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植物基础知识--花
《中药学》学习笔记:清肝明目药之密蒙花和夜明砂

《中药学》学习笔记:清肝明目药之密蒙花和夜明砂密蒙花【药用】本品为马钱科植物密蒙树的花蕾。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
入肝经。
“密蒙花,观《本经》所主,无非肝虚有热所致,盖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肝血虚,则为青盲肤翳,肝热甚,则为赤肿,眵泪赤脉,及小儿豆疮余毒,疳气攻眼。
此药甘以补血,寒以除热,肝血足而诸证无不愈矣。
”(《本草经疏》)【功效】清肝热,明目退翳。
【临床应用】用于目赤肿痛、多眵、多泪、羞明畏光、目昏生翳等症。
本品为眼科常用药,对目赤肿痛、多泪羞明及眼生翳膜等症,常与菊花、石决明、木贼草等配合应用。
【处方用名】密蒙花(晒干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密蒙花散《和剂局方》:密蒙花、羌活、白蒺藜、木贼、石决明、菊花。
治目赤肿痛、羞明及翳膜。
夜明砂【药用】本品为蝙蝠科动物蝙蝠等的粪便。
【性味与归经】辛,寒。
入肝经。
【功效】清肝明目,散瘀消积。
【临床应用】用于肝热目赤、白睛溢血、雀目、内外障翳及小儿疳积等症。
肝开窍于目。
夜明砂为肝经血分药,具有清肝热、散瘀血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目疾,尤以治肝热目赤、白睛溢血(即眼球膜下出血)的效果较好,能使瘀血消散;眼目清明。
可用本品单味炒微焦,研细,每天一钱,分二次用开水调服;也可配合桑白皮、黄芩、赤芍、丹皮、鲜生地、白茅根等药煎汁服用。
据文献记载,前人用本品治雀目及内外障翳,常将本品研末,纳入猪肝内,煮食饮汁。
此外,本品还可用于疳积及跌扑损伤、瘀血作痛等症,亦取它散血、消积的功效。
夜明砂与密蒙花,二药均能明目。
但夜明砂清肝经实热而明目,密蒙花清肝经虚热而明目。
另夜明砂有散瘀血,消疳积的作用。
而密蒙花有消目中赤脉,去翳的作用。
夜明砂和元参,二药均能治瘰疬。
但夜明砂偏于平肝清热,活血散结。
元参偏于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处方用名】夜明砂(焙干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布包煎服;或炒研细末,每此用开水调服四分或五分。
【方剂举例】决明夜灵散《证治准绳》:石决明、夜明砂、猪肝,用米泔水煎。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基础知识一、中药学的定义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中草药的来源、种植、采集、加工、贮藏、分析、炮制以及药理学、临床应用等方面知识的学科。
二、中药的来源中草药以植物为主,也包括一些动物或矿物的组分。
中草药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植物:大部分草药来自于各种植物,如砂仁、黄芩、薏苡仁等。
2. 动物:一些草药由动物组分提取,如熊胆、鹿茸、蝮蛇胆等。
3. 矿物:一些草药来源于矿物,如雄黄、硫磺等。
三、中药的药效分类根据中草药的功效不同,中草药可以被分为不同的药效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温阳类:具有温热效果,适用于体寒、阳气不足的情况,如附子、肉桂等。
2. 寒凉类:具有清凉效果,适用于体热、发热、炎症等情况,如麻黄、连翘等。
3. 补益类:具有滋补效果,可用于调理身体、增加体力,如人参、黄精等。
4. 祛湿类:具有祛湿效果,适用于湿气重、体质虚弱的情况,如薏苡仁、荷叶等。
5. 止血类:具有止血效果,适用于出血、血瘀等情况,如土木香、蚕豆花等。
6. 安神类:具有安抚神经、镇定情绪的效果,适用于失眠、焦虑等情况,如丹参、郁金等。
四、中药的药用部位中草药的药用部位不仅仅是指整个植物,还包括其根、茎、叶、花、果实等各个部分。
中药的药用部位对于药效的发挥有重要影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根:如人参的根部,具有滋补强壮的作用。
2. 茎:如天麻的茎部,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3. 叶:如绿茶的叶部,具有清热去火的作用。
4. 花:如蒲公英的花部,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5. 果实:如枸杞的果实,具有补肾明目的作用。
6. 种子:如葛根的种子,具有祛湿解毒的作用。
五、中药的配伍禁忌中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药物的配伍禁忌,以避免药物相互影响,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常见的中药配伍禁忌有以下几种: 1. 金银花与大蒜:二者不宜合用,因为同时使用会降低金银花的抗菌作用。
2. 当归与阿司匹林:当归能抑制阿司匹林的抗凝血作用,影响药物疗效。
中药学理论基础知识

中药学理论基础知识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的性质、功效和临床应用的学科,它基于中草药作为药材的研究和开发。
中药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对于中药的科学研究、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药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中药的分类、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等。
一、中药的分类中药根据来源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不同的类别。
其中,植物药是指用整株或部分植物作为药材的药物;动物药是指用动物或动物部分作为药材的药物;矿物药则是指用矿物或矿石作为药材的药物。
植物药是中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材,其中包括草本药、木本药和菌类药等不同的类型。
二、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性味归经是指中药的性质、味道和归属的经络。
中药的性味主要包括寒、凉、温、热、平五种,分别表示药物的性质。
中药的味道主要包括辛、酸、苦、甘、咸五种,表示药物的味觉特征。
中药的归经则是指药物对应的经络系统,也就是中医理论中的经络系统。
了解中药的性味归经可以帮助医生进行中药的合理运用和配伍。
三、中药的药理作用中药的药理作用是指中药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影响,包括药物的毒性、药效和药物代谢等。
中药的药理作用是中药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可以了解药物对人体的影响机制,以及药物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方式。
药理作用的研究可以为中药的药效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中药的质量控制中药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品质稳定和药效安全的重要环节。
中药质量控制包括药材质量控制和制剂质量控制。
药材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药材的鉴定、贮藏和加工等环节的监控;制剂质量控制则是对中药制剂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
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中药的质量稳定,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语中药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对于中药的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特点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提高中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疗效评价的科学性。
中药学知识点整理

引言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中草药及其制剂的学科,在中医药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药学包括中药基础理论、中药炮制技术、中药药材质量控制等内容。
本文将对中药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中药学的视角。
概述中药学是指研究中国传统中草药及其制剂以及药物学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中药的源流、性味归经、功效与毒性、配制工艺和药材质量控制等内容。
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中草药资源、推动中草药产业的发展以及提高中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一、中药的分类与性味归经1. 药用植物分类:中草药可以根据植物的分类进行划分,如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藤本植物等。
不同植物的性质和药效也有所区别。
2. 药性与药味:中草药的性味是指草药的药性和滋味。
草药的性味可以分为寒、凉、平、温、热等,药味则包括苦、甘、辛、酸、咸等。
3. 归经与作用:中草药根据其性味特点可以归属于不同的经络,如归心经、肺经、脾经等。
不同归经的中草药对人体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如舒肝解郁、健脾益气等。
二、中药的功效与毒性1. 中药的功效:中草药有多种功效,如调理气血、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等。
这些功效可以通过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发挥作用。
2. 中药的毒性:由于中草药中含有一些有毒成分,所以在使用中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
一些有毒中草药在制剂过程中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解毒。
三、中药的配制与炮制工艺1. 配制:中药配制是指将多种中草药按一定比例组合在一起使用,以增强疗效。
配制可以采用煎煮、浸泡、蒸馏等不同的方法。
2. 炮制工艺:中草药在炮制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加工,如晒干、炙烤、蒸煮等。
这些工艺既可以提高中草药的疗效,也可以去除一些有毒成分。
四、中药药材质量控制1. 药材的采集与鉴别:中草药的质量控制从采集开始,包括采集的时间、地点以及对草药进行鉴别的方法。
2. 药材的质量评价指标:中草药的质量评价可以从外观性状、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微生物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中药学辅导:芫花

中药学辅导:芫花中药学辅导:芫花-泻水逐饮,行气通脉,解毒消肿中药学辅导:芫花-泻水逐饮,行气通脉,解毒消肿【药名】:芫花【拼音】:yuanhua【英文名】:lilac daphne flower bud【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瑞香科植物芫花的花蕾。
【功效】:泻水逐饮,行气通脉,解毒消肿。
【主治】:治风水泛滥,水湿浸渍,痰湿咳喘,悬饮,饮聚胸膈,癖积,疟母,血瘕,食物中毒,痈疽肿痛。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苦,微温,有小毒。
”③《药性论》:“有大毒。
”入肺、脾经。
①《长沙药解》:“入足太阳膀胱经。
”②《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③《本草求真》:“入脾、肺、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含漱。
【用药忌宜】:体质虚弱及孕妇禁服。
《本草经集注》:“决明为之使。
反甘草。
”【药物配伍】:1、配朱砂,用治疟母弥年,经吐,汗,下,荣卫亏损,邪气伏藏胁间,结为癥瘕,腹胁坚痛。
2、配枳壳,一偏于行气,一偏于逐水,常用于蛊胀之证。
3、配车前子,可用治水饮痰凝,咳喘胸满,小便不利,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和血吸虫病后腹水。
4、配牵牛子,寒温并用,相辅相成,一偏走下,一偏泄上,三焦通治,为治水饮之妙对。
【别名】:芫(《山海经》)、去水(《本经》)、败花、赤芫、儿草(《吴普本草》)、毒鱼、杜芫(《别录》)、头痛花(《纲目》)、闷头花、老鼠花(《东还纪程》)、闹鱼花(《中国树木分类学》)、棉花条、大米花(《江苏植药志》)、芫条花、野丁香花(《山东中药》)、九龙花、浮胀草、地棉花(《湖南药物志》)、银腰带、小叶金腰带(《江西草药》)【处方名】:芫花、醋芫花处方中写芫花指生芫花。
为原药去杂质生用入药者。
醋芫花为净芫花用米醋拌匀,再用文火炒干(或蒸后晒干)入药者。
毒性减小。
【商品名】:紫芫花:又名南芫花。
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干燥花蕾。
主产于安徽、江苏、山东、浙江、四川等地。
执业中药师~中药一~(习题+解析)第四章 第一节 (四)叶类中药、(五)花类中药

第四章第一节(四)叶类中药、(五)花类中药一、最佳选择题1、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撕开后可见白色茸毛的药材是A、丁香B、红花C、槐花D、款冬花E、金银花2、辛夷的入药部位是A、带花的果穗B、花蕾C、花粉D、管状花序E、花冠3、丁香的科属是A、菊科B、豆科C、茄科D、忍冬科E、桃金娘科4、花蕾呈研棒状,长1~2cm,表面棕褐色至褐黄色,有细粒状花药的药材是A、金银花B、洋金花C、款冬花D、丁香E、红花5、下列对花类药材的采收加工时间叙述不正确的是A、辛夷的采收时间冬末春初花未开时B、丁香通常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C、金银花采收时间为花开时采收D、红花在夏季花由黄变红时择晴天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摘E、西红花为开花期晴天的早晨采花,摘取柱头,盖一张薄吸水纸后晒干6、西红花的来源是A、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序B、菊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花序C、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D、鸢尾科植物红花的干燥柱头E、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花序7、呈长卵形,似毛笔头,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具光泽的长茸毛,内表面无毛有此特征的花类药材是C、菊花D、款冬花E、辛夷8、关于以下药材叙述错误的是A、以头状花序入药B、按照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贡菊,祁菊,亳菊,滁菊C、贡菊的管状花数量较少,而杭菊的管状花数量较多D、亳菊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成扇状E、其主产地包括安徽、河南等省9、红花组织中分布有何种分泌组织A、长管状分泌细胞B、乳汁管C、树脂道D、油室E、分泌腔10、金银花花粉粒表面为A、近于光滑B、具微细疣状突起C、具细密短刺及细颗粒状雕纹D、有网状雕纹E、有点状条形雕纹,自两级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11、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的干燥A、花蕾B、花C、头状花序D、带花的果穗E、花托12、取药材少许,浸入水中,散出橙黄色呈直线下降,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的药材是A、红花D、款冬花E、槐花13、呈长圆棒状,常单生或2~3个基部连生的药材是A、丁香B、红花C、槐花D、款冬花E、金银花14、叶片全缘或微波状,基部狭窄下延至叶柄成翼状的是A、石韦B、大青叶C、枇杷叶D、蓼大青叶E、淫羊藿15、狭叶番泻叶主产于A、海南B、印度C、浙江D、埃及E、云南16、艾叶来源于A、伞形科B、菊科C、廖科D、唇形科E、茜草科17、枇杷叶来源于A、蔷薇科B、马鞭草科C、蓼科D、十字花科E、毛茛科18、在显微镜下可见腺毛表面观鞋底形的药材粉末是A、大青叶B、金银花C、艾叶D、穿心莲E、洋金花19、罗布麻叶的原植物属于A、夹竹桃科B、十字花科C、五加科D、毛茛科E、唇形科20、同板蓝根具有相同来源的药材是A、大青叶B、番泻叶C、侧柏叶D、蓼大青叶E、紫苏叶21、呈长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
中药学《13十字花科》

*K22C4A24 2:2:1~∞
【本科识别特征】草本,植物体有的含辛辣液汁。
单叶互生,无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多成总状花序;萼片4,分离,2轮;花瓣4,排成十字形;雄蕊6,4长2短,为四强雄蕊,雄蕊基部常有4个蜜腺;子房上位,2心皮合生,侧膜胎座,胚珠1至多数,中央具由心皮边缘延伸的隔膜假隔膜分成2室。
长角果或短角果。
【药用植物】本科350属,3 2021,广布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北温带。
我国约96属,430余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药用26属,77种。
本科代表药用植物主要有:
菘蓝Isatis tinctoria L
播娘蒿Descurainia so a Willd
萝卜Raelta bursa-ecIic.
菥蓂Thlaspi arvense L.
芥菜Brassica juncea L Cern.et coss.
油菜L.。
关于花朵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花朵的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知识1. 花朵的定义:花朵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在植物学上,它指的是由花托、花瓣、雄蕊和子房组成的生殖器官。
它们是植物繁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标志。
2. 花朵的结构:花朵通常由花托、花瓣、雄蕊和子房等部分组成。
花托是花的萼片,负责支撑花瓣和雄蕊;花瓣是花朵最显眼、最具吸引力的部分;雄蕊是花内部的雄性生殖器官,负责产生花粉;子房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内部有胚珠,负责产生种子。
3. 花朵的生长发育:花朵的生长发育经历了芽生长、分化、开花和结果等阶段。
在芽生长阶段,花朵的基部会分化出小叶、叶绿体和绒毛等组织;分化阶段是花朵形态结构的建立阶段,花朵的各部分开始分化出花托、花瓣、雄蕊和子房等组织;开花阶段是花朵开始展现鲜艳色彩的阶段;结果阶段是花朵逐渐凋谢,而形成果实。
二、功能特点1. 吸引传粉者:花朵的色彩和香气吸引各种传粉者,如昆虫、鸟类和风等。
它们在花朵上取食、觅寻伴侣或携带花粉,帮助植物完成传粉作用。
2. 繁殖传播种子:花朵通过受精和结实的过程产生种子,使植物得以繁殖。
种子随着果实的成熟而传播,继续生长繁衍。
3. 增加物种多样性:花朵的多样形态和色彩吸引了各种传粉者,帮助植物交配繁衍,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
4. 美化环境:花朵以其美丽的外观和愉悦的香气美化了周围的环境,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欣赏。
三、分类花朵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很多种类,下面是按照颜色、形状和用途等分类方法总结的部分主要花朵类型:1. 按照颜色分类:红花、黄花、蓝花、紫花、白花等;2. 按照形状分类:单瓣花和重瓣花、漏斗形花和蝶形花、唇形花和豆形花等;3. 按照用途分类:庭院观赏花、插花装饰花、盆栽观赏花等。
四、花语和文化意义花朵既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中,花朵都有不同的花语和文化意义。
下面是一些常见花朵的花语和文化意义:1. 玫瑰:爱情、美丽、纯洁、希望、浪漫;2. 康乃馨:母爱、关爱、勇敢、幸福、感恩;3. 向日葵:阳光、忠诚、希望、勇敢、宽容;4. 百合:纯洁、高贵、崇高、优雅、神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植物基础知识--花
编者按:植物的基础知识,属于《药用植物学》的内容,是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础。
因此,我们为大家总结了一系列的植物学基本概念,以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知识。
花是种子植物进行有性繁殖的主要器官,是种子植物固有特征之一。
从演化的观点来看,花是由枝变态而来的,花亦有花茎与花叶之分。
在被子植物的花,花的花梗、花托相当于花茎;花的花被(包括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相当于花叶。
花的各部常随植物种属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其与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比较,这些差异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故花的特征又是植物分类鉴定的主要根据。
许多植物的花,如洋金花、金银花、红花等都是重要的中药人在藏族等民族药中,以花供药用的更是特别多。
(一)花的组成部分:花一般由花梗、花托、花被(包括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几个部分组成。
1. 花梗:又称为花柄,为花的支持部分,自茎或花轴长出,上端与花托相连。
其上着生的叶片,称为苞叶、小苞叶或小苞片。
2.花托:为花梗上端着生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膨大部分。
其下面着生的叶片称为付萼。
花托常有凸起、扁平、凹陷等形状。
3.花被:包括花萼与花冠。
(1)花萼:为花朵最外层着生的片状物,通常绿色,每个片状物称为萼片,分离或联合。
(2)花冠:为紧靠花萼内侧着生的片状物,每个片状物称为花瓣。
花冠有离瓣花冠与台瓣花冠之分。
离瓣花冠:即花瓣彼此分离的花冠。
花瓣上部宽阔部分,称为瓣片,下面狭窄部分,称为瓣爪。
属于此种类型的花冠,从基数性划分有:三数性的花冠(如葱)、四数性的花冠(如菘兰)及五数性的花冠(如梅)。
从形状上划分有:蝶形花冠(如槐)、距形花冠(如延胡索)及兰形花冠(如白及)。
合瓣花冠:即花瓣彼此联合的花冠。
花瓣联合的下方狭窄部分称为花冠管部,上方宽阔部分称为花冠舷部,花冠管部与花冠舷部交会处称为花冠喉部,而花冠舷部外侧未联合部分则称为花冠裂片。
属于此种类型的花冠,除亦可从基数性进行划分外,主要是从外形上
进行划分,这些花冠是:钟状花冠(如党参)、壶状或坛状花冠(如滇白珠树)、漏斗状花冠(如裂叶牵牛)、高脚碟状(如迎春花)、轮状或辐状花冠(如枸杞)、钉状花冠(如密蒙花)、管状花冠(如红花)、唇形花冠(如丹参)、有距唇形或假面状花冠(如金鱼草)、及舌形花冠(如蒲公英)。
此外,既有花萼又有花冠的花称为重被花(如月季),仅有花萼或花冠的花称为单被花(如芫花),即无花萼又无花冠的则称为无被花(如杜仲)。
(3)花被的排列:
1)镊合状排列:即花被片彼此互不覆盖,状如镊合的(如桔梗)。
2)包旋状排列:即花被片彼此依次覆盖,状如包旋的(如木谨)。
考试大网站整理
3)覆瓦状排列:即花被片中的一片或一片以上覆盖其邻近两侧被片,状如覆瓦的(如夏枯草)。
基本属于此种排列方式,但较特殊的,尚有下列两种排列。
真蝶形排列:即花瓣5片,上方1片宽大如旗的称为旗瓣,两侧2片稍小,附贴如翼的称为翼瓣,下方两片最小,相对着生如船龙骨状的称为龙骨瓣,具有此种形状的花冠,且旗瓣覆盖着翼瓣,翼瓣覆盖着龙骨瓣的,为真蝶形花冠(如葛)。
假蝶形排列:即花瓣5片,亦有旗瓣、翼瓣、龙骨瓣之分,但其覆盖情况则是翼瓣覆盖着旗瓣,同时亦覆盖着龙骨瓣的,为假蝶形花冠(如云实)。
4.雄蕊群:由一定数目的雄蕊组成,雄蕊为紧靠花冠内部所着生的丝状物,其下部称为花丝,花丝上部两侧有花药,花药中有花粉囊,花粉囊中贮有花粉粒,而两侧花药间的药丝延伸部分则称为药隔。
(1)雄蕊的类型:
1)分生雄蕊:即雄蕊多数,彼此分离,长短相近(如桃)。
2)四强雄蕊:即雄蕊6枚,彼此分离,4枚较长,2枚较短(如油菜)。
3)二强雄蕊:即雄蕊4枚,彼此分离,2枚较长,2枚较短(如茺蔚)。
4)多体雄蕊:即雄蕊多数,于花丝下部彼此联合成多束(如金丝梅)。
5)二体雄蕊:即雄蕊10枚,于花丝下部9枚彼此联合,另1枚单独存在,形成2束(如葛)。
6)单体雄蕊:即雄蕊多数,于花丝下部彼此联合成管状(如黄蜀葵)。
7)聚药雄蕊:即雄蕊5枚,于花药,甚至上部花丝彼此联合成管状(如半边莲、旋覆花)。
(2)花丝的着生:雄蕊花丝在药隔上的着生方式与位置有:
1)底着:即花丝着生在药隔基部(如莲)。
2)背着:即花丝着生在药隔近基部(如白花曼陀罗)。
3)丁着:即花丝着生在药隔中部(如石蒜)。
4)个着:即花丝着生在药隔顶部,花药叉开形如个字(如地黄)。
(3)花药的开裂:雄蕊花药开裂的方式有:
1)孔裂:即花药顶部孔状开裂(如龙葵)。
2)瓣裂:即花药中部瓣状开裂,并能自动开启如盖(如豪猪刺)。
3)纵裂:即花药由上至下纵向开裂(如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