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赠汪伦》有感
用来勉励l好友的古诗

用来勉励l好友的古诗1.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是李白游历桃花潭时,好友汪伦为他送行所作。
诗的前两句描绘出李白即将乘船离开,而好友汪伦踏着歌声前来送行的画面,生动且富有生活气息。
后两句以桃花潭水的深来对比汪伦情谊的深厚,这种夸张的手法巧妙地表达出友情的珍贵。
这是对友人之间真挚情感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友情的一种勉励,告诉人们真正的友情是无比深厚的,即便面对离别,这份情谊也不会消减。
2.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朋友元二去安西。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送别时的环境,清晨的渭城细雨蒙蒙,旅舍周围的柳树显得格外清新。
后两句则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劝君更尽一杯酒”,诗人劝友人再饮一杯酒,因为友人一旦西行出了阳关就很难再遇到故旧之人了。
这是一种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勉励,在即将分别的时刻,用一杯酒来传递友情的力量,也暗示友人在远方要好好照顾自己,珍惜友情。
3. 《别董大二首·其一》——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送别董大时写下此诗。
前两句描绘出一幅黄昏时分,大雪纷飞,北风吹雁的萧瑟景象,烘托出离别的愁绪。
但后两句却笔锋一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对友人极大的勉励。
告诉友人不要担心前行的路上没有知己,以你的才华和名声,天下人都会认识你。
充满了对友人的信任和鼓舞,激励友人勇敢地踏上旅途,积极面对未来。
4.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辛渐。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时的环境,寒雨连夜,清晨送客时看到楚山孤影,渲染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
而“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人以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己的高洁品格。
同时也是对友人的一种勉励,希望友人也能坚守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所干扰,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质。
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

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通用10篇)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1今天,我看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第一期。
展开古代的画卷,巍巍青山,荡荡江水,一花一草,落于古人的眼中,皆是诗料。
乘一叶轻舟,顺流而下,轻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灯火下,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美好;枫落瞬间的萧瑟,一转笔峰就成了夕阳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宏伟景象;冽风,寒雪,无生,梅花却傲然枝头,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节目正式开始,崭新的百人团,各行各业,老少皆有。
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接触灿烂美丽的中国诗词文化。
未满6岁的王恒屹竟能背出五百八十多首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读书、学习须早,早学且好学就是为人生奠定了基础。
耄耋之年83岁的刘敏华奶奶,走近了诗词大会,享受到了诗词的快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刘奶奶终以109分的成绩离开了舞台,但并未留下遗憾。
最终,是第二、三季届亚军彭敏与山区美女张汇林老师的对决,彭敏以5比2获胜,夺得擂主。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我今天深切地感受到古人世界的五彩缤纷,中国诗词的博大精深!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2“读经典古诗文,做美少年君子”。
多读古诗文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我爱读古诗文。
寒假期间,我看了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对节目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深深感到震撼。
从开学到现在,我又读了不少经典诗文,比如《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这些古诗不但让我领略了经典古诗文的美妙,更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首富有哲理的《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社会贫富不均的矛盾和制度的不合理。
高中选修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高中选修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中语文学习中,古诗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高中选修下册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表达的是登高远眺、壮丽景致的美好,寓意人生不断追求进步和超越的过程。
作者通过描述自然的壮丽景色,启示人们要不断向前进取,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2.《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清晨的宁静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以“春眠不觉晓”一句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早晨是那么美好、宁静。
全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了生命之美和充满希望的生机。
3.《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即使身在异乡,作者仰望明月时,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情感仍然涌上心头。
这首诗简洁而凝重,让人感受到了无尽的思念和深沉的情感。
4.《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寂寥的冬日江景。
诗人通过描绘江雪和钓鱼老人的情景,表现了孤独、清冷、静寂的美感。
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清爽。
5.《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以古原草木为写意对象,描绘了草木的生长衰败与轮回。
表现了生命的不息轮回和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
作者通过草木的生命力展示了生活的坚韧不拔和顽强。
以上是高中选修下册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它们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展现古人智慧和美感的杰作。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这些古诗词,感受其中的美妙,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让古诗词之美永远伴随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2000字】第二篇示例:高中选修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我读李白诗词有感小学生范文10篇

我读李白诗词有感小学生范文10篇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读李白诗词有感小学生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篇一】李白教我学古诗“望庐山瀑布。
日照……”教室里传出了同学们的读书声。
我不耐烦地拿着书,嘴巴一张一闭,假装在高声读书。
因为昨晚看电视太晚了,所以今天无精打采,眯眯呼呼想睡觉。
“呼……”我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开始了梦游庐山。
我到了Q博士家,问:“Q博士,最近有没有发明些有趣的东西?”Q博士抬了抬眼镜,说:“我最近发明了一种时光机器,可以到你想去的时代。
”我半信半疑的问:“真的吗?”Q博士说:“当然是真的!我老Q什么时候骗过人。
你想去哪个时代?”我说:“未来必然好!可是,我更想了解唐朝。
”Q博士自信的说:“好吧!我就让你去唐朝。
”只见Q博士在一台电脑上按了几个数字,然后对我说:“把眼睛闭上。
”我闭上了眼睛,心中紧张得像一只小鹿在跳。
只听见一阵急快的风,我连忙睁开眼睛。
展现在眼前的是,没有污水,没有臭气,没有车子声,只有一些穿着袍子的男女。
“哇!”我真的到唐朝来了,该怎么玩呢?”这时,一位穿着黑色袍子,背着个包的书生。
当时我还没看出来,后来才想起古诗《望庐山瀑布》的那幅图上的诗人和他长得一模一样。
我惊喜的叫起来:“莫非,他就是李白!”我心里嘀咕着:嘿嘿!正好可以让他教我学古诗,顺便让他给我写几首诗,让我也威风下。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追上去,庄重的对李白说:“hello!李白诗人。
”李白回过头来,莫名其妙地说:“什么是‘哈楼’?你是谁呀?”我兴奋地说:“哦!那个‘哈楼’就是你好的意思。
我是21世纪的小学生。
想让您教我学您自己写的一首诗。
”李白为难的说:“我要去庐山了,没时间。
”我高兴的说:“我也去!”到了庐山,我和李白站在桥上,只见远处香炉峰在阳光下,出现了紫色的烟云,远处的瀑布像一条大河,那瀑布长如银河一般。
2021年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15篇

2021 年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有感15 篇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有感1固然我已观看过各样各种的诗词大赛,也吟诵过多种名人诗句,可是 2 月 7 日的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却使我久久不可以忘却。
这场比赛的选手个个都杀气腾腾、来势凶狠。
有稳坐如山,平心静气的十六岁高中生,也有知识渊博,见多识广的博士;有靠古诗词走出山区的知足农民,也实用古诗词找回心灵故土的新加坡华人。
在赛场上,诗词达人们利用已学的知识,加上自己灵巧的判断力,答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填空题,选择题和诗词理解题,这此中也不可以防止一些失败与难过。
最受评委老师和观众喜爱的陈更以11 分之差败给了十六岁高中生武亦姝,使她成为这场比赛的冠军。
其实我以为诗词的比拼并无胜败,它不过一种工具,把我们的心灵带到美好的境地,使我们走进先人的心,领会他的离合悲欢。
在比赛中,评委老师也常常提到古诗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比方:当你在花丛中闲步时,你能够吟诵: "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
当你在生活中碰到挫折,悲忿交加时,你能够吟诵:“人有离合悲欢,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最后,我希望自己能更多地接触古诗,品尝宝贵的 ' 中国五千年历史。
最后,我希望自己能更多地接触古诗,品尝宝贵的中国五千年历史。
诗词的世界,广博精湛,永久都有我们不知道的地方。
固然我们在里面游览,可是永久感觉达不到此岸。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有感2“繁荣谢幕,速去念书!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谢幕后,许多观众感触,经过节目感觉自己知识贮备仍是短缺好多,激发了念书的兴趣。
“看过比赛,立刻捧起诗集背诗去?”“诗词大会终归是节目,看完节目,是洗洗睡了,仍是秉烛夜读?这是个重要的问题。
”“‘你的问题是念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杨绛先生的这句话,送给大家,也用来自勉。
”别的,节目里几位00 后“学霸小美女”的表现,也让许多友以为,年青选手对诗词的热爱,或可看作传统文化与年青人之间有感情共识。
唐诗读后感作文400字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

唐诗读后感作文400字读《唐诗三百首》有感
唐诗,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国诗歌的高峰,而《唐诗三百首》更是唐诗中的精华。
从牙牙学语起,父母就教我们背诵唐诗。
什么:白日依山尽呀,床前明月光呀等等,也就成了我们童年的歌谣。
自学习认字后,各种版本的《唐诗三百首》也成了我们启蒙读本。
就诗人而言,我比较仰慕李白。
李白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可真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诗仙”啊!我很喜欢他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是一首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诗呀。
我还喜欢李白的《春思》、《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这些语句优美的诗歌。
就诗歌形式而言,我比较喜欢的多是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之类的诗,因为它们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也容易记住。
但有时不足二十余字的唐诗竟也包括多层的意境,而且每个字各具文采。
贾岛的推敲的故事可谓唐诗中的有名典故,竟会达到得一字而诗意盎然,易一字而诗意全无的地步。
这,真让我佩服之极。
现在,许多唐诗都已进入了我们的小学教材中,成了我们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华文明的入门阶梯。
而我的书架上,也有几种版本的《唐诗三百首》,它们成了我常读常新的读物,读后令人浮想联翩。
我爱《唐诗三百首》。
为什么要读书这8句诗词,就是最好的回答

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在人们之间讨论已久。
而在古代我国,诗词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
以下这8句诗词不仅优美动人,更是对于读书的意义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唐·王安石《元日》)这句诗表达了人生短暂,要及时享乐的观念。
读书可以让人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赋予人以心灵上的充实和快乐,从而更好地“得意须尽欢”。
2.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读书能够让人借鉴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帮助人更好地理解人生和情感。
在面对生死和情感时,读书可以给人以支撑和启发,让人更从容地面对生活。
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刘禹锡《赠汪伦》)这句诗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读书的广泛和深入可以培养人的才情和才华,使人更容易做到“下笔如有神”,达到写作的娴熟和精妙。
4.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宋·黄庭坚《秋思》)读书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如鱼跃般自由自在地生活,如鸟飞般悠然自得地飞翔于天空。
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唐·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读书可以给人以清雅、高远和淡泊的心境。
处身书海,人们可以超脱尘世的杂扰,心静自然能够看到更高远的东西,如诗中的南山,得到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6. “纸上谈兵何可成,心中思想不如行。
”(宋·陆游《戏题达摩院》)读书只是为了培养人们的思考能力和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思考和行动,只有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取得成就。
7.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曹雪芹《红楼梦》)读书不仅是为了使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更是为了留下一颗丹忱的感慨。
读书可以激发人的深刻感悟,让人更清醒地认识生命的真谛和价值,从而更加珍惜时间和生命。
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

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1、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诗词大会又开始了,让你看看我的(观后感)吧!第一个是王天博,他的`女朋友也来了,他的女友用古诗词给他加油,是“往事知多少,”百人团中有30人出了错,所以他是我最有印象的一个人。
里面的大卫开玩笑说他自己是“老人家”,所以大卫变成了“老卫”了,他也是难忘的人。
王天博的女友旁边的人观察了他们好一会,他们两个眉目传情,好生羡慕,王天博的成绩一直向上,124分,第7题答错了。
第二个是薛玉,一开始就一个简单的题得了35分,两个题得了66分,但答了10题,得了192分,收场了,后被李子琳200多分超过了。
最后李子琳以217的成绩得到了与上届擂主的PK权利,最终打败了上届擂主,成为新擂主。
他们都很有能力,我要向他们学习。
2、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放假了,在电视上认真观看了第五届《中国诗词大会》,感慨颇多。
1、一个五岁半的大眼小朋友也来挑战中国诗词大会,背诵了580多首诗词,年龄最小的选手让人印象深刻,证明有志不在年高。
2、背诵古诗词只是参加诗词大会的基本功,要背的熟,发音准确还要能默写但是理解记忆才是上策,从比赛结果可以看出,许多小选手的失败大多败在理解性题目上,读背和默写是小选手的优势,而理解记忆恰是小选手的软肋。
3、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成败不仅是最重要的培养,学习兴趣才是关键。
古诗词本是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我们中国人却不好好学习,这是最大的悲哀,看他现在的孩子志大才疏者多,他们的语文成绩及语文素养堪忧,对读书没有兴趣,对写作文更是应付了事,一写文章不是下笔千言,而是先找手机上网搜。
4、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很精彩,形式新颖,内容吸引人,看了以后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我会坚持把所有的已播节目认真看完,课下也会认真学习古诗词,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会登上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
3、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读经典古诗文,做美少年君子”。
多读古诗文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我爱读古诗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赠汪伦》有感
期以来,古诗教学采用的是串讲法。这是传统的讲解古诗的方法,
即先解诗题,然后释词,最后讲解诗句的意思。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
讲解、学生倾听,教师讲完,课就上完的过程,形成了“满堂灌”的
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不要说学生不感兴趣,教师自己也觉枯燥
腻烦,更别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了。孙双金老
师执教的《赠汪伦》一课,尝试着让学生对学古诗感兴趣,并且感受
到了其中的乐趣。现具体谈谈对孙双金老师这节课的做法。
一、 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在一堂新课的开始,用学生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导入,可以消除学
生的陌生感,使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很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让
新旧知识连贯起来,使知识系统化。《赠汪伦》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
李白写的,学生已经学过好多李白的诗了。因此,上课时孙双金老师
先让学生说说已经学过的诗,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归纳如下:“李白
的诗语言流畅,想象丰富,取材十分广泛:有表达思乡情怀的《静夜
思》,有赞美锦绣山河的《望庐山瀑布》,有描绘山寺高楼的《夜宿山
寺》,这些作品都是李白深入生活实际创作而成的。”在复习的基础
上加以归纳,不仅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回顾,还使学生懂得
了写作的取材广泛必须源于生活。
二、 故事引路,激发兴趣
学生大都爱听故事,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故事,
既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于是,紧
接着复习,孙双金老师设置了这样的过渡语:“由于李白才华横溢,
性格豪爽,喜欢亲近大自然,安徽泾县桃花潭的汪伦便诚邀李白去做
客。”接着,我便有声有色地讲起《李白“受骗”桃花潭》的故事。
当讲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
店”与“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并无
万家酒店”这些内容时,孙双金老师一方面模仿古人的语气“子乎者
也”了一番,另一方面又用解说者的语言旁白了一下。学生在哈哈大
笑之余,不禁被汪伦的巧妙机智所吸引。到后来,他们自然而然地想
知道李白写诗怎样答谢汪伦。
三、 自学诗句,理解诗意
俗话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的学习
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来完成。《赠汪伦》这首诗本身较浅显,诗意较明
朗,现在有讲故事时的旁白作范例,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更是如鱼得水。
因而,当孙双金老师出示教学挂图,让他们说说哪一个是李白,哪一
个是汪伦并说明理由时,学生摆出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
歌声”这一句。当孙双金老师要求他们说出诗句意思时,许多学生跃
跃欲试。有的学生还在领会“忽闻”的基础上添上了这样一段话:我
循声望去,原来是我的好朋友汪伦来送我了。这是老师始料不及的,
孙双金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别具一格的邀请,与众不同的送别,
深深感动了李白。因此,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学生不约而同地
朗读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理解了“不及”
的意思后,诗句大意也就迎刃而解了。在领会了诗句所采用的修辞手
法以后,学生自然而然地对比选用了“即使„„也„„”的关联词语
连接诗句意思。
四、 诵读感悟,体会感情
借助故事引路与学生的自学理解,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难
度已经不大。因此,孙双金老师便布置学生结合诗句回忆故事,模仿
当时李白吟诗的语气诵读,让他们在诵读中反复感悟。接着,孙双金
老师便引导学生对两句诗进行比较,说说在写法上有何不同,共同的
目的又是什么?学生发现叙事是为抒情作准备的,如果没有叙事中的
“忽闻”而受感动,就不会有抒情中的“不及”进行对比。最后他们
都能抓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来体会,领会了诗人
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 拓展练习,一举两得
一般说来,学一首诗能学到体会到诗句表达的感情时,就可以划
上一个句号了。但那只是就一首诗一堂课而言,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
到真正的提高。为了让学生对诗意有更深的理解,也想训练一下学生
的想象力,孙双金老师便设计了改写《赠汪伦》的作业练习。孙双金
老师提醒学生想象李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离开桃花潭的,学生很快联
系到诗中的“忽闻”。有的说是李白离开时,没有让汪伦知道,是想
避免常人离别的伤感;有的说不告而别未免失礼,李白曾留书一封告
诉汪伦,汪伦见后就来送行。虽然学生的想象可能与事实完全不同,
老师也无从考证,但孙双金老师认为比较合理。至少,学生已经有了
自己的理解,有了自己的思考。
总之,整堂课中,教师避免了繁琐的讲解,学生摆脱了枯燥的倾
听,教学效果却很明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每每想起,
我真的感到很得意,因为这正是我努力想得到的结果。同时,这堂课
也提醒了我:教学古诗并不是只有“串讲法”这一传统的模式,要敢
于打破常规,要善于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走自己的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