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典型水害实例(145-160)

合集下载

煤矿水文地质学—案例分析

煤矿水文地质学—案例分析
发生过严重抽冒。
在此抽冒严重的情况下,大量出煤,超强度开采,致使180m水平至-290m水平防水煤柱抽冒,导通了+262m水平至-180m水 平的老空积水区,造成上部老空积水大量溃入,导致事故的发 生。
第二十页,共89页。
王家岭煤矿老空积水
特大水灾事故
第二十一页,共89页。
王家岭煤矿项目是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 批准,由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开发的国家和山西省重点项目。王
1999年11月,因小煤窑开采破坏,当年降水
量大,矿井排水能力不足及排水费用过高,矿井采区 被淹,井下巷道大量积水,为了保护矿井不被淹掉和 减少排水费用,各矿均在-180m水平以上,各水平构筑
了井下堵水闸墙,6对矿井共构筑29处堵水闸墙,使180m水平以上采空区逐步充满,形成1500万~2000万
m3积水区。
家属带来深重的灾难,成为淄博煤炭史上永远不能忘却的痛。
第三十四页,共89页。
解放后,淄博矿务局一直有人想恢复北大井生产,更想把那些在水 中淹着的矿工白骨拾上来。日本原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问起他在
北大井惨案中遇难的亲戚……于是便引发了老矿工们的历史情结,在
1972年夏天,淄博矿务局决定恢复建设北大井,并成立了北大井恢复建 设指挥部。
过急时抢救,115人被救,38人遇难。
第三十页,共89页。
按照以往各种矿难报道中所获知的常识,煤矿透水与互斯爆炸, 是各种矿难中伤亡人数最大的事故。井下透水往往会在瞬间淹 没井下巷道,对井下遇险工人造成灭顶之灾。加之往往与透水事故伴生 的互斯突出,更会对遇险人员的生命造成二次伤害。
所以,115名矿工的获救创造了人类矿难抢救史上和生命的奇
14时,水已涨至离主井口80m(斜长),此时水位为+245m。 透水后原四望嶂一矿明斜井水位从+262m降至+255.5m,下降 6.5m,经专家估算,矿井总透水量约为25万m3。

第七部分 水害事故类案例

第七部分    水害事故类案例

第七部分水害事故类案例按地质水、老空水、地面水、工业用水造成事故类进行分析。

案例一:济二煤矿“4.15”透水事故事故时间:1997年4月15日22:20事故地点:南翼1305工作面轨道顺槽掘进面事故性质:水灾死亡人数:死亡3人事故经过:济二煤矿刚投产的设计能力400万吨/年的特大型矿井,投产后第一个综采面1306面已采完,1305面是接续面,1305面的上轨道顺槽是沿空掘进,留有3米煤皮,当1305面轨顺掘至1306面的切眼时发生了透水事故。

(10人遇险,在上级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过86h的奋力抢救,至4月19日6时35分遇险人员中有7人获救,3人遇难。

)1997年4月15日中班(16时至24时),综掘一队下井前,副队长温某主持召开了班前会,并同11名工人在“六不准”签到簿上签字下井。

下井后,除运输平巷胶带司机高某,刮板运输机司机刘某和轨道胶带司机韩某外,其余人员均在迎头掘进、支棚。

首先将夜班(早班检修)两架棚头支上棚腿(前探梁支护),然后掘进1.5米支棚两架。

21时左右,发现迎头顶板下20cm处有滴水,滴水成线。

温某打电话向队技术主管王某作了汇报。

22:20左右,运输平巷胶带机头瓦斯断电仪报警,高某打电话向迎头询问情况,电话不通。

高某与在场的矿安监员和瓦检员望里查看情况,走到运输平巷中间部位,遇到刘某。

刘某说:“里面水大,把油桶都冲出来了。

”他们立即向综掘一队和矿调度室汇报,然后4人又返回去查看情况。

至23:30掘进迎头、切眼和320米运输平巷被淹,水位趋于稳定,10名施工人员遇险。

估算涌水水量17000m3。

案例二:老空水透水事故案例广西南丹“”7.7”矿井透水事故2001年7月,广西南丹矿井透水事故〃遇难:81人。

(直接经济损失8000余万元)〃经过:7月17日凌晨3时多,拉甲坡矿明知作业区域存在透水隐患,不但不采取防范措施,而且继续冒险组织作业,在9号井标高-166米平巷处的3号工作面内两次实施爆破,使位于下方的恒源矿受淹老塘与上部的3号工作面之间的隔水岩体产生脆性破坏,积水在强大水压作用下击穿隔水岩体,形成一个长径3米、短径1.2米的椭圆型透水口,高压水大量涌入,先后使拉甲坡矿3个工作面、龙山矿2个工作面、田角锌矿1个工作面被淹。

煤矿典型水害事故案例ppt

煤矿典型水害事故案例ppt
财产损失
水害事故会对井下设备、设施和煤炭资源造成 损失
3
环境破坏
矿井水泄漏、淹井等事故会对周边环境和地下 水造成污染和破坏
02
矿井水害类型及形成原因
矿井水害的主要类型
地表水水害
由于地表水体通过裂隙、塌陷区、断裂 带等进入井下,导致水量过大,影响矿 井正常生产或引发事故。
老空水水害
由于老窑、旧巷等积水,在采掘过程中 与井巷打通,引起老空水涌入井下,导 致事故发生。
煤矿典型水害事故案例
目 录
• 引言 • 矿井水害类型及形成原因 • 典型水害事故案例分析 • 水害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 水害事故的反思与教训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研究煤矿水害事故的成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为预防和减少煤矿水害事故提供借鉴和参考
矿井水害的危害性
1 2
人员伤亡
矿井突水、淹井等水害事故易造成人员伤亡
04
水害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加强矿井水文地质观测与勘探
01
定期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调查
了解井田范围内地下水的分布、水量、水质、水位等信息,预测可能
存在的矿井水害风险。
02
建立健全水文地质观测系统
在井下设置水文地质观测点,定期观测水位、水量等变化情况,及时
掌握矿井水害隐患。
03
完善水文地质资料归档制度
由于开采设计不合理、管理不善、监测不利 等因素,导致矿井突水事故的发生。
地质因素
其他因素
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存在断裂带、节理裂隙 等,使得地下水容易进入矿井,导致水害事 故的发生。
包括技术因素、设备因素等也可能影响矿井 水害的发生。
03
典型水害事故案例分析

2010年以来透水事故案例

2010年以来透水事故案例
案例十二:贵州省独山县一非法采煤窝点透水事故
事故情况:2011年5月31日,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黄后乡一非法采煤窝点发生透水事故,死亡8人。该非法采煤窝点为独眼井,自备柴油发电机供电,至事故发生时已累计生产原煤1000余吨。事故发生后,该矿未向任何部门报告事故,恶意瞒报,经群众举报后查实。
事故原因:在非法开采过程中因对上部原采空区积水情况不清,采透老空区导致透水事故。
事故原因:2010年7月20日18时10分左右,湖南省花垣县磊鑫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磊鑫公司)发生透水事故,共造成13人被困,后救出3人,10人遇难。
事故原因:磊鑫公司锰矿硐在掘进过程中(巷道标高327m),与邻近的花垣县中发锰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发锰业公司)巷道贯通(该公司已停产4个月左右,巷道标高338m,巷道内有约3万立方米积水),大量积水迅速涌进磊鑫公司锰矿硐,造成该矿硐现场施工人员8人被困。因磊鑫公司锰矿硐与另一相邻的文华锰业公司矿硐也相通,又造成文华锰业公司5名作业人员被困。
事故原因:该矿采用倾斜长孔爆破法开采急倾斜煤层(倾角81度),造成-200米水平以上留下大量采空区;保护煤柱裂缝与地面联通,雨水泥浆渗入;事故前出现强降雨,地面地势低洼处雨水汇集和渗漏,导致凹陷区域压力增大,采空区垮冒,造成地表大面积塌陷、泥浆溃入井下巷道。
主要问题:一是该矿安全意识不强,对雨季防水工作重视不够,未严格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暴雨期间停止生产的规定,过早恢复生产,且下井人员过多;二是对采空区造成的水害隐患没有超前治理。
事故原因:违法违规组织生产,探放水措施不落实,打通采空区,导致透水,透水量约2400立方米。
案例十四:四川省威远县八田煤矿透水事故
事故情况:2010年11月21日11时40分许,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八田煤矿发生一起老采空区透水事故,造成29人被困,透水量约5000立方米,被困人员中有两名矿长。事故发生后,经各方共同努力,11月22日13时18分,29名被困矿工成功获救。有关方面和人员在事故抢险救援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积累了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的宝贵经验。八田煤矿为乡镇煤矿,证照齐全,属独立扩能在建矿井,生产能力由5万吨/年扩能为6万吨/年。事故当班带班领导为副矿长陈荣辉。

煤矿水害案例警示

煤矿水害案例警示

一、辖区煤矿水害基本情况
山东是我国煤炭资源大省,煤炭资源在我 省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山东煤炭资源开发历史悠久,主要开采石 炭二叠纪煤层,开采深度越来越大,煤矿安 全事故时有发生。
2014年底,山东省有183对生产矿井,受 五种自然灾害威胁占70%,其中受各类水害威 胁的矿井占30%,充分说明我省煤矿防治水 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
在11层轨道石门布置四五灰疏干工程。2006年11月 19日11层轨道石门处已疏降至水压0.3MPa,周围四 五灰观测孔S4-6、WS1已处于疏干状态;放水量在 720m3/h。下午18:40左右,在轨道石门迎头后约 3m处出水,出水量约40m3/h。
一、辖区煤矿水害基本情况
国有重点煤矿从1949年至2014年共发生重 特大水害事故56起,造成死亡事故26起,死 亡400多人。地方煤矿(包括国大水 害事故45起,死亡560多人。
一、辖区煤矿水害基本情况
据统计,山东省煤矿自1994至2014年间共 发生突水505次。涌水量小于60m3/h的突水 次数占总数的50%,涌水量在60~600m3/h 的突水次数占总数的45%。山东省各矿区煤 矿所有突水中突水量以小型和中型为主,占 到95%,大型突水占3%,特大型突水占2%。
二、各矿区水害特点
肥城矿区:是全国有名的大水矿区,水文地 质条件极为复杂,下组煤开采主要受煤系底 盘徐家庄灰岩和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威胁, 历史上曾发生突水200多次,水量大于1000 m3/h有7次,其中淹井3次,淹水平一次,淹 采区一次。最大突水量达32970m3/h(国家 庄煤矿1993年1月5日22时30分-210m水平北 大巷迎头发生特大型突水,前5小时的平均突 水量达32970 m3/h,前后历时6小时30分钟, 矿井被淹。)

我国矿井水害类型 Microsoft Word 文档

我国矿井水害类型 Microsoft Word 文档

我国水害类型类别水源水源进入矿井的途径或方式发生过突水、淹井的典型矿区及典型事例地表水水害大气降水、地表水体(江河湖泊、水库、沟渠、坑塘、池沼、泉水或泥石流)井口、采后冒裂带、岩溶地面塌坑或洞、断层带及煤层顶底板或封孔不良的旧钻孔充水或导水2005年8月19日发生在吉林舒兰矿业集团五井,死亡16人的特大水害事故就是由于地表水通过已关闭,但封闭不好的邻矿主井导入矿坑而酿成的。

发生在贵州水城汪家寨矿、内蒙古平山古庄矿等透水事故也均属地表水水害类型。

老空水水害古井、小窑、废巷及采空区积水采掘工作面接近或沟通时,老空水进入巷道或工作面。

2005年8月7日在发生广东兴宁大兴寺矿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煤矿水害事故(从人员伤亡角度)是由于采矿引起煤层严重抽冒,继而破坏防水煤柱,致使老窑水溃入矿坑酿成121人遇难的惨痛灾难。

发生在吉林蛟河腾达煤矿、山西陵川关岭山煤矿、徐州旗山矿及山西大同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的水害事故也均属老空水害类型。

孔隙水水害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含水层孔隙水、流沙水或泥沙等,有时为地表水补给采空冒裂带、地面塌陷坑、断层带或煤层顶底板含水层裂隙或封孔不良的旧钻孔导水2004年3月7日发生在新疆哈密煤业集团井采公司二井的透水事故是由于顶板裂隙带导通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使第四系水、砂、第三系岩石溃入矿坑,24人被困,虽经全力抢救也有9人丧生。

发生在淮南孔集矿、徐州新河矿的透水事故也均属孔隙水害类型裂隙水水害砂岩、砾岩等裂隙含水层的水,常常受地表水或其他含水层水的补给采后冒落带、断层带、采掘巷道揭露顶板或底板砂岩水,或者封闭不良的老钻孔导水2005年5月21日发生在淮北矿业集团海孜矿745工作面透水灾害属于工作面顶板砂岩裂隙水突出事故,致5人死亡。

曾发生在徐州大黄山、韩桥煤矿等水害事故均属此类。

开滦范各庄等几对矿井也都存在较严重的裂隙水害岩溶水水害薄层灰岩水水害主要为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的太原群薄层灰岩岩溶水(山东省一带为徐家庄灰岩水),并往往得到中奥陶系灰岩石水补给采后冒裂带、断层带及陷落柱、封孔不良的老钻孔,或采掘工作面直接揭露薄层灰岩岩溶裂隙带突水徐州青山泉二号井,淮南谢一矿,肥城大封煤矿、杨庄矿(旭灰),新蜜芦沟矿厚层灰岩水水害煤层间接顶板厚层灰岩含水层,并往往受地表水补给采后冒裂带、采掘工作面直接揭露或地面岩溶埸陷坑江西丰城云庄矿煤系或煤层的底板厚层灰岩水(在我国煤矿区主要是华北的中奥陶系厚层(500-600米)灰岩水和南方晚二叠统阳新灰岩水),对煤矿开采威胁最大,也最严重采后底鼓裂隙、断层带、构造破碎带、陷落柱或封孔不良的老钻孔和地面岩溶塌陷坑吸收地表水2005年10月3日发生在四川广能龙滩煤矿的透水事故是由于该矿在挖掘巷道时打通溶洞,造成28人死亡。

煤矿水害事故案例

煤矿水害事故案例

• 1、矿井积水区的形成 • 1999年11月,因小煤窑开采破坏,当年降水量 大,矿井排水能力不足及排水费用过高,矿井 采区被淹,井下 均在-180m水平以上,各水平构筑了井下堵水 闸墙。 • 六对矿井共构筑29处堵水闸墙,使-180m水平 以上采空区逐步充满矿井水,从+262m平硐溢 出,形成积水区。
• 特大水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 经调查和专家组技术鉴定,认定在主井东翼四 煤-400m石门以东150m附近,由于煤层倾角大 (75°)、厚度大(3-4m),小断层发育,煤 质松散易塌落,-400m以上各水平在生产过程 中煤层均发生过严重抽冒。 • 在此抽冒严重的情况下,大量出煤,超强度开 采,致使-180m水平至-290m水平防水煤柱抽冒 导通+262m水平至-180m水平的水淹区,造成上 部水淹区的积水大量溃入大兴煤矿,导致事故 的发生。

• •

停产整顿煤矿在停产整顿期间,要严格按照 制定的整改方案进行整改,防止停而不改, 利用整改之名违法出煤生产; 煤矿必须依法生产,依法经营,要按照规定 范围开采,没有“四证一照”的矿井不得开 采;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煤矿企业的矿长及其他管理人员, 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 思想,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有事故隐 患及主要危险源存在的矿井,发现问题,要 及时整改,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前; 矿井要按核定的生产能力生产,不得超能力 生产。
• ㈣特大水害矿井透水量的计算
• 该矿历年所产煤炭共约38万t,煤的视密度为 1.6t/m3,采空区充水系数按1计算(因采后顶 板不冒落),据专家组计算采空区体积约 2×108m3,巷道容积约5万km3,因此该矿透水 量约2.5×108m3。 • 据调查了解,8月7日13时13分发生透水事故, 至13时30分,矿井被淹至-281m,透水量达 23.1万m3,据此估算此段时间的透水强度约为 1.36万m3/min;从13时30分至14时,矿井被淹 至+245m,此时间段透水强度约为633m3/min。

煤矿矿井水害及案例

煤矿矿井水害及案例

3
注:KB=X/N;KB>1,为湿润地区;KB=0.99~0.3,为半湿润地区; KB<0.29,为半干旱地区;KB<0.12,为干旱地区。
建大矿 办大电 做资本
表4 全国煤矿矿井水文地质区划与分类表
区型 项目 简单型 北 方 中等型 区 复杂型 极复杂型 简单型 孔隙、 裂隙、 溶隙含 水层 南 中等型 方 区 复杂型 极复杂型 西 部 区 简单型 中等型 复杂型 溶隙~溶洞 含水层、 含水层 孔隙、裂隙 孔隙、裂隙、 溶洞~溶 含水砂层、 受采掘破 性质 含水层 溶隙含水层 隙含水层 砂砾石含 坏或影响 水层 的含水层 性质及其 富水性 单位涌 q一般为 水量 q<0.1 0.1<q≤2 q>30 2~30 q=L/s.m 矿井主要充 水因素为潜 水、降水。 含水层露头 区被粘土类 土层覆盖; 被断层切割 封闭;或地 表泄水条件 良好;或属 于深部井田 矿井主要充水因素 等 。 进 水 条 及来水充沛程度 件 差 , 来 水 量小。
孔隙、裂 溶隙~溶 孔隙、 孔隙、 隙含水层, 洞含水 岩溶暗河或溶洞 砂砾石 裂隙含 裂隙含 岩溶含水 层、含 含水层。 含水层 水层 水层 层 水砂层 q<0.1 0.1<q≤6 q≤30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建大矿 办大电 做资本
表2 中国煤矿矿井水文地质区划
分区 主要标志 区划 界线 北方区 南方区 西部区 1.自然地理状况 2.煤田地质构造特征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南以南, 北方区以南,南方区 大兴安岭、六盘山以东 青藏高以东 的西北广大地区。 东北三省、河北、山东、 西北诸省和西藏,内蒙古, 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诸省 河南、苏北、皖北、晋南、 晋北,陕北等省(以黄土 和滇,黔,川等省(以低山 关中等地(以东北、华北 高原,内蒙古高原和山地 丘陵和平原为主)。 平原为主体) 为主) 居亚热带和热带,属亚热带 居中温带和寒温带,属温 居暖温带和温带,属温带 季风性湿润气候及热带季风 带大陆性气候。枯不干旱: 大陆性季风气候。汛期短。 气候,雨量丰富,水系发育 蒸发强烈。 500~900 0.3~0.6 1200~2000 小于1 小于400(50~200) 小于0.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部分 典型水害案例案例一 “3.1”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案例二 “3.28”华晋焦煤集团王家岭煤矿重特大透水事故 案例三 山东华源矿业有限公司”8·17”溃水淹井事故案例四 广东省梅州市大兴煤矿“8·7”特大透水事案例五 山西左云新井煤矿“5.1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案例六 河南洛阳新安寺沟煤矿“12.2”特别重大透水事故 案例七 河北开滦范各庄矿2171工作面陷落柱奥灰突水吕、范二矿淹井事故案例一 “3.1”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一、事故发生经过2010年3月1日7时20分,位于内蒙古乌海市的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骆驼山煤矿在基建施工中发生透水事故。

当班井下共有作业人员77名,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有46人相继升井(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共造成32人遇难、7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张德江副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千方百计抢救被困人员,并做好善后工作。

截止2010年5月10日,累计钻孔20个,进尺5874米,排水144万立方米,注浆堵水共注入浆料8384立方米,全面完成了井下补给水源封堵和井内涌水排水工作,31名被困人员遗体全部找到。

二、抢险救灾事故发生后,7点50分矿调度向乌海能源公司调度汇报。

9时13分乌海能源公司调度向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乌海监察分局汇报。

骆驼山煤矿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紧急营救井下作业人员。

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和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乌海监察分局主要负责人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全力投入抢险救援。

1日19时许,受温家宝总理委派,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赶到事故现场,查看事故救援现场,听取救援情况汇报,了解事故救援情况,慰问了参加抢险救援人员,看望了伤员,并就事故救援等工作作出了八项重要指示。

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现场指导救援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现场指挥救援抢险指挥部以全力抢救井下被困矿工为重点,确定了打钻、排水、封堵“三管齐下”,并以打钻为重中之重的救援方案。

组织调动了兰州军区宁夏给水团、北京中煤大地技术开发公司、中国石油长庆钻探公司、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内蒙古第二地质矿产勘察开发院、内蒙古一零八地勘队、宁夏地质局、神华准能公司、神华宁煤集团等单位共12台高性能先进钻机施工,调集开滦排水基地和河南矿山抢险排水救灾中心等单位共8台大功率排水泵排水,调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华北科技学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开滦集团、郑煤集团、肥城矿业集团等单位的6名专家参与技术指导,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堵水工作由煤科总院西安研究院牵头组织,3月5日开工,至4月28日全面结束,历时54天,共计施工钻孔9个,钻探工程量3947.94m ,总计注入骨料102m3, 42.5R水泥6502t,水玻璃95 m3。

截止5月10日12时,累计排水144万m3。

至此,31名遇难矿工遗体全部找到,搜救工作结束。

本次事故共造成32人死亡。

救援人员从发生事故的下井口走过 救援人员正在安装大功率水泵,准备排水救援车辆在等待救援遇险人员 救援的人员正在搬运电缆,准备抽水几名矿工在救援现场等待参加救援 一名参加救援的人员在等待参加救援时吃干粮透水事故抢险第一个钻孔打通 透水事故抢险已排水4万多立方米三、事故原因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建设施工中存在严重违规违章行为,该矿井下施工的16号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措施不落实,在掘进施工打炮眼时导出奥陶系灰岩地下水,淹没井下巷道和硐室;出现透水征兆后现场撤离不及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事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该矿地质勘探资料与实际水文地质情况有差异,对奥灰水防治工作认识和措施不到位。

该矿地质资料中显示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思想麻痹大意,尤其是该矿2007年12月轨道大巷发生奥灰水涌水淹井后,未引起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二是矿井建设施工中的探放水措施不落实,没有严格执行先探后掘、有疑必探的规定,发生事故的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没有制定探放水方案,在实际施工中没有配备探放水设备,掘进过程中没有采取超前探放水措施。

三是没有严格执行煤矿企业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带班下井的规定,应急处置工作不果断、不及时。

掘进工作面施工过程中,在出现炮眼喷水、工作面片邦、附近巷道底板鼓凸等透水征兆约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未立即采取断电、撤人措施,最终酿成特别重大事故。

四、事故防范措施(1)加强基建矿井防治水工作。

基本建设矿井要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要求,认真开展防治水工作。

(2)提高水害预测预报水平。

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要认真收集建井期间的水文地质资料,分析查找水害防治规律,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

(3)强化水害应急救援工作。

煤矿企业应当根据矿井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制定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储备足够的抢险排水设备和材料;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发生水害事故时人员安全撤离的具体措施。

案例二 “3.28”华晋焦煤集团王家岭煤矿重特大透水事故一、事故经过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煤矿项目是国家和山西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井田位于山西省乡宁县和河津市境内,面积约180平方公里,可采储量10.36亿吨。

整个项目由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年的矿井、入洗原煤600万吨/年的选煤厂、2×5万千瓦的综合利用电厂和9.3公里的铁路专用线构成。

该矿井下施工的20101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措施不落实,掘进导通采空区积水,致使+583米标高以下的巷道被淹,原因初步判断为小窑老空水。

透水事故示意图二、抢险救灾1)30日凌晨2时15分,排水系统开始排水。

外调抢险队伍形成的第一个排水系统。

2)三条救人决策(1)抽水救人(2)通风救人(3)科学救人3)4种排水方案:一是往井上排水,二是在井下 往无人的空巷里倒水,三是打水平钻孔泄水, 四是从地面打钻抽水。

(“生命之孔”)4)179个小时,即4月5日115名获救。

到13日已经排水49500立方水,最终38名遇难。

王家岭煤矿抢险救灾动员会连接排水管道连接排水管道抢救井下工人成功升井抢救井下工人转入救护车事故救援示意图三、事故原因(1)水文地质资料未查清,没有严格执行先探后掘、有疑必探的规定,井田内老窑积水情况未查清,就进行回采工作面巷道施工,没有按要求配备探放水钻机,未采取打钻探水措施。

(2)劳动组织管理混乱,为了抢工期、赶进度,井下安排15个掘进面同时作业,当班作业人员过度集中,且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不落实。

(3)现场管理不到位,单纯追究产值、速度,忽视安全生产。

(4)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后,没有按照规定采取停止作业、立即撤人等果断有效措施。

(5)隐患排查治理不力,特别是今年3月份以来20101工作面回风巷多次发现巷道积水、顶板淋水,但一直未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四、事故教训(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立即组织开展以“五查”为主要内容的在建项目和矿井水害隐患排查专项行动。

(3)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矿井防治水措施,坚决做到“五个严格”。

各地区、各部门和煤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煤矿防治水工作,认真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

(4)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基建矿井防治水安全管理措施,坚决做到“五落实”。

(5)中央企业、国有大矿要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切实做到“五加强”。

(6)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

案例三 山东华源矿业有限公司”8·17”溃水淹井事故一、事故经过8月17日,山东省新汶地区突降暴雨,降雨量达205mm,造成山洪暴发,洪水漫过上游东周、金斗水库泄洪道,造成汶河水位暴涨,冲毁汶河大堤约50米左右。

14时30分洪水通过煤矿用于井下水砂充填的废弃砂井,以50立方米/秒的流量溃入新矿集团华源有限公司(原张庄煤矿)矿井下,据正在现场的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德宽18日3时介绍,事故发生时,井下共有756人作业。

截至17日20时55分,已经有584人被救至井上安全地带,截至18日1时30分,仍有172人下落不明。

另据了解,8月17日20时,新泰市另一煤矿(名公煤矿)也因上述原因发生突水,当时井下有95人,现已安全升井86人,其余9人被困。

二、事故救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和总体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李毅中、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在山东新泰“8.17”洪水淹井事故现场继续协助地方政府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

抢险救灾指挥部于19日晚和20日上午听取了各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按照“一堵、二排、三救、四停”的抢险救灾总体方案,确定当前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完善排水方案,加快水泵安装进度并从地面打钻开辟新的装泵通路。

李毅中、赵铁锤在事故矿井指导排水救援 李毅中看望在坝上加固的工人溃水处巨大的螺旋漏斗型沙坑 断层溃水处抢险救援人员搬运沙袋 排水抢险的水管排水救人阶段 抢险人员在井口安装设备排水救援示意图 积水排入柴汶河三、事故原因(1)突降暴雨,山洪暴发。

8月16日至18日,降雨量达262.3毫米,降雨最大的3小时为70年一遇,引发山洪(2)水库溢洪,河水暴涨。

流域内东周、金斗2个水库超过警戒水位加大排洪,以及祝富、重兴、熬山东3个水库满库溢洪;加之平阳河、东周河、东干渠、西都冲沟的水流,分别从北、东、南三个方位汇入柴汶河,水量猛增,流量达到1800立方米/秒。

(3)河岸决口,溃水淹井。

多处水流汇合后水势猛,流量大,直接冲刷河堤,河水猛涨,漫过河岸,冲刷剥蚀,掏空基础,很快冲开约65米的决口,水流在通过废弃沙井井筒周围受阻,形成强大涡流,将沙井井筒剥离近12米深,形成约60米长、30米宽、10米深的塌陷坑。

据测算,这次溃人井下的洪水约1260万立方米、沙石约30万立方米。

四、事故教训(1)对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灾难重视不够,存在薄弱环节。

(2)在隐患排查治理中,采取措施力度不够,一些隐患没有得到根除。

(3)矿产资源管理存在漏洞。

这次溃水通道除废弃沙井周围外,还有煤层乱采滥挖形成的老空区,防水岩层遭到破坏,给矿井安全埋下重大隐患。

当地非法采沙导致沙坑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低洼。

(4)国有矿破产改制后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弱化。

案例四 广东省梅州市大兴煤矿“8·7”特大透水事一、事故经过2005年8月7日下午1时13分,梅州兴宁市黄槐镇大兴煤矿主井发生透水,下午1时30分,井下水位为-281米;下午两时,水位已涨至离主井斜长80米,水位为+245米。

据专家估算,矿井总透水量约25万立方米。

当天在井下作业的121名矿工被困。

二、抢险救灾事故发生后,现场抢险指挥部在国家安监总局、煤监局的指导下,组织国内有关技术专家,制定抢险方案,并向北京、江西、河南等省(市)请求支援,调集了6台大流量高扬程潜水泵和19名专业技术人员投入抢险排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