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课件PPT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诵读》PPT课件

《国学经典诵读》PPT课件

而何
哉 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吾与点也
《诗经·郑风·子衿》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国学进课堂活动的全国调查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礼崩乐坏道德缺失教育困局调查

名家谈经典教育
• ■任继愈(国学大师原国家图书馆馆长): • (经典教育)这个事情可以从娃娃做起,
中小学就可以做。文化不能急功近利,文化 没有暴发户,不能白手起家。 • ■汤一介(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 一种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外来 文化。今天我们要吸收西方文化,前提是必 须很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礼崩乐坏道德缺失教育困局调查
“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 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 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道德价 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 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 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 业知识——就会很象一条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却不象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 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 们的动机、幻想和疾苦。”
必读国学经典
• 万经之王的《老子德道经》 • 五经之首的《周易》 • 修齐治平的《大学》、《中庸》、《论语》 • 医典之祖的《黄帝内经》
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
---国学进课堂活动具体实施的几点思考
目前国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 一是师资缺乏足够的知识准备。 • 二是在国家正式教学体制里,国
学还没有成为正式的一级学科或 者学科门类。 • 三是在中西学术交流过程中缺乏 坚实的平台。

国学经典诵读ppt课件

国学经典诵读ppt课件

技巧与方法
朗读
通过朗读,熟悉文本内容,培养语感和语音表达能力。
背诵
通过背诵,深入理解文本内涵,积累文化底蕴和语言素材。
朗读与背诵
将所学的国学经典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修养和人文素质。
将国学经典中的道理、故事、名言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指导言行举止。
实践
应用
实践与应用
04
国学经典诵读的感悟与分享
现代
02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
总结词
中国儿童启蒙经典
详细描述
三字一句,句短而易读,语言凝练,蕴含丰富,韵律优育经典
详细描述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教导儿童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内容贴近生活,文字浅显易懂,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弟子规》
《千字文》
古代识字课本
国学经典诵读ppt课件
国学经典诵读简介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国学经典诵读方法技巧国学经典诵读的感悟与分享国学经典诵读的拓展与提升国学经典诵读案例分析
contents
目录
01
国学经典诵读简介
国学经典的定义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经、史、子、集等各个方面的典籍。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拓展阅读范围
通过精读一些经典著作,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思想、文化内涵,同时通过泛读大量的国学经典,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精读与泛读结合
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应注重对经典著作的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义,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道德规范,教育方法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许多道德规范和教育方法,强调了人的学习和成长。

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上册国学经典教育传统文化经典诵读ppt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上册国学经典教育传统文化经典诵读ppt课件.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三山五岳
三山是指旅游胜地闻名的黄山、庐山、雁 荡山。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三山是传说中的蓬 莱(蓬壶)、方丈山(方壶)、瀛洲(瀛壶)三座 仙山。
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三山
黄山
庐山
雁荡山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泰山
华山
嵩山
恒山
衡山
五岳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让我们一起打开书本, 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吧。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你认识这些作品吗?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 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 生活的文学体裁。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四大名著)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读书能升华人格、坚定道德,所 以一个人要懂得读书。倘若一个人不 懂得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不懂得礼仪 廉耻,人道都不全,更何况是要成圣 成贤呢?因此,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让 自己像个人。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读书做人,总在“明理”二字。读书为了 求知;求知为了明理;明理为了辨别是非。 这是能否客观地、正确地看待人生的前提。 明理就是明天理。一个人会说话、会做事, 但不一定能明理。所以,读书要以明理为本, 则天下是非判然。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读书为知。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智慧头脑。“见到书籍,犹如饥饿的人扑到面包 上。”这是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最好途径。 宋太宗说“开卷有益”,为此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遇有和自己观点不同的或者不适时宜的书,也要拿 过来看一看,甚至研究研究,以便从正反两面获得 经验和教训,增加知识和才智。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精品PPT课件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精品PPT课件

光明实小六(3)班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印7)1女淙: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 1男:我们今天重读《三字经》,让我们来感
家好!
悟这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与内涵吧!1男女:
我是6.3班的刘淙淙。
百花香。 青少年,有理想, 立大志,做
学知识,长本领, 崇人文,尚理性。
栋梁。”下面请欣赏2号长两组组员分别
数理化,天下用, 文史哲,世理明。
为我们带来的《新三字经》。请1号长做
学先辈,慰英灵, 传家宝,要继承。
准备。1男:“春日暖,秋水长, 和风吹, 学女娲,补苍穹, 仿后羿,济苍生。
百花香。 青少年,有理想, 立大志,做
思夸父,追光明, 效愚公,事竟成。
栋梁。”下面请欣赏2号长和两组的组员分
学经典,育华英, 出凡俗,入佳境。
别为我们带来的《新三字经》请1号长做
学中品,品中升, 苦中练,练中精。
准备。
石中玉,木中松, 云中鹤,人中龙。
(2号长) 1.立大志 春日暖,秋水长, 和风吹,百花香。 天行健,人自强, 生我材,为兴邦。 倡和谐,民所望, 兴道德,国运昌。
1女: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
1男:雅言传承文明
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
2女:经典浸润人生
蒙文》,并改名《弟子规》,再齐颂《弟子
淙:现在我宣布,光明实小小学 六(3)班“经典相伴,诵读搭 规》片段。
台,感恩奋进”活动现在开始。
2.昔时间 人之春,在少年, 光阴迫,惜时间。 生有涯,知无限, 苦攻读,莫偷安。 求学路,曲弯弯, 路是弓,人是箭。 头不回,弦不断, 志不渝,永向前。

国学经典诵读PPT课件

国学经典诵读PPT课件

思考:本文从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的修身? 从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1、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2、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 “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 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 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思考一下:诸葛亮几千前前对儿子说的 话,今天还有意义吗?你如何理解?
以:用来;
广大:使……广博
成学:去:意志;
岁月
遂成枯落:最终;枯败;凋零。
(要求:根据补充的重点字词意思及资料下 面的注释,自己快速口头翻译。)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 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 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 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 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 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 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 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 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 的心灵。)
想一想: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 么?(要求:独立思考解决。)
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 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 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 /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 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 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
修养好自身的道德,管束好自己的家庭,从而治 理好国家大事,使天下太平安定。

中华国学经典诵读.PPT

中华国学经典诵读.PPT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增 广 贤 文
(节选)
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弟 子 规
(节选)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中华国学经典诵读.PPT

中 华
读国

四经
贤 文
(节选)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 一人一条心,无钱堪买针。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中华诵(节选)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
秋词
欲作家书意万重。
自古逢秋悲寂寥, 复恐匆匆说不尽,
我言秋日胜春朝。 行人临发又开封。

国学经典诵读PPT

国学经典诵读PPT

eleven作品
弟 子 规
(节选)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冬悟(节选)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谢谢大家!
春赞(节选)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夏趣(节选)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秋情(节选)
国 学 经
中 华 诵
四 年 级 一 班
典 诵 读
eleven 作品
三 字 经
(节)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 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 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 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 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 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 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首孝悌 次见 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 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 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 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 ppt课件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 ppt课件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 名成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 寥落故宫行,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
莲华莲叶满池塘, 不但花香水亦香。 姊妹折时休折尽, 留花几朵护鸳鸯。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
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 不敢过临洮。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
夜战桑干北, 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 犹自寄寒衣。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诵读大赛 榆林市第十中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相关书籍
• 《劝言》 • 颜之的《颜氏家训》 • 《韶山毛氏家训》
国学经典诵

朱子家训
家训
• 家训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一大特点,若 从孔夫子庭训儿子孔鲤算起,可说是源远 而流长。
简介
• 《朱子家训》是“经典诵读 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 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 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 主的启蒙教材。
作者
• 作者朱柏庐,江苏昆山人,名用纯,字致一, 柏庐为其自号。朱柏庐(1617-168 8)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 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 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 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 名。康熙曾多次徵召,然均被先生所拒绝。 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 《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纳集》。
• 《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 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 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 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 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 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 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 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 《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 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 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 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 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 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 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 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 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 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