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鼻咽癌典型病例中和治疗探讨

合集下载

《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2020版)》要点汇总

《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2020版)》要点汇总

《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2020版)》要点鼻咽癌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病,但有明显的地域高发现象。

在我国,鼻咽癌的发病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呈南高北低趋势。

以华南、西南各省高发,如广东、广西、海南、港澳和江西一带较多。

华北、西北地区较少。

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4~2.8∶1,40~59岁为发病高峰。

鼻咽癌有种族易感性及家族高发倾向。

鼻咽癌的病因尚不确定,目前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遗传的或获得的)。

它往往涉及多个基因之间或基因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目前较为肯定的致病因素为EB病毒感染、化学致癌因素或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

目前鼻咽癌公认和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为放射治疗,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随着调强放疗等在鼻咽癌治疗中广泛应用,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远处转移成为最主要的失败模式。

肿瘤治疗药物近年来发展迅速,包括化疗、靶向或免疫及放射增敏剂等。

1临床表现根据鼻咽癌侵犯的部位和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情况的不同,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复杂多变的症状和体征。

1.1 症状1.1.1 血涕回吸性血涕为较早期外生型鼻咽癌的典型表现之一,以晨起时多见,少数可出现鼻咽大出血。

1.1.2 耳鸣及听力下降1.1.3 鼻塞1.1.4 头痛1.1.5 面部麻木1.1.6 复视及眼部症状1.2 体征1.2.1 颈部肿块1.2.2 鼻咽肿物1.2.3 颅神经受侵的表现2辅助检查2.1 实验室检查2.1.1 一般检查2.1.2 血液EB病毒检测2.2 影像学检查2.2.1 MRI/CT2.2.2 胸腹部CT或腹部MRI2.2.3 超声检查2.2.4 全身骨显像2.3 电子/纤维鼻咽镜检查2.4 其他检查3 诊断3.1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前文所述症状及体征,并符合下列之一者。

3.1.1 EB病毒检查未发现肿瘤,但有EBV阳性且有颈转移淋巴结者。

3.1.2 鼻咽镜检间接鼻咽镜或光导纤维鼻咽镜观察到鼻咽、口咽、鼻腔有黏膜下隆起或菜花状结节肿物、出血、坏死物等。

中西结合治疗鼻咽癌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观察_林山_蒋晓芳_孙红英_王亚萍

中西结合治疗鼻咽癌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观察_林山_蒋晓芳_孙红英_王亚萍

DOIʒ10.13192/j.issn.1000-1719.2014.07.066中西结合治疗鼻咽癌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观察林山,蒋晓芳,孙红英,王亚萍(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肿瘤二科,浙江杭州310051)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 =40)和治疗组(n =40)。

对照组采用放疗及化疗给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汤剂。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且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治疗后TNF -α及IL -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治疗后NK 细胞、CD +3T 淋巴细胞及CD +8T 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治疗组治疗后CD +4T 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化疗治疗基础上结合自拟汤剂治疗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且毒副反应较轻,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关键词:鼻咽癌;自拟中药汤剂;放化疗;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739.63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1719(2014)07-1471-03Analy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Adverse ReactionsLIN Shan ,JIANG Xiaofang ,SUN Hongying ,WANG Yaping(Zhejiang Armed Police Hospital Cancer ,Hangzhou 310051,Zhejia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mbination therapy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adverse reac-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ethods :80pati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ndom number table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40)and treatment group (n =40).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took self -made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92.50%)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75.00%)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The treatment toxic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After treatment ,TNF -αand IL -2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After treatment ,NK cells ,CD +3T lymphocytes and CD +8T lymphoid cell ratio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while after treatment CD +4T lymphocyte ratio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adiotherapy ,chemotherapy treatment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self -made decoctions treatment achieved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s ,and the toxicity was mild ,with important clin-ical research value.Key word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self -made decoction ;chemotherapy ;adverse reactions 收稿日期:2014-02-28作者简介:林山(1973-),男,浙江杭州人,主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肿瘤科。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报告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报告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报告鼻咽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头颈部肿瘤,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现。

然而,欧洲、美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中,鼻咽癌的流行病学发病率较低,多在1/10万以下。

非洲属于鼻咽癌中等发病区域。

东南亚则是鼻咽癌的高发地区,但日本和朝鲜鼻咽癌发病率均低于1/10万。

在中国,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

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各省发病率最高,其中广东省的发病率最高,被称为“广东瘤”。

广东的中西部年发病率可高达30~50/10万,而北方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肇庆、佛山、广州和广西东部的梧州地区互相连成一片,是世界上鼻咽癌最高发的地区,其周围地区发病率逐渐降低,显示出其独特的地理分布特点。

鼻咽癌的发病情况因地区、种族、年龄不同而差异悬殊,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并呈一定的男女发病比例。

其主要分布特征可以概括为地区聚集性。

在世界范围内,高发区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域:XXX和亚洲东南部、北美洲的美国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西部、非洲北部和东北部一些国家。

在XXX和亚洲东南部,鼻咽癌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尤其是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份。

广东省是全球鼻咽癌最高发区,其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达万〔男〕,万〔女〕。

在广东省,肇庆、佛山及广州地区讲广州方言的广府人鼻咽癌发病率最高,讲闽南方言的潮汕人次之,讲客家话的客家人最低。

北美洲的美国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西部当地土著人群的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达万〔男〕和万〔女〕。

在非洲北部和东北部一些国家,如科威特发病率达2.2/10万〔男〕和0.8/10万〔女〕。

而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及日本等地,鼻咽癌的发病率均在1/10万以下。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在世界三大人种中,黄种人的鼻咽癌发病率最高,部分蒙古人种也是高发人群,而黑种人次之,白种人则罕见。

在黄种人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中,鼻咽癌的发病率最高,已成为东南亚地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上皮癌。

我国和东南亚一带是高发区,其中我国鼻咽癌患者的人数占全世界鼻咽癌患者总数的80%。

鼻咽癌imrtppt课件

鼻咽癌imrtppt课件
鼻咽癌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鼻咽癌概述 • 鼻咽癌的诊断 • 鼻咽癌的治疗 • 鼻咽癌的预防与康复 • 鼻咽癌的科研进展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鼻咽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黏膜 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头颈 部肿瘤之一。
分类
鼻咽癌主要分为鳞状细胞癌和腺 癌两大类,其中鳞状细胞癌较为 常见。
预期成果展望
对未来鼻咽癌科研发展的趋势和可能取得的突破进行展望, 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06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家族史、生活习惯等。
症状表现
鼻塞、鼻涕带血、头痛、耳鸣等。
诊断过程
初诊、复诊、病理检查等。
治疗过程与效果
治疗方案
01
放疗、化疗、手术等。
涕中带血
肿瘤表面破溃可能导致 鼻涕中带有血丝或小血
块。
头痛
颈部淋巴结肿大
肿瘤压迫神经或骨质破 坏可引起头痛。
鼻咽癌容易转移到颈部 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 大、质地硬、活动度差。
02 鼻咽癌的诊断
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临床表现
观察患者是否有鼻塞、涕血、 耳鸣、头痛等症状,以及淋巴
结肿大等体征。
影像学检查
04 鼻咽癌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定期筛查
通过定期进行鼻咽癌筛查, 如鼻咽镜、CT等检查手段, 及早发现肿瘤,提高治愈 率。
健康生活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 鼻咽癌的发生风险。
遗传咨询
对于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 群,应进行遗传咨询,了 解个人患癌风险,以便采 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最新进展2020.8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最新进展2020.8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 最新进展
2020年7月30日
1
• 热点话题概述 • 诱导化疗的价值 • 复发鼻咽癌再程放疗进展 • PD-1/PD-L1的应用
2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IARC)发布的 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鼻咽癌新发病例 86691例,死亡病例50831例,发病率约为1.2/10万,死亡率约为0.7/10万。
14
设计思路
中国10家中心 随机,平行对照 III期临床试验 初治,组织学 证实,非角化局 部晚期鼻咽癌 分期III-IVB期 (除外T3-4N0)
TPF方案诱导化疗+同 步放化疗组241例 TPF方案诱导化疗3个 周期)+同步放化疗(调 强放疗同步联合顺铂 化疗100mg/m2,q3w)
单纯同步放化疗组239 例 (调强放疗同步联合
实际治疗计划是在 Siemens Syngo系统 上设计的 剂量比较的控制计划 是从 Varian Medical Systems生成的
评估靶区覆盖率:Dmin
Dmax D1 D2 D50 D95 D98和D99 评估剂量均一性和一致 性 评价OAR:Dmean D1 和 Dmax
30
病例特点
31
28
调强碳离子放疗优化复发鼻咽癌放疗计划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Shanghai Proton and Heavy lon Center,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29
设计思路
10例局部复发的 NPC患者接受了 IMCT和IMRT计 划
19
鼻咽癌诱导化疗后缩小靶区体积剂量局部控制和晚期毒性研究
20
设计思路

鼻咽癌讲稿(2020)

鼻咽癌讲稿(2020)
三、临床表现
鼻咽癌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以颈部肿块表现,有些仅通过体检时的EB病毒血清学的筛查,怀疑鼻咽癌后经鼻咽组织活检确诊为鼻咽癌。鼻咽癌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鼻咽肿物和肿物侵犯部位产生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以及颈部肿块和颅神经受累产生相应症状和体征。
1.鼻咽局部病变引起的症状:回吸性血涕或鼻出血、头痛、鼻塞、面麻、复视、耳鸣、听力下降等。
讲稿2020年
鼻咽癌
一、概述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华南地区发病率最高。鼻咽癌的发病因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进食腌制食物和居住受污染空气的环境等有关。
二、病理分型
鼻咽癌的定义(WHO 2006):发生在鼻咽部黏膜的癌,在光镜和超微结构中被证实具有鳞状上皮分化。它包括鳞状细胞癌、非角化性癌(分化型或未分化型)和基底样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涎腺型癌被除外。鼻咽癌大体形态分为外生型/菜花型、粘膜下型/浸润型或溃疡型。病理分型:1.角化性细胞癌;2.非角化性细胞癌,其中非角化性细胞癌又分为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和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我国鼻咽癌患者的病理组织类型主要是非角化性癌,占95%以上,角化性鳞状细胞癌不足5%。鼻咽癌最常见的是颈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发生部位依次为骨、肝和肺等。
(二)照射靶区与范围。
1.鼻咽原发灶区:原发灶区是指临床检查(包括间接鼻咽镜及鼻咽内窥镜检查)及CT/MRI/PET等影像学所见的鼻咽肿瘤区域。
2.鼻咽亚临床灶区:指鼻咽癌可能扩展、侵犯的区域如颅底、鼻腔、上颌窦后1/3、后组筛窦、蝶窦、咽旁间隙、颈动脉鞘区和口咽等。
3.颈淋巴结转移灶区:指临床检查和/或影像学观察到的颈部肿大淋巴结所在区域。
2.参考检查:鼻咽内镜检查、CT、ECT、PET-CT检查、听力检查、甲状腺素功能和垂体激素水平检测等。

朴炳奎教授治疗鼻咽癌验案一则

朴炳奎教授治疗鼻咽癌验案一则

解毒抗癌 , 减轻放 、 化疗的毒副反应 , 提 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 减 少复发转移率 , 具有 重要 临床指导 意义。
关键词 : 食管癌 ; 朴炳奎 ; 治疗经验; 验案 中图分类号 : R 7 6 6 . 1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5 - 5 5 0 9 ( 2 0 1 3 ) 1 0 - 1 1 8 7 - 0 2
浙江 中医药 大学学报 2 0 1 3年 1 o月第 3 7 卷第 l o 期
朴炳奎教授治疗鼻咽癌验案一则
王兵 赵彪 乔红丽 侯炜( 指导 )
中国 中医科学 院广安 门医院
北京
1 0 0 0 5 3
摘要 : 【 目的】 总结朴炳奎教授 中医药辨证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经验。【 方法】 通过对临床验案的治疗思路 以及处方 用药分析 , 阐述 朴炳奎教 授活法 圆 机, 运 用扶 正培元 、 抗 癌解毒 中药调 治鼻咽癌的 经验 。 【 结果】 本案 朴炳奎教授根据 患者既往治疗 , 证情变化 , 运用中 医药长期 维持治疗 , 使 患者临床 症状 明显改善 , 生活质量显著提 高, 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I 结论】 朴炳奎教授对 于鼻咽癌根据不同个体的不同痛程 时期进行辨证论 治, 扶 正培本 ,
a n d a c h i e v e d s a t i s f a c t o r y c i l ic n a l o u t c o me , a c c o r in d g t o he t p a i t e n t S p r e v i o u s r t e a t me n t , he t c o n it d i o n c h ng a e s .[ Co n c l u s i o n ] P r o . P i a o B i n g k u i t r e a t e d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鼻咽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鼻咽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

鼻咽癌诊疗规范附属肿瘤医院鼻咽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XX南地区发病率最高。

鼻咽癌的发病因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进食腌制食物和居住受污染空气的环境等有关。

鼻咽腔解剖虽较为简单,但鼻咽邻近的结构较为复杂和重要。

鼻咽部正对后鼻孔,是鼻腔的直接延续,是咽部最宽的一部分。

由后鼻孔到软腭游离缘的平面即为鼻咽腔,横径4cm,垂直径4cm,前后径2cm.鼻咽癌的肉眼形态分为结节型,菜花型,黏膜下型,浸润型和溃疡型.我国的病理组织类型主要是低分化鳞癌(非角化型鳞癌)占85~90%,高分化鳞癌(角化型鳞癌)占5%,未分化癌占5%,其他类型的癌占5%左右,包括腺癌、腺样囊性癌(圆柱瘤)、黏液表皮样癌、恶性多形性腺瘤、恶性混合瘤等.分为三型:I型为角化型鳞状细胞癌;型为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型为低分化癌或未分化癌.鼻咽癌最常见颈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发生部位依次为骨、肝和肺等。

【临床表现】鼻咽癌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以颈部肿块表现,有些仅通过体检时的病毒血清学的普查,怀疑鼻咽癌后经鼻咽组织活检确诊为鼻咽癌.鼻咽癌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鼻咽肿物和肿物侵犯的部位产生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以及颈部肿块和颅神经受累产生相应症状和体征。

1、鼻咽局部病变引起的症状:头痛、鼻塞、鼻衄、涕血、耳鸣、听力下降。

2、颈部肿块:颈淋巴结转移率高达6086%,其中以上颈淋巴结转移最多,双颈淋巴结转移也达30%~50%.3、鼻咽肿物局部侵犯与临床表现:(1)口咽受侵:吞咽受阻,呼吸不畅,张口可见肿物或黏膜下隆起。

(2)鼻腔侵犯:从后鼻孔侵入鼻腔,有鼻塞、鼻衄,呼吸不畅。

(3)眼眶侵犯:视蒙、复视、视力下降、眼眶胀痛、眼球外突。

(4)颞下窝受侵:从咽旁蔓延至颞下窝,可致面麻、张口困难和颞区隆起.(5)鼻咽肿瘤局部继发感染:可有脓血涕、臭味、头疼、出血发热等。

(6)副鼻窦,颅底骨和颅内侵犯:主要是以头痛和12对脑神经受累相应部位神经麻痹为临床表现.【诊断要点】1、症状:部分早期病人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和体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