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 人教版 必修三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明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围绕历史的三个教学维度和五个核心素养,我将本课做如下设计:第一部分一、教材分析《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的一课,主要讲述了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数学等领域作出的独特贡献,以及曾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对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既可以对物质层面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有一个大致了解,又可以为学习后面两节课的精神层面的成就打好基础,物质与精神相辅相成,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这一单元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讲授对象是高中学生。
他们思维活跃、自主性强,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抽象的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分析问题不再只纠结于表层现象,并且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但是学生的阅读面较窄,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还有待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以及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所以还需训练他们的解读材料和相关方面的能力。
并且,学生在七年级《昌盛的秦汉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和《灿烂的宋元文化》中已经初步了解了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以及科技发明的相关史实,但对于古代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且高度发达的原因和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还了解的不够全面,还需教师加以引导。
三、教学设计重点结合教材分析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将本课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对古代中国的发明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古代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且高度发达的原因和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
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科技的基础知识及发展演变的过程,掌握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史,分析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将运用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等材料为教学过程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并且运用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和解读材料的能力。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早晨诵读必修基础课标梳理课标点击: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四大发明:1、概况: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2、四大发明的产生与传播:(1)造纸术。
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
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1、《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珠算:珠算运算法编成歌诀流利顺口,配合小九九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运算如飞。
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
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石氏星表和浑天仪:1、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2、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3、四大农书:(1)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3)元朝王祯的《农书》;(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5)特点: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1、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4.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 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 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 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
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C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课堂检测
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
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
中国却没有这样的作用,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于当时
的中国 ( )
A
A. 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 受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C. 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 经济停滞倒退
2.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其根本原因
(二)印刷术
你知道“鲁鱼亥豕”、 “鲁鱼帝虎”的意思吗
?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手 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 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唐代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印刷于公元868年的《金刚经》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 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一〕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
成书于答东曰汉:一亩。 〔采二用〕十又进有位田值广制十记二数步法,从十四步。问为田几何?
答曰:一百六十八步。
——《九章算术·方田》
地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意义:标志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 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

高考篇
客观题突破
最新高考示例
【例1】 (2009·浙江文综高考)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 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 的发展过程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探究2:
四大发明在西欧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 巨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演进做出的重要贡献, 但四大发明在中国始终未能够像在西欧那样促进社会的飞 跃性进步。 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答案:西欧资本主义兴起、发展的大背景使四大发明在 西欧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明清时期封 建君主专制统治加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 阶段,八股取士与文字狱使读书人仅关心四书五经。 由此得出的启示:科技发明能否发挥推动社会进步的作 用,往往受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多种 条件的制约。
答案:C
研究思考预测
中国古代的科技的特点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 火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 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 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 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 理的是(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答案:D
主观题突破
(2006·全国文综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人教版必修三 第三单元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二、《九章算术》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1)成书年代:东汉
(2)特点: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3)地位:这些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 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4)意义: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 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算筹与珠算
甲骨文中的13个数字
古代算筹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1、天文学产生发展的原因
我们的祖先为了满足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 通过观天象等方式逐渐积累天文知识,萌生和发展了古代 的天文学。
2、成就: (1)设置天象观测机构 (2)天文观测记录(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 (3)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等
(4)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 遏制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 的动力。
七、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能够领先世界的原因:
(1)经济因素:我国古代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一直处于世界 前列。 (2)政治因素:大多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下,国家的重视和组织。
2、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
《金刚经》这是保存到现在载有明确日期的 最早雕版印刷品。
活字印刷术
3、火药
火药的发明历程: 古代在炼丹时偶然发现了火药。最早的记载
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火法。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宋元时期广泛用于军事。
4、指南针
战国:司南 北宋:用于航海
四大发明的影响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 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 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 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 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 最强大的杠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1.数学缺乏论。 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2.文化制约说。 ④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 3.语言决定论。 来先进科学技术的良机; 4.态度决定论。 ⑤自然科学的自身结构缺陷制约着中国自然科 5.墨家绝世说。 学发展。 6.社会制度决定说 总之,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没落是根本原因。 7.地理位置决定论
四、农学
四大农书
西汉 北魏 元朝
氾胜之 贾思勰 王祯
《氾胜乊书》 《齐民要术》 《农书》
明朝
徐光启
《农政全书》
五、医学
时间 作者 成就 世界地位
战国问 世西汉 编定
《黄帝内经》
中医学奠基之作
奠定中医临床学的理 东汉末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论基础,被后世医家 誉为“万世宝典” 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 唐朝 唐 《唐本草》
明清时,珠算普及
三、天文历法
成就: (1)天文观测(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 A.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B.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C.中国首创赤道坐标的科学性及价值为现代天文学所承认:赤 道坐标 (2)先进天文仪器:浑仪、简仪等 (3)、历法 夏朝:《夏小正》 商朝:“殷历”(干支纪日法) 春秋时:置闰法;战国时:“月令” 秦汉以后:越来越精确 元朝:郭守敬:《授时历》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日益强化;为巩固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古 说明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不重视科 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学教育的成分。 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商主 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
1.数学缺乏论。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共28张PPT)

東 晉
南 北 朝
隋
唐
五 代
宋元
明
清
人教版必修三 ·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毕昇
雕版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毕昇活字印刷术的 创新“新”在哪里?具有什么优点?
新: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三省:省时、省力、省钱
人教版必修三 ·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先人智慧 卓绝世界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材料三:南宋绍熙四年(1193),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 沈存中法,以泥胶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1)材料二、三对于印证材料一有什么作用? 材料二为考古资料,材料三为文献记载,均能从一个方面印证沈括记载的北宋 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真实性
(2)活字印刷术的外传对西欧产生怎样的影响? 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有利于科技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 宗教改革的发展
人教版必修三 ·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课堂小结
造纸术:西汉发明, 东汉蔡伦改进, 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
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四 大
印刷术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发 明
指南针
战国发明司南
为新航路的开
后来制成指南针, 北宋用于航海 辟提供了条件
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 使欧洲的封建 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北宋广泛用于军事 城堡不堪一击
—《后汉书·蔡伦传》
据材料指出蔡侯纸的原料主要是什么?有什么优点?
原料: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 优点:物美价廉,书写、携带都方便
人教版必修三 ·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课件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共20张PPT)

中国古代科技 近代西方科技
重经验 重综合
重实验 重分析
重实用
以手工业生产为 基础
重理论
与机器大生产 相联系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 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 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 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战国时期发明 的司南。是世界 上最早的指南仪 器。北宋时,指 南针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 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二 古代中国科技之天文历法
1.发展原因: ——①.根本原因:我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国家 ②.政府重视
2.主要成就: ①.夏朝:《夏小正》 ②.商朝:“殷历” ③.元朝:郭守敬《授时历》
十二世纪 十六世纪
欧洲相继设 流传于各地 置造纸厂
一 古代中国科技之四大发明
——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促进了欧洲及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 雕版印刷术。宋代是雕 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北 宋平民毕昇发明了胶泥 活字印刷术,是印刷业 的一大革新。
一 古代中国科技之四大发明
唐-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活字印刷
一 古代中国科技之四大发明
——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促进了欧洲及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印刷业的革新,更加便利了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
唐火药开始用于军 事。宋朝时,军事 上广泛使用火药。
一 古代中国科技之四大发明
硫磺块 硝石块
木炭块
在炼制“仙丹”的过程 中,炼丹家发现硫磺、木炭 和硝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 起加热极易燃烧和爆炸,从 而“无意”地发明了火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 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 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 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 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③明朝李时珍的《___本__草_纲__目____》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图解历史]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微点提醒] 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 (2)政治因素: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为科技的稳定发 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3) 经 济 因 素 : 社 会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 农 耕 经 济 的 高 度 繁 荣,为科技进步奠定了经济基础。 (4)文化因素:国内外各民族文化交流。 (5)人为因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3.农学和医学 (1)农学
①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元朝王祯的《农书》;明朝徐光启的
《农政全书》。
②北魏贾思勰的《__齐__民__要__术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
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2)医学 ①《___黄经__帝_内______》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②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万世宝典”。
统B文.化得的益一于个国代家表力性量成的就支。持本题符合也题体目现要了求中,医国学古得代益科于技国家的力一量个的突支持
出C特.点是,商农品医经天济算繁与荣传的统结农果业相主关旨的不科一技一般在中国古代都受到 国D家.的受重到视了而宋重明点理发学展的。推动 主旨不一
考查: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原因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 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 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 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 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 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航海
地理大发现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2.数学和天文历法
(1)数学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__应___用__数__学___著
作。 (2)天文学历法
①《__石__氏__星__表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②元朝的郭守敬编订《__授__时__历____》,比现行公历早三百年。
必修三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时空定位
必修三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最新考纲
课程标准
古代中国的科技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成就
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
文明发展的贡献。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最新考纲 高考试题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试题分析
1、本题把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路线示意图以及相关史实告诉考生,要 求考生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 加以论述。 从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史实中可以提炼出其他多种观点, 只要考生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这体现了该题开放性的特点。
2、 本题也是对“一带一路”热点问题的回应和考查。历史上的丝绸之 路形成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 而唐代正是丝绸之路发展的时代,科技、宗教、服饰等随着丝绸之路而 来,在中国融合汇通后,又随着丝绸之路而去,形成了独有的开放包容 的大唐气象。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一来一去,书写的是各种文化交流 互鉴的历史。
[史论链接]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①在科技内容上,实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 够。 ②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 缺少实验。 ③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 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 ④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地学、天 文历算之学及医学等方面。
籍。
观点:1、中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2、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
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 1300 多卷,精炼
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二、解题过程——“审读联答”四步法 1、一审设问,明确要求。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 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明确要求: (1)“提炼一个观点”考查高度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 (2)“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考查正确理解试题要 求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时空观念。 (3)“论述”考查论证能力和表述能力。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时和发空现定位
试题主旨
设问类型
(2018·全国卷Ⅲ·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 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
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本源题于体大现一了统弘的扬政中治华体民制族优主秀旨传不统一文化。中医药学是祖国传
素养立意
2018·全国 《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本草纲目》
古代的科 卷Ⅲ·26 等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史料实证
技成就
2016·全 国Ⅱ卷高 考·41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史实实证 家国 情怀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知识梳理 1.四大发明
西汉 唐末
东汉蔡伦
欧洲文化
文艺复兴
活字印刷术 思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