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合集下载

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949---19560)

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949---19560)

论从史出
第一,对二资产阶级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丿的斱法,有 偿地而丌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丌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 有制。第事,要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工作安 排。第三,丌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丼权,幵且对二他们中间积 极拥护社会主丿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亊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 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 ———《关二资本主丿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 这些规定反映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什么策略、 方式、步骤?你如何理解国家的这些规定?有何意义? 策略:利用、限制、改造 方式: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 步骤: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这些规定适应了当时的国情,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从而 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比历史最 高年增产
钢 煤
754% 105%
46.2% 7.4%
粮 棉
工农业 总产值
49% 193% 77.5%
9.3% 53% 20%
827亿元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结果: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意丿:
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建国初期的时代特征
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953-1956年)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196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年)
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至今)
建国初期,我党面临 的两大主要仸务是什 举?简要分析两大仸 务乀间的关系?
鞍钢场景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全貌
1958年2月,毛泽东在长春第一汽 车制造厂观看国产解放牌汽车。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学目的: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人民政府采取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稳定物价;统一财政经济,实现收支平衡;合理调整工商业。

“三反”“五反”运动。

教学重点: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措施,“三反”“五反”运动。

教学难点:恢复国民经济措施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利用课前提示导入新课:一、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板书)让学生阅读P148-149内容。

思考:新中国建立进的基本国情是怎么样的?经济趋于全面崩溃。

工业技术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板书)措施: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2、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以稳定市场物价。

3、统一财政经济,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4、合理调整工商业,以发展生产。

让学生阅读找出上述措施,然后老师逐一讲解。

让学生背诵上术措施,默写。

经过三年努力,物价稳定,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

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这就为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条件。

让学生看P151“1957年二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三、“三反”“五反”运动(板书)1、“三反”“五反”运动的目的是打退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发起的猖狂进攻,不法资本家的“五毒”,使党、政、军机关,人民团体和经济部门滋长了“三害”。

这不仅破坏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工作,而且腐蚀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机体。

2、“三反”“五反”的内容和两个运动开展的不同范围。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私营工商业中)3、刘青山、张子善。

4、意义:“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对革命队伍的腐蚀,清除了内部的一批腐败分子,教育和挽救了一批干部,加强了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建设,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一步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创造了良好的前提。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是指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所经历的变革和发展过程。

这一历程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发展特点。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1949年-1978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经过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活动、恢复生产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中国逐渐走上了稳定的发展轨道。

在这个阶段,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农业,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和发展。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1978年-现在)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在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和外资,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

这一阶段的发展成果非常显著,中国的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创造业和出口国,也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取得了重要发展。

第三阶段:现代化建设(2022年-2035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这一阶段的发展将着重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发展平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在这个阶段,中国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面临了各种挑战和难点,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推动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新中国发展历程和数据可能有所不同。

在编写相关文本时,应根据具体的研究和调查结果进行撰写,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最新)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最新)

证一 券九 交四 易九 所年 。六 月 , 上 海 军 管 会 查 封
“米粮之战”
“银元之战”之后,投机商又进行了 粮食、棉沙的投机活动,使上海的米价在 一个月之中涨了4倍,挑起“米粮之战”。
人民政府统一调运粮食和棉 纱在各大城市抛售,市场物价 接连下降,人民政府取得了 “米粮之战”的胜利。
为了稳定物价,人民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粮食, 以保证供应,同时严厉惩办粮食奸商。图为人 民日报的报道。
粮食 总产量:1.1亿吨 人 均:209公斤
被炸毁的矿井
国民党军炸毁的滦河大桥
“银元之战”
1949年,上海解放后,投机商人 挑起了“银元之战”,拒绝用人民币, 进行黄金、银元投机倒把活动,挑起 “银元之战”。上海金银价格飞涨。
军管会断然查封“证卷大楼”, 逮捕了投机倒把首要分子,制住了 破坏金融的非法活动,取得了“银 元之战”的胜利。
D
3、“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反映的主要社会矛 盾是 A、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 D、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4、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①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②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B D
③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④完成了向社 会主义的 过渡
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十分险恶、 大批投击分子在金融,物资等 领域大肆从事投机活动,对新 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 稳定构成了巨大危胁,中央人 民政府果断决定,对投击分子 进行严厉打击,在各地逮捕和 惩治了一批大的投机分子。这为 稳定市场物价、巩固人民政权和 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都起到了积 极作用。 图为上海市将一批投机商押送 到上海地方法院看守所的情况。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oc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oc

第20课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材分析旧中国给共产党留下一个烂摊子:工业技术低下,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农业生产落后,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如果收拾不了这个烂摊子,人民政权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

当时,党和政府把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当成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用三年时间恢复了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从根本巩固了人民政权。

这一史实也证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无比的优越性。

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四项措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简况;“二反”、“五反”运动的背景、内容、范围。

2.思想教育: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①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趋于全面崩溃。

这就是建国后面临的严峻国情。

②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说明新中国比旧中国进步,社会主义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优越。

③三反运动的胜利说明我们党完全有能力消除自身的一些腐败现象,五反运动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思考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与政治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措施;“三反”、“五反”运动。

难点: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中央人民政府为巩固政权做了哪些工作?(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巩固政权,只做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巩固政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课。

一、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趋于全面崩溃。

工业极其落后,代表中国工业最高水平的是王麻子剪刀和骆驼祥子的人力车。

重工业少得可怜,几乎等于零,钢的年产量只有15.8万吨,平均每人0.29公斤,只够打一把割猪草用的镰刀,而当时日本钢产量是700万吨,美国2880万吨;轻工业门类不齐全,很多工业品、生活用品都得从外国进口。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官僚社资会本主主义义 帝国国主营义经在华济经济
公 有 制
民族资本主义
农地农民主民的的的封 个个建 体体经 经经济 济济
私 有 制
手工业个体经济
恢复和发展国民 经济的成果
1949年产量与历 1952年产量与历 史最高产量相比 史最高产量相比

-27%
+9.3%

-49%
+53%

-83%
+46.2%
部类 占全国经济的比例
工业
63%
批发
67%
商业 零售
83%
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的政策:
1、对待不法资本家采取坚 决打击的政策。
“银元之战”
1949年,上海解放后,投机商人 挑起了“银元之战”,拒绝用人民币, 进行黄金、银元投机倒把活动,挑起
“银元之战”。上海金银价格飞涨。
军管会断然查封“证券大楼”, 逮捕了投机倒把首要分子,制住了 破坏金融的非法活动,取得了“银 元之战”的胜利。
对官僚资本主义采取的政策: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 国营经济的意义:
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 的经济命脉,建立了社会主 义国营经济,为人民政府的 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 定了经济基础。
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的政策:
1949年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合理调整工商业
调整重点:调整公私关系
和劳资关系
在公私关系方面,把私营工业纳入到国家计划 的轨道上;在劳资关系方面,首先保证工人 的民主权利;劳资问题双方通过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由政府仲裁。
对封建地主经济采取的政策:
开展土地改革,把地 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 农民土地所有制。

建国初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建国初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课堂练习 (2000年春季卷) 2000年春季卷) 年春季卷 毛泽东认为, 毛泽东认为,平抑物价斗争的意义不亚于淮海战 主要是由于这场斗争( 役。主要是由于这场斗争( D ) A 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B 沉重地打击了投机倒把活动 C 有利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使人民政府在经济上开始站稳脚跟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 恢复和初步发展
武宣县中学历史组 蓝枝武
导入新课 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 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
项目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粮食 棉花 钢 煤 1.1亿吨 1.1亿吨 44.4万吨 44.4万吨 15.8万吨 15.8万吨 0.32亿吨 0.32亿吨 全国总产量 比历史最高水平 下降 50% 25% 27% 49% 83% 48%
财政经济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创历史新高, 财政经济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创历史新高, 为计划经济建设准备条件
建国初期的时代特征
巩固政权
. 全国基本解放 . 抗美援朝 . 土地改革 . 镇压反革命 . 三反五反 准备条件 物质基础 大力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 前提条件 稳定物价, .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合理调整工商业
国民党军炸毁的滦河大桥
被炸毁的矿井
大 量 的 饥 民
淮河流域人民治理淮河
课堂练习
1952年秋,上海某民族资本家提出在本厂开展 年秋, 年秋 增产节约,劳动竞赛”运动。 “增产节约,劳动竞赛”运动。该厂工人议论纷 主要有下列四种意见。 纷,主要有下列四种意见。其中唯一正确的意见 是( ) A A 这个主张对国家有利,工人阶级应当积极响应 这个主张对国家有利, B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资本家休想随意使唤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 我们 C 什么“劳动竞赛”,我们拿多少钱做多少工 什么“劳动竞赛” D 这是资本家新的剥削花招,应该进行批判斗争 这是资本家新的剥削花招,

(完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案示例之一

(完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案示例之一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案示例之一教案示例之一第23课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杨冬莲(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

人民政府采取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打击投机倒把统一财政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

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简况。

“三反”、“五反”运动。

(2)思想教育:①解放前夕,国统区的经济已趋于全面崩溃。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十分薄弱;②建国初,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

说明新中国同旧中国比充满了活力。

社会主义制度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优越;③共产党有魄力、有能力领导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能力要求:①通过新中国与旧中国国民经济状况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列举出恢复经济采取的四项措施,训练概述能力。

③写出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训练识忆能力.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措施,“三反"、“五反"运动.难点:恢复国民经济措施中的“统一财政经济,解决收支平衡”一项。

教具教法①自制复合式“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整体图示幻灯片。

②写出一张“三反”、“五反”运动内容的幻灯片。

③采取谈话法、讨论法、图示法、情感讲述法等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新中国诞生之初,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我党采取了什么措施?(生:1950年到1953年7月,进行了抗美援朝斗争.打败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悍卫了世界和平。

还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土地改革运动。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的完成,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这是我党领导人民在政治、军事、外交诸方面进行的斗争。

然而,建国之初,我国的基本国情怎样?为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我党在经济建设方面又采取了哪些果断的措施?效果怎样?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