火焰,等待燃烧头变凉,关掉气源,放掉气体补给线中的气体。
2)、打开原子化室门。
3)、移去燃烧头。
4)、用大量的去离子水缓慢的流过喷雾室的颈部,这样可以完全将喷雾室内部和排水系统洗净。
5)、清空废液桶。
5.2清空排水管
1)、熄灭火焰,等待燃烧头变凉,关掉气源,放掉气体补给线中的气体。
2)、关掉光谱。
3)、冲洗排水系统
4)、把盖子从排水管上松开
5)、小心的将排水管内捕获器装置取出。
不要断开电路部件。
6)、将排水管内捕获器放入一个足够大的桶或容器中,要使它保持竖直的状态。
7)、用水冲洗设备井的外部
8)、清空排水管
9)、将排水管捕获器放回到排水管内,拧紧盖子。
5.3把水加入到排水捕获器中
排水管包含一个内捕获器,它可以保证燃烧器内的气体不能进入到排水管内。
排水系统中必须有足够的水,这些水能够填满排水环,并且可以激活废液桶浮球。
1)、熄灭火焰,等待燃烧头变凉,关掉气源,放掉气体补给线中的气体。
2)、打开原子化室门。
3)、移去燃烧头。
4)、用大约250ml去离子水缓慢通过喷雾室的顶部,这样可以填满捕获器,并且可以激活废液桶浮球。
5)、重新安装燃烧头。
6)关闭原子化室门。
5.4清理排水器捕获装置
1)、熄灭火焰,等待燃烧头变凉,关掉气源,放掉气体补给线中的气体。
2)、关掉光谱。
3)、冲洗排水系统
4)、把盖子从排水管上松开
5)、小心的将排水管内捕获器装置取出。
不要断开电路部件。
6)、将排水管内捕获器放入一个足够大的桶或容器中,要使它保持竖直的状态。
7)、用软性的实验室排污剂溶液仔细的清洗排水器捕获装置,使用的工具是检测用的试管刷。
确保浮球能够自由移动。
8)、用水冲洗设备井
9)、清空排水管
10)、排水管捕获器装置放回到排水管内,拧紧盖子。
6.维护乙炔供气装置
在使用仪器一天后或者你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打算使用这台仪器。
你应该降低油压和氧化气管中的压力。
关掉气缸阀,这样可以避免气体软管承受气缸的全部压力,否则控制器会失灵。
1、要定期检查乙炔管路是否有气体泄露,特别是接口连接处。
使用试管刷将肥皂水涂抹在连接处,若有连续气泡,则此接口处发生泄露,需重新连接。
2、乙炔管路使用一年需更换。
7.仪器的工作条件-环境
7.1防尘、防湿(水蒸气),避震、避光直射,远离热源、强电磁源、电风扇(或空调),
烟尘。
7.2工作温度:15~35℃,较恒定的温度,不能有太大的波动。
7.3工作湿度:<70%,建议配备空调,但要避免空调风直吹仪器。
大于85%(多雨季节)
应采取去湿措施。
7.4防酸雾等腐蚀性气体。
使用良好的排风、溢出的溶液要及时清除。
8.光源部分检查
8.1使用前应该预热一段时间,使发光强度达到稳定。
预热时间随灯元素不同而不同,一
般在15~30分钟以上。
8.2元素灯长期不用,应该定期(每月或者每三个月)点亮一次,即在工作灯电流下点亮
1小时。
8.3使用元素灯应该轻拿轻放,低熔点元素灯用完后要等冷却后才能移动。
如:铯、汞、
铷灯。
8.4更换元素灯时,先选择的“仪器—关闭元素灯”待元素灯关闭后再进行插拔,手持元
素灯时应拿灯下方三分之二以下处,保持元素灯石英窗洁净。
8.5现象:空心阴极灯点不亮。
可能是灯电源已坏或未接通:灯头接线断路或灯头与灯座
接触不良可分别检查灯电源、连线及相关接插件。
8.6现象:空心阴极灯内跳火放电。
这是灯阴极表面有氧化物或杂质的原因。
可加大灯电
流到十几个毫安,直到火花放电现象停止。
若无效,需换新灯。
8.7现象:空心阴极灯辉光颜色不正常。
这是灯内惰性气体不纯,可在工作电流下反向通
电处理,直到辉光颜色正常为止。
9.每天的维护事项
9.1检查排风系统是否工作
9.2保持燃烧头和仪器本身的干净
--用水或中性溶剂进行清洗
9.3检查气体钢瓶压力和传输压力
--保证当天使用有足够的气体量
9.4每次测定完毕,清洗燃烧系统,用2%(V/V)的硝酸溶液抽大约5min,用去离子水抽大约5min。
9.5每天实验结束后,排掉空气压缩机内的水分,并关闭通风设备。
9.5做好仪器使用记录
10.定期的维护事项
10.1每周整个仪器室的卫生除尘;
10.2燃烧头或仪器本身是否干净;
10.3每周检查各个气路连接是否可靠,密封性是否良好;
10.4清洁元素灯端面石英光窗
10.5检查毛细管是否堵塞。
10.6乙炔管路每周检漏。
11.注意事项
11.1开乙炔气时,为了安全,脸部尽量不要正对压力表。
11.2若样品溶液中含有机溶剂时,不得自行测试。
11.3火焰燃烧时,严禁改变气体压力或关闭气阀。
11.4不要在火焰附近开启可燃溶剂或试剂。
特别是高挥发性样品。
11.5经常排空废液桶,不要让其充满氧化性溶液。
11.6定期检查排水管,特别是你在使用氧化性溶剂的时候。
一旦出现破裂或变色,立即更换。
11.7长期不用仪器时,每月要开机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