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班地理第一次质量预测试卷 人教版

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班地理第一次质量预测试卷人教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
每题1.5分,总计60分)1.若右图为等值线图,数值自北向南递减,则图示箭头可表示A.河流流向B.盛行风向C.暖流流向D.寒流流向2.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读图回答3~5题。
3.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丙>丁D.甲>乙>丁>丙4.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A.造纸厂B.水泥厂C.家具厂D.电子厂5.若图中表示水平大洋环流,易形成大规模渔场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读下图回答6—7题。
6.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A.②④和abB.②③和cdC.①④和adD.①④和cd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①地气温最高B.乙图中的城市天气晴朗C.甲图中④地未来受暖气团控制D.乙图中的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8.下图是我国沿89°E所做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的年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9.下列各组自然带中,河流径流量无明显季节变化的一组是A.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热带季雨带、热带草原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大陆西岸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读右面的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回答10—11题。
10.P处的地下水A.属于潜水B.属于承压水C.不会遭到污染D.循环周期短11.该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A.山地、背斜B.盆地、断层C.盆地、向斜D.山地、向斜12.右图所示环流形势出现的时间及a地降水的主要类型分别是A.北半球冬季、锋面雨B.北半球夏季、对流雨C.南半球冬季、气流雨D.南半球夏季、地形雨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回答13—14题。
河南2011年高中学业考试地理试卷带答案

2011地理答案
手机上有照片下面仅供参考
我有答案选择:23142 33111 21323 23432 43421 22312 23231 4422
18.塔里木盆地交通线路从整体看呈A网状分布B“之”字形分布C放射状分布D环状分布
41.1夏至,23,26N,2,A,3,极昼,昼长夜短
42(1)海陆间大循环(2)蒸发,水汽输送(3)5 (4)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3 .(1)长江、珠江(2)场,交通(3)建设核电站.西电东送.开发小水电.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44: 1.商品谷物化农业小麦 2.机械化水平高3.A 4.C
45. (1)城市数量变多面积变大
(2)河流交通
(3)大气污染、水污染
(4)蔬菜、蛋类、乳牛、花卉
46.(1)一、河南省在全国的区位优势。
二、四通八达的陆空交通优势。
三、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优势。
四、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
五、充足的生产要素优势。
六、品种繁多的矿藏物产优势。
七、广阔的市场优势。
八、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劳动力和人才资源优势。
河南省文化遗产丰富,发展旅游条件得天独厚。
(3)河南省所承接的产业转移企业多为加工型企业、这类企业的产品附加值较低。
为改变这种状况,谈谈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意的问题!图为凹线型、设计、加工、营销
一:海上内循环
蒸发——降水
二:陆上内循环
蒸发、植物的蒸腾——降水。
2011年全国课标i卷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1年全国课标i卷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C.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变化D. 地球自转使得昼夜交替答案:D2. 以下哪个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A. 华北平原B. 长江中下游平原C. 地中海沿岸D. 亚马逊平原答案:C3.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青海湖答案:A4. 下列关于洋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 暖流是指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B. 寒流是指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C. 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影响D. 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没有影响答案:D5. 以下哪个国家是内陆国?A. 中国B. 俄罗斯C. 蒙古D. 日本答案:C6.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C. 巴丹吉林沙漠D. 腾格里沙漠答案:A7. 以下哪个城市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A. 伦敦B. 纽约C. 东京D. 巴黎答案:B8.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A. 东北、华北、华东、华南B. 东部、中部、西部、南部C. 北方、南方、西北、青藏D. 沿海、内陆、高原、盆地答案:C9.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A. 沙特阿拉伯B. 俄罗斯C. 美国D. 伊朗答案:A1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A. 南非B. 加拿大C. 澳大利亚D. 中国答案:A(注:以上为示例题目,实际题目内容请参考2011年全国课标I卷地理试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11. 简述我国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案:长江流域位于我国东南部,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和工业基地。
12. 描述我国黄土高原的成因及地貌特征。
答案: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主要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英语试题及答案

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英语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的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 B.£9.15 C.£9.18答案是B1.What will Dorothy do on the weekend?A.Go out with her friendB.work on her paperC.Make some plans2.What was the normal price of the T-shirt?A.$15 B.$30 C.$503.What has the woman decided to do on Sunday afternoon?A.To attend a wedding B.To visit an exhibition C.To meet a friend 4.When does the bank close on Saturday?A.AT 1:00 pm B.AT 3:00 pm C.AT 4:00 pm5.where are the speakers?A.In a store B.In a classroom C.At a hotel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和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和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分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和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do we know about Nora?A.She prefers a room of ownB.She likes to work with other girlsC.She lives near the city center7.What is good about the flat?A.It has a large sitting roomB.It has good furnitureC.It has a big kitchen听第七段材料,回答第8、9题。
高中地理高三模拟河南省郑州四中高三第一次调考—地理.doc

2008-2009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调考地理试卷本试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答对得2分,共70分。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右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下列判断正确的叙述是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B、乙区因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甲区比丙区北部距海远,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2、关于三大自然区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水文两大要素B、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气候、水文两大要素C、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气候两大要素D、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可分成东、中、西三个地带3、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形较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下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D、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下面是沿“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
据此判断4~6题。
4、乙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少的原因主要是A、乙地太阳高度角小B、乙地地势高C、乙地气候干燥降水少D、乙地云量多降水多5、甲地的年太阳辐射和年降水量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有①光热充足,可一年两熟②小麦颗粒饱满③水稻栽种面积广④瓜果甜度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自然地区是①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②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③内蒙古温带地区④青藏高寒地区⑤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⑥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⑤⑥D、②⑤依据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我国划分为三个经济地带,三个地带经济发展地带性差异的形成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河南省郑州四中高一地理上学期调考试题新人教版

地理试卷高一地理备课组一、选择题(共22题,每题3分。
)二、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据此完成1~2题。
1.“神舟十号”飞船属于①天体②人造天体③航空器④天体系统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说明右图含义的是A.①太阳系②总星系③银河系④地月系B.①地月系②银河系③河外星系④太阳系C.①太阳系②总星系③河外星系④银河系 D.①地月系②总星系③银河系④太阳系3.关于八大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地球轨道相邻的行星是木星和火星 B.与地球轨道相邻的行星都是类地行星C.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周期都相同 D.从组成特征看巨行星和类地行星类似“It’s not just a planet.It’s home.”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回答4~5题4.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A.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B.公转方向与其他七大行星不同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5.地球处于一种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指的是①太阳很稳定②八大行星公转方向一致③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几乎处在同一平面上④小行星的公转方向、绕日轨道与八大行星保持一致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6.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A.日地距离适中 B.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C.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形成了地转偏向力7.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就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B.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氢气的燃烧C.大阳辐射能量是由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亏损的质量转化而来的D.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8.如果建立四座同等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站,其地点分别在①青藏高原、②新疆、③东北平原、④成都平原,则年总发电量由多到少排列依次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④①③②9.下列四个城市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城市是A.兰州B.海口C.郑州 D.拉萨电影《2012》讲述在2012年,地球因为异常的太阳活动而面临毁灭:飞机从地缝中、倒塌的楼宇中穿梭而过,汽车在喷发的火山“流弹”中飞驰,主人公刚刚跑过的地面轰然塌陷……回答10~11题。
河南省郑州市XXXX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地理

河南省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中的正确选项涂黑。
每小题2分,共60分。
)离岸金融亦称境外金融。
世界离岸金融中心的分布可分为五大集中区域(五大群)。
西欧群主要包括卢森堡、马恩岛、泽西岛、瑞士、直布罗陀、列支敦士登等;中东群主要包括巴林群岛,主要中心是巴林;加勒比群主要中心包括百慕大群岛、巴哈马群岛、开曼群岛、巴拿马等;东亚群主要包括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南太平洋群主要包括瑙鲁等。
各金融中心的交易时间均为当地区时9点至17点。
离岸金融中心的地理分布具有很强的时区性和地缘性。
五大离岸金融中心所在的时区前后继起,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时区,由此形成了一个全球24小时连续不断进行交易的统一的离岸金融市场。
图1为世界离岸金融中心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位于香港的某公司在10:00至11:00之间,可以和下列哪个金触中心交易()A.利比里亚B.汤加C.巴拿马D.毛里求斯2.世界离岸金融中心分布()A.和人口密度呈正相关B.和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C.覆盖了所有时区D.形成了一个全球24小时连续不断进行交易的统一的境外金融市场图2中N为北极点,纬线圈PR(68°N)和晨昏线PQ相切于P点。
读图完成3~4题。
3.Q点一定位()A.赤道上B.南半球C.北半球D.东半球4.Q点的地方时可能是()A.6时B.12时C.0时D.21时图3为六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柱状图。
读图完成5~6题。
5.六大洲共有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6.从图中可以看出()A.南美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大和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有关B.亚州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低主要是历史上人口大量从沿海向内地迁移造成的C.人口分布在大洲内最均匀的是欧洲D.六大洲中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最多的是大洋洲图4反映了塔里木盆地中沙尘暴形成时的风场状况,读图完成7~8题。
河南省郑州四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考(地理).doc

河南省郑州四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考(地理)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待发射的人造卫星也是天体B.陨石和陨铁都是属自然天体C.恒星和行星都是发光的天体D.“神舟七号”航天员留在太空的航天服2.距离太阳最近的天体是( )A.地球B.月球C.金星D.水星3.下列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星云由众多恒星组成,属于天体系统B.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C.总星系是目前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D.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4.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是()A.总星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太阳系5.地球上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A.日地距离适中B.太阳光照条件稳定C.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6.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A.地球既有自转又有绕日公转运动B.地球上有大气C.地球的质量,体积及运动状况与其他行星有很大不同D.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7.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高层大气8.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生物的活动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C.煤、石油的形成D.火山的爆发9.下列不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A.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B.酸雨的形成C.干扰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影响气候10.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光球层上产生黑子和耀斑,二者周期相同B.从太阳活动极大年到相邻的太阳活动极小年之间的平均周期为C.太阳活动发出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中波通讯D.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扰动产生“磁暴”现象11.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太阳直射的地区是()A.,30°E B.25°N,25°E C.23°26′N,60°E D.40°S,112.当地球公转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A.公转速度较快B.公转速度较慢C.北半球正值春季D.北半球正值夏季13.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各地的自转角速度相同B.南北纬60°的自转角速度是赤道的一半C.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D.南北两极点自转线速度为零,自转角速度最大14.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是()A.24时B.365日5时48分46秒C. 23时56分4秒D. 365日6时9分10秒15. 地球上太阳直射的最南和最北界线的决定因素是()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球状C.黄赤交角的大小D.国际规定16.下列与太阳辐射有关的现象是()A.两极地区出现极光B.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C.沼气、天然气燃料的形成D.“磁暴”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17.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源源不断地以抛射高能带电粒子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成为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能的大部分可以到达地球C.太阳辐射每分钟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D.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18.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的是()A.太阳灶B.煤炭C.太阳能发电D.太阳能热水器19. ,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找到了火星可能存在生命的依据,主要是在火星表面发现()A.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B.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化石C.加热土壤样本时鉴别出有水蒸气产生D.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国6大庆,盛大阅兵式举行期间地球处在公转轨道的()A.a→b 段B.b→c段C.c→d段D.d→a段21.国庆假期期间关于地球公转速度说法正确的是()A.逐渐变快B.逐渐变慢C.先渐快后渐慢D.先渐慢后渐快22.在西行的轮船上,人们看到的昼夜交替的周期为()A.24小时B.长于24小时C.短于24小时D.23时56分4秒23.某天文台于3月21日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某恒星,若望远镜不作任何变动,则3月22日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是()A.19时3分56秒B.19时56分4秒C.D.分56秒24.每年由劳动节到国庆节,太阳直射点()A.向南移动B.先向南移后向北移C.向北移动D.先向北移后向南移25.如果黄赤交角变小,下列关于地球五带范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带变小,热带变小B、热带变大,温带变小C、温带变小,寒带变大D、寒带变大,温带变大第Ⅱ卷(综合题,10分)二、综合题,共计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地理试题注意事项:l.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60分)和第Ⅱ卷(综合题,40分),请将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用蓝色或蓝黑色钢笔、圆珠笔填在试卷上。
交卷时只交第Ⅱ卷和答题卡.2.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l00分。
3.选做题二选一,多做不加分。
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
回答1~3题。
1.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A.西北B.东南C.正北D.正南2.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选择观赏的位置分别是()A.甲、乙B.丙、丁C.丙、甲D.乙、丁3.图中瀑布的落差不可能为()A.60米B.50米C.40米D.30米读图“三幅经纬网示意图”,完成4~5题。
4.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⑤5.关于图中各地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大洋 B.②地所在海区盛行季风洋流C.③地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D.⑤地位于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6.当全球9月1日和9月2日的范围各占一半时,北京时间为()A.9月1日16时B.9月1日8时C.9月2日16时D.9月2日8时根据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第7题。
7.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A.1:1000万B.1:10000万C.1:500万D.1:5000万8.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A.北极点上B.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C.南极点上D.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9.我国华南地区的下列沿海省级行政区中,北回归线没有穿过的是:()A.台湾B.海南C.广东D.广西10.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11.下列地区中,泥石流的分布较为广泛的是:()A.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B.山东、浙江的大部分地区C.四川西部、云南西部的地区D.甘肃西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12.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A.黑龙江省北部的漠河地区B.青藏高原地区C.内蒙古高原北部地区D.新疆的天山山脉以北地区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
读图回答13~15题。
13.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人为因素D.距海远近14.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地形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15.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A.甲地、黄河口附近B.石家庄附近、黄河沿岸C.丙地、乙地D.甲地、丁地16.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A.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B.西藏、云南、广东、海南、台湾C.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D.宁夏、新疆、河南、浙江、湖北1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A.干旱地区与湿润地区的界线B.棉花生产区与非生产区的界线C.农区与牧区的界线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18.“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区,其主要原因是()①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②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③河流众多,交通便利④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9.关于西部开发的战略部署,要求根据各地区的区域特征,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
以下各地区与其特色农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是()①北疆地区——苹果园、奶业、茶叶②湟水谷地——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③渭河平原——棉花、制糖、番茄、葡萄酒业④云贵地区——烤烟、花卉、药用植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右图回答20~22题。
20.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21.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22.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条件是()A.光照B.水源C.地形D.土壤2006年8月15日,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生产了商品性木材50多亿立方米,我国森林覆盖率从8.6%上升到目前的18.21%,人工林的保存率超过了8亿亩。
根据我们现在的规划,到2020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以上。
但人均木材占有量和消费量还远远落后世界的平均水平,据此回答第23~24题。
23.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是()①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②品种质量较差③分布不均④人均占有量偏低A.①②B.①③C.④③D.①④24.下列改善我国森林资源现状的做法中,合理的是()①在青藏高原地区营造用材林②在塔里木盆地兴建薪炭林③在江南丘陵地区种植经济林④在城郊营造生态林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读我国大陆东部季风区四地日平均气温≥10°C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②①D.③①②④26.若③地的纬度较④地低,则③地可能是()A.四川盆地B.渭河平原C.青藏高原D.江南丘陵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27~29题。
27.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山脉是()A.贺兰山B.阴山C.大巴山D.秦岭28.①、②两地所在省区的简称是()A.豫B.秦或陕C.甘或陇D.川或蜀29.关于①、②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是草原,②地是森林B.①地是半干旱地区,②地是半湿润地区C.①地是落叶阔叶林,②地是常绿阔叶林D.①地是中温带,②地是暖温带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30~32题。
30.甲处的地形名称是()A.喀斯特溶洞B.冲积扇C.新月形沙丘D.火山锥31.形成甲处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泥沙的堆积作用B.地质年代风积作用C.地质年代岩浆喷发D.第四纪冰川堆积作用32.甲地区所属自然带是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读“2009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33~34题。
33.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地形地貌地区差异C.各地纬度差异大D.各地经度差异大34.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大B.南岭阻挡弱冷空气南下C.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D.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读“我国局部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回答35题。
3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剖面线穿越了我国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B.A地形区的农作物主要有冬小麦、棉花等C.B地形区的降水量南多北少D.D地形区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如长江、澜沧江、印度河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36题。
材料一:降水变率就是用以表示降水量变动程度的统计量,一般可分为绝对变率和相对变率。
降水绝对变率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
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称为降水相对变率。
材料二: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36)①春季,我国降水相对变率由南向北逐渐增大②夏季,我国降水相对变率由长江流域向北递减③黄河流域是我国季风区全年降水相对变率最大的地区④年降水总量越多的地区,降水的变率越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读下面有关材料,回答37~38题。
材料一:据新华社报道,2003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预计2004年原油进口量将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我国在辽宁大连、山东黄岛、浙江的岙山、镇海筹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
材料二:37.我国建立石油储备石油体系的目的是为了()①减少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的影响②加快石油加工产业链的发展③调节石油生产与消费的需求④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的构成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38.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需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有()①靠近我国主要油田②石化发达的城市③海运条件优越④接近消费市场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右图表示我国地理“四极”特征变化趋势图,据此回答第39~40题。
39.下列因素对“四极”形成影响不大的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起伏D.洋流40.影响图中甲地区农业发展的直接限制性因素是()A.地势高B.气温低C.降水少D.冻土分布广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二、综合题(共40分)41.阅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共10分)(1)如果甲点在乙点的正东方,请在图中方框内绘出指向标。
(1分)(2)请仔细观察,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是米。
图中等高线A 的海拔是米。
(2分)(3)图中有一个小盆地,距离甲、乙、丙、丁四个点中,最近的一点是点。
(1分)(4)图中B、C两条虚线中,可能有河流的是。
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
(2分)(5)图中D、E、F、G四个地点中,最平坦的是,最陡峻的是。
请简要说出判断理由。
(4分)42.港口建设---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决定兴建西南出海大通道--防城港,旨在打造一条联系广西沿海与西南腹地的出海通道,到2007年防城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337万吨,已发展成为中国西部第一大港和中国沿海主枢纽港。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9分)(1)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A处还是B处?为什么?(3分)(2)说出图中石油管道铺设的有利条件。
(2分)(3)计划在E或F处利用水力资源为输油港口发电,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4分)43.读下列两图(A图—我国某地等高线图,B图——我国某地七月等温线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分)(1)A图中甲地是(地形;区),该地区典型的植被类型是。
(2分)(2)B图①②③地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填数字代号),人口密度大的原因是。
(2分)(3)B图中①与③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是,其原因是。
(2分)(4)结合A图和B图,从地形地势对气温的影响角度简要分析B图中②地气温最高的原因。
(3分)(5)分析A图区域内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
(2分)选做题(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多选不加分)自然灾害(10分)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灾害种类多、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各类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部分地区重复受灾,特别是区域性极端暴雨、阶段性严重干旱、大范围滑坡、泥石流等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