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诗歌史梳理:唐代名师精编资料汇编

合集下载

中国文学史唐宋时期)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文学史唐宋时期)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在诗歌创作上,他们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王孟: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并称。

二人都善用五言诗描写自然景物,诗歌艺术风格也相似高岑:唐代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

二人都长于写边塞诗,风格相似温韦:温庭筠和韦庄,都是花间派的代表词人,故并称为“温韦”。

但二人词风不尽相同。

温词浓艳、缜密、含蓄;韦词清丽、疏淡、直率。

唐传奇:唐代文言小说,小说的内容、情节往往离奇曲折,故称之为传奇。

唐传奇是文人有意识创作小说的开始,标志着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其代表作有《柳毅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等花间派:后蜀赵崇祚编辑了一个词集,名为《花间集》,其中收录了十八位词人的五百余首词作,后人称其中的作家为“花间派”。

该派继承了温庭筠的词风,重要词人有韦庄、欧阳炯等。

词风多为浓艳香软,内容多为离别相思和男欢女爱上官体:唐初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其特色为“绮错婉媚”。

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重视诗的形式,追求诗的声辞之美,在唐诗发展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诗学李商隐,艺术特征是整饰典丽。

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等。

“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诗集称《西昆酬唱集》稼轩体:一种在宋代词坛别开生面,既慷慨豪放又温婉妩媚,以豪放悲壮为主导风格的词。

代表人物是具有英雄气慨的词人辛弃疾,号稼轩古文运动:是中国散文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学革新运动。

中唐时期,以韩愈、柳宗元等为代表,以儒学复古为号召,反对骈文,力倡古文,一改六朝以来文风之浮靡。

主张文章要能够做到“文以明道”、“不平则鸣”、“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

新乐府运动:以白居易、元稹等为代表的一批诗人,有感于中唐以后藩镇割据、政治腐败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要求改革政治,用诗歌宣传自己的主张。

唐宋词研究复习资料

唐宋词研究复习资料

引言概述:唐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之作。

唐诗开创了婉约派的风格,宋词则在此基础上更加丰富和深化了表达技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对唐宋词进行全面研究复习,包括其起源、特点、代表作品等方面的内容。

一、唐宋词的起源1.唐诗的传统延续:唐代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唐宋词的基础。

2.民族音乐与文学的融合:唐宋词的创作逐渐与音乐结合,使其具有独特的韵律美。

3.婉约派文学的兴起:唐诗的渐趋柔美和短丽,为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唐宋词的特点1.内容主题的转变:唐诗注重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抒发,而宋词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2.表达技巧的丰富和深化:宋词在律诗的基础上发展出“绝句”和“律词”的形式,使词更富有表现力。

3.情感的细腻入微:唐宋词以其细腻的表达和深入人心的情感描写而闻名。

4.形象的凝练和生动:唐宋词注重形象的形塑和描绘,以致使形象凝练有力、生动传神。

三、唐宋词的代表作品1.唐诗代表作品:“静夜思”、“登鹳雀楼”等,这些作品代表了唐诗在描写自然景色、表达思乡之情方面的卓越成就。

2.宋词代表作品:“浪淘沙·借问酒家何处有”、“满庭芳·落日熔金”等,这些作品凭借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韵律美成为了宋词的代表之作。

四、唐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唐宋词在后世文学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让后世的文人受益匪浅。

2.唐宋词的学术研究:唐宋词在文学研究领域有着重要地位,对于理解古代文学与文化背景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五、唐宋词的现代价值1.艺术价值:唐宋词以其独特的音乐性和意境美,成为了古代文学艺术的瑰宝。

2.文化价值:唐宋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

3.情感关怀:唐宋词以表达个人情感为重,反映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具有现实生活的启示作用。

唐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价值。

本文通过对唐宋词起源、特点、代表作品的探讨,力求全面了解和回顾唐宋词的独特魅力,并希望能够在研究中提供对于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的有益启示。

唐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唐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绪论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隋唐五代十国宋581 618907 960一、唐代文学风貌(一)各种文体的全面发展。

1、诗歌。

《全唐诗》收录诗歌四万八千九百余首。

《全唐诗补编》收诗5000多首。

有唐一代,遗留下来的诗歌近五万首,不仅数量超出以前各代遗诗总和的两三倍以上,而且质量极高,有许多感人肺腑、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

唐诗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同的段落,不同的段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贡献。

2、散文。

以韩愈、柳宗元为首的古文运动,开创了我国古典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代。

《全唐文》收作者3035人,骈散文共20025篇。

后来的《唐文拾遗》和《唐文续拾》,续收777位作者,文2871篇,两者合计,作者3516人,文22896篇。

现据西北大学《新编全唐五代文》新增未收文1100余篇。

3、小说: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传奇”作品。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4、俗讲与变文:由于佛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而出现。

5、词:由于燕乐的盛行,燕饮歌吹的需要而产生。

(二)作者众多而大师辈出。

《全唐诗》收录唐代诗人两千二百余家。

《全唐诗补编》收作者一千多人。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统计,唐代诗人有别集者共691家。

《诗薮·外编》(胡应麟):“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

”从总的风貌看,它更富于理想色彩,更抒情而不是更理性,更外向而不是更内敛。

二、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一)开放的文化环境的影响。

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华夷如一的思想,促进了中华文化交融2、人才选拔制度:开科取士及其他(如入地方节镇幕府)。

3、对不同文化的态度:兼容。

(二)唐代士人生活的影响。

1、漫游之风。

2、幕府生活。

3、读书山林之风4、贬谪生活。

(三)宗教思想的影响。

高中语文:唐代诗歌发展脉络梳理(包括简介一些主要诗人和诗歌流派)素材粤麓版选修系列

高中语文:唐代诗歌发展脉络梳理(包括简介一些主要诗人和诗歌流派)素材粤麓版选修系列

唐代诗歌发展脉络梳理〔包括简介一些主要诗人和诗歌流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唐诗是中国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

一、唐诗繁荣的原因1、经济的发展导致文化的繁荣从七世纪初建国到八世纪中叶安史叛乱之前这一百多年,唐帝国的经济一直是上升的。

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

即使在安史之乱后,由于南方的开发与南北交通保持畅通,经济和文化增长的势头也没有停顿下来。

这个社会,正是整个唐代文学艺术的温床。

2、民族的融合与国际文化的交流由“五胡十六国〞极其纷扰混乱的局面到隋唐统一,是一个国内各民族由斗争而融合的过程。

国内各民族的融合,还加上当时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都使得各阶级阶层的生活变得丰富复杂,为作家们的修养和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养料和素材。

3、对各种思想的兼容并包在长期南北分裂以后建立起来的唐帝国,对各种思想,也和对各民族文化一样,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

例如儒释道三教就是始终并存的,虽然有的时候也因人主的好恶,不免轩轾。

因此,唐人思想比较活泼,言行较少拘束,这就为诗歌创作和流行提供了方便,从而形成了唐诗的群众性基础。

大家都爱写诗,爱读诗。

这对于唐诗的发达,诗人的成长,是不可能不发生积极作用的。

4、新的科举制度的确立唐帝国为了巩固其统治,制定和执行了通过科举从庶族地主中选拔人才的制度,以打破高门大族对仕途的垄断。

进士是科举中最贵重的,而进士的考试以诗赋为主要内容。

这种决定士子前途的考试和因之而派生的行卷之风,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

5、前代诗人艺术经验的沉积就诗歌本身而论,经过八代先驱者的努力,五七言古诗已经成熟,律诗和绝句也基本上跨越了它们的试验阶段,足供唐代诗人自由采用。

前辈们积累起来的艺术经验,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样式,都使得他们易于借鉴先贤,驰骋才力,抒发性灵,来扩大诗的反映面,提高诗的表现力。

所有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使得唐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

二、唐诗的流变1、初唐〔618—712〕自公元618年唐帝国建立后,最初三十余年,诗坛上仍旧弥漫着梁陈余风。

名师精编--《与诸子登岘山》【苏教版选修唐宋诗词选读】

名师精编--《与诸子登岘山》【苏教版选修唐宋诗词选读】

“我辈登临”乃言今,一“复”字则指明是 继羊祜和许多无名游客之后而登临。这一联用 了“流水对”,浑然天成,质朴无华。从诗意 发展的脉络看,应是先有三、四句,后有一、 二句。诗人如此处理,使人有奇峰突起气势, 更见新颖。当然也是强调诗人的感慨。
③、颈联的写景,对于表达情感 有什么作用?
颈联(五、六句)是全诗中仅有的写景句。 远近的景物都是一片萧条、肃杀,足见写景是 为了衬托诗人的悲情。
第四联写朝代更替,人事变迁,羊公碑 “尚在”,令人敬仰,其中又包含了作者伤感 的情绪。无所作为的自己与尚在的碑构成对比。 诗的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 了景物,富有形象,又包含着作者的激情。语 言通俗易懂。
三、作业:
背诵本诗
这首《与诸子登岘山》是抒发他登临岘山时抚今 思昔的感慨和不能实现抱负的悲哀的怀古诗。
②、 诗的颔联写的是什么?与上 联有何联系?
颔联(三、四句)由虚入实。意思是说人事 虽然变迁,可是大自然却依然如故,江山不改, 胜迹长流,今天我们又继古人之后来登临了。 诗人登临岘山,不由想起历史人物羊祜的典故, 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这两句与上两句粘连甚紧, “江山胜迹”是指古,
㈡艺术特色: 简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孟浩然长于五言,这首诗写得平易自然, 用典贴切,用字凝练,反映了孟诗古澹悠远的 风格。在艺术手法上:先虚后实,先议论后写 景感慨,打破了传统的“触景生情”的写法, 这在登临诗中是不多见的。正如清人沈德潜评 价“语淡而味终不薄”。
小结:
一二句说出一个平凡的真理,引出作者的 浩瀚心事。第二联前句承古,后句承今,作者 的伤感情绪来自今日的登临。一联初看突兀, 结合二联又极自然。三联写登山所见,既表现 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唐代文学概况知识点总结

唐代文学概况知识点总结

唐代文学概况知识点总结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文学成就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唐代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文学的创作风貌多姿多彩,有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形式,涌现了许多文学巨匠,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下面我们将对唐代文学的概况进行总结。

一、唐诗唐代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以其辉煌的成就和丰富的内容而闻名于世。

唐诗在形式上多样而完美,有律诗和绝句两种主要形式。

其中,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最为典型,其作品《青溪》、《相思》等均堪称佳作。

李白的豪放与飘逸、杜甫的写实与豪放、白居易的清新与婉约,各具特色,丰富了唐诗的艺术表现力。

唐代诗歌在描写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方面也有深刻的创作,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唐散文唐代散文在文学史上也有着独特的地位。

唐代散文的特点是自由、灵活,篇幅较长,写人、事、物皆有,代表作有韩愈的《师说》、刘禹锡的《陋室铭》等。

唐代散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对后世的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唐小说唐代小说的兴盛也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唐代小说的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牡丹亭》、《李娃传》等。

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小说的题材多元,包括传奇故事、爱情故事、历史故事等,形式上也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四、唐代文学的特色唐代文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多彩的题材:唐代文学的作品题材多元,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写,又有对社会生活的表现,还有对历史事件的述说,这些丰富多彩的题材为唐代文学增添了许多艺术魅力。

2. 表现形式的完善:唐代文学在表现形式上也有着重要的突破和创新,诗歌的律绝和散文的自由灵活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 独特的艺术风格:唐代文学在艺术风格上也具有独特的魅力,有的作品豪放奔放,有的作品清新婉约,有的作品写实真挚,这些特色都形成了唐代文学的独特风格。

初中所学唐朝诗歌归纳总结

初中所学唐朝诗歌归纳总结

初中所学唐朝诗歌归纳总结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被誉为“诗赋之世”。

唐朝的诗歌成就非常辉煌,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初中阶段对唐诗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学习典籍和教材选编的一些知名诗歌,对唐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将对初中所学唐朝诗歌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

一、唐代诗歌的背景和特点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这个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以迅猛发展。

唐代诗歌承袭了古代文人诗歌的传统,同时又秉承了时代的特点,产生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1. 社会背景:唐朝的社会背景非常开放和富裕,国家治理相对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这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2. 题材广泛:唐代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有山水田园的描写,也有对社会万象的反思,同时还有个人的感情抒发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3. 技巧丰富:唐代诗人在表达情感和描写景物方面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诗歌更富有表现力和审美效果。

4. 简洁明快:唐代诗歌讲究用词简练,意境清新,往往用简短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唐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1. 杜甫: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充满激情和社会意识,喜写祖国河山和百姓的苦难。

2. 李白:李白的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旷达豪放,以豪迈的气概和卓越的才华让人赞叹不已。

3. 白居易:白居易的诗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他的作品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关注人民生活,情感真挚。

4. 王之涣:王之涣的诗歌短小精悍,情感深沉,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独到思考。

以上仅列举了一部分唐代诗人,每位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通过学习他们的诗歌作品,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

三、唐代诗歌的流派和题材唐代诗歌涵盖了多种流派和题材,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流派和题材进行简要介绍。

1. 唐才子佳人:描写男女间的爱情和情感,如李白的《静夜思》、元稹的《离思》等。

唐代诗歌知识点总结

唐代诗歌知识点总结

唐代诗歌知识点总结一、唐代诗歌的时代背景和特点1.1 时代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这一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活动频繁,各种风气浓烈,文化交融、繁荣。

1.2 诗歌的特点唐代诗歌以五言和七言诗为主,形式朴素而纯粹。

在内容上,唐代诗歌广泛涉猎,既有咏史抒怀、写景抒情,也有议论时事、倡导风尚、吟咏山水等。

在艺术性上,唐代诗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许多优秀的诗歌代表作家。

二、唐代诗歌的流派和代表诗人唐代诗歌的流派多样,代表性的有“初唐四杰”、“江南四大家”、“宫体诗”等。

其中,“初唐四杰”包括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是唐代诗歌的开拓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江南四大家则是指孟郊、刘禹锡、柳宗元、韦庄。

他们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风格清新优美。

宫体诗是专门供宫廷欢宴饮宴之用的诗歌,写作的领域往往以宫殿、园林、宴会等内容为主。

三、唐代诗歌的发展和影响唐代诗歌的发展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唐代,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从初唐真迹岀生到盛唐鼎盛,再到晚唐兴衰的发展阶段。

唐代诗歌对后世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诗坛上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诗派,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优秀诗人,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泛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唐代诗歌的代表作品分析唐代诗歌的经典作品有很多,其中包括《春望》、《赋得古原草送别》、《滕王阁序》等。

这些作品在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上都具有很高的地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五、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唐代诗歌在艺术性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活力,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1 多样性唐代诗歌的形式多样,有绝句、律诗、长短句等形式,内容也丰富多彩,既有山水田园的风光、历史故事,也有社会现实的描绘。

5.2 抒情性唐代诗歌的抒情性强,诗人在作品中常常通过描写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情感,来表达对生活和世界的感受。

5.3 意境深远唐代诗歌追求意境的深远和幽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塑造出深刻的感受与意境,给人以深沉的审美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史梳理:唐代
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例题精讲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从遣词造句和情感上说说他们的异同。

长相思
[南朝]徐陵
长相思,望归难。

传闻奉诏戍皋兰。

龙城远,雁门寒,
愁来瘦转剧。

衣带自然宽。

念君今不见,谁为抱腰看。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徐陵,字孝穆,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

早年即以诗文闻名。

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

入陈后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

“长相思”为乐府旧题。

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巩固精练
【10年海淀一模】读下面两首诗,完成①—②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听晓角
李益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注释】①梅花:《梅花落》曲的简称。

②《小单于》:乐曲名。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都通过写边关“听”乐含蓄地表达了戍边战士内心的情感。

B. 《梅花落》为曲调名,高诗将“何处”二字嵌入其中,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C. 高诗尾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一个“满”字表面是写曲满关山,实则表现情满关山。

D.李诗三四两句写秋风中传来了《小单于》的曲调,就连塞鸿也为之陶醉,盘旋不度。

(2)这两首诗起笔一句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四、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例题精讲
唐诗一首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曾在西汉末年在蜀地称帝。

请根据有关唐诗知识分析判断上述一首唐诗的作者是李白还是杜甫,并简述理由。

五、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时间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
类别
发展趋势唐诗处于两个高潮之间的低谷较之于盛唐而言的诗歌发展的又一高潮
主要诗人“大历十才子”顾况、李益韦应物、刘长卿白居易、元稹、
张籍、王建、
李绅
韩愈、孟郊、
李贺、贾岛、
姚合
柳宗元、
刘禹锡
整体风格
09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晋羊祜为蔡邕外孙,羊祜在战争中立功,朝廷将封他爵位,他却要求将爵位赐给他表兄弟蔡袭。

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例题精讲
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杜陵:作者的故乡。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诗题,上句概括写“早行”,下句直抒胸臆,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仍然紧扣题目而写,所用笔墨精简,但视角扩大,“商山早行”之景可见。

C.颈联描写了商山早行路上的自然秋景,“落”“明”二字,生动传神,赋情于景。

D.尾联的“思杜陵”与首联的“悲故乡”相呼应,更表达出诗人的思念故乡之情。

(2)诗中“凫雁满回塘”,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
《长相思》
【参考答案】通过徐陵诗与陈子昂诗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1.徐陵诗中有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而在陈子昂诗中是没有的。

2.两首诗都写离情别绪,徐陵诗中多哀声而无风骨,陈子昂诗中无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塞上听吹笛》
【参考答案】1、D;2、这两首诗起笔一句都写了边塞秋景(或都写了边关寒霜满地的情景),都与第二句的边关明月共同构成了听乐的氛围(或都渲染了听乐的气氛),为全诗奠定悲凉的感情基调,含蓄地表达了征人身处边关的孤寂之情。

《唐诗一首》
【参考答案】该诗为杜甫作品。

从体裁上而言,这是一首工整的七律,对仗谨严,沉郁顿挫,熔铸了作者深沉的孤独与寂寥,所以是杜甫的作品。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参考答案】1、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2、情景交融,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予在景物中)。

《商山早行》
【参考答案】1、C。

此句采用的是白描手法,绘出了早行途中所见之景,“落”、“明”并没有融情于景的特殊效果。

2、答案一:(“凫雁满回塘”)这一句运用想象的手法(点明手法),通过写想象中故乡回塘水暖、凫雁自
乐的明快清新的景名胜。

(分析句意),含蓄而又强烈(表达效果)地表达了作者怀念故乡急欲归去的迫切心情(主旨情感)
答案二:(“凫雁满回塘”)这一句运用对比的手法(点明手法),梦境中故乡回塘水暖、凫雁自乐的明快清新与旅途中的孤寂凄清形成鲜明的对照(分析句意),强烈而又含蓄(表达效果)地表达了作者怀念故乡急欲归去的迫切心情(主旨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