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企业员工保险福利现状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企业员工福利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员工福利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员工福利调查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工作质量的关注日益增长,员工福利成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了解中国企业员工的福利现状以及他们对福利的需求和期望,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的员工福利调查。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

一、调查背景为了全面了解中国企业员工福利状况,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对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进行了调查。

我们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有1000名员工参与了调查。

其中,男性占55%,女性占45%。

调查涵盖了员工对于薪资福利、健康保险、工作时间、培训发展等方面的关注。

二、薪资福利在薪资福利方面,调查显示,大部分员工对自己目前的薪水比较满意,但也有一部分员工对薪资待遇不够满意。

同时,员工对于绩效奖金和年终奖金的期望较高。

此外,员工也希望公司提供更多的福利待遇,例如带薪年假、节日福利等,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

三、健康保险健康保险是员工关注度较高的福利之一。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企业为员工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险,但有一些中小型企业在这方面还有待提升。

此外,员工对于职业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附加保险的需求也不容忽视。

因此,企业应加强健康保险的覆盖范围,以满足员工在意外和疾病方面的需求。

四、工作时间调查显示,近八成的员工认为工作时间是影响他们工作生活平衡的重要因素。

他们希望能有更加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例如弹性工作制和远程办公等。

此外,一些员工也希望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带薪休假,以便更好地与家人相处和进行个人发展。

因此,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更灵活的工作时间政策,并积极支持员工参加培训学习等个人发展活动。

五、培训发展培训发展是员工求职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调查显示,大部分员工希望公司能够提供一系列的培训发展机会,包括技能培训、岗位晋升和专业发展等。

此外,员工也希望企业能为他们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例如内部培训讲座和外部交流活动等。

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投入,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发展机会,以增强员工的职业竞争力和满意度。

2005 年社会保障形势分析

2005 年社会保障形势分析

2005年社会保障形势分析史寒冰一社会保障发展状况(一)社会保险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2005年,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工和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止9月底,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7120万人、13341万人、7810万人和5085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767万人、937万人、965万人和701万人,分别达到年度目标的151.3%、188.9%、147.3%和604.3%。

9月份,全国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0546万人,是年度目标的100.7%,提前全面实现全年扩面计划。

①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稳步推进。

截至9月底,全国已有17个省份基本实现并轨,国有企业现有下岗职工9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5万人。

②吉林、黑龙江两省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过程中,注重将并轨与促进再就业结合起来同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吉林省96万名并轨人员中,有65%的人实现了比较稳定的就业;黑龙江省164万名并轨人员中,有43%的人通过企业改制、其他单位招用、自主创业和劳务输出等形式,实现了稳定就业。

社会保险基金规模继续扩大,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2005年1~9月份,全国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4775亿元,同比增长21.1%,总支出3914亿元,累计结存5322亿元(参见表1)。

表1 2005年1~9月社会保险基金分险种运行情况单位:亿元、% 险种收入同比增长支出累计结存养老保险*3476 35.52972 3452 其中:征缴收入3019 20.2失业保险229 15.7 138 477 医疗保险982 27.9 755 1184 工伤保险60 70.4 30 145 生育保险28 29.3 19 64 *包括征缴收入和中央、地方财政补贴。

资料来源: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第三季度、200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等资料计算整理。

六成企业人均年保费低于千元——2005年中国企业员工福利保障现状调查

六成企业人均年保费低于千元——2005年中国企业员工福利保障现状调查

图 四
以 多数 企业 每年 在 团险 方面 的 开 支并 不 大 . 大 多数 的企 业 绝
其 他
3 .% 80
2 .% 93 27 .%
73 .%
3 _% 86
3 .% 41 0
6 .% 1 4
6 .% 59 1 00 0 .%
从 调 查结 果来 看 , 大 多数 的企 业 人 均 年 绝 保 费低 于 1 呒 , ∞ 占受调 查 企业 的 6 % 。 上题 7 从


员 工 对 于企 业 团体 福 利 保 障 认 知 度 不 高
1 是 否 清 楚 团 险 和 个 险 的 区别 、
尽 管 团险 具 有价 格低 、 障 高 . 保 投保 手 续 简便 。 核保 条 件
清楚两者
较 宽 松 的特 点 , 调 查 显示 , 1 3 但 约 / 的被 调 查者 并 不十 分 了 解 团险 的 这些 优 势 。 为 专业 负责 企业 人 力 资源 的 经理 群体 来 作 说 , 个 比例 比较低 。 这
外 资公 司
2 .% 27
3 .% 53
6 .% 47
4 企 业 主 要 为 哪 些 员 工提 供 保 障 、 购 买 团体险 时考虑 为所 有员 工提供保 障 ; 仅
有 5 6 的企业 只考 虑 为管理 人 员投保 团 险 。 % 5 人 均 年 保 费
国 有 企业
民营 /私 营 公 司 政 府
松” 。 和 费率 通 常 为 经 验 费 率 ” 分 别 占6 % 和 4 . , 。 的 3 6 3 ̄ 9 o
投保手续简单 核保条件宽松
二 、 业 参 与 团体 福 利 保 障现 状 分 析 企

企业员工保险福利现状调查报告

企业员工保险福利现状调查报告

企业员工保险福利现状调查报告一、引言员工保险福利作为企业对员工的重要关怀和回报,对员工的吸引力、激励力以及员工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通过对多家企业员工保险福利现状的调查,旨在了解员工对保险福利的需求和满意度,为企业提供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访问和线上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到1000份有效问卷。

调查对象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员工。

三、保险福利现状1.医疗保险调查数据显示,有75%的企业提供医疗保险福利给员工,其中90%的企业为员工购买商业医疗保险,10%的企业提供政府医疗保险。

但在员工满意度方面,只有60%的员工对医疗保险福利表示满意。

2.养老保险调查数据显示,有60%的企业提供养老保险福利,主要为员工购买社保。

在员工满意度方面,只有40%的员工对养老保险福利表示满意。

3.人身保险调查数据显示,有30%的企业提供人身保险福利,主要为员工购买寿险和意外险。

在员工满意度方面,有70%以上的员工对人身保险福利表示满意。

4.健康管理四、分析和建议1.存在的问题(1)医疗保险福利满意度相对较低。

部分企业的医疗保险福利覆盖范围较窄,员工对待遇和报销率不满意。

(2)养老保险福利满意度较低。

部分企业只提供基本的社保,对于员工的退休养老金补充不足。

(3)保险福利在员工福利体系中的重要性不够重视。

一些小型企业在保险福利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员工对福利的期望值较低。

2.改进建议(1)完善医疗保险福利,提高报销范围和待遇。

(2)拓展养老保险福利,提供更多养老金补充方案,提高员工退休福利水平。

(3)加强对保险福利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保险福利的了解和认同感。

(4)建立健全的保险福利管理机制,定期评估福利投入的效果。

五、结论员工保险福利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本次调研显示,虽然部分企业在保险福利方面做得不错,但整体满意度相对较低。

因此,企业应加强保险福利的改进和管理,提高员工对福利的满意度,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企业员工福利调查报告

企业员工福利调查报告

企业员工福利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员工福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不断提升员工福利待遇。

为了了解目前企业员工福利状况,本次调查旨在收集员工对福利待遇的满意度和需求,以便企业能够更好地制定福利政策。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两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分别是在线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

在线问卷调查通过发送调查链接给员工,让他们自主填写。

面对面访谈则是由专业人员与员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收集更详细和深入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员工福利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员工对福利待遇非常重视,87%的受访员工表示福利是选择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员工普遍认为福利可以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和关怀,同时也能增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2. 员工福利需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员工对于福利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薪酬福利:超过70%的员工表示薪酬是最重要的福利之一,期望薪资能够与工作表现挂钩并有合理的晋升机制。

- 健康保障:67%的员工期望企业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险和健康检查。

- 工作时间和休假:大部分员工希望有弹性工作时间和更多的休假机会,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 职业发展:员工普遍希望企业能够提供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有利于个人成长和提升。

3. 福利满意度调查显示,员工对目前的福利待遇整体评价较高,满意度达到65%。

其中,薪酬待遇、健康保障和工作时间灵活度得到了大部分员工的认可和满意。

然而,仍有部分员工表示对职业发展机会和其他福利待遇不够满意,希望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四、改进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为了提高员工满意度和提供更优质的福利待遇,我们向企业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薪酬福利方面,建议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薪资体系,明确晋升通道和晋升条件,以及考核制度,确保员工付出与回报相匹配。

2. 健康保障方面,建议企业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险和定期健康检查,帮助员工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度中国薪酬调查报告一

度中国薪酬调查报告一

外企太和2005年度中国薪酬调查报告2005年度中国薪酬面面观-综述事件一:房地产业冷清2005年,以调控过热甚至出现泡沫的房价为主线,各地房地产业均受到了影响,只不过程度有轻重。

3月底,国务院高层发布了一份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随后,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宏观调控房价的文件,根据其规定形成了“6·1”大限。

由此,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房价大幅下跌;北京也出现了9成市民持币观望的局面。

事件二:能源价格高涨自今年上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油价频频走高,9月份国际原油期货甚至突破了70美元大关。

受国际油价影响,中国甚至出现了“油荒”,在广州、深圳等地的加油站,甚至无油可加。

9月份之后,油价有回落趋势,但仍维持在高位。

事件三:汽车销量锐减2005年,中国汽车业没能出现2004年的好形势。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汽车行业利润额下降206亿元,下降幅度达到48.8%。

8月8日,上海大众宣布启动“飓风行动”,旗下多款车型进行大幅度降价;随后,多款汽车随之“明降”或“暗降”。

事件四:银行改制上市2005年,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首,中国的银行业掀起股改和上市的风潮。

11月份,中国建设银行会赴港上市;而中国银行上市的脚步也在加快。

与此同时,外资银行纷纷成为中资银行的股东;苏格兰皇家银行就准备购进16亿美元的中行股权。

事件五:股市跌破千点今年以来,中国股市持续着漫漫熊市的趋势。

6月6日,股市甚至跌破了1000点的心理大关,这是中国股市自1997年2月24日以来的第一次,就在4年前的6月14日,中国股市曾经达到了巅峰的“2245点”。

当时,股市跌到了998点,业界人士哀叹,那是“救救吧”的呼唤。

事件六:贸易大幅顺差今年上半年,我国的贸易顺差超过了去年全年的顺差总额,达396亿美元;曾有预测称,下半年我国贸易顺差有望达到300亿美元以上。

如此计算,全年将达到700亿美元顺差。

出现大幅顺差,与我国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2%有关,此外,国内经济降温、贸易摩擦效应凸显,也是导致大幅顺差的原因。

中国企业员工福利待遇调研报告

中国企业员工福利待遇调研报告

中国企业员工福利待遇调研报告概述:本文旨在对中国企业员工福利待遇进行调研并进行详细分析。

福利待遇是雇主向员工提供的额外福利和服务,对于公司的员工吸引力和职工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福利待遇现状的了解,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具吸引力的福利政策,提高员工满意度和留存率。

一、调研目的与方法为了全面了解中国企业员工福利待遇的现状,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100家不同规模和行业的企业进行样本调查。

问卷主要以员工薪资待遇、医疗保险、休假制度、职业培训和退休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

调查时间为一个月,共收集到95份有效问卷。

二、调研结果分析1. 员工薪资待遇:在薪资待遇方面,调研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企业会按照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经验进行薪资调整。

鉴于员工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不同,薪酬待遇差异较大。

另外,一些企业也会设置年度奖金和绩效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更好地发挥个人能力。

2. 医疗保险:在医疗保险方面,近九成的企业为员工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

该保险能够覆盖普通门诊、住院治疗等费用,并为员工家属提供相应的医疗保障。

此外,一些大型企业还会提供额外的健康检查和体检服务,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3. 休假制度:关于休假制度,大多数企业平均提供15天带薪年假。

此外,员工还享有一定数量的病假和事假,以应对突发情况或个人需要。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假期,如婚假、产假和陪产假等。

4. 职业培训:调研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企业会为员工提供各类职业培训计划,以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培训内容包括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外语培训等。

此举不仅有助于员工个人发展,也提高了企业整体竞争力。

5. 退休金:在退休金方面,大部分企业都为员工建立了相应的退休金计划。

企业会按照员工的工作年限和薪资水平等因素,为员工提供一定的退休金待遇。

这也是吸引和留住员工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调研的结果,中国企业对员工福利待遇的关注程度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

(整理)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整理)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工作进展顺利,劳动关系总体和谐,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力度加大,劳动保障基础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劳动就业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58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25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397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44.8%;第二产业18084万人,占23.8%;第三产业23771万人,占31.4%。

年末城镇就业人员27331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855万人。

其中单位就业人员11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5万人。

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108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4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70万人,有51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帮助“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30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年末国有企业(含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下岗职工6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2万人,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全部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并由中心代缴了社会保险费。

全国共有116个城市按季度发布了职业供求分析报告。

年末全国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35747所,比上年末增加1857所,其中公共职业介绍机构24167所。

全年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介绍成功15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

年末全国共有技工学校2855所,在校学生2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万人。

全年技工学校面向社会开展培训2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

年末全国共有就业训练中心3289所,民办培训机构20341所,全年共开展培训16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2%。

全年共有610万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参加了再就业培训,51万人参加了创业培训。

年末全国共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7567个,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16.4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中国企业员工保险福利现状调查报告第一部分、调查简介在中国,企业的员工保险、福利体系是企业体系中非常薄弱的环节之一,许多企业的员工保险、福利体系非常的不健全,由此许多员工对所在企业存在着或强或弱的不满情绪,严重者可能由此而跳槽到其他保险、福利好的企业。

为了真实了解中国企业目前的保险、福利现状.一、调查对象1、地域分布:涵盖全国大部分地区,选取调查者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其中包括上海(10.3%)、广东(19.8%)、北京(20%)、浙江(7.7%)、江苏(8.0%)、山东省(4.1%)六省市占参与调查企业比例为70%2、企业被调查者岗位:人力资源管理者(CEO、CHO、人力资源总监、经理及主管);3、调查有效样本量:1836份二、调查方法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庞大的人力资源经理会员数据库中筛选出符合调查标准的会员,参照一定的地域分布标准,电话深度访问;网上发布调查站点,后对参与者进行事后回访,确认数据有效性。

三、调查时间2005年10月-12月第二部分、报告摘要1、企业福利存在形式绝大多数企业都不同程度的为员工提供了法定性福利,其中养老保险所占比例最大,有95.63%的被调查者所在企业为员工提供养老保险,其次为医疗保险,比例为89.05%,而提供法定性住房公积金的比例最低,仅为54.31%.深入分析,在被调查者中,有10.68%选择其他法定福利,调查反馈中,很多填写无法定福利,进一步分析发现,所有这些无法定福利的参与者均来自民营/私营企业,可见民营/私营企业在给员工提供法定性福利上还有一定不足之处。

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金钱性福利主要集中在交通补贴、通信补贴及膳食补贴三个方面,所占比例分别为81.31%、77.18%、57.28%,提供人寿保险比例最低仅为8.74%.2、企业员工工资、福利方面比较35.68%的被调查者所在企业员工年度福利占员工年度工资总额的6%-10%,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5%以下,所占比例为31.31%.32.52%的被调查者所在企业员工平均法定福利与非法定的福利的比例在1:0.2之间,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1:0.4,所占比例为25.73%.3、福利体系设计行为企业设计员工福利体系时,出于企业自身的利益问题,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公司要承担的成本,比例为73.78%,其次为福利体系能更好的激励员工,比例为71.12%,而参考行业水平设计员工福利体系的比例最低,为35.44%.72.33%的被调查者认为金钱性福利对员工更有激励作用;其次为机会性福利,有58.74%的被调查者认为其对员工更有激励作用,而法定性福利被认为最不能激励员工的福利,所占比例仅为38.11%.4、企业员工福利计划有44.90%的被调查者表示其所在的企业员工年度人均福利水平主要集中在1001—3000元之间,其次有24.51%的被调查者表示其所在的企业员工年度人均福利水平主要集中在1000元以下之间。

当企业为中高层管理人员或外籍员工做医疗福利计划时,71.89%的企业会为中高层管理人员或外籍员工提供和一般员工一样的保障,但是提供更高的保障额度。

在企业福利计划中,对于一般员工,其自身承担的费用与企业为其承担的费用比为:29.85:69.93;对于中高层员工,其自身承担的费用与企业为其承担的费用比为:24.35:75.67;中高层自身自身承担的福利比例比一般员工有所下降。

第三部分、调查报告一、企业福利存在形式1、法定性福利统计显示,绝大多数企业都不同程度的为员工提供了法定性福利,其中养老保险所占比例最大,有95.63%的被调查者所在企业为员工提供养老保险,其次为医疗保险,比例为89.05%,而提供法定性住房公积金的比例最低,仅为54.31%,详细统计见图1深入分析,在被调查者中,有10.68%选择其他法定福利,调查反馈中,很多填写无法定福利,进一步分析发现,所有这些无法定福利的参与者均来自民营/私营企业,可见民营/私营企业在给员工提供法定性福利上还有一定不足之处。

2、金钱性福利统计显示,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金钱性福利主要集中在交通补贴、通信补贴及膳食补贴三个方面,所占比例分别为81.31%、77.18%、57.28%,提供人寿保险比例最低仅为8.74%,详细统计见图23、实物性福利统计显示,与企业为员工提供的法定性福利和金钱性福利相比,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实物性福利比例大幅下降。

仅仅约有50%的受调查者所在企业为员工提供文体设施、免费工作餐等实物性福利;提供免费的单身宿舍的企业比例为38.59;还有54.85%的受调查者所在企业为员工提供其他形式的实物性福利。

4、服务性福利统计显示,企业为员工提供最多的服务性福利为免费体检,所占企业比例为65.53%;为员工提供保护性服务(平等就业权、隐私权等)的比例为27.43%;为员工提供公费医疗的企业比例仅为16.02%;而提供咨询服务(心理、法律类咨询)的比例最少,仅为11.17%,详细统计见图4.5、机会性福利统计显示,企业为员工提供的机会性福利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提升政策、带薪休假及集体文化活动三个方面,所占比例分别为66.75%、66.75%、66.50%,提供公费进修的比例最低仅为38.35%,详细统计见图5.二、企业员工工资、福利方面比较1、企业员工年度福利占员工年度工资总额的比例情况统计显示:35.68%的被调查者所在企业员工年度福利占员工年度工资总额的6%-10%,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5%以下,所占比例为31.31%,详细统计见图62、企业员工平均法定福利与非法定的福利的比例统计显示:32.52%的被调查者所在企业员工平均法定福利与非法定的福利的比例在1:0.2之间,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1:0.4,所占比例为25.73%,详细统计见图7三、福利体系设计行为1、企业设计员工福利体系时,更多考虑的因素统计显示:企业设计员工福利体系时,出于企业自身的利益问题,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公司要承担的成本,比例为73.78%,其次为福利体系能更好的激励员工,比例为71.12%,而参考行业水平设计员工福利体系的比例最低,为35.44%.详细统计见图82、哪些福利对员工更有激励作用统计显示:72.33%的被调查者认为金钱性福利对员工更有激励作用;其次为机会性福利,有58.74%的被调查者认为其对员工更有激励作用,而法定性福利被认为最不能激励员工的福利,所占比例仅为38.11%.详细统计见图93、企业的员工福利在保留和激励员工上效果是否明显统计显示:51.70%的被调查者认为其所在企业的员工福利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一般,所占比例最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企业的福利体系在激励员工工作上还有一定的差距,认为i企业福利对员工激励作用明显的比例为25.97%,认为非常明显的比例仅为3.88%,详细统计见图10.四、企业员工福利计划1、企业年度员工人均福利的水平统计显示:有44.90%的被调查者表示其所在的企业员工年度人均福利水平主要集中在1001—3000元之间,其次有24.51%的被调查者表示其所在的企业员工年度人均福利水平主要集中在1000元以下之间,详细统计见图11.2、企业为中高层管理人员或外籍员工做医疗福利计划时的情况统计显示:当企业为中高层管理人员或外籍员工做医疗福利计划时,71.89%的企业会为中高层管理人员或外籍员工提供和一般员工一样的保障,但是提供更高的保障额度。

详细统计见图123、员工的福利保险计划,保险费在公司和员工之间承担的比例情况统计显示:在企业福利计划中,对于一般员工,其自身承担的费用与企业为其承担的费用比为:29.85:69.93;对于中高层员工,其自身承担的费用与企业为其承担的费用比为:24.35:75.67;中高层自身自身承担的福利比例比一般员工有所下降。

4、企业在为员工做福利计划时,是否考虑员工家属调查显示,有48.22%的企业不会把员工家属考虑进保障范围。

5、企业做福利计划时是否考虑女性的生育保险统计显示:90.39%的受访企业都表示在做福利计划时会考虑女性生育保险。

第四部分、被调查者基本信息一、被调查者企业性质信息统计显示:被调查者所在企业中,民营/私营企业所占比例最大,为40.69%;其次为国有企业,比例为26.47%.二、被调查者所在企业规模信息统计显示:被调查者所在企业中,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上的所占比例最大,为50.33%.三、参与调查者所在行业信息四、被调查者的职位情况五、被调查者性别信息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

阑珊灯火,映照旧阁。

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

舞袖舒广青衣薄,何似院落寂寞。

风起,谁人轻叩我柴扉小门,执我之手,听我戏说?7、经年,未染流殇漠漠清殇。

流年为祭。

琴瑟曲中倦红妆,霓裳舞中残娇靥。

冗长红尘中,一曲浅吟轻诵描绘半世薄凉寂寞,清殇如水。

寂寞琉璃,荒城繁心。

流逝的痕迹深深印骨。

如烟流年中,一抹曼妙娇羞舞尽半世清冷傲然,花祭唯美。

邂逅的情劫,淡淡刻心。

那些碎时光,用来祭奠流年,可好?8、缘分不是擦肩而过,而是彼此拥抱。

你踮起脚尖,彼此的心就会贴得更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