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 思考以及蓝天组作品赏析
开放与复杂的叙事——蓝天组作品浅析

( 6)h t : p r 5bo s o .o 2 0 / 1 wof p i. t / ak .l gp t m/ 0 7 0 / l r p / c - x
h ml t 。
在广州 歌剧院 ( 1 ) 图 0 和广 东省新博 物馆这两
b / o t v e bi 3 &i 21 6 2 &sy &t bs p s/ i w? d 6 d 5 4 2 t l pg
1 g 0。 &a e
( 3)Co pHi o mmeba llu,1 8 9 0,A c i cueM ut rht tr s e
Bl z a e, Te h i a n v riy Gr z Ga e y H , c n c lU i e s a , t l r l
s . . M、N X 0 O 等参加的国际竞赛 中力拔头筹 。蓝天组 应 该 用新 的形 式 反 映这 种 变化 。博 物 馆不 但 是一 的方案是一 个 1 0m 的稍微扭 曲的双板塔 楼 ,它 个 获 取知 识 的地 方 ,更 是 一个 城市 新 的休 闲空 间 8 高
的存 在是法兰克福 天际线上一个 前所未 有的标志 。 所 在地 (图8 9)。 -
Co p H i o mm e b a . t . l lu h m1
_
个前所未有的里程碑 ( )。 图3
“ 城市 大厅 ”,里面容纳所有 的半公共 活动区 ,如 的好奇 心。 展览 、游客 中心、餐厅 、图书馆 、用 于新 闻发布会
( )方振 宁. 筑点燃情 感访—— 蓝天 组超先锋 2 用建 解构 派普瑞克斯 . t : w . b. m c /  ̄ht / ww a s o . p / b c n
康定斯基作品

康定斯基作品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年-1944年)是20世纪初著名的俄国画家和艺术理论家,被誉为抽象艺术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以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独特的几何形状著称,展现出深厚的灵感和情感。
本文将介绍一些康定斯基的代表作品,探讨其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作品一:《圆圈里的圆圈》《圆圈里的圆圈》是康定斯基的一幅著名作品,画面中呈现出一系列同心圆的排列,色彩鲜艳而富有活力。
康定斯基运用形式简洁的几何图形,通过丰富的色彩和装饰性的线条展现出一种抽象的美感。
这幅作品体现了康定斯基对形式和色彩之间关系的深刻探索,以及他对抽象艺术表现力的追求。
作品二:《蓝骑士》《蓝骑士》是康定斯基的另一幅重要作品,整幅画面主要以蓝色为主调,表现出一种神秘而深沉的氛围。
康定斯基在这幅作品中运用了大片的色块和简洁的线条,创造出一种纯粹的形式美。
蓝色在康定斯基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被视为灵感与梦境的象征,表现出他对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的表达。
作品三:《黎明》《黎明》是康定斯基的一幅具有象征主义色彩的作品,画面中展现出一片金黄色的天空和黑色的建筑轮廓。
康定斯基在这幅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色和形式,创造出一种富有宗教意味的氛围。
黄色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而黑色则代表着未知和神秘,通过这种对比康定斯基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探索与思考。
总结康定斯基的作品充满了创造力和想象力,他通过抽象的形式和丰富的色彩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对内心情感和精神追求的表达。
通过对康定斯基的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对生命的热爱。
以上是对康定斯基部分代表作品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欣赏他的作品,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美学的魅力。
康定斯基的作品将继续启发人们对艺术的思考和探索,留下永恒的艺术价值。
这里仅仅介绍了几幅康定斯基的作品,他的艺术创作涵盖了更多的领域和主题,每幅作品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启迪。
浅析蓝天组的理论观点及其代表作品

浅析蓝天组的理论观点及其代表作品摘要:在当代各种建筑思潮混杂的时代,蓝天组凭借“开放建筑”“复杂建筑”和“情感建筑”等理念成为解构主义的典型代表,进行了自己在建筑艺术上的独特探索,使其成为当今建筑设计领域中引人瞩目的人物,给五花八门的当代建筑带来巨大的活力。
本文主要简要地介绍了蓝天组的建筑理念及其代表作品,并阐述了蓝天组的影响。
关键词:结构主义;云建筑;开放性;复杂性;非建筑化;情感建筑1、事务所简介蓝天组是1968 年由三位年轻建筑师沃尔夫·德·普瑞克斯(Wolf D. Prix)、海默特·斯维兹斯基(Helmut Swiczinskv)和雷勒·霍尔兹(Rainer M. Holzer)在奥地利维也纳创立的。
1971 年霍尔兹离开蓝天组,沃尔夫·德·普瑞克斯和海默特·斯维兹斯基便以二人组合作为蓝天组的设计主将。
事务所的名字“Himmelblau”一词源于德语,“Himmel”指天空,“blau”指蓝色,而“bau”则是建筑。
“蓝天”不是颜色的概念,而是寓意如天空浮云般变幻莫测的建筑。
在20世纪60年代处于文化转型期的西方,“蓝天组”以这个标新立异又充满乌托邦幻想的名称开始了建筑创作的旅程。
他们加入了解构主义,并成为其中代表人物,在建筑界确立了重要的地位。
2、蓝天组的主要理论观点蓝天组在刚成立时这样解释他们的名称:蓝天组不是一种颜色而是一种观点——建造梦幻般的建筑,就像漂浮的多变的云朵一样。
十年之后,当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兴起的时候,蓝天组的声音却成了:“我们是看着帕拉迪奥和其他历史建筑遗迹长大的,但我们想要的建筑应该提供更多东西建筑应该流血、扭曲、甚至破坏,建筑必须燃烧。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他们的主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变得诗意了一些“百科全书中找不到我们想要的建筑,我们的建筑只有在飞速的思维世界中才可以找得到。
”比较这三个阶段的宣言,可以看出自成立以来,蓝天组一直扮演着“叛逆者”的角色,对线性、简单化的建筑极尽批判,试图对建筑进行重新诠释。
康定斯基作品及解析

康定斯基作品及解析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是20世纪初期俄国出生的艺术家,被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之一。
他在艺术上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抽象绘画领域。
以下是一些康定斯基的重要作品和对其艺术风格的简要解析:1. 《第一号抽象水彩画》(First Abstract Watercolor)- 1910这幅画被认为是康定斯基迈向抽象绘画的转折点。
它展示了对色彩和几何形状的强烈兴趣。
画面中的几何形状和色块开始脱离具体的物象,呈现出一种抽象的、内在的表达。
2. 《黄红蓝》(Yellow-Red-Blue)- 1925这是康定斯基晚期的一幅重要作品,也是他的典型风格的代表之一。
画面中以黄色、红色和蓝色为主,呈现出明亮而对比鲜明的色彩。
康定斯基强调色彩的情感和灵性层面,他相信色彩具有独立于物象的情感力量。
3. 《构成VIII》(Composition VIII)- 1923这是康定斯基在他的构成系列中的一幅重要作品。
画面中呈现出复杂而抽象的几何形状,交织在一起形成动态而有节奏感的图像。
这幅作品体现了康定斯基对形式和结构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于艺术对人们内在情感的触发作用的追求。
4. 《蓝色骑士》(Der Blaue Reiter)- 1903康定斯基和其他艺术家共同创建的蓝色骑士运动对德国表现主义和抽象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个运动的目标是寻求一种纯粹的、解放的艺术形式,超越了物质世界的表象。
艺术风格解析:•色彩:康定斯基对色彩的运用非常突出,他相信不同颜色能够激发观者的不同情感。
他赋予色彩以独立的艺术表达力,而非仅仅作为物体的表象。
•形式:康定斯基逐渐将形式从具体的物象中解放出来,转向抽象的表达。
几何形状和线条成为他作品中的基本元素,构成了他独特的艺术语言。
•灵性和音乐性:康定斯基受到音乐的启发,他将绘画比作音乐,试图通过色彩和形式表达一种内在的灵性和情感。
他经常使用音乐术语来描述自己的艺术作品。
蓝天组作品浅析共17页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Thank you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6
3.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彼得·艾森曼
整个建筑是由很多个相互依赖、形成独立 的结构组成,无论是立面还是总体,无论 是外部装饰细节还是室内设计,都强烈表 现出精心处理出来的分离感和破碎感。
27
3.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彼得·艾森曼
欧洲被屠杀犹太人纪念碑
入手点不是象征感,也不是纪 念意义,而是一种有构成感的 几何体块所造成的秩序感,在 具有有效部分的真实世界和无 法读解的玄想之间徘徊
29
3.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伯纳德·屈米
• 伯纳德·屈米( Bernard Tschumi,1944 ~ ) 世界著名建筑评论家、设计师。出生于瑞 士,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科大学 ,在美法两 国之间工作与居住,长期担任哥伦比亚大 学建筑学院院长。 • 代表实例:巴黎拉·维莱特公园(19821989)
3.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弗兰克·盖里
维特拉家具博物馆
维特拉家具博物馆是盖 里的一个重要作品,具 有鲜明的解构主义特征: 重视结构的基本部件,认 为基本部件本身就具有 表现的特征,完整性不 在于建筑本身总体风格 的统一,而在于部件个体 的充分表达。
9
3.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弗兰克·盖里
维特拉家具设计博物馆的外观, 像是由许多小型建筑或不同建筑元 素随意拼合的即兴表演。看似自由 到极致的造形实际上脱胎于一个很 常规的平面,各房间在空间上彼此 联系,使室内空间能彼此渗透交流。 白色抹灰的墙面、金属板的屋 顶等,结合看似残破、片断、舞动 的形体塑造了一个“可进入的雕塑” 般的建筑。 它继承了表现主义建筑的传统, 以丰富的空间设计,独特的光线组 织,以及精确的施工营造了解构的 氛围。在室内到处都有使人惊奇的 景观和奇特的光照。
15
3.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弗兰克·盖里
蓝天组建筑事务所

建筑师职业教育--蓝天组建筑事务所介绍班级:建筑学083******学号:*********指导老师:尹**2011/10/26蓝天组建筑事务所介绍建筑必须是雄伟的,燃烧的,流畅的,坚硬的,有棱有角的,野性的,丰满的,微妙的,五彩的,欲望的,艳丽的,梦幻的,诱惑的,悸动的……建筑必须燃烧!作为一个建筑学子,每当读到这句话,我总是心潮澎湃,对蓝天组疯狂奇特的想象力极为崇拜和敬仰,如果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建筑都是这样的,那就没有了庸俗和乏味,我们将诗意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他们一直冲在当代建筑艺术的最前线,那,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蓝天,解读蓝天,步履蓝天组的建筑足迹,定会是一段激动人心的旅程。
成立背景蓝天组(Coop Himmelblau)1968年由沃尔夫·德·普瑞克斯(生于1942年维也纳)和海默特·斯维茨斯基(出生于1944年波兰)在奥地利维也纳设立。
1989年这两个建筑师在洛杉矶开设了第二间事务所,1990年开始由合伙人法兰克斯蒂普经营,其激进的、实验性的探索手法自MOMA的展览会以后,开始被称为解构主义。
沃尔夫·德·普瑞克斯1942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曾就读于维也纳工科大学。
在现代建筑领域,蓝天组可谓解构主义急先锋。
虽然当今解构主义建筑已为世人所熟知,但能完全体现这一称谓的作品却是凤毛麟角。
在此意义上可说,1989年竣工的“屋顶改造”(ROOFTOP REMODLING)是解构主义建筑的里程碑。
蓝天组的建筑作品曾在许多国际展览会上展出,包括在1988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解构建筑”展览,并在欧洲、日本、澳洲和美国的各大学演讲、教学或担任客席教授。
现在他们居住和工作于维也纳和洛杉矶。
蓝天组建筑之路蓝天组刚成立时,他们这样解释他们的名字,:蓝天组不是一个颜色,而是一种观点——建造梦幻般的建筑,就像漂浮多变的云朵一样。
十年后,蓝天组的声音就成了:建筑应该流血,扭曲,甚至普坏,建组必须燃烧。
解构主义与相对主义

解构主义与相对主义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与理解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解构主义与相对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学科研究方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角度和解读框架。
本文将对解构主义与相对主义进行阐述,并探讨其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一、解构主义的核心思想解构主义作为二十世纪后半叶出现的一种哲学观点,强调对事物的复杂性进行解析和分解。
它反对事物的固有意义和单一解释,主张揭示事物的多重性和矛盾性。
解构主义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和矛盾的多样性来理解世界的本质。
它打破传统的思维和理论框架,挑战固有的概念和观念。
例如,在文学领域,解构主义主张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阅读和分析,探索其中隐藏的复杂性和多层次的意义。
它强调文本中的矛盾和矛盾,并试图颠覆传统的叙述结构和意义。
通过解构文本中的二元对立和隐含的意义,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和多面性。
二、相对主义的观点及应用相对主义是一种哲学和科学观点,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变化性。
它否认任何固定的绝对真理,主张观念和观念是有条件和相对的。
相对主义认为世界上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普遍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化和时空背景下,人们的认知和评判标准会有所差异。
在社会科学领域,相对主义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中。
相对主义认为文化和社会背景对于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强调文化相对性和多元性,试图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性。
相对主义的应用使得研究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多样性。
三、解构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关联解构主义与相对主义在思维方式和研究领域上存在着密切关联。
两者都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反对固定的解释和绝对的真理。
解构主义通过研究事物的内在矛盾和矛盾,揭示了事物的复杂性和多层次的意义,而相对主义则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变化性,并针对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差异进行研究。
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解构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结合使用,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和解释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天组特点
线条,在“蓝天组”那里成为 打破固有界限的最积极的因素, 对于解构主义来说,这其实一 点都不奇怪,在“蓝天组”的 设计中,运动是所在视觉因素 的出发点,基本手法和哲学根 基,在“蓝天组”那些一大群 交叉密集的线条之中,有一些 继续向前,逐渐拓展为一个面, 一个体块,另一些线条则留在 原地,然后在空中不断翻转, 放射,变异和延伸。
蓝天组说 “建筑必须燃烧”。 梅伦.塞诺特主 张,蓝天组的建筑作品为散发活力和热情的趋 使,沃尔夫•德•普瑞克斯主张“我们应该放下 理论”以免建筑消失。他们的工作心态是想要 看得见的建筑,且他们已经建造了为数可观的 建筑作品。
蓝天组作品
天空地平线
塞浦路斯文化中心
蓝天组
创始人Wolf D. Prix 在现代建筑领域,蓝天组可谓解构主义急先锋。蓝天组的 设计非常注重空间。认为“在西方城市的形态中,发现一 种在同一时段变化的建筑是自己工作中的一种新的范例”, 强调建筑在城市中的位置与变化是“蓝天组”设计的一个 出发点,对空间的全新体验和视觉刺激成为“蓝天组”设 计的最终目的。 不确定,非中心,摇摆,无界限,空间的连接,延伸,冲 突,不调和,戏剧化,这些有关变化或者变换的说法在 “蓝天组”的作品里得到很好的阐释,一种有关变化的哲 学其实也是当代艺术的哲学,也是艺术和建筑得以保持活 力的所在,变化是永恒的,不变只是暂时的。
(图:Zorlu通道中心 )
蓝天组“非建筑化”
“非建筑化”也是“蓝天组” 作品中的一个最主要的特 点,对于寻找更新的建筑 设计来讲,将建筑置于 “非建筑化”的背景是建 筑获得变异的一个最重要 的条件,新的建筑的产生 不应立足于原有建筑而是 应该离开,它们仿佛雕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筑物,但又却是大胆惊 人的建筑。
1983年设计的“开放房屋” 这个一直未落成的建筑在 构想中是“一个像浮云一 般变幻莫测的建筑”。在 玻璃拱顶下,它的空间将 能见证天空以及光线的无 穷变化。而早期的乌托邦 作品“可居住的 云”(1968~72)则是蓝天 组的理想,这种大胆的想像 刺激了以后的建筑家们的 创造。
解构主义急先锋 —蓝天组
解构主义思考
蓝天设计小组作品赏析
解构主义理解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兴起于20世纪 80年代,具有先锋派特征,并成为建筑界关注的 新焦点。 从总体上可以说,解构主义是一个具有 广泛批判精神和大胆创新姿态的建筑思潮,它不 仅质疑现代建筑,还对现代建筑之后已经出现的 那些历史主义和通俗主义的思潮和倾向都持有批 判态度,并试图建立起关于建筑存在方式的全新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