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欣赏策略研究
敦煌壁画艺术鉴赏教案

敦煌壁画艺术鉴赏教案敦煌壁画艺术鉴赏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敦煌壁画的艺术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3. 学生对敦煌壁画的艺术鉴赏和评价。
教学准备:1. 敦煌壁画的图片或幻灯片。
2. 教学课件或展示板。
3. 学生参考资料和笔记。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敦煌壁画的精彩图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让学生对敦煌壁画有初步的了解。
探究:1. 分组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一幅敦煌壁画的图片,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画面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2. 引导学生观察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线条表现、人物形象等艺术特点,让学生理解敦煌壁画的独特之处。
3. 分组让学生对敦煌壁画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主题内容和艺术技法。
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敦煌壁画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和鉴赏。
3.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一幅以敦煌壁画为题材的作品,展示自己对敦煌壁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总结:1. 回顾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敦煌壁画艺术鉴赏方面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3. 展示学生的创作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敦煌壁画研究,了解更多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敦煌壁画。
2. 组织学生参观敦煌壁画展览或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和欣赏敦煌壁画的魅力。
3. 引导学生进行敦煌壁画的创作实践,提升学生的艺术表达和创造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敦煌壁画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参与讨论和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学生对敦煌壁画的评价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敦煌壁画美术调研报告

敦煌壁画美术调研报告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为了进一步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及其对中国艺术史的影响,我展开了一次调研。
敦煌壁画分布在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中。
莫高窟是中国古代一处独特的佛教艺术瑰宝。
调研中我了解到,莫高窟内有数千个洞窟,其中大部分都壁画装饰,延续了数百年的时间。
这些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佛陀形象以及各种宗教仪式。
敦煌壁画继承了古印度佛教艺术的特点,并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敦煌壁画艺术以其丰富的内容、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调研中我深入研究了壁画线条的处理、色彩运用和构图技巧。
我发现,敦煌壁画的线条流畅而富有节奏感,给人以动感和生活气息。
色彩运用上,壁画使用了大量的鲜艳色彩,如红黄蓝绿等,给人以美轮美奂的感觉。
在构图上,壁画注重平衡和对称,使整幅画面显得和谐而有韵律感。
这些艺术特点使得敦煌壁画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瑰宝,并对后世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敦煌壁画的影响远不止于中国,它还对国际艺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调研中,我了解到敦煌壁画在20世纪初开始被西方艺术家所关注,并对他们的绘画风格产生了直接影响。
例如,凡高在画风上受到了敦煌壁画的启发。
同时,敦煌壁画也被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所瞩目,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总的来说,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展现了古代艺术家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调研,我了解到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以及其对中国艺术史和国际艺术界的影响。
敦煌壁画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欣赏艺术的机会,也为后世的艺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们应该珍视和保护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敦煌壁画调研报告

敦煌壁画调研报告敦煌壁画调研报告一、引言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传统绘画艺术的瑰宝,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敦煌壁画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艺术技法上也有独特之处,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艺术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对敦煌壁画进行调研,旨在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以及文化价值。
二、敦煌壁画的历史渊源敦煌壁画起源于4世纪,盛于5世纪至14世纪,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敦煌市的莫高窟中。
莫高窟是一个由洞窟和石窟组成的佛教艺术建筑群,共有735个洞窟,其中有492个洞窟内保存有壁画。
敦煌壁画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而闻名于世。
三、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1. 色彩鲜艳:敦煌壁画采用大面积的色彩表现,色彩鲜艳且对比强烈,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
2. 平面艺术:敦煌壁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平面艺术,注重线条和形状的表现,透过平面的形象传达情感和思想。
3. 比例和空间的处理:敦煌壁画在表现人物和场景时,注重比例和空间的处理,力求使画面达到和谐的效果。
4. 以佛教题材为主:敦煌壁画主要表现了佛教的故事和传承,以佛像为主题,其中也包含了道教和儒教的内容。
四、敦煌壁画的文化价值1. 宗教价值:敦煌壁画以佛教为主题,是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它展现了佛教的思想、信仰和修行,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佛教的内涵和意义。
2. 艺术价值:敦煌壁画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技法独特,构图精妙,艺术价值极高。
它不仅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世界艺术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历史价值:敦煌壁画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面貌和发展历程,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结论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敦煌壁画的调研,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艺术,也能够欣赏到它们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我们应该加强对敦煌壁画的保护,让后世能够继续欣赏和研究这一宝贵的艺术遗产。
六、参考文献1. 李宗哲. 《敦煌艺术简史》.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浅析敦煌壁画中的艺术创造和美感形式

浅析敦煌壁画中的艺术创造和美感形式【摘要】敦煌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
本文将从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入手,探讨其中的艺术创造和美感形式。
在线条运用方面,敦煌壁画的线条流畅而有力量,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色彩运用方面,敦煌壁画注重色彩的对比和协调,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
造型表现中,敦煌壁画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生动表现,展现了艺术家的高超技巧。
构图手法方面,敦煌壁画运用对称、层次等手法,使作品具有动态美感。
通过意象表达,敦煌壁画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和情感内涵。
敦煌壁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并对后世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的美感形式既传承了传统,又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让人们感受到古代艺术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敦煌壁画、艺术创造、美感形式、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线条运用、色彩运用、造型表现、构图手法、意象表达、艺术价值、影响、总结。
1. 引言1.1 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珍品,它起源于唐代,盛于宋元时期。
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366年前后,当时敦煌莫高窟是佛教活动的中心。
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因此壁画上的内容也呈现出了多种文化的融合。
这些壁画中既有佛教题材,也有道教、儒家和民间传说等题材,展现了当时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
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不仅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一个缩影,更是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见证。
通过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和欣赏,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了解古代艺术的精髓,同时也可以借鉴其创作手法和美学观念,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灵感和启示。
1.2 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敦煌壁画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
敦煌是中国佛教艺术的代表性地区,壁画作为宗教信仰的表现形式,在敦煌艺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壁画中经常出现诸如佛、菩萨、罗汉等宗教形象,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敦煌壁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敦煌壁画临摹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

敦煌壁画临摹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 敦煌石窟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中国艺术,它历经千余年,十多个朝代。
从初始的开创,发展到鼎盛,最终又走向衰落,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它向我们展现出了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形式。
为了更好地学习研究、传承发扬敦煌艺术,首先,要对敦煌石窟艺术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认识,详细了解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其次应认真研究敦煌壁画中的构图、造型、线条等绘画语言;再次,壁画中的用色、材料也是深入研究的重点,如何在临摹中产生出壁画原有的肌理效果,如何运用现代材料来临摹壁画,文章主要就这些壁画临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构图色彩线条典雅一、敦煌石窟历史文化背景简述位于中国大西北的敦煌,地处茫茫的戈壁沙漠。
敦煌石窟群是以莫高窟为主体的古敦煌郡境内的所有石窟,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莫高窟。
闻名于世的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坐西向东,与三危山隔宕泉河而东西相望。
洞窟密布于山崖之上,窟群南北长约1600米。
关于莫高窟的由来,唐武周圣历元年李克让修《莫高窟佛碑龛》记载:“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366),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仗锡林野,行山至此,忽见金光,状有千佛(下缺五字)造窟一龛。
次有法良禅师,从东界此,又于僧师窟侧更即营建,伽蓝之起,滥觞于二僧。
”这就是被学者们称之为的“乐僔法良发其宗”,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其第一洞窟开凿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光阴。
从十六国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清各个朝代都有开凿。
计十六国7窟,北魏、西魏21窟,宋15窟,西夏17窟,元9窟,清2窟,还有6窟朝代不明确。
存有壁画4500多平方米,彩塑2415尊,由此成为历史上,世界上最丰富的艺术宝库之一。
敦煌壁画历经千余年,十多个朝代。
从初始的开创,发展到鼎盛,最终又走向衰落,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它向我们展现出了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形式。
如何赏析中国国敦煌壁画

如何赏析中国敦煌壁画——行知11绘画新媒体11203435魏茹茹敦煌石窟艺术的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壁画上。
由于它产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丝绸之路中段的关键地区敦煌,因而具有特殊的地理文化性质。
敦煌自古便是“华戎所交”的都会,也是一个多种文化交融的地区,石窟艺术传自印度,途经中亚、西域,从内容到形式,必然具有多种因素和风格的特点。
但所有特色都包融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艺术体系之中而呈现出新的风彩。
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与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
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
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
敦煌壁画敦煌壁画敦煌壁画敦煌壁画立足现实立足现实立足现实立足现实,表现时代风貌表现时代风貌表现时代风貌表现时代风貌。
任何伟大的艺术都与他所处的时代是息息相关的,脱离现实的作品必然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
敦煌壁画历经千年时代变迁,其内容与主题也是不断变化与时俱进的。
历代所绘的“供养人”像,基本上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和人物肖像图。
反映并表现现实生活应该是艺术的基本使命,可以说敦煌壁画充分遵循了这一原则,这也是敦煌艺术之所以成就其伟大的原由。
敦煌壁画坚持创新的理念。
千年敦煌壁画充分的告诉我们,所谓传统也是不断地创新,一成不变、因循守旧是无法创造出杰出的作品的。
敦煌壁画之所以吸引那么多的目光,就在于它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风格并存。
从内容上看,纵观整个壁画史,基本上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新的内容和主题。
一般来说隋朝被认为是创新成就相当高的一个时代,在多方面进行了创新,首先它的经变画突破了北朝时的布局模式,开始了大型经变化的创作,并且改变了以往叙事风格的传统,开始探索以“境” 以及“人”为主的绘画模式;再则敦煌壁画总体是以人物画为主,山水只是作为衬托主题的背景来出现,但是到了唐代,山水画开始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一部分。
初探敦煌壁画造型特色及绘画风格

初探敦煌壁画造型特色及绘画风格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其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敦煌壁画以其独特的造型特色和绘画风格而闻名于世,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
本文将从敦煌壁画的造型特色和绘画风格两个方面进行初探,以便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这些珍贵的古代艺术品。
一、敦煌壁画的造型特色1. 线条优美、流畅敦煌壁画在线条的运用上极为考究,每一笔都经过精心雕琢,呈现出优美而流畅的曲线。
无论是人物的衣袍、动物的毛发,还是建筑的轮廓,都充满了艺术家对线条的苦心描绘。
这种线条的优美和流畅不仅赋予了作品以生动的形态,更为敦煌壁画增添了一份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
2. 高度写实、具备立体感敦煌壁画在人物、动物及建筑的描绘上力求高度写实,尤其是在表现人物形态和神态上更是相当出色。
艺术家们通过对光影的运用及形体的细致刻画,使得作品不仅具备了极强的立体感,更是栩栩如生、仿佛随时能跃然而出。
这种高度写实的风格不仅展现了艺术家的绘画技巧,更使得敦煌壁画成为了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3. 色彩浓烈、明快敦煌壁画在色彩运用上十分浓烈,对比强烈,呈现出一种明快而富有活力的视觉效果。
无论是人物的衣着、建筑的装饰,甚至是自然风景的描绘,都以鲜艳的色彩展现在观者面前。
这种色彩的浓烈和明快使得敦煌壁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二、敦煌壁画的绘画风格1. 结合了中外绘画风格敦煌壁画在绘画风格上融合了中外艺术的精髓,既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又融入了印度、西域、回鹘等国家的绘画元素。
作品中人物的着装、容貌,建筑的风格、装饰,甚至是绘画的技法,都融汇了不同文化的艺术精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种中外绘画风格的结合,使得敦煌壁画充满了异域情调,更具有了跨文化的艺术魅力。
2. 宗教和神话题材敦煌壁画的绘画题材多以宗教和神话为主,其中以佛教题材最为常见。
作品中既有佛祖、菩萨、罗汉等佛教神明的形象,又有佛教故事和传说的再现,更有信徒的虔诚礼拜,无不体现了佛教的宗教神秘和神话传说。
初探敦煌壁画造型特色及绘画风格

初探敦煌壁画造型特色及绘画风格敦煌壁画是指敦煌莫高窟和敦煌石窟中的壁画作品。
敦煌壁画的造型特色和绘画风格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深受人们喜爱和赞赏。
下面将对敦煌壁画的造型特色和绘画风格进行初步的探讨。
敦煌壁画的造型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敦煌壁画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注重表现人物的神态、动作和服饰,具有强烈的生动感和艺术感染力。
人物形象多为佛、菩萨、天神和信徒等,他们的面部表情丰富多样,身姿飘逸,给人以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敦煌壁画在动物形象的描绘上,更加注重动态和形象的变化。
动物形象的绘制准确、生动,传达出强烈的动物特性和神韵。
敦煌壁画在建筑群体的表现上,注重体现建筑群体的气势和美感。
建筑物的形状和细节处理精细,给人以宏伟和庄严的感觉。
敦煌壁画在景物的描绘上,独具匠心,注重表现自然风景的美感。
绘制的山水、花草树木等具有浓郁的江南画派风格,给人以和谐舒适的感受。
敦煌壁画在线条的运用上,追求简洁而不失生动。
线条流畅而有力,刻画出人物形象和景物的轮廓和纹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敦煌壁画在色彩的运用上,丰富多样,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色彩鲜艳,运用对比、层次和渐变等手法,使画面充满了活力和魅力。
敦煌壁画在构图上注重平衡和谐,追求视觉的舒适感。
画面的布局合理,各个元素相互呼应,给人以和谐而完美的感受。
敦煌壁画在绘画技法上,精湛而独特。
采用块面装饰和线描装饰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印、刷、笔等不同的工具和技法,创造出独特的绘画效果和表现手法。
敦煌壁画的造型特色和绘画风格独具魅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这些特点使敦煌壁画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使敦煌成为全球艺术宝库中的重要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敦煌壁画》欣赏策略研究
作者:高卫燕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9年第09期
近年来,“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在教育界频频出现。
我国21世纪人才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被定义为:“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漸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笔者认为,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关键在于如何回归学生,进而推动教学行为的变革。
现结合《敦煌壁画》教学,对这一课堂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略作以下探究。
自主先学,了解画面构图形式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问题设计为起点,在课前提供课堂协作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本课学习所要达成的目标,而且也能让学生产生学习是自己的事的心理感受,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在执教《敦煌壁画》一课中,笔者分别以表格的形式设计《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敦煌壁画的类别及构图》《飞天的线条和色彩》等协作单,让学生通过观赏视频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通过比较鉴赏《九色鹿本生故事》《右肋降生》《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礼佛图》《反弹琵琶舞乐图》等壁画作品了解画面描述内容以及特有的构图形式;通过对《北魏飞天》《西夏武士(局部)》《明代人物(局部)》作品描摹,掌握敦煌壁画不同的线描形式及其线条特征。
真正落实分阶段达成教学目标,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使学习变得高效。
以境促学,感受莫高窟历史
美术教学是一种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发展过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上课伊始,恰如其分的场景设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敦煌壁画的热情。
“敦煌莫高窟”这个名字对每个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到敦煌亲身体验者的则寥寥无几。
笔者通过场景设置,以激起学生对艺术家们为什么会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前赴后继地研究莫高窟产生探究的兴趣。
提问不仅是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检测,更是为了深入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发展作铺垫。
此外,笔者在课前制作有关敦煌历史的微视频,精心整合的文稿、生动直观的图像、极富有感染力的背景音乐三者有机结合,努力以图设境,以境促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微视频由三个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