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白酒香型的来源及分类
中国白酒分类

中国白酒分类
1、汾酒类:汾酒是指当地沽酒厂陈酿出的酒,以大吉岭的汾酒为代表,近年来汾酒类的白酒受到消费者的偏爱。
2、花雕类:花雕类白酒以陕北花雕为主,但近些年也涌现出其他各地制酒厂调制出的高品质白酒,并越来越受消费者所青睐。
3、浓香型:浓香型白酒色泽深、口余香浓,且回味清新,适合搭配度常型的中餐,以四川茅台为最典型的浓香型白酒。
4、酱香型:酱香型白酒特点是口感柔和、滋味香醇,一般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如皖绍绵柔、三月,以及汾酒'汾剑'都属于酱香型白酒。
5、米酒类:米酒类白酒以当地米为主要原料,口感清醇爽口。
浙江朱云师、安徽百丽、山东白酒都属于米酒类白酒。
6、特曲类:有很多研究者称之为“菜白”,特曲类的酒色泽金黄,淡淡的菜白青菜香,口感略带辛香味和甜度,如福临门、苏绍大曲就属于特曲类白酒。
白酒分类国家标准

白酒分类国家标准一、固态纯粮酒固态纯粮酒,是指以粮谷为原料,采用固态(或半固态)糖化、发酵、蒸馏,经陈酿、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本品固有风格特征的白酒。
二、液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是指以含淀粉、糖类物质为原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蒸馏得到的基酒(或食用酒精),可用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添加剂调味调香,勾兑而成的白酒。
三、固液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是指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液态法白酒勾兑而成的白酒。
四、浓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酿造,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的白酒。
五、清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以粮谷等为主要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制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的白酒。
六、酱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以高粱、小麦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酿造而成的白酒。
七、米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以大米为原料,经半固态法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制成的,具有小曲米香特点的白酒。
八、凤香型白酒凤香型白酒,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酿造,具有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和异戊醇为主体复合香的白酒。
九、浓酱兼香型白酒浓酱兼香型白酒,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酿造而成,具有浓香和酱香风格特点的白酒。
十、特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以大米为主要原料,以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传统固态法发酵酿造而成,具有特香风格的白酒。
十一、豉香型白酒豉香型白酒,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边糖化边发酵,釜式蒸馏,陈肉酝浸,具有豉香及豉味特点的白酒。
十二、芝麻香型白酒芝麻香型白酒,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酿造而成的,具有芝麻香风格的白酒。
十三、老白干香型白酒老白干香型白酒,以高粱为主料,经传统三排工艺酿造而成,具有醇厚丰满、甘冽挺拔、诸味协调、回味悠长特点的白酒。
十四、小曲固态法白酒小曲固态法白酒,以小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生产的固态法白酒。
白酒的不同香型分类及代表酒款

1、浓香型:这是白酒市场上占比最多的一种香型。
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酒香浓郁、绵柔甘洌、入口绵、落口甜、尾子干净、回味悠长以及饭后尤香而著称。
浓香型白酒阵营也分为几大类:一种是以五粮液酒为典型的循环式跑窖法;另一种是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以高粱为原料的定窖生产法;还有一种是江淮一带出产的纯浓香型白酒,采用老五甑生产工艺,口感相对前两者更柔和雅致,以洋河、双沟、古井贡、宋河粮液为代表。
2、酱香型:酒色微黄而透明,酱香、焦香、糊香配合协调,口味细腻、优雅,空杯留香持久。
酱香型酒以茅台酒最为经典,因此又称为" 茅香型"。
3、清香型:酒色清亮透明,口味特别净,清香纯正,后味很甜。
以汾酒为代表,又称为“汾香型”。
口味柔和,蜜香清雅,入口绵甜,后味怡畅。
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
5、兼香型:兼香型又细分为两类:如酱中带浓型,表现为芳香舒适,细腻丰满,酱浓协调,余味爽净悠长,以湖北白云边酒为代表;还有一类是浓中带酱型,酒体诸味协调,口味细腻,余味爽净,以黑龙江的玉泉酒为代表。
6、凤香型:酒液无色透明,醇香秀雅,醇厚丰满,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代表酒是陕西的西凤酒。
7、芝香型:酒体芝麻香突出,优雅细腻,甘爽协调,尾净,以山东景芝白干酒为典型。
8、豉香型:酒体玉洁冰清、豉香独特、醇厚甘润、余味爽净。
以广东江湾玉冰烧为代表。
酒色清亮、酒香芬芳、酒味纯正、酒体柔和、诸味协调、香味悠长。
代表酒是江西四特酒。
10、老白干香型:无色或微黄透明,醇香清雅,酒体谐调,醇厚挺拔,回味悠长。
代表酒河北衡水老白干。
11、馥郁香型:芳香秀雅、绵柔甘洌、醇厚细腻、后味怡畅、香味馥郁、酒体净爽。
代表酒湖南酒鬼酒。
12、董香型:清澈透明、浓香带药香、香气典雅、酸味适中、香味协调、尾净味长。
代表酒贵州董酒,又称“董香型”。
浓香、酱香、清香和米香是四大基本香型,独立存在于各种香型的白酒之中,是其他香型的母体。
而其他香型,则是在这四大基本香型基础上,以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香型在工艺上糅合而形成各自独特的工艺。
白酒的分类及国家标准

白酒的分类及国家标准一、固态法白酒固态法白酒是指在蒸煮、糖化、发酵、蒸馏等主要过程中,采用固态基质形态生产出的白酒。
固态法白酒的生产工艺复杂,所产白酒质量较好,多为我国名优白酒所采用。
二、半固态法白酒半固态法白酒是指采用固态培菌、糖化后,再于液态下发酵、蒸馏的传统工艺生产出的白酒。
我国部分地区的白酒生产采用此种方法。
三、液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是以粮谷、薯类、糖蜜等原料,经液态发酵、蒸馏成食用酒精的工艺路线,再经串香、勾兑、调配而成的白酒。
液态法白酒的工艺较为简单,产量大,但相对固态法白酒而言,风味较差。
四、固液结合白酒固液结合白酒是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液态法白酒勾调而成的白酒。
这种方法结合了固态法和液态法的优点,既可以提高产量,又可以保证一定的酒质。
五、白酒国标执行标准中国白酒的国标执行标准主要依据《GB/T 10781-2006 白酒》系列标准,其中包括了对不同生产工艺、不同类型白酒的定义、技术要求、检验规则等内容的规定。
六、白酒香型中国白酒的香型主要分为十二种,包括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兼香型、凤香型、特香型、芝麻香型、豉香型、老白干香型、馥郁香型和其它香型。
每种香型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特征。
七、白酒质量因素白酒的质量主要受原料质量、酿造工艺、储存时间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
高质量的白酒通常选用优质粮谷为原料,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工艺,储存时间长,且在储存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环境条件影响。
八、食用酒精与白酒食用酒精是一种用粮食、薯类、糖蜜等原料经过液态发酵制成的供食品工业使用的含水酒精。
它与白酒的主要区别在于,白酒是通过固态或液态发酵、蒸馏等过程,从酒醅或酒液中提取出来的具有多种香味成分的酒精饮料,而食用酒精只是纯酒精。
尽管食用酒精也可以作为白酒的原料之一,但其质量远不及经过固态发酵工艺生产的白酒。
总结,白酒的分类及国家标准涉及多个方面,从生产工艺到质量因素,再到不同的香型和国标执行标准,都是构成白酒品质的重要要素。
白酒十二种香型

合香味,后味稍有苦味; 4)酒的酸度高,明显;
பைடு நூலகம்
(七)豉香型白酒
• 1、代表酒:广东“玉冰烧酒”。 2、感官评语: 玉洁冰清、豉香独特、醇厚甘润、余味爽
(十二)馥郁香型白酒
• 1、代表酒:湖南“酒鬼酒”。 2、感官评语: 芳香秀雅、绵柔甘洌、醇厚细腻、后味怡
畅、香味馥郁、酒体净爽。 3、品评要点: 1)闻香浓中带酱,且有舒适的芳香,诸
香协调; 2)入口有绵甜感,柔和细腻; 3)余味长且净爽。
(四)米香型白酒
• 1、代表酒:桂林“三花酒”。 2、感官评语: 无色透明、蜜香清雅、入口绵甜、落口爽
净、回味怡畅。 3、品评要点: 1)闻香以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及适量的
β-苯乙醇为主体的复合香气,β-苯乙醇的香 气明显;
2)口味特别甜,有发闷的感觉; 3)回味怡畅,后味爽净,但较短;
(五)凤型酒
中国白酒十二工艺和特点大香型
(一)清香型白酒
1、代表酒:山西“汾酒”,名酒中还有 河南“宝丰酒”、武汉“黄鹤楼酒”。
2、感官评语: 无色透明、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协 调、余味净爽。 3、品评要点: 1)色泽为无色透明(浓香允许微黄、酱 香允许为微黄透明); 2)主体香气:以乙酸乙酯为主,乳酸乙
(三)酱香型白酒
1、代表酒:贵州“茅台酒”、四川“郎酒”。 2、感官评语: 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
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 3、品评要点: 1)色泽上,微黄透明; 2)香气,酱香突出,酱香、焦香、糊香
的复合香气,酱香>焦香>糊香; 3)酒的酸度高,形成酒体醇厚、丰满,
中国白酒的13种香型,不喝也学学!

中国⽩酒的13种⾹型,不喝也学学!1、酱⾹型: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
⼜称茅型。
⼝感风味具有酱⾹、细腻、醇厚、回味长久等特点。
2、清⾹型:以⼭西汾酒为代表。
⼜称汾型。
具有清⾹、醇甜、柔和等特点,是中国北⽅的传统产品。
3、浓⾹型(⼤曲⾹型):以宜宾“五粮液”(多粮)、泸州⽼窖的“1573”(单粮)为代表。
⼜称泸型。
⼝感风味具有芳⾹、绵甜、⾹味谐调等特点。
4、⽶⾹型:以⼴西桂林三花酒、冰峪庄园、西江贡为代表。
⼝感风味具有蜜⾹、清雅、绵柔等特点。
5、凤⾹型:以陕西“西凤酒”为代表。
以⼄酸⼄酯为主,⼀定的⼄酸⼄酯⾹⽓为辅。
6、芝⿇⾹型:以⼭东“⼀品景芝”为代表。
此类酒淡雅⾹⽓,焦⾹突出,⼊⼝芳⾹,以焦⾹、糊⾹⽓味为主,⽆⾊、清亮透明;⼝味⽐较醇厚,爽⼝,有类似⽼⽩⼲酒的⼝味,后味稍有苦味。
7、豉⾹型:以⼴东佛⼭“⽟冰烧酒”为代表。
以⼤⽶为原料,⼩曲为糖化发哮剂,半固态液态糖化边发哮酿制⽽成的⽩酒。
8、特⾹型:以江西“四特酒”为代表。
以⼤⽶为原料,富含奇数复合⾹⽓,⾹味谐调,余味悠长。
9、⽼⽩⼲⾹型:以河北衡⽔“衡⽔⽼⽩⼲”为代表。
酒⾊清澈透明,醇⾹清雅,⽢冽丰柔,回味悠长⽽著称于世。
10、兼⾹型:①酱中带浓型,表现为芳⾹,舒适,细腻丰满,酱浓协调,余味爽净悠长;如湖北⽩云边酒.②浓中带酱型,主要表现在浓⾹带酱⾹,诸味协调,⼝味细腻,余味爽净。
如⿊龙江的⽟泉酒等。
11、药⾹型(董⾹型):以贵州“董酒”为代表。
清澈透明,药⾹舒适,⾹⽓典雅,酸度较⾼,后味较长。
12、馥郁⾹型:⼝感醇厚绵甜,落⼝爽净舒适,回味悠长,优良的酒质是其最⼤的核⼼价值,如酒⿁酒。
13、芝兰⾹型:国家科研进步的新成果。
以浙江致中和出品的“国养”为代表。
以⾼粱、⽟⽶、⼩麦、⼤⽶、糯⽶等九种粮⾷为原料,合理配料,采⽤三花蕴合、五种技艺进⾏酿造。
酒幽⾹、舒雅、⽢美、丰润、怡畅。
按个呗~。
中国白酒的几种香型

白酒和分类可按工艺方法分类,也可按酒的香分类如:大曲酒、小曲酒、夫曲酒、固态发酵酒、固液发酵酒、液态发酵酒1、浓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也称泸型白酒,它以泸州老窖和五粮液为代表。
一般说来它可用六个字,四名话来说明:六字—-- 香、醇、浓、绵、甜、净。
四句—窖香浓郁,绵软甘冽、香味协调、尾净余长浓香型酒的主体香是窖香,它的主要成分是已酸乙酯,并有糟香和微量的泥香(丁酸乙酯)。
它们的共性是香要浓郁、,入口要甜,并有回甜,窖香糟香和口味要协调。
2、酱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主要是以茅台酒为代表,它的主体香味成分很复杂,至今尚无定论,初步认识,它的主体香可能是一组高分子量、高沸点的物质。
酱香型白酒的风格特点是:酱香突出,优雅细腻,回味悠长,清澈透明。
颜色允许微黄,以酱为主,略带焦香。
杯中香气经久不散(谓之“隔夜留香”)。
这种酒是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虽低而不淡。
3、清香型白酒以山西汾酒为代表。
清香型白酒的风格特点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协调,余味爽净。
其主体香气成分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对风格的形成起到很重要的衬托作用。
这类酒可用清、正、净、长四个字概括,即“清字当头,一净到底”。
4、兼香型白酒浓中带酱,浓头酱尾,它结合了浓香和酱香的优点,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
酒是陈的香新酒经过一段时间贮存,酒中的燥辣味减少,酒变的柔和,香味增加了,口味协调了,这样变化过程一般称作“酒的老熟”也叫“陈酿”老熟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生产上必须把酒酿好,质量次的白酒虽经长期贮存,也不会变好。
酒的老熟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大。
如容器、容量、环境温度等。
陈年老酒在陈化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1、除去了新酒味(挥发性)。
新出酒酒一般都有新酒味,它较燥辣,不醇和,不绵软;含有硫化氢、硫醇等挥发性硫化物,以及少量的丙烯醛、游离氨等杂味物质一般来说,这类物质沸点不是太高,在贮存过程中,它们与低沸点的臭味物质大量挥发,导致了异杂味的减少。
(实验)2、氧化和酯化作用:在陈酿过程中,由于氧化和酯化作用,使酒中的醇、酸、醛、酯等成分达到新的平衡A/醇氧化成醛B/醛氧化成酸C/醇、酸的酯化D/醇醛缩合成“缩醛”3、物理变化:陈酿可以促使酒的绵软和柔和,只有绵软,酒的香味才能突出。
白酒的12种香型

白酒的12种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其香型种类繁多。
根据不同的制作工艺和原料,可以分为12种不同的香型。
1. 清香型:以清新、纯净、爽口为主要特点,常见于江苏、浙江等地区的高粱酒。
2. 香草型:具有明显的草本植物味道,如茴香、丁香等。
常见于四川、贵州等地区的白酒。
3. 花香型:带有花卉气息,如玫瑰花、茉莉花等。
常见于湖南、广东等地区的白酒。
4. 果香型:带有水果风味,如苹果、桃子等。
常见于山西、陕西等地区的白酒。
5. 焦香型:具有焦糖或者焦米味道,通常是由于加热过程中产生了化学反应所致。
常见于河南、安徽等地区的白酒。
6. 麦芽型:带有谷物或者面包屑般的味道,并伴随着微妙而复杂的甜度和淡淡苦涩感觉。
这种类型通常出现在啤酒中,在一些较少量生产小规模家庭式企业也会出现在某些低度数(40-50%)的小曲坛子里头7. 木质素型: 常被称为“老窖”、“陈年”的那股特殊气息, 是因为长时间存放而形成, 其中含有大量木质素, 可以使人联想到古朴厚重之感觉.8. 茶叶青: 与普洱茶相似, 发散着浓郁迷人而别样神秘气息.9.米露: 将优质大米发挥至极致后提取出来, 具备强劲丰富但并非刻意张扬之感.10 .豆腥: 过去比较流行 , 某些情况下还能够体验到它们身上略微异样但仍然让人回味无穷 .11 .泥土/土壤 : 在黄河流域及华北平原部分省份内 , 土壤对当地风格影响颇大 .12 .其他 : 北方还存在一种名叫"兼善" 的奇怪口感 , 它既不像清干货 , 又没有任何可言表述方式描述得清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白酒香型的来源及分类
一、白酒香型的来源
酒的风格是出色、香、味三大要素组成。
按酒香的类别来划分乃情理之中。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谈到酒的香型,均就白酒而言。
对其它的有色酒及洋洒,为什么又不以香来划分呢?因为有色酒,如葡萄酒,西方有一套完整的法规,从原料到工艺都严加规定。
井在商标上注明,消费者可以识别。
因此,世界各国均采用或借鉴其办法来进行管理。
白酒是我国的传统而独具的产品。
酿造工艺丰富多采,酿制的酒风格千姿百态。
为了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相互学习,做好评比,结合我国国情,于60年代中期,对我国白酒的香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通过对酒内香味成分的剖析,香气成分与工艺关系的研究,并经酿酒界和专家认可。
于1979年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实施按香型进行评比。
自此。
白酒的香型遂为国内广大消费者接受。
二、白酒香型的分类
目前,白酒的香型分为五种: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刑和其它香型。
(1993年国家又颁布了“兼香型”和“凤香型”)前四种香型比较成熟,趋于标准化和定型化。
除前四种香型外,还有不少具有自己特点的好酒,其香气,口味、工艺不仅不同于已定型的香型酒,而又有自己特殊的工艺、风味。
单目前又不能拿出定性定量的数据说明其化学组分,划定成型,进而恰如其分的表达其香型名称,如董酒、西凤酒、白云边、白沙液等就是这样的酒,划归不到四个香型中去,只好暂时定为其它香型。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白酒香型的划分并设有最后定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酿酒工业的发展,白酒的香型也必将更加丰富多彩。
事实上,食品中,植物中的香味是多种多样的,酒的香味也会不断发展,不断增加,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酱香型白酒
酱香型白酒因有一种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而故名。
因源于茅台酒工艺,故又称茅香型。
这种酒,优雅细腻,酒体醇厚,丰富,回味悠长。
当然,酱香不等于酱油的香味,从成分上分析,酱香酒的各种芳香物质含量都较高,而且种类多,香味丰富,是多种香味的复合体。
这种香味又分前香和后香。
所谓前香,主要是由低沸点的醇、酯、醛类组成,起呈香作用,所谓后香,是由高沸点的酸性物质组成,对呈味起主要作用,是空杯留香的构成物质。
茅台酒是这类香型的楷模。
根据国内研究资料和仪器分析测定,它的香气中含有100多种微量化学成分。
启瓶时,首先闻到幽雅而细腻的芬芳,这就是前香;继而细闻,又闻到酱香,且夹带着烘炒的甜香,饮后空杯仍有一股香兰素和玫瑰花的幽雅芳香,而且5--7天不会消失,美誉为空杯香,这就是后香。
前香后香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卓然而绝。
除茅台酒外,国家名酒中还有四川的郎酒也是享名国内的酱香型白酒。
贵州的习酒、怀酒、珍酒、黔春酒、颐年春酒、金壶春、筑春酒、贵常春等也属于酱香型白酒
四、浓香型白酒
浓香型白酒,香味浓郁,以四川泸州老窖酒为代表,所以又叫“泸香型”。
这种香型的白酒具有窖香浓郁,绵甜爽净的特点。
它的主体香源成分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
泸州窖酒的己酸乙酯比清香型酒高几十倍,比酱香型白酒高十倍左右。
另外还含丙三醇,使酒绵甜甘冽。
酒中含有机酸,起协调口味的作用。
浓香型白酒的有机酸以乙酸为主,其次是乳酸和己酸,特别是己酸的含量比其它香型酒要高出几倍。
白酒中还有醛类和高级醇。
在醛类中,乙缩醛较高,是构成喷香的主要成分。
除泸州老窖外,五粮液、古井贡酒、双沟大曲、洋河大曲、剑南春、全兴大曲等都属于浓香型,贵州的鸭溪窖酒、习水大曲、贵阳大曲、安酒、枫榕窖酒、九龙液酒、毕节大曲、贵冠窖酒、赤水头曲等也属于浓香型白酒。
贵州浓香型名牌白酒品种较多。
五、清香型白酒
清香型白酒芬芳的清香,甘润爽口,是一种传统的老白干风格,以山西杏花村的汾酒为代表,所以又叫“汾香型”。
其特点是:清香纯正,诸味协调,余
味爽净。
它的主要香味成分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从含酯量看,它比浓香型、酱香型都要低,而且突出了乙酸乙酯,但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比例协调。
除此以外,宝丰酒、特制黄鹤楼酒也是清香型白酒,贵州生产清香型白酒的厂家不多。
六、米香型白酒
米香型白酒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其特点是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净,回味怡畅。
它的主体香味成分是β-苯乙醇和乳酸乙酯。
在桂林三花酒中,这种成分每百毫升高达3克,具有玫瑰的幽雅芳香,是食用玫瑰香精的原料。
从脂的含量看,米香型酒中,仅有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基本上不含其它酯类。
这是米香型白酒的特点之一。
全州湘山酒也属这种香型。
七、其它香型酒
其它香型白酒,除以上所介绍的几种香型以外的各种香型的白酒,都属于其它香型,是一些因为工艺独特、风格独具而对其香型定义及主体香气成分有待进一步确定,或以一种香型为主兼有其它的香型的白酒。
这类酒以董酒为典型代表,它的风格特点是:香气馥郁,药香舒适,醇甜味浓,后味爽快。
它的主要香气成分也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其次是丁酸乙酯,它的药香是以肉桂醛为主。
在口味上,由于含酸量较高,而且有比例的丁酸,所以风味特殊,带有腐乳的香气,因为风格特异被人们称为董香型。
除此以外,有名的西凤酒也属于其它香型白酒,它自成一代表)、芝麻香型(山东景芝酒为代表),均将从其它香型白酒中浮游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香型、酒种。
国内较熟悉的“泸头酱在贵州名酒中,除董酒外,平坝窖酒、匀酒、朱昌窖酒、金沙窖洒、泉酒、山月老窖等,均采用大小曲工艺,产品有自己独特的香味与风格,都属其它香型。
八、香型与工艺
表面上看,白酒的香型与其化学组分密切相关,这些化学组分都是发酵工艺的产物。
因此,工艺不同,酒的化学组分不同,香型不同。
反之,香型不同,工艺也不同,其化学组分也不同。
影响酒的香型和化学组分的主要因素有:原料、制曲(糖化发酵剂)工艺、发酵酿酒工艺,操作、窖池结构、生产
环境等,此外,还与贮存时间、贮存容器有关。
化学组分前已介绍,现将香型与工艺的关系简述如下:
酱香型酒的代表茅台酒,原料有高梁(酿酒)、小麦(制大曲),大曲工艺是高温曲(60℃以上),原料清蒸,采用八次发酵八次蒸酒,用曲量大(1∶1.2),入窖前采用堆集工艺,窖池是石壁泥底等,贮存期3年以上。
浓香型酒则不同,原料虽然是高梁、小麦,制大曲则是中温(55~60℃),原料混蒸混烧,采用周而复始的万年糟发酵工艺,用曲量为20%左右。
窖池是肥泥窖,为丁己酸菌等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并强调百年老窖。
泸州特曲、五粮液都号称是数百年老窖酿成,贮存期为一年。
清香型酒的代表汾酒,其原料除高梁外,制曲用大麦、豌豆,制大曲的温度较上两种低,不得超过50℃,并用清蒸工艺,地缸发酵等,贮存期也是一年。
米香型白酒其原料为大米,糖化发酵剂不是用大曲,而是传统的米小曲,发酵工艺特点属半液态法,而别的香型白酒多属固态法。
发酵周期比用大曲的少1/5以上,仅7天左右,贮存期一般也较大曲酒少,仅3~6个月。
丰富多彩的其它香型白酒中,其工艺与上述4种香型不同,形成工艺绚丽多姿,各具特点,风格自成一家的门类。
现仅列数种酒进行说明。
国家名酒董酒则采用大小曲工艺,制曲加中草药,窖池既非肥泥、石窖,也不用地缸、瓦缸发酵,而是用白垩土与石灰和猕猴桃藤的汁来筑窖,采用串香工艺制得董酒。
贵州的平坝窖酒、匀酒虽也是大小曲工艺,有的加中药,有的不加,有的串香,有的无,窖池与董酒又不同,是肥泥窖,酒的风格与董酒亦不相同。
西风酒也是其它香型,但其制曲原料与汾酒相同,用大麦和豌豆,制曲温度较高,达到60℃,用曲量13~16%,发酵不用地缸,用生泥窖,不强调老窖,发酵期比汾酒少10天,才10—11天。
致使酿制出的西凤酒具有酸甜苦辣香的特点。
“泸头酱尾”的兼香型,顾名思义,其工艺特点既有浓香型又有酱香型,如白云边酒。
所以,有的厂家干脆按比例分别生产酱香型酒和浓香型酒,通过将
这两种酒相互勾兑,制得兼香型酒。
也就是说,勾兑的比例要恰当,否则非浓非酱,又非浓头酱尾,也就谈不上浓酱兼有的风格特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判断,白酒香型的划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凡酒虽同属一种香型,仍有自己的“小自由”,即个性,风格特点。
有人把白酒的香型比成京剧的流派,既有梅、尚、荀、陈四大派,又允许四大流派中有支流,发展个性,形成新的流派,同时又允许四大流派之外,并存其它流派。
一言蔽之,工艺与香型密切相关。
随着科研的进步,工艺的改革,今后将会出现更多的新工艺,更多的新香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