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白酒常见的质量检测方法与常见误区

合集下载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醇、酸、酯误差原因分析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醇、酸、酯误差原因分析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醇、酸、酯误差原因分析【摘要】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组分的方法主要有外标法、归一化法和内标法。

测定过程中产生误差主要有:色谱柱的选用、测定方法、载气、汽化室气垫的选用、氢气与空气比、微量注射器的选用等。

消除测定误差的方法主要通过:过滤净化载气、定期更换硅橡胶垫、调整氢气流速、准确进样、控制点火条件等。

本文对产生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控制。

【关键词】气相色谱;白酒;分析方法在白酒产品质量检验中,为了更好地评价白酒的质量,除了感官评价外,分析其微量成分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白酒中微量成分检测主要采用气相色谱[1]。

气相色谱分析白酒中微量成分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多。

为此,笔者探讨了一些采用气相色谱测定白酒中微量成分产生误差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1.色谱柱选用气相色谱分析法仪器是气相色谱仪,其核心是色谱柱。

色谱柱主要分为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类。

在选用色谱柱时,应保证所测主要组分完全分离。

在白酒检测中,填充柱应用较为普遍。

填充柱根据固定液不同分为DNP[2](邻苯二甲酸二壬酯)柱和PEG[3](聚乙二醇)柱两种。

1.1 DNP和PEG填充柱比较在白酒主要微量成分分析时,采用PEG填充柱。

由于己酸乙酯先于乳酸乙酯通过填充柱,特别是做快速分析时,己酸乙酯容易成为乙醇拖尾上的峰,造成较大的分析误差。

使用DNP填充柱,己酸乙酯后通过填充柱,克服了使用PEG 填充柱的弊端。

所以在分析检测浓香型白酒时,宜选用DNP填充柱,可获得较好地分析结果。

1.2毛细管色谱柱毛细管色谱柱在白酒微量成分检测愈来愈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PEG-20m聚乙二醇石英毛细管柱,FFAP(聚乙二醇20M与对苯二甲酸的反应物)可分析检测出白酒中50多种微量成分。

毛细管色谱柱对色谱仪要求较高,必须配有分流装置和程序升温装置。

并且PEG-20M色谱柱甲醇与乙酸乙酯合峰,这是其弊端。

2.气相色谱分析定量方法气相色谱分析白酒微量成分主要有3种定量分成方法:外标法、归一化法和内标法。

浅谈白酒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白酒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某酒厂因假冒伪劣产品被查处事件
• 总结词:某酒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被查处,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声誉 损失。
• 详细描述:某酒厂为了降低成本,擅自使用劣质原材料和添加剂生产白酒。这 些白酒不仅口感较差,而且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消费者购买后投诉不断 ,相关部门对该酒厂进行了查处。事件曝光后,该酒厂的企业形象受到严重损 害,产品销量大幅下降。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制定维护计划
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 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 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培训维护人员
对设备维护人员进行专业 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 ,确保设备得到正确的维 护和保养。
建立设备档案
建立每台设备的档案,记 录设备的购买、使用、维 修和维护等信息,方便管 理和查询。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技术培训
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素质,确保 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建立资格认证制度
建立白酒检测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确保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 知识和技能,提高整个行业的素质水平。
鼓励人才交流与合作
加强行业内部和与其他相关行业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共享技术和经 验,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可以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市场需求,进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
定性。
02
维护消费者权益
白酒检测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通过对白酒的成分、口感、
风味等进行检测,可以判断其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进而维护
消费者的权益。
03
推动产业发展
白酒检测是白酒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对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某白酒企业因质量问题遭受损失事件

白酒质量差鉴别步骤

白酒质量差鉴别步骤

白酒质量差鉴别步骤
白酒是许多人喜爱的饮品,但是有些酒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如何
鉴别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白酒质量差鉴别的步骤。

1. 观察外观
首先看酒的外观,质量差的酒容易出现浑浊、色泽不正常、沉淀
物等问题。

正常的白酒应该是色泽清澈、透明度高、无杂质和悬浮物。

2. 闻气味
闻一下酒的气味,质量差的酒往往有异味或者酸臭味。

正常的白
酒应该有独特的香味和酒味,没有异味。

3. 尝口感
品尝一下酒的口感,质量差的酒往往会有刺痛口腔、喉咙的感觉,口感粗糙。

正常的白酒应该有醇厚、柔和的口感,不会有刺痛感。

4. 看瓶口
观察瓶口的封口情况,质量差的酒的封口往往不牢固,有泄漏的
情况。

正常的白酒应该是密封良好的。

5. 检查生产日期
查看瓶身标签上的生产日期,质量差的酒可能已经过期或保存不当,生产日期超过两年的酒应该不再食用。

一般正常的酒,保存时间
不超过两年。

总之,要选购优质的白酒,需要认真鉴别。

以上就是白酒质量差鉴别的步骤,希望能够对大家购买白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白酒质量检测新技术

白酒质量检测新技术

白酒质量检测新技术白酒是中国特有的蒸馏酒,但近年来,假酒、劣酒引发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为有效促进白酒质量的提升,保障群众消费安全,有必要对影响白酒质量的常规理化及感官指标、与白酒安全性相关的安全指标和与品质相关的风味指标进行检测,气相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常规检测技术虽然在白酒质量检测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其设备庞大、样品前处理复杂、结果分析相对较慢,在食品管人员现场执法对食品质量进行快速筛查中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快速检测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有着很大需求。

本文综述了毛细管电泳技术、拉曼光谱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电子鼻和电子舌快速检测技术在白酒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不断融人新技术,不断增强方法研究,进一步完善谱库,多种仪器协同发展,是未来快速检测技术在白酒质量检测中的发展方向。

1目地白酒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是世界6大蒸馏酒之一,以粮谷为主要原料,大曲、小曲或麸曲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

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

近年来,白酒质量安全事件、掺假、勾兑、年份造假等事件时有发生,如散装酒中毒、甜味剂问题、邛崃勾兑等事件,折射出我国白酒行业在生产质量和安全意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检测技术如气相色谱技术由于检测成本高、检测时间长等问题,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因此,无论是为保护消费者安全,还是为促进我国白酒行业发展需要,对其进行快速有效地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快速检测,指作为理化检验,能够在2h内得出检验结果,即可认为是较快的检测技术,要求:(1)实验准备简化,使用的试剂较少,配制好的试剂保存期长;(2)样品前处理简单,对操作人员要求低;(3)分析方法简单、准确和快速。

在白酒质量检测中应用到的快速检测技术主要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拉曼光谱检测技术、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电子鼻和电子舌等技术。

鉴别白酒好坏的16种方法

鉴别白酒好坏的16种方法

鉴别白酒好坏的16种方法白酒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类,以其独特的香味和清香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然而,如何识别白酒的好坏仍然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这里有16种鉴别白酒好坏的方法,请放心使用,以便更好地了解您正在品尝的白酒。

一、从口感上识别白酒好坏1.品尝白酒的口感,质地清脆适中的白酒质地感觉最佳,这表明白酒的酿造工艺到位,酒质比较稳定;2.滑顺感口感最佳,含有几分温和的甘甜感,口中带有爽口的酸度感,酒体平衡;3.口感清新又果香,既入口清爽又带着一点点苦涩和甜润,有微醺感;4.口感丰富,清香甘甜,有淡淡的花香,入口沁人心脾;二、从外观上识别白酒的好坏1.晶莹剔透的白酒,有一种晰明的清澈感,内含有酒液应该活泼灵动,反映出酿造工艺的精良;2.没有混浊的白酒,表明酿造过程控制得当,适当的树脂和坚果物有助于调和体,而没有过多的悬浊物;3.颜色水澈清透,有一种清新、柔和的感觉。

色泽比较淡,比较稳定,比较澄明;4.酒体不太浓厚,稍带透明感,提供了一种清爽的喝感,但不失其甘醇的口感。

三、从香气上识别白酒的质量1.浓香四溢的白酒,伴有清新的水果香气,口感醇,原料选择得当;2.含有花香成分,花香洋溢,满口可口,清清爽爽,酒体平衡;3.由淡淡的麦芽香味,混合柑橘果香,特有的植物香和檀香组成;4.有淡淡的酸味,细细的清香飘荡而出,口中有着甘醇可口,芳香四溢的清新感。

四、从酒精度上识别白酒的质量1.酒精度高的白酒,发酵度高、酒体细腻,有清新的香气,且口感来得快,出酒量也大;2.酒精度适中的白酒,口感香爽果香,有着高度的均衡性,口感柔和,适合多种食物的配搭;3.酒精度低的白酒,醇和厚实,果香芳香,口感清爽,尿酸含量低,更容易被人接受;4.低酒精度的白酒也更加适合长期饮用,可以慢慢品尝它浓郁醇厚的口感,营养价值更高。

总而言之,从这16种方法中,可以了解白酒的选择、评判和鉴别,以便更好地享受它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从口感上判断白酒的质量,是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更好地把握白酒的真实口感,帮助大家确定白酒的好坏。

白酒检验分析报告

白酒检验分析报告

白酒检验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酒类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白酒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饮酒体验。

为了保证白酒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需要对白酒进行检验和分析。

本文将就白酒的检验及分析方法进行介绍。

二、常见的白酒检验指标1. 酒精度酒精度是白酒中酒精成分的含量,用于表示白酒的浓度。

常见的酒精度检验方法有密度法、滴定法、气相色谱法等。

其中,密度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测量白酒的密度来计算其酒精度。

2. 香气成分白酒的香气是其重要的品质特征之一,常见的香气成分有乙酸乙酯、异戊醇、乙酐等。

通过气相色谱法可以对白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 酸度白酒的酸度与其发酵过程中乙酸的生成有关。

酸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白酒的口感和质量。

常用的酸度检验方法有酸碱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

4. 残留农药白酒中可能存在的残留农药是影响其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5. 重金属含量白酒中的重金属如铅、汞等,长期摄入过量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三、白酒检验方法1. 样品准备首先需要准备白酒样品,确保样品为代表性样品,并遵守适当的取样方法。

样品应储存于密封的容器中,避免与外界空气接触。

2. 检验设备常见的白酒检验设备包括密度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滴定管等。

3. 检验过程3.1 酒精度检验:•使用密度计测量白酒的密度。

•根据白酒的密度值,通过查表或计算公式计算白酒的酒精度。

3.2 香气成分检验:•将白酒样品通过冷凝器进入气相色谱仪。

•通过气相色谱法进行香气成分的分离和定性定量分析。

3.3 酸度检验:•根据不同的酸度检验方法,使用酸碱滴定法或电位滴定法测定白酒的酸度。

3.4 残留农药检验:•通过气相色谱法或液相色谱法,使用相应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残留农药的检验。

3.5 重金属含量检验:•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检测方法,测定白酒中的重金属含量。

白酒酒精度测定误差分析及处理

白酒酒精度测定误差分析及处理

白酒酒精度测定误差分析及处理摘要:附温度计的密度瓶是白酒酒精度检测的基本仪器,白酒酒精度的测定是白酒基础性指标之一。

检验人员应该熟练的掌握其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

然而实践过程中检验人员对检验规程的理解不同,往往导致结果误差较大。

那么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哪些操作会产生误差,怎样避免误差的产生呢,作者在本文中都做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密度瓶酒精度误差白酒酒精度的测定按照国家标准GB/T 10345-2007采用密度瓶法,其基本原理是以蒸馏法去除样品中的不挥发性物质,用密度瓶法测出试样(酒精水溶液)20 ℃时的密度查表求得在20 ℃时乙醇含量的体积分数,即为酒精度。

从相对密度与酒精度的关系可知,相对密度越大,酒精度越低,相对密度越小,酒精度越高。

许多人理解不到相对密度跟酒精度的关系。

其实这很简单,因为水的比重比酒大,密度瓶中水多酒少质量就大,相对密度就大,酒精度就小;水少酒多质量就小,相对密度就小,酒精度就大。

因此误差产生对结果的影响可以从影响相对密度的大小来判断。

1 样品取样过程中误差的产生及处理怎样取样?标准上规定取样用一洁净、干燥的100 ml容量瓶,准确量取样品(温度20 ℃)100 ml于500 ml蒸馏瓶中。

按照标准操作绝对没有错,但现实操作上是先把酒样倒入洁净的烧杯中,然后用玻璃棒转移到洁净的100 ml容量瓶中,再转移到500 ml的蒸馏瓶中。

这个过程就需要先洗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和蒸馏烧瓶,且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要用酒样润洗2~3遍。

这当中的注意事项有:第一,如果没有润洗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会在酒样中带入了蒸馏水,导致容量瓶中酒样少于100 ml,结果就是酒少水多,相对密度变大,酒精度偏小。

第二,蒸馏瓶是绝对不能用酒样润洗的,如果蒸馏瓶用酒样润洗了,会导致酒的体积增加,密度瓶中酒多水少,相对密度变小,酒精度偏大。

第三,把酒样转移到容量瓶中的过程中,最好用玻璃棒引流沿瓶壁滑入,这样可以减少气泡的产生,避免定容后体积变小。

白酒过程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白酒过程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白酒过程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白酒是中国传统的酒类之一,其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以确保产品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白酒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1.原料检验:a.糖分含量检验:采用方法如下:(1)高温反差比色法:将白酒样品与稀硫酸加热,比色管曲线法测定糖分含量。

(2)琼脂糖凝胶比色法:利用琼脂糖凝胶反应测定糖分含量。

b.淀粉含量检验:采用碘滴法测定淀粉含量。

c.硫酸盐含量检验: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硫酸盐含量。

d.麦芽糊精含量检验:采用麦芽糊精测定仪测定麦芽糊精含量。

2.发酵过程检验:a.酒精度检验:采用密度计法或酒精测定仪测定酒精度。

b.酯类含量检验:采用酶法或液相色谱法测定酯类含量。

c.挥发酸含量检验:采用蒸汽蒸馏法或滴定法测定挥发酸含量。

d.乙酸含量检验:采用比色法或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酸含量。

e.酸度检验:采用酸碱滴定法或电位滴定法测定酸度。

3.蒸馏过程检验:a.苯醇含量检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苯醇含量。

b.乙醇含量检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或比色法测定乙醇含量。

c.酸碱度检验:采用酸碱滴定法或电位滴定法测定酸碱度。

d.硫醇类含量检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硫醇类含量。

4.储存过程检验:a.抗氧化剂含量检验:采用比色法或滴定法测定抗氧化剂含量。

b.外观检验:包括酒液色泽、透明度等指标。

以上仅为白酒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的一部分,还有其他一些因产品种类和生产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以确保白酒产品质量达到要求。

同时,也需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正和维护,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白酒常见的质量检测方法与常见误区
【摘要】中国白酒在至少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浓、酱、清、米、其他香型”五大香型,被称为中国酒林五大门派。

本文讨论了鉴别中国白酒质量的各项常用指标。

即白酒质量可用感官、理化、卫生等指标来鉴别,但是生产方式,生产原料与白酒质量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不能单以此来鉴别白酒的品质。

【关键词】中国白酒;质量;鉴别方法
0.前言
中国传统白酒一直是以固态发酵为定义,这也是与洋酒的区别,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此外,还有酯类,醇类、醛类、酸类及酮类等几十种成分构成。

这些成分的含量高低及相互之间的配比关系,会影响白酒的质量,恰当的组合能赋予白酒特殊的风味。

近年来,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生产原料和工艺路线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与改进。

原料的变化主要是大量使用食用酒精,适当使用酒用香料;工艺路线的变化主要是用固态酒加入食用酒精和香料按产品档次与勾调水平制造成勾兑酒。

但是,随着酿酒产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法经营制造者采取掺假、假冒商标等手段牟取暴利,不惜使用对人体致命的有毒物质来增加酒的香味及甜味,致使广大消费者不仅在经济上蒙受损失,而且更重要的是身体健康受到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目前,少喝酒、喝好酒、送名酒,已经成为白酒消费者的重要消费趋势,酒的品质好坏已与我们息息相关。

但是,现在使用了食用酒精,我们怎样来鉴别白酒质量,哪些指标可用以评定白酒质量就成为一个问题。

现将中国白酒品质的品评方法和品评过程中的一些常见误区列述如下,以供质检、工商质量管理人员及消费者参考。

1.白酒的常用质量品评方法
白酒质量的优劣主要是通过感官鉴别和物理化学分析两种方法来确定,物理化学方法能明确的得到白酒的主要成分,比如酒精度,总酸、总酯、固形物、总醛、甲醇、高级醇、重金属、氰化物等,这些被称为理化指标。

白酒的感官检查利用人的感觉器官(视觉、味觉、嗅觉),按照各类白酒的质量标准来鉴别白酒的一门检测技术,它能快速的对白酒质量进行鉴定,但其结果也往往受环境、容器、心理等的影响,所以也会发生较大的误差。

所以只有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才可能客观的对白酒进行鉴定。

1.1通过感官鉴别
1.1.1色泽鉴别
滋补药酒可带有颜色,酱香型白酒允许有微黄色,其他浓香、清香、米香、凤香以及等均要求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

1.1.2香气鉴别
应按照白酒不同香型给予评比计分,浓香型白酒要求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酱香型白酒要求酱香突出,以“空杯留香”为突出特点,清香型白酒要求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米香型白酒要求米香清雅。

在嗅闻时要注意:鼻子和酒杯的距离、吸气量一致。

1.1.3口味鉴别
不论什么类型白酒,入口都应柔软,微甜,无异杂涩苦等怪味,饮后余香经久,回味悠长,酒体协调丰满,据此应作详细说明和打分。

在品尝时要注意:一次入口酒量要一致;酒下咽后立刻张口吸气,辨别后味。

1.1.4风格鉴别
指产品香味协调,圆润丰满的独特风味,突出产品的固有风格。

每种白酒要求具有各自固有的风格。

白酒本身的感官评定标准不尽相同,某种香型白酒适合于某一地区的消费者,而另一种香型的白酒就未必在这一地区受欢迎。

调配白酒在感官质量方面如能和某一香型的白酒基本一致,那么它也应该为消费者所接受,被市场所认可。

白酒作为嗜好品,好喝、适口是其最基本的要求。

即感官鉴别是判定白酒质量最基本的方法。

1.1.5白酒中混浊、沉淀的鉴别
把白酒倒入无色玻璃杯中,观察其是否浑浊沉淀。

将沉淀物过滤后为白色沉淀物可能是钙、镁盐物质或铝的化合物,大多数来自于勾兑用水和铝制的盛酒容器;如果是黄色或棕色的沉淀物,可能是铁、铜物质,来自于盛酒容器或管理污染。

黑色沉淀物可能是铅、单宁铁、硫化物,可能来自铅锡冷却器。

但是气温较低会使酒中的脂肪酸和酯类凝固,形成沉淀物,放入室温环境会立即溶解,这种沉淀物无毒,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影响酒的质量。

1.2通过理化,卫生指标鉴别
1.2.1中国白酒在理化指标上突出的特点就是酸酯含量高,一般总乙酸含量不低于0.40g/L,总乙酸乙酯含量不低于1.00g/L,最高可达5.00g/L。

从化验分析的角度,评价白酒质量的优劣最直观的指标是杂醇油和高级脂肪酸乙酯。

酒是一个复杂的平衡体,在贮存过程中要发生水解、氧化等一系列反应,一段时间后,一些成分含量会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低度白酒,因为水解作用,酯减酸增现象尤为明显,而杂醇油和高级脂肪酸乙酯则相对比较稳定,它们也是白酒中不可缺少的呈味物质,所以,可用这两项指标来评价白酒质量的优劣。

除了分析各种数据外,凭经验直接观察色谱图最为直观,劣质酒基线平直且仅是些孤立的峰,而纯粮酒微量成分很多,有定性定量的,也有未定性定量的,特别是色谱图中的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

通过分析色谱图,可以更为直观地判断酒质的优劣。

1.2.2国家卫生标准《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GB2757规定了蒸馏酒及配制酒的最低标准。

“蒸馏酒及配制酒”只要达到这一标准要求,则供人饮用是安全的。

2.白酒品质检测的常见误区
2.1以使用原料鉴别
高粱、小麦、大米、玉米、薯干等都是可食用资源,在发酵过程中只要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素,它们都可以作为酿酒原料。

无论固态发酵酒还是调配酒,内在成分是决定其感官品质的因素。

不同的原料,成品酒的内在成分也会不同,特别是呈味物质的组成及配比一定会有差异,风格也会不同。

但这不是质量问题。

另外,在卫生指标方面,调配酒并不比固态发酵酒差。

它的成本也更低,而其也具有很大的环保优势。

因此,使用原料与白酒质量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不能以使用原料来判别白酒质量。

2.2以生产方式鉴别
目前白酒按生产方式基本上可分为3大类:传统的窖池发酵白酒;使用食用酒精加香料调配而成的液态法白酒;以及两者的结合。

据统计,目前以最后一种产量最大。

但我们不能说哪一种质量更好,因为,窖池发酵是多菌种、开放式的发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益菌,但也可能会有害菌,如果窖池管理不善,产生了霉菌,就更可能影响到酒的卫生状况。

另一方面,由于气温、湿度、四季的变
化,大气中的微生物种类也在发生变化,所以,窖池酿出来的酒变化也较大。

调配酒由于加的食用酒精是纯菌种发酵,多塔蒸馏,比窖池发酵酒更卫生,更可靠,所以这种白酒是安全的。

但其口感不够自然,协调性差,没有固态感。

第三种则是二者的结合,也就应该把两种情况一起分析,所以不能简单的说哪种更好,不能以生产方式鉴别。

3.结论与建议
正确判断白酒的质量,不仅要进行感官品评,还要结合仪器检测理化卫生指标,才能全面确定优劣。

白酒中乙醇和水占98%左右,其余是酸、醇、酯和羟基化合物等,这些组分含量很少。

由于每个个体对各种香气成分有嗅觉灵敏度不同,使阈值不能固定在某一种特定的数值,因而,阈值只能根据大多数人的感觉而定。

由于白酒的质量与所用原料和生产方式无直接关系,所以在鉴定白酒质量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草率的以此进行鉴定,并把它们做为判定一种优质酒的根据。

[科] 【参考文献】
[1]高海生.实用技术,应用科技,白酒质量的感官品评及伪劣白酒的鉴别检测.199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