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午昌山水画作品欣赏
谈山水

自由爱 自然之 风 尚,而江 南人物俊 秀 ,山水 情幽 , 自然 美又足 以激动其 雅兴 。于是 对景 者。 ……惟 当时所谓 山水者 ,多为人物 画之
特 点,这 点即使赵 子 昂也 是 同样 。 而 “ 大 四
家 ”却 能 超 凡 脱 俗 ,他 们 摆 脱 了熟 练 的 绘 画
技 巧 的束缚 ,以一种 文人 气质作 画 ,在 进世 伟 大 时代 的伟 大精神 来。 山水画 家再也 不能 清初 至乾 隆的 山水 画坛 ,但 是 愈 画愈 薄 、
时代 。为 中国画开辟 了清新的境 界 ,结果 自 然在 中国美术史上 占据最重要 的地位 。
— —
愈 窘 .董 源 的 古 厚 苍 浑 几 乎 荡 然 无 存 了 。
— —
武蠡甫 《 画家论 》 名
[1 日 内藤湖南 《 中国绘画史》 栾殿武译 丽 的 色彩 、 愉 快 的 心 情 、 乐观 的 思 想 来 表 现 董 、 巨画 派 ,米 芾 高举 于 北 宋 ,赵 孟
中 国 画表 现 倒 影 的 并 不 多 。一 方 面 ,
山 和 水 是 虚 和 实 的 关 系。 山 是 实 的 ,水 是 虚
山水画须 画 出春 、夏 、秋 、冬 四季 ,每
季 又须能 看 出孟 、仲 、季直 至一天 的四 时朝
的 。 你 画 了 曲 曲 折 折 的 山 崖 , 下 面 并 未 画
— —
望 、王蒙 、吴镇 ,尤为 显著 。王蒙偏 于董 ,
改造封 建的 、资产阶级 的 思想 ,必须在毛 泽
黄公 望偏 于 巨然 。黄公 望发 而为 简,王蒙 引 以为 密 ,而吴镇 一生服膺 于麻 皮皴 、破 墨 山
就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山水画名家作品鉴赏

就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山水画名家作品鉴赏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大瑰宝。
近现代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延续和发展,吸收了西方绘画的一些技法和观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下面将介绍几位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名家及其代表作品。
1. 张大千(1899-1983)张大千是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他擅长运用写意的手法,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绘画技法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他的作品《千里江山图》被誉为他的代表作之一,画面气势磅礴,充满了浓厚的中国山水情怀。
2. 黄宾虹(1865-1955)黄宾虹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重要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他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绘画相融合,提出了“中西合璧”的绘画理念。
他的作品《白洞山图》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画面简洁大气,富有现代感。
3. 潘天寿(1897-1969)潘天寿是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重要艺术家之一。
他以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写意风格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山水图》被誉为他的代表作之一,画面构图严谨,笔墨流畅,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4. 吴冠中(1919-2010)吴冠中是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以独特的笔墨技法和创新的艺术风格著称。
他的作品《春江花月夜》被誉为他的代表作之一,画面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色彩丰富多样,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
以上仅是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名家作品的一部分,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贡献。
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魅力,也为中国艺术史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通过欣赏和研究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元朝时期钱选二十九幅精品绘画赏析

元朝时期钱选二十九幅精品绘画赏析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
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
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减少。
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
元初山水画家以钱选、赵孟俯、高克恭为代表,元代中后期,崛起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这四大家。
元代还有一批山水画家,各有师承,自具特色,在画史上也享誉颇高。
其中受赵孟俯影响,兼宗李成、郭熙画法的画家,有盛懋、商琦、曹知白、朱德润、唐棣等人。
受黄公望和王蒙影响,兼师董源、巨然的有陆广、马琬、陈汝言、方从义、赵原等人。
学习南宋院体山水画法,保留马远、夏圭遗风者有孙君泽、丁野夫等人。
此外,王振鹏、李容瑾、朱玉等人的山水楼阁,用笔工整细密,折算精确,为元代界画名家。
这里介绍钱选绘画作品。
钱选,1235年生,1301年逝世,湖州(浙江吴兴)人,南宋末至元初的著名花鸟画家。
字舜举,号玉潭、霅川翁、习懒翁等。
南宋景定间乡贡进士。
善画人物、山水、花鸟。
元初与赵孟俯等称为“吴兴八俊”。
他的绘画注入了文人画的笔法和意兴,表现出一种生拙之趣,自成一体。
钱选的花鸟画成就最高,是元代继承宋代设色工笔花鸟画这一派中的代表人物。
他的花鸟画所画花鸟用笔尽劲,细洁而光润,设色淡雅清丽,精巧传神。
他在广泛吸收传统的基础上各自出新意。
形成了自己独特风貌。
他提倡复古,在创作思想上主张绘画重在体现文人的气质,即所谓“士气”,就是力图摆脱对于形似的刻意追求。
其意在摆脱南宋画院习气,继承唐、五代、北宋人之法。
这种主张在元初画坛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
传世作品有《牡丹图》、《山居图》《秋瓜图》《宋太宗蹴鞠图》《西湖吟趣图》、《卢仝烹茶图》轴、《浮玉山居图》卷、《桃枝松鼠图》《杨贵妃上马图》《王羲之观鹅图》《扶醉图》《梨花图》《草虫图》《八花图卷》《信国公遗像》《归去来辞图》《海棠》《花鸟图三段》《白莲图》《秋江待渡图》《烟江待渡图》《桃花喜鹊》《秋葵》《折枝牡丹》《岁朝清供》《碧桃黄莺图》《花鸟图》《青山白云图》《三蔬图轴》等。
山水画课件:五代时期山水画发展史

,
华 辇 之 下 歌 舞 升 平 尽 管 笔 法 是 与 李 思 训 多 少 有 关
……
物 粲 然 ” 《 龙 宿 郊 民 图 》 画 的 是 秋 日 江 南 丹 碧 掩
,
” 又 称 “ 其 用 笔 甚 草 草 近 视 之 几 不 类 物 象 远 观 则
,
董 源 善 画 龙 工 秋 岚 远 景 多 写 江 南 真 山 不 为 奇 峭 之
米《
75.5
横匡庐
《 雪
106.8
图
厘景
》
米山
厘米五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荆浩绢本水墨
美水 国图 堪》
萨绢
斯本
城设
纳色
尔 逊
纵
138.3
藏纵
美
185.8
术
馆厘
厘
藏米 横
关仝
关仝,又名童或同,长安人,工画山水,师从荆浩,刻意力学,遂自成一家,时人称“关家山水”。他所作山水 笔简气壮,景广意长,与李成、范宽齐名,在北宋号“三家山水”。 《关山行旅图》是关仝的代表作,画上峰峦叠嶂、气势雄伟,深谷云林处隐藏古寺,近处则有板桥茅屋,来往旅客 商贾如云,再加鸡犬升鸣,好一幅融融生活图。此画布景兼“高远”与“平远”二法,树木有枝无干,用笔简劲老 辣,有粗细断续之分,笔到意到心到,情境交融。此外,画家在落墨时渍染生动,墨韵跌宕起伏,足见关仝山水画 道之精深。 《山溪待渡图》关仝喜作秋山寒林,形象洗练而完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所作秋山、林木、村居、野渡具有雄伟 苍凉的气氛,使观者如在“灞桥风雪中,三峡闻猿时”。此图上方正中主峰突起,瀑布在崖间飞泻而下,在山下汇成 涓涓溪流,山脚有大石,林木间露出村屋房舍,溪水边有人策驴唤渡。宋人谓关仝山水“坐突危峰,下瞰穷谷,卓 尔峭拔者,仝能一笔而成。其竦擢之状,突如涌出。”本图正显示了此特色。画中无款,诗堂上题有“关仝溪山行 旅图”。 《秋山晚翠图》关仝师从荆浩,有出蓝之誉。人们称他的山水特点为“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 闲,”时称为“关家山水”,与荆浩同为北方山水画派创始者,并称为荆关。画面正中画峭拔的主峰,山涧丛生寒 林秋树,涧水悬瀑曲折而下,气势壮伟。画上无款,仅边幅上有明代王铎题语,指明为“关仝真笔”,并誉为“结 撰深峭,骨苍力垕,”“磅礴之气,行于笔墨外”。画上钤有明纪察司半印及“秘园”、“乾隆御览之宝”等收藏 印章,《石渠宝芨初编》著录。
描写祖国山河美的名画作品

描写祖国山河美的名画作品祖国山河美,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自豪和骄傲。
这里有壮丽的山川,有秀美的湖泊,有浩瀚的大海,有神奇的河流,每个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下面我将以描写祖国山河美的名画作品为标题,为大家呈现一幅幅令人陶醉的祖国山河美景。
一、《黄山万壑云锦图》这幅画作出自明代画家李时中之手,以黄山为题材,展现了黄山的壮丽景色。
画中,奇峰耸立,云雾缭绕,山峦连绵不绝,犹如云锦般美丽。
从画中可以感受到黄山的雄伟与壮美,让人仿佛置身于山间云海之中。
二、《长江三峡图》这幅画作出自清代画家郑板桥之手,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美景色。
画中,长江蜿蜒流淌,两岸峡谷陡峭,山水相间,景色如诗如画。
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与壮丽,让人为之惊叹。
三、《西湖十景图》这幅画作出自宋代画家马远之手,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美景。
画中,湖水如镜,山峦倒映,小桥流水人家,景色宜人。
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恰到好处的构图,将西湖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四、《桂林山水图》这幅画作出自明代画家郑燮之手,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
画中,奇峰峥嵘,溪流潺潺,山水相映,美不胜收。
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透视手法,将桂林山水的美景展现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五、《江南春色图》这幅画作出自元代画家赵孟頫之手,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
画中,绿草如茵,花开如海,小桥流水人家,景色宜人。
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将江南春天的美景展现得细腻而生动,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六、《山水田园图》这幅画作出自唐代画家王维之手,描绘了中国山水田园的美景。
画中,青山绿水,村舍田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
画家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将中国山水田园的美景展现得恰到好处,给人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觉。
七、《太湖秋色图》这幅画作出自明代画家仇英之手,描绘了太湖秋天的美景。
画中,湖光山色,秋叶满天,景色如诗如画。
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将太湖秋天的美景展现得绚丽多彩,给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感觉。
上海嘉定画家郑孝同

本色画家郑孝同龚柏顺人物简介:郑孝同,郑午昌之子,生于1943年3月。
曾任陆俨少艺术院常务副院长,现为上海海派书画院副院长、浙江省陆俨少艺术研究会顾问。
自幼得父亲郑午昌的艺术熏陶,山水、花卉各臻其妙;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在《中国美术》、《书与画》、《朵云》、《中国艺术市场》以及乌克兰《文化艺术》等刊物发表;五次赴日本办展和讲学,2006年获日本国八尾市政府奖赏;学术研究论文数十篇在《中国教育》、《典藏》、《中国美术》、《书与画》等刊物发表;编撰或主编《郑午昌诗词集》、《嘉定竹刻艺术》、《陆俨少艺术研究文集》、《陆俨少诗文题跛手稿》等多部学术著作;主持了《艺术是世界的更是民族的·基辅绘画展研讨会》、《世纪丹青2005中国书画名家纪念馆联合学术研讨会》等国内外学术研讨活动。
有人说,郑孝同的画朴素而不张扬、本色而不虚伪;有人说,郑孝同的画“食古而化”,古雅中透着现代审美意识;也有人说,郑孝同的画受其父郑午昌的影响颇深,在文化血脉乃至精神意识上一脉相承……在我采访郑孝同之前,曾读过不少介绍郑孝同其人其画的文章。
然而,当我坐在他的画室里,在一番观其画、听其言之后,就更加认同学界给予其“本色画家”的评介。
确实,欣赏他的作品,回味其所言“吾乃吾自画,自得其乐,修身养性罢了”,似乎置身于宁静的山林,深深地吮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
犹记儿时看父辈作画郑孝同的父亲郑午昌(1894—1952),是一个著名的学者型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为当年海上画坛的风云人物。
他的山水画创作达到与山川“神遇而迹化”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其山水画作品荣获1939年纽约艺术博览会金奖,为中国画在国际画坛赢得了殊荣;他对中国画学术研究成就卓著,所著《中国画学全史》开我国画学通史之先河,被蔡元培先生赞为“中国有画史以来集大成之巨著”;他还是海上画坛卓越的组织者,组织并参与《蜜蜂画社》、《中国画会》等多个极具影响力的绘画团体,在现代中国美术史上写下不可缺少的一页;他又是一位博学的学者,参与编辑多个艺术刊物,组织学术研讨,发起展开对中国画改革发展的学术大讨论,许多当时所提出的中国画问题和论点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1949年以后他又积极参与筹建新国画研究会,并创作了一批别开生面的新国画…..他在海上画坛短短的30年间,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的却是一页又一页辉煌业绩,成为20世纪海派画坛的代表人物之一。
山水画中“龙脉”的开合起伏

94山水画中“龙脉”的开合起伏一、山水画中的“龙脉”清初画家王原祁有《雨窗漫笔》传世,论及山水画的章法布局、气韵境界,其中有关“龙脉”的理论蕴涵深远。
他认为:“画中龙脉,开合起伏,古法兼备,未经标出。
石谷阐明,后学知所衿式。
然愚意以为不参体用二字,学者终无入手处。
”①王原祁的“画中龙脉”已经和堪舆学中的“龙脉”拉开了距离,成为王原祁论画中最重要的美学观点。
“龙脉”的藏显与山水之实体最终要经过画家精心构思,经营位置,通过画面的开合起伏,云水穿梭,使“龙”成为“脉”。
“龙脉为画中气势源头,有斜有正、有浑有碎、有断有续、有隐有现,谓之体也。
”②王原祁认为“龙脉为画中气势”,即画面的开合、节□ 李 琼[清]王原祁 深壑溪庭图 纸本设色 1714年·美术史论CHINESE A RTISTS I N P AINTING & C ALLIGRAPHY 2018 10.总第 期108奏的起伏和浑然藏显的气势。
画面的开合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君山辅山,主体分明;画面的结合聚拢,有时要疏散平分,有时要疏朗自然。
山水画的山峰是画面的主体,应当耸立峻拔,其间要有道路盘旋,云气相伴,画面的起伏总是由近及远,向背分明。
王原祁的传世山水画正体现这一特征。
“龙脉”就像一条潜龙藏于绘画之中,无处不在。
它与整幅画面开合起伏相连,妙处在于可以连接呼应各种画面关系,使得画面浑然一体,隐显自如。
画中的“龙脉”是画家精神气质的流淌,体现人画合一的境界。
王原祁画于晚年的《深壑溪庭图》是“龙脉”理论的实践例证。
在这幅山水画中,“龙脉”充分地展现出连绵有序、节奏天成、由远及近,贯穿画面的内在脉络。
而王原祁本人就是“起、承、转、合”技法的高手,他认为“龙脉”是画面的开合起伏的内在体现。
在《深壑溪庭图》题款中他明确提到:“古人作画先定龙脉,后审起伏开阖,总以气行于其间。
画中行云流水,皆舒气之法也。
”可见,王原祁是非常重视画中“龙脉”的。
中国近代画家名录

中国近代画家名录郑昶午昌(1894~1952)郑午昌(1894-1952)浙江嵊县人。
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杭州美专等校教授。
梅兰芳畹华(1894~1961)(1894-1961)江苏泰州人。
著名戏曲表演大师,雅爱丹青,擅人物、花卉。
邓芬(1892-1868)广东海南人.诗、书、画、乐,无所不精。
邓芬(1894~1964)吴琴木(1894-1953)上海人.工山水.人物.花卉.号冷枫居士.吴湖帆(1894-1968)江苏苏州人.曾为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任教于无锡美专.吴湖帆(1894~1967)(1894~1968)吴湖帆(倩庵)(1894-1968)画中九友现代画家。
(1894~1977)邓昙殊(1894-?)画中九友现代画家。
汪亚尘(1894~1983)汪亚尘(1894-1983)浙江杭州人.曾任上海美术学校教授,上海美专教务长,中国画会常务理事等.徐悲鸿(1895年-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1916年入震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课余苦修素描。
19年,赴法车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
1927年,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
1929年,由蔡元培推荐担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提倡中国画革新,反对保守主义,倡导现实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徐悲鸿(1895~1953)(1895-1953)江苏宜兴人。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曾任北平艺专校长,中央美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一生创作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
一生致力美术教育,有自己一套明确、完整美术教育主张。
他强调师造化,重视绘画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倡科学。
所采取办学体制是学年制、年级制、学分制和画室制的结合体,要求学生知识面广、专业基础深厚、文化修养丰富。
在教学法上,他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挥主动的创造精神,全面发展。
亲自培养一批有成就美术家,所建立起来美术教育体系,在中国一直延续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有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