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建筑

合集下载

巴洛克建筑介绍通用课件

巴洛克建筑介绍通用课件

动态的设计与光影效果
动态设计
巴洛克建筑追求动态感,通过采用曲线、斜线和不稳定的构 图,营造出一种充满活力和动感的效果。这种设计风格打破 了传统古典建筑的静态平衡,使建筑更具生命力和张力。
光影效果
巴洛克建筑还善于利用光影效果来增强建筑的立体感和层次 感。通过巧妙地设置窗户和天窗,建筑师能够引导自然光线 进入室内,营造出一鼓励建筑学、艺术学、历史学 等多学科开展综合研究,从多 维度揭示巴洛克建筑的独特魅
力和价值。
THANKS
感谢观看
巴洛克建筑的历史背景
意大利的影响
巴洛克建筑最初在意大利兴起, 受到教皇和贵族的支持,罗马成
为巴洛克建筑的中心。
欧洲的传播
随着欧洲各地的王侯贵族对巴洛克 风格的喜爱,这种建筑风格迅速传 播到法国、西班牙、德国和荷兰等 国家。
教堂建筑
巴洛克建筑在教堂建筑中尤为显著 ,如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和米兰的 圣伯多禄大教堂等,都展现了巴洛 克建筑的壮丽和独特性。
对称与非对称的平衡
对称设计
巴洛克建筑在构图上通常遵循对称原则,即以中轴线为基准,两侧设计相应的对称元素。这种对称设计赋予建筑 一种稳重和庄重的气质。
非对称元素
然而,巴洛克建筑并非完全对称。在对称的基础上,建筑师会巧妙地添加一些非对称元素,如斜向的装饰线条、 不对称的雕塑等,以打破单调,增加建筑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这种对称与非对称的平衡使巴洛克建筑在稳重中不 失活泼,庄重中不失灵动。
意大利的凡尔赛宫
建筑特色
凡尔赛宫是法国巴洛克建筑的代 表,其建筑布局严谨对称,花园 设计则充满了浪漫的空幻色彩,
二者形成了强烈对比。
宫殿结构
宫殿主体采用严格的轴线对称设 计,配以大量的雕塑和壁画装饰

浅析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

浅析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

浅析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1. 引言1.1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兴起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兴起源于20世纪初期,哈尔滨作为东北亚的重要商港城市,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和移民,同时也带来了西方文化和建筑风格的影响。

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哈尔滨开始兴建许多新的建筑,其中包括了“中华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中华巴洛克”建筑是一种结合了欧洲巴洛克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独特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融合了西方的尖顶、壁柱和拱门等元素,同时也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斗拱、翘角和琉璃等特点。

这种独特的风格使得哈尔滨的建筑在当时的东北亚地区独具特色,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2. 正文2.1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的历史背景哈尔滨“中华巴洛克”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近代中国的东北地区兴起了一股强烈的西化浪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哈尔滨成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和移民。

在这种背景下,哈尔滨的建筑风格开始呈现出浓厚的西方特色。

由于哈尔滨位于较为北方,气候寒冷,建筑设计中也融入了适应寒冷气候的考量,这使得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在凝聚了西方建筑美学的又与当地气候和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随着哈尔滨的发展壮大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这种独特的建筑艺术得到了更多的展现和传承,成为哈尔滨城市风貌的一大特色。

历史背景的影响使得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在不断吸收西方建筑元素的也保留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展现出历史和现代、中西文化的融合之美。

2.2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的建筑特征一、异国风情的外观设计。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的建筑外观常常呈现出欧洲巴洛克风格的特征,如复杂多变的线条、华丽的装饰和雕刻等,给人以奢华、精致的感觉。

二、尖顶和圆顶的搭配。

在哈尔滨“中华巴洛克”的建筑中,常常可以看到尖顶和圆顶的结合,这种设计既展现了欧式建筑的尖锐和立体感,又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圆润和神秘感。

三、对称和平衡的布局。

阿根廷的建筑风格巴洛克与新古典主义

阿根廷的建筑风格巴洛克与新古典主义

阿根廷的建筑风格巴洛克与新古典主义阿根廷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和独特建筑风格的国家。

其中,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两种建筑风格在阿根廷的建筑景观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为您介绍阿根廷巴洛克与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特点及其在阿根廷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巴洛克风格建筑巴洛克建筑风格起源于意大利,并在17世纪时传入了阿根廷。

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充满了装饰和细节,并借助曲线、雕塑等方式表现出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

在阿根廷,巴洛克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教堂、宫殿以及大型公共建筑中。

阿根廷最著名的巴洛克式建筑之一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圣依纳爵教堂。

该教堂建于17世纪,结合了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风格,外立面上的装饰非常华丽,雕塑和壁画栩栩如生,给人一种庄严而宏伟的感觉。

此外,拉普拉塔大教堂也是巴洛克建筑的杰作。

该教堂建于19世纪初,其外立面精美绝伦,拥有许多巴洛克式的装饰元素,如曲线线条、雕塑和壁画等。

二、新古典主义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的建筑风格,它回归古希腊和罗马建筑的理念,追求简约、对称和比例之美。

在阿根廷的建筑史上,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被广泛应用于政府建筑、银行和大型商业建筑等。

阿根廷国会大厦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之一。

该建筑建于20世纪初,其外观高大、庄重,采用了对称和比例的设计原则,整体雄伟大气。

此外,阿根廷广场上的科隆剧院也是一座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建筑。

该剧院建于19世纪,建筑师在设计上注重了对称和比例的运用,同时将古典元素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三、巴洛克与新古典主义的重要地位巴洛克与新古典主义两种建筑风格在阿根廷的建筑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它们不仅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精神,也为阿根廷的建筑景观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巴洛克建筑以其丰富的装饰和细节成为阿根廷建筑中的瑰宝,它们不仅展示了阿根廷建筑师的雄厚造诣,更为后世的建筑师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新古典主义建筑则展现了阿根廷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的文化繁荣和政治稳定。

中华巴洛克建筑

中华巴洛克建筑

中华巴洛克建筑中华巴洛克建筑:中国传统与西方风格的交融中华巴洛克建筑,作为中西建筑文化碰撞的产物,是中国建筑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巴洛克建筑风格兴起于17世纪的欧洲,流传至今,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篇章。

然而,在中国,巴洛克风格却以其独特的审美和繁复的装饰,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态。

本文将深入探索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历史背景、特点与意义。

一、历史背景17世纪,随着欧洲殖民扩张的推进,西方文化和技术逐渐传入中国。

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大明帝国的覆灭与清朝的兴起之间。

西方殖民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中就包括了建筑领域的变迁。

二、特点与风格中华巴洛克建筑将巴洛克风格的多元特点与传统中国建筑的谐调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

巴洛克建筑注重对称与层次感,以其繁复多样的装饰和华美的线条为特色。

而中华巴洛克建筑则融入了传统中国建筑的彩绘、木雕和砖雕技艺,形成了更加华丽精致的外观。

这种融合使得中华巴洛克建筑既具有西方建筑的奢华和独特性,又保留了传统中国建筑的庄重和内敛。

三、经典案例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经典案例数不胜数。

其中,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扬州瘦西湖的汉水船埠、苏州的园林等都能体现出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特点。

这些建筑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又在外观装饰上加入了大量巴洛克风格的元素,使其更加富丽堂皇、华贵奢侈。

这些建筑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建筑的多元性和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建筑传统与西方风格相结合的典范。

四、意义与价值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出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它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凝聚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智慧结晶。

其次,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独特风格与装饰方式,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发展增添了新的篇章,丰富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涵。

最后,这些建筑本身以其华丽和宏伟的外观,成为了中国文化和旅游业的重要符号,为国内外游客带来了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

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出现,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与西方风格的微妙交融,也为中国建筑史上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欧洲巴洛克时期的建筑

欧洲巴洛克时期的建筑

欧洲巴洛克时期的建筑是17世纪至18世纪初期的一种建筑风格,其特点是豪华,浮华和装饰繁复。

巴洛克建筑在欧洲各地广泛流行,以其壮观的外观、丰富的装饰和独特的设计而闻名。

巴洛克建筑起源于意大利,稍后传播到其他欧洲国家。

在意大利,这种建筑风格首次充分体现在罗马,以其庄严的教堂建筑和巨大的宫殿而闻名。

圣伯多禄大教堂就是一个典型的巴洛克建筑的例子。

它的建筑结构复杂,有着高耸的穹顶和精致的壁画装饰。

而在宫殿方面,维拉法尔内塔(Villa Farnese)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其外部是华丽而巨大的,内部则是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

随着巴洛克建筑的传播,其他欧洲国家开始采用这种风格来设计和建造他们的建筑。

在法国,凡尔赛宫是最著名的巴洛克建筑之一。

其建筑风格正好体现了巴洛克建筑的特点,如华丽的立面、壮丽的大厅和宏伟的花园。

凡尔赛宫成为法国君主的豪华居所,同时也成为巴洛克建筑的象征。

在德国和奥地利,魏恩霍夫宫是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它是奥地利建筑师费斯滕贝格的杰作,以华丽的装饰和精细的雕刻而闻名。

它的立面设计精美,充满了装饰和细节,展现出巴洛克的特点。

除了教堂和宫殿以外,巴洛克建筑还可以在城市中的其他建筑物中找到。

例如,在意大利的巴洛克式喷泉,尤其是罗马的特雷维喷泉,都以其华丽的装饰和复杂的结构而引人注目。

这些喷泉通常被视为城市和艺术的亮点。

巴洛克建筑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其华丽的装饰品。

这些装饰通常是由精致的雕刻、繁复的壁画和华丽的装饰元素组成。

这些装饰物的目的是展示建筑物的财富和地位,同时也是设计师和工匠的艺术成就的体现。

总的来说,欧洲巴洛克时期的建筑是一种豪华而浮华的建筑风格。

它通过其壮观的外观、丰富的装饰和独特的设计,成为欧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无论是教堂、宫殿还是城市中的其他建筑物,巴洛克建筑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华丽的装饰而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它的经典之处在于将艺术和建筑相结合,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和永恒的作品。

正因如此,巴洛克建筑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哈尔滨巴洛克简介

哈尔滨巴洛克简介

哈尔滨巴洛克简介
巴洛克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艺术风格。

在建筑、雕刻、绘画等领域都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巴洛克是对16世纪到17
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建筑风格的统称,其中包括: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等。

哈尔滨巴洛克的历史从公元16世纪一直延续到18世纪。

它的形成是伴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而来,特别是在17世纪中晚期,经过法国路易十四的奢华建筑运动,欧洲建筑出现了一种新的风格,它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点,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巴洛克风格。

这个时期是哈尔滨巴洛克风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装饰主义。

18世纪中晚期至19世纪初,哈尔滨巴洛克风格建筑非常流行,并在全国各地有了较大影响。

哈尔滨巴洛克是在16世纪下
半叶欧洲建筑艺术的一种潮流和趋势。

当时哈尔滨巴洛克风格主要以哥特式和洛可可式两种为主。

哥特式巴洛克风格主要是指以教堂为中心的建筑风格;洛可可式主要是指以皇宫为中心的建筑风格。

—— 1 —1 —。

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
*建筑师们又一次聚集到罗马,依附于教会和教会贵族. *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在罗马掀起了一个新的建筑高潮,开始了建筑 史上的新的时期,即巴洛克时期。
精品资料
一、巴洛克建筑的主要特征: 第一,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的材料,充满了装饰,色彩鲜丽,一
身珠光宝气。 第二,追求新奇。建筑师们标新立异,前所未见的建筑形象
* 总之,直到19、20世纪欧美建筑不论风行什么样的潮流,其 中多少都有巴洛克的形势和手法,证明他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精品资料
纳奥纳广场: 纳奥纳广场是典型(diǎnxíng)的罗马街道广场。广场呈长椭圆形,有波洛米 尼设计的圣阿涅斯教堂。
精品资料
四河喷泉(pēnquán) 设计者:贝尼尼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巴洛克风格的体现:成对的 壁柱,重叠的山花,伸缩起 伏的檐口,夸张的巨大沃卷 。
精品资料
(二)盛期巴洛克建筑 (17世纪中) * 这时的代表建筑多为教区小教堂。其实已是一种纪念碑或
是一种城市装饰。规模很小,往往只有一个不大的厅。拉丁十 字的巴西利卡型制用不上了。
* 因为旨在纪念和装饰,所以形式(xíngshì)标新立异,变化 多端,非常自由。
四座人物雕像(diāo xiànɡ),分别象征多瑙河,尼罗河,恒河,拉普拉 塔河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西班牙大台阶(táijiē)
精品资料
西班牙大台阶(táijiē)
精品资料
四、意大利之外的巴洛克建筑 圣地亚哥大教堂 地点(dìdiǎn):西班牙圣地亚哥 建筑年代:公元1738~1749年 结构及主要材料:砖、石、拱、穹顶及木结构 风格:西班牙巴洛克建筑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维森海里根教堂 地点(dìdiǎn):德国 建筑年代:公元1743~1772年 结构及主要材料:砖、石、拱、穹顶及木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巴洛克的流传与洛可可的产生
巴洛克风格在18世纪逐渐衰退, 但它流传到法国后形成了洛可可风格, 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 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华丽精 巧、纤弱繁琐。常应用明快的色彩和 纤巧的装饰,喜爱用贝壳、旋涡、山 石、卷草等弧线形态作为装饰题材。 洛可可风格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 的衰败为背景,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 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
建筑立面凹凸起伏但构图稳 妥,具有强烈的雕塑感。
罗马和平圣玛利亚教堂 立面由盛期巴洛克大师 科尔托纳设计(1656-1657)。
新立面顶部的大山花之 内包含着一个开口的弧形山 花。入口处有一个突出的半 椭圆形门廊,在广场中形成 类似舞台的效果。
2、城市广场
圣彼得大教堂广场 17世纪下半叶,盛期巴洛克 大师贝尼尼在圣彼得教堂前设计 了大型广场,这是巴洛克建筑的 一个杰作。 弧形柱廊围和起椭圆形的广 场,象征天主教伸出巨大的手臂, 拥抱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给 人强烈的世界中心的印象。
罗马圣安德烈教堂 由盛期巴洛克大师贝尼尼 设计(1658-1670)。 建筑规模不大,平面为椭 圆形,中央入口位于椭圆形的 长边。立面简洁但包含多种几 何形状以及虚实、明暗的对比 和呼应,线条波动起伏。作为 整个构图骨架的一对强有力的 科林斯柱与门前小廊的一对圆 柱强烈的尺度对比,使小巧的 立面雄伟挺拔。
建筑外观对古典建筑语言进 行了重新组合:扁柱、圆柱、双 柱有机结合;山花两侧造型夸张 的涡卷既连接了上下层,又挡住 了后面的扶垛。
罗马圣苏珊娜教堂 由早期巴洛克建筑师马代尔 诺设计,完成于1603年。
建筑立面的运动感更加确定 而充分,各种构件的形状向着中 央逐渐加强,在入口和窗户处达 到高潮。 整个立面构图严谨,变化丰 富而不失整体感,强调垂直体积, 紧凑而有力量。
由西班牙大台阶攀登可通向 三圣山山顶。台阶由钙华石砌成, 分12段。台阶宽度富有变化,曲 线与直线相结合,表现出创意和 张力。圣三一教堂正中央耸立着 方尖碑。
特雷维喷泉(许愿泉) 18世纪,萨尔维设计了这座 罗马最宏大的雕塑喷泉。萨尔维 将建筑与雕塑融为一体,在原有 的宫殿建筑前建起一个巨大的凯 旋门式立面,以作为喷泉的背景。 中央拱券内的雕塑是海神尼 普顿,两侧神龛内分别是丰饶女 神和健康女神。前面的小广场和 水池,成为众多雕刻家的舞台, 汇聚了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 义的要素,直至1762年才告完成。
——德国巴伐利亚罗尔修 道院教堂圣母升天祭坛 (1718-1722)
波波洛广场(罗马人民广场) 17世纪,教皇任命封丹纳为罗 马作新的城市规划,大规模开展旧 城改造,波波洛广场正是其开端。 波波洛广场位于罗马北端城门 内侧,是昔日北往门户。 开放式的广场位于三条放射形 干道的汇合点,中央有一座埃及方 尖碑(BC.13世纪)。方尖碑周围设 有雕像,布置绿化带。广场周围有 三座教堂,其中有两座一模一样的 “双子教堂”。
巴洛克建筑
Baroque Architecture
一、概

1、历史背景
16世纪中叶,随着封建势力的巩固,贵族复辟,共和国被颠 覆,教廷着力恢复中世纪的种种制度。这种情况下,建筑中出现了 “形式主义”的潮流: 一种倾向是僵化崇古的“教条主义”; 一种倾向源自米开朗琪罗自由活泼的风格,形成追求新颖尖巧, 玩弄光影、形体以及装饰的“手法主义”。
纳沃纳广场 纳沃纳广场造在古罗马赛车场 遗址上,呈长圆形的封闭形态,避 开了城市交通。 广场的一侧立着波洛米尼设计 的圣阿涅斯教堂,中央是贝尼尼设 计的四河喷泉(多瑙河、恒河、尼 罗河、普拉特河),上方竖立着古 埃及方尖碑。
西班牙大台阶 西班牙大台阶位于罗马西班 牙广场,建于1723年,由法国人出 资,意大利人设计建设。台阶前 的“破船喷泉”是贝尼尼父亲的 作品。
17世纪,“教条主义”被学院派的古典主义建筑吸收,为君主 专制政体所利用。而“手法主义”,则被天主教会所利用,发展成 为巴洛克建筑,一度在欧洲广为流行。
2、手法主义和巴洛克
手法主义和巴洛克风格的关系:
文艺复兴时期,以维诺拉和米开朗 基罗为代表的一些建筑师的作品被称为 手法主义。体现出的怪异的建筑形象, 不同于以往建筑中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 系;新的组成元素等都被认为是巴洛克 建筑的开端。断裂的山花、曲线、椭圆 形的建筑空间、繁复的装饰、明快的色 调,绘画、雕塑和建筑的大胆结合,教 堂与世俗建筑,都以一种新的自由奔放 的面貌出现。
3、风格特征
巴洛克艺术的风格特征:
1)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色彩;
2)是一种激情和想象力的艺术,打破理 性的宁静与和谐,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3)强调运动与变化; 4)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
二、代表作品
1、教堂建筑
罗马耶稣会教堂 被誉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体现了手法主义向巴洛克的过渡。 建筑主体由维尼奥拉始设计,为 拉丁十字式,侧堂改为几间独立 小礼拜室。建筑始建于1568,立 面由波尔塔始建于1571。
3、室内及其他
——圣彼得大教堂中的 圣彼得宝座与青铜华盖 (贝尼尼)
——罗马耶稣会教堂室内
——罗马圣伊格纳奇奥教堂中殿穹顶壁画(1685-1694)
——都灵圣母宫Biblioteka (1718-1721)国王台阶 斯卡拉教廷中通向教皇 房间的走廊由盛期巴洛克大 师贝尼尼设计(16581670)。 房间两端的高差,通过 逐渐抬高的爱奥尼式柱廊来 处理,获得令人惊奇的透视 效果。
建筑内部比较简洁且有大侧窗 照明,宗教气息不强,穹顶上 无拘无束自由飞翔的小天使, 更使它显得亲切、活泼。
罗马四喷泉圣卡罗教堂 由盛期巴洛克大师波洛米尼 设计,立面始建于1665年。
建筑位于街角,用地不规则, 平面是一个变异的菱形内套椭圆 形。内部空间虽不大,但有深深 的装饰着原著的壁龛和凹间,空 间形式复杂。穹顶分格巧妙,仅 中央天窗透入一缕光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