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在化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返回目录
课前导学
要点突破
2.容量瓶使用注意事项 (1)检漏
往瓶内加入一定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 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仍把 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两次均不漏水方可使用。
返回目录
课前导学
要点突破
(2)冷却 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因为溶质在烧杯内稀释或溶解时会吸热或放热,而容 量瓶必须在常温下使用。 (3)加液 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应沿细玻璃棒注入,且玻璃棒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 内壁上,以防注入操作时液体流出,造成溶质损失,或液体附着在刻度线上方内壁上造 成误差。
返回目录
课前导学
要点突破
【例3】 欲用98%的浓硫酸(ρ=1.84 g· -3)配制浓度为0.5 mol· -1的稀硫酸500 mL。 cm L 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 (2)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的量筒,应选用____________mL的量筒最好,量 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量取的体积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 影响”,下同)。 (3)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 搅 拌 过 程 中 有 液 体 溅 出 , 结 果 会 使 浓 度 ____________。 (4)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液体应 ___________,否则会使浓度____________;并洗涤烧杯2~3 次,洗涤液也要转入容量瓶,否则会使浓度___________。 (5)定容时必须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平,若仰视则使浓度____________。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物质的量,英文称Quantity of Substance,简称QoS,是指任何物质的比例关系和物质的量。

它是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数量的度量标准。

一般情况下,按照物质的单位质量来计算,它具有普遍的意义。

物质的量是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和制药中最重要的物质属性之一,在化学计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物质的量是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量的大小和物质的比例(量的数量和物质的量的比值)之间的关系。

因此,物质的量可以用来决定调节或改变反应物质的比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物质的量来计算物质的数量和物质的比例,以便于量化地表示物质的量。

同时,物质的量在计算和测量化学反应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化学实验中,物质的量是用来决定反应物所需的量,以及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物质的量可以用来衡量反应系统中物质的数量,也可以应用于推测反应系统中物质的比例和反应结果的推测。

此外,在制药中,物质的量也是用来测量药物的数量,以及药物之间的比例,以及药物在药物组合中的比例,是确定药物组合的重要指标。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它可用于计算、测量和推算反应物的比例、反应物的分子量和溶解度等,它也可以用于一些物质的量计算,如采用物质的量计算溶液的浓度等。

另外,物质的量还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的热物理量,比如反应的反应热、反应前后的温度差、反应前后的比热等。

总而言之,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可以用来衡量反应物、测量反应物比例、推算反应结果、计算溶解度、计算反应热物理量等。

它在计算和测量反应物的数量、比例以及结果,计算溶液的浓度和计算反应热物理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化学计算中物质的量是十分重要的物质属性,应受到重视。

专题05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初升高化学衔接教材讲义系列(解析版)

专题05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初升高化学衔接教材讲义系列(解析版)

专题05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知识回放】一、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质量分数(1)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2)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二、配制一定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的计算(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2)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三、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m(浓)×a%=m(稀)×b%,其中m(浓)、a%分别表示浓溶液的质量及其溶质质量分数;m(稀)、b%分别表示稀溶液对应的量。

四、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五、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

【新知精讲】一、物质的量浓度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主要仪器(1)天平:应使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也可以用托盘天平。

(2)容量瓶:(3)其他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2.配制过程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NaCl溶液为例。

如图所示:【科学探究】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问题导引1.若已知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如何求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提示c=2.同一溶质的不同浓度的两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与混合前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有何关系?提示同一溶质的不同浓度的两溶液相混合,混合后,溶质的总物质的量(或总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之和,即溶液混合存在的关系如下:c1·V1+c2·V2=c(混)·V(混)m1·w1+m2·w2=m(混)·w(混)探究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问题导引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过程:1.在上图操作中,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玻璃棒的下端为什么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提示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以防止溶液外洒而造成损失。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整理)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整理)

一、计算原理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粒子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这些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这些粒子数之间的数目关系.这些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又叫做化学计量数ν的关系.【例1】2H 2 + O 2 点燃====== 2H 2O化学计量数ν之比: 2 ∶ 1 ∶ 2 分 子 数N 之 比: 2 ∶ 1 ∶ 2扩 大 N A 倍:2N A ∶ N A ∶ 2N A物 质 的 量n 之 比: 2mol ∶ 1mol ∶ 2mol 质 量 m 之 比: 4 ∶ 32 ∶ 36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因而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二、解题步骤:化学方程式中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须按以下步骤进行:1.设未知数 2.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3.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4.对应计量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气体体积 5.列比例,进行计算。

6.写出答案。

【例2】:完全中和0.10 mol NaOH 需H 2SO 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解:设硫酸的物质的量为n (H 2SO 4) 2NaOH + H 2SO 4====Na 2SO 4+2H 2O2 10.1mol n (H 2SO 4)n (H 2SO 4)==0.05 mol答:完全中和0.10 mol NaOH 需H 2SO 4 0.05 mol .我们运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决问题时,还经常涉及到物质的质量、浓度、体积等物理量的必要换算.而换算的核心就是——物质的量.三、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练习1】回答下列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H 2 + Cl 2 ==== 2HCl化学计量数比 粒子数之比 物质的量比 物质的质量比 气体体积比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明确已知条件是什么,求解什么,从而合理选择比例量的单位.列比例式时应注意,不同物质使用的单位可以不同,但要相应,同一物质使用的单位必须相同.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练习2】计算例2中所需H 2SO 4的质量是多少?2NaOH + H 2SO 4====Na 2SO 4+2H 2O 2 mol 98 g0.1mol m(H 2SO 4) 答:所需H 2SO 4的质量为4.9 g .【例3】:将30 g MnO 2的质量分数为76.6%的软锰矿石与足量12 mol·L -1浓盐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计算:(1)参加反应的浓盐酸的体积. (2)生成的Cl 2的体积(标准状况). 请大家分析比较以下几种解法. 解法一:解:(1)MnO 2的摩尔质量为87 g·mol -1,设浓盐酸的体积为V [HCl(aq)]4HCl(浓) + MnO 2 ∆=====MnCl 2 + 2H 2O + Cl 2↑4112 mol·L -1×V [HCl(aq)] 0.26 mol (2)4HCl(浓) + MnO 2 ∆=====MnCl 2+2H 2O +Cl 2↑11 0.26 moln(Cl 2) V(Cl 2)=n(Cl 2)V m=0.26 mol×22.4 L·mol-1=5.8 L答:参加反应的浓HCl 的体积为0.087 L,生成Cl 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5.8 L . 解法二: 解:(1)MnO 2的摩尔质量为87 g·mol -12mol10.01⨯)SO H ()NaOH (42v v )SO H ()NaOH (42n n =m(H 2SO 4)==0.26 mol4HCl(浓) + MnO 2 ∆=====MnCl 2 + Cl 2 + H 2O ↑4 1 n(HCl)0.26 moln(HCl)=1mol0.264⨯=1.04mol V [HCl(aq)]=1L mol 121mol 0.264-•⨯⨯=0.087 L(2)4HCl(浓) + MnO 2 ∆=====MnCl 2 + 2H 2O + Cl 2↑1 mol 2.4 L0.26 molV(Cl 2)V(Cl 2)=mol1L22.4mol 0.26⨯=5.8 L答:参加反应的浓HCl 的体积为0.087 L,生成Cl 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5.8 L . 解法三:解:4HCl(浓) + MnO 2 ∆=====MnCl 2 + 2H 2O + Cl 2↑4 mol 87 g 22.4 L 12 mol·L -1×V [HCl(aq)]30 g×76.6% V(Cl2)V [HCl(aq)]=g 87L mol 1276.6%g 30mol 41⨯•⨯⨯-=0.087 LV (Cl 2)=g87L22.476.6%g 30⨯⨯=5.8 L 答:参加反应的浓HCl 的体积为0.087 L ,生成Cl 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5.8 L . 大家认为以上哪种解法更简单呢? -------第三种解法更简捷!【练习3】4.6 g Na 与足量的H 2O 反应,计算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标准状况下H 2的密度为0.0899 g·L-1). 【答案:2.24 L 】 【练习4】106 g Na 2CO 3和84 g NaHCO 3分别与过量的HCl 溶液反应,其中 A .Na 2CO 3放出的CO 2多 B .NaHCO 3放出的CO 2多 C .Na 2CO 3消耗的盐酸多D .NaHCO 3消耗的盐酸多 【答案:C 】五.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进行各项计算的最根本依据; 其次,计算时要注意物质的量与其他各物理量(如质量、气体体积、浓度等)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三.准确把握反应内涵,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四.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量的关系,不纯物质必须换算成纯物质的量再进行计算.第五,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实际发生反应的物质间量的关系.如反应2H 2+O 2点燃======2H 2O 表示发生反应的H 2与O 2的物质的量是2∶1,而不时体系中H 2和O 2的实际含量或量的关系,即使反应体系起始时H 2与O 2的量的关系为4∶1,反应也是按方程式规定的2∶1进行,最后会剩余H 2. 第六,计算单位要做到同一物质上下单位要相同,不同物质左右单位要对应.第七,存在过量问题时,要根据不过量的物理量来进行计算。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1)误差分析的原理依据——公式法
误差分析的关键是抓住原理:


(NaOH)

cB= B,c(NaOH)=
=
(NaOH)
(NaOH)·
其中M不变,不规范的操作过程会导致m(NaOH)和V的值发生变
化,从而使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产生误差。
(2)具体分析(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
口玻璃塞;
②标志:温度、容积和刻度线;
③规格: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等;
④用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其他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2.配制过程
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为例。
如图所示:
1.1 mol·L-1H2SO4溶液的含义是(
C.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注入未经干燥的洁净容量瓶

解析:A项,应选用250 mL容量瓶;B项,容量瓶不能用作溶解的仪
器,应在烧杯中溶解;C项,应将溶解NaOH后的溶液恢复到室温后再
向容量瓶中转移;D项容量瓶未干燥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正确。
(2)俯视刻度线(图2)。恰好相反,刻度线高于液面的实际读数,使
得加水量偏小,结果偏大。
思维建模
1.容量瓶的使用
(1)使用前一定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检验步骤是加水、倒立、
观察、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观察。
(2)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固体,更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固体试样必
须在烧杯中溶解后再转移。
c1·V1+c2·V2=c(混)·V(混)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也称为阿伏伽德罗数),1 摩尔的任何物质都包
含6.022×10^23个粒子,这个数值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以摩尔表示)在化学方程式中起着平衡方程的作用。

根据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的摩尔数的改变会导致其他物质的摩尔数的改变。

因此,通过计算物质的量可以确定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量的关系。

使用物质的量来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量可以用化学计量学的概念进行。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可以确定摩尔比之间的关系,从而计算出不同物质的摩尔数。

然后,通过摩尔质量或摩尔质量比可以将摩尔数转换为物质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质量和摩尔数的比值,它通常以克/摩尔(g/mol)表示。

例如,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原子质量或化合物的分子质量计算得出。

在反应质量计算中,使用物质的量可以确定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摩尔比和化学方程式的摩尔系数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数和产物的摩尔数。

然后,根据摩尔质量,可以将摩尔数转换为质量。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确定反应物质的质量或产物的质量,以及确定化学反应的理论产率。

总之,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用于确定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摩尔数、质量和摩尔比,从而计算出
反应物质和产物的质量以及反应的理论产率。

这种计算方法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 (2)等体积或等质量溶液混合后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 ①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溶液的密 度大于1 g·cm-3,则混合溶液质量分数大于它们和的 一半,若溶液的密度小于1 g·cm-3,则混合溶液的质 量分数小于它们和的一半。 • ② ③无论溶液的密度大于1 g·cm-3,还是小于1 g·cm-3,等质量混合时,得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都 等于它们和的一半。
例1、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 密度为1.32g/cm3的硝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设:溶液的体积为1L即1000ml 12mol/LX1LX63g/mol
ω=
=57.3%
1.32g/cm3x1000mL
m(aq)=ρ(aq) x
(g/mL或g/cm3)
V(aq)
(mL)
CB =
mB MBV(aq)
项目名称 检查结果 钾 3.91 甘油三脂 0.99 低密度蛋白质 2.96 直接胆红素 1.9 尿素氮 5.34 尿酸 361 葡萄糖 5.00 果糖胺 2.49 总胆固醇 4.9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52
检查时间:2007-08-24 10:05
检查医生:董波
(一)、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
=
mB =C
BMBV(aq)
mB m(aq)
CB MBV(aq) = ρ(aq) x 1000V(aq)
=
CB MB 1000 ρ(aq)
2、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 求物质的量浓度CB
例2、36.5%的盐酸,密度为1.19g/cm3, 求其物质的量浓度?
解:设溶液的体积为1L即1000ml C(HCl )= ρ[HCl(aq)]x V [HCl (aq)]xω(HCl) M(HCl)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整理)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整理)

一、计算原理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粒子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这些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这些粒子数之间的数目关系.这些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又叫做化学计量数ν的关系.【例 1】2H2+ O2点燃2H2O化学计量数ν之比:2∶ 1∶ 2分子数N之比:2∶ 1∶2扩大 N A倍:2N A∶ N A∶2N A物质的量 n 之比:2mol∶ 1mol∶2mol质量 m 之比:4∶ 32∶36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因而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二、解题步骤:化学方程式中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须按以下步骤进行:1.设未知数 2.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3.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4.对应计量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气体体积5.列比例,进行计算。

6.写出答案。

【例 2】:完全中和0. 10 mol NaOH 需 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解:设硫酸的物质的量为n(H2SO4)..物质的量比物质的质量比气体体积比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明确已知条件是什么,求解什么,从而合理选择比例量的单位.列比式时应注意,不同物质使用的单位可以不同,但要相应,同一物质使用的单位必须相同.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 2】计算例 2 中所需 H SO 的质量是多少 ?242NaOH +H SO====NaSO+ 2HO24242 mol98 g98g 0.1mol =4.9g0.1mol m(H SO)m(H2SO4)=2mol24答:所需 H2SO4的质量为 4.9 g .【例 3】:将 30 g MnO2的质量分数为76. 6%的软锰矿石与足量12 mol ·L-1浓盐酸完全反应 ( 杂质参加反应 ) .计算: (1) 参加反应的浓盐酸的体积.(2)生成的 Cl 2的体积 ( 标准状况 ) .请大家分析比较以下几种解法.解法一:87 g ·mol -1解: (1)MnO2的摩尔质量为,设浓盐酸的体积为V[HCl(aq) ]n(MnO2)=m(软锰矿石)w(MnO 2 ) 30 g 76.5%= 0.26 molM (MnO 2 )87 g mol 14HCl( 浓 )+MnO2MnCl2+2H2O+Cl 2↑41V[ HCl(aq) ]=40.26mol1= 0.08712 mol ·L-1× V[ HCl(aq) ]0.26 mol 1 12mol L2NaOH +20.1molH2SO4====Na2SO4+ 2H2O1v( NaOH )n( NaOH)n(H2SO4)v( H 2SO4 )=n(H 2 SO4 )1 0.10 mol(2)4HCl( 浓 )+2222MnO MnCl+2H O+ Cl ↑110.26mol 1=0.26 mn(Cl2)0.26 mol n(Cl2=1)22)Vm= 0.26mol×22. 4L·mol- 1= 5. 8 Ln(H2SO4)=答:完全2= 0.05mol中和 0.10 mol NaOH 需 H2SO40.05mol .答:参加反应的浓HCl 的体积为0. 087 L, 生成 Cl 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5.8 L .解法二:我们运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决问题时,还经常涉及到物质的质量、浓度、体积等物理量的必要换算.而换算的核心就是——物质的量.三、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练习 1】回答下列化学方程式的含义:H + Cl2==== 2HCl2化学计量数比粒子数之比解: (1)MnO2的摩尔质量为 87 g ·mol -1m(软锰矿石 ) w(MnO2)30 g76.5%=0.26 mol n(MnO2)=M (MnO 2 )87 g mol 14HCl( 浓 )+MnO2MnCl2+Cl 2+ H2O↑41word 完美格式n(HCl)0.26 mol40.26 mol4 0.26 moln(HCl) = 1= 1. 04molV[ HCl( aq ) ]= 1 12 mol L 1=0.087 L(2)4HCl( 浓 )+ MnOMnCl+ 2HO+ Cl ↑22221 mol 2.4 L0.26 molV(Cl 2)0.26 mol 22.4 LV(Cl 2) =1 mol=5.8 L..第六 ,计算 单位 要做到同一物质 上下单位要相同 ,不同物质 左右单位要对应 .第七 ,存在过量问题时,要根据不过量的物理量来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第二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关于0.2 mol/L 的NaOH 溶液,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 A .100 mL 该溶液中含0.8 g NaOH
B .200 mL 该溶液与100 mL 0.2 mol/L 的硫酸溶液反应形成中性溶液
C .100 mL 该溶液中约含0.02 mol ×6.02×1023mol -1个Na +
D .配制含1 L 水的该溶液,需NaOH 的质量为8 g
解析:A 项,m (NaOH)=0.2 mol/L×0.1 L×40 g/mol =0.8 g ,故A 正确;B 项,2NaOH
+H 2SO 4===Na 2SO 4+2H 2O ,所以n (NaOH)n (H 2SO 4)=0.2 mol/L ×0.2 L 0.2 mol/L ×0.1 L
=2∶1,符合化学方 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B 正确;C 项,N (Na +)=0.2 mol/L ×0.1 L ×6.02×1023mol -1=0.02×6.02×1023,故C 正确;D 项,含1 L 水的这种溶液,溶液的体积肯定不是1 L ,NaOH 的质量就不能以1 L 溶液来计算了,故D 错误.
答案:D
2.(2010·佛山模拟)配制100 mL 0.1 mol·L -
1 Na 2CO 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 .称取1.06 g 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 .称取1.06 g 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 蒸馏水,搅拌、溶解
C .转移Na 2CO 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 .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解析:A 项在容量瓶中溶解不正确,B 项直接加入100 mL 蒸馏水水量太大,不利于 转移和定容,C 项应用玻璃棒引流.
答案:D
3.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五种离子:NO -3、SO 2-4、Fe 3+、H +
、M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n (NO -3)∶n (SO 2-4)∶n (Fe 3+)∶n (H +
)∶n (M)=2∶3∶1∶3∶1,则M 可能为 ( ) A .Fe 2+ B .Mg 2+ C .CO 2-3 D .Ba 2+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M 为+2价的阳离子,由于原溶液中存在SO 2-4,根据离

共存知,其中不可能含有Ba 2+,又因原溶液中含有NO -3和H +,使溶液具有强氧化
性,所以原溶液中不可能存在Fe 2+.
答案:B
4.(双选)(2010·罗定模拟)实验室用下列溶质配制一种混合溶液,已知溶液中c (K +
)=
c (Cl -)=12
c (Na +)=c (SO 2-4),则其溶质可能是 ( ) A .KCl Na 2SO 4 B .KCl Na 2SO 4 NaCl
C .NaCl Na 2SO 4K 2SO 4
D .KCl K 2SO 4 Na 2SO 4
解析:将四个选项中物质的量之比求算出来依次验证,即得答案.
答案:C
5.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下面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称量时,将NaOH 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面的纸上
B .将称好的NaOH 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
C .在烧杯中溶解NaOH 固体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 .将烧杯中已冷却的NaOH 溶液注入未经干燥的容量瓶中
解析:A 错误,称量NaOH 时需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因为NaOH 有腐蚀性;B 错 误,应先将称量好的NaOH 放入烧杯中溶解,再转移至容量瓶中;C 错误,NaOH 在烧杯中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后方可转入容量瓶中;D 正确,容量瓶未干燥对结果无影响.
答案:D
6.配制0.01 mol/L 的KMnO 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
A .取KMnO 4样品时不慎在表面沾了点蒸馏水
B .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C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 .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解析:A 项取得样品质量偏小,使溶液浓度偏低,B 项液体飞溅损失一部分KMnO 4,使溶液浓度偏低,C 项定容时俯视导致加水量较少浓度偏高,D 项加水量过多,使溶液浓度偏低.
答案:C
7.(2010·天津模拟)某金属R 的氯化物溶液20 mL ,浓度为0.05 mol/L ,它恰好能与 20 mL0.15 mol/L AgNO 3溶液完全反应,则该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 )
A .RCl
B .RCl 2
C .RCl 3
D .RCl 5
解析:n (Cl -)=n (Ag +)=0.02 L ×0.15 mol/L =0.003 mol ,n (氯化物)=0.02 L×0.05 mol/L =0.001 mol ,故1 mol 氯化物电离出3 mol Cl -,C 正确.
答案:C
8.欲配制100 mL 1.0 mol/L Na 2SO 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 ) ①将14.2 g Na 2SO 4溶于100 mL 水中
②将32.2 g Na 2SO 4·10H 2O 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将20 mL 5.0 mol/L Na 2SO 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解析:100 mL 1.0 mol/L 的Na 2SO 4溶液是指在100 mL 溶液中含有0.1 mol Na 2SO 4; ①中n (Na 2SO 4)=0.1 mol ,但溶液的体积不一定是100 mL ;②中,n (Na 2SO 4)= n (Na 2SO 4·10H 2O)=32.2 g 322 g/mol
=0.1 mol ,溶液体积为100 mL ,符合题意;③中, n (Na 2SO 4)=0.02 L ×5.0 mol/L =0.1 mol ,溶液体积为100 mL ,符合题意. 答案:B
9.(双选)010·济南模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从1 L 1 mol·L -1的NaCl 溶液中取出10 mL ,其浓度仍是1 mol·L -
1 B .制成0.5 L 10 mol·L
-1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 C .0.5 L 2 mol·L -1BaCl 2溶液中,Ba 2+和Cl -总数为3×6.02×1023
D .10 g 98%硫酸(密度为1.84 g·cm -3)与10 mL 18.4 mol·L -1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
解析:D 项98%的浓度为1000ρw M =1000×1.84×98%98
=18.4 mol/L. 答案:D
10.有BaCl 2和NaCl 的混合溶液a L ,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 2+
离 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 3溶液,使Cl -
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 mol H 2SO 4、y mol AgNO 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 (Na +)(mol/L)为 ( )
A .(y -2x )/a
B .(y -x )/a
C .(2y -2x )/a
D .(2y -4x )/a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将溶液分成两份,即每份体积为a /2 L ,n (Ba 2+)=n (H 2SO 4) =x mol ,n (Cl -)=n (AgNO 3)=y mol ,根据电荷守恒2×c (Ba 2+)+c (Na +)=c (Cl -),在
同一溶液中得:2×n (Ba 2+)+n (Na +)=n (Cl -).n (Na +)=(y -2x ) mol ,所以c (Na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