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中国教育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答案简答

三、简答题:0.“百日维新”期间在教育改革上有哪些主要举措?答:(1)下令各地建立新式大、中、小学堂,学堂中增加了近代学科内容;(2)创办了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这是变法失败之后得以保留的唯一变法成果;(3)下令各地设立农务学堂、蚕桑学堂、茶务学堂,决定兴办矿务、铁路、医学等专业学堂。
(4)改革科举,改试策论,并增设近代科学类。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答:(1)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它分内、外两篇,内篇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气”。
从而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
(2)张之洞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从而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的系统引进开辟了道路,但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
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
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本质就是如此。
(3)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得到清统治当局及社会政界和思想界多数人士的认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
2.《大同书》中是如何构建理想教育体系的?答:《大同书》是康有为构思理想社会的著作,完成于1884年,但直到变法失败后经过修改才发表。
《大同书》中包括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理想教育体制的蓝图,体现大同世界人人平等、教育普及、施教合理、使人健康发展的远景。
(1)人本院和育婴院,属于学前教育;(2)小学教育,6岁儿童入学;(3)中学院,11岁入学;(4)大学院,16岁以上中学毕业生。
《大同书》中的教育体制是儒家教育思想与借鉴西方学制结合的产物。
3.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实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杜威的一些教育观点,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几乎成为教育界的口头禅。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京师同文馆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第一所官办新式学校,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接管理。
初创时仿俄罗斯馆,专修外国语。
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培养外语、外交和翻译人才,并兼及其他新式的行政等人才。
在课程方面,外语居于首位;也有算学等科目;汉文经学,贯穿始终,特别重视对学生封建道德习惯的培养。
在教师方面,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
在经费方面,从海关税务司办公经费项下提成。
京师同文馆的历史地位:第一,京师同文馆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由观念变为现实。
第二,它身处帝都北京,乃至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又为洋务中枢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接统领,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它的一些重要举措以及由此引起的争执往往能反映出各派关于教育改革的观点。
2.洋务学堂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人才,其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
洋务学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实业学堂。
洋务学堂数量少、规模小;地区集中;学堂各自独立,附属洋务机构。
洋务学堂的特点(评价洋务学堂):具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以京师同文馆为例,招生始限于八旗贵胄子弟,后扩大为正途科甲人员,始终有严格的等级界限;传统道德的灌输和儒家经典的研习仍是学习的内容。
近代资产阶级学校的萌芽,是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以造就各类专门人才为目标,与传统学校养成科举入仕人才不同;开设外语、自然科学等一些新式课程,这是区别于传统学校的重要标志;改革教学制度和方法,采用西方班级授课制和分年授课计划。
3.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其进行了全面论述。
“中学为体”就是把《四书》《五经》等旧有的中国文化作为最根本的主体内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
“西学为用”就是用西政(指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艺(近代西方科技)、西史等来观察、分析和处理当时世界上出现的各种事务,为洋务事业服务。
齐鲁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107)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一语评价的是()A.《国风》B.《九章》C.汉乐府民歌D.《古诗十九首》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2、初唐时期力反齐梁诗风,标举“风雅寄兴”和“汉魏风骨”,在复古旗帜下进行诗歌内容革新的著名诗人是()A.王勃B.卢照邻C.沈期D.陈子昂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无3、关于《诗经》的编订,汉代有“孔子删诗”的说法,最早提出此说的是()A.《汉书•食货志》B.《史记•孔子世家》C.《国语•周语上》D.《毛诗大序》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4、下列表述班固《汉书》特点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文挥洒自如B.叙事平实稳健C.文章组织谨严D.语言富丽典雅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无5、张志和的词作《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属于()A.曲子词B.早期文人词C.伶工之词D.士大夫之词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6、《诗经》“国风”中揭露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并表达人民热烈向往美好生活的诗篇是()A.《伐檀》B.《七月》C.《硕鼠》D.《君子于役》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7、“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出自陶渊明的()A.《感士不遇赋》B.《归去来兮辞》C.《闲情赋》D.《咏史述》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8、被《诗品》称为“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的是()A.潘岳《悼亡诗》B.左思《咏史》C.郭璞《游仙诗》D.鲍照《拟古》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9、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论文的作者是()。
A.孔融B.曹植C.曹丕D.王粲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10、《春秋》叙述历史的特点是()A.采用新闻标题形式记事B.记言。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作者:————————————————————————————————日期:2《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西周诸侯所设大学,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因半环以水,故称“”。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
3、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4、《中庸》把教学过程概括为5.韩愈《》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从恢复与捍卫儒家道统的高度,对教师问题进行系统论述。
6.夏代“为政尚武”,故在国都设“”以培养武士。
7.稷下学宫采取“”的办学方针,保证了稷下先生学术自由。
8.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而又实际推行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之洞等人拟定的《》。
9.1927年5月,国民政府正式实施“”的教育方针。
10.洋务运动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秦始皇采纳法家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A无为而治 B儒道释三教合一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A学、思、行 B闻、见、知、行C学、问、思、辨、行 D见闻为与开心意3.唐代科举考试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的方法是………………()A帖经 B墨义 C诗赋 D策问4.朱熹认为大学教育的重点是…………………………………………()A学习四书五经B“明其理” C应科举D“学其事”5.王安石在太学的教学管理上实行了…………………………………()A苏湖教法 B三舍法 C监生历事制度D“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
6.西周时期教育主要特征为……………………………………………()A.政教一体,学在官府B.官学衰落,私学兴起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7.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A. “存天理,去人欲”说B. “致良知”说C. “教为圣人”说D. “知行合一”说8.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在教育目的上主张…………………………()A.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B.修己以安人C.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D.学而优则仕9.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A. “生活即教育”B.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C. “主动”、“习行”D. “教学做合一”10. 王充把教学过程概括为………………………………………………()A.学、思、行B.闻、见、知、行C.学、问、思、辨、行D.见闻为与开心意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1分)意思是说,实施教育,不分贵贱、贫富、地域、种族。
成人高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核试卷

8.嫦娥三号
9.全球化
10.脱贫攻坚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道路。
2.五四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为新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对中国共产党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D.保持社会稳定
15.下列哪些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A.实现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社会和谐
16.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目标有()。
A.促进经济合作
B.加强文化交流
C.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D.增进沿线国家友好关系
17.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A.实施节能减排
B.加强环境保护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A
3. A
4. A
5. A
6. B
7. B
8. B
9. A
10. B
11. B
12. B
13. B
14. A
15. A
16. A
17. A
18. A
19. A
20. A
二、多选题
1. ABD
2. ABC
3. ABD
4. ABCD
5. ABC
6. AB
7. ABCD
8.中国的_______探测器在2013年12月成功软着陆月球,这是中国第一次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
吉林师范成人教育《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吉林师范成人教育考试试卷《中国古代文学史二》A卷年级专业姓名分数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答案的题号,填人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2分,共20分)1.欧阳修散文的基本风格是()A.沉著痛快 B.艰涩怪奇C.平易流畅 D.气雄词峻2.北宋词人晏殊被称为()A.俚俗词人 B.富贵词人 C.豪放词人 D.感伤词人3.下列词句出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的是()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B.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4.苏轼词的基本特点是()A.以诗为词 B.以文为词 C.以赋为词 D.以曲为词5.元杂剧《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的作者是()A.白朴 B.乔吉 C.张可久 D.贯云石6.关汉卿塑造的悲剧形象之一是()A.谢小娥 B.孙雪娥 C.窦娥 D.姮娥7.张养浩著名散曲《潼关怀古》中的名句是()A.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B.一半云遮,一半烟埋C.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 D.肝肠百炼炉间铁,富贵三更枕上蝶8.现存最早的讲史话本是宋代的()A.《五代史平话》 B.《三国志平话》C.《秦并六国平话》 D.《前汉书平话续集》9.明代“后七子”谢榛的诗集是()A.《沧溟集》 B.《大复集》 C.《空同集》 D.《四溟集》10.《三国演义》采取的叙事方式是()A.全知全能 B.限知限能C.由全知全能到限知限能 D.由限知限能到全知全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金代中期“国朝文派”的代表作家有()A.蔡珪 B.蔡松年 C.党怀英 D.赵秉文 E.王庭筠2.公安三袁的理论主张有()A.文道合一,温柔敦厚 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成人教育《中外教育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D)A、孝B、礼C、忠D、仁2.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B)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3.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C)A、人才思想B、教学思想C、师道思想D、“性三品”思想4.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A)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学制D、癸丑学制5.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A)A、晓庄学校B、育才学校C、山海工学团D、自然科学园6.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D)。
A.智育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7.埃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C)人文主义教育家。
A.英国B.法国C.尼德兰D.意大利8.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摩雷尔法》旨在资助各州大办(B)学院。
A.民族B.赠地C.商贸D.社区9.洛克认为人的好坏乃是(B)的结果。
A.先天禀赋B.后天教育C.环境影响D.上帝决定10.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的第3个阶段是(B)。
A.联合B.系统C.运用D.明了11、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A)A、“不言之教”B、“以法为教”C、“兴利除害”D、“化性起伪”12、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历史时期?(C)A、魏晋南北朝B、唐朝C、隋朝D、宋朝13、“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C)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14、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A)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15、《新教育大纲》是哪位教育家纂写的?(A)A、杨贤江B、陶行知C、鲁迅D、蔡元培16、《论演说家的培养》是(C)的教育著作。
A.伊拉斯谟B.斯图谟C.昆体良D.夸美纽斯17、(B)国实行由国家统一领导与地方分权同时并存的教育领导体制。
A.法B.英C.美D.俄18、乌申斯基是(C)国教育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
A.英B.法C.俄D.美19、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C)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几个方面协调发展,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中国教育史》样卷和问答题(有答案)

中国教育史课程试题(考试样题)(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1.我国古代传说中最早发明取火技术的是() A.伏羲仓颉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在()提出的。
A.秦代 B.西汉 C.东汉 D.曹魏3.魏晋南北朝时的选士制度是()。
A.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C.科举制 D。
考试制4.韩愈的主要教育著作是()。
A《师说》 B《春秋繁露》C.《五经正义》D.《非国语》5.由周敦颐提出,经二程发展,最后由朱熹完成的儒学理论史称()A.经学B.心学C.玄学D.理学6.颜元在教育方法上认为获得真知的可靠途径是()。
A.习行B.“因人而进”C.“施之有序”D.学思“相资以为功”7.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思想的是()。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颜元 D.龚自珍8.1818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创办的英华书院地点在()。
A.香港B.广州C.马六甲D.澳门8. 1834年,伦敦会女传教士郭士立夫人办有女塾一所,地点在()。
A.澳门B.上海C.天津 D新加波10.洋务派在1862年创设的外语学堂有()。
A.上海广方言馆B.京师同文馆C.广州同文馆D.新疆同文馆11.1864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夫妇,在山东登州创办()。
A.圣芳济书院B.蒙养学堂C.贝满女学D.崇实馆12.万木草堂的创始人是()。
A.康有为B.张之洞C.梁启超D.胡适13.壬子学制公布实行于()。
A.1910年B.1911年C.1915年D.1912年14.民国初年确定的教育方针包含有德、智、体、美四育,其核心是()。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15.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著名的陆军军官学校是()。
A.湖南自修大学B.上海大学C.黄埔军校D.劳动学院16.到1926年,全国各种教会学校共有学生约()。
A.30万B.50万C.80万D.120万17.在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中,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中国教育史》课程复习题A
参考答案在试卷后(7月无纸化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0 分)
1.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 _ __》、《_ __ _》、《__ __》、《_ 》、《__ _》、《_ 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2.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观点是。
3.庆历兴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创建太学,聘请石介、孙复等名儒到太学执教,并在太学中推行著名教育家胡瑗创立的“”制度。
4.明朝国子监在教学制度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创立监生历事制度,二是实行。
5.《》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由政府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 分)
1.教学相长
2.三纲领八条目
3.八股取士
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