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建筑介绍

合集下载

巴洛克建筑名词解释

巴洛克建筑名词解释

巴洛克建筑名词解释
巴洛克建筑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欧洲地区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它起源于意大利,随后迅速传播到法国、德国、奥地利和俄罗斯等国家。

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奢华、富丽堂皇、装饰繁复,以及强调动态和运动感。

巴洛克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的曲线形式。

建筑师们采用了大量的弯曲线条,包括拱形、卷曲、扭曲等,使建筑物的外观呈现出优雅而流畅的形态。

这些曲线形式凸显了建筑物的动态和运动感,给人一种奔放而热情的感觉。

在巴洛克建筑中,装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建筑师们使用了大量的雕塑、浮雕、壁画和装饰性的细节,以及金属镀饰和彩色玻璃等材料,来打造精细而华丽的外观。

这些装饰物不仅增加了建筑物的美感,还表达了贵族和教会的权力和财富。

另一个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建筑物的尺寸和比例的夸张。

建筑师们倾向于使用大尺寸的建筑物,以及巨大的圆顶、高塔和巨大的门廊等特征,以显示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壮观。

巴洛克建筑在城市规划和室内设计方面也有显著的影响。

巴洛克城市规划强调对称性和序列,通过创建广场、街道和花园等景观来创造视
觉上的连续性和和谐。

室内设计方面,巴洛克建筑特别注重金属和木材的使用,以及华丽的家具和精致的壁挂饰品等。

总而言之,巴洛克建筑是一种富丽堂皇、装饰繁复的建筑风格,强调曲线形式、装饰和尺寸的夸张。

它在欧洲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成为后世建筑风格的重要影响之一。

简述巴洛克建筑的特点

简述巴洛克建筑的特点

简述巴洛克建筑的特点
巴洛克建筑是17世纪至18世纪初欧洲最著名的建筑风格之一,特点如下:
1. 夸张和奢华:巴洛克建筑注重富丽堂皇,强调装饰和装饰元素的夸张和奢华,建筑师借助雕塑、壁画、花纹等手法增加建筑的视觉冲击力。

2. 对称和比例:巴洛克建筑强调对称和比例的重要性,建筑物通常呈现对称的形状,并使用重复的图案和设计,为建筑带来视觉上的平衡和和谐。

3. 动感和流动性:巴洛克建筑注重建筑形式的动感和流动性,建筑师使用曲线、飞翼、环绕式的立面等设计元素,赋予建筑以生命力和流动感。

4. 多层次的立面:巴洛克建筑通常具有多层次的复杂立面,通过凸起和凹陷、窗户和柱子等元素的组合,增加建筑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5. 大胆的装饰:巴洛克建筑的装饰风格十分典雅且独特,常使用大胆的曲线、华丽的雕塑和浮雕来装饰建筑立面和内部空间。

6. 多彩的材料和颜色:巴洛克建筑采用各种多彩和富有质感的材料,如大理石、石膏、木材等,并使用丰富的色彩来增加建筑的视觉效果。

总体而言,巴洛克建筑追求繁复、富丽和感官上的震撼力,注重建筑形式的动感、流动性以及装饰的细节和奢华。

它对后世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了许多欧洲宫殿、教堂和城市建筑的经典风格。

世界十大巴洛克建筑

世界十大巴洛克建筑

世界十大巴洛克建筑1、罗马耶稣会教堂罗马耶稣会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

教堂立面借鉴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

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

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

2、十四圣徒朝圣教堂十四圣徒朝圣教堂,德国巴洛克风格教堂代表作之一。

十四圣徒朝圣教堂平面布置非常新奇,正厅和圣龛做成三个连续的椭圆形,拱形天花也与此呼应,教堂内部上下布满用灰泥塑成的各种植物形状装饰图案,金碧辉煌。

教堂外观比较平淡,正面有一对塔楼,装饰有柔和的曲线,富有亲切感。

3、罗马圣卡罗教堂罗马圣卡罗教堂由波洛米尼设计,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建筑。

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榄形,周围有一些不规则的小祈祷室;此外还有生活庭院。

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有强烈的光影效果。

圣卡罗教堂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盛期的到来。

4、圣地亚哥大教堂圣地亚哥大教堂始建于1748年,著名的巡礼教堂。

建筑中与巴洛克风格有关的是教堂的正立面,而圣地亚哥大教堂正立面的巴洛克风格与欧洲其他地区有明显区别,很多构图元素是来自本国传统或者建筑师个人,正立面中央部分的纵向构图就独树一帜,属于巴洛克建筑风格中的独特流派。

相传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雅各安葬于此,因此这里成为了天主教著名朝圣胜地之一。

1951年其被列为智利历史文化建筑遗产。

5、梅尔克修道院梅尔克修道院,成立于1089年,是一座本笃会修道院,位于奥地利下奥地利州梅尔克镇的山岩上,俯瞰多瑙河,毗邻优美的瓦豪河谷。

其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美的修道院”,而修道院中的大教堂更被称为“世界上最金碧辉煌的大教堂”。

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
俄国
这座莫斯科附近的教堂(1690-97)是俄国最早的巴洛克建筑之一
[编辑]北美洲: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
在墨西哥这个新西班牙最重要的殖民地,
1663年,雷恩为伦敦主教设计坐落在牛津的谢尔顿戏院。他采纳了古典原则,发展了由古代维特鲁维亚和文艺复兴时期维尼奥拉奠定的分成行列的圆形建筑。1666年伦敦大火,从而给了雷恩发挥才能的机会。在大火后的重建工程中,雷恩重建或监督了86座教堂中的51座,其中最优秀的作品莫过于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
建筑师
贝尔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
博罗米尼(Borromini)
夸立尼
约翰·巴塔萨·纽曼(Johann Balthasar Neumann)
建筑
圣保罗大教堂
圣安德烈·阿尔·奎亚纳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无忧宫
凡尔赛宫等。
米开朗琪罗的后期罗马建筑,尤其是圣伯多禄大殿,可以被认为是巴洛克建筑的先驱,因为后者的设计达到了前所未知的伟大的和谐。他的学生贾科莫·德拉·波尔塔继续在罗马创作,尤其是耶稣会教堂耶稣教堂的立面,直接导向了早期巴洛克最重要的教堂立面,卡罗·玛德尔诺设计的圣苏撒娜教堂。在17世纪,巴洛克风格几乎传遍了欧洲和拉丁美洲,耶稣会在那里特别起到了推动作用。
巴洛克建筑的特征包括:
宽阔的、有时是圆形的中殿取代了狭长的中殿
戏剧性地使用光线,强烈的光影对比,明暗对照效果(如威尔腾堡修道院教堂),或依靠窗户实现均匀照明(如温加滕修道院教堂)
大量使用装饰品(通常是镀金、石膏或粉饰灰泥、大理石或人造大理石)
巨大尺度的天花板壁画
外部立面的显着特点是通常有戏剧性的中央突出部分
内部通常只是绘画与雕塑的框架(特别是后期巴洛克)

巴洛克建筑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

巴洛克建筑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

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建筑特点:
1、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6、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7、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十巴洛克建筑

十巴洛克建筑

• 巴洛克建筑的主要特征(186页) • 1 炫耀财富 • 2 追求新奇 • 3 趋向自然 • 4 有庄严隆重和充满欢乐的气氛
• 这些特征是文艺复兴晚期手法主义的发展
巴洛克教堂的兴建
• 社会背景:
• 宗教与现实有了密切联系 • 在中小型为主的教堂中投入了感情因素 • 建筑和艺术处理多样化,追求自由表现
(3)立面上,打破16世纪与17世纪惯用的双层立面构图定 势,以巨大的科林斯壁柱支撑着一个大山花,其内再由两 颗独立的爱奥尼立柱支撑着圆弧形门廊,充满强烈的动态 感。
教堂前有一微型小广场,像是有意模仿圣彼得教堂广场。
以巨大的科林
斯壁柱支撑着 一个大山花, 其内再由两颗 独立的爱奥尼
圣 安 德
立柱支撑着圆
罗 马 的 圣 卡 罗 教 堂
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 有强烈的光影效果。
罗 马 的 圣
卡 罗 教 堂

内部借助椭圆形的藻

井形成一个神奇美丽

的空间,内部墙面几

乎没有直角,完全是

由曲面构成,凹凸变

化,动感十足。


罗 马 的 圣
卡 罗 教 堂
3、罗马圣安德烈教堂
罗 马 的 西 班 牙
大 台 阶
广 场
圆弧形的阶梯由低 向高延伸,宽大 而松散,极具动
罗 马
态效果,它的走

向对轴线做了略 微修正,以便和 教堂之间的方尖
西 班
碑相互对位。




广

在靠近弧形梯段逐渐的 弧形栏杆的怀抱下, 一座方尖碑拔地而起, 成为大台阶与顶部圣 三一教堂的过渡元素, 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的 整体,在这个环境中 大台阶作为一个通往 广场和教堂的功能构 件,已升华为整个广 场空间的艺术主体和 视觉中心,也成为罗 马城市设计中最富有 艺术特色的开放空间, 并巧妙地连接了两个 不同高度的空间,形 成一个更大的城市空 间。

设计艺术欣赏: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绘画与雕塑

设计艺术欣赏: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绘画与雕塑

设计艺术欣赏: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绘画与雕塑1. 简介巴洛克风格是欧洲历史上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盛行于17世纪至18世纪初。

它追求豪华、繁复和夸张,并以其精细的装饰和情感上的强烈表现而闻名。

本文将介绍巴洛克风格在建筑、绘画和雕塑领域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2. 巴洛克建筑2.1 特点:- 建筑物外观的复杂性和曲线形态 - 夸张华丽的装饰和浮雕 - 宏伟壮观的立面和圆顶结构 - 富有戏剧性的灯光效果2.2 代表作品:- 法国凡尔赛宫:展示了巴洛克风格的极致奢华与庄严。

- 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融合了巴洛克元素与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 德国多特蒙德乐园城堡:融入了巴洛克建筑的精致和奢华。

3. 巴洛克绘画3.1 特点: - 运用大胆的明暗对比来营造戏剧性效果 - 精细并注重细节的绘画风格 - 描绘有力和动态的形象和场景3.2 代表作品: - 布鲁日的伤者:"确实使人们心生恐惧与忧伤,但同时又给予希望" - 博洛尼亚学院巴里公寓的神庙中圣母子像:"用丰满肉体展现了神性与美丽"4. 巴洛克雕塑4.1 特点: - 精雕细琢和高度装饰的风格 - 运用曲线、对称和流畅的线条创造出动感效果 - 表达宗教主题和戏剧性情感4.2 代表作品: - 米开朗基罗的《拿索斯嬉》:这座雕塑舒展而动感十足,显示出人体完美比例。

- 意大利托西电影院前乘螺旋柱上圣若翰雕塑:展示了巴洛克风格的装饰性和动感。

5. 结论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绘画和雕塑作品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夸张的装饰而闻名。

其丰富的细节和戏剧性效果使其成为欣赏者无法忽视的艺术形式。

通过对该风格在不同领域的代表作品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并欣赏巴洛克艺术所带来的魅力与感受。

巴洛克建筑风格详解

巴洛克建筑风格详解

巴洛克建筑风格详解巴洛克是一种具有丰富装饰和豪华气息的高度装饰艺术流派。

巴洛克建筑在欧洲持续了约150年的时间,从17世纪末开始,一直到18世纪末。

它融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的二元对立,表现了贵族、教会和统治阶层的权力展示和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巴洛克建筑风格的起源、特点和影响。

巴洛克建筑的起源巴洛克建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的意大利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建筑在艺术和科学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建筑技术和建筑美学方面的创新。

这些技术包括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和建筑规模等方面的进步。

此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探索了更加自由的建筑形式,这开创了可供巴洛克建筑的发展空间。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后期,随着统治阶层的强化,富有的贵族和教会对建筑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豪华和耀眼的建筑来展示自己的权力和气势。

这种建筑成为巴洛克建筑的初步形式。

随着巴洛克建筑的发展,它以独特而多样的形式在欧洲广泛使用,成为贵族与富有人士所钟爱的建筑风格。

除了意大利之外,巴洛克建筑在欧洲的其他国家,如法国、德国、奥地利和俄罗斯等地发展起来,并形成各自的区域性差异。

巴洛克建筑的特点巴洛克建筑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1.富丽堂皇的装饰巴洛克建筑最显著的特征是其丰富的装饰。

建筑师使用了许多不同的装饰元素来装饰外墙和内部空间,如浮雕、彩绘、壁画和镶嵌等。

这些装饰元素通常具有浓重的宗教或历史主题,以彰显贵族或教会的权力和身份。

2.强烈的对比和动态感巴洛克建筑的另一个标志是它的对比和动态感。

建筑师使用了大量的对比效果,来强调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豪华感。

这些对比可表现为颜色、形状、体积和材料之间的对比。

巴洛克建筑注重对空间的感知和利用,采用了弯曲的线条、对称的构造和弱化的优美曲线以及鲜明的阴影等表现手法,营造出强烈的动态效果。

3.虚实相间的空间感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整齐平衡相比,巴洛克建筑更加注重虚实相间的空间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巴洛克建筑
法国17世纪巴洛 克式建筑杰作 维孔宫城堡当时 极其重要的建筑, 为凡尔赛宫的建造 提供了设计灵感。
维孔宫城堡(富凯府邸)
维孔宫城堡(富凯府邸)
维孔宫城堡内景
法国巴洛克建筑
法国凡尔赛宫
► 世俗的宫殿建筑将法国 古典主义的庄严与巴洛克的 奔放结合起来,金碧辉煌。
法国凡尔赛宫
法国巴黎圣杰尔维教堂 1616~1621年建造 巴洛克建筑画和建筑“三位一体”, 制造出一种舞台上的幻觉效果。
特莱维喷泉
也称“许愿池”,贝尼尼设计,是意大利巴洛克 风格杰作. 喷泉的装饰用三十年时间完成。
波罗米尼:巴洛克建筑的“荒谬”大师
• 波罗米尼:巴洛克时代 杰出建筑师,作品代表 了巴洛克建筑的最高成 就,主观且富有想象力, 反映了时代的躁动,古 灵精怪的巧妙设计是他 的核心思维。代表作有 圣卡罗教堂、智者圣伊 沃教堂。
的手法。
罗马耶稣会教堂
巴洛克风格的先驱——米开朗基罗
• 圣彼得大教堂位于罗马城 中的梵蒂冈城国,其主体 建筑就是圣彼得大教堂。 1506年朱里奥二世重建圣 彼得大教堂,耗时120年, 几乎汇集了文艺复兴时期 所有优秀建筑师的心血。 先后经历了布拉曼特、拉 斐尔、米开朗琪罗、马德 尔诺和贝尔尼尼五位建筑 师之手。其中米开朗基罗 贡献最大,教堂最后是按 他的方案建成的。
圣卡罗教堂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盛期的到来
西班牙台阶
罗马最具巴洛克色彩的城市景观 建于1723~1726年
威尼斯的圣玛丽亚教堂 隆盖纳设计
圣文森佐教堂
圣 莫 特 教 堂
• 意大利都灵卡里那诺府
各国的巴洛克建筑
传播于欧洲各地的巴洛克建筑,又与当地的建 筑特点相结合,形成各自的风格。
●法国 :路易十四世风格即「王室官方风 格」,是意大利巴洛克的一种古典化翻版, 高雅、严肃、合乎逻辑、有条不紊 。
管设计手法纯熟,也难免有矫揉造作之感 。17世纪中叶以后,巴洛克式教堂在意大 利风靡一时,其中不乏新颖独创的作品, 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过分的建筑。
巴洛克时代两种典型的建筑
• 一是教堂
教堂分成主教堂、区域教堂、修道院等
• 二是豪宅
豪宅有城市里的宫殿、乡村的皇家度假别墅、流行的豪华宅邸 等
» 巴洛克风格 以浪漫主义的精神为 形式设计的出发点,是一种极端男性 化的风格,充满阳刚之气,汹涌狂烈 和坚实稳定。

畸 形 的 珍 珠
巴 洛 克 建 筑
巴洛克建筑的介绍
• 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 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
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 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 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
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
筑德宏辉 代,伟煌 表是的的 之德巴主 一国罗教 ,三克宫
大式殿 巴王以 洛宫最 克傲大 式视、 建全最
巴洛克风格代表建筑和建筑师

罗马耶稣会教堂
是由意大利文艺复兴
晚期,手法主义向巴
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
作,称之为第一座巴
洛克建筑。

成双的壁柱、重
叠的山花、起伏的檐
口、巨大的涡卷,表
现出巴洛克建筑常用
米开朗基罗设计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恢复十字形水平形式。
贝尼尼:巴洛克艺术首席代表
17世纪意大利建筑大 师、雕塑家和画家,巴洛 克艺术首席代表,作品显 示了巴洛克艺术的综合性、 豪华性、装饰性和戏剧性, 体现人文主义思想,反映
人的尊严、理想求。代表
作圣彼得教堂广场和内部 装饰、特维莱喷泉。
• 罗马圣彼得广场反映巴洛克在城市规划 上的想法,一个巨大的圆形广场,由两个 环抱的回廊组成弯曲的两翼,并与主教堂 相接,广场的整体设计宏伟庄严又亲切。 宛如两只大的臂膀环绕,象征着“拥抱” 天主教的整个世界,表达出天主的精神和 使命,广场中心的埃及的方尖塔,圣彼得 广场成为后来其他广场的规范。
主要特征:圣杰尔维教堂的 正立面对法国巴洛克建筑立 面构成起着范本的作用,立 面采用古典柱式,三角形额 墙,檐壁部位直线形(曲线很 少)凹凸,凯旋门式入口构图, 比其他欧洲大陆的巴洛克建 筑表情严肃。实际上,法国 巴洛克建筑的立面基本采用 两层古典柱式,圣杰尔维教 堂的三层立面构成是从原有 哥特式建筑沿袭而来的。
德国柏林王宫 1698~l706年建造
• 德国维森海里根(十四圣徒朝 圣教堂)
公元1743~1772年建造
德国巴洛克/洛可可建筑风格
中央的椭圆形大厅中央有洛可 可风格的祭坛。圣坛装饰采用 了将建筑要素、雕刻、绘画、 色彩和光线等融合成一体的手 法。室内的大白色、粉色和金 色为基调。维森海里根教堂的 室内空间充满了波浪形起伏和 空间的插,具有很强的流动感, 是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全面 融合。
法国巴黎 圣杰尔维教堂
各国的巴洛克建筑
●德国:外观简洁雅致,造型柔和,内部装饰 华丽,内外对比强烈。
德国巴洛克建筑
• 德累斯顿的茨温格尔宫。 于1732年完成。这座巴洛 克式宫殿重曲线、重装饰, 华丽炫目。中间是占地1 万平方米的方场,宫殿建 筑围成一圈,宫内处处有 精致的石雕,最美的是大 喷水周围的出浴仙女塑像, 宫西南面是正门,顶似王 冠,叫王冠门。
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大教堂前的
圣彼得广场,堪称世界
上最对称、最壮丽的广
场。这个集中各个时代
精华的广场是由世界著
名建筑大师贝尼尼于
1667年设计的,用11
年时间修建成。
• 梵蒂冈与圣彼得教堂 连廊(1663~1666年)
主要特征:共有 约120级台阶,内面两 侧有列柱。连廊(筒拱 屋顶)通过逐渐变窄来 夸大透视效果,同时 配合采光,造成戏剧 性视觉距离效果
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 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 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
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 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 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 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 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 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 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 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 远达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 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不过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