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和危害

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有的时候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

1·阶段特征

小麦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在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天线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害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根和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地上表现病苗基部叶片发黄,心叶内卷,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时死亡。病苗返青推迟,矮小稀疏,根部变黑加重。拔节后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在潮湿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褐色菌丝层,称为“黑脚”,这是全蚀病区别于其他根腐病的典型症状。重病株地上部明显矮化,发病晚的植株矮化不明显。由于茎基部发病,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分布,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在潮湿情况下,小麦近成熟时在病株基部叶鞘内侧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即病原菌的子囊壳。但在干旱条件下,病株基部“黑脚”症状不明显,也不产生子囊壳。

2·小麦各生育时期的症状及诊断:①幼苗分蘗期至返青拔节期。

基部叶发黄,并自下而上似干旱缺肥状。苗期初生根和地下茎变灰黑色,病重时次生根局部变黑。拔节后,茎基1-2节的叶鞘内侧和病茎表面生有灰黑色的菌丝层。诊断:将变黑根剪成小段,用乳酚油封片,略加温使其透明,镜检根表如有纵向栗褐色的葡萄菌丝体,即为全蚀病株。②抽穗灌浆期。病株变矮、褪色,生长参差不齐,叶色、穗色深浅不一,潮湿时出现基腐(基部一、二个茎节)性的“黑脚”,最后植株旱枯,行成“白穗”。剥开基部叶鞘,可见叶鞘内表皮和茎秆表面密生黑色菌丝体和菌丝结。小麦近成熟时,若土壤潮湿,病株叶鞘内表皮可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的子囊壳。

3·传播途径

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引种混有病残体种子是无言病区发病的主要原因。割麦收获区病根茬上的休眠菌丝体成为下茬主要初侵染源。冬麦区种子萌发不久,夏病菌菌丝体就可侵害种根,并在变黑的种根内越冬。翌春小麦返青,菌丝体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生长,向上扩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节,由于茎基受害腐解病株陆续死亡。在春小麦区,种子萌发后在病残体上越冬菌丝侵染幼根,渐赂上扩展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最后引起植朱死亡。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

4·发病条件

小麦全蚀病菌较好气,发育温限3—35℃,适宜温度19—24℃,

致死温度为52—54℃(温热)10分钟。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发病较轻。根系发达品种抗病较强,增施腐熟有机肥可减轻发病。冬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

5·防治方法

(1)、种植管理

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

对怀疑带病种子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有效成分0.15托布津药液浸种10分钟。病区要严格控制种子外调,新的轻病区及时采取扑灭性措施,消灭发病中心,对地块实行三年以上的禁种。水旱轮作,病菌易失去生活力。粪肥必须高温发酵后施用。要多施基肥,发挥有机肥的防病作用。选用农艺性状好的耐病良种。

(2)轮作倒茬

实行稻麦轮作或与棉花、烟草、蔬菜等经济作物轮作,也可改种大豆、油菜、马铃薯等,可明显降低发病

(3)种植耐病品种

(4)增施腐熟有机肥

提倡施用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加土壤根际微一态拮抗作用

(5)药剂防治

提倡用种子重量0.2%的2%立克秀拌种,防效90%左右。严重地

块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华丹)80毫升,兑水100-150ml,拌20-25斤麦种,晾干后即可播种也可贮藏再播种。小麦播种后20—30天,每亩使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g对水60L,顺垄喷洒,翌年返青期再喷一次,可有效控制全蚀病为害,并可兼治白粉病和锈病。在上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与地下害虫混合发生的地区或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或50%辛硫磷乳油100ml,加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50ml后,对水2—3kg,拌麦种50kg,拌后堆闷2—3小时,然后中。可有效防治上述病害,兼治地下害虫。小麦白粉病、根腐病、地下害虫及田鼠混合发生的地区或田块,用75%的3911乳油150ml,加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20ml,对水2—3kg,拌麦种50kg,可有效地防治根腐病、白粉病,兼治地下害虫。

永城市土肥站

2014年8月20日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防治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防治 【摘要】本文分析了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原因、发生条件、发生规律,提出了具体的疫情普查监测措施,对松材线虫疫情普查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松材线虫病是由线虫引起,以松褐天牛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松树病害。因其具有寄主植物多、适生范围广、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治理难度大的特点,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松树病害。 1 松材线虫病概述 松材线虫属垫刃目(Tylenehida),滑刃科(Aphglenchoididae),伞滑刃属(Bursaphelenchus)。松材线虫病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葡萄牙等国。松材线虫病自1982年在我国被发现以来,到2011年已扩散蔓延至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6个县级行政区。 松材线虫病的自然传播扩散途径是松褐天牛成虫在病树体内羽化后携带大量松材线虫,当天牛飞到健康松树上取食补充营养或产卵时,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造成的伤口侵入木质部,寄生在松树树脂道中迅速繁殖,导致薄壁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破坏和死亡,使植株水分输导受阻,呼吸作用加强,树脂分泌减少,蒸腾作用减弱直致松树迅速枯死。松材线虫病的自然传播扩散因受松褐天牛飞翔能力和自然屏障限制,传播扩散距离、范围有限。而最危险的传播途径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即带有松材线虫和松褐天牛的松材及其加工制品(含包装材料)通过运输工具的调运而扩散,这种途径不受自然屏障限制,传播速度快,距离远,我国松材线虫病呈现多点、跳跃式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松材线虫病发生区的病木及制品人为调运而引起。 2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规律 2.1 松材线虫病的寄主 松材线虫的寄主种类均为针叶树,其中以松属树种为主,非松属树种很少。据国内外资料记载,自然条件下感病的松属树种有36种,其中我国有9种:日本赤松、日本黑松、马尾松、白皮松、海岸松、火炬松、黄松、湿地松、硫球松;非松属树种有8种:香脂冷杉、欧洲云杉、加拿大云杉、北美云杉、欧洲落叶松、美加落叶松、雪松、大西洋雪松。 2.2 症状和发病过程 受松材线虫侵染后,植株迅速枯死是松材线虫病的重要特点。被松材线虫侵

小麦全蚀病和防治技术

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技术 省市植保植检站珍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省植物检疫对象。省1992 年首先在原阳、浚县、扶沟等县发现小麦全蚀病,以后扩展蔓延很快,目前已发展到好几个地、市。小麦受全蚀病危害以后,表现为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有的后期形成枯孕穗、枯白穗。轻发生地块一般减产5%~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小麦全蚀病寄主围较广,除危害小麦外,还危害大麦、玉米、谷子等作 物及鹅观草、毒麦等禾本科杂草。 一、主要识别症状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地上部的症状,如白穗,主要是由于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各生育期发病症状识别如下: 1.幼苗期:幼苗感病后,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次生根上也有很多病斑,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发病轻的麦苗即使不死亡,也表现为地上部叶色变黄,植株矮小,生长不良,类似干旱缺肥状。病株易从根茎部拔断。 2.分蘖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仅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都变成了黑褐色。 3.拔节期:病株返青迟缓,黄叶多,拔节后期重病植株矮化、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似干旱缺肥状。麦田出现矮化发病中心,生长高低不平。 4.抽穗灌浆期: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枯白穗,并且在茎基部叶鞘侧形 成“黑膏药”状的黑色菌丝层,极易识别。这也是与其它小麦根病区别的主要症状。 二、传播途径 1.土壤传播:小麦全蚀病菌主要集中在病株根部及茎基部地上15cm围 ,小麦收割后,病根茬大部分留在田间,土壤中菌源量逐年积累,致使病田 的病情也逐年加重。而土壤中的病菌还可以通过犁耙耕种向四周扩展蔓延。 2.粪肥传播:病菌能随落场土、麦糠、麦秸、茎秆等混入粪肥中,这些粪肥若直接还田或者不经高温发酵沤制施入田中,就可把病菌带入田间,导致病害传播蔓延。 3.种子传播:混杂在种子间的病株残体随种子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三、影响发病的因素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栽培管理、土质肥力、整地方式、小麦播期、品种抗性等很多因素有关。 1.连作病重,轮作病轻。如小麦与玉米、谷子等作物1年连作多年连种,增加了土壤中的病菌量,故病情加重;隔茬种麦或水旱轮作可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2.土壤肥力低病情重。有机质含量高和氮磷钾肥充足的土壤发病轻,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块有利于小麦生长,从而增强了植株抗病菌侵染的能力和受害后恢复生长的能力。反之,土壤瘠薄,氮磷钾肥比例失调,尤其是缺磷地块,病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附件 北京市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4〕26号),按照现阶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统一部署,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制定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林生发〔2018〕110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森林资源及松林资源概况 北京市行政区划16个区。全市林地面积1622.17万亩,有林地面积1101.8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2平方米。林业在首都生态环境建设、市民生活质量提高及塑造国际型大都市形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京现有松林159.22万亩。其中油松林面积144.78 万亩,占林分面积的16.14%,在优势树种面积比例中居于第三位,仅次于侧柏、柞树面积。落叶松林面积14.44万亩,占林分面积的1.61%。主要树种林分面积情况见表1,松林面积分区情况见表2。 表1 北京市主要树种林分面积统计表

本表数据摘录于北京市第八次园林绿化资源普查成果报告 表2 北京市松林面积分区统计表 面积:万亩;占比:% 本表数据摘录于北京市第八次园林绿化资源普查成果报告 (二)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 我市积极开展了2018年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春季普查4-6月,秋季普查9-10月,两次普查完成了对北京市16个区主要松树分布区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普查覆盖16个区、183个乡镇、77个街道、12个国有林场、15个木材经营场所,普查面积159万亩。

全市16个区累计发现死亡松树6588株,采样送检50余份,从目前各区上报数据和各专业检测机构对送检样品反馈结果来看,在我市尚未检出松材线虫。 二、目标与任务 (一)防治目标 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林生发〔2018〕110号)总要求,以有效截断松材线虫病传播扩散渠道为关键、快速彻底除治为目标,加强执法监管和检疫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强化目标管理,采取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严防死守,有效防止松材线虫病入侵,保护我市松林资源安全。 (二)防治任务 1.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落实各级政府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控主体责任; 2.全市各区、有林单位等要监测到位,及时发现,及时处治; 3.提前做好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除治等相关物资储备; 4.组织开展全市各级森防部门和应急防控队伍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培训,熟练掌握相关操作和流程; 5.通过演练不断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疫情除治 (一)防治区划 北京市松材线虫病防治共区划为三个区,分别是除治区、

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技术

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技术 河南省新乡市植保植检站刘珍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河南省植物检疫对象。河南省1992 年首先在原阳、浚县、扶沟等县发现小麦全蚀病,以后扩展蔓延很快,目前已发展到好几个地、市。小麦受全蚀病危害以后,表现为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有的后期形成枯孕穗、枯白穗。轻发生地块一般减产5%~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小麦全蚀病寄主范围较广,除危害小麦外,还危害大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及鹅观草、毒麦等禾本科杂草。 一、主要识别症状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地上部的症状,如白穗,主要是由于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各生育期发病症状识别如下: 1.幼苗期:幼苗感病后,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次生根上也有很多病斑,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发病轻的麦苗即使不死亡,也表现为地上部叶色变黄,植株矮小,生长不良,类似干旱缺肥状。病株易从根茎部拔断。 2.分蘖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仅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都变成了黑褐色。 3.拔节期:病株返青迟缓,黄叶多,拔节后期重病植株矮化、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似干旱缺肥状。麦田出现矮化发病中心,生长高低不平。 4.抽穗灌浆期: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枯白穗,并且在茎基部叶鞘内侧形成“黑膏药”状的黑色菌丝层,极易识别。这也是与其它小麦根病区别的主要症状。 二、传播途径 1.土壤传播:小麦全蚀病菌主要集中在病株根部及茎基部地上15cm范围内,小麦收割后,病根茬大部分留在田间,土壤中菌源量逐年积累,致使病田的病情也逐年加重。而土壤中的病菌还可以通过犁耙耕种向四周扩展蔓延。 2.粪肥传播:病菌能随落场土、麦糠、麦秸、茎秆等混入粪肥中,这些粪肥若直接还田或者不经高温发酵沤制施入田中,就可把病菌带入田间,导致病害传播蔓延。 3.种子传播:混杂在种子间的病株残体随种子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三、影响发病的因素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栽培管理、土质肥力、整地方式、小麦播期、品种抗性等很多因素有关。 1.连作病重,轮作病轻。如小麦与玉米、谷子等作物1年连作多年连种,增加了土壤中的病菌量,故病情加重;隔茬种麦或水旱轮作可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2.土壤肥力低病情重。有机质含量高和氮磷钾肥充足的土壤发病轻,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块有利于小麦生长,从而增强了植株抗病菌侵染的能力和受害后恢复生长的能力。反之,土壤瘠薄,氮磷钾肥比例失调,尤其是缺磷地块,病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和危害 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有的时候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 1·阶段特征 小麦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在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天线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害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根和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地上表现病苗基部叶片发黄,心叶内卷,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时死亡。病苗返青推迟,矮小稀疏,根部变黑加重。拔节后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在潮湿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褐色菌丝层,称为“黑脚”,这是全蚀病区别于其他根腐病的典型症状。重病株地上部明显矮化,发病晚的植株矮化不明显。由于茎基部发病,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分布,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在潮湿情况下,小麦近成熟时在病株基部叶鞘内侧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即病原菌的子囊壳。但在干旱条件下,病株基部“黑脚”症状不明显,也不产生子囊壳。 2·小麦各生育时期的症状及诊断:①幼苗分蘗期至返青拔节期。

基部叶发黄,并自下而上似干旱缺肥状。苗期初生根和地下茎变灰黑色,病重时次生根局部变黑。拔节后,茎基1-2节的叶鞘内侧和病茎表面生有灰黑色的菌丝层。诊断:将变黑根剪成小段,用乳酚油封片,略加温使其透明,镜检根表如有纵向栗褐色的葡萄菌丝体,即为全蚀病株。②抽穗灌浆期。病株变矮、褪色,生长参差不齐,叶色、穗色深浅不一,潮湿时出现基腐(基部一、二个茎节)性的“黑脚”,最后植株旱枯,行成“白穗”。剥开基部叶鞘,可见叶鞘内表皮和茎秆表面密生黑色菌丝体和菌丝结。小麦近成熟时,若土壤潮湿,病株叶鞘内表皮可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的子囊壳。 3·传播途径 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引种混有病残体种子是无言病区发病的主要原因。割麦收获区病根茬上的休眠菌丝体成为下茬主要初侵染源。冬麦区种子萌发不久,夏病菌菌丝体就可侵害种根,并在变黑的种根内越冬。翌春小麦返青,菌丝体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生长,向上扩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节,由于茎基受害腐解病株陆续死亡。在春小麦区,种子萌发后在病残体上越冬菌丝侵染幼根,渐赂上扩展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最后引起植朱死亡。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 4·发病条件 小麦全蚀病菌较好气,发育温限3—35℃,适宜温度19—24℃,

关于松材线虫病防控的实施方案

关于松材线虫病防控的实施方案(最新) 为有效防控松材线虫病,保护我区森林资源,保障林业及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等法律法规和 《X省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特制定《X区X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林业基本情况 X区下辖4个镇、1个国有林场、2个国营农场、6个街道办事处,全区共有马尾松林9933亩,占有林地面积的6.7%,主要分布在X国有林场和浦X镇、X镇。近年来,受持续高温天气、松墨天牛等因素影响,各地松枯死木数量增加。经过几年的林分改造和综合治理措施,松枯死木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但松材线虫等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侵染破坏的风险仍居高不下。 (二)疫情发生情况 X年秋季普查我区共调查松林面积9933亩,发现松枯死木23株,其中:自然因素致死或濒死的12株,人为因素致死的2株,原因不明的9株,经取样镜检未发现松材线虫病。对比X年秋普数据,枯死木数量有所下

降。 (三)上一年度所采取的防治措施 1、全面完成松枯死木清理工作。我区成立了一支除治专业队,专门负责清理松枯死木工作。同时,制定松枯死木除治方案,严格按照《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规程》(DB35/T1451-X)技术要求进行清理,GPS每株定位,做到“发现一棵,清理一棵”。X年全区全年清理松 枯死木103 株,清理率100%。采伐松木的伐桩均控制在5 厘米以下,松木及枝桠全部进行焚烧或装袋药物熏蒸处理,松木与伐桩除害处理率100%。 2、挂设诱捕器50 个,与护林员签订监测协议,确保按时更换诱捕药物,全年共诱捕天牛1082只。 3、施放白僵菌粉炮4000 粒,防治面积691 亩。 X年秋季普查我区共发现松枯死木23株,主要分布在浦X镇和X 镇,较X年的秋普数据,松枯死木发生呈现下降趋势。 二、防控目标 X年防控目标:加强预防,巩固成果,防止疫情入侵。全面完成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责任,全区松材线虫病监测覆盖率100%,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疫情,并及时处置。 三、防控类型区划

四种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菌抑制中浓度

四种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菌抑制中浓 度(EC50)的测定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450008 ) 摘要:为了选择可有效防治小麦全蚀病茵的杀菌剂,通过FAO推荐的茵落直径法测定其对四种杀茵剂剂其混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麦全蚀致病菌对申嗪霉素最为敏感,其EC50为0.000768mg/mL。对敌委丹、适乐时和二者的混剂中度敏感,其EC50分别为0.002913mg/mL、0.002028mg/mL、0.00132mg/mL。对硅噻菌胺低度敏感,其EC50为0.00239543mg/mL。由此可见,申嗪霉素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在试验药剂中效果最好。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菌;杀菌剂;抑制中浓度(EC50);测定 1引言 全蚀病是目前小麦生产上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由于缺乏高抗品种,药剂防治仍然是一种主要的防治手段,近些年来市场上并没有对全蚀病效果特别好的药剂。高效、低毒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微生物源抗菌剂申嗪霉素(M18)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原创性农药。该产品已经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药登记证,其主要的有效成分是吩嗪-1-羧酸。本试验通过申嗪霉素对全蚀病菌的抑菌情况来,考察是否可以作为防治全蚀病的药剂。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杀菌剂 3% 敌委丹 SC (先正达公司生产公司)、2.5% 适乐时 SC (瑞士诺华公司生产)、1% 申嗪菌素 SC (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2.5% 硅噻菌胺 SC (孟山都公司生产)等四种药剂。 2.2 供适病菌 病原菌: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c.)v.Arx & Oliver),由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实验室分离保藏。 2.3 母液配置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玉米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蔬菜,现在主要用作饲料或蔬菜食用,营养价值很高。现在种 植玉米的农民朋友越来越多,那么种植高产玉米应该注意哪些病虫害呢?让我们互相了解一 下吧! 1、病毒性疾病 病害发生在玉米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中,苗期自心叶基部出现绿色条斑花叶,逐渐延伸到全叶,叶肉失绿变黄,形成明显的黄绿条纹,病害严重,病株枯死,玉米不能抽穗。 控制方法:选择抗病品种种植,早期用药剂把蚜虫和灰飞虱消灭在迁飞至玉米田之前。可以 用40%氧化快乐果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2、大大小小斑点病 玉米大大小小的斑点主要危害叶片,但也会侵染叶尖和苞片。危害叶片后,使病害斑扩展为 长棱形大斑,形成浸水不规则的病斑,后期变为褐死斑,出现黑色霉变。 控制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及时去除田间病虫害残留,减少病源,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加强 肥水管理,可提高抗病能力,发病后,使用40%克瘟散乳剂500~1 000倍液、50%退菌特可 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防治,隔7天喷药一次,防治效果很好。

3、黑穗病 该病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天花,一旦发病,将造成玉米颗粒无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进行轮作,一般为3年轮作,可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再深翻土壤,可减少土壤中细菌的来源,减少病害,发生病害的玉米植株,应及时清除或焚烧。 4、青枯病 青枯病会使整片叶子枯萎,果穗枯萎,苞片枯萎,然后逐渐变成浅棕色,出现倒伏现象。 控制方法:加强田间水肥管理,能有效地提高玉米的抗病性,注意排水,用金雷多米尔、康 正雷或盖克1 000倍液灌根。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什么是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什么是松材 线虫病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为保护我国松林资源,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指导各地科学开展疫情防治,切实提高疫情防治的整体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疫情监测普查(一)日常监测。 1.监测范围。辖区内所有松树,重点是电网和通信线路的架设沿线,通信基站、公路、铁路、水电等建设工程施工区域附近,木材集散地周边,景区,以及疫区毗邻地区的松树。 2.监测时间。定期巡查辖区内松树,每月至少一次。 3.监测内容。调查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取样鉴定是否发生松材线虫病。 4.监测方法。 (1)踏查。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状况,设计可观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线。采取目测或者使用望远镜等方法观测,沿踏查路线调查有无枯死松树,或者出现针叶褪色、黄化、枯萎以及呈红褐色等松针变色症状的松树。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按照本方案中有关要求进行取样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 (2)遥感调查。采取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手段对大面积松林进行

监测调查,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根据遥感图像的卫星定位信息,开展人工地面调查和取样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 (3)诱捕器调查。适用于松材线虫病非发生区林分的监测,严禁在疫情非发生区和发生区的交界区域使用。在媒介昆虫羽化期设置诱捕器引诱媒介昆虫,将诱捕到的媒介昆虫成虫活体在室内剪碎后进行分离鉴定(或者经过培养后鉴定),确认是否携带松材线虫。一旦发现携带松材线虫,应当立即对设置诱捕器的林分及周边林分进行详查。 (4)详查。详细调查疫情发生地点、寄主种类、发生面积(以小班为单位统计,不能以小班统计发生面积的以实际发生面积统计,四旁松树的发生面积以折算方式统计)、病死松树数量、林分状况,以及传入途径和方式等情况,并对病死松树进行精准定位,绘制疫情分布示意图和疫情小班详图。调查病死树数量时,需将疫情发生小班内的枯死松树、濒死松树一并纳入病死松树进行调查和统计。 (二)专项普查。 1.普查范围。辖区内所有松树。 2.普查时间。每年2次。一般于每年3-6月进行春季普查,于每年8-10月进行秋季普查。 3.普查内容。调查本辖区内所有松树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 4.普查方法。同日常监测方法。其中,对已确认发生疫情的小班,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一)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一) 摘要:介绍了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褐斑病;发生特点;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现对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进行描述,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对该病大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1发生特点 玉米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玉蜀黍节壶菌(Phrsodermama-ydisMiyabe),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该病原菌是玉米上的一种专一性寄生菌,主要寄生在玉米薄壁细胞内,其休眠孢子囊壁较厚,近圆形至卵圆形或球形,黄褐色,略扁平,有囊盖1]。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上,其次是在叶鞘及茎秆上。病斑首先发生在顶部叶片的尖端,病斑初为浅黄色,逐渐变为褐色、红褐色或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1mm,在叶鞘和茎秆上的病斑较大,直径可达3mm。发病严重时,小病斑常相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组织破裂,叶细胞组织呈环死状,散发出黄褐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休眠胞子。病害发生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死。玉米褐斑病病原菌主要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翌年病原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的孢子,并形成侵染丝,侵染玉米,导致玉米发病。 2流行原因 一是玉米品种多、乱、杂,感病品种多。宝鸡市市场上销售的玉米品种中包括了未通过审定的品种和虽然通过审定但种植范围不包括宝鸡市春播的品种,玉米种子市场形成了多、乱、杂的现象。生产上种植了比较多的感病品种,给该病的流行提供了有利的寄主条件。二是连年重茬连作,秸秆还田,田间病菌逐年增加2]。由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导致玉米连年重茬连作;同时,玉米秸秆还田面积越来越大,导致病原菌在田间逐年积累。而且用秸秆沤肥后未经高温充分腐熟,施入田间后,也造成田间病源菌的增加,给该病的流行提供了必要的菌原条件。三是田间脱肥,玉米生长不良,抗病性降低。一般不施基肥或施用量较小,同时玉米苗期追肥量过小或过晚,导致玉米5~8片叶时,土壤肥力不足,田间出现脱肥现象,营养不良,叶片发黄,抗病性降低,是引起玉米褐斑病大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四是气候条件。在玉米的生长季节(6—9月),即玉米出苗后,降水频繁并出现高温、高湿、寡照天气,长时间降雨,田间大面积积水,易诱发此病3]。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策略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策略 发表时间:2019-10-09T13:27:06.13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作者:杨韵[导读] 松材线虫病严重影响松木生长,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松木大面积死亡。 广州蓝宝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松材线虫病严重影响松木生长,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松木大面积死亡。基于此,为了提高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水平,本文结合松材线虫病的病症、发病规律、病害机制及表现,提出科学的综合防治策略,希望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以提高对于该病的防治效率。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病症;发病规律;综合防治 一、松材线虫病危害症状 松材线虫是一种寄生于松树的、非常常见的寄生虫,寄生在松树上导致松树慢慢干枯直至死亡,是林业中危害最大的几种害虫之一。其以松褐天牛为媒介,卵通过树表创伤进入松树体内,并在其树脂道内寄生并大量繁殖。繁殖后的松材线虫可以侵犯寄生部位的薄壁细胞、上皮细胞,从而阻断松树的水分代谢,并减弱其蒸腾作用。由于这种损伤是全株性的,因此会造成松树全株损害,包括针叶变色、针叶萎蔫、光合作用受阻等,严重时可以导致松树死亡。 通常,松材线虫病的发病阶段可以分为病害初期、发展中期、发展后期、发病末期4个阶段。在病害初期,松树的外观往往正常,然而由于寄生虫侵犯树脂道上皮细胞,因此可造成树脂分泌减少。同时,由于松材线虫的入侵媒介是松褐天牛,因此发病松树往往还伴有天牛寄生,即针叶出现被啃食痕迹。随后,由于蒸腾作用的进一步减弱,针叶颜色逐渐变黄,树脂分泌更少,且常見天牛产卵的刻槽。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针叶进一步萎缩,光合作用开始减弱。由于松树的水分供应和营养供应均得不到保障,因此植株开始萎蔫,各种昆虫的蛀屑逐渐增多。到了发病末期,由于真菌寄生,通常也称为“木质蓝变期”,未脱落的针叶几乎全部变为红褐色,全株枯死,且伴有次生害虫及真菌大量栖居[1]。 二、松材线虫病发病规律 由于松褐天牛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是5—10月,因此这段时间的松材线虫倾向于产卵并使虫卵随松褐天牛在松树上的咬食缺口而进入松树内部,并在其中繁殖扩散。由于虫卵孵化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从松材线虫虫卵进入松树到虫卵孵化持续三四个月。随后,由于松材线虫幼虫逐渐生长,被感染的松树逐渐出现以上几种病态特征,若不及时治疗通常于10月枯死。同时,若某年平均温度高于日常且湿度相对较低,松材线虫孵化的时间会有所提前,其孵化率也会提高,从而造成更为严重的松材线虫病。 三、松材线虫病病害机制及表现 严重的松材线虫病将极大程度地威胁松树健康生长。由于该种疾病具有广泛传播、病死率高等特点,人们通常称其为“松树枯萎病”。虫媒传播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其媒介即松褐天牛。通常,松材线虫在侵入松树之前,会首先寄生于松褐天牛体内,并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增强其自身的致病性。此外,由于松材线虫可在松树树脂道内繁殖、移动,使得松树的受害细胞面积广泛,大体表现为针叶首先丧失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能力,并因缺水、缺乏营养物质而逐渐枯黄。同时,松材线虫病的特点之一是病树不落叶,而是缓慢降低自身的树脂合成分泌效率,最终干枯而死。然而,即便松材线虫的致病过程和致病机理早已明确,要想彻底除去该种疾病,仍然受到发病快、病死率高、松褐天牛辅助致病等因素的阻碍。同时,幼虫往往广泛栖居于松树表面的疮孔中,因此一方面会加速松树病死,另一方面会促进病虫害的传播。 松材线虫病的受害植物种类主要包括黑松、湿地松、马尾松等松属植物,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以松褐天牛为虫媒的自然传播、以调运患病松木或松木半成品为媒介的人为传播。无论是自然传播还是人为传播,根本原因都在于将携带有松材线虫卵或幼虫的媒介带入易感松树聚集生长地区,从而造成地区内的病虫害蔓延。此外,由于部分地区相关工作人员的防控意识不足,使得松材线虫病难以得到防控且难以得到有效治理。 四、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疫情检测系统准确掌握疫情进展、建立完善的疫情检测系统是及时解决松材线虫病危害、防止松材线虫病在当地迅速蔓延的有效途径。借助完善的疫情检测系统,当地的疫情监控便能获得提早发现、提早防治、提早消除的效果,从而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发展。首先,应严格检测出入林区的往来木材运输车辆,切段人为传播途径,将携带病虫害的木材或木材半成品与林区隔离[2]。其次,应加大检疫的执法力度,及时销毁已患松材线虫病的树木及树木制品,同时严禁将此类木材用于市场销售和商业活动。再次,要从流通环节入手,坚决抑制患病虫害的木材在市场上流通,让相关商家转变思想认识,意识到松材线虫可能对当地松树林区造成的巨大损失,以免留下安全隐患。最后,应从法律法规方面入手,及时制定合理的相关规定,并将处罚方案细化、落实到位,让政府和林业部门的职责落实情况受到法律监督,从而保证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的具体落实,以此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二)科学实施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 1.控制传染源 由于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植物传染病,因此,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林区等方面对其进行防治。首先,由于此病虫害的致病过程已经明确,那么就应在松褐天牛羽化成虫之前除去此类昆虫媒介,从传染源头阻断自然传播途径。即砍伐松褐天牛寄生的松树,并及时处理砍伐后的松树。这种以小面积的损失换取整个林区的利益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2.切断传播途径 正如上文所说,切段自然传播途径的主要方式是控制松褐天牛的数量与生长繁殖。经文献查阅得知,每年4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是松褐天牛活动的集中时间,因此应在此阶段安装诱捕器捕杀松褐天牛,以阻断松材线虫的自然传播途径。 3.提高林区抵抗力

小麦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小麦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小麦的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全蚀病、黄矮病、丛矮病、土传花叶病、根腐病和黑穗病。 一、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也是我国冬小麦最重要的病害和主要防治对象。在我县主要发生的有条锈病和叶锈病,如果不及时防治,一旦流行,就会迅速扩展蔓延,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1、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气传病害,病菌随气流长距离传播,条锈病对小麦危害很大,流行严重的年份可造成小麦减产80%以上。 (1)症状条锈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也可发生在叶鞘、秆和穗上,在叶片的正面形成很多鲜黄色椭圆形的夏孢子堆,沿叶脉纵向排列呈虚线状,常几条结合在一起成片着生。夏孢子堆中产生大量鲜黄的粉未,即夏孢子。小麦接近成熟时,在叶鞘和叶片上产生短的黑色孢子堆,埋生于表皮下。

小麦条锈病的流行主要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菌源和菌量以及环境条件有关,造成春季小麦锈病流行的条件有四: 1、有一定数量的越冬菌源; 2、有大面积感病品种; 3、3-5月份雨量较多; 4、早春气温回升快,外来菌源多而早时,则小麦中后期突发流行。 (2)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在锈病易发区,不宜过早播种;及时排、灌水,降低麦田湿度,抑制病菌夏孢子萌发,清除落粒自生苗,消灭当地越夏菌源。 ②药剂拌种:现在市面比较好的拌种剂:先正达的锐胜、福戈+亮盾 ③喷药防治:在小麦拔节至抽穗期,条锈病病叶率达到1%左右时,开始喷药。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5-60克,加水20-30千克喷雾,可防治条锈病和叶锈病,防治秆锈病每亩用药量应增加到110克。或是三唑酮、腈菌唑、烯唑醇等 2、小麦叶锈病小麦叶锈病分布于全国各地,对小麦造成的影响与条锈病基

松材线虫病防治施工合同

山阳县2012年夏季松材线虫病除治施工合同 甲方:山阳县林业站(森防站) 乙方:孙建虎 为了切实做好我县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全面清除病害木,减少病源,降低传播媒介虫口密度,控制疫情扩散蔓延。经双方协商,甲方同意乙方承包天竺山林区的松材线虫病病害木、疑似病害木和华山松大小蠹危害木的伐除清理施工作业,特签订如下承包合同: 一、作业内容 松材线虫病病害木、疑似病害木、华山松大小蠹危害木以及其它原因死亡树木的伐除、枝桠梢头木屑(1厘米)的清理、烧毁、伐桩施药防治,本次共规划清理除治200株。 二、施工时间 自签订合同之日起30天时间全面完成作业任务。 三、甲方责任 1、负责提供除治所需的农膜、农药、油锯等物料。 2、负责除治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全程督促检查工作。 3、确定需要除治的病害树木,并逐株打号标记。 4、为乙方伐木工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各1份。 四、乙方责任 1、负责组建25人施工专业队,要求队员年龄在20-55周岁,身体健康,吃苦耐劳,有伐木经验。 2、严格按照甲方制定的作业要求和有关技术操作规程施工;凡打号标记的病害树木全部按要求伐除、清理,对伐桩进

行全面除害处理。伐桩高度均低于5厘米,所有伐桩施药处置率和处置合格率均达到100﹪。 3、自备伐木工具和工人食宿,费用自理。 4、承担施工作业过程中的一切安全责任,包括民工的人身安全、药品使用安全、森林防火安全及其它安全责任。 5、在县森防站、天竺山林场技术人员的监督和指导下开展施工作业,按照要求实施伐除,不得乱砍滥伐。 6、伐除的木料、枝梢、木屑等必须全部运到甲方指定地点(东坡工区门前)集中烧毁。 7、木料运输车辆必须车况良好、手续齐全。 8、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按时完成除治作业任务。 五、合同金额 1、除治费用:按要求完成整个清理除治施工作业,经验收合格后,甲方按工人实际出工天数付给乙方工资,每人每天150元。付给乙方工队代工负责人每天200元。 六、兑现办法 乙方严格按照作业要求施工结束后,甲方组织人员进行验收,根据验收结果,由甲方按实际除治合格株数核算兑付工程款。 七、奖惩办法 在甲方验收过程中,如存在以下问题,均予以罚款处理,并要求自费限期改正,直至达到验收标准: 1、作业区内发现遗留有疫木的每根罚款1000元; 2、伐桩漏施的每个罚款500元; 3、伐桩处理不合格的每个罚款100元;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修订版)之令狐文艳创作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令狐文艳 为保护我国松林资源,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指导各地科学开展疫情防治,切实提高疫情防治的整体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疫情监测普查 (一)日常监测。 1.监测范围。辖区内所有松树,重点是电网和通信线路的架设沿线,通信基站、公路、铁路、水电等建设工程施工区域附近,木材集散地周边,景区,以及疫区毗邻地区的松树。 2.监测时间。定期巡查辖区内松树,每月至少一次。 3.监测内容。调查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取样鉴定是否发生松材线虫病。 4.监测方法。 (1)踏查。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状况,设计可观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线。采取目测或者使用望远镜等方法观测,沿踏查路线调查有无枯死松树,或者出现针叶褪色、黄化、枯萎以及呈红褐色等松针变色症状的松树。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按照本方案中有关要求进行取样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 (2)遥感调查。采取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手段对大面积松林进行监测调查,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根据遥感图像的卫星定位信息,开展人工地面调查和取样鉴

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 (3)诱捕器调查。适用于松材线虫病非发生区林分的监测,严禁在疫情非发生区和发生区的交界区域使用。在媒介昆虫羽化期设置诱捕器引诱媒介昆虫,将诱捕到的媒介昆虫成虫活体在室内剪碎后进行分离鉴定(或者经过培养后鉴定),确认是否携带松材线虫。一旦发现携带松材线虫,应当立即对设置诱捕器的林分及周边林分进行详查。 (4)详查。详细调查疫情发生地点、寄主种类、发生面积(以小班为单位统计,不能以小班统计发生面积的以实际发生面积统计,四旁松树的发生面积以折算方式统计)、病死松树数量、林分状况,以及传入途径和方式等情况,并对病死松树进行精准定位,绘制疫情分布示意图和疫情小班详图。调查病死树数量时,需将疫情发生小班内的枯死松树、濒死松树一并纳入病死松树进行调查和统计。 (二)专项普查。 1.普查范围。辖区内所有松树。 2.普查时间。每年2次。一般于每年3-6月进行春季普查,于每年8-10月进行秋季普查。 3.普查内容。调查本辖区内所有松树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 4.普查方法。同日常监测方法。其中,对已确认发生疫情的小班,直接进行详查。 (三)取样。 1.取样对象。抽取尚未完全枯死或者刚枯死的松树,不应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2018年修订版)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为保护我国松林资源,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指导各地科学开展疫情防治,切实提高疫情防治的整体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疫情监测普查 (一)日常监测。 1.监测范围。辖区内所有松树,重点是电网和通信线路的架设沿线,通信基站、公路、铁路、水电等建设工程施工区域附近,木材集散地周边,景区,以及疫区毗邻地区的松树。 2.监测时间。定期巡查辖区内松树,每月至少一次。 3.监测内容。调查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取样鉴定是否发生松材线虫病。 4.监测方法。 (1)踏查。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状况,设计可观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线。采取目测或者使用望远镜等方法观测,沿踏查路线调查有无枯死松树,或者出现针叶褪色、黄化、枯萎以及呈红褐色等松针变色症状的松树。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按照本方案中有关要求进行取样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 (2)遥感调查。采取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手段对大面积松林进行监测调查,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根据遥感图像的卫星定位信息,开展人工地面调查和取样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

(3)诱捕器调查。适用于松材线虫病非发生区林分的监测,严禁在疫情非发生区和发生区的交界区域使用。在媒介昆虫羽化期设置诱捕器引诱媒介昆虫,将诱捕到的媒介昆虫成虫活体在室内剪碎后进行分离鉴定(或者经过培养后鉴定),确认是否携带松材线虫。一旦发现携带松材线虫,应当立即对设置诱捕器的林分及周边林分进行详查。 (4)详查。详细调查疫情发生地点、寄主种类、发生面积(以小班为单位统计,不能以小班统计发生面积的以实际发生面积统计,四旁松树的发生面积以折算方式统计)、病死松树数量、林分状况,以及传入途径和方式等情况,并对病死松树进行精准定位,绘制疫情分布示意图和疫情小班详图。调查病死树数量时,需将疫情发生小班内的枯死松树、濒死松树一并纳入病死松树进行调查和统计。 (二)专项普查。 1.普查范围。辖区内所有松树。 2.普查时间。每年2次。一般于每年3-6月进行春季普查,于每年8-10月进行秋季普查。 3.普查内容。调查本辖区内所有松树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 4.普查方法。同日常监测方法。其中,对已确认发生疫情的小班,直接进行详查。 (三)取样。 1.取样对象。抽取尚未完全枯死或者刚枯死的松树,不应当抽取针叶已全部脱落、材质已腐朽的枯死树。可参照以下特征选择取

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 Wheat Take-all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1884年英国最早记载,我国于1931年前后在浙江省发现,以后在部分省(区)零星发生。70年代初小麦全蚀病在山东烟台严重发生,而今已扩展到西北、华北、华东等地,19个省(区)全蚀病是小麦上的毁灭性病害,引起植株成簇或大片枯死,降低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症状

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近成熟时病株症状最为明显。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种子根、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部分次生根也受害。病苗基部叶片黄化,心叶内卷,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时死亡。病苗返青推迟,矮小稀疏,根部变黑加重。拔节后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在潮湿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褐色菌丝层,称为“黑脚”,这是全蚀病区别于其他根腐病的典型症状。重病株地上部明显矮化,发病晚的植株矮化不明显。由于茎基部发病,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分布,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在潮湿情况下,小麦近成熟时在病株基部叶鞘内侧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即病原菌的子囊壳。但在干旱条件下,病株基部“黑脚”症状不明显,也不产生子囊壳。 病原 学名:禾顶囊壳Gaeumannomyces gramims (Sacc.)Arx et Olivier ,属子囊菌亚门顶囊壳属; 1 图2-5 小麦全蚀病菌

异名为Ophiobolus graminis Sacc.。自然条件下仅产生有性态,但在培养基中还发现属于根瓶霉属(Phialophora)的无性孢子。 病原形态:病菌的匍匐菌丝粗壮,粟褐色,有隔。老化菌丝多呈锐角分枝,分枝处主枝 与侧枝各形成一隔膜,呈现“∧”形。匍匐菌丝3~4根聚集在一起,在寄主根茎和叶鞘表面形成网纹,在根部多与根轴平行生长。分枝菌丝淡褐色,形成两类附着枝:一类裂瓣状,褐色,顶生于侧枝上;另一类简单,圆筒状,淡褐色,顶生或间生。附着枝端部产生侵入丝,侵入寄主。多数简单附着枝聚生,形成菌核状菌丝垫,直径20μm以上。子囊壳黑色,球形或梨形,顶部有一稍弯的颈。子囊无色,棍棒状,其大小70~100μm×10~15μm(不包括子囊柄),子囊内有8个平行排列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线状稍弯曲,大小60~90μm ×3~5μm,有3~8个模隔膜。 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初白色,后变灰色和黑色,气生菌丝灰色,短而密集。菌落边缘的菌丝有反卷现象,菌落中有疏密不等的菌丝束。病菌在培养中可产生无色单胞的瓶梗孢子,有两种类型:一类弯曲呈新月型,不能发芽;另一类卵形至圆柱形,直或稍弯,可以发芽。某些菌株在培养中还产生念珠状的细胞、厚垣孢子和微菌核。 病菌生物学:病菌生长温度范围3~33℃。子囊形成适温20℃左右,14℃以下不利于子 囊壳和子囊孢子产生。子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0~25℃。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12~18℃,土壤温度在6~8℃仍能侵染。病菌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相对湿度,相对湿度80%~90%为适宜条件,低于50%则生长减慢,也不易产生子囊壳。病菌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以pH5.5~8.5为最适。子囊壳的形成需要光照,以室内散射光较好,光照过强不利于子囊壳产生。 病原菌生理分化:Walker(1975)根据病菌附着枝的形态及病原菌的致病性将禾顶囊壳 划分为3个变种,即:小麦变种G. graminis var.tritici Walker,禾谷变种G. graminis var. graminis Arx et Oliver和燕麦变种G. graminis var. avenae (E.M.Turner)Dennis。我国小麦全蚀病菌主要为小麦变种,禾谷变种只在湖北标样上发现,尚未发现燕麦变种。在辽宁、山东先后发现全蚀病菌有玉米变种G. var. maydis Yao Wang et Zhu.。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具有简单的指状附着枝,禾谷变种则具有深裂状褐色附着枝,玉米变种具有球形或偏球形浅褐色附着枝。 寄生范围:病菌除危害小麦外,还能危害大麦、黑麦、玉米、谷子、燕麦等禾木科作物 及禾木科杂草。3个变种的寄生范围有一定区别,小麦变种寄主范围较广,不侵染燕麦,能侵染高梁根但不造成发病;燕麦变种主要侵染燕麦属、小麦属和大麦属,对禾本科杂草的致病性较小麦变种和禾谷变种强;禾谷变种主要侵染稻属、狼尾草属及其他禾本科杂草,致病性较弱。 病害循环 初侵染: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存 活于未熟腐有机肥中的病残体也可作为初侵染源。以寄生方式在自生麦苗、杂草或其他作物上的全蚀病菌也可以传染下一季作物。上述各类初侵染源中以病残体上的菌丝作用最大。子囊孢子落入土壤后,萌发和侵染受到抑制,虽能导致一定发病,但其作用远不如病残体中的菌丝重要。小麦全蚀病菌为土壤寄居菌,病原在土壤中存活年限因试验条件和方法不同其结果也不一致,从1~2年至3~5年不等,一年轮作可使病害减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