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练习题(含解析)
最新人教九年级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九年级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从图一到图二,说说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图一和图二,分析美国经济地位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
(2)据图三,说说各国(地区)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例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1)变化:从接近一半的比例下降到三分之一,经济地位明显下降。
原因:20世纪50—70年代,欧洲经济复苏,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或西欧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2)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图片1、图片2可知,美国发生的变化是,从接近一半的比例下降到三分之一,经济地位明显下降。
这是因为,20世纪50—70年代,欧洲经济复苏,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西欧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2)根据所学和材料图片3可知,这种变化会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欧洲的一体化与欧洲各国的利益密切相关。
在这一进程中,英国一直扮演着三心二意的角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戴高乐想要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
激起法国的民族自信心,就不能不寻求合作和支持的力量。
处于下坡态势的法国,单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复兴和强大…因此,他提出了建立“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英国议会对欧洲一体化不感兴趣。
欧共体成立后,英联邦国家纷纷独立,采取了独立的政治经济政策,英国失去在英联邦中的贸易统治地位;而英国经济不振,远远落后于欧共体国家。
这种情况迫使英国重新审视其对欧共体的政策。
材料三英国的离开引发的消极影响,会打击其他欧盟成员国对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信心;从长远看,无论英国最终是否离开欧盟,英国脱欧这一事件都迫使欧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制度结构,从这一点来看,英国脱欧也为欧盟接下来的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为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戴高乐关于建立“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是什么。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练习题(附答案)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练习题(附答案)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张明同学以“二战后非洲的独立与振兴”为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搜集的史实,他能选用的是()①1952年,埃及人民在纳赛尔的领导下,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②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③1990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里完全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④古巴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1952年,埃及人民在纳赛尔的领导下,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
②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都体现了二战后非洲的独立与振兴。
故D①②符合题意。
③1990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里完全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和④古巴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属于美洲国家的斗争事例,不符合题意,据此可排除ABC三个选项。
综上所述,故选D。
2.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影响着世界和平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7年2月,英国请求美国接管在东地中海抵抗共产主义的义务,接管大英帝国的霸权,称雄世界的红地毯铺到美国人的脚下。
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推出杜鲁门主义,宣告美苏战时联盟正式破裂,反苏反共的“冷战”被公开确定为美国的国策。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世界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在亚洲,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越南先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世界历史教参》材料四2015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伊朗核协议。
最新部编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练习题(含解析)

最新部编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练习题(含解析)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下面是一份还没有最终完成的历史小报。
请你再次编辑,完成设计。
名称:栏目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中国、朝鲜、越南等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栏目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20世纪50年代,埃及人民在①的领导下;赢得民族独立,并将英国控制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②”1990年③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④的枷锁。
栏目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请回答:(1)把栏目二的内容填写完整。
①②③④(2)依据所学,仿写栏目三(举出一例即可)。
(3)结合小报内容,给它取一个恰当的名称。
请以“殖民地人民的反殖斗争”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1)①纳赛尔②非洲年③纳米比亚④殖民主义(2)栏目三: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人侵,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巴拿马人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展开不懈的斗争,1999年年底,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举出一例,符合要求即可)(3)小报名称: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浪潮等符合小报主题即可。
略。
【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埃及人民在①纳赛尔的领导下,赢得民族独立,并将英国控制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②非洲年”,1990年③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④殖民主义的枷锁。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人侵,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巴拿马人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展开不懈的斗争,1999年年底,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张明同学以“二战后非洲的独立与振兴”为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搜集的史实,他能选用的是()①1952年,埃及人民在纳赛尔的领导下,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②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③1990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里完全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④古巴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1952年,埃及人民在纳赛尔的领导下,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
②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都体现了二战后非洲的独立与振兴。
故D①②符合题意。
③1990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里完全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和④古巴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属于美洲国家的斗争事例,不符合题意,据此可排除ABC三个选项。
综上所述,故选D。
2.欧洲的一体化与欧洲各国的利益密切相关。
在这一进程中,英国一直扮演着三心二意的角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戴高乐想要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
激起法国的民族自信心,就不能不寻求合作和支持的力量。
处于下坡态势的法国,单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复兴和强大…因此,他提出了建立“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英国议会对欧洲一体化不感兴趣。
欧共体成立后,英联邦国家纷纷独立,采取了独立的政治经济政策,英国失去在英联邦中的贸易统治地位;而英国经济不振,远远落后于欧共体国家。
这种情况迫使英国重新审视其对欧共体的政策。
材料三英国的离开引发的消极影响,会打击其他欧盟成员国对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信心;从长远看,无论英国最终是否离开欧盟,英国脱欧这一事件都迫使欧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制度结构,从这一点来看,英国脱欧也为欧盟接下来的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为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历史】人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附解析)

【历史】人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同步练习(附解析)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巨浪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亚洲人民前仆后继,赢得国家独立;非洲人民英勇抗争,使“黑暗大陆”初现曙光;拉丁美洲人民不屈不挠捍卫国家和民族主权的过程吧!(表格归纳)(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
下面是张军同学整理的表格,请你填写空白部分的内容。
(图说历史)材料一自从15世纪早期殖民主义窜入非洲以来,非洲就一直遭受着殖民奴役,成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人民奋起抗争,掀起了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浪潮。
(2)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相应的国名。
年被称为“非洲年”。
(文汇说史)材料二万隆会议通过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涵盖了与会国在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等多个方面所达成的共识。
公报中“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提出了载入史册的十项原则,是亚非国家对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贡献,是世界历史进程中划时代的里程碑。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万隆会议召开的重要原因。
中国代表团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怎样的贡献?(4)万隆会议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亚非国家和地区如何继承和发扬“万隆精神”。
【答案】(1)①1990年②纳赛尔③卡斯特罗(2)上边两框,从左到右依次为:阿尔及利亚、埃及。
下边两框,从左到右依次为:纳米比亚、南非。
1960。
(3)原因:二战后,亚非新独立国家面临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
中国贡献: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4)意义: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秉承亚非国家和地区应该加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为保卫世界和平而努力。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答案)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共体拟议创建过程中,曾积极邀请英国参加,但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组织了一个“小自由贸易区”(也称七国自由贸易区)……在两大经济集团的抗衡发展中,七国集团显然不敌欧共体。
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
面对严峻的现实,英国政府于1961年8月要求加入欧共体。
但法国总统戴高乐运用否决权拒绝了英国的申请。
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
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1973年1月,欧共体接纳了英国。
材料二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
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
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
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材料三如果说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QQ群”,美国是群主。
随着美国特朋普总统上台、英国脱欧,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前这个“QQ群”有散群的危险。
——以上材料均据新华网、央广新闻等网站资料整理请回答(1)据材料一,英国对加入欧共体持何种态度?概括英国最终被欧共体接纳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该“QQ群”是否有“散群”的危险?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1)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
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
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3)有;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
【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题干“20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英国拒绝加入欧共体,而自1961年开始英国开始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测试(含答案)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测试(含答案)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
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材料二:有美国人这样感叹:“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只有外部的各种挑战可以使它团结起来。
”“苏联曾是有用的敌人……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受到苏联挑战的美国政府找到了帮助那些受压制者的‘国家安全’的理由”。
而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在战后 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材料三:美国著名战略问题专家托马斯•巴尼特在《五角大楼的新地图——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写道:在克林顿政府的第二个任期期间,我在五角大楼办公室的一面墙上发现了这样一则个人广告。
招聘敌人启事成熟的北美超级大国寻求有敌意的合作者以进行军备竞赛、第三世界冲突和一般性对抗。
候选者必须有足够威胁,以说服国会满足军事需要。
具备核战能力者优先;但如果拥有重要生化武器资源,非核候选人也可考虑。
请将求职信并舰艇和空军中队照片寄至:美利坚合众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五角大楼,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刘福明《中国梦》(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美国政府对美苏关系做出的调整。
(2)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关系调整带来的影响。
(3)据以上材料、问题及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为实现其目的而采取的策略。
【答案】(1)调整为竞争对手(2)对美国:有利于美国的团结;促进了美国科技的进步;为美国干涉别国内政创造了条件对世界: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影响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3)树敌(塑敌)设立假想敌人。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专项试题(含答案)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专项试题(含答案)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中关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20世纪50年代欧洲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欧盟的成立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1972年,日本外相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3)材料三中,此时的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具有怎样的经济地位?材料三表明日本、欧共体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怎样的局面?(4)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日本、西欧的经济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1)原因: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目的:提高国际地位。
影响: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特点: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原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和平宪法”;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提供大量军需订单;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等。
(3)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美国、欧共体、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4)西欧、日本的崛起,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的“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练习题(含解析) 一、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从哪一领域开始?欧洲联合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盟扩大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什么?
【答案】(1)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目的: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经济;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可知阿登纳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其目的是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根据材料二“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等相关经济组织的建立,可知欧洲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欧洲实现联合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由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可知,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点睛】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2.20世纪50—70年代是美国、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究其发展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值得借鉴。 材料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空前发展,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50年代为4.0%,60年代为5.0%。1970年与1950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增加了1.24倍。究其原因,首先是世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大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第二,二战期间的资本积累;第三,政府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经济和实行一些社会经济改良 材料二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昔日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严重衰落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发出了新的欧洲统一的呼声。 材料三 1958—1972年期间,欧洲共同体六国的出口额从227亿美元增长到1412亿美元,增加了5.2倍,而美国只增加了1.7倍。共同体国家间的相互贸易更为迅速。从1958年到1972年的15年间,增长了9.7倍……1959—1969年期间,共同体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5%,高于美国的4.3%。 ——以上三段材料均摘自《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欧洲政治家们表达了什么愿望?结合材料分析形成这种愿望的原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50—70年代欧洲共同体六国经济发展相对于美国呈现什么特点?并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4)究其20世纪50—70年代美欧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任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特点:美国经济空前发展 (2)愿望:欧洲联合(欧洲统一);原因:二战后欧洲力量衰落;美国、苏联的威胁。 (3)特点: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原因:加强了联合(或加强了合作)。 (4)重视科技、加强区域合作、因势改革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材料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空前发展”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空前发展。 (2)由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严重衰落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发出了新的欧洲统一的呼声”可知,这反映了二战后欧洲政治家们希望欧洲联合的愿望。其原因根据“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昔日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可归纳出二战后欧洲力量衰落;根据“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可归纳出欧洲面临美国、苏联的威胁。 (3)由材料三“1958-1972年期间,欧洲共同体六国的出口额从227亿美元增长到1412亿美元,增加了5.2倍,而美国只增加了1.7倍.共同体国家间的相互贸易更为迅速……”可知,20世纪50-70年代欧洲共同体六国经济发展相对于美国呈现的特点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是因为欧洲国家加强了联合,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重视科技、加强区域合作、因势改革等。
3.欧洲的一体化与欧洲各国的利益密切相关。在这一进程中,英国一直扮演着三心二意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戴高乐想要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激起法国的民族自信心,就不能不寻求合作和支持的力量。处于下坡态势的法国,单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复兴和强大…因此,他提出了建立“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英国议会对欧洲一体化不感兴趣。欧共体成立后,英联邦国家纷纷独立,采取了独立的政治经济政策,英国失去在英联邦中的贸易统治地位;而英国经济不振,远远落后于欧共体国家。这种情况迫使英国重新审视其对欧共体的政策。 材料三 英国的离开引发的消极影响,会打击其他欧盟成员国对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信心;从长远看,无论英国最终是否离开欧盟,英国脱欧这一事件都迫使欧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制度结构,从这一点来看,英国脱欧也为欧盟接下来的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为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戴高乐关于建立“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其态度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英国脱欧对欧盟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答案】(1)主张:欧洲联合 (2)变化:由不关心到关注 原因:英联邦国家纷纷独立(英国失去贸易统治地位):英国经济不振(落后于欧共体国家)(任答一点即可) (3)影响: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打击了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信心):推动了欧盟的政治改革(为未来欧洲一体化提供了发展方向)。(从两个方面答出影响) (4)主要因素:国家利益。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单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复兴和强大…因此,他提出了建立‘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戴高乐关于建立“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是欧洲联合。 (2)依据材料二“20世纪40年代英国议会对欧洲一体化不感兴趣”和“这种情况迫使英国重新审视其对欧共体的政策”的信息可知,第一小问: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是由不关心到关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小问:其态度变化的原因是英联邦国家纷纷独立,英国失去贸易统治地位:英国经济不振,落后于欧共体国家。 (3)依据材料三“英国的离开引发的消极影响,会打击其他欧盟成员国对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信心”的信息可知,英国脱欧对欧盟产生的影响是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依据材料三“英国脱欧也为欧盟接下来的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为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的信息可知,英国脱欧对欧盟产生的影响是推动了欧盟的政治改革。 (4)综合上述材料的内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利益是影响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4.机遇稍纵即逝。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立于不败之地抓住机遇,从本国国情出发,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美国机遇: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增长强劲,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日本机遇: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调整发展,逐渐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资本主义大国。 西欧机遇: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每个国家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资源丰富,有的资金缺乏,有的科技先进。因此,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 中国机遇: (1)战后初期,美国抓住了哪些机遇促使本国经济一枝独秀 (2)战后,日本抓住了哪些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3)为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西欧国家之间加强合作,采取了哪些措施? (4)你认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哪些机遇? 【答案】(1)战时资本的积累、政府有效的政策、科技的进步 (2)外因,美国的扶植。内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引进世界先进技术,长期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重视人才的培养 (3)成立欧共体,使用欧元,实现内部人员、资本、货物自由流动 (4)新科技涌现,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国内实行改革开放,政局稳定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初期,美国战时资本的积累、政府有效的政策、科技的进步促使本国经济一枝独秀。 (2)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引进先进科技,这是日本发展的内因;其有利的客观条件即外因是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向日本订货。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避免成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加强了交流合作,为此1967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盟,使用欧元,实现内部人员、资本、货物自由流动,二战后西欧国家探索出一条欧洲发展之路。 (4)开放性题目,新科技涌现,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国内实行改革开放,政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