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

合集下载

第7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第7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毛坯上未加工的表面作定位基 准的为粗基准 。 精基准:经过机械加工的表面作定位基 准的为精基准。 选择顺序:先选择精基准定位把工件加 工到设计要求,然后考虑选择粗基准定 位,把用作精密基准的表面加工出来。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对于有不加工表面的工件,为保证 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 要求,一般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外圆表面加工方案
1)粗车-半精车-精车 ——软 2)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软、硬 3)粗车-半精车-精车-精细车(金刚车) ——有色金属
孔加工方案
1)钻-(扩)-粗铰-精铰:非旋转体上小孔 2)钻-(扩)-拉 :大批量 3)粗镗-半精镗-精镗 : 箱体上孔 4)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淬硬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3、机械加工工序卡
五、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与步骤
1.原则 :保质、高效、低耗。 2.步骤: 1)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 2)选择毛坯。 3)选择定位基准。 4)拟定工艺路线。 5)确定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
五、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与步骤
1.原则 :保质、高效、低耗。 2.步骤: 6)确定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7)确定个工序的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 和辅助工具。 8)填写个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9)填写工艺文件。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2)如果要保证某加工表面(相对重要 表面)切除的余量均匀,应选该表面作 粗基准 。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3)为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 余量,应选择毛坯余量小的表面作粗基 准。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4)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尽可能平整, 不能有飞边、浇注系统、冒口或其它缺 陷,以便使工件定位可靠,夹紧方便。 (5)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基准表面只能 使用一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制定针对不同机械零部件加工加工过程和加工要求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它对于机械加工工艺的质量控制、工艺参数设置以及工艺改进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过程和要注意的事项。

一、背景分析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之前,首先需要对加工对象进行背景分析。

例如,明确加工的零部件种类、材料属性和功能要求等。

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规程能够更加准确地刻画出合适的加工工艺。

二、工艺流程的确定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需要准确确定加工工艺的流程。

一般来说,工艺流程包括零件的准备、开料、粗加工、精加工以及表面处理等环节。

通过合理的流程设计,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三、加工参数的设定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还需要合理设定加工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和切削量等。

合理的参数设定能够保证加工过程的效果和稳定性。

四、质量控制要求的明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还需要明确质量控制要求。

这包括对加工零部件的尺寸、形状、表面粗糙度以及加工精度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设定合理的质量控制要求,可以有效保证加工产品的质量。

五、工艺改进和优化一套优秀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应该是不断改进和优化的产物。

在规程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工艺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满足不同加工需求和提高加工效率。

六、培训和执行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后,需要进行培训和执行。

员工需要掌握规程中各项加工要求和工艺参数,并在实际操作中加以执行。

定期的培训和评估能够很好地保证规程的实施效果。

总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是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措施。

通过背景分析、工艺流程的确定、加工参数的设定、质量控制要求的明确、工艺改进和培训与执行等多个环节的合理安排,能够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规程,为机械加工提供指导和保障。

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与优化工艺规程,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推动企业的发展。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要求与步骤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要求与步骤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要求与步骤1. 引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件加工质量和提高加工效率,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步骤。

本文将介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要求与步骤,包括选择加工设备、确定加工工艺参数、安全操作规范等内容。

2. 选择加工设备机械加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在选择加工设备时,需考虑以下要求:•加工工件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特性。

•加工表面粗糙度、平行度、垂直度等要求。

•加工工艺的复杂程度及对加工设备的要求。

•加工工件的批量及生产效率要求。

3. 确定加工工艺参数在机械加工工艺中,确定合适的加工工艺参数对于保证工件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是确定加工工艺参数的一般步骤:3.1 分析工件特性首先,需要对工件的材料性质、尺寸、形状等进行分析。

根据工件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切削工艺和切削刀具。

3.2 确定切削力与切削热量通过计算或实验,确定切削力与切削热量。

根据切削力与切削热量来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加工工艺参数。

3.3 选择刀具与夹具根据工件的形状、材料和加工工艺参数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夹具。

刀具的选择应考虑切削速度、切削材料、切削刃数等因素。

3.4 确定加工路线与顺序确定加工路线与顺序是指确定工件加工的具体步骤和顺序。

要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和切削工具的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加工路线和顺序。

4. 安全操作规范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安全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为常用的安全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应熟悉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和安全规范。

•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眼镜、手套等。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戴手套、长袖等容易被夹入机床的物品。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机床的运行状态,如异常情况及时报修。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加工液和废料等要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5. 总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确保机械加工质量和提高加工效率的重要措施。

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应遵循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确定合适的加工工艺参数、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第一节工艺规程概述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一)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一台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元器件、标准件、工具、工装、设备的购置、运输、检验、保管,专用工具、专用工装、专用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等生产准备工作和毛坯制造、零件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产品装配与调试、性能试验以及产品的包装、发运等工作。

(二)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能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可以通过不同的工艺方法来完成。

因而工艺过程又可具体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特种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装配等工艺过程。

采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加工对象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成为成品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若干个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

1.工序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点是否改变和加工是否连续。

这里的连续,是指工序内的工作需连续完成,不能插入其它工作内容或者阶段性加工。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制定生产计划、进行经济核算的基本单元。

工序又可细分为安装、工位、工步、走刀等组成部分。

2.安装安装是指工件(或装配单元)通过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3.工位工位是指在一次装夹中,工件在机床上所占的每个位置上所完成那一部分工序。

4.工步工步是指在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续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和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工步是构成工序的基本单元。

5.走刀走刀是指刀具相对工件加工表面进行一次切削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

每个工步可包括一次走刀或几次走刀。

二、工艺规程的作用和类型(一)工艺规程的作用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组织生产、管理生产的主要工艺文件,是加工、检验验收、生产调度与安排的主要依据。

(机械制造行业)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机械制造行业)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3-1基本概念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一)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到机械产品出厂的全部劳动过程。

包括: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2)毛坯的制造3)零件的机械加工及热处理4)产品的装配、检验、试车、油漆、包装等。

5)产品的辅助劳动过程直接生产过程被加工对象的尺寸、形状或性能、位置产生一定的变化。

如:零件的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

间接生产过程:不使加工对象产生直接变化。

如:工装夹具的制造、工件的运输、设备的维护等。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是对零件采用各种加工方法,直接用于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以及力学物理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全部劳动过程。

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成品的方法和过程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和半成品的过程。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工作地点是否改变和加工是否连续完成。

同一零件,同样的加工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工序安排。

如图所示的阶梯轴的加工:加工内容:1.加工小端面 2.小端面钻中心孔3.加工大端面 4.大端面钻中心孔5.车大端外圆 6.对大端倒角7.车小端外圆8.对小端倒角9.精车外圆10.铣键槽11.去毛刺工序1:加工内容1到9——车床工序2:加工内容10、11——铣床(手工去毛刺)工序1:加工内容1、2、7、8—加工小端工序2:加工内容3、4、5、6—加工大端工序3:加工内容9工序4:加工内容10、11 第三种工序安排:工序1:加工内容:1、2、3、4—铣两端面打中心孔工序2:加工内容:5、6、7、8—仿形车外圆、倒角工序3:加工内容:9—精车外圆工序4:加工内容:1—铣键槽工序5:加工内容:11—去毛刺2、安装如果在一个工序中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夹,则每次装夹下完成的那部分加工内容称为一个安装。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制定生产 计划、进行经济核算的基本单元。工序又可细分为安 装、工位、工步、走刀等组成部分。
工艺过程组成
工艺过程组成
2)安装
工件加工前,使其在机床或夹具中相对刀具占 据正确位置并给予固定的过程,称为装夹。(装夹 包括定位和夹紧两过程)
安装是指工件通过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 分工序。
1、生产纲领: 指包括备品、备件在内的该产品 的年产量。产品的年生产纲领就是产品的年生产量。 零件的年生产纲领由下式计算
N=Qn(1+a)(1+b)
式中:
N:零件的生产纲领(件/年); Q:产品的年产量(台/年); n:单台产品该零件的数量(件/年); a:备品率,以百分数计; b:废品率,以百分数计。
第五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5.1 零件制造的工艺过程 5.2 工艺规程的作用及设计步骤 5.3 零件工艺性分析与毛坯的选择 5.4 定位基准的选择 5.5 工艺路线的拟定 5.6 加工余量的确定 5.7 尺寸链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5.8 时间定额和经济分析
重点、难点:定位基准的选择;尺寸链和工序尺寸 的确定
定义:全年中重复制造同一产品。 特点:产品品 种少、产量大,长期重复进行同一产品的加工。
5.2 各种生产类型工艺过程的主要特点
工艺过程特点 工件的互换性
单件生产
一般是配对制造,没有互换 性,广泛用钳工修配
毛坯的制造方 法及加工余量
铸件用木模手工造型;锻件 用自由锻。毛坯精度低,加 工余量大
生产类型
5)走刀
走刀(又称工作行程)是指刀具相对工件加工 表面进行一次切削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每个工步 可包括一次走刀或几次走刀。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1.工艺规程的作用①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条件;②工艺规程是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工作的依据;③工艺规程是新建或扩建工厂及车间的基本资料。

2.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①技术上的先进性②经济上的合理性③良好的劳动条件3.制订工艺规程所需的原始资料①产品的全套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②产品验收的质量标准③产品的生产纲领④毛坯资料⑤现场生产条件⑥工艺规程设计时应尽可能多了解新工艺、新方法4.工艺规程的制订步骤4.1零件的工艺分析1)零件技术要求分析①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②主要加工表面的形状精度③主要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④各加工表面粗糙度以及表面质量方面的其它要求⑤热处理及其它技术要求2)对零件图具体技术分析:①零件的视图、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是否齐全②零件图所规定加工要求是否合理③零件的选材是否恰当3)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①机械零件的结构,由于使用要求不同而具有各种形状②在分析零件的结构时,不仅要注意各物体表面本身特征,而且要注意这些表面的不同组合③在研究零件结构时,要注意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4.2选择毛坯类型1)毛坯种类的选择:由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零件结构形状的尺寸大小,零件的生产纲领以及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可能性决定。

2)确定毛坯的形状和尺寸,确定毛坯形状和尺寸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为使加工时工件安装稳定,有些铸件毛坯,需要铸出工艺凸台②为了保证零件加工质量和加工方便,常将一些零件作成一个整体毛坯,加工到一定形状后再切割分离。

4.3选择定位基准按照基准的选择原则,必须选择好各道工序的定位基准。

4.4工艺路线的拟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和方案的选择,加工阶段的划分,确定工序的分散与集中,加工顺序安排和热处理安排等。

1)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的选择选择表面加工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根据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尽可能采用经济加工精度方案经济加工精度:是指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包括完好的机床设备、必要的工艺装备、标准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耗用时间和生产费用)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
1.确定工艺要求
首先要明确加工件的要求和技术要求,并根据加工件的材质、形状和用途等情况,确定加工工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设计工件图纸
根据加工件的要求和规格,绘制详细的工件图纸,包括工件的尺寸、形状、数量、材质、加工面、加工精度、表面处理等信息。

3.选择加工工艺和工序
根据工件的材质、形状和技术要求,选择适当的加工工艺和工序,包括粗加工、精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4.编制工艺流程和工序卡
根据所选的加工工艺和工序,编制详细的工艺流程和工序卡,包括每个工序的操作方法、加工参数、工具、夹具、设备和安全注意事项等信息。

5.制定检验方案
根据工件的质量要求和加工精度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案,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确保工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6.制定安全措施
根据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安全。

7.审核和评审
制定完工艺规程后,需要对规程进行审核和评审,并及时调整和完善,确保规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
工艺规程是生产工人操作的依据 ,在加工过程中操

者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

随着新技术、新设 备的不断出现 ,作为指导生产活动的工艺规程也必须与时俱
进,不断创新 ,不断完善。

笔者就如何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的步骤谈一下浅显的看法。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1. 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技术文件
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 ,经该工艺规程的主管工艺人员更改 并经批准后才能执行 ,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更改。

件的工艺过程是一个整体 ,对过程中任何工序的更改都要从 整体的观点去分析。

2. 工艺规程是进行生产准备和生产管理的依据
工艺规程是由产品设计到加工制造的桥梁。

为了把零件 的设计图样变成产品 ,必须在物资方面以及生产管理方面做 系列的准备工作。

3. 工艺规程是新厂建设和旧厂改造的重要技术资料
在执行过程中
,如果发现工艺规程有错误或有好的建议 个零
在建设新厂或在老厂的基础上为某种新产品的投产扩
建车间时,工艺规程可以提供生产需要的机床和其他设备的
种类、规格、数量、各类设备的布局、建筑面积、生产工人的工种、数量以及必须具备的技术等级等数据。

、制定工艺规程所依据的技术资料
制定工艺规程的工作是从研究零件图及其技术条件开
始的。

工艺人员在制定工艺规程时,首先要确定其内容,将这
些内容划分成工序,进而为各工序选择适当的设备,并根据零
件图和规定的生产纲领决定取得毛坯的方法。

由此可见,制定
工艺规程应当具备以下主要技术资料。

1.产品零件图及有关部件图或总装图
产品零件图和与之相应的技术条件是规定对所制零件
要求的唯一文件,是零件制成后进行检验和验收的唯一依据。

因此,产品零件图应当正确而完善。

工艺人员在为制定工艺规程而研究产品零件图时,其主要目的是认真领会零件图的各
项技术要求,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产品质量。

2.生产纲领
生产纲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应当出产的产品数量。


了规定的生产纲领,才能据以确定采用哪种方式组织生产,才
能合理地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才能在拟订工艺过程时确定工序集中或工序分散的程度。

此外,机床和工艺装备的选择也
都要与生产纲领相适应。

3.毛坯资料
零件的机械加工是从毛坯开始的。

毛坯的类型对零件的
工艺过程和工序的内容以及基准的选择都有重要影响,因此,
在开始拟订工艺过程时,必须首先确定所用毛坯的形式。

零件的毛坯可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如铸造、锻造)制造。

工艺人员
应当熟知各种各样的毛坯制造方法、各种型材的材质和规格。

4.可能有的设备及各类设备手册
在编制工艺规程时,可能会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选择设
备:一种是为新设计的车间或新设计的工厂选择设备。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投资的多少、生产纲领的大小以及预测的经济效益选择技术先进的、最合适的设备类型。

另一种是在老厂现有设备的条件下选择设备。

在这种情况下,可供选择的设
备数量较少,所拟订的工艺过程和工序内容应当和现有设备及现有生产条件相适应。

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添
置一些必要的设备。

、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
1.分析产品零件图及与之相关的技术资料
零件图是制定工艺规程的最基本技术依据,而与之有关
的技术资料则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零件图中各项技术要求的实质。

为了制定出合乎要求的工艺规程,必须认真分析零件
图,找出零件的结构特征和主要的技术要求,从而为选择表面
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设备奠定基础。

2.选择毛坯
在选择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法时,应考虑零件的设计和加工的要求以及毛坯的制造成本,以便达到既能保证质量又能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拟订工艺过程,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及工艺装备
拟订工艺过程就是要确定工序的内容及其进行的顺序。

在初步拟订工艺过程时,只绘制工序草图,在草图上标出用粗
线代表的被加工表面以及尺寸线和用字母代替的工序尺寸数值。

4.绘制工序尺寸网络、计算工序尺寸
绘制工序尺寸网络图示为了便于查找所需要的尺寸链
关系,而计算工序尺寸是按照尺寸链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的。

5.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确定切削用量,就是确定最合适的切削速度、进给量以及
切削深度,以便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及高的生产率。

6.填写工艺文件,完善工序图
述几个工序完成后,要具体填写工艺文件,包括机械

工综合卡片、毛坯协作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协作加工片、技术检验卡片等;还要完善好工序图,检查是否有尺寸
的标注遗漏等。

(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技师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