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人口变化一览表
中国历年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增长人口数量(1949-2019年)

986
7.11 737
1 2016年
138271
1786
12.95
977
7.09 809
2 2015年
137462
1655
12.07
975
7.11 680
8 2014年
136782
1683
12.37
974
7.16 709
9 2013年
136072
1635
12.08
969
7.16 666
10 2012年
中国 历年
数据 来网源 址:
年龄 年份
年末总人口 当年出生 人口出生率 当年死亡人 人口死亡率 净增加
(万人)
人口数 (‰)
口数
(‰)
人口
2019年
140005
1465
10.48
998
7.14 467
2018年
139538
1523
10.94
993
7.13 530
2017年
139008
1723
12.43
51 1971年
52 1970年 53 1969年 54 1968年 55 1967年 56 1966年 57 1965年 58 1964年 59 1963年
60 1962年
61 1961年 62 1960年 63 1959年 64 1958年 65 1957年 66 1956年 67 1955年 68 1954年 69 1953年 70 1952年 71 1951年 72 1950年 73 1949年
2003 年 开 始 , 中 国每年人口出生 数开始基本稳定
金融危机 水灾人 口也生得少了?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自1978年至2019年末,中国的人口数量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对中国近几十年来的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
一、人口数统计(1978-2019年末数)中国的人口数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的一个热点话题。
下面是中国自1978年至2019年末的人口数量数据:1978年:9.43亿人1979年:9.60亿人1980年:9.86亿人...2018年:13.82亿人2019年:13.97亿人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自1978年至2019年末,中国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
这种增长趋势表明了中国的人口问题,并对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带来了深远影响。
二、人口出生率统计人口出生率是指每年千分之一人口中新生儿的比例。
下面是中国自1978年至2019年末的人口出生率数据:1978年:18.2‰1979年:18.2‰1980年:18.4‰...2018年:10.94‰2019年:10.48‰可以看出,自1978年至2019年末,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呈现下降趋势。
尤其是自2016年起,一系列的人口控制措施实施后,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
这反映了中国人口政策的实施所取得的成果,也是由于社会经济条件改善、教育水平提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三、人口死亡率统计人口死亡率是指每年千分之一人口中去世人数的比例。
下面是中国自1978年至2019年末的人口死亡率数据:1978年:6.44‰1979年:6.03‰1980年:5.66‰...2018年:7.14‰2019年:7.14‰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人口死亡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所波动,但整体趋势相对稳定。
近年来,改善医疗条件和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教育的推广,对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后的差值,是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中国历年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增长人口数量19492014年

中国历年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增长人口数量19492014年中国历年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及增长人口数量(1949-2014年)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人口数量的变化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人口经历了各种变化,包括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以及人口增长的数量。
本文将回顾并探讨这些数据在1949至2014年之间的变化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
自1949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的出生人口总数经历了巨大的波动。
在1949年的时候,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约为1900万人。
然而,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生育政策,其中包括“晚婚晚育”、限制家庭规模以及一孩政策等。
这些政策导致了中国出生人口数量的显著下降。
到了1966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降至660万人的最低点。
从那时起,人口数量逐渐回升。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有所增加,并在2000年之前达到峰值。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在21世纪初逐渐下降。
到了2014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约为1660万人。
与出生人口数量相比,中国的死亡人口数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在1949年之前,由于营养不良、战争和疾病等原因,中国的死亡人口数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然而,1949年建国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如改善医疗条件、扩大医疗服务覆盖范围等。
这导致了中国死亡人口数量的显著下降。
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中国的死亡人口数量逐渐趋于稳定,并从那时起持续下降。
到了2014年,中国的死亡人口数量约为1010万人。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人口的增长情况。
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中国的人口增长数量。
从1949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的人口增长数量一直处于一个波动的过程中。
在1949年建国之初,中国的人口增长数量相对较低。
1949-2019我国历年人口总数

1998年
124761
63940
60821
41608
1997年
123626
63131
60495
39449
1996年
122389
62200
60189
37304
1995年
121121
61808
59313
35174
1994年
119850
61246
58604
34169
1993年
118517
60472
58045
51519
48553
20171
1980年
98705
50785
47920
19140
1979年
97542
50192
47350
18495
1978年
96259
49567
46692
17245
1977年
94974
48908
46066
16669
1976年
93717
48257
45460
பைடு நூலகம்
16341
1975年
92420
33173
1992年
117171
59811
57360
32175
1991年
115823
59466
56357
31203
1990年
114333
58904
55429
30195
1989年
112704
58099
54605
29540
1988年
111026
57201
53825
中国历史上各时代全国总人口数据统计表

中国历史上各时代全国总人口数据统计表公元前220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约20,000,000公元2年(西汉平帝元始二年) 59,594,978公元57年(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 21,007,820 公元75年(东汉明帝永平十八年) 34,125,021公元88年(东汉章帝章和二年) 43,356,367公元105年(东汉和帝元兴元年) 53,256,029公元125年(东汉安帝延光四年) 48,690,789公元140年(东汉顺帝永和五年)约49,150,000公元144年(东汉顺帝建康元年) 49,730,550公元145年(东汉冲帝永嘉元年) 49,524,183公元146年(东汉质帝本初元年) 47,566,772公元156年(东汉桓帝永寿二年) 56,476,856公元280年(西晋武帝太康元年) 16,163,863公元581-600年(隋文帝开皇年间)约44,500,000 公元609年(隋炀帝大业五年) 46,019,956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约37,140,000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41,419,712公元732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年) 45,431,265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 48,143,609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 48,909,800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52,880,488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52,919,309公元760年(唐肃宗乾元三年) 16,993,806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约16,900,000公元820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约15,760,000公元1008年(北宋真宗景德三年) 16,280,254公元1053年(北宋仁宗皇佑五年) 22,292,861公元1066年(北宋英宗治平三年) 29,092,185公元1083年(北宋神宗元丰六年) 24,969,300公元1122年(北宋徽宗宣和四年) 46,734,784公元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约58,830,000 公元1291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59,848,964公元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 59,873,305公元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约60,540,000公元1403年(明成祖永乐元年) 66,598,337公元1502年(明孝宗弘治十五年) 50,908,672公元1504年(明孝宗弘治十七年) 60,105,835公元1578年(明神宗万历六年) 60,692,856 公元1620年(明光宗泰昌元年) 51,655,459公元1651年(清世祖顺治八年) 10,633,326公元1652年(清世祖顺治九年) 14,483,858公元1682年(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 19,432,753公元1685年(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约23,600,000 公元1712年(清圣祖康熙五十一年) 24,621,324公元1713年(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 23,587,224公元1724年(清世宗雍正二年)约126,110,000 公元1741年(清高宗乾隆六年) 143,411,559公元1751年(清高宗乾隆十六年)约181,810,000 公元1764年(清高宗乾隆二十九年)约205,500,000 公元1776年(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 208,095,795 公元1790年(清高宗乾隆五十五年) 301,487,115 公元1795年(清高宗乾隆六十年)约297,000,000 公元1812年(清仁宗嘉庆十七年)约333,710,000 公元1834年(清宣宗道光十四年) 401,008,574公元1840年(清宣宗道光二十年)约412,810,000 公元1844年(清宣宗道光二十四年) 419,441,360 公元1845年(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约421,350,000公元1887年(清德宗光绪十三年) 377,636,000公元1901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七年) 426,447,325 公元1910年(清宣统二年)约568,150,000公元1911年(清宣统三年) 564,423,867公元1913年(民国二年)约532,000,000公元1928年(民国十七年)约474,780,000公元1931年(民国二十年)约421,700,000公元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约462,150,000公元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约443,400,000公元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约431,000,000公元1949年约421,670,000公元1954年 562,660,000公元1964年 704,990,000公元1969年 806,710,000公元1974年 908,590,000公元1981年 1,000,720,000公元1988年 1,110,260,000公元1995年 1,200,000,000公元2000年 1,300,000,000。
历代中国人口官方统计数[历代政府登记掌握的在籍户口数据]
![历代中国人口官方统计数[历代政府登记掌握的在籍户口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43df2f3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8.png)
历代中国人口官方统计数[历代政府登记掌握的在籍户口数据]历代中国人口官方统计数[历代政府登记掌握的在籍户口数据]历史上中国的人口数量长期位于世界前列。
虽然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人口统计,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多不完全精确。
但自班固编纂《汉书》开始,之后历代16本正史中的《地理篇》大多有人口记载,均为研究人口变迁的珍贵资料。
人口资料多见于正史中记录的纳赋人口,但是由于为了逃避赋税等原因,很多人口并不见于正史,而且有很多和尚道士也并不归于此类,造成统计上的偏差。
在战乱当中,国家控制力下降,人口逃逸,所以往往人口数据需要加入估算才更接近于真实。
《国语》记载,周宣王时中国就已进行过人口调查。
但真正详细的人口调查起源于战国时期,但当时的资料并没有保存下来。
现存最早的全国性户口数据是西汉平帝元始二年(西元2年)的户口数字。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 3000.0000西汉太祖元年前202 1650.0000汉世宗孝武皇帝元光二年前133年 3600.0000汉世宗孝武皇帝征和二年前91年 3200.0000汉平帝元始二年2 1236.6470万户,一说法为12,366,470 户5767.1401万人耕地827.5万顷一说 1223.3062万户.5959.4978万人.新莽天凤五年 1756,000,000汉光武帝建武元年 2528,000,000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 371,505.0000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 57 427.96342,100.7820续汉书-郡国志五汉明帝永平十八年 75 586.05733,412.5021汉章帝章和二年 88 745.67844,335.6367汉和帝元兴元年 105 923.71125,325.6029[公元119年至217年这百年间的十次大瘟疫,既119年会稽大疫 125年京都大疫 151年京都大疫九江庐江大疫 161年大疫 171年大疫 173年大疫 179年大疫 182年大疫 185年大疫 217年大疫。
中国出生人口死亡历年统计数据表

中国出生人口死亡历年统计数据表一、出生人口统计数据从中国出生人口的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出生人口为1487.6万人,而到了2019年则下降到了1449.3万人。
这说明中国的出生率逐渐下降,这一趋势对于中国的人口结构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死亡人口统计数据与出生人口相比,中国的死亡人口统计数据则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0年,中国的死亡人口为954.5万人,而到了2019年则上升到了1188.5万人。
这一增长趋势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导致老年人口的死亡率逐渐增加。
三、出生率与死亡率对比从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的统计数据对比来看,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的出生率逐渐下降,而死亡率则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一对比说明了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
由于出生率的下降,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诸多挑战。
四、人口政策对出生人口的影响中国自1979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对出生人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的出生率大幅下降,从而控制了人口的增长速度。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计划生育政策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政府于2016年放开了二孩政策,以鼓励更多家庭生育第二个孩子。
然而,这一政策的效果并不如预期,出生率的回升速度较慢,人口老龄化问题依然严峻。
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老年人口的增加增加了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加大了养老负担。
其次,老年人口的增加也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劳动力供给的不足将对经济增长产生制约。
此外,老年人口的健康和医疗需求也将对医疗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出生率成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六、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为了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中国人口各朝代统计

中国各个朝代的人口统计远古时代: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一书中曾讲到,从原始社会末期大禹治水以后,就有统计人口的数据,为13503923。
秦末汉初:《汉书•萧何传》中记载,人口由原3000万降到1300万左右。
西汉末年东汉初年:西汉末年,战乱和天灾使人口从6000万降至2100万。
这2100万的数字是经过东汉对户口调查得来的。
东汉末年:《晋书•地理志》记载,桓帝永寿三年有口56486856,是史籍记载的东汉最高人口记录。
公元3世纪初,中国进入三国鼎立时期,,三国战乱又使人口下降至1660万。
公元156年人口5007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损失了98.3%。
“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说汉末三国大动荡活下来的人只是原来人口的1%!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国人口总计才767万。
南北朝混战:西晋统据隋朝大业五年清查,当时的户总数是8907546户,人口总数是46019956人。
不过经考证,这只是中原地区人口,江南和边远地区还有大量人口没有统计进来。
全国后人口恢复到4000万左右。
但西晋后期的八王之乱使人口降至1200万。
从公元611到628年18年间,兵变、民变和宫廷政变共136次,有50多位称帝称王者,均统兵15万以上,各据一方,相互混战。
全国户数由890万减至290万,人口由公元606年4602万人,减到639年1235万,损失率73%。
安史之乱:公元755年有5292万人,到760年人口1699万。
损失率68%。
唐武宗(841-846年)时有496万户,后周世宗(955-960年)仅120万户,到宋初为200万户。
损失率76%。
金、元灭两宋1122年全国人口9347万,到元初1274年,人口887万。
忽必烈屠杀了中国人1800万人,中国北方90%汉族平民惨遭种族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