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浅谈中国白酒的香型
中国白酒介绍 ppt课件

目录
一、中国酒文化概述 二、中国白酒的分类 三、中国白酒的勾兑和调味 四、酒曲及其在酿酒中的作用 五、白酒的度及其测定方法 六、白酒的营养物质和有害物质 七、中国名酒介绍
二
中
一、按使用的主要原料可分为:
国 白 酒
①粮食酒。如:高粱酒、玉米酒、大米酒等。 ②瓜干酒(有的地区称红薯酒、白薯酒)。 ③代用原料酒。如:粉渣酒、豆腐渣酒、高粱糠酒、
物
来看,它是一种有害物质,含量过高,对人体有害,能使神经 系统充血,使人头痛、头晕。喝酒上头,主要是杂醇油的作用。
质
它在人体内氧化慢,停留时间长,容易引起恶醉。杂醇油的含
量过多,加浆时还会引起白酒乳白色的浑浊。其含量一般不超
和
过每毫升0.15克。
有
五是铅。
害
白酒中的铅主要来自酿酒设备、盛酒容器、销售酒具。铅对人 体危害极大,它能在人体积蓄而引起慢性中毒,其症状为头痛、
四
酒
曲
用曲酿酒的大致过程
及
首先把粮食粉碎,放到蒸馏锅中,煮成淀粉浆。然后将
其
曲块粉碎抖入,进行粮化反应,使淀粉变成糖水以后,
再投入大量的酵母菌,糖水就开始发酵,并产生酒精。
在
然后再经多次蒸馏处理,将酒精提纯,最后勾兑酒浆
酿
(即加水)方成白酒。
酒
中
的
作
用
目录
一、中国酒文化概述 二、中国白酒的分类 三、中国白酒的勾兑和调味 四、酒曲及其在酿酒中的作用 五、白酒的度及其测定方法 六、白酒的营养物质和有害物质 七、中国名酒介绍
中国常见名酒介绍
茅台酒:大曲酱香,53度,产于贵州省茅台酒厂; 五粮液:大曲浓香,60度,52度,39度,产于四川省宜
中国白酒知识介绍PPT(39张)

--高粱味甘性温 --大米味甘性平 --糯米温补强壮品 --小麦味甘,性平微寒 --玉米味甘性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1、中国白酒的酿造过程
⑵续糟配料:粉碎后的原料与老窖中取出的发酵糟进 行充分的混合。
(2)中国白酒的定义 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
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 酿制而成的各类白酒。
2、中国白酒的演化
(2)中国白酒的定义 白酒是中国传统蒸馏
酒。又称“烧酒”及 “白干”。据《本草纲 目》纪载:“烧酒非古 法也,自元时创始,其 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 令气上,用器滴露。” 由此可以得出,中国白 酒以谷物及薯类等富含 淀粉的作物为原料,经 过发酵蒸馏而成。酒度 一般都在40度以上。
2、酒曲及其在酿造过程中的作用
什么是酒曲? 酿酒所用的“大曲”和“小 曲”,简单说就是一种维持 微生物(曲霉、毛霉、酵母 菌、乳酸菌等)生存和繁殖 的养料。制曲所用的原料不 同,制出的曲种也就不同。 曲种一般有大曲、小曲、快 曲等。
2、酒曲及其在酿造过程中的作用
大曲是以小麦、大麦或豌豆、小豆为原料,经过菌种培养而制成的。用大
曲酿造的酒,香气突出,味道醇厚,好喝,但生产用量大,粮食消耗多, 酿造周期长,出酒率低,成本高,所以价格也高。
小曲是以大米粉和米糠为原料,接种以隔年的小曲为菌种,经自然发酵而
成。小曲酿酒,适合气温较高的我国南方地区。用小曲酿造的酒,一般是 米香型,其香气、口味都比较淡薄,不如大曲酿造的酒香味浓厚。但用小 曲酿酒,用曲量少,出酒率高,成本低,价格便宜。如果在小曲中掺入中 药材,就成了药曲了。
中国白酒的香型

中国白酒有许多不同的香型,其中基本香型(沈怡方语)有三种,即以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和以泸州老窖及五粮液为代表的浓香型。
三种香型各有不同的特点。
这三种香型的历史渊源如何?三种香型有无传承关系?在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中又有哪些变化呢?就这一话题,在此做一探讨。
清香型白酒的历史渊源白酒属于蒸馏酒的范畴。
我国蒸馏酒究竟起源于何时?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有东汉说、唐代说、宋代说、金代说、元代说。
但无论持何种观点的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中国的蒸馏酒是从元代开始进入消费市场的,之前仅仅作为药酒使用。
中国蒸馏酒无论起源于何时,到了元代,才在嗜好烈酒的蒙古族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迅速发展起来。
在元代之前,人们饮用的主要是黄酒。
由于黄酒是酿造酒,酒度比较低,容易酸败,蒸馏技术最早是用来处理酸败黄酒的。
关于元代白酒的生产工艺,最权威的记载见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
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酒露。
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酸败黄酒经过蒸馏,饮用就没问题了,而且别有一番风味。
后来,这种工艺完全独立出来,专门用来生产蒸馏酒。
中国白酒由此正式诞生。
中国白酒最早的生产工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以“瓮”为发酵容器。
“和曲酿瓮中”,是李时珍所描述的中国白酒工艺的第一个鲜明特点。
瓮,也即陶瓮、陶缸。
即以陶缸为发酵容器。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
周恒刚先生在《制酒古典今译》一文中明确提出:“白酒(烧酒)是由黄酒演变而来的。
”可以断定,是否有黄酒生产背景、是否用陶器发酵生产白酒,是中国白酒历史的一块“试金石”。
没有黄酒背景的、不用陶器发酵而生产的白酒,是后来者。
二、“清蒸清烧”的“清茬法”生产工艺。
“以高粱或糯米或粳米或黍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是典型的“清蒸清烧”生产工艺,也叫“清茬法”生产工艺,该工艺为独立发酵法,单独发酵,单独蒸馏,不添新粮。
中国白酒的13种香型,不喝也学学!

中国⽩酒的13种⾹型,不喝也学学!1、酱⾹型: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
⼜称茅型。
⼝感风味具有酱⾹、细腻、醇厚、回味长久等特点。
2、清⾹型:以⼭西汾酒为代表。
⼜称汾型。
具有清⾹、醇甜、柔和等特点,是中国北⽅的传统产品。
3、浓⾹型(⼤曲⾹型):以宜宾“五粮液”(多粮)、泸州⽼窖的“1573”(单粮)为代表。
⼜称泸型。
⼝感风味具有芳⾹、绵甜、⾹味谐调等特点。
4、⽶⾹型:以⼴西桂林三花酒、冰峪庄园、西江贡为代表。
⼝感风味具有蜜⾹、清雅、绵柔等特点。
5、凤⾹型:以陕西“西凤酒”为代表。
以⼄酸⼄酯为主,⼀定的⼄酸⼄酯⾹⽓为辅。
6、芝⿇⾹型:以⼭东“⼀品景芝”为代表。
此类酒淡雅⾹⽓,焦⾹突出,⼊⼝芳⾹,以焦⾹、糊⾹⽓味为主,⽆⾊、清亮透明;⼝味⽐较醇厚,爽⼝,有类似⽼⽩⼲酒的⼝味,后味稍有苦味。
7、豉⾹型:以⼴东佛⼭“⽟冰烧酒”为代表。
以⼤⽶为原料,⼩曲为糖化发哮剂,半固态液态糖化边发哮酿制⽽成的⽩酒。
8、特⾹型:以江西“四特酒”为代表。
以⼤⽶为原料,富含奇数复合⾹⽓,⾹味谐调,余味悠长。
9、⽼⽩⼲⾹型:以河北衡⽔“衡⽔⽼⽩⼲”为代表。
酒⾊清澈透明,醇⾹清雅,⽢冽丰柔,回味悠长⽽著称于世。
10、兼⾹型:①酱中带浓型,表现为芳⾹,舒适,细腻丰满,酱浓协调,余味爽净悠长;如湖北⽩云边酒.②浓中带酱型,主要表现在浓⾹带酱⾹,诸味协调,⼝味细腻,余味爽净。
如⿊龙江的⽟泉酒等。
11、药⾹型(董⾹型):以贵州“董酒”为代表。
清澈透明,药⾹舒适,⾹⽓典雅,酸度较⾼,后味较长。
12、馥郁⾹型:⼝感醇厚绵甜,落⼝爽净舒适,回味悠长,优良的酒质是其最⼤的核⼼价值,如酒⿁酒。
13、芝兰⾹型:国家科研进步的新成果。
以浙江致中和出品的“国养”为代表。
以⾼粱、⽟⽶、⼩麦、⼤⽶、糯⽶等九种粮⾷为原料,合理配料,采⽤三花蕴合、五种技艺进⾏酿造。
酒幽⾹、舒雅、⽢美、丰润、怡畅。
按个呗~。
白酒十二种香型ppt课件

有粘稠感,糖的甜味很明显; 4)口味欠净,稍有糟味; 5)浓、清、酱白酒特征兼而有之,但又不
靠近哪一种香型。
10
(十)兼香型白酒
1、酱中带浓 1)代表酒:湖北“白云边酒”。 2)感官评语: 清澈透明(微黄)、芳香、幽雅、舒适、细腻丰满、酱浓协调、余
味爽净、悠长。 3)品评要点: ①闻香以酱香为主,略带浓香; ②入口后,浓香也较突出; ③口味较细腻、后味较长; ④在浓香酒中品评,其酱味突出;在酱香型酒中品评,其浓香味突
芝麻香气(近似焙炒芝麻的香气),有轻 微的酱香;
3)口味较醇厚; 4)后味稍有苦味。
9
(九)特型白酒
1、代表酒:江西樟树“四特酒”。 2、感官评语: 酒色清亮、酒香芬芳、酒味纯正、酒体柔和、
诸味协调、香味悠长。 3、品评要点: 1)清香带浓香是主体香,细闻有焦糊香; 2)入口类似庚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酯,香味突出,有刺激
酒中品评,就要找它含有己酸乙酯的特点;反之,如在 浓香型酒中品评就要找它乙酸乙酯远远大于己酸乙酯的 特点。不过近年来,“西凤酒”己酸乙酯有升高的情况。
6
(六)药香型白酒
1、代表酒:贵州“董酒”。 2、感官评语: 清澈透明、浓香带药香、香气典雅、酸味适
中、香味协调、尾净味长。 3、品评要点: 1)香气浓郁,酒香、药香协调、舒适; 2)入口丰满,有根霉产生的特殊味; 3)后味长,稍带有丁酸及丁酸乙酯的复合
3)品评酒的甘爽程度,是区别不同酒质量差的重要依据; 4)绵甜是优质浓香型白酒的主要特点,体现为甜得自然舒畅、酒体醇厚, 稍差的酒不是绵甜,只是醇甜或甜味不突出,这话酒体显单薄、味短、陈 味不够; 5)品评后味长短、干净程度也是区分酒质的要点; 6)香味协调:是区分白酒质量差,也是区分酿造、发酵酒和配制酒主要 依据。酿造酒中己酸乙酯等香味成分是生物途径合成,是一种复合香气, 自然感强,故香味协调,且能持久。而外添加的己酸乙酯等香精、香料的 酒,往往是香大于味,酒体显单薄,入口后香和味很快消失,香与味均短, 自然感差。如香精纯度差、添加比例不当,更是严重影响酒质,其香气给 人一种厌恶感,闷香,入口后刺激性强; 7)浓香型白酒中最易品出的口味是泥臭味,这主要是与新窖泥和工艺操 作不当有关。这种泥味偏重,严重影响酒质。
《中国白酒品鉴》课件

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饮用白酒 来庆祝和祈愿,白酒成为传递情
感和维系社交的重要媒介。
许多传统节日还有与白酒相关的 习俗和传说,如端午节的饮雄黄
酒等。
白酒与其他中国文化的联系(如诗词、绘画等)
白酒与中国古代诗词有着密切 的联系,许多古代诗人如李白 、杜甫等都留下了赞美白酒的 诗篇。
在绘画艺术中,也有不少作品 描绘了饮酒的场景,反映了酒 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郎酒的酿造工艺非常独特,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工艺,以高粱为主要原料,经过长 时间的贮存和陈酿,使得郎酒具有独特的口感和品质。在郎酒产区,除了郎酒之 外,还有许多其他优质的白酒品牌。
洋河产区
洋河是中国著名的白酒产区之一,以 其出产的洋河大曲而闻名。洋河产区 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这里的气 候、土壤、水质等自然条件也非常适 合酿造优质白酒。
回味感受
品鉴后,静坐片刻,体会酒的后 味和余香,感受其在口中的持久
度。
总结评价
结合品鉴过程中的观察、闻香、品 尝等环节的感受,对酒进行综合评 价,包括风格、口感、品质等方面 。
分享交流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品鉴心得和感受 ,倾听他人的评价和建议,共同提 高品鉴水平。
06 中国白酒文化与习俗
白酒在中国的餐桌文化中的地位
“国酒”。
洋河大曲
要点一
总结词
洋河大曲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之一,以其优雅的香气和 优良的品质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洋河大曲采用优质高粱为原料,以小麦、麸、水为主要配 料,通过独特的酿造工艺,形成了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洋河大曲香气浓郁,味道柔和,回味悠长,口感清爽。Fra bibliotek泸州老窖
总结词
白酒的12种香型

白酒的12种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其香型种类繁多。
根据不同的制作工艺和原料,可以分为12种不同的香型。
1. 清香型:以清新、纯净、爽口为主要特点,常见于江苏、浙江等地区的高粱酒。
2. 香草型:具有明显的草本植物味道,如茴香、丁香等。
常见于四川、贵州等地区的白酒。
3. 花香型:带有花卉气息,如玫瑰花、茉莉花等。
常见于湖南、广东等地区的白酒。
4. 果香型:带有水果风味,如苹果、桃子等。
常见于山西、陕西等地区的白酒。
5. 焦香型:具有焦糖或者焦米味道,通常是由于加热过程中产生了化学反应所致。
常见于河南、安徽等地区的白酒。
6. 麦芽型:带有谷物或者面包屑般的味道,并伴随着微妙而复杂的甜度和淡淡苦涩感觉。
这种类型通常出现在啤酒中,在一些较少量生产小规模家庭式企业也会出现在某些低度数(40-50%)的小曲坛子里头7. 木质素型: 常被称为“老窖”、“陈年”的那股特殊气息, 是因为长时间存放而形成, 其中含有大量木质素, 可以使人联想到古朴厚重之感觉.8. 茶叶青: 与普洱茶相似, 发散着浓郁迷人而别样神秘气息.9.米露: 将优质大米发挥至极致后提取出来, 具备强劲丰富但并非刻意张扬之感.10 .豆腥: 过去比较流行 , 某些情况下还能够体验到它们身上略微异样但仍然让人回味无穷 .11 .泥土/土壤 : 在黄河流域及华北平原部分省份内 , 土壤对当地风格影响颇大 .12 .其他 : 北方还存在一种名叫"兼善" 的奇怪口感 , 它既不像清干货 , 又没有任何可言表述方式描述得清楚 .。
白酒中香气的分类

白酒中的香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酯类香气:白酒中的主要香气成分之一,主要来自于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酯类化合物。
酯类香气具有果香、花香、甜香等特点,是白酒中的主要香气类型之一。
2. 醇类香气:主要来自于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醇类化合物,如乙醇、丙醇、异丁醇等。
醇类香气具有醇和、浓郁、芳香等特点。
3. 醛类香气:主要来自于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醛类化合物,如乙醛、丙醛、异丁醛等。
醛类香气具有刺激性、果香、花香等特点。
4. 酮类香气:主要来自于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酮类化合物,如丙酮、丁酮等。
酮类香气具有果香、花香、甜香等特点。
5. 其他香气:除了以上几种香气类型外,白酒中还可能含有其他香气成分,如芳香族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硫化物等,这些香气成分的含量较少,但也对白酒的香气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白酒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和含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白酒会呈现出不同的香气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