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白酒种类区别

合集下载

白酒行业分类知识点总结

白酒行业分类知识点总结

白酒文案知识点总结大全白酒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酒类,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酒在中国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体,也是中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白酒的相关知识点。

一、白酒的种类及特点1. 白酒的分类白酒根据原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高粱酒、葡萄酒、红曲酒、玉米酒等。

而根据酿制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浓香型、清香型、绵柔型、豫剧、麸曲、老酒等几种。

2. 白酒的特点白酒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度:白酒的酒精度通常在40-65度之间,属于高度酒精饮料。

(2) 香气:不同种类的白酒具有独特的香味,主要取决于酿制原料和发酵过程。

(3) 口感:白酒口感多样,有的浓烈,有的绵柔,有的清香,有的芳香。

(4) 营养成分:白酒中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等。

二、白酒的历史与传统文化1. 白酒的历史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酿酒技术。

《诗经》、《尚书》等古代经典中都有关于白酒的记载,可以说白酒是中国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白酒的文化意义白酒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白酒在宴席、节日、婚庆等场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代表着团圆、喜庆、友谊等多种寓意。

三、白酒的生产工艺1. 酿造原料白酒的主要原料包括高粱、小麦、大米、玉米、薯类等,而不同的原料制成的白酒味道及口感迥异。

2. 发酵白酒的发酵是指用酿造原料中的淀粉、糖类物质,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由酵母菌转化成酒精、二氧化碳和其他有机物质的过程。

3. 蒸馏蒸馏是白酒生产的关键工艺环节,通过蒸馏过程将酒精和香气分离出来,得到高度酒精饮料。

4. 陈酿白酒酿造完成后需要进行陈酿,时间长短不同会影响白酒的口感和香气。

四、白酒的鉴赏与品鉴1. 颜色白酒的颜色主要受到酒精的影响,一般来说,高度较低的白酒呈现清澈透亮的状态,高度较高的白酒则呈现出深色。

2. 香气白酒的香气是其主要特点之一,从香气中可以品出白酒的酿造原料、酿造工艺等信息。

白酒的分类

白酒的分类

白酒的分类下面主要介绍中国的白酒种类。

现代将白酒分为固态法白酒、固液结合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三类。

1. 按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艺分类在固态法白酒中主要的种类为:(1)大曲酒大曲酒,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麦、大麦,加上一定数量的碗豆。

大曲又分为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

一般是固态发酵,大曲酒所酿的酒质量较好,多数名优酒均以大曲酿成。

(2)小曲酒小曲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态发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3)麸曲酒这是解放后在烟台操作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别以纯培养的曲霉菌及纯培养的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时间较短,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为多数酒厂为采用,此种类型的酒产量最大。

以大众为消费对象。

(4)混曲法白酒主要是大曲和小曲混用所酿成的酒。

(5)其它糖化剂法白酒这是以糖化酶为糖化剂,加酿酒活性干酵母(或生香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白酒。

固液结合法白酒的种类有:(1)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这种酒是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2)串香白酒这种白酒采用串香工艺制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

还有一种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后串蒸而得。

(3)勾兑白酒这种酒是将固态法白酒(不少于10%)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进行勾兑而成的白酒。

液态发酵法白酒又称“一步法”白酒,生产工艺类似于酒精生产,但在工艺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传统工艺,酒质一般较为淡泊;有的工艺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弥补。

此外还有调香白酒,这是以食用酒精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调香白酒经调配而成。

2. 按酒的香型分这种方法按酒的主体香气成分的特征分类,在国家级评酒中,往往按这种方法对酒进行归类。

(1)酱香型白酒也称为酱香型白酒,以茅台酒为代表。

酱香柔润为其主要特点。

发酵工艺最为复杂。

所用的大曲多为超高温酒曲。

(2)浓香型白酒以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洋河大曲等酒为代表,以浓香甘爽为特点,发酵原料是多种原料,以高梁为主,发酵采用混蒸续渣工艺。

中国白酒分类

中国白酒分类

中国白酒分类
1、汾酒类:汾酒是指当地沽酒厂陈酿出的酒,以大吉岭的汾酒为代表,近年来汾酒类的白酒受到消费者的偏爱。

2、花雕类:花雕类白酒以陕北花雕为主,但近些年也涌现出其他各地制酒厂调制出的高品质白酒,并越来越受消费者所青睐。

3、浓香型:浓香型白酒色泽深、口余香浓,且回味清新,适合搭配度常型的中餐,以四川茅台为最典型的浓香型白酒。

4、酱香型:酱香型白酒特点是口感柔和、滋味香醇,一般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如皖绍绵柔、三月,以及汾酒'汾剑'都属于酱香型白酒。

5、米酒类:米酒类白酒以当地米为主要原料,口感清醇爽口。

浙江朱云师、安徽百丽、山东白酒都属于米酒类白酒。

6、特曲类:有很多研究者称之为“菜白”,特曲类的酒色泽金黄,淡淡的菜白青菜香,口感略带辛香味和甜度,如福临门、苏绍大曲就属于特曲类白酒。

白酒的级别划分标准

白酒的级别划分标准

白酒的级别划分标准
中国国内的白酒大致可分为四大等级,即国家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也有其他分类,包括专供、特级、A级等。

一、国家一级:
国家一级属于酒精浓度最高的精酿白酒,平均浓度可达到54度以上,口感也是最好的,之所以这么高,原因有很多,包括是坊里的固有风味,技术水平很高。

国家二级是正宗和经典精酿白酒类别,平均浓度在50度以上,口感一般,但仍然比其他级别的酒要好一些,有其独特风格,有很多风味多样化的品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正宗白酒。

国家三级是普通精酿白酒,浓度一般在45度左右,口感一般,属于普通的饮用类型的白酒,也有许多风味适合普通饮用者的。

中国国内的白酒体系比较复杂,不同的酿造工艺、原料配比,造就丰富的品类、口感和风味,从而将酒分为不同的等级,但无论如何,品味白酒,最重要的还是来自品牌及质量,美中不足的是强调的是浓度,而忽略了品质的重要性。

白酒的分类及国家标准

白酒的分类及国家标准

白酒的分类及国家标准一、固态法白酒固态法白酒是指在蒸煮、糖化、发酵、蒸馏等主要过程中,采用固态基质形态生产出的白酒。

固态法白酒的生产工艺复杂,所产白酒质量较好,多为我国名优白酒所采用。

二、半固态法白酒半固态法白酒是指采用固态培菌、糖化后,再于液态下发酵、蒸馏的传统工艺生产出的白酒。

我国部分地区的白酒生产采用此种方法。

三、液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是以粮谷、薯类、糖蜜等原料,经液态发酵、蒸馏成食用酒精的工艺路线,再经串香、勾兑、调配而成的白酒。

液态法白酒的工艺较为简单,产量大,但相对固态法白酒而言,风味较差。

四、固液结合白酒固液结合白酒是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液态法白酒勾调而成的白酒。

这种方法结合了固态法和液态法的优点,既可以提高产量,又可以保证一定的酒质。

五、白酒国标执行标准中国白酒的国标执行标准主要依据《GB/T 10781-2006 白酒》系列标准,其中包括了对不同生产工艺、不同类型白酒的定义、技术要求、检验规则等内容的规定。

六、白酒香型中国白酒的香型主要分为十二种,包括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兼香型、凤香型、特香型、芝麻香型、豉香型、老白干香型、馥郁香型和其它香型。

每种香型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特征。

七、白酒质量因素白酒的质量主要受原料质量、酿造工艺、储存时间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

高质量的白酒通常选用优质粮谷为原料,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工艺,储存时间长,且在储存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环境条件影响。

八、食用酒精与白酒食用酒精是一种用粮食、薯类、糖蜜等原料经过液态发酵制成的供食品工业使用的含水酒精。

它与白酒的主要区别在于,白酒是通过固态或液态发酵、蒸馏等过程,从酒醅或酒液中提取出来的具有多种香味成分的酒精饮料,而食用酒精只是纯酒精。

尽管食用酒精也可以作为白酒的原料之一,但其质量远不及经过固态发酵工艺生产的白酒。

总结,白酒的分类及国家标准涉及多个方面,从生产工艺到质量因素,再到不同的香型和国标执行标准,都是构成白酒品质的重要要素。

白酒类趣味知识点总结

白酒类趣味知识点总结

白酒类趣味知识点总结一、白酒的种类1. 酱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又称酱香酒,是中国白酒中的一大类,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浓郁的酱香而闻名。

酱香型白酒一般是通过混合麸曲酿造而成,成熟后具有酱香味和黏稠感,口感柔顺,回味悠长。

2. 清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又称清香酒,是中国白酒中的另一大类,以其清爽的口感和香气而著称。

清香型白酒采用优质的高粱等原料,酿造后具有清香味和爽口感,清凉爽口,回味悠长。

3. 浓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又称浓香酒,是中国白酒中的又一大类,以其醇厚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而著称。

浓香型白酒采用优质的小麦等原料,酿造后具有醇香味和饱满口感,醇厚爽口,回味悠长。

二、白酒的酿造工艺1. 酿造原料:白酒的主要原料包括高粱、小麦、玉米等,不同的原料酿造出来的白酒口感和香味都会有所差异。

2. 酿造工艺:白酒的酿造工艺包括蒸馏、发酵、陈化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最终白酒的口感和香气。

3. 酿造工具:白酒的酿造工具包括酒曲、窖池、酒桶等,这些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也会对最终的白酒品质产生影响。

三、白酒的品鉴技巧1. 观色:品鉴白酒首先需要观察酒液的颜色,透明度和光泽等,以判断白酒的质地和成熟度。

2. 闻香:品鉴白酒还需要通过闻香来感受其香气,判断白酒的酒体和香味的浓郁度。

3. 品尝:品鉴白酒最后需要品尝其口感和回味,以感受其口感的柔和度和回味的悠长度。

四、白酒的文化内涵1. 白酒与中国传统节日:白酒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春节、中秋节等,人们在这些节日里会用白酒来祭祀、拜祭和款待客人。

2. 白酒与中国传统礼俗:白酒在中国传统礼俗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如结婚、寿宴等场合常用白酒来表示祝福和敬意。

3. 白酒与中国传统医学:白酒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人们在保健养生、驱寒祛湿等方面也会用到白酒。

五、白酒的文化传承1. 酒文化节:中国各地都有不同的酒文化节,如茅台酒文化节、洋河酒文化节等,这些节日都是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国的白酒文化。

白酒常见五种香型区分

白酒常见五种香型区分

本人非常喜欢收藏白酒,这篇“白酒常见五种香型区分”与大家分享1. 酱香型白酒:酒色微黄而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幽雅持久,优雅细腻,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酒度低而不淡,酒香而不艳,饮后不上头。

以茅台酒、金士力酒为代表。

发酵工艺最为复杂。

由于特定的土壤、水质、气候环境和独特的工艺,离开了茅台镇就生产不出优质酱香型白酒。

2. 浓香型白酒:无色(或微黄)透明,窖香浓郁,入口绵甜爽净,香味协调,余味悠长。

以五粮液为代表。

在名优酒中,浓香型白酒的产量最大,稻花香白酒也属于浓香型白酒种类,其主要风格为“多粮型、复合香、陈酒味”。

3. 兼香型白酒:清澈透明,酱浓谐调、幽雅舒适,细腻丰满,回味爽净,余味悠长。

有浓头酱尾之称,以西凤酒为代表。

4. 清香型白酒: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清香纯正,入口绵甜,香味协调,醇厚爽冽,尾净香长。

以汾酒为代表。

5. 米香型白酒:无色透明,蜜香清雅,入口绵甜,落落爽净,回味怡畅。

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

酒中的名酒是按香型评定的。

现分为酱香型,米香型,清香型,浓香型,其它香型(董香型,凤香型,芝麻香型等)。

1 贵州名白酒:茅台酒,董酒酱香型名白酒有贵州茅台酒,四川郎酒等酒。

贵州茅台酒和四川郎酒虽产于两个不同的省,但是茅台酒的产地贵州仁怀和郎酒的产地四川古蔺在地理位置上却是非常接近的。

这两地都分布在赤水河畔,前者位于黔北,后者位于川南。

赤水河经贵州仁怀,习水,再流经四川古蔺等县,至四川合江县汇入长江。

酱香型名白酒中以贵州茅台酒最为著名,有国酒之美称。

在清代,由于川盐入黔,赤水河是川盐从长江经泸州,合江等地的一条水上通道。

清代诗人郑珍曾写道:"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

正是频繁的盐业运输,促进了赤水河两岸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当地酿酒业的发展与兴旺。

贵州茅台酒的美名开始流传开来。

茅台酒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的特殊风格,酒液清亮,醇香馥郁,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闻之沁人心脾,入口荡气回肠,饮后余香绵绵。

我国白酒有哪些类型和特点

我国白酒有哪些类型和特点

我国白酒有哪些类型和特点?白酒是我国独有的蒸馏酒类,按使用曲种、生产工艺、质量特点或香型,可以区分如下:(一)按使用的酒曲种类,可分为大曲白酒、‘小曲白酒和麸曲白酒。

大曲白酒和小曲白酒是我国的传统白酒,符合我国人民的饮用习惯,有较好的曲香味或酿造风味。

解放以后发展起来的,用纯种曲霉、酵母制造的麸曲、酒母酿制的白酒,称为麸曲白酒。

这种麸曲白酒,由于选用了活性较高的纯种糖化菌和酵母菌,提高了淀粉利用率和出酒率,但白酒的酿造风味不足,所以,将一般的麸曲白酒称为大路货白酒。

近年来,采用多种微生物培养麸曲酒母,生产的优质麸曲白酒,可以得到接近大曲白酒的酿造风味,产品质量较好,出酒率亦高,这种生产方式,已逐渐成为白酒行业普遍采用的一条工艺技术路线。

(二)按生产工艺区分,主要有固态发酵白酒和液态发酵白酒。

从六十年代开始,我国白酒行业,为改变白酒生产的落后面貌,减轻体力劳动强度,解决辅科不足和有利于实现机械化、连续化生产,把传统的固态发酵、固态蒸馏工艺,改革为液态发酵、液态蒸馏,故有固态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之分。

液态法工艺,固然有许多优点,也有利于提高淀粉利用率和出酒率,但产品缺少固态白酒的风味,也不适应人们的饮用习惯。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近年来,应用液态白酒或高纯浓度的精馏酒基,与优质固态的酒糟酒尾互相勾、调、串和采用多种微生物共酵的方法,也可得到各种香型的液态法白酒。

(三)根据白酒的质量特点或香型区分,主要有清香型、米香型、浓香型、酱香型和兼有浓、酱两种香型的其它香型白酒。

白酒的香型和质量特点,主要是由工艺和发酵设备决定的,即有什么样的工艺和发酵设备,就有什么香型。

清香型白酒,以清香纯正为特点,以汾酒为代表,采用清蒸清茬工艺和地缸发酵。

米香型白酒,以米香醇正为特点,如桂林三花酒,以大米为原料,小曲发酵,液态蒸馏。

浓香型白酒,以浓香甘爽为特点,以泸州特曲和五粮液为代表,采用混蒸续碴工艺,陈年老窖或人工老窖发酵。

酱香型白酒,以酱香柔润为特点,以茅台酒为代表,采用超高温制曲,晾堂堆积,清蒸回沙等酿造工艺,石窖或泥窖发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白酒种类区别1、酱香型白酒:酒色微黄而透明,酱香、焦香、糊香配合谐调,口味细腻、优雅,空杯留香持久。

以茅台酒、郎酒、武陵酒为代表。

2、浓香型白酒:窖香浓郁,口味丰满,入口绵甜干净,纯正。

如以泸州特曲、五粮液、剑南春、全兴大曲、沱牌曲酒为代表的四川派,以洋河、双沟、古井、宋河粮液为代表的纯浓派。

3、清香型白酒:酒色清亮透明,口味特别净,清香纯正,后味很甜。

以汾酒、黄鹤楼酒和宝丰酒为代表。

4、米香型白酒:口味柔和,蜜香清雅,入口绵甜,后味怡畅。

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

5、凤香型白酒:无色透明,醇香秀雅,醇厚丰满,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

如西凤酒。

6、董香型白酒:清澈透明,药香舒适,香气典雅,酸度较高,后味较长。

如贵州董酒。

7、豉香型白酒:玉洁冰清,豉香独特,醇和甘滑,余味爽净。

如广东玉冰烧酒。

8、芝麻香型白酒:芝麻香突出,幽雅细腻,甘爽协调,尾净具有芝麻香特有风格。

如山东景芝白干酒。

9、特型白酒:酒色清亮,酒香芬芳,酒味纯正,酒体柔和,诸味协调,香味悠长。

以江西四特酒为代表。

10、兼香型白酒:目前国内有两种类型(1)酱中带浓型,表现为芳香,舒适,细腻丰满,酱浓协调,余味爽净悠长;如湖北白云边酒。

(2)浓中带酱型,主要表现在浓香带酱香,诸味协调,口味细腻,余味爽净。

如黑龙江的玉泉酒等。

一、白酒香型的来源酒的风格是出色、香、味三大要素组成。

按酒香的类别来划分乃情理之中。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谈到酒的香型,均就白酒而言。

对其它的有色酒及洋洒,为什么又不以香来划分呢?因为有色酒,如葡萄酒,西方有一套完整的法规,从原料到工艺都严加规定。

井在商标上注明,消费者可以识别。

因此,世界各国均采用或借鉴其办法来进行管理。

白酒是我国的传统而独具的产品。

酿造工艺丰富多采,酿制的酒风格千姿百态。

为了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相互学习,做好评比,结合我国国情,于60年代中期,对我国白酒的香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通过对酒内香味成分的剖析,香气成分与工艺关系的研究,并经酿酒界和专家认可。

于1979年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实施按香型进行评比。

自此。

白酒的香型遂为国内广大消费者接受。

二、白酒香型的分类目前,白酒的香型分为五种: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刑和其它香型。

(1993年国家又颁布了“兼香型”和“凤香型”)前四种香型比较成熟,趋于标准化和定型化。

除前四种香型外,还有不少具有自己特点的好酒,其香气,口味、工艺不仅不同于已定型的香型酒,而又有自己特殊的工艺、风味。

单目前又不能拿出定性定量的数据说明其化学组分,划定成型,进而恰如其分的表达其香型名称,如董酒、西凤酒、白云边、白沙液等就是这样的酒,划归不到四个香型中去,只好暂时定为其它香型。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白酒香型的划分并设有最后定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酿酒工业的发展,白酒的香型也必将更加丰富多彩。

事实上,食品中,植物中的香味是多种多样的,酒的香味也会不断发展,不断增加,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酱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因有一种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而故名。

因源于茅台酒工艺,故又称茅香型。

这种酒,优雅细腻,酒体醇厚,丰富,回味悠长。

当然,酱香不等于酱油的香味,从成分上分析,酱香酒的各种芳香物质含量都较高,而且种类多,香味丰富,是多种香味的复合体。

这种香味又分前香和后香。

所谓前香,主要是由低沸点的醇、酯、醛类组成,起呈香作用,所谓后香,是由高沸点的酸性物质组成,对呈味起主要作用,是空杯留香的构成物质。

茅台酒是这类香型的楷模。

根据国内研究资料和仪器分析测定,它的香气中含有100多种微量化学成分。

启瓶时,首先闻到幽雅而细腻的芬芳,这就是前香;继而细闻,又闻到酱香,且夹带着烘炒的甜香,饮后空杯仍有一股香兰素和玫瑰花的幽雅芳香,而且5--7天不会消失,美誉为空杯香,这就是后香。

前香后香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卓然而绝。

除茅台酒外,国家名酒中还有四川的郎酒也是享名国内的酱香型白酒。

贵州的习酒、怀酒、珍酒、黔春酒、颐年春酒、金壶春、筑春酒、贵常春等也属于酱香型白酒。

浓香型白酒,香味浓郁,以四川泸州老窖酒为代表,所以又叫“泸香型”。

这种香型的白酒具有窖香浓郁,绵甜爽净的特点。

它的主体香源成分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

泸州窖酒的己酸乙酯比清香型酒高几十倍,比酱香型白酒高十倍左右。

另外还含丙三醇,使酒绵甜甘冽。

酒中含有机酸,起协调口味的作用。

浓香型白酒的有机酸以乙酸为主,其次是乳酸和己酸,特别是己酸的含量比其它香型酒要高出几倍。

白酒中还有醛类和高级醇。

在醛类中,乙缩醛较高,是构成喷香的主要成分。

除泸州老窖外,五粮液、古井贡酒、双沟大曲、洋河大曲、剑南春、全兴大曲等都属于浓香型,贵州的鸭溪窖酒、习水大曲、贵阳大曲、安酒、枫榕窖酒、九龙液酒、毕节大曲、贵冠窖酒、赤水头曲等也属于浓香型白酒。

贵州浓香型名牌白酒品种较多。

五、清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芬芳的清香,甘润爽口,是一种传统的老白干风格,以山西杏花村的汾酒为代表,所以又叫“汾香型”。

其特点是:清香纯正,诸味协调,余味爽净。

它的主要香味成分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从含酯量看,它比浓香型、酱香型都要低,而且突出了乙酸乙酯,但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比例协调。

除此以外,宝丰酒、特制黄鹤楼酒也是清香型白酒,贵州生产清香型白酒的厂家不多。

六、米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其特点是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净,回味怡畅。

它的主体香味成分是β-苯乙醇和乳酸乙酯。

在桂林三花酒中,这种成分每百毫升高达3克,具有玫瑰的幽雅芳香,是食用玫瑰香精的原料。

从脂的含量看,米香型酒中,仅有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基本上不含其它酯类。

这是米香型白酒的特点之一。

全州湘山酒也属这种香型。

其它香型白酒,除以上所介绍的几种香型以外的各种香型的白酒,都属于其它香型,是一些因为工艺独特、风格独具而对其香型定义及主体香气成分有待进一步确定,或以一种香型为主兼有其它的香型的白酒。

这类酒以董酒为典型代表,它的风格特点是:香气馥郁,药香舒适,醇甜味浓,后味爽快。

它的主要香气成分也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其次是丁酸乙酯,它的药香是以肉桂醛为主。

在口味上,由于含酸量较高,而且有比例的丁酸,所以风味特殊,带有腐乳的香气,因为风格特异被人们称为董香型。

除此以外,有名的西凤酒也属于其它香型白酒,它自成一代表)、芝麻香型(山东景芝酒为代表),均将从其它香型白酒中浮游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香型、酒种。

国内较熟悉的“泸头酱在贵州名酒中,除董酒外,平坝窖酒、匀酒、朱昌窖酒、金沙窖洒、泉酒、山月老窖等,均采用大小曲工艺,产品有自己独特的香味与风格,都属其它香型。

八、香型与工艺表面上看,白酒的香型与其化学组分密切相关,这些化学组分都是发酵工艺的产物。

因此,工艺不同,酒的化学组分不同,香型不同。

反之,香型不同,工艺也不同,其化学组分也不同。

影响酒的香型和化学组分的主要因素有:原料、制曲(糖化发酵剂)工艺、发酵酿酒工艺,操作、窖池结构、生产环境等,此外,还与贮存时间、贮存容器有关。

化学组分前已介绍,现将香型与工艺的关系简述如下:酱香型酒的代表茅台酒,原料有高梁(酿酒)、小麦(制大曲),大曲工艺是高温曲(60℃以上),原料清蒸,采用八次发酵八次蒸酒,用曲量大(1∶1.2),入窖前采用堆集工艺,窖池是石壁泥底等,贮存期3年以上。

浓香型酒则不同,原料虽然是高梁、小麦,制大曲则是中温(55~60℃),原料混蒸混烧,采用周而复始的万年糟发酵工艺,用曲量为20%左右。

窖池是肥泥窖,为丁己酸菌等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并强调百年老窖。

泸州特曲、五粮液都号称是数百年老窖酿成,贮存期为一年。

清香型酒的代表汾酒,其原料除高梁外,制曲用大麦、豌豆,制大曲的温度较上两种低,不得超过50℃,并用清蒸工艺,地缸发酵等,贮存期也是一年。

米香型白酒其原料为大米,糖化发酵剂不是用大曲,而是传统的米小曲,发酵工艺特点属半液态法,而别的香型白酒多属固态法。

发酵周期比用大曲的少1/5以上,仅7天左右,贮存期一般也较大曲酒少,仅3~6个月。

丰富多彩的其它香型白酒中,其工艺与上述4种香型不同,形成工艺绚丽多姿,各具特点,风格自成一家的门类。

现仅列数种酒进行说明。

国家名酒董酒则采用大小曲工艺,制曲加中草药,窖池既非肥泥、石窖,也不用地缸、瓦缸发酵,而是用白垩土与石灰和猕猴桃藤的汁来筑窖,采用串香工艺制得董酒。

贵州的平坝窖酒、匀酒虽也是大小曲工艺,有的加中药,有的不加,有的串香,有的无,窖池与董酒又不同,是肥泥窖,酒的风格与董酒亦不相同。

西风酒也是其它香型,但其制曲原料与汾酒相同,用大麦和豌豆,制曲温度较高,达到60℃,用曲量13~16%,发酵不用地缸,用生泥窖,不强调老窖,发酵期比汾酒少10天,才10—11天。

致使酿制出的西凤酒具有酸甜苦辣香的特点。

“泸头酱尾”的兼香型,顾名思义,其工艺特点既有浓香型又有酱香型,如白云边酒。

所以,有的厂家干脆按比例分别生产酱香型酒和浓香型酒,通过将这两种酒相互勾兑,制得兼香型酒。

也就是说,勾兑的比例要恰当,否则非浓非酱,又非浓头酱尾,也就谈不上浓酱兼有的风格特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判断,白酒香型的划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凡酒虽同属一种香型,仍有自己的“小自由”,即个性,风格特点。

有人把白酒的香型比成京剧的流派,既有梅、尚、荀、陈四大派,又允许四大流派中有支流,发展个性,形成新的流派,同时又允许四大流派之外,并存其它流派。

一言蔽之,工艺与香型密切相关。

随着科研的进步,工艺的改革,今后将会出现更多的新工艺,更多的新香型。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