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气_液双相CO_2缓蚀剂的研究

合集下载

油气井抗CO_2腐蚀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油气井抗CO_2腐蚀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v n a e u h a i l n s ,e s o us a t g s s c ssmp e e s a y t e,e o o z t n o n e t nt n t r a il c n mia i n i v sme ,a d wih g e ty ed.Th e e o me to o e d v lp n fCO2
缓 蚀 剂 分 子或 离 子 可 以 相互 吸 引 , 大 表 面 覆 盖 度 , 高 缓 蚀 效 增 提 果 。尽 管 咪唑 啉 及 其 衍 生 物 作 为 油 田缓 蚀 剂 得 到 广 泛 应 用 , 效 果也较理想 , 但其 缓 蚀 效 率 和 毒 性 仍 有 较 大 的提 升空 间 。
系列缓蚀剂。
定性 良好 , 且毒性低 、 生物降解性好 , 可用于酸性 、 中性 及大气介 质 中 , 别 适 合 于油 气 田 中 抗 C : 蚀 。 国 内关 于 酰 胺 类 缓 蚀 特 O 腐
剂 研 究 较 早 的 是 脂 肪 酸 酰 胺 , 以 脂 肪 酸 为原 料 经 酰 胺 化 得 到 即
1 1 咪唑 啉类 缓蚀 剂 .
咪唑啉类缓蚀剂是 一种含 氮五 元杂 环化 合物 , 特殊 刺激 无
脂 肪 酸 酰 胺 。 李 谦 定 等 以 混合 脂 肪 酸 和 二 乙醇 胺 为 原 料 合 成 混合脂肪酸二乙醇 酰胺缓 蚀剂 , 类缓 蚀剂对 金属 制件有 较好 该 的保 护作 用 。 以 油 酸 为 原 料 合 成 酰 胺 类 缓 蚀 剂 的 研 究 也 有 报 道 , 海 燕 等 以 油 酸 和 乙 二 胺 为 原 料 在 溶 剂 二 甲 苯 中合 成 了 杜 油酸酰胺类缓蚀剂 , 并采用对其抗 C O 腐蚀 的性 能进行 了研究 ,
c ro in i h b tr s s o r so n i io swa umm aie rz d.Th r s e t fa p i ai n we e a tcp td. T r n o u t e e e r h a d d — e p o p c so p lc to r n ii a e he te d frf rh rr s a c n e v l p n s a s ic s e . eo me twa lo d s u s d

气相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气相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气相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丛兰杰(中国石油大学石大科技集团山东东营257061)l囊_●自然科掌【麓弱综述了国内外气相缓蚀剂的发展历程,分别回顾了单组份、混合型和低毒高效气相缓蚀剂研究情况指出混合型气相缓蚀剂是研究开发的重点详细阐述了环境友好气相缓蚀剂、缓蚀剂基础理论研究以及缓蚀作用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这几个方面是气相缓蚀剂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气相缓蚀剂单组份复合型发展趋势中田分类号:T E6文★I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610011一02i、M r■气相缓蚀剂(V PI)最初是为了保护热带气候中的铁制设备而发展起来的。

在二战期间,由于武器军械的防锈需要,促进了气相缓蚀剂的迅猛发展,之后的时间里,国内外对气相缓蚀剂做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1,2】。

由于钢铁使用的气相缓蚀剂对铜、银等有色金属会起腐蚀作用,所以,人们把研究重点转移到能同时保护铁和非铁金属的通用型气相缓蚀剂。

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在炼油、化工等大型企业中出现了大量的闲置装置和设备,这些装置往往体积庞大、管路等连接复杂、造价昂贵,为防止大气腐蚀,迫切需要对它们进行保护。

由于气相缓蚀剂粒子的自由度较高,所以无论是金属制品的表面,还是内腔、沟槽甚至缝隙部位均可得到保护。

同时,还能保持金属材料原来的机械性能不变,被保护的金属在使用前表面通常不需经过处理[3]。

因此,气相缓蚀剂成为炼油、化工设备保护的首选材料[4—6]。

=、气相曩蚀捌的研究现状(一)单组份气相缓蚀剂在早期,人们常用樟脑来保护铁制的军用物资、机器和零部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发现胺和胺盐能有效地保护钢铁,现在已经二环己胺和二环己胺盐以及其他胺是很好的钢铁大气缓蚀剂[7—9]。

1943年6月美国壳牌公司(S hel l D eve I opm ent C o.)研制出亚硝酸二环己胺(、,PI一260),并获得成功。

使用之后,引起了防锈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已发表有关文献200多篇。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1 缓蚀剂概述在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关于腐蚀和腐蚀试验术语的标准定义》中,缓蚀剂是“一种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几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

缓浊剂是具有抑制金属锈蚀性质的一类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总称。

某些有机物质,被有效地吸附在金属的表面上,从而明显地影响表面的电化学行为。

其作用机理有抑制表面的阳极反应和抑制阴极反应两种,结果都是使腐蚀电流降低。

缓蚀剂的作用不仅如此,它作为金属的溶解抑制剂还有许多实用价值。

如用在化学研磨、电解研磨、电镀和电解冶炼中的阳极解、刻蚀等。

总之,在同时发生金属溶解的工业方面,或县为了抑制过度溶解或是为了防止局部浸蚀使之均匀溶解。

缓蚀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电镀中的整平剂,从其本来的定义备不属于缓蚀剂的畴;但是,其作用机理(吸附)和缓蚀剂的机理类似。

具有整平作用的物质,同时有效地作为该金属的缓蚀剂的情况也是常的。

下图给出了有无缓蚀剂的不同效果:图1 缓蚀剂的效果2 不同类型的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2.1 阳极型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阳极型缓蚀剂也称阳极抑制型缓蚀剂,主要是抑制阳极过程而使腐蚀速度减缓。

如中性介质中的亚硝酸盐、铬酸盐、磷酸盐、硅酸盐、苯甲酸钠等,它们能增加阳极极化,从而使腐蚀电位正移。

通常是缓蚀剂的阴离子移向金属阳极使金属钝化。

该类缓蚀剂属于“危险型”缓蚀剂,用量不足会加快腐蚀。

作用过程:(a)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缓蚀剂,使金属钝化(亚硝酸钠,高铬酸等);(b)具有阴极去极化性的钝化剂,在阴极被还原,加大阴极电流,使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向正方移动,超过钝化电位,而使腐蚀电流达到很低的值。

(亚硝酸盐、硝酸盐与高价金属盐属于此类;铬酸盐、磷酸盐、钼酸盐、钨酸盐等在酸性溶液中也属于此类。

)图2 阳极型缓蚀剂作用原理2.2 阴极型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阴极型缓蚀剂也称阴极型抑制,其主要包括:酸式碳酸钙、聚磷酸盐、硫酸锌、砷离子、锑离子等,能使阴极过程减慢,增大酸性溶液中氢析出的过电位,使腐蚀电位向负移动。

CO_2腐蚀产物的分析及其防腐技术研究

CO_2腐蚀产物的分析及其防腐技术研究

CO 2腐蚀产物的分析及其防腐技术研究X姚志霞1,陈相伟2,陈暗梅1(1.中原油田采油二厂注水大队;2.中原油田油气储运管理处,河南濮阳 457532) 摘 要:在论述CO 2的腐蚀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腐蚀的各种因素,例如温度、压力等。

并重点对CO 2的腐蚀产物进行研究,从表面形态结构到影响膜厚和膜晶粒大小的因素进行阐述。

最后归纳了最近的防腐技术,并说明了如何确定合理的防腐技术。

关键词:CO 2腐蚀;腐蚀产物;防腐技术 中图分类号:T E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4—0088—04 CO 2腐蚀是油套管腐蚀的重要类型之一。

研究表明,在含CO 2的油水体系或水溶液中,铁基金属表面会形成一层主要成分为FeCO 3的腐蚀产物膜。

而产物膜的物理性能又会影响CO 2的腐蚀。

分析腐蚀产物膜的结构及物性对如何防腐和腐蚀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腐蚀机理干燥的CO 2气体本身是没有腐蚀性。

但当CO 2溶解于水中时形成碳酸,会引发钢铁材料发生电化学腐蚀。

暴露于含CO 2的介质中钢铁材料,表面很容易沉积一层垢或腐蚀产物,如果结构致密,就会阻抑金属的腐蚀。

相反,不够致密时会使垢下的金属成为缺氧区,和周围的富氧部分形成一个氧浓差电池,垢下金属发生阳极溶解并进一步快速腐蚀[1]。

Ogundele 等人[2]认为主要的腐蚀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阴极反应和一个阳极反应,在pH 值为6时,阴极发生的主要过程为H 2CO 3和HCO 3-的减少:2H 2CO 3+2e -→H 2+2HCO 3-2HCO 3-+2e -→H 2+2CO 32-2H+2e -→H 2Fe →Fe 2++2e -经过上述反应,在碳钢的表面就会形成一层腐蚀膜。

有些资料认为碳酸铁(Fe-CO 3)对保护膜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它的形成过程如下:Fe 2++CO 2-3→FeCO 3Fe 2++2HCO 3-→Fe (HCO 3)2Fe (HCO 3)2→FeCO 3↓+CO 2+H 2O同时Waar d 和Milliams 的研究表明[3],钢在酸中的阴极反应如下:2H →H 2或H ++e -→H 2然而Bockris,Drazic 和Despic 提出了不同的观点[4]F ++→F O +F O +→F ++O 从反应过程可知,由于涉及了OH -离子和H +离子,所以在固定电位下,阳极溶解与H +离子浓度成反比,因此腐蚀速率主要依赖于pH 值。

新型抗二氧化碳KY缓蚀剂研制

新型抗二氧化碳KY缓蚀剂研制
4 结论
图1 咪 唑 啉 油酰 胺 红 外 光 谱
由图1 所示 ,2 2 c - 8 4m。 82m’ 5c 。 和2 吸收峰为 甲基及亚 甲基的伸缩振 动峰 ,15 c 吸收 峰为 c N 伸缩 振动 峰 ,是咪唑 啉 环的特 征 62m 处 =键 峰 ,1 5 c 3 8 c 58 m 和 2 5 m 是酰胺 基 的特征峰 ,15 c - 吸收峰 是羰 68m ’ 处 基特征吸 收峰 ,7 0 m 处 为一( H )n 官能 团特 征吸收峰 。由此可 2c C 。 一
加大局部腐蚀 。 2 新型抗二氧化碳KY 缓蚀剂的研制 (1 )咪 唑啉油酰胺 的研制 。该缓蚀剂主 成份 为可溶于水 的咪唑 啉油酰胺 ,分子式为 :
的。该缓 蚀剂属混合抑制型缓蚀 剂 ,形成的保护膜 比同类型缓蚀 剂更 致密 , 缓蚀膜之 间没有大 的间隙 ,能更好地抑制腐蚀的进行 。

4 中 间B的支 付 与 配 送 模 式
在智 能小 区 电子商 务 采用B B C的服 务 与管理模 式 中 ,中间 B 22
( 地产物业公 司 )的作用和功能是 向消费 者C 提供商品信 息 ,支付信
用担保和配送服 务 ,同时向商品供应商B 供用户需求 ,支付信用保 提 证与配达服 务。 支付模式是 采用 第三方 中间B 的方式来 完成支付过程 。首 先 ,消 费者 和商 家在 中 间B 设账 号 ;通过 中间 B 认消 费者 和 商家 的身 开 确 份 ,防止假 冒与伪造 ;支付都通过消费者和 商家都信任 的中间B 来完
成。
息流 、商流 、资金流 、物流 。网络技术和 电子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 电 子中介 ,它作为一种工具被 引入生产 、交换和消费之 中,人类进入电 子时代 ,这个时代的特点是 贸易的顺序没有改变 ,但交易联系的工具 都发生了改变 ,信息流更 多地表现为票据资料的流动 ,信息流处于特 别重要的地位 ,贯穿整个交易过程 。

苏北油田采出液系统的腐蚀行为和缓蚀剂的研究(可编辑)

苏北油田采出液系统的腐蚀行为和缓蚀剂的研究(可编辑)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随着油田开发的推进,腐蚀逐渐变成为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重要因素。

现阶段我国中东部油田都处于开采的后期,油田进入了高采出比、高含水阶段,油田的油水分离难度加大,原油变稠、变重,含水、含盐增加,硫含量、酸值升高, 增加了原油的腐蚀性,输油管道腐蚀及防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据报道,很多油田的输送管道仅仅使用.年就因腐蚀穿孔破坏而必须更换。

这大大的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设备的运行费用,严重地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对企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研究采出液系统腐蚀行为,弄清其腐蚀因素及腐蚀参数同时找出相应对策对维持油田原油开采生产的正常进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场调查清楚的了解了苏北油田采出液系统的腐蚀现状,在此基础上运用旋转挂片法和电化学方法分析腐蚀相关影响因素和金属腐蚀的理论探讨,主要包括金属腐蚀的电化学理论、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以及不同因素的腐蚀机理等。

通过对苏北油用阂桥地区的石油管道腐蚀进行调研,用法分析了腐蚀挂片表面沉积物的元素组成,运用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和滞后环实验等电化学方法结合对实验室和现场垢样的和】的形貌和组成分析,研究了闵桥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塔井、闵井、闵井采出液水相中的腐蚀机理,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的缓蚀剂并研究其缓蚀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在采出液模拟水中几种离子对碳钢腐蚀的影响顺序为:.,.对腐蚀的影响最大。

在本实验条件下,随着‘、‘浓度的增大碳钢的腐蚀速度变大。

但对‘而言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大碳钢的腐蚀速度先变大后减小,其对点蚀影响很大,在无的时候,该体系有严重点蚀倾向。

在较小的时候,腐蚀速率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当¨达到时腐蚀速率迅速降低。

在℃之前,腐蚀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用法分析挂片表面的元素组成,运用恒电位扫描极化曲线和滞后环实验等电化学方法结合对实验室和现场垢样的和的形貌和组成分析,研究了钢在油井采出液中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塔井、阂井、阂井采出液引起腐蚀穿孔的原因是垢下腐蚀而不是点蚀。

生物型缓蚀剂研究现状与展望

生物型缓蚀剂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用 即环境友好型缓蚀剂 ,成为未来缓 蚀剂 的发展方 向。作为环境友好缓蚀剂 ,它应有以下特点 :不仅要 ( ) 醛类化合物 。 1 醛类化 合物 中较 常见的 环境友好 缓蚀 剂有 肉桂
求其最终的产品对环境无毒 、无害 ,而且在合成制备 醛 、糠 醛和 香草醛 等 。肉桂 醛具有高 效 、低毒 等优 及使用过程 中也应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降低生 点 ,已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是近年来 发展的高效 产成本 ,这 里面包括合成原料的选择 、工艺条件的优 低 毒有机 缓蚀 剂 。糠醛是 一种 混合控 制性 植物 缓蚀 化以及使用过程 中采用复配增效技术口。 剂 ,最初从米糠与稀酸共热制得 ,其他农副产 品如麦
Ab t a t sr c :Gr e h m ity i h n e r n a o c e t ic l re o o i a l u t i a l e n c e sr s t e i t g a tw y t r ae a c r u a c n m c ly s sa n b e d v lp n o it. h n t ed v l p e t fe ce t n n io me tfin l o r so n i i r s e eo i g s cey T e h e eo m n f in l a d e vr n n re dy c ro i n ih bt si o i y o
1 有机缓蚀剂 . 2
的胺化合物及其盐。例如 , 以长链脂肪胺、聚胺来替
大量 的有机 化 合物如 醛类 、胺类 、羧酸 、杂环 代芳香胺 ,由聚胺制成 的酰胺 、咪唑啉及聚酰胺等作 化合物 等可作 为缓蚀剂 , 目前应用的有机缓蚀剂主要 为低毒性的缓蚀 剂用于抑制金属的腐蚀 。 是含有 未配对 电子元素 的有机物 ,如0 、N、S 的 、P 王成 、汪 峰 、王 福 会 ¨ 们,用 电化 学 极 化 曲线

油气田用抑制CO2腐蚀的气液两相缓蚀剂开发

油气田用抑制CO2腐蚀的气液两相缓蚀剂开发
() 3 电化 学极 化 曲线 测 试实验
采用三电极体系的恒电位法测定试片在 C O 饱和的 3 L aI 0g N C 盐溶液 中未加缓蚀剂和加缓蚀剂 /
收稿 日期 :0 6—1 20 1—1 5 作者简介 : 静( 9 6 ) 女 , 周 17 . , 东北 电力 大学化 学工程 学院教师.
00 6 m/ , .7 m a缓蚀 率 > 5 )引。 0 8%
3 2 缓蚀 剂 的缓 蚀机 理 .
为 了对 所选 择 的缓 蚀 剂 的 缓 蚀 机 理 进 行阳离子咪唑啉及最
佳复配缓蚀剂进行 了极化曲线 的测量, 结果如图
l 示。 所
维普资讯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第2 6卷
的极化曲线。测试仪器为 P 一1 S 型恒电位/ 电流仪 , 恒 辅助 电极为铂 电极 , 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 参 确定 自腐蚀电位 , 并通过极化曲线中的 自腐蚀电位 、 电流密度等参数及 曲线对 比特性判断缓蚀剂类型。
维普资讯

第2 6卷第 6期
20 0 6年 l 2月







Vo . 6, o. 12 N 6 De ., 0 6 c 2 0
J u n l fN rh at a lUnv ri o r a o tes ni ies y O Di t
1 实 验 部分
( )仪器及试剂 1 仪器 :s 型恒电位/ P —l 恒电流仪、 电子天平 、 饱和甘汞电极 、t P 电极、 盐桥 、 标准腐蚀试片( , 等 ; A) 试剂 : 阳离子咪唑啉 ( 秦皇岛化工厂生产 )硫脲 、 a 1 aC ,K 1 I丙酮、 、 N C 、 :O 、C 、 、 N K 乌洛托品、 浓盐酸等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1 12 27初稿;2002 06 18修改稿作者简介:张军平(1979-),男(土家族),在读博士.T el:029-******* E-mail:zhangju0955_cn@高效气-液双相CO 2缓蚀剂的研究张军平1,张秋禹1,颜红侠1,赵 雯1,张玉芳2,路民旭21 西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西安710072;2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材研究所,西安710065摘要:以吗啉、三聚甲醛、二正丁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吗啉衍生物,以异丁醛、氨水和硫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噻唑衍生物.采用静态挂片失重法,研究了两种衍生物及其与其它缓蚀剂复配后对CO 2腐蚀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该吗啉衍生物与咪唑啉衍生物、硫脲及丙炔醇复配后对CO 2腐蚀有很好的缓蚀效果;而噻唑衍生物单独使用时对CO 2腐蚀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其它常用缓蚀剂中只有丙炔醇对其有协同促进作用.这两种复配缓蚀剂都是高效气-液双相缓蚀剂.关键词:缓蚀剂;二氧化碳;吗啉;噻唑;硫脲;丙炔醇中图分类号:T G174 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6495(2003)03 0241 03HIGH EFFIC IENT INHIBITORS FOR S TEEL IN VAPOR-LIQUID PHASESZHANG Jun ping 1,ZHANG Qiu yu 1,YAN Hong x ia 1,ZHAO Wen 1,ZHANG Yu fang 2,LU Min xu 21 Dep ar 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 ing,N or thwester n Poly technical Univer sity ,X i an 710072,China;2 T ubular Goods Resear ch Center of China N ational Petr oleum Cor p or ation,X i an 710065,ChinaABSTRAC T :A kind of morpholine derivative w as synthesized by morpholine,trioxane and dibuty lam ines,and a thiazole derivative w as synthesized by morpholine,ammonia and sulfur.The corrosion in hibition efficiency of the tw o derivatives and their mixtures w ith other corrosion inhibitors w ere studied by static w eightloss measurement.Results show that the m ix ture of morpholine derivative w ith imida zoline derivative,thiocarbam ide and propiolic alcohol has a good inhibitive efficiency for CO 2induced corrosion.But thiazole derivative has a good inhibitive efficiency for CO 2induced corrosion w hen used individually,and among the common used inhibitors only propiolic has sy nerg ism effect w ith thiazole derivative.The two corrosion inhibitors are both high efficient inhibitors for CO 2induced corrosion in v apor-liquid phases.KEY WORDS:corrosion inhibitor;carbon dioxide;morpholine;thiazole;thiocarbamide;propiolic alcohol CO 2作为油田伴生气或天然气组分之一存在于油气藏中,此外,采用注入CO 2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EOR 技术)也使CO 2带入原油的采集系统.CO 2在潮湿的环境下或溶于水后对钢铁有极强的腐蚀性,它对钢铁的腐蚀比强酸还要严重[1].因此,油气工业中广泛存在CO 2的腐蚀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国内外对液相CO 2缓蚀剂的报道较多[2],但是对气-液双相均起缓蚀作用的缓蚀剂的研究较少.本试验对合成的两种气相缓蚀剂及其与其它商品化的缓蚀剂的复配物进行了缓蚀效果评价,得到了两种有较好的气-液双相缓蚀效果的缓蚀剂.1实验方法试样用API N80钢,分别用400#、600#砂纸打磨,丙酮清洗后放入干燥器中干燥,称重,精确至 0.1mg;实验溶液仿照某油气井实际盐含量配制,溶液中各离子的含量为(g/L):9.73M g 2+,3.89Na +,45.44Ca 2+,115.44Cl -.在四口烧瓶中装入配好的盐溶液和缓蚀剂,加冷凝装置,通气口和出气口,并加双连球判断体系是否漏气.将四块处理好的试样分别挂在气相和液相中,室温通N 22小时后通CO 250分钟,升温至90!,在此温度下保持48小时,取出,用1%~2%的盐酸丙酮溶液清洗,称重,并计算腐蚀速率和缓蚀效率.通过对无缓蚀剂存在条件下试件失重的测定,第15卷第4期2003年7月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CORROSION SCIENCE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Vol 15No 4Jul 2003得出在空白条件下试样的气液相腐蚀速率分别为: V气0=0.188g/m2∀h,V液0=0.325g/m2∀h.2结果与讨论噻唑衍生物、吗啉衍生物等均为杂环化合物,并有一定的可挥发性,这使得这些物质可以和腐蚀介质中的CO2和水蒸气竞争吸附并附着在金属表面,从而起到一定的缓蚀作用.2 1吗啉衍生物吗啉衍生物在CO2盐溶液中对试件的缓蚀效果见表1.该吗啉衍生物单独使用时,虽然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与资料上报道的结果[3]差别很大.吗啉衍生物量的增加对气相效果改善不大,浓度由250#10-6增加到500#10-6,其气相缓蚀效率基本不变,但是液相缓蚀效果提高很快,当其加入量超过500#10-6后其对气、液效果改善都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其饱和蒸汽压较小,还未到达试件表面吸附成膜,试件就已被腐蚀.将吗啉衍生物与其它常用缓蚀剂进行复配,以期改善其缓蚀性能.复配后结果见表2和表3:丙炔醇的加入能大幅度提高吗啉衍生物的气相缓蚀效果;在较低浓度(<500#10-6)下,丙炔醇和咪唑啉的加入能显著提高吗啉衍生物的液相缓蚀效果,随着加入量的增大,液相效果不明显.但是硫脲的加入对气液相缓蚀效率均有较大的改善,使气液相缓蚀Table1Inhibition rate of morpholine derivativeconcentration of corrosion inhibitor#10-6corrosionrate invapor phaseg/m2∀hinhibi tionrate invapor phase%corrosionrate inliquid phaseg/m2∀hinhibiti onrate i nliquid phase%2500.08952.70.247245000.09052.10.09770.115000.06966.00.06779.0Table2Inhibition rate of morpholine derivative,propiolic al cohol and imidazoline mixturesconcentration of corrosion inhibitor#10-6corrosionrate invapor phaseg/m2∀hinhibi tionrate invapor phase%corrosionrate inliquid phaseg/m2∀hinhibiti onrate i nliquid phase%2500.05073.40.11066.2Table3Inhibition rate of morpholine derivative,propiolic al cohol,thiocarbamide and imidazoline mixtures concentrationof corrosioninhibitor#10-6corrosionrate invapor phaseg/m2∀hinhibiti onrate i nvapor phase%corrosionrate inliquid phaseg/m2∀hi n hi bitionrate inliquid phase% 2500.02487.20.01695.15000.01293.60.01096.910000.01493.10.00498.8效率在较低浓度下均能达到90%以上.可见吗啉衍生物与硫脲、咪唑啉及丙炔醇的复配物是一种高效的气液双相缓蚀剂.在该复配缓蚀剂中,缓蚀剂中液相主剂主要为咪唑啉衍生物及硫脲类物质.在CO2体系中,在腐蚀介质参与配位的情况下,咪唑啉可以和铁离子形成稳定的聚合膜,表现出较高的缓蚀率[4].咪唑啉分子中N原子可与钢铁表面的空d轨道形成稳定的配位键,提高铁在腐蚀介质中的阳极活化能,从而降低铁的腐蚀速率,分子中的-NH2基团进入溶液后易与H+形成正离子而吸附在金属表面,使介质中的H+难以接近金属表面,从而阻止阴极过程的进行;而咪唑啉分子中的长链烷基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厚的疏水膜,阻止腐蚀介质与金属表面接触;但是咪唑啉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形成的吸附膜有空隙,因此加入硫脲来与其产生协同效应.硫脲可以和其在钢铁表面吸附生成的吸附产物Fe、TU+形成偶极-离子对,以共吸附的方式覆盖在钢铁表面,降低钢铁表面浓度,使铁溶解电流下降[5].硫脲衍生物分子缔合度高,聚合性强,与金属吸附前本身就有聚合倾向,形成大的聚合体,覆盖面积大,且呈链状,可以有效阻止腐蚀介质接触金属表面,从而减缓腐蚀.组分中的丙炔醇及吗啉衍生物主要提供气相效果.丙炔醇易与金属表面原子形成 -d化学键而吸附在金属表面,同时炔醇可以进一步聚合成膜,阻止腐蚀介质接触金属表面;另外炔醇的加入也可以有效防止点蚀和坑蚀[6].吗啉衍生物依靠自身的饱和蒸汽压直接与金属表面配位,通过与丙炔醇的协同作用达到较好的气相缓蚀效果.同时,从表中可以看出,硫脲也有一定的气相缓蚀效果.2 2噻唑衍生物我们在实验室合成了一种噻唑衍生物[7],并测试了其在高矿化度的饱和CO2盐溶液条件下的缓蚀性能,其结果见表4.该噻唑衍生物的气液相缓蚀果都较好,在500#10-6浓度下其缓蚀率就接近242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第15卷Table4Inhibition rate of thiazole derivativeconcentration of corrosion inhibitor#10-6corrosionrate invapor phaseg/m2∀hinhibi tionrate invapor phase%corrosionrate inliquid phaseg/m2∀hinhibiti onrate i nliquid phase%2500.04277.70.04685.85000.02189.60.04286.910000.02487.20.02791.7Table5Inhibition rate of thiazole derivative and propiolic al cohol mixturesconcentration of corrosion inhibitor#10-6corrosionrate invapor phaseg/m2∀hinhibi tionrate invapor phase%corrosionrate inliquid phaseg/m2∀hinhibiti onrate i nliquid phase%1000.03581.40.03589.42500.03084.20.02293.25000.01990.00.01495.7Table6Inhibition rate of thiazole derivative,pyridine quater nary and propiolic alcohol mixturesconcentration of corrosion inhibitor#10-6corrosionrate invapor phaseg/m2∀hinhibi tionrate invapor phase%corrosionrate inliquid phaseg/m2∀hinhibiti onrate i nliquid phase%1000.10643.90.07975.95000.06267.10.06779.47500.04675.80.04985.090%,随着浓度的增加,气相效果有所改善,但是超过500#10-6后,液相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大变化较小.噻唑衍生物主要通过分子中的S、N原子与金属表面形成多个吸附中心,直接与金属表面发生吸附.根据软硬酸碱原理,S原子(软碱)与金属表面(软酸)的吸附键要比N原子(硬碱)、O原子(硬碱)的强,因此其吸附膜的结合力较好,不易被高速气流冲走;而且噻唑分子中的双键也可以和金属形成 -d 键,从而增强了分子的吸附能力,因此其单独使用时有较好的缓蚀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噻唑衍生物的缓蚀效率,我们将其进行了复配,结果见表5和表6.炔醇的加入对噻唑衍生物的气液相效果都有所改善,在缓蚀剂浓度较低(500#10-6)的情况下气液相缓蚀效率就能达到90%以上.但是吡啶季胺盐的加入却使缓蚀剂的气液相缓蚀效果均明显降低.其中,炔醇的作用主要是通过 -d键和二次聚合成膜来弥补噻唑衍生物的不足,从而提高缓蚀效果.噻唑衍生物与吡啶季胺盐复配后效果不好的原因可能如下:根据软硬酸碱理论,季胺阳离子为软酸,Cl-为硬碱,它们形成的化合物在盐溶液中很不稳定,与铁形成的络合物吸附膜也不稳定,使H+更易与铁基体反应.因此加入吡啶季胺盐后缓蚀效果非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另外,我们还将噻唑衍生物与硫脲进行了复配,其缓蚀效果也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硫脲的加入量较大,此时,质子化的分子吸附增加,由于S原子吸附H+,使电极表面H+浓度增大,催化了H+的阴极还原,使腐蚀较易进行[8].3结论1 本实验所合成的吗啉衍生物缓蚀剂用硫脲、咪唑啉衍生物及丙炔醇与其复配后显著改善了缓蚀效果,而且加入量较少;2 本试验所合成的噻唑衍生物缓蚀剂单独使用时对CO2腐蚀能起到较好的缓蚀效果,但是除了炔醇对其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外,其它缓蚀剂对其缓蚀性能都有副作用;3 吗啉衍生物与硫脲、咪唑啉衍生物及丙炔醇的复配缓蚀剂,噻唑衍生物和炔醇的复配缓蚀剂为两种高效气液双相缓蚀剂;对高温下CO2对钢铁的腐蚀起到较好的缓蚀作用,可广泛用于高CO2含量的油气田开采和集输系统工艺流程中的井下油套管、地面设施等防腐.参考文献:[1]张学元,王凤平,陈卓元,等.磨溪气田的腐蚀与复合缓蚀剂[J].油田化学,1997,14(2):190.[2]杨小平,李再东,向伟,等.油气开发中二氧化碳腐蚀的研究现状和趋势[J].油田化学,1998,15(1):132.[3]张大全,俞路,陆柱.4-(N,N-二正丁基)-胺甲基吗啉的合成及其气相缓蚀性能[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8,24(5):569.[4]高延敏,陈家坚,雷良才,等.有机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的化学吸附过程和分子设计分析[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0,20(3):142.[5]林海潮.缓蚀剂研究的进展[J].腐蚀科学与防腐技术,1997,9(4):308.[6]闫丽静,林海潮,吴维.含H2S的硫酸溶液中丙炔醇对铁腐蚀的抑制作用[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9,19(4):221.[7]Alink,Bernardus A.O.Preparation of dihydrothiazoles[P].USP:4477674.1984,10.[8]吴庆余.缓蚀剂的协同作用[J].材料保护,1996,29(10):16.2433期张军平等:高效气-液双相CO2缓蚀剂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