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见诗歌意象
高中诗歌常见意象归纳总结

高中诗歌常见意象归纳总结高中阶段是人生中思想和艺术创作开始蓬勃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进行诗歌欣赏和分析的重要阶段。
在高中诗歌中,常常出现各种意象,这些意象不仅给予作品以美感,也反映了作者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感受。
本文将对高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诗歌作品。
一、自然意象1. 鸟:鸟类常用作高中诗歌中的意象,代表着自由、纯真和美好。
鸟儿的飞翔、鸣叫常常与人的心灵联系在一起,给人带来欢愉和宁静的情感。
2. 花:花朵是高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代表着青春、爱情和生命的美好。
花的芬芳和色彩为作品增添了鲜艳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象征着短暂和轻盈。
3. 水:水是高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代表着变幻、流动和柔软。
水的润泽和透明性常常与爱情、岁月相联系,给予作品以深远的内涵和感染力。
二、情感意象1. 孤独:高中诗歌中经常出现孤独的意象,代表着一个人的内心独处和思考。
孤独可以是自身感受到的,也可以是对他人孤独的观察和感受。
2. 幻想:幻想是高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代表着对未知和理想的向往。
通过幻想,诗人可以创造出一个理想的世界,寻求自我的存在和意义。
3. 悲伤:悲伤是高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代表着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痛苦时的真实情感。
悲伤和孤独、失落常常相互交织,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痛苦和无奈。
三、时间意象1. 黄昏:黄昏是高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代表着开始和结束之间的过渡。
黄昏的暮色和美丽常常让人回忆起过往的美好或感叹时光流逝的无常。
2. 春天:春天是高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代表着希望和新生。
春天的到来经常和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联系在一起,给予作品积极的能量。
3. 静止:静止是高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代表着时间的凝固和心灵的宁静。
在纷繁的生活中,诗人常常通过描写静止的画面来表现对安宁和平静的追求。
四、社会意象1. 自由:自由是高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代表着个体的追求和社会的理想。
诗人通过自由的意象表达对束缚和压力的抗争,追求真我和真实的生活。
高中语文常见的诗歌意象

常见的诗歌意象月亮——思乡、怀念故友浮云——游子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婉、至诚鹧鸪——思乡、凄清东篱——出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离别怀思之情梅花——不怕挫折打击、敢为天下先以及纯洁的高尚品质松树——傲霜斗雪的品质梧桐——凄凉、凄苦、悲伤之情燕子——惜春、思念亲人、昔盛今衰、亡国破家之感、羁旅情仇、飘泊之苦寒蝉——悲凉浮萍、孤舟——漂泊之感花草树木类: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梅花:坚强、不屈不挠。
竹:气节、正直,谦恭、虚心。
杨柳:送别、伤感。
梧桐:凄凉、凄苦。
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草:卑微、荒凉或希望、顽强生命力。
飞禽走兽类:子规(杜鹃):凄恻、思乡。
猿猴:哀伤、凄厉。
鸿鹄:理想、追求。
孤雁:思乡、孤独寂寞、飘零。
沙鸥:漂零伤感。
蝉:高洁,悲秋。
斑马:惜别。
鹧鹄:离愁别绪。
哀鸿:哀伤痛苦,流离失所。
风霜雨雪类:江水:流逝、伤时、愁苦、怀古。
秋水:盼望.烟雾:情感朦胧、惨淡。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
浮云:游子、飘泊。
露、霜:人生易老、环境凄苦。
冰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
其他类:月:人生圆缺悲欢、思乡念亲。
夕阳:失落、消沉、人生短暂。
夜半:愁思怀旧。
古迹:怀旧、感慨昔盛今衰、明志。
乡村、山水间:厌俗思归、纯朴隐逸。
仙境:飘逸自由、高洁厌俗。
天地山川:生命短暂、个人渺小,情感孤独,心胸开阔。
双鲤、尺素:书信。
西楼:桂怨。
南浦:水边送别。
长亭:路上送别。
精卫:不畏艰难。
抱柱:坚守信约。
三尺:法律。
南冠:囚犯。
白云苍狗:世事变幻无常。
西楼:闺怨。
诗歌的意境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这两个词语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常见的思想感情(基调)类型:依恋、忧愁、惆怅、伤感、凄苦与寂寞、孤独、烦闷,恬淡、闲适、豁达与欢乐、愉悦、乐观,憎恶、激愤、愤懑与仰慕、热爱,激昂雄壮与悲壮坚守节操与忧国忧民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直抒胸臆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当作人杰借景抒情由景生情情因景现所以借景在诗中出现,情也在诗中出现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象,它们是诗歌表达情感和意境的重要手段。
在此,我将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进行总结与归纳,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魅力。
1. 自然意象自然意象是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通过描写自然界的事物和景观来抒发情感或表达思想。
例如,描绘四季变换的景色、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象、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等都是常见的自然意象。
通过自然意象,诗人可以借用大自然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使诗歌更富感染力和艺术性。
2. 动物意象动物意象在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象征某种特定的品质、情感或社会现象。
例如,老虎象征勇猛,孔雀象征美丽,狼象征狡猾等。
通过借用动物的特征来表达人物的性格或描述社会现象,诗人可以使诗歌更加丰富多样,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与联想。
3. 花草意象花草意象在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或者某种情感。
例如,蔷薇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爱情,百合花象征纯洁,菊花象征坚强等。
通过借用花草的形象,诗人可以用简洁的描写表达出某种情感的深度和力量,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 星空意象星空意象在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象征浩渺、辽阔、神秘或者梦想。
星星、月亮、银河等天体常常被诗人运用,通过对星空的描绘,营造出宏大的氛围和广阔的空间感。
星空意象常常与思考人生意义、追寻梦想等主题有关,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思索。
5. 色彩意象色彩意象在诗歌中经常被用来描绘景物或者表达情感。
不同颜色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红色象征激情、力量,蓝色象征冷静、宁静等。
通过对色彩的运用,诗人可以给诗歌注入强烈的感情色彩,使作品更具生动性和张力。
6. 城市意象城市意象在现代诗歌中较为常见,通过对城市景观的描绘,表达思考现代化发展、生活压力等主题。
例如,高楼大厦、拥挤的街道、霓虹灯等都是常见的城市意象。
通过对城市的生动描绘,诗人可以展示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7. 季节意象季节意象是描写时间变迁和自然景观的重要手段。
高中诗歌常见意象及其含义

诗歌中常见意象及其含义(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1987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高中语文常见的古诗词意象

高中语文常见的古诗词意象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冰心,高洁的心性。
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
碛,沙漠。
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代《送别》,作者不可考,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离开长安到全国各地去时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因此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而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离别”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蝉以蝉表品行高洁。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常见的诗歌意象

常见的诗歌意象诗歌是一种美妙的文字艺术形式,通过诗人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出深刻的思想、感情和美感。
在诗歌中,常常使用各种意象来丰富诗歌的表达,引发读者的共鸣和联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它们的魅力。
1. 春天的花朵: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鲜花绽放,代表了生命的绽放和希望的到来。
诗人经常使用春天的花朵作为意象,来表达喜悦、美好和新的开始。
2. 清晨的日出:日出是一天开始的时刻,它代表了新的希望和生机。
清晨的日出在诗歌中常被用来描绘美丽的景色和一天的开始,给人以宁静和希望的感觉。
3. 海洋的浩瀚:海洋是一个广袤而神秘的世界,它代表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力量。
在诗歌中,海洋常常被用来表达自由、广阔、深远和人类无法掌控的力量。
4. 星星的闪烁:星星是夜空中的明亮点点,在诗歌中常被用来表达美丽、神秘和温暖的感觉。
星星的闪烁也可以象征梦想、希望和追求。
5. 鸟儿的飞翔: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在天空中,代表了自由、轻盈和梦想。
在诗歌中,鸟儿的飞翔常被用来表达逃离束缚、追求自由和追寻理想。
6. 山川的壮丽:山川是大自然最宏伟的景观之一,它们高耸入云,给人以壮阔和崇高的感觉。
在诗歌中,山川常被用来描绘宏伟、广阔和力量。
7. 雨水的滋润:雨水是大地的滋润之源,代表了生命的培育和希望的降临。
在诗歌中,雨水常被用来表达清凉、滋润和恩赐。
8. 黄昏的余晖:黄昏是白天过去,夜晚尚未来临的时刻,它代表了过渡和变化。
黄昏的余晖在诗歌中常常被用来描绘温暖、华丽和迷人的景象。
9. 古老的城市:古老的城市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沉淀,代表了传统和记忆。
在诗歌中,古老的城市常被用来表达沧桑、古朴和温情。
10. 落叶的飘飞:秋天是落叶飘飞的季节,代表了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感觉。
在诗歌中,落叶的飘飞常被用来表达思念、离别和岁月的变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它们丰富了诗歌的表达,赋予了诗歌更深层次的含义。
当我们阅读诗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意象所传递的美丽和情感。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

中学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意象是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中借助的某一形象,附着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所以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必定会有助于同学们去理解全诗的。
今日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有点长,可以(保藏)下来渐渐看,希望会对你们品鉴古诗词有帮助哦~诗歌鉴赏常见意象一、边塞怀古诗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1.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 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
3. 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4.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5. 折戟:指斗争的惨烈。
6. 柳营:指军营。
7.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8. 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怜悯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9. 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二、送别诗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长亭饯别,饮酒泣别,日暮伤别,夕阳等1. 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孤独之情。
2. 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3. 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4. 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5. 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6. 罗幕:精致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
7. 乱红: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子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
8. 危楼:高楼,多指女主子公远眺远处,思念心上人。
9. 落花:(落红、残红)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悲伤。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厚喟叹和哀愁。
10. 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
11.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高考诗歌鉴赏·常见意象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坚贞高洁正直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冰清玉洁坚强不屈不挠逆境莲:因为“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很多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3、动物类猿猴:哀伤凄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沙鸥:飘零伤感鸟:象征自由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鸿雁:书信、传送书信的使者、思乡、羁旅伤感鹧鸪鸟: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悲凉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燕子: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变迁,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诗歌意象(一)写景咏物诗常用意象哀鸿比喻哀伤痛苦、流离失所的人。
龚自珍《已亥杂诗》:三更忽轸(zhě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野渡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渔舟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
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鸳鸯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
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桃花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蝴蝶表现一种融和骀荡的春意。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草木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
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烂柯喻离家时间之长。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西风表现思念与离乡之愁。
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夕阳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彩袖表现对心上人的一种爱恋、珍惜之情。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红颜。
锦瑟表现一种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
贺铸《青玉案》: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蝉常用来表现品行的高洁。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梅花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松柏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竹子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喜爱。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杨花飘零之意。
郑谷《淮上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待周的故事。
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饿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
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
松喻傲霜斗雪的坚贞品质。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莲花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莲子”即“怜子”,“清如水”象征爱情的纯洁。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二)伤春作别诗常用意象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
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李白《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蛾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温庭筠《菩萨蛮》: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罗幕精美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乱红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人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
欧阳修《蝶恋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危楼高楼,多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落花“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诗人由花落而感慨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
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和品格的高尚。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
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芳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离恨。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三)山水田园诗意象绿树常表现一种幽静的环境。
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黄鹂常以黄鹂鸣叫强化环境的清幽。
曾几《山衢道中》: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空山常表现空旷、幽静的环境。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常以明月渲染一种清幽的环境。
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柳绿渲染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
王维《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桂花表现一种宁静、清远的情境。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春山渲染寂静的环境。
于良史《春山夜月》: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云常表现主人公的恬淡隐逸之情。
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海棠表现对美好景物的珍惜。
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白鸥一种水鸟,多借来表现自由恬静的生活。
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白鹭一种飞在水田或沙滩上的鸟,常表现一种安谧清幽的环境。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稻香表现农村环境及农村生活的恬静与清幽。
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细雨写环境的宁静、恬淡。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蛙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
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四)羁旅行役诗常用意象月亮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丁香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煜《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芭蕉常表达孤独忧愁的离别之情。
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乌鸦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猿啼在诗歌中常象征一种悲伤的感情。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红豆又名相思豆,借只男女爱情的信物。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日暮常用来表现游子思乡。
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落日表现迟暮的老年。
杜甫《江汉》: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高楼借人在楼上或登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
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茅店指荒郊野外,多表达漂泊之意与思乡之情。
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青鸟青鸟是传书的信使。
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
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白云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代诗词中常表现的情感。
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白云也往往同隐者联系在一起,白云自由不羁,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
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五)咏史诗与边塞诗常用意象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销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折戟指战争的惨烈。
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柳营指军营。
温庭筠《经五丈原》: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芦狄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