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第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第2课中国古代艺术 (47)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第2课中国古代艺术 (47)

四、宫廷舞和民间舞
1.宫廷舞 (1)发展历程: ①夏商时代:已经产生 ②周代:“”制定出礼乐制度。 ③汉代:设乐府,大力采集整理民间乐舞。 ④隋唐:是鼎盛期, ⑤宋元:宫廷队舞卓有成就。 ⑥明清:开始趋于衰落。 (2)特点:内容上多是为帝王歌功颂德或表现歌舞升平;形式上 比较华丽工整,结构严谨,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艺术性。
2.民间舞 (1)发展: 《西凉乐舞》展示了南北朝时代“胡舞”的风范。 宋代的民间舞蹈十分兴盛,许多节目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2)特点:反映的大多是与人们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场景和喜、 怒、爱、憎的感情。
五、戏曲
1.历史渊源: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乐舞百戏, 隋代的“四方散乐”, 唐代的杂技歌舞,都与后来的戏曲具有较密切的渊源关系。 2.杂剧与南戏 (1)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 ,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 (2)元代时,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的戏曲音乐,成为元杂剧的 核心艺术形式。
三、金声玉振
1.先秦时期:考古发现了骨笛、陶埙、青铜编钟等乐器。
2.秦汉时期:设立乐府机构,广泛收集民间歌曲和异域音乐。 3.东晋时期:形成清婉、细腻、柔美的南国“清商乐”。 4.南北朝、隋唐时代: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成为热潮。 5.明清时代:戏曲音乐繁荣、器乐艺术发达,产生诸如
《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一大批名曲。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书法艺术进入自 ①社会的变迁影响了人的心理;②士人
魏晋南北朝
觉阶段,楷书、 群体渐趋形成,书法成为其追求神韵、 行书、草书臻于 意境和风骨的理想形式;③笔墨纸张等
成熟
文具的改进,为书法技巧提供条件
书法艺术达到新 国家统一,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第二课中国古代艺术课件 (共34张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第二课中国古代艺术课件 (共34张PPT

下列书法作品中,笔画简约,勾 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 的审美价值的字体是( )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其字体势展拓,笔 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镇江在修建“米芾 公园”期间征集其流落在民间的书法作品,以下 书法作品中最有可能是米芾作品的是( )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 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 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 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 更相疑。 ——王维《积雨王辋 川庄作》
把中国书法的写 意性发挥到极致, 变化丰富,奔放 跃动
起源于汉初
东晋:王羲之; 唐代:怀素和张旭
形成于汉末
字形结构方正, 唐代:欧阳洵、颜真卿、柳 规矩严整 公权
行 开始盛行于晋
东晋:王羲之; 兼有楷书和草书 的长处,既工整 北宋:苏轼、黄庭坚、
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
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 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绝妙”。据 推断,该刻石使用的一定是( A.篆书 D.隶书 B.草书 )。 C.楷书
②技法上: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普遍具有 气势雄壮、意境 ③创作风格:追求的是画面传达出主观情 致与神韵,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1)地位:
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 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艺术特点:
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②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 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 方面的文化素养。
书法艺术、绘画艺术、 戏曲艺术 音乐艺术、舞蹈 艺术、
1.书法艺术的 含义
P31 第二段
2.汉字的发展 历程 (1)中国文字的起源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 土的灰陶尊和上面 刻画的符号
在陶器上或 地上的刻画
符号

高中历史专题二第2课中国的古代艺术讲义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二第2课中国的古代艺术讲义人民版必修3

第 2 课中国的古代艺术[ 课标要求 ] 1. 概括汉字、绘画发源和演变的过程,认识中国书画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

2. 认识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一、“出鬼着迷”的书法艺术1.汉字的发源与演变(1)发源: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2)成熟: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3) 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 总趋向:由繁到简)2.书法艺术(1)含义: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到艺术。

(2)特点: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 01曲直运动和空间结构,表现感情、气概和境界。

(3)主要书法字体字体朝代特点小篆首创于秦朝字体略长,笔划圆匀,富于图案美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字形结构均衡对称,齐整平定02形成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楷书03开始流行于晋代兼有楷书和草书的优点,既工整清楚,又飞洒□ 行书开朗04发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豪放□ 草书跃动(4)有名书法家①秦朝:李斯是有名的篆书家。

②东晋:王羲之备精诸体,尤擅□ 05 草书、行书,被尊为“书圣”。

③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办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06怀素、张旭则善于草书。

④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

⑤元朝:首推□07赵孟,创办赵体。

⑥明朝:以文征明、董其昌名誉最高。

思想点拨图示法掌握汉字演变及特点易错提示汉字不等于书法,汉字与书法不可以混杂。

汉字的发展表现了社会的发展,其演变脉络和发展的总趋向是由繁到简。

而书法兼具审美与适用功能,自觉地创建书法美成为拥有中国特点的一种艺术形式。

能够说,书法是汉字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画中有诗1.演变历程(1)石器时代 ( 发源 ) :陶画、岩画和描述在地面上的画作。

(2)先秦两汉 ( 发展 ) :流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

(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期间 ( 成熟 ) :“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渐渐成熟。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第二课中国古代艺术课件 (共34张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第二课中国古代艺术课件 (共34张PPT)
——王维《积雨王辋川庄作》
画中有诗
中国绘画演变历程
石器时代(起源):陶画、岩画和描绘在地面上的画作。
先秦两汉(发展):盛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成熟):“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质朴与浪漫, 《人物驭龙图》表明中国
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3.汉字的演变
(1)脉络: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2)总体趋势:由繁到简
4.五种主要字体
小篆、隶书、草书、 楷书、行书
小篆
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2.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3.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 黄、西皮两个系统。




(2)正式形成: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戏艺人 进京,并参加徽戏的演出,形成了“徽汉 合流”的局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 实践,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 剧种,后来称为京剧。
(3)走向成熟:同光年间,京剧在徽戏和汉戏 的基础上,还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 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不断走向成熟。
2.京剧的特点:
特点
小 篆
创始于秦代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 富于图案美。
隶 始于秦朝,成熟并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
书 通行于汉魏时代
整齐安定。

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

起源于汉初
发挥到极致,变化丰 富,奔放跃动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2.2《中国的古代艺术》(共49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2.2《中国的古代艺术》(共49张PPT)

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
“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汉字的统一——小篆
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有图案美
篆书 秦 李斯

篆 书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 字型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东汉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出现了:
图 为 楷 书 的 创 始 人 钟 繇







清初八大山
《一团和气图》
明宪宗朱见深
人朱耷《安 晚册》之四。
图 》
《清明上河图》
三、音乐艺术—金声玉振
(一)阅读书本,了解新知:
1、上古先秦时期的音乐
河南舞阳: 骨笛 西安半坡遗址:陶 埙 湖北随县: 青铜编钟(伟大发现)
2、汉唐时期的音乐:
(1)秦汉:设立 乐府 机构,收集 民间 歌 曲和 异域音乐,融合成新的音乐样式。 有“ 相和歌 ”、“ 清商三调”。
宋元的山水花鸟
宋代重文轻 武的国策,理学 的兴起使人们更 注重内心的修 养。画家从追求 写实变为更加注 重意境。山水画 成为画家寄托思 绪情怀的方式。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
明清的怪僻清新
由于地域、理念、师友等各种原因及时代的 变化和社会的动荡,明清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 的画家。
朝代 秦朝 东晋
唐朝
中国的古代艺术
著名书法家及特长 李斯是著名篆法家
王羲之备精诸体,尤擅长草书、行书,号 称“书圣”。 1、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楷书中 的欧、颜、柳体;2、怀素、张旭则擅长草书。
北宋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书法家,以行 书出名。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2.2《中国的古代艺术》(共33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2.2《中国的古代艺术》(共33张PPT)

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的方言非常多。北方人听不懂上海话 ,上海人也未 • 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的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 必能听懂南方话,广东话难懂,福建方言更难听懂。但是, 写出字来天南地北的人都能认识 。汉字的这种特征独一 • 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备,为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无二。汉字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特征。汉字是中华民族共同 • 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 使用的文字。汉字将语音不同的人联系起来,维系了祖国 和民族的统一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
①兼收并蓄,博采众长;②几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③商 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京剧的特征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 技术与文化
第二课 中国的古代艺术
“五月五,是端阳;门 插艾,香满堂;吃粽子, 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 洋。”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 文化节日,还是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同时入选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闻名世界的中华 文化瑰宝。
横平竖直中国字
笔墨丹青中国画
唱念做打中国戏
课程标准: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和演变的过程,了解 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 和发展的历程。
王 羲 之 草 书
张旭《古诗四帖》
怀素《自叙帖》
王羲之《兰亭序》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 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行书易写、易认、易于流行,实用 性很高。以东晋王羲之、北宋苏轼、元赵孟頫、为代表。最 擅长写行书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称“书圣”。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材料一: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 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道光年间 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汉调与安徽 的徽调融合,京剧逐渐形成。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 乐、唱腔、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代艺术家的长 期舞台实践,执着探索,最终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 宝。 材料二:金阊(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 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专题二2.2中国的古代艺术 (共34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专题二2.2中国的古代艺术 (共34张PPT)

D.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出现,顾 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E.隋唐五代:中国绘画的高峰,展子虔(隋)《游 春图》;阎立本(唐)《步辇图》;吴道子(唐) 《送子天王图》 F:宋代:中国绘画史上的转折点,山水花鸟画盛行; 商品经济的发展,风俗画成为亮点,张择端《清 明上河图》 G .元明清:士大夫文人画成就最高,王冕(元) 《墨梅》;徐渭(明)《黄甲图》;郑板桥(清) 《墨竹图》
隶书
始于秦,盛于汉 特点:字体结构 平衡对称,整齐 安定
楷书
始于东汉末年,完善 于魏晋,隋唐步入盛 世。 代表:钟繇(魏)欧 阳询(初唐)颜真卿 (盛唐)柳公权(晚 唐) 特点:字形方正,笔画 详备,结构严整,具 有其他字体不可比拟 的实用价值
草书
始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代表:张旭(草圣,唐) 怀素(唐) 特点:笔画简约,勾连 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任性,审美价值
中国的古代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起源: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图画文字 演变: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演变趋势:图画文字 符号 繁 简
2.书法艺术 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 ⑴篆书 ⑵隶书 ⑶楷书 ⑷草书 ⑸行书
篆书 始于秦 代表:李斯 特点:字体略长, 笔画圆匀,富于 美感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4)挑战: A.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深 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当加以珍惜和保护。 B.京剧应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好 地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并符合现代人的 欣赏口味,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批判继承,创新发展 具体: (1)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加以珍惜、保护 (2)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3)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只有 民族性的文化,才有世界性)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第2课中国古代艺术 (32)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第2课中国古代艺术 (32)
特征:不求形似,注重情绪表现,手 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自尊 心、独立自主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4.精粹:山水画与文人画:
(1)山水画:
自然风景主要内容 ,如 名山大川、田野村居、城市园 林、楼观舟桥、历史名胜等, 一般气势雄壮、意境深远,以 意境为灵魂。
代表人物:王维、黄公望、 倪瓒、吴镇、王蒙、沈周、文 征明、唐伯虎、仇英等。
发展趋势: 由繁到简、由呆板到艺术化、由规矩到奔放。
下列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草书
楷书
隶书
行书
小篆
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是以哪 种字体笔画为基本形式的?
篆 书
(二)画中有诗 1.起源:新石器时代
岩壁、地面、陶器表面:质朴与浪漫。
2.丰富:先秦两汉: 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
4.小篆(秦代)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 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 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 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特征:小篆字体略 长,笔画圆匀,富 有图案美。 代表书法家:李斯
5.隶书(始于秦朝,通行于汉魏)
隶书,是小篆简便 写法,最早流行于秦 代下层人物中间。
特征: 偏宽、对称整齐
6.楷书(东汉末年)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 明其艺术成就
(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1.陶器符号(汉字的起源)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 陶尊和上面刻画文字,商朝)
3.成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1)分类
按技法分类:工笔和写意
左:顾恺之《女史箴图》(工笔) 上:苏轼《枯木怪石图》(写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板桥的《兰竹图》
明清的怪僻清新
清初八大山人朱耷《安晚 册》之四。
三、音乐和舞蹈
1、战国时期湖北的青铜编钟 2、秦汉设立乐府机构 3、呈现民族融合、中外交流的发展趋势
四、戏曲
京剧
由历史上各剧种发展演变而来 吸取各地方剧的优点,中国戏剧的精华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队伍壮大的需求
角色分明 艺术成就高
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唐代 的画家们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盛唐气象。
宋元的山水画
宋代重文轻武的 国策,理学的兴 起使人们更注重 内心的修养。画 家从追求写实变 为更加注重意境。 山水画成为画寄 托思绪情怀的方 式。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
元代黄公望的绘画力作《富春山居图》
《清明上河图 》
(风俗画、工笔画) 商品经济发展
赵佶(宋) 芙蓉锦鸡图
郑板桥的《兰竹图》
明清的怪僻清新
清初八大山人朱耷《安晚 册》之四。
二、画中有诗
按题材分:风俗画、山水画、花鸟画
中国画分类
按技法分:工笔与写意…
按艺术风格分:工笔重彩画、水墨淡彩画
文人画
也称“士大夫画”
个性、写意、体现多方面文化素养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
中国印——第29届北京奥运会会徽
二、画中有诗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质朴与浪漫,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
西汉马王堆帛画
汉画像石宴乐杂技图
魏晋的凸显个性
顾恺之 “以形写神”(布局严整,线条流畅)的 绘画理论成为中国古代的开创之作。
西晋顾恺之的 《女史箴图》 (局部)
唐朝的雍容华贵 唐代阎立本《步辇图》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第 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
2020/9/19
甲骨四堂,郭董罗王
中国甲骨文之父 ——王懿荣
罗振玉
王国维
董作宾 (1895年—1963年)
郭沫若 (1892年—1978年)
2、铭文:
在甲骨文之后,出 现了新的字体,这 种字体多是铸在青 铜器上,故称为铭 文或钟鼎文。因为 青铜在古代又称为“ 吉金”,故又把它称 为金文。
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 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
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 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 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 最古老的成熟汉字。
“金文”就是指铸在或 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3、小篆: 隶书:秦“书同文”
秦李斯 峄山石刻(小篆)
4、草书、楷书、行书
魏碑
楷书
欧阳询,唐初书法家。 早年他专学二王(羲之、 献之)书,并吸取六朝北 派诸家的长处,勤学苦练 ,融会贯通,独创一派书 风,其书以“险劲瘦硬” 著 称,史称“欧体”。欧体开 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对 后世影响大,他与虞世南 、褚遂良、薛稷并称为“ 唐初四大书家”。
怀素《自叙帖》
张旭 《肚痛帖 》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
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苏轼
“宋四家”
米芾
黄庭坚 蔡襄
宋徽宗赵佶
“瘦金体”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 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 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 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 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 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 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 公的字就应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临难不苟 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清代徽商富甲一方,纷纷蓄养戏曲班社,因 此被称为“徽班”。徽班角色斗艺,融合了“京、 秦二腔”,逐渐享誉江南,客观上为徽班进京创 造了条件……京剧逐渐成为一种以表演为中心的 市民艺术。其剧目取材广泛,有的出自古典杂剧 、传奇,有的源自小说话本,情节中的是非善恶 依从传统道德——核心是“忠孝仁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京剧形成的经济文 化条件。
王维——文人画鼻祖
1)地位:
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 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艺术特点:
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②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 、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 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③注重诗意。
苏东坡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近代陈衡恪则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 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生 旦 净 丑
红脸含有褒义,代 表忠勇;
黑脸为中性,代表 猛智;
蓝脸和绿脸也为中 性,代表草莽英雄 ;
黄脸和白脸含贬义 ,代表凶诈凶恶;
金脸和银脸是神秘 ,代表神妖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来自C.正确评判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京剧
•乾隆时期,四大徽班进京 •道光以后(1840年),正式形成 •同光及以后,成熟并达鼎盛
“四大名旦”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梅兰芳剧照
程砚秋剧照
荀慧生剧照
北京论坛期间传来喜讯,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名录”。
欧阳询《化度寺碑》
唐.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
“颜体”肥硕丰润、 刚健雄强、显出 雍容大度的气派
“柳 体” 《玄秘塔碑》(局部)
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 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 ,柳字则稍清瘦,故有“ 颜筋柳骨”之称。
行书
王羲之与《兰亭序》
兰亭序褚遂良摹本
草书
特点:结构简便,笔划纠连。
书写流畅、快速。但不易识别。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商人提供了物质支持;市 民阶层壮大,成为其主要观众。 文化:传统戏剧和文学为其提供了丰富题材;各 种地方戏剧的交融发展为其提供了艺术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