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唐】王维(经典诵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PPT47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PPT47
王维存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 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名作如《终南 山》、《山居秋暝》、《辋川集》、 《过香积寺》等。苏东坡曾说:“味 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 中有诗。”散文清幽隽永,极富诗情 画意,历代传诵不衰。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王 维
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是王维写给友人的 一封信,裴秀才迪,即裴迪, 他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主要 诗人之一,早年曾与王维隐居 终南山,互相唱和。后王维得 辋川别业,裴迪成为座上常客, “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 赋诗,啸咏终日”。宾主咏辋 川二十景,各成绝句二十首, 这就是著名的《辋川集》。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观猎》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鹿柴
相思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设问二:王维知道裴迪 “方温经”“不敢相烦”, 为何还以此“不急之务” 相邀呢?且情意切切地叮 咛“无忽”?
“天机清妙”
“是中有深趣”
“是中有深趣” 清高淡泊
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 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言。”“此中”, 此情此景;“真 意”,真趣,即人生之理,造化之趣。 写出了他归隐后乡居生活悠然自得的 心境,从景物中领悟到返璞归真的真 意。那王维在景物中何尝不是寄予了 自己的一种人生理想呢?
千里暮云平。
与……书
题解
“书”,书信;“与……书”,给……的信
山中
蓝田山中。蓝田山,王维“辋川别业”所在地。
裴秀才迪
裴迪,王维友人。秀才,对文人学士的敬称。

五年级上经典诵读PPT课件

五年级上经典诵读PPT课件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经典诵读
五年级(上)
春夏秋冬四季诗
2018年9月
1 春日
【宋代· 朱熹】
译文: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 水之滨,无边无际 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 面貌,春风吹得百 花开放、万紫千红, 到处都是春天的景 致。
14 池上早夏
【唐代· 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 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 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 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 时弄小娇孙。
译文: 晚春初夏的一个晚上,刚下过雨, 塘里的水积得很深,抬头望头顶 的枝丫上已经长出了叶子。 远处几只船好像没有组织的渡家 一样散乱的排着,旁边村落篱笆 疏散,好像只是一个小的江村。 闲来无事静静地抚摸着琴床,突 然想起打开酒窖,取上一瓶好酒 来独自品味。 终日无事,只能不时地逗逗还不 懂事的小孙子。
懒摇白羽扇, 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 露顶洒松风。
12 夏日杂诗
【清代· 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 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 万荷叶上送秋来。
注释: 枕簟(diàn):枕席。 玉漏:玉做的计时 器。
13 客中初夏
【宋代· 司马光】 译文: 四月清和雨乍晴, 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 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 南山当户转分明。 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 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 更无柳絮因风起, 变得更加明净了。 惟有葵花向日倾。 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 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 阳开放。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经历千山 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平平常常的事。五 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 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 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课在红军看 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 波涛翻腾,如同烧滚的开水一样打在高 耸入云的悬崖上,把石崖排暖了;大渡 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 三根铁索,作为桥,横空高悬在湍急的 河上,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更使 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 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一二年级经典诵读1至100 ppt课件

一二年级经典诵读1至100 ppt课件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一二年级经典诵读1至100
21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一二年级经典诵读1至100
22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一二年级经典诵读1至100
23
竹里馆 唐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17
终南望馀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一二年级经典诵读1至100
18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一二年级经典诵读1至100
19
白石滩
唐·王维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一二年级经典诵读1至100
20
山中送别 唐 王维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二年级经典诵读1至100
32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二年级经典诵读1至100
33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二年级经典诵读1至100
一二年级经典诵读1至100
40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一二年级经典诵读1至100
41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山中杂诗》ppt课件

《山中杂诗》ppt课件
山中杂诗
吴均
吴均(469~ 吴均(469~520) (469 南朝梁文学家 梁文学家。 南朝梁文学家。 字叔庠(xiáng)。 吴兴故鄣( 吴兴故鄣(今浙 江安高手。
山中杂诗
吴均
见来烟, 山际 /见来烟, 窥落日。 竹中 /窥落日。 檐上飞, 鸟向 / 檐上飞, 窗里出。 云从 / 窗里出。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观察角度的选择得当。 观察角度的选择得当。 是由“山际”所见, “烟”是由“山际”所见,仿佛诗人就 置身于那飘渺萦绕的山岚云烟中, 置身于那飘渺萦绕的山岚云烟中,如临仙 落日”是由竹中所见,光影交错, 境;“落日”是由竹中所见,光影交错, 越发显出景色的优美,竹林的茂密。 越发显出景色的优美,竹林的茂密。 就象是摄影,摄取同一物象, 就象是摄影,摄取同一物象,却各人有 各人的角度。而一幅成功的作品, 各人的角度。而一幅成功的作品,总是能 新颖巧妙的角度, 从新颖巧妙的角度,抓住景物的特征与情 吴均的摹(mó)山范水也正是如此。 趣,吴均的摹(mó)山范水也正是如此。
华子冈 王维 飞鸟去不穷, 飞鸟去不穷, 连山复秋色。 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 上下华子冈, 惆怅情何极? 惆怅情何极?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苜然去, 桃花流水苜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别有天地非人间。

云从窗里出——白白的云儿仿佛 云从窗里出——白白的云儿仿佛 —— 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居住于这样的环境中的诗人是 一个怎样的人? 一个怎样的人? 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 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 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 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 意闲适的心情 淡泊超然的 的心情, 意闲适的心情,淡泊超然的 心态。 心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7课《山中与裴秀才迪书》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7课《山中与裴秀才迪书》ppt课件

赏析文章,理解语言风格 全班齐读课 文第二、三段, 然后请就本文 的语言写一段 鉴赏性文字。
2005/12/06
鉴赏举例:
1、写景多用四言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情景 交融,意境深远;
2、抒情议论,多用散句,或直抒胸臆,或点明主
旨,轻灵自由。 3、全文整散结合,句式灵活,读来活泼明快,于清 词俪句中现故山美景,于长短变化中表厚意深 情。
2005/12/06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写作背景
王 维
这篇散文是王维写给友人的一 封信,裴秀才迪,即裴迪,他是盛 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主要诗人之一, 早年曾与王维隐居终南山,互相唱 和。后王维得辋川别墅,裴迪成为 座上常客,“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 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宾主咏辋 川二十景,各成绝句二十首,这就 是著名的《辋川集》。
2005/12/06
2005/12/06
背诵积累 北涉玄灞,清月映廓。 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 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 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 曩昔,携手赋诗,步仄迳, 临清流也。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2005/12/06
体裁解说: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 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 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 书”“与……书”“寄……书”等,例如《报 任安书》(司马迁)、《答司马谏议书》(王 安石)、《与微之书》(白居易)等等。

时间:
• 1、冬夜图

《山中杂诗》ppt课件

《山中杂诗》ppt课件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 人,有“诗仙”之称。代表作有《望庐山瀑 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 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 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 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 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 人。
[评析]: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 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头二句写春景,是说作者爱涧边生长 的草,上有黄鹂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 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 作者恬淡的胸怀。后两句写带雨春潮之急, 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诗中的“舟自横”蕴含 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和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作品名称:峨眉山月歌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李白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2)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 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4)君:指峨眉山月。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竹 中 窥 落 日
鸟向檐上飞——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
云从窗里出 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展开联想,说一下本诗所展现的画面
•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云烟,竹林的缝隙里 洒落下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 飞来飞去,白白的云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 来

二年级经典诵读ppt课件

二年级经典诵读ppt课件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如汪伦送我情。
5
5、《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6
6、凉州词 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7
7、《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8
8、《风》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9
9、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10
10、《草》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11
11、《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2
12、《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3
13、《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4
14《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29
谚 语: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yín)。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 勤。 2.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3.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 5.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 6.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7.池塘积水须防旱,田土深耕足养家。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8.秋至满山皆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山中【唐】王维(经典诵读)PPT课件

山中【唐】王维(经典诵读)PPT课件
的上游一段。
山路傍着溪流,天寒水浅,
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
石。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
.
4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元:原,本来。
行走在山间小路上,周身被空明的翠绿
所包围,山林间的空气本就湿润,而空明的翠
色则仿佛已化作绿水洒落下来似的,虽然未曾
下雨,却不由产生了衣裳被淋湿的感觉。
.
5
这首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
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
首句写山中溪水。天寒水浅,山
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
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
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象
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
,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
音。
.
6
次句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红
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红
叶变得稀少了,但对大自然的色彩有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
9
色本身是空明的,所以说“空翠”。“空
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浓得几乎可
以溢出翠色的水分。人行空翠之中,整个
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从而微微感
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感到“
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
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
,一种心灵上的快感。.
8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简 《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
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
介 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
合称“王孟”。 .
2
《江干雪霁[ jì]图 》 王维 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本身是空明的,所以说“空翠”。“空
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浓得几乎可
以溢出翠色的水分。人行空翠之中,整个
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从而微微感
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感到“
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
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
,一种心灵上的快感。8来自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9
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上,那里点
缀着的几片红叶,引起对刚刚逝去
的绚烂秋色的遐想。所以,这里的
“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
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珍
重和流连。
7
如果说前两句所描绘的是山中景色的
某一两个局部,那么后两句所展示的却是
它的全貌。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秦岭山
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苍翠的山
首句写山中溪水。天寒水浅, 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 ,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 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 可以想象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 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 潺潺流淌的声音。
6
次句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红
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
红叶变得稀少了,但对大自然的色
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1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
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
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
之称。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
王 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
维 《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
受禅[chán]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
山路傍着溪流,天寒水浅, 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 石。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
4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元:原,本来。
行走在山间小路上,周身被空明的翠绿 所包围,山林间的空气本就湿润,而空明的翠 色则仿佛已化作绿水洒落下来似的,虽然未曾 下雨,却不由产生了衣裳被淋湿的感觉。
5
这首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 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
简 《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
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
介 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
合称“王孟”。
2
《江干雪霁[ jì]图 》 王维 画
3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荆溪,本名长水,又称 浐[chǎn]水,源出陕西 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 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bà] 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 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