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简述
敦煌壁画简介

敦煌壁画,如凝固的音 乐,奏响华丽的乐章。 敦煌壁画,似凝固的诗 歌,抒写惊艳的篇章。 敦煌壁画,是中华文化 的瑰宝,是中华古老文明的 象征,同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 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历来 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简述敦煌壁画艺术特点

简述敦煌壁画艺术特点
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它的艺术特点独具魅力,展现出了敦煌文化的独特风貌。
1. 色彩鲜艳、明快
敦煌壁画的色彩鲜艳、明快,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如赭石、朱砂、青石、蓝靛、紫草等。
这些颜料不仅具有耐久性,而且色彩饱和度高,色调清新自然,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2. 造型优美、生动
敦煌壁画的造型优美、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宗教氛围。
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动物形象、建筑物形象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中,人物形象表现了唐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和社会风貌,动物形象则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尊重,建筑物形象则反映了唐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3. 细节丰富、精细
敦煌壁画的细节丰富、精细,具有很高的技艺水平。
壁画中的细节处理十分精细,如人物服饰的图案、飘带的流动、建筑物的纹饰等都能够体现出艺术家高超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4. 寓意深刻、文化内涵丰富
敦煌壁画的寓意深刻、文化内涵丰富,反映了唐代的宗教、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内容。
壁画中的宗教主题是敦煌壁画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些宗教主题反映了唐代人们对佛教、道教、摩尼教等宗教的信仰和崇敬。
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之一,它的艺术特点独具魅力,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
通过欣赏敦煌壁画,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唐代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感受到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浅析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

浅析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贵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吸引着无数人们的目光。
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接下来,本文将对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进行一份浅析。
一、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宫廷壁画的代表作之一,它起源于公元4世纪,至公元14世纪左右结束,跨越了数百年的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敦煌壁画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变迁,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敦煌壁画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方艺术的奇迹”。
二、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1. 鲜明的民族特色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之一是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敦煌壁画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和气息,其中融入了大量的汉族文化元素,展现了汉族服饰、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特色。
也受到了西域文化和佛教艺术的影响,表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共融,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
2. 绚丽多彩的色彩敦煌壁画的色彩非常绚丽多彩,丰富而饱满。
这些壁画采用了丰富的色彩和浓烈的色彩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欢快、轻松的感受。
色彩的使用也展现了艺术家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将生动鲜活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3. 精湛的绘画技法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还在于其精湛的绘画技法。
敦煌壁画是由艺术家们在墙壁上用矿物颜料进行绘画的,他们运用了各种绘画技法,包括勾线、掌握线、铺色、抽丝等,使得壁画的线条流畅自然、形象生动逼真、层次分明,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
4. 丰富多样的题材内容敦煌壁画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多样,涵盖了宫廷生活、宗教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事件等各个方面。
这些题材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又具有历史、神话和宗教的深刻内涵,既有现实的体验,又有超越感官的哲思,倍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5. 宗教神秘的意蕴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还在于其深厚的宗教神秘意蕴。
敦煌壁画以佛教题材为主,描绘了佛教神话故事、佛陀造像、佛教仪式等内容。
简述北朝的敦煌壁画

简述北朝的敦煌壁画摘要:一、北朝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二、北朝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三、北朝敦煌壁画的考古价值四、总结正文:随着历史的演变,我国古代艺术在不同朝代中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北朝时期的敦煌壁画,作为当时艺术繁荣的象征,至今仍令后人惊叹。
本文将对北朝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考古价值进行简要阐述。
一、北朝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北朝时期(386年-581年),我国北方地区处于多民族交融的状态,敦煌地处丝绸之路要道,成为了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敦煌壁画便诞生于这个多元文化背景下,融合了汉、魏晋、南北朝以及西域的艺术风格。
二、北朝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1.题材丰富:北朝敦煌壁画以佛教题材为主,同时也包含道教、儒家等相关内容,以及当时社会生活、劳动生产等方面的描绘。
2.构图严谨:北朝敦煌壁画在构图上注重对称和和谐,画面饱满,线条流畅,展现出高超的绘画技艺。
3.形象生动: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如菩萨慈悲、力士勇猛、飞天优美等,充满生活气息。
4.色彩鲜艳:北朝敦煌壁画采用矿物质颜料,色彩鲜艳、持久,使画面更加绚丽多彩。
三、北朝敦煌壁画的考古价值1.历史价值:北朝敦煌壁画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
2.艺术价值:北朝敦煌壁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3.科学价值:壁画中所描绘的地理、气候、动植物等信息,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四、总结北朝敦煌壁画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更体现了当时卓越的艺术水平。
敦煌壁画ppt美术课件

敦煌壁画在追求对比的同时,也注重画面的和谐统一。通过运用线条、色彩、形态等元素,形成了多样而又统一 的画面风格,给人以美的感受。
层次与透视
层次表现
敦煌壁画通过运用线条和色彩等 元素,将画面分成前景、中景和 远景三个层次,形成了画面的空 间感和深度感。
透视手法
敦煌壁画采用了平行透视法,将 画面中的物象按照近大远小的规 律进行排列,增强了画面的立体 感和真实感。
敦煌壁画
目录
• 敦煌壁画简介 • 敦煌壁画中的美术元素 • 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与技巧 • 敦煌壁画中的故事与寓意 • 敦煌壁画的保护与传承 • 敦煌壁画对现代美术的影响
01 敦煌壁画简介
敦煌壁画的起源
起源时间
敦煌壁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起源背景
敦煌壁画是在丝绸之路繁荣和佛教 文化传播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古代 艺术家们在佛教思想盛行的环境下 创作出来的。
人物形象与服饰
人物形象
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形象众多,包括佛像、菩萨、罗汉、天神 等,每个形象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特点。人物形象的描绘注 重传神和表情的刻画,展现出画师们高超的造型能力。
服饰
敦煌壁画中的人物服饰华丽精美,包括各种华丽的衣裳、饰 品和佛像的背光等。服饰的描绘展示了古代中国不同阶层和 时代的风貌,也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对细节的关注和追求。
丰富绘画题材
敦煌壁画涵盖了宗教、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为现代绘画 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传承古代绘画技艺
敦煌壁画保留了古代的绘画技艺和风格,对现代画家研究古代绘 画技巧和艺术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雕塑艺术发展
敦煌壁画中的浮雕、彩塑等元素,为现代雕塑艺术提供了借鉴与 启示。
初探敦煌壁画造型特色及绘画风格

初探敦煌壁画造型特色及绘画风格敦煌壁画是指敦煌莫高窟和敦煌石窟中的壁画作品。
敦煌壁画的造型特色和绘画风格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深受人们喜爱和赞赏。
下面将对敦煌壁画的造型特色和绘画风格进行初步的探讨。
敦煌壁画的造型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敦煌壁画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注重表现人物的神态、动作和服饰,具有强烈的生动感和艺术感染力。
人物形象多为佛、菩萨、天神和信徒等,他们的面部表情丰富多样,身姿飘逸,给人以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敦煌壁画在动物形象的描绘上,更加注重动态和形象的变化。
动物形象的绘制准确、生动,传达出强烈的动物特性和神韵。
敦煌壁画在建筑群体的表现上,注重体现建筑群体的气势和美感。
建筑物的形状和细节处理精细,给人以宏伟和庄严的感觉。
敦煌壁画在景物的描绘上,独具匠心,注重表现自然风景的美感。
绘制的山水、花草树木等具有浓郁的江南画派风格,给人以和谐舒适的感受。
敦煌壁画在线条的运用上,追求简洁而不失生动。
线条流畅而有力,刻画出人物形象和景物的轮廓和纹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敦煌壁画在色彩的运用上,丰富多样,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色彩鲜艳,运用对比、层次和渐变等手法,使画面充满了活力和魅力。
敦煌壁画在构图上注重平衡和谐,追求视觉的舒适感。
画面的布局合理,各个元素相互呼应,给人以和谐而完美的感受。
敦煌壁画在绘画技法上,精湛而独特。
采用块面装饰和线描装饰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印、刷、笔等不同的工具和技法,创造出独特的绘画效果和表现手法。
敦煌壁画的造型特色和绘画风格独具魅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这些特点使敦煌壁画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使敦煌成为全球艺术宝库中的重要一环。
敦煌壁画的简要介绍

敦煌壁画的简要介绍
敦煌壁画是指中国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和其他附近石窟中的一系列佛教主题壁画。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366年,一直持续到14世纪中叶。
敦煌壁画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宝库的一部分。
敦煌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和教义,以及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
它们以其色彩鲜艳、图案复杂和技法独特而著称。
敦煌壁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项杰出成就,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之一。
它们代表了中国古代壁画的顶峰,也是世界壁画艺术的珍品。
敦煌壁画的故事

敦煌壁画的故事敦煌壁画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瑰宝,不仅是一部中国艺术史的珍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的一部分。
敦煌壁画是敦煌莫高窟中的艺术瑰宝,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敦煌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是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敦煌莫高窟,长约1公里,是世界闻名的古代石窟艺术宝库,这些石窟堆砌在一起,形成了一座庞大的岩石艺术殿堂。
这些岩石艺术殿堂之中,保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佛教雕塑和绘画。
敦煌壁画始于4世纪,经过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变迁,现在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敦煌壁画数量众多,约敦煌莫高窟中壁画数量约有492洞,其中有大量珍贵的绘画作品,包括佛教造像、佛教浮雕、殿堂壁画等。
敦煌壁画的内容主要是佛教题材,包括佛陀的故事、佛经中的各种故事和传说,以及对佛教信仰的表达等。
这些壁画通过画面内容、色彩等方面的表现,生动地描绘出佛教的故事场景和人物形象,让人们体验佛教的智慧和文化。
敦煌壁画的绘画风格独具特色,因为其绘画技法灵活多样,涵盖了传统中国绘画、西域绘画、印度绘画等多种风格和技法。
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的重要史料。
虽然敦煌壁画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但仍然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参观和学习。
其中标志性的一个作品是“卢舍那大菩萨像”,这是一幅名为“梵天变文殊”的壁画,高达36米,宽达20米,是敦煌壁画中最大的一幅壁画,给人以巨大压迫感。
然而,由于敦煌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任务,许多的壁画经过时间风化和人为破坏,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破损。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国家和社会各界都在全力支持敦煌保护工作。
同时,更多的人们通过学习敦煌壁画的文化和艺术,来增强保护文化和历史的意识。
敦煌壁画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每一幅壁画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每一个图案中都包含着独特的宗教和文化信息。
只有通过保护、整理、传承这些文化遗产,我们才能使每个人都能够了解古代艺术和文化的魅力,这也将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壁画简述敦煌,一个神圣的名字。
敦煌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相遇。
敦煌是艺术的殿堂。
那些公元4至11世纪的壁画与雕塑,带给人们极具震撼力的艺术感受。
敦煌又是文献的宝库。
在这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汉文、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粟特文、梵文,文种繁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学、民族、民俗、语言、历史、科技等广泛领域。
1900年农历5月26日,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这个藏经洞,那些古代文献赫然堆满整个窟室。
由此,产生了一门世界性的学科--"敦煌学"。
1910年,敦煌藏经洞劫余文献运藏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
而今,藏经洞发现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世界上收藏敦煌遗书最多的单位,以其丰富的馆藏,为敦煌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敦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丝绸之路河西道、羌中道(青海道)、西域南、北道交汇处的大边关要塞。
从敦煌东北行过安西,为通向中原的河西大道;西出阳关,沿丝路西域南道与新疆的若羌县相连;西北行出玉门关,沿西域北道可通往哈密和罗布泊;敦煌南行经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逾阿尔金山,则直达青海省的格尔木。
敦煌历经了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景观。
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
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
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
敦煌的自然风光同样毫不逊色:沙漠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澄黄的沙山和清澈的泉水相互依存,延续千年不变,景色奇异迷人;阳关及玉门关虽只余下断壁残垣,置身其间,却仍能隐隐感受到边关的铁马金戈之气,使人不得不慨叹历史的沉重和苍凉。
敦煌壁画泛指存在于敦煌石窟中的壁画。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中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
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
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
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
著名的敦煌壁画有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萨锤那舍身饲虎等著名的壁画故事。
敦煌壁画-主要类别一、佛像画作为宗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种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等;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天龙八部------天王、龙王、夜叉、飞天、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大蟒神等等。
这些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
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
二、经变画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
用绘画的手法表现经典内容者叫“变相”,即经变画;用文字、讲唱手法表现者叫“变文”。
三、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出现了具有道家思想的神话题材。
西魏249窟顶部,除中心画莲花藻井外,东西两面画阿修罗与摩尼珠,南北两面画东王公、西王母驾龙车、凤车出行。
车上重盖高悬,车后旌旗飘扬,前有持节扬幡的方士开路,后有人首龙身的开明神兽随行。
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分布各壁。
飞廉振翅而风动,雷公挥臂转连鼓,霹电以铁钻砸石闪光,雨师喷雾而致雨。
四、供养人画像供养人,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
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
五、装饰图案画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画主要是用于石窟建筑装饰,也有桌围、冠服和器物装饰等。
装饰花纹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图案画主要有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
六、故事画为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佛经佛法,必须把抽象、深奥的佛教经典史迹用通俗的简洁的、形象的形式灌输给群众,感召他们,使之笃信朝拜。
于是,在洞窟内绘制了大量的故事画,让群众在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故事画内容丰富,情节动人,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诱人的魅力。
主要可分为五类。
1、佛传故事: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
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佛教徒经过若干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身上。
一般画“乘象人胎”、“夜半逾城”的场面较多。
第290窟(北周)的佛传故事作横卷式六条并列,用顺序式结构绘制,共87个画面,描绘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出家之间的全部情节。
这样的长篇巨制连环画,在我国佛教故事画中是罕见的。
2、本生故事画: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故事。
也是敦煌早期壁画中广泛流行的题材,如“萨捶那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救鸽”、“九色鹿舍己救人”、“须阁提割肉奉亲”等。
虽然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但仍保持着神话、童话、民间故事的本色。
3、因缘故事画: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故事。
与本生故事的区别是:本生只讲释迦牟尼生前故事;而因缘则讲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前世或今世之事。
壁画中主要故事有“五百强盗成佛”、“沙弥守戒自杀”、“善友太子入海取宝”等。
故事内容离奇,情节曲折,颇有戏剧性。
4、佛教史迹故事画: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的故事,包括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瑞像图、戒律画等。
包含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形象的佛教史资料。
这类画多绘于洞窟龛内四披、甬道顶部和角落处次要地方。
但有的也绘于正面墙壁,如第323窟的“张骞出使西域图”、“佛图澄”和第72窟的“刘萨诃”等。
5、比喻故事画:这是释迦牟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给佛门弟子、善男信女讲解佛教教义所列举的故事。
这些故事大都是古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寓言、童话,被佛教徒收集记录在佛经里,保存至今。
敦煌壁画中的比喻故事有“象护与金象”,“金毛狮子”等。
敦煌壁画-造型特色敦煌壁画有着形象各异的菩萨等和俗人形象(供作人和故事画中的人物之分.这两类形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各具不同性质。
从造型上说.俗人形象富于生活气息,时代特点也表现得更鲜明;而神灵形象则变化较少,想象和夸张成分较多。
从衣冠服饰上说,俗人多为中原汉装,神灵则多保持异国衣冠;晕染法也不一样,画俗人多采用中原晕染法,神灵则多为西域凹凸法。
所有这些又都随着时代的不问而不断变化。
与造型密切相关的问题之一是变形。
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形象。
时代不同,审美观点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法也不一样。
早期变形程度较大,较多浪漫主义成分,形象的特征鲜明灾出;隋唐以后,变形较少,立体感较强,写实性日益浓厚。
变形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夸张变形一以人物原形进行合乎规律的变化,即拉长成加灾。
如北魏晚期或西魏时期的菩萨,大大增加了服、手指和颈项的长度,濒骨显露,用日之间的距离牧觅,嘴角上翘,形如花瓣;经过变形彻成为风流潇洒的“秀骨治像”。
全刚力士则多在横向夸张,加粗肢体,缩短脖项,头圆肚大,棱眉鼓眼,强调体魄的健硕和超人们力量。
这两种人物形象都是夸张的结果。
敦煌壁画-绘画风格敦煌壁画各个窟的时代都是不同的,所以风格也不是很一致。
较早之十六国和北魏各窟壁画(如275、254、257等窟)感情强烈外露、动态明显夸张的人物造型,以劲细线条勾勒并注重晕染的表现方法,以及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的形式,都明显带有域外或新疆的绘画风格。
西魏(249窟、285窟等)在吸收传统形式并把更多的生活情节和形象融入佛教壁画创造中。
通常这个时期的壁画为白粉铺底,以遒劲潇洒的线描和明快的赋色进行绘制。
整体上,看来传统画风在敦煌佛教艺术中已得到进一步发展。
北周(290、428、299等窟)通常为大型本生及佛法故事连环画,皆以白壁为底,用流畅的线描勾勒,造型简赅生动,色彩清淡雅丽,虽有的肌肤略作立体晕染,尚存西域绘画遗风,但整体而言,从形象到艺术风格已是汉族传统绘画面貌了。
敦煌壁画各个窟的时代都是不同的,所以风格也不是很一致。
较早之十六国和北魏各窟壁画(如275、254、257等窟)感情强烈外露、动态明显夸张的人物造型,以劲细线条勾勒并注重晕染的表现方法,以及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的形式,都明显带有域外或新疆的绘画风格。
西魏(249窟、285窟等)在吸收传统形式并把更多的生活情节和形象融入佛教壁画创造中。
通常这个时期的壁画为白粉铺底,以遒劲潇洒的线描和明快的赋色进行绘制。
整体上,看来传统画风在敦煌佛教艺术中已得到进一步发展。
北周(290、428、299等窟)通常为大型本生及佛法故事连环画,皆以白壁为底,用流畅的线描勾勒,造型简赅生动,色彩清淡雅丽,虽有的肌肤略作立体晕染,尚存西域绘画遗风,但整体而言,从形象到艺术风格已是汉族传统绘画面貌了。
敦煌壁画-线条色彩线条和色彩作为我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能够以简练的笔墨,塑造出个性鲜明和内心复杂的人物形象。
敦煌壁画全面地继承了这个传统,并适应创造新形象的需要而有所发展。
壁画的起稿线豪放自由,粗壮有力。
寥寥数笔土红线,一只撒野奔驰的野牛脱壁而出;笔力爽快的接线表现了一群猎仔争先恐后奔跑觅食的活泼神态;“篙山神送柱”一图里的人物和建筑部是不用朽子(木炭条),随手勾描的画稿,显然逸笔草革,仍不失为一幅神采生动的白描。
在不经意的落笔起稿中,往往另有一种自然流露于笔墨问的天趣。
敦煌壁画的定形线是比较严谨的,早期的铁线描,秀劲流畅,用于表现潇洒清秀的人物,如西魏的诸天神灵和飞天,线描与形象的结合,堪称关五无暇。
唐代流行兰叶描,中锋探写,圆润、丰满、汗厚,外柔而内刚。
敦煌壁画-外来影响敦煌壁画一开始就不同程度地具有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形成自成体系的中国式佛教艺术。
在这方面,古代画家们。
立下了丰功伟绩。
值得称道的,是在继承和发扬民族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外来艺术时他们那种宏伟的气魄和抉择精严的态度。
敦煌壁画对外来艺术的借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借鉴外来人体解剖。
如果把十六国时代的墓室画与同时期的敦煌壁画相比,可以发现:墓画人物多宽袍大袖,造型简略.而对人体解剖不签注意,象征性装饰性的味道饺浓;敦煌壁画人物多半裸或裸体,描写细致,人体比例和解刘较淮确,因而真实感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