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1 概 述
的同时还要注意与不同区间 、 不 பைடு நூலகம்标 段间无缝线路施工相互协调。 2 0 0 4 ( 6 ) : 3 4 — 3 7 . 4 无砟轨道施工关键技术控制 『 5 ] P祖文. 客运专线铁路轨道『 M 1 . 北京: 中国铁道 出版社, 2 0 0 5 . 6 ] 炊亚妮 速铁路 无砟轨道施 工技术难点分析 民营科技, 2 0 1 3 , 4 . 我们 要清醒地认识 到无 砟轨道 的平稳 性是建立在 基础工程 的 『 稳定性之上的 ,无砟轨道对基础工程变形及沉降有着严格的要求 。

2 3 8 ・
工 程 科 技
高速铁路无砟轨 道施 工技术难 点分析
聂佳 佳
( 中国中铁四局集 团第四工程有 限公 司, 安徽 合肥 2 3 0 0 0 0 )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 , 我 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 高 , 与此 同时 , 交通运输业作为我 国重要 的经济产业之一也得到飞速发展 。 其 中, 高铁作为一种新型而又十分重要的 交通方式 已受到越 来越 多的人 的欢迎 与肯定 , 并且也为 当下我 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 波助澜 。 因此 , 我们 必须把 高速铁路的建设 与发展工作作为 当前的一项重点 工作 来抓 , 从而为社会带来更 多的经济效益 。然 而, 众所周知 , 高速铁 路在建设过程 中轨道是采 用无砟轨道 , 即 高铁在建设 时路基上 面没有石子和煤炭碎 片 , 而是 采用专 门制 定的钢 筋混凝土材质 的道床 板 。 采 用无砟轨道的好 处是构造 时速快 , 铺设效 率高, 并且列车在投入运行时运行更为平稳 , 因此它是高铁建设的不二选择 。但是 , 由于我 国 现今的科学技术水平有限, 对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d _ v - 技 术的操作还 并不成 熟, 导致 高速铁路建设和发展 工作 并不理 想。本 文首先阐述 了 目前 国内外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发展现 状 ; 其 次详 细分析 了无砟轨道施 工技 术的难 点 ; 最后 又对无砟轨道施 工关键技 术控 制 进行 了针对性的研 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 高速 铁 路 ; 无砟 轨 道 ; 技 术控 制 ; 现 状; 难 点 在建设 中 , 要高度 重视 基础工程 的地基处 理 , 选 择科学合 理的地基 在铁路 建设 中 , 铁路按照道床形式可 以分为有砟铁路和无砟铁 处理技术和方法 , 严格按设计标准及要求做好路基工程填料选择及 路。 现今 , 无砟轨道 已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轨 道技术 , 它不仅有 降低 填筑作业 , 对基础 工程 的沉降变形 开展分析及观测 , 在铺设无砟 轨 粉尘 、 美化环境 的作用 , 而且 由于技术先进 , 使轨道 质量高 , 减少维 道前 , 进 行沉 降变形分 析及评估 , 沉 降变 形趋 于稳 定 、 达 到规范 要 修工作 , 从而 降低成本 , 更 重要的是无砟轨道使 得列车 的运行时速 求 , 方可铺设无砟轨道 。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质量控制 。 水泥砂浆 的 大大提高。而有砟轨道是在路基上铺设石子 和煤 炭碎 片 , 然后再铺 耐久性是板式无砟轨道工程质量的关键和薄弱环节 。 水 泥砂浆受施 设枕木或混 凝土轨枕 , 最后铺设钢轨 , 此种轨道 建设不仅 使轨道质 工 、 材料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 , 是 一种施工敏感性材料 , 质 量控 制 量无法得到保证 , 而且对铁路 的高速运行是 十分不利 的。高速铁路 难度也较大 。严格控制原 材料 质量 标准 , 做好采购 、 运输 、 存放 等工 经过多年发展后的历史事 实告诉我 们 , 如果铁路 的道床形式采用有 作 ; 加强水泥砂浆 的配 比及性能试验, 选 择合适 的搅拌设备 , 掌握 好 砟轨道 , 那 么轨道必将产生严重 的质量 问题 , 带来 频繁的维修工作 , 拌合 、 灌 注工艺 , 拌合 中特别是要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无砟轨道刚度 从而增加成本投入 ; 此外 , 高速公路若采用有砟轨道 , 必然会使 列车 均 匀化 。 无砟 轨道 刚度均匀化重点是桥( 涵) 路过渡段和岔区刚度均 的平稳 性大大降低 , 安全性 和舒适 性都会 因此 大打折扣 , 这些都 是 匀 。设 计 中对 桥 ( 涵) 路 过 渡段 长 度 、 型式 、 材料 、 施 工方 法要 提 出 明 十分不利于铁路运输和经济发展。因此 , 高铁建设采 用无 砟轨道是 确要求 , 施工中应加强过渡段 的施工方法 、 工艺 的控制 , 确保 符合有 防止过渡段 刚度 的差异 引起线路 的不平顺 。无 砟轨道铺设 毫无疑 问的 , 也是势在必行 的。然 而问题在 于我 国 目前高速铁 路无 关要求 , 砟轨道施工技术还并不完善 , 施工 技术 中存 在许多难点和要点无法 精确定 位。 无砟轨道铺设精度要求达到毫米级 , 精确定位 、 精密测量 得 到有效控制 , 施工技术还有待进 一步提高 , 因此 , 做好对高速铁路 是关键 的技术保 障。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要科学合理。无砟轨道技术 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工作 , 提高高速铁路的建设水平是当前 复杂 , 接 口多样性 。 无砟轨道工程必须贯彻精细施作 、 精确定位 的理 高速铁路建设 的重 中之重 , 同时也是 目前铁路建设事业迫切需要研 念, 加强施工组织 的研究 和编制 , 制定科学合理 的施 工组织方案 、 物 流组织方案。 应采用专业化施工 队伍 , 配备专业化 的工装设备 , 加强 究 的 重要 课 题 之 一 。 2 目前国 内外高速铁 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专业培训 , 坚持标 准化 施工 , 强化技术与管理 , 做到过 程有序可 控 , 提高施 工工效 。 抓好无砟 轨道工艺试验段建设 。 在 大 根 据调查研究发现 , 国外的一些 国家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 确保工程质量 , 开始对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进行 了探究 , 并取得 了丰硕的成 规 模 无 砟 轨 道工 程 施 工 前 ,应 组 织 无 砟 轨 道 工艺 性 试 验段 建设 , 优 果。 德 国是历史上最早 对该技术进行研究发展的国家 , 自1 9 5 9 年 至 化施工工 艺 , 掌握 各项技术要点 , 完善技术 细节 , 调试 工装设备 , 使 今, 德 国 已经 研 究 出 三 十 多 种 无 砟 轨 道 , 为 德 国 乃 至 世 界 的 高 速 铁 施工组织达到最佳 , 形成标准化作业模式 , 开展支承层 、 水泥 沥青砂 路建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 此外 , 就 日本而言 , 从二十世纪六 十年 浆和混凝 土配合 比的工程化放 大试验 , 验证钢筋绝缘 措施 、 轨道 板 轨枕 ) 与扣件匹配等接 口技术 问题 。 代 中期开始 对该 技术进行研究 ,经过 了近 五十年 的反 复试验和研 ( 究, 现已具备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较高水平 。 结束 语 根 据上述可 知 , 在 高速铁路在建 设过程 中 , 无 砟轨道 相对 于有 然而 , 我 国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是近些年来不 断从 国 外一些该技术较为成熟的国家引进而来的 , 目前仍对此技术 的难 点 砟轨道而言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 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在此过程 中不断提高我国高速铁 和要点无法有效科学控制 。 3 无 砟 轨道 施 工技 术 难 点 路的建设水平 。 此外 , 还需要 不断学 习国外一些 国家的科学经验 , 科 与普通铁路有砟轨道相 比, 高速 铁路无砟 轨道系统的施 工工艺 学合理 的把握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的难点 和要点 的控制 , 更 为复杂 , 技术含量更 高 , 其难点 主要 体现在 以下几个 方面 : a . 轨道 从 而促进我 国高铁 的建设和发展 , 同时也为国名经济的快速发展 曾 基础地基沉降变形规律难以控 制。 无砟轨道整体形态是通过扣件系 添 动力 ! 参考文献 统进行维持 , 因此 , 必须采取技术 经济合理 的处 理措施保证 轨道地 基 的稳定性 。b . 精密测 量技术 。传统 的测量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高速 『 1 1 何 华武. 无砟轨道技术『 M1 . 北京: 中国铁道 出版社, 2 0 0 5 . 2 】 雷位 冰. 秦沈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技 术[ D ] . 成都: 西南交通大 学, 铁 路无砟轨道 系统 的施工建设需求 , 需要采用高精度的现代工程测 【 2 00 3. 量方法来保证保证无柞轨道线路平顺性。c . 轨道平顺度控制 。高速 铁路与普通有砟铁路 的最显著 区别 是需 要一次性 建成可靠 、 稳 固的 【 3 】 李俊. 高速铁路 桥 梁板式 无砟轨 道施 工技 术[ J ] . 桥 梁建设 , 2 0 0 3 ( 4 ) : 4-5 6. 轨道基础工程和高平顺性 的轨道结构 。d . 无砟道岔施工 。道 岔区无 5 无砟轨 道的施 工工艺及造价 分析『 J ] . 铁路 工程造价 管理, 砟轨道施工应严 格按 相关 规程进行 , 在保证无砟轨道 的道岔 间无缝 杨悦林 .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及问题处理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及问题处理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及问题处理本文通过分析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难点,以及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关键技术及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为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标签: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问题处理一、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难点与普通铁路有砟轨道相比,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系统的施工工艺更为复杂,技术含量更高,其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砟轨道基础地基沉降变形规律难以控制。

无砟轨道整体形态是通过扣件系统进行维持,因此,必须采取技术经济合理的处理措施保证轨道地基的稳定性。

(2)精密测量技术。

传统的测量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系统的施工建设需求,需要采用高精度的现代工程测量方法来保证无砟轨道线路平顺性。

(3)轨道平顺度控制。

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的最显著区别是需要一次性建成可靠、稳固的轨道基础工程和高平顺性的轨道结构。

轨道的高平顺性是实现列车高速运行的最基本条件。

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应严格按相关规程进行,在保证无砟轨道的道岔间无缝的同时还要注意与不同区间、不同标段间无缝线路施工相互协调。

二、高速铁路CRTSⅡ型无砟轨道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一)梁面处理梁面打磨及修补主要以梁端1.45m范围为重点进行修补。

1、常见遇到的问题梁端1.45m范围平整度要求2mm/1m,纵向长度保证1.45m,误差允许±5mm,但大多数1.45m范围平整度及长度不满足要求,必须处理。

且相邻梁端1.45m范围高差超过要求。

梁端1.45m范围与3.1m加高平台及剪力齿槽边高差为50mm,基本不满足要求。

2、处理方法梁端1.45m范围处理以打磨为主,如果相邻梁端1.45m范围高差大于1cm,则对较高一端采用风镐向下凿2cm,再采用修补砂浆修补找平,并保证与相邻梁端高差小于1cm。

若一端已凿到钢筋仍不能满足高差要求,则将另一端1.45m范围凿毛后用修补砂浆修补至高差满足要求。

浅谈高铁无砟轨道施工的难点

浅谈高铁无砟轨道施工的难点

浅谈高铁无砟轨道施工的难点在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是非常关键的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对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做好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控制是每一个施工单位都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由于施工技术不成熟,缺乏施工经验,对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效果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为了保证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需要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1 案例介绍中铁十六局沪昆铁路客运专线云南段项目部管段位于云南省嵩明县牛栏江镇境内,起讫里程为DK1108+110.45~DK1124+148.325,全长16.04km。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正线长度为32.08km延米。

轨道型式为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结构自上而下依次由U71MnG钢轨、WJ-8B扣件、SK-2型轨枕和道床板、支承层(或底座)及端梁等组成。

轨道结构高度路基地段为815mm,桩板结构以及刚性路基段(5m<="" p="">2 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2.1 轨道刚度控制当无砟轨道从桥涵过渡段通过时,需要保证轨道具有良好的刚度。

在施工过程中,轨道刚度控制是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对技术要求比较高。

为了保证结构刚度可以达到设计要求,过渡段填筑级配碎石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层施工,分层夯实,分层检测,严格控制填料的压实度,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保证其可以达到施工要求。

2.2 沉降控制由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结构是利用扣件进行连接的,因此对地基基础的稳定性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所以在施工时做好轨道基础的沉降控制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会有变形或沉降的情况出现,而且不易把握沉降规律,导致无砟轨道施工难度增加。

2.3 精度控制由于无砟轨道对施工精度要求比较高,如果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是不能达到施工要求的,为了保证轨道线路的平顺度,提高铁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发展和应用高精度的测量技术和测量设备是非常必要的。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摘要: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是由发达国家传入我国的,早在1968年,日本就研发并应用了一种型号为RA的平板式铁轨,在通过试验区的铺设测试以后,日本又于1971年将RA平板式铁轨应用到其新铁路线的运行区域中。

经过了二十余年的研究发展,终于在二十世纪末期成功研发并制造出了框架型铁轨铺板,并在多个国家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对线下工程的沉降进行评估,范围包括无砟轨道试验段范围之内的路基、桥梁以及隧道工程;②建立CPIII网,在通过沉降评估之后,委托测试单位对CPI、CPII进行复测并进行加密;③线下工程的工序验收。

2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施工2.1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前的相关工作为了使得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地保证,因此在开工之前需要对相关准备事项加以落实,主要的内容有:应当对施工之前底座的质量加以合理的保证;对高速铁路线下工程的沉降以及变形评估工作加以落实,使得每一个指标都能够与相关要求相符合。

2.2施工技术2.2.1底座表面清理在对钢筋进行安装之前,需要先做好底座表面的清洁工作,采用人工方式将存在的杂物清理干净,如果存在有油污情况的话,需要使用清洗剂对其进行清洗,以免在底座表面出现泥土覆盖的情况。

在对底座进行浇筑之前,应当先洒水使其保持湿润,一般要控制在2h以上。

2.2.2道床板施工对龙门吊进行利用,从而将轨枕进行分散,使其在移动式轨排组装平台上面,依据组装平台上轨枕块的定位线对轨枕均匀铺设,对模具加以利用从而使得轨枕之间的距离得到合理的控制,采用人工撬动的方式对轨枕纵向线进行调整,对组件扣件以及垫板等进行有序的摆放,对轨枕的表面需要做好相关的清理工作。

轨排就位工作包括:①对轨排进行布设,从门枕组装平台上使用龙门吊将其吊起,然后将其进行运送,使其达到铺设的地方,并且依据中线与高程来对其进行定位处理,对轨排进行合理的布设,使用龙门吊从门枕组装平台上吊起,并且将其运送到需要铺设的地方,然后依据中线与高程来对其进行定位。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及对策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及对策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及对策导言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中,由于方案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控制被忽视,影响无砟轨道施工效果,工程建设中主要面临的技术难点包括以下内容。

施工技术难点1.沉降控制施工建设中,与有砟轨道不同的是,无砟轨道整体形态保持依靠扣件体系,这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因此,整个施工过程中,确保地基基础稳固与可靠是十分必要的。

但在施工中,沉降控制是技术难点之一,地基基础通常会出现沉降或变形现象,需要做好沉降观察工作。

并且沉降规律难以把握,加大无砟轨道施工难度。

2.刚度控制当通过桥涵路段时,需要确保轨道的刚度均衡。

全面仔细进行调查和分析工作,采用合理的结构,严格落实各项规范要求。

但刚度控制是施工中比较难的内容,技术要点高,施工难度大。

施工人员应该严格落实各项规范要求,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设计,确保结构合理,有效满足施工需要。

3.精度控制无砟轨道施工技术要点高,科技含量足,采用以前的测量技术难以有效满足施工需要,无法让精度控制满足要求。

为有效保障高速铁路工程质量,提高路线的平顺度,发展并应用更高精度的现代测量设备和测量技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施工中面临的一大技术难题。

无砟轨道平顺度控制比较难,施工中需要一次成型,并且确保工程结构的稳固与可靠。

但在施工中,这些规范要求未能很好落实,相关技术措施没有得到严格遵循,不利于保障无砟轨道工程质量。

4.线型控制线型控制也是非常难的内容,施工中应该做好监测工作,保证线型平直,实现对施工效果的有效控制。

另外,还要注重地基基础施工的裂缝控制,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严格遵循施工标准。

重视施工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对无砟轨道施工效果的有效控制。

施工技术对策1.基础工程沉降控制技术对策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具有自身显著特点,施工中应该加强质量控制,落实各项技术措施,有效控制基础沉降,确保列车安全通行。

保障高速铁路通行的平稳性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为促进该目标实现,应该加强沉降控制,落实各项施工技术标准。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探讨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探讨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探讨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正在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正在不断提升。

为了满足人民日益提升的需求,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其规模也正在不断扩大。

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的技术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

关键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难点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工程的不断发展,以及高速铁路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对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能够满足建设过程当中的高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列车的行驶要求。

所以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在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概述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具有精准的特点,在建设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偏差可以用毫米来计算,这种偏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能够保证高速列车以时速250kn/h的速度进行平稳的行驶。

正是因为其精准的特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在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当中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高速铁路行驶过程当中的稳定性。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这种高速铁路建设的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高速铁路维修的成本,也可以降低粉尘的污染,这就保证了高速铁路建设的环保性。

2.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难点2.1轨道刚度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具有过度的时候,就需要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具备一定的刚度,不能够太脆,不然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在轨道的建设过程当中,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刚度就是建设的难点和重点之一。

想要保证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刚度满足设计的要求,就要根据设计的要求来进行分层的施工还有分层的检测。

并且对填充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控制。

2.2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精度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建设施工过程当中,对不仅仅对轨道的刚度有着一定的要求,对于轨道的精度也有要求。

如果使用传统、落后的测量方法是没有办法满足施工的要求的,所以说,想要保证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度的提高,就必须要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度测量的仪器进行不断的更新换代,要让测量的设备和仪器满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测量的标准。

关于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的研究

关于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的研究

214YAN JIUJIAN SHE关于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的研究Guan yu wu zha gui daoshi gong ji shu nan dian de yan jiu李金堂本文分析了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及其技术难点,并提出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在当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无砟轨道的施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升高速铁路的建设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其耐久性、建设精度和车辆的运行安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施工单位应当对无砟轨道施工中存在的难题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掌握施工要点,并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高速铁路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繁荣。

在铁路建设的过程中,无砟轨道施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此项施工存在不少难点,特别是在沉降控制、刚度控制方面。

因而,为了保证无砟轨道的施工可以顺利完成,我们应当对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加以研究,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以提升轨道建设的质量。

本文探讨了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及其难点,并提出了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工程概况本标段为新建鲁南高速铁路日照至临沂段RLTJ-4标,项目部所承建的无砟轨道起止里程为:DK71+501.917~D1K84+997.839,正线长13.496km,全部为桥梁段。

轨道工程为CRTSIII 型板式无砟道床,轨道的结构形式采用了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在线路上所有轨道板都能够与设计里程实现对应,从而实现了设计、制造、施工的一体化,提升了建设精度。

二、无砟轨道施工技术1.底座表面清理基面凿毛使用凿毛机进行,Z 形剪力筋的安装则使用施工单位自行改装的快速扳手弯制。

在开始安装钢筋以前,操作人员应当首先清理下部结构的表面,去除存在的杂物。

若存在油污,就要及时应用清洗剂加以清洗,以防止底座表面被泥浆覆盖。

在浇筑底座以前,先要浇水对其进行湿润,时间应控制在2h 以上。

2.道床板施工轨枕按照组装平台上的定位线均匀铺设,而且还要借助模具合理控制间距。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摘要:受到经济飞速增长的影响,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速度在不断加快,高速铁路工程项目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相关商品流通速度也在变快,这既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也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对于高速铁路工程来说,通常会运用无砟轨道施工技术,而无砟轨道结构主要利用一些特定的钢筋砼材料,完成道床板的制作任务。

由于无砟轨道的结构难度很低,铺设的速度很快,十分稳定,所以科学运用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十分必要。

本文通过说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分析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难点,以便带给有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人员有效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一、前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铁无砟轨道属于一种新型的轨道构成结构,此类轨道不会危害到自然环境,并且粉尘量较少,因为当前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所建设的轨道强度均很强,并且进一步降低了轨道方面的维修成本,提高了对相关维护资金的利用率,使高速铁路运行的效率也得以提升。

所以进行高速铁路铺设施工的时候,应该以无砟型轨道结构作为首选。

然而目前此类轨道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呈现出很多方面的难点,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尚未成熟,造成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现象,有待科学改进。

所以需要合理分析和掌握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难点,就能够增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的效果。

1.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概述对高速铁路的无砟轨道来说,主要针对的为借助拥有完整结构的水泥对以往的碎石轨道进行替代。

通常而言,轨道的路基会应用碎石完成构建的任务。

从无砟轨道结构的角度来看,轨枕属于常用到的水泥材料。

无砟轨道拥有很高的精密性,其误差为毫米级,有助于保证高速列车行驶的平稳性。

与此同时,依靠无砟轨道,能够进一步降低铁路工程项目的维护经济成本,减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危害,其持久性优势不容忽视,可以达到速度250km/h车行驶的要求。

现阶段,高速铁路工程进校施工的时候,在路基的上面不会有石子、碎片,采用了经过定制之后的钢筋砼轨道板,不仅体现出轨道施工速度较快、施工的效率很高的优势,而且让后续列车的行驶变得更加平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作者:朱本兵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下半月》2018年第03期
摘要: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阐述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分析无砟轨道需要控制的因素,提出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无砟轨道的精度、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严格控制无砟轨道的刚度、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浇筑过程等技术措施,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进度,达到了预期要求。

关键词:高度铁路;无砟轨道;沉降观测点;混凝土浇筑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213
1工程概况
二十里堡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进口至DK37+474.829段位于直线上;
DK37+474.829~DK38+107.301段位于左偏曲线上,曲线半径R=2800m;DK38+289.293~DK39+196.376段位于右偏曲线上,曲线半径R=4000m;DK39+554.387~DK40+967.233段位于右偏曲线上,曲线半径lR=5000m;DK43+899.704至出口段段位于右偏曲线上,曲线半径R=4000m;其余段落均位于直线上。

隧道内全线为上坡,其中DK37+035~DK40+970段坡率为4.9%。

;DK40+970~DK44+680段坡率为5.1%。

无砟轨道起讫里程为DK37+065~
DK44+650,全长7.585km。

2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1)无砟轨道的形式以扣件体系为主,所以对铁轨地基的稳定性要求特别高。

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铁轨地基的稳定性受到沉降或变形等因素的影响特别大,所以铁轨地基性的稳定性是很难把握的。

(2)因为无砟轨道高速铁路的施工技术过于先进,以往的探测技术等已不能满足该技术的施工需要。

所以,为了保证无砟轨道高速铁路的质量水平,还需大力发展和应用更高水平的测量技术和测量设备。

(3)无砟轨道高速铁路在建设的过程中很难控制轨道的平顺性,因为轨道地基的变化比较大,无砟轨道在安装好后就不能随意进行变动,所以轨道的平顺性也成为了无砟轨道建设的一大难题。

(4)无砟轨道在岔路口进行施工时要注意无砟铁轨各个区域之间的无缝对接,施工技术人员和监督部门要按照施工的相关要求对整个工程的工序进行严格的监督。

3无砟轨道需要控制的因素
3.1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
在无砟轨道建设的过程中,选取的施工材料的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影响是最大的。

比如,在选取水泥、砂浆等施工材料时,要严格把控该材料的质量,因为一般的施工材料容易受到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会改变施工材料的效果。

所以,选取质量达标的施工材料可以避免材料失效。

在选取施工原材料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材料的质量、材料的运输和材料的选择;在使用前,要对施工原材料进行配比试验和检测,确保施工材料满足施工的要求。

3.2严格控制无砟轨道的精度
(1)道床板位置的确定。

在将底板清理完成后就要进行放样,确定底板的位置范围。

在进行放样时需要利用4个CPIII点进行测量,当4个CPIII点交会后即可设站,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放样出道床板左、中、右3个点的位置,确定好位置以后要利用钢钉将位置确定下来,然后利用红油漆对3个点进行标识,放样好的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要控制在0.5cm以内;在道床板的两侧衬砌上用红油漆将无砟内轨的高度标注出来,内轨的高度与设计位置的偏差要控制在0.5cm以内。

在调整轨枕时要将每2个轨枕的间距调整为650mm,铁轨每隔6.5m进行1次放样,每次放样设置6个放样点,确保无砟轨道的精准性。

(2)第一次轨道调整。

第一次进行轨道调整时主要是大体上进行调整,当钢筋和轨排架运送到指定位置以后,要按照设计图纸对轨排进行初步的调整。

调整过程中主要利用轨道排架的丝杠支撑螺杆来调整铁轨的高度和水平性,然后利用轨向锁定器来对轨道的方向进行初步的调整。

利用轨道排架对轨排进行调整时,要先将需要调整的高度用红色油漆标注出来,再在轨道的中线标注出来,最后进行审核。

在初步调整时,要对铁轨的丝杠支撑螺杆和轨向锁定器控制的轨排一一进行调整。

调整后铁轨的中线误差≤3mm,铁轨的高度要低于设计高度的3~
5mm。

(3)第二次轨道调整。

在进行第二次轨道调整之后,即可对道床板进行混凝土浇筑。

在进行第二次调整的过程中,要对无砟轨道所有的部分进行细微的调整。

为了保证调整的精度能满足设计的要求,本次调整过程中利用徕卡TCRP1201+全站仪进行调整。

进行精细调整时,先将需要调整的高度用红色油漆标注出来,然后再在轨道的中线标注出来,最后再进行检查工作。

在进行精细调整时,要对铁轨的丝杠支撑螺杆和轨向锁定器控制的轨排一一进行调整。

为了保证调整的精度能满足设计要求,在调整的过程中要利用轨道小车在无砟轨道上进行测量。

经过精细调整过后的无砟轨道要满足以下要求:①轨顶高程与设计高程允许偏差:±2mm;紧靠站台:0~2mm。

②轨道中线与设计中线允许偏差:2mm;轨向:2mm/10m。

③轨距:+1-2mm;变化率:≤1%。

在对无砟轨道进行精细调整时,应该对每一部分的轨道进行连续测量,每次测量的长度大约为9~20m,确保相邻两条轨道之间的顺延性。

测量的长度可以根据铁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在利用全站仪进行调整时要与测量的轨道小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要保持在6.25~
70m,利用4个CPIII点来确定道床板的位置。

具体的操作方法如图1所示。

在1-2-3-4-5-6-7-8这8个点中,可以随便选取1个点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观测。

3.3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按照设计的要求,要将围岩的等级进行划分,根据等级的不同,在规定的距离内设置观测断面。

此外,在一些断层区域、地质结构复杂的区域要增加观测断面点。

在隧道洞口处和分界点的范围内最少要保持≥1个的观测断面点。

在隧道的施工作业完成后,还要在每个观测断面的边墙处设置≥2个观测点。

断面沉降观测点布置位置如图2所示。

在观测过程中,观测次数应该严格照表1规定的频次。

隧道基础沉降稳定以后,就不需要进行观测了。

3.4严格控制无砟轨道的刚度
在进行无砟轨道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均衡无砟轨道的刚度。

在进行均衡前,应先测量过渡段的长度,然后设计出施工方案,选取施工的材料。

此外,还要对施工技术的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工程的进度能满足设计要求。

在岔道区域要重点对轨道的刚度进行控制,确保岔道区域的轨道能与其他区域的轨道进行很好的过渡。

3.5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浇筑过程
混凝土的浇筑包括以下步骤:(1)施工前的准备。

对轨枕的表面进行清理,确保轨枕内无积水、无杂物。

(2)对已调整好的轨排进行最终检测。

(3)混凝土搅拌。

在本次施工过程中需要4个振捣器进行搅拌,采取人工和机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确保振捣器不会接触到轨枕和排架。

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完成后,需采用式(1)计算温度应力引起的弯矩和应力:
式中,M为温度梯度产生的弯矩;a为最大翘曲应力;E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T为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温度变化(℃);h为道床板厚度;6为计算宽度;μ为泊松比。

经分析发现,道床板受到的负弯矩为28.01kN·m/m,正弯矩为14.32kN·m/m,纵向连续式结构道床板和单元式结构道床板受到的弯矩相同。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无砟轨道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对施工要求比较高。

所以,在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做好精细化施工,重点做好关键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工作,避免出现疏漏,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