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文选

合集下载

第6讲 文言文新题型——主观题

第6讲 文言文新题型——主观题

返回
获取,以古代圣贤的做法为法则,虽然说不一定人人都要这样 做,但若有像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那样的人才出现, 必定是出自这样做的人,绝不是出自按部就班的人。至于圣君 治国之道,不用文士也就罢了,要是重用文士,一定会看中那 些有真正才能的人,这种才能不是别的,就是能够提出自己的 独特见解,不因循他人说法的人啊。自从出现文字以来,谁不 写文章呢?但是能够保存到现在的,一定是能提出独到见解的 啊。所以我经常把这个道理讲给别人。
答刘正夫书 韩愈
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人。”曰: “古圣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 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 唯其是尔。”如是而已,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
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返回 之。夫文岂异于是乎?汉朝人莫不能为文,独司马相如、太史 公、刘向、扬雄为之最。然则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若皆与 世沉浮,不自树立,绝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足 下家中百物,皆赖而用也,然其所珍爱者,必非常物。夫君子 之于文,岂异于是乎?今后进之为文,能深探而力取之,以古 圣贤人为法者,虽未必皆是,要若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 扬雄之徒出,必自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若圣人之道,不 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 是也。有文字来,谁不为文,然其存于今者,必其能者也。顾 常以此为说耳。
返回
汤公住在家里,自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官员的仪仗往 往充满巷子,但汤公经常不迎接。即使有时事,若不是涉及公 愤的事汤公不谈论。有人劝他为他人办事说情,他说:“我不能 拿自己的脸面言辞来换取钱财,我要为我不知道的后人考虑。” 指着床上的书给人看,说:“有这些书就不穷了。”汤公对书没 有不读的,尤其致力研究《文选》一书,到了合上书背诵不错 一个字的程度。对于诗文他没有不比较斟酌的,尤其精通西京、 六朝、李白、杜甫的文体。汤公在他的空余时间写传奇,像《紫 箫》《还魂》等剧目,实在是超过元代其他作家。每谱成一首曲 子,让侍从当场歌唱,自己唱和,声音震动辽阔的天空。懂行 的人说他是神仙中人。

中华活页文选1-16合订本目录

中华活页文选1-16合订本目录

中华活页文选1—16合订本总目录035 中华活叶文选(一)原中华上编版上海古籍出版社本书目录:宋玉:风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枚乘:七发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陈涉世家甘罗十二为上卿陈寿:张鲁传佚名:敦煌曲子词十首酒泉子(每见惶惶)天仙子(燕语啼时)抛球乐(珠泪纷纷)菩萨蛮(枕前发尽)浪淘沙(五里竿头)浣溪沙(海燕喧呼)定风波(攻书学剑)鹊踏枝(叵耐灵鹊)阿曹婆词(昨夜春风)失词牌(良人去)杜甫: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白居易:长恨歌韩愈:师说原毁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蒲松龄:胭脂左传:曹刿论战晋楚城濮之战列子: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人有亡其鈇者齐人攫金九方皋相马歧路亡羊两小儿辩日远近纪昌学射丘迟:与陈伯之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李白古风二首蜀道难将进酒鸟栖曲行路难长干行梦游天姥吟留别丁督护歌柳宗元:封建论三戒白居易:与元九书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青玉案(元夕)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傅玄:马钧传沈括:河工高超毕升发明活字版李顺陶宗仪:黄道婆吴自牧:小说讲经史邹弢:蒲留仙036 中华活叶文选(二)本书目录:古代神话四则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羿射九日古代寓言五则自相矛盾叶公好龙螳螂捕蝉拔苗助长庖丁解牛司马迁:孙子吴起列传扁鹊列传越王勾践世家孙武:孙子兵法两篇贾谊:过秦论鼂错(鼂,鼌,与晁chao同):论贵粟疏陈寿:华佗传司马光:淝水之战旧唐书:唐太宗十八起兵黄巢传左传:子鱼论战礼记:嗟来之食战国策: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燕昭王复国求贤老聃(dan丹):老子三章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李密:陈情表范晔:班超传韩愈:进学解伯夷颂宋史:寇准传(节录)海瑞:治安疏曹操等诗词五首步出夏门行(二首)231 致酒行234 念奴娇(登石头城)236 己亥杂诗(一首)资治通鉴:兼听则明补白共工怒触不周山6黄帝擒蚩尤6谢安在东山时108郗超与谢玄108兼听则明118题菊花132不第后赋菊13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38诫子书(诸葛亮)180037 中华活叶文选(三)本书目录天论荀子疑似察传吕氏春秋盐铁论本义桓宽典论论文与吴质书曹丕傅弈传旧唐书永州八记柳宗元从军行七首王昌龄塞下曲六首卢纶诉衷情陆游赤壁之战司马光石钟山记苏轼清远峡记阮元中山狼传马中锡诗经六篇曹操诗文四篇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让县自明本志令洛神赋曹植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陶渊明灭神论范缜原道辨骚刘勰陈子昂诗十首感遇六首春夜别友人晚次乐乡县送东莱王学士无竞登幽州台歌墨池记曾巩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为学一首示子侄彭瑞淑徐霞客游记二则徐宏祖十渐不克终疏魏徵河中石兽纪昀汉书.公孙刘车王杨蔡陈郑传赞班固狼蒲松龄孔子论诗一则论语伤仲永王安石038 中华活叶文选(四)本书目录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孔子世家伯夷列传老子韩非列传乐毅列传刺客列传蒙恬列传李斯列传淮阴侯列传游侠列传补白:“史记”之名称梁启超薛谭学讴列子韩信兵法王鸣盛039 中华活叶文选(五)本书目录九歌屈原劝学荀子文赋陆机与韩荆州书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琵琶行白居易连昌宫词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元稹岳阳楼记范仲淹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前后赤壁赋苏轼西厢记选折王实甫宝剑记李开先词选序张惠言李愬取蔡州吴蜀夷陵之战训俭示康司马光前后出师表诸葛亮神思风骨情采知音刘勰滕王阁序王勃草堂集序李阳冰新唐书.李白传宋祁鳄鱼文韩愈捕蛇者说柳宗元浣花溪记钟惺单刀会窦娥冤关汉卿水浒传序施耐庵元曲选序臧懋循徐光启传查继佐甘藷疏序刻“几何原本”序徐光启墨子.非攻上墨子.公输墨翟阿房宫赋杜牧六国论苏洵宋词八首满江红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念奴娇(登多景楼)贺新郎(送陈子华赴真州)贺新郎(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寇莱公思亲罢宴荀灌娘围城救父杨潮观鸣机夜课图记蒋士铨媭砧课诵图序王拯乙丙之际箸议第九病梅馆记龚自珍近代诗十五首林则徐三首魏源一首石达开二首康有为三首谭嗣同四首李慈铭一首缪钟渭一首补白一曝十寒孟子行宫(元稹)刘勰传姚思廉隆中对陈寿72登鹳雀楼82菩萨蛮(李白)刘勰传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四季四首(白朴)秋宿湘江遇雨过骊山作(杜牧)马上作(戚继光)呈寇公荀崧小女灌晋书三余三国志040 中华活叶文选(六)本书目录鲁仲连义不帝秦唐且不辱使命战国策形神桓谭论死王充杨震传乐羊子妻范晔陶侃母晋书杨继盛传明史复郎廷佐书张煌言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兰亭集序王羲之陋室铭刘禹锡近代诗十首新雷92三元里93春愁96潮阳东山,……文丞相题沁园春词处97有感赠义军旧书记(四首)读陆放翁集二首秋瑾诗五首林觉民绝笔书鲁迅诗九首董祀妻传范晔胡茄十八拍蔡琰古代笑话九则登楼赋王粲小园赋庾(yv 鱼)信唐代中日交往诗选注:送日本使(李隆基)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王维)因使日本愿谒鉴真和尚既灭度不觐尊颜而述怀赠海东僧(张籍)送褚山人归日本(贾岛)送日本使还(徐凝)日本病僧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韦庄)193附录194 唐五代词十四首菩萨蛮(平林漠漠)195忆秦娥((箫声咽)196忆江南(江南忆)白居易197长相思(汴水流)白居易梦江南(梳洗罢)温庭筠谒金门(风乍起)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李璟相见欢(五言独上)清平乐(别来春半)浪淘沙(往事只堪哀)破阵子(四十年来)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虞美人(春花秋月)莺莺传元稹醉翁亭记欧阳修泷冈阡表秋声赋欧阳修梦溪笔谈九则沈括包拯传脱脱乞不用赃吏弹张尧佐包拯郑板桥作品九则补白《诗》三百篇124乌孙公主歌142戏为六绝句180人间词话210镜湖(吴曾)260041 中华活叶文选(七)本书目录:论语八则光武中兴范晔与山巨源绝交书嵇(ji基)康世说新语十一则刘义庆洛阳珈蓝记杨衒之元人小令十四首【双调】蟾宫曲四选一93【双调】潘妃曲94【双调】碧玉箫十选一94【双调】沉醉东风渔夫95【越调】凭栏人寄征衣【商调】百字知秋令【越调】天净沙秋思【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越调】凭栏人题情七选一【正宫】塞鸿秋【双调】卖花声【中吕】卖花声客况三选一【双调】蟾宫曲春情【双调】蟾宫曲梅花岭记梅花岭记全祖望吴伟业诗歌六首圆圆曲梅村扬州二首120过淮阴有感123捉船行宋史.吕瑞传山水诗选登江中孤屿142 登庐山143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45入若耶溪146山中147灵隐寺14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49山居秋暝150黄鹤楼151题破山寺后禅院152早发白帝城153望岳154滁州西涧155枫桥夜泊155送桂州严大夫156江雪157钱塘湖春行157山行158商山早行159 季札观乐濮上之音孟子五则颜氏家训.勉学旧唐书.戴胄传黄庭坚诗文七篇答洪驹父书216上大蒙笼220登快阁221寄黄几复222有怀半山老人再次韵二首224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225题李亮功戴嵩牛图226 周邦彦词八首兰陵王柳230苏幕遮232六丑蔷薇谢后作233玉楼春234解语花上元235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237锁阳台238西河金陵怀古137 辛弃疾词八首汉宫春立春日241摸鱼儿243祝英台近晚春245木兰花慢246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17鹧鸪天(游鹅山,醉书酒家壁)248鹧鸪天(代人赋)249念奴娇(登健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138 报刘一丈书宗臣与郡守素斋王公书文徵明明史.周新传明史.况钟传致史可法书多尔衮复多尔衮书史可法补白:昆阳城望光武军战处46赠秀才入军58世说新语74洛阳伽蓝记集证序90宫调声情102过史相国坟110凌敬乞贷140辨诗160季子挂剑172唐太宗论取士214答黄庭坚书228送辛幼安殿撰造朝252绝句今日歌262042 中华活叶文选(八)本书目录:礼记.橝弓七则曾子易篑1狐死正丘首3泰山其颓乎4成子高寝疾6汪足+奇死社稷6苛政猛于虎8九原可作9 报任少卿书司马迁鲍照诗八首代东武吟32代出自蓟北门行34拟行路难其一35拟行路难其二37梅花落38代春日行38采菱歌39赠傅都曹别39 尹铿(keng)诗三首江津送刘光禄不及41晚出新亭42五州夜发43 何逊诗三首临行与故游夜别44相送45慈姥矶46 阅微草堂笔记十一则塾师爱钱48武邑某公50阎王断狱52雷出村民54凿井得镜55花鞋出土57河中石兽58猎户杀虎59吃人惨象61缢鬼技穷63书生驱怪64骆宾王诗文六篇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68在狱咏蝉73在军登城楼74于易水送人74玩初月75鹅75 讳辩杂说四韩愈苏轼诗十三首夜泊牛口85荔枝叹86游金山寺88饮湖上初晴后雨90赠刘景文91题西林壁92海棠92澄迈驿通潮阁二首93新城道中94有美堂暴雨95和子由渑池怀旧96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97 明史.选举二黄景仁诗十四首少年行110横江春词三首111秋夕112癸巳除夕偶成二首112后观潮行113春夜闻钟115别稚存115客中闻雁116都门秋思四选一117黄鹤楼用崔韵118别老母119十四夜京口舟次送别张大归扬州119太白墓120赠杨荔裳即寄酬令兄蓉裳四选一123有志竟成孙文礼记.学记贾谊赋两篇吊屈原赋151鵩鸟赋155 论盛孝章书孔融鹦鹉赋祢衡祭程师妹文陶渊明祭妹文袁枚秦妇吟韦庄姜夔诗词十二首过湘阴寄千岩207雁图207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选二208姑苏怀古210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录一210扬州慢(淮左名都)211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214踏莎行(燕燕轻盈)215惜红衣(簟枕邀凉)217满江红(仙姥来时)218齐天乐(庚郎先自吟愁赋)222 陈东传脱脱王士禛诗十二首秋柳四选一238和牧翁题沈朗倩石崖秋柳小景240送胡(颛去掉右边)孩赴长沙241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二选一242秦淮杂诗十四选一243真州绝句五首选一244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选一245碧云寺246雨中度故关247晚登夔府东城望八阵图247题三闾大夫庙四选一楹联丛话八则明太祖书春联254明末二忠祠255梅花岭下史可法祠256苏州沧浪亭257昆明大观楼259挽苏绎联165挽郑天衢联266理发店联梁章钜请废八股试贴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摺康有为补白:司马迁赞30阅微草堂66记承天寺夜游98出关与毕侍郎笺124挽刘道一140词源一则226渔洋文一则252楹联丛话自序(节录)268043 中华活叶文选(九)本书目录:尚书.无逸赐南越王赵佗书遗诏平法诏汉文帝关羽张飞传陈寿咏史诗八首左思李益诗十五首:江南词47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48喜见外弟友言别49夜上受降城闻笛50送人归岳阳51宫怨51暖川52塞下曲53边思54江南曲55邠宁春日56汴河曲56逢归信偶寄57春夜闻笛58登天坛夜见海59平淮西碑韩愈木假山记苏洵文与可画筼筜(yvn dang)谷偃竹记苏轼黄州快哉亭记苏辙瘗旅文王守仁答毛宪副王守仁帝京景物略二则卢沟桥103 钓鱼台109 刘侗(dong)于奕正朱彝尊诗文九篇韩信论113夏墓荡119捉人行120岳忠武王墓122渡钱塘127淮阴城下作128鸳鸯湖木+耀的右边歌129酬洪升044 中华活叶文选(十)本书目录:马蹄庄子范滂传黄晔(ye)芜城赋鲍照南齐书.文学传论萧子显杜牧七绝十四首过华清宫绝句三首48登乐游原51读韩杜集52江南怀古53江南春绝句55齐安郡中偶题其一56题齐安城楼56隋堤柳57村舍燕58赤壁59题村舍60题木兰庙61 金石录后序李清照郁离子十五则良桐79噪虎81子侨包藏祸心82灵丘丈人83术使86枸橼88不韦不智90冯妇91捕鼠93九头鸟94食鲐95僰bo人养猴96汪罔僬侥jiao yao 97窃糟99梧丘野人100 刘基高启诗十首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103明皇秉烛夜游图105张中丞庙109养蚕词111送沈左司从…清明呈馆中诸公115岳王墓116得亡友周履道记室……118郊墅杂赋十六首选一119秋柳120 虎丘游记灵岩游记袁宏道张岱散文三篇自为墓志铭133湖心亭赏雪140西湖七月半提洪稚存‘机声灯影图’自西安至安邑临黄二景人丧奉挽四首洪亮吉045 中华活叶文选(十一)本书目录:列女传四则刘向六朝小品六篇陶弘景晋书.周处传晋书.吴隐之传房玄龄复仇议状陈子昂通鉴纪事本末.祖逖(ti)北伐袁枢萨都剌诗词十首李姬传马伶传侯方域金圣叹诗十二首顾炎武诗文十三篇记超山梅花记九溪十八涧游西溪记林纾(shu)046 中华活叶文选合订本(十二)本书目录:九章四篇一、涉江二、哀郢(ying)三、怀沙四、橘颂屈原长门赋司马相如思旧赋向秀张骞传班固阮(ruan)籍咏怀诗十五首王羲之传晋书李商隐咏史诗二十四首归有光诗文十一篇(沧浪亭记等)八股文一篇(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黄子澄西昆体诗六首杨亿等林则徐传清史丘逢甲诗二十首047 中华活叶文选合订本(十三)本书目录:建安七子诗十一首孔融等三国志.周瑜传陈寿储光羲诗十八首李娃传白行简霍小玉传蒋防绿衣人传瞿佑敦煌变文两篇一、韩朋赋二、燕子赋严北溟王令诗二十二首徐渭诗十六首汤显祖诗二十一首纳兰性德诗词二十四首书淮阴侯列传后左忠毅公逸事游雁荡记方苞曾纪泽诗文日记六篇048 中华活叶文选合订本(十四)本书目录:张释之冯唐列传司马迁李冶诗五首薛涛诗十三首鱼玄机诗八首皮日休诗十四首王禹偁(cheng)诗二十二首‘滑稽余韵’二十二首游记五篇:剡(yan)溪天姥游焦山记游齐山记游敬亭山记王思任杨涟绝笔书信三篇魏忠贤传明史厉鹗诗二十二首佛经故事十则竺律炎等049 中华活叶文选合订本(十五)本书目录:郑子产相国左传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冯谖(xvan)客孟尝君战国策史记.李将军列传司马迁汉书.苏武传班固雪赋谢惠连月赋谢庄隋唐诗十二首柳永词十五首秦观词十首史达祖词二十首杨维桢诗十首郑珍诗十六首姚燮(xie)诗二十首少年中国说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050 中华活叶文选合订本(十六)本书目录:说剑庄子汉乐府诗四首(孔雀东南飞等)唐人小赋五篇登西台恸tong哭记谢翱五人墓碑记张溥狱中上母书夏完淳陈维崧词十六首查慎行诗词二十篇施闰章诗十八首广陵对汪中吕碧城词十八首。

六年级语文书上册第六课

六年级语文书上册第六课

六年级语文书上册第六课
六年级语文书上册第六课是一篇名为《草船借箭》的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帮助刘备攻打曹操,利用雾气和草船借箭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前,曹操率领大军攻打荆州,刘备和孙权联合抵抗。

然而,刘备的军队缺乏箭矢,无法与曹军抗衡。

诸葛亮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命令士兵在船上堆满稻草,然后在雾气弥漫的夜晚划船靠近曹军的水寨。

曹操的士兵看到草船上的人影,以为是敌人来袭,纷纷射箭。

这些箭矢射中了草船,刘备的军队得到了足够的箭矢。

最终,刘备和孙权联手击败了曹操。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的智慧和勇敢。

他利用自然条件和敌人的错觉,成功地解决了刘备军队的困境。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利用环境,以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课《古诗五首》观沧海阅读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课《古诗五首》观沧海阅读语文版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5〕何:多么〔6〕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峙〔sǒng zhì〕:高高耸立。

竦,通耸,高。

〔8〕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10〕日月:太阳和月亮〔11〕假设:如同.好似是.〔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

〔14〕甚:极点。

〔15〕至:非常,〔16〕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7〕咏:歌吟〔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20〕歌以咏志:以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最后两句及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似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似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讲解?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第一章。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

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

?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

曹操此篇,?宋书·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

从诗的内容看,及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

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天》完整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天》完整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6
xun旬 初旬(上旬) 中旬 下旬 ao 熬药 熬粥
suan腊八蒜 大蒜 蒜苗
cu 醋 吃醋
jiao饺子
fei cui 翡翠
ban杂拌儿
zhen 榛子
li 栗子 板栗
zheng 风筝
mai麦芽糖 麦子 小麦 bian 鞭炮 鞭子
si寺院
寺庙
guang 逛庙会 逛街
精选ppt课件
7
色如翡翠 万象更新 灯火通宵
2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送灶: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有大家享 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动刀剪不吉利的迷信”,表现了我们确 是爱和平的人。
精选ppt课件
16
思考4:作家采用什么手法说明元宵节是“新年的 高潮”?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通过与元旦的对比来说明元宵的热闹 非凡:“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 先肯定除夕的热闹,再跟元宵节比,说出 它的缺陷。因为除夕没有月光,元宵节则 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 “可是它还不够美”,作者先说元旦好, 因为元旦“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 们穿着新衣裳”。尽管如此,元旦还不够 美,由此可见元宵节是何等美丽。


脉 填 板 精选ppt课件
4
络表 书
作者简介
老舍(l899.2.3—1966.8.24),
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
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
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
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
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
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
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1924年夏

6第六课时 文献的目录(一)目录的含义及其功用

6第六课时 文献的目录(一)目录的含义及其功用

所谓目次,指篇名和次第。当时书用竹木简 书写,每篇是单独编连的个体,各篇之间要 有个顺序,否则各篇之间容易颠倒,而且极 容易丢掉其中某一篇而并无察觉。所以篇目 次第特别必要。
(2) 《晏子书录》
校雠整理情况、著者生平、内容大要共同构 成一篇叙录。目次加序录,就构成了一书的 目录。许多书的目录汇集起来,就成为群书 目录(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二《目录释 名》)。如《晏子书录》:
目录的别名
有的称“书目”,如晋·李充《晋元帝四部 书目》、宋·尤袤《遂初堂书目》;
有的称“书录”,如唐·毋煚(jiǒng) 《古 今书录》、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有的称“考”,如元·马端临《文献通 考·经籍考》、清朱彝尊《经义考》。 马端临的目录学体例——自序、总序、大序、 小序,《经义考》彷照马端临的目录体例。
三、目录的意义及功用
目录与目录学的功用是很实际的,主要是帮 助查找有关资料。以整理一种具体古籍而言, 主要了解该书下列几个方面的情况: 1、该书今存的实际情况 2、该书历代的流传情况 3、该书的可知的版本情况 4、该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价值 5、有关该书的整理、注释的情况
1、为读书治学之门径 乾嘉时期的学者王鸣盛,对目录学是这样强 调的清代学者王鸣盛在他的《十七史商榷》 卷一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 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 卷七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 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可知, 从事研究工作,必须从目录学入手。
章学诚把目录学的最高要求概括为“辨章学 术,考镜源流”八个字,当是非常恰当的。 《校雠通义·互著》:“盖部次流别,申明 大道,„„俗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至理 有互通,书有两用者,未尝不兼收并载,初 不以重复为嫌,其于甲乙部次之下,但加互 注,以便稽检而已。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六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六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六课笔记课题:古代中国的文化繁荣一、文化概览1.时期背景:本章节主要探讨的是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文化繁荣。

这一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发展,文化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2.主要成就:在文学、哲学、艺术、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文学之光1.《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人们对爱情、劳动和战争的看法。

2.楚辞:以屈原为代表,楚辞是南方文化的代表,充满了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3.历史散文:《左传》、《史记》等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三、哲学思想1.儒家思想:孔子和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仁爱、礼制和以德治国。

2.道家思想:老子和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3.法家思想:商鞅、韩非子等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强化中央集权。

四、艺术瑰宝1.书法:篆书、隶书、草书等字体逐渐成熟,出现了众多书法大家,如王羲之等。

2.绘画:山水画、人物画等画种逐渐发展,画家们追求形神兼备,注重表现自然之美和人物性格。

3.音乐与舞蹈:编钟等乐器展现了古代音乐的高度,舞蹈则通过动作和节奏展现了人们的情感和生活。

五、科技之光1.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2.数学与天文:《九章算术》等数学著作代表了古代数学的成就,同时天文观测和历法的制定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3.医学与药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著作奠定了中医的基础,针灸、拔罐等医疗手段至今仍在使用。

六、文化交流与影响1.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2.佛教的传入: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

3.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古代中国的文化对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圈。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40 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zábànr)。

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jiàn)掺.(chān)和成的。

B.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lǒng)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tuómo)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shí)大匙朝嘴里塞.(sāi)灌呢!C.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jiǎo huo)。

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chóu)了。

D. 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xián)熟技能。

2.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通常,重大庆典活动上,登台表演的多是能歌善舞....的孩子,接受艺术熏陶较少的孩子鲜有亮相机会。

B. 我被那片土地上的巨大变化鼓舞着、激荡着,春风几度,万象..更新..。

C. 老舍先生堪称“京味文学”的开山鼻祖....,他的一系列描写北京的作品为北京这座城市赋予了鲜明的文学色彩。

D. 今天他迟到了,老师问他迟到的理由时,他两面三刀....,还羞红了脸。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经过中国小将奋力拼搏,终于获得了金牌。

B. 近段时间,全国各地开展广泛“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

C. 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D. 淄博临淄马莲台风景区,距离中心城区约十千米的距离,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 《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老舍先生给我们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燕燕燕燕于飛[1],差池其羽[2]。

之子于歸[3],遠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4]。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5]。

之子于歸,遠于將之[6]。

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7]。

之子于歸,遠送于南。

瞻望弗及,實勞我心[8]。

仲氏任只[9],其心塞淵[10]。

終溫且惠[11],淑慎其身[12]。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13]。

(《詩經·邶風》)[1]于飛:正在飛翔。

于:構形前綴,表示行爲正在進行。

下文的“于飛”“于歸”中的“于”字並同。

[2]差(cī)池:雙聲聯綿詞。

不齊的樣子。

[3]之子:那個女子。

之:指示代詞。

子:這裏指女子。

歸:出嫁。

[4]涕:眼淚。

這一章是說:燕子在不停地飛翔,它的羽毛短短長長。

那個女子正要出嫁,我爲她送行到很遠的原野。

她已經離去很遠,擡頭張望都已不見,想起她來我淚水漣漣。

[5]頡之頏之:上下飛翔的樣子。

頡頏(xiéháng):雙聲聯綿詞。

上下翻飛的樣子。

之:韻律助詞。

湊足節奏音步的音節。

[6]于:往。

將:送。

這一章是說:燕子在不停地飛翔,一會兒下來一會兒上。

那個女子正在出嫁的路上,遠遠地我給她送行。

她已經離去很遠很遠,擡頭張望都已不見。

我久久地佇立,我不停的哭泣。

[7]下上其音:指燕子飛翔的聲音隨著上下翻飛而忽上忽下。

[8]實:語氣副詞。

表示強調語氣,實在。

勞我心:使我的心勞累。

這一章是說:燕子在不停地飛翔,它的哨音上下回響。

那個女子正在出嫁的路上,我爲她送行到遠遠的南方。

她已經離去很遠很遠,擡頭張望都已不見。

我心裏放不下她呀,把苦苦的思念平添。

[9]仲氏:指兄弟或姐妹排行老二的人。

任:出嫁女子的名字。

只:語氣詞。

[10]其心塞淵:她的心地實在而又寬容。

塞:充實,充滿。

這裏指人心地實在。

淵:深。

這裏指那位出嫁女子心地寬容。

[11]終溫且惠:既溫和又柔順。

終……且……:既……又……。

惠:毛亨注:“順也。

”[12]淑慎其身:謂女子善良而行事謹慎。

淑:善良。

[13]先君:指詩人已經去世的父親。

勖(xù):助。

寡人:先秦時期諸侯自我謙稱“寡人”。

這一章是說:我思念的女子叫仲任,她實在、寬宏又柔順。

她爲人善良行事謹慎,先君的想法本是讓她助我一人。

碩人碩人頎頎[1],衣錦褧衣[2]。

齊侯之子[3],衛侯之妻,東宫之妹[4],邢侯之姨[5],譚公维私[6]。

手如柔荑[7],膚如凝脂[8],領如蝤蠐[9],齒如瓠犀[10],螓首蛾眉[11],巧笑倩兮[12],美目盼兮[13]。

碩人敖敖[14],說于農郊[15]。

四牡有驕[16],朱幩鑣鑣[17],翟茀以朝[18]。

大夫夙退[19],無使君勞[20]。

河水洋洋[21],北流活活[22]。

施罛濊濊[23],鱣鮪發發[24],葭菼揭揭[25]。

庶姜孽孽[26],庶士有朅[27]。

(《詩經·衛風》)[1]碩人:美人,指衛莊公夫人莊姜。

《左傳·隱公三年》:“衛莊公娶于齊東宫得臣之妹,曰莊姜。

美而無子。

衛人所爲賦《碩人》也。

”頎頎:形容詞重疊以加強所表示的狀態的程度,身材修長的樣子。

[2]衣:舊讀yì。

穿(衣)。

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

這裏指錦衣。

褧衣:麻紗做成的單衣。

這裏指罩在錦衣外邊的麻紗單衣。

褧(jiǒng):一種麻。

[3]齊侯之子:莊姜是齊莊公的女兒。

古時兒子女兒都稱“子”。

[4]東宫:太子所居之宫,用來代指太子。

[5]邢:國名,姬姓。

地在今河北省邢臺市一帶。

姨:妻之姊妹。

[6]譚:古國名。

地在今山東省章丘市一帶。

維:語氣副詞。

表示強調語氣。

私:姊妹之夫。

這一章是說:莊姜美麗而修長,穿著錦繡絲麻衣裳。

她是齊莊公的女兒,衛莊公的妻子,是齊國太子的妹妹,邢侯夫人的姊妹,譚國國君的小姨子。

[7]荑(tí):初生的茅。

形容手柔嫩潔白。

[8]凝脂:脂膏。

形容皮膚潔白細膩。

[9]領:頸子。

蝤蠐(qiúqí):天牛的幼蟲,俗稱土蠶,體長圓而色潔白。

形容頸子圓潤而潔白。

[10]瓠犀:嫩瓠的籽,潔白而整齊。

瓠(hù):瓠瓜,葫蘆科植物。

[11]螓(qín):一種似蟬而小的昆蟲,其額寬廣而方正,用以形容女子面額的端正美麗。

蛾:蠶蛾,蠶蛾的翅膀纖細而伸展。

形容女子眉毛的美麗。

一說:“蛾”通“娥”,美好。

[12]巧笑:淺笑,輕笑。

倩:毛亨注:“好口輔”。

即笑時腮上現出酒窩。

[13]盼:眼睛黑白分明。

一說:目光流動的樣子。

這一章是描寫莊姜的美麗漂亮。

她的手像茅草的嫩芽一樣白嫩,她的皮膚像脂膏一樣細膩白皙,她的頸子像土蠶一樣圓潤潔白,她的牙齒像瓠籽一樣晶瑩整齊,她額頭像蟬首一樣寬廣眉毛像蠶蛾的翅膀一樣漂亮,她一笑兩個酒窩呀,她的眼睛黑白分明,眼波流轉呀。

[14]敖敖:遠途出嫁不停地趕路的樣子。

動詞重疊,表示行爲的進行和持續。

敖:出游。

《說文·放部》:“敖,出游也。

從出,從放。

”後寫作“遨”。

這裏指莊姜遠嫁衛國時行於途中。

一說:敖敖:頎長的樣子[15]說(shuì):“脫”的使動形式,停車歇馬,將馬從轅套中釋放出來。

字亦作“稅”。

這裏是“停車休息”的意思。

農郊:耕種之郊,指遠郊。

[16]四牡:駕車的四匹壯馬。

牡:雄性的。

有驕:很雄壯。

有:形容詞構形前綴。

驕:雄壯高大。

[17]朱:大紅色幩(fén):纏繫在馬嚼子邊的絲巾,用以扇汗,並作爲一種裝飾。

鑣鑣:形容詞重疊形式,加強程度,飄動飛揚的樣子。

鑣:通“熛(biāo)”,“熛”是“火苗上竄”的意思,這裏比喻幩飛揚飄動的樣子。

[18]翟茀(dífú):指用野羽裝飾蘆蓆車蓋的車。

翟:長尾野雞。

這裏指野雞的長尾羽毛,用來裝飾車。

茀:遮蔽車厢的蘆蓆。

朝:朝見國君。

[19]夙(sù):早。

退:退朝。

[20]不要讓國君勞於政事。

無:不要。

君:指衛君。

這一章寫莊姜出嫁到衛國時的情景。

美麗的人兒遠途出嫁在不停地趕路,停車歇馬休憩於衛國的遠郊。

駕車的四匹公馬非常雄壯,馬嚼子上的紅飄帶像飛動的火苗。

她乘坐著裝飾華美蓋著蘆蓆的車子,來到衛君的早朝。

大夫們應該早點兒走呀,不要讓國君過於疲勞。

[21]河:黄河。

洋洋:叠音聯綿詞。

水流盛大的樣子。

[22]北流:向北流。

黄河在齊、衛之間北流入海。

活活(guōguō):叠音聯綿詞。

水流的聲音嘩嘩的樣子。

[23]施:布設。

罛(gu#):大魚網,攔河網。

濊濊(huòhuò):叠音聯綿詞。

布設大魚網阻礙了水流而激起的聲音的樣子。

[24]鱣(zhān):鰉魚。

鮪(wěi):鱘魚。

發發(bōbō):叠音連綿詞。

形容被網攔住的魚非常多,跳躍撲騰發出的聲音的樣子。

按:毛亨注曰:“發發,盛也。

”馬融注曰:“魚著網尾發發然。

”即魚被網掛住時尾巴甩動而發出的聲音的樣子。

兩人的說法都對,但是都祇強調了一個方面,將兩人的解釋合起來,就比較妥貼了。

[25]葭(jiā):初生的蘆葦。

菼(tǎn):初生的荻(似蘆而小,中實)。

揭揭:叠音聯綿詞。

這裏指蘆荻繁盛的樣子。

[26]庶姜:指莊姜的從嫁女子。

古代諸侯的女兒出嫁,有來自本國或同姓國的姪女或妹妹從嫁。

庶:衆。

孽孽:叠音聯綿詞。

盛裝的樣子。

[27]庶士:指送莊姜出嫁的齊國大夫。

有朅(qiè):非常威武雄健的樣子。

有:形容詞構形前綴,加強程度。

這一章是說:黃河水呀多麽的宏大,嚮北流淌嘩拉拉。

大魚網設在大河裏,捕獲的鰉魚、鱘魚撲騰跳躍活潑潑,河邊的蘆荻呀茂盛又繁多。

從嫁的女子繁飾盛裝,送嫁的男子威武雄壯。

子擊磬於衛子擊磬於衛[1],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2],曰:“有心哉,擊磬乎[3]!”既而曰[4]:“鄙哉,硜硜乎[5]!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6]。

‘深則厲,淺則揭[7]’。

”子曰:“果哉!末之難矣[8]。

”(《論語·憲問》)[1]子:孔子。

《論語》裏單說“子”的都是指孔子。

磬(qìng):古代的一種石製打擊樂器。

衛:衛國。

見第一課《衛人迎新婦》注釋[1]。

[2]荷(hè):擔著,扛著。

蕢(kuì):筐子。

孔氏之門:指孔子所居住的房子的門。

者:後綴,與“荷蕢而過孔氏之門”組成“者”字結構,指人,作“有”的賓語。

[3]這句是“擊磬乎有心哉”的倒裝,強調感歎語氣。

意思是:擊磬啊,有抱怨之心啊!“哉”和“乎”都是感歎語氣詞。

[4]既而:時間副詞。

後來。

[5]鄙哉,硜硜乎:是“硜硜乎,鄙哉!”的倒裝。

意思是:(磬聲)硜硜然,真庸俗啊!鄙:庸俗。

硜硜乎:硜硜然。

磬聲不悠揚流暢的樣子。

硜(kēng):擊磬聲。

乎:狀態形容詞後綴。

[6]莫己知也:沒有人了解自己。

也:語氣詞。

表示提頓。

斯:連詞。

那麽。

已:動詞。

停止。

這裏是“算了”的意思。

而已矣:語氣詞連用,罷了。

而已:罷了。

矣:了。

[7]水深就和衣游過去,水淺就撩起衣裳涉過去。

厲:不脫衣裳過河。

揭(qì):撩起衣裳(過河)。

這兩句話引自《詩經·邶風·匏有苦葉》,這裏引用來表示應當適應機變,泰然處之,何必心中耿耿,怨天尤人呢。

[8]果哉!末之難矣:(這個人)是個徹底避世的人啊!沒有什麽可以爲難他了。

果:最終。

這裏是“徹底”的意思。

哉:感歎語氣詞。

按:朱熹注曰:“…果哉‟,歎其果於忘世也。

”故譯文加上了“避世”。

末之難矣:等於“末難之矣”,末:否定代詞。

沒有什麽。

之:指代荷蕢者,作賓語前置。

矣:肯定語氣詞。

了。

齊人驕其妻妾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1],其良人出[2],則必饜酒肉而後反[3]。

其妻問所與飲食者[4],則盡富貴也[5]。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6],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7]。

”蚤起[8],施從良人之所之[9],徧國中無與立談者[10]。

卒之東郭墦間[11],之祭者乞其餘[12],不足,又顧而之他[13]──此其為饜足之道也[14]。

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15],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16],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17]。

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18],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19],幾希矣[20]。

(《孟子·離婁下》)[1]齊:齊國。

處室:組成一個家庭。

者:轉指性後綴,與“一妻一妾而處室”構成“者”字結構,指人,作“有”的賓語。

[2]良人:丈夫。

[3]饜(yàn):飽。

反:同“返”。

[4]所與飲食者:一起喝酒喫飯的人。

所:轉指性前綴,與“與”構成“所”字結構。

所與:在一起的人。

者:轉指性後綴,與“所與飲食”構成“者”字結構,指人,作“問”的賓語。

[5]富貴:指富貴之人。

則:連詞。

那麽。

也:表示判斷。

[6]顯者:顯達的人。

指富貴的人。

者:轉指性後綴。

[7]瞷(jiàn):同“瞯”,窺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