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

合集下载

临床癌性疼痛原因、产生机制、疼痛分类及管理方法

临床癌性疼痛原因、产生机制、疼痛分类及管理方法

临床癌性疼痛原因、产生机制、疼痛分类及管理方法癌性疼痛是许多癌症患者临床症状之一,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癌性疼痛的产生涉及多种复杂的因素,包括肿瘤本身对周围组织和神经的侵袭、治疗引起的副作用以及癌症相关炎症等。

癌性疼痛原因癌性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肿瘤组织压迫神经、肿瘤破坏神经、肿瘤释放物质刺激神经以及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措施引起的副作用等。

具体来说,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原因:1. 肿瘤压迫神经:肿瘤生长可以导致神经受压,使神经传导受到干扰,从而引发疼痛。

2. 肿瘤破坏神经:一些肿瘤侵入神经组织,损伤了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疼痛的产生。

3. 肿瘤释放物质刺激神经:肿瘤细胞可以分泌一些物质,如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这些物质能够直接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4. 治疗引起的副作用: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方法虽然可以控制和杀死肿瘤细胞,但同时也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引发疼痛反应。

性疼痛产生机制癌性疼痛的产生涉及多种复杂的生物学和神经机制。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机制:1. 神经递质:当肿瘤释放物质刺激神经时,这些物质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

其中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是P物质,它可以增加神经敏感性,导致疼痛感受加强。

2. 炎症反应:肿瘤生长和治疗引起的损伤会引发炎症反应,炎症反应释放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可以刺激神经末梢感知疼痛的受体,导致疼痛的产生。

3. 神经突触可塑性:疼痛感觉通常是由神经信号沿着神经通路传输到大脑,然后在大脑中被处理和感知。

癌性疼痛的发生可能与神经突触可塑性有关,即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疼痛信号的放大和持续。

癌性疼痛分类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癌性疼痛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深部疼痛:由于肿瘤压迫、侵犯或破坏深部组织和骨骼而引起的疼痛,常伴有难以忍受的钻痛感。

2. 神经痛:由于肿瘤侵犯或压迫神经而引发的疼痛,常表现为刺痛和放电样疼痛。

3. 术后疼痛:在手术切除肿瘤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术后创面炎症、神经损伤和组织恢复等因素引发的疼痛。

癌性疼痛的护理课件

癌性疼痛的护理课件

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 理支持和安慰,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 虑和抑郁情绪。
护理要点包括及时使用药物控制疼痛 ,保持患者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及密 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程度。
05 癌性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
CHAPTER
新型药物的研究进展
靶向药物
针对癌细胞特定靶点的新型药物,旨在更精确地控制癌性疼痛。
患者及家属教育
疼痛认知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癌性疼痛相关 知识,提高对疼痛的认识和管理
能力。
止痛药物知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止痛药物的种类 、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 处理方法。
自我护理技巧
教授患者及家属一些自我护理技巧 ,如放松技巧、呼吸练习等,以缓 解疼痛带来的不适感。
03 癌性疼痛的日常护理
CHAPTER
疼痛评估与记录
疼痛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数字 评分法、面部表情评分法等评估工具 ,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记录疼痛情况
详细记录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持 续时间及缓解方式,为医生提供治疗 依据。
药物管理与安全
遵循医嘱
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止痛药物 ,避免擅自增减剂量或更改服药
时间。
观察不良反应
癌性疼痛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
癌性疼痛的原因包括肿瘤压迫、侵犯神经、骨转移、化疗药物副作用等。
影响
癌性疼痛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导致患者失眠、 焦虑、抑郁等。
癌性疼痛的评估方法
01
02
03
评估工具
可以采用数字评分法、视 觉模拟评分法、口述评分 法等评估工具来评估患者 的疼痛程度。
密切关注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如 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癌症相关性疼痛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

癌症相关性疼痛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

癌症相关性疼痛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国际疼痛学会(IASP)将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CCRP)定义为由癌症原发或转移,或癌症治疗所引起的疼痛(以下简称癌痛)o不同癌症病人、癌症的不同阶段,其疼痛的病因、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

疼痛评估是治疗癌痛的首要环节,准确全面的疼痛评估对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目前因规范化癌痛评估体系的缺乏,影响了癌痛病人的治疗效果。

一、癌痛评估概述癌痛评估是癌痛获得合理、有效治疗的前提,必须做到〃首诊评估〃,同时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的评估原则。

通过评估做出疼痛诊断,包括疼痛强度(轻度、中度、重度\疼痛病因(肿瘤、肿瘤治疗、肿瘤无关)和疼痛机制及类型(癌症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骨转移癌痛、癌性内脏痛和爆发痛λ(-)首诊评估首次接诊癌症病人时必须筛查和评估疼痛。

医护人员要主动询问病人的疼痛病史,相信病人的主诉,鼓励病人充分讲述疼痛的相关感受。

(二)癌痛评估原则1 .常规评估医护人员对癌症病人进行每日1次疼痛评估。

2 .量化评估采用疼痛强度评估量表,量化并记录病人描述的疼痛强度。

3 .全面评估对癌症病人的疼痛情况和相关病情做出全面系统地评估,包括疼痛病因和类型、疼痛发作情况、治疗疼痛情况、重要器官功能、心理和精神状态、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以及既往史(如精神病史、药物滥用史)等。

4 .动态评估持续动态监测、评估癌症病人的疼痛变化情况,包括疼痛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转归等,有利于滴定和调整镇痛方案。

(三)癌痛评估内容1 .疼痛情况(1)疼痛强度:采用单维度评估工具评估疼痛强度,包括当前的疼痛,过去24小时的平均疼痛、最严重和最轻微的疼痛,以及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疼痛等。

疼痛强度评估既是制订治疗方案的依据,更是评价治疗效果的基本手段。

(2)疼痛部位:可能有多个疼痛部位,应评估不同疼痛部位的疼痛强度。

(3)疼痛性质:躯体伤害感受性疼痛为定位明确的钝痛、酸痛、胀痛或锐痛等;内脏伤害感受性疼痛表现为定位模糊的弥漫性疼痛、绞痛,伴或不伴牵涉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多数局限在特定的神经支配范围,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疼痛、麻木痛、麻刺痛、幻觉痛等。

癌性疼痛的三阶梯止痛原则

癌性疼痛的三阶梯止痛原则
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标。
癌痛的原因
由癌症本身引起
78.2%
肿瘤直接压迫、刺激N;骨转移;肿瘤对痛 觉敏感组织(血管、淋巴管等)刺激;肿瘤 分泌因子致痛、伴随炎症因素致痛
躯体因素
癌 痛 的 原 因
与癌症治疗有关
8.2%
与癌症相关
6%
与癌症无关
7.2%
手术治疗后:手术切口疤痕,神经损伤 患肢痛
评估疼痛程度的分级法(3)
数字分级法(NRS)
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 剧烈疼痛,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 的数字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为无痛,1-3为轻度痛,4-6为中度痛,7-10为重度痛
7岁以下儿童或认知障碍成年人的 疼痛评估
让癌痛患者生命与生活质量并存!
癌痛三级止痛阶梯治疗
是在对癌痛的性质和原因作出正确 的评估根据病人疼痛的程度和原因 适当的选择相应的镇痛药物
– 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主要选用解热镇 痛类的止痛药
– 若为中度疼痛应选用弱阿片类药物 – 若为重度疼痛则选用强阿片类药物
WHO三阶梯镇痛治疗
吗啡 (缓释) 水合吗啡 (缓释) 羟考酮 (缓释) 芬太尼 (经皮)
误区二: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
长期得不到有效止痛治疗的癌痛病人, 容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 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发展为难 治性疼痛
及时、按时用止痛药更安全有效,而且 需要的止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
误区三:止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 即可
止痛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病人 的生活质量
病因:主要是吗啡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和促使抗利尿激素释放所致 预防: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
一.癌性疼痛的定义
癌性疼痛是一种临床情况,患者的疼痛症状是由肿瘤细胞增生所引起的,而患者自身体内各种机制,如信号传导、药物代谢、神经系统等也会影响疼痛症状的发生。

二.癌性疼痛的危害
癌性疼痛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使患者的情绪低落,对患者的精神会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治愈进程。

三.癌性疼痛的护理
1.针对癌性疼痛的护理原则
(1)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提高药物作用效果,减轻病人痛苦,提高舒适度;
(2)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护士应根据不同的病人特点和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3)充分保护病人的生活权利:护士应充分尊重病人的生活权利,充分考虑病人自己的意愿,以便尽可能地为病人提供舒适的护理环境。

2.药物治疗
癌性疼痛治疗的首要原则是控制疼痛,消除痛苦。

药物治疗是常用的联合治疗方法,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如镇痛药、镇静剂、抗癌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有效控制病人的痛苦感。

3.体质疗法
体质疗法指的是通过冷热疗法,按摩拔罐疗法,体位疗法等多种体质疗法来缓解癌性疼痛。

癌性疼痛及其规范化治疗(NCCN癌痛指南解读与注意事项)

癌性疼痛及其规范化治疗(NCCN癌痛指南解读与注意事项)

癌肿压迫,骨、神经、内脏、皮肤、 软组织的浸润和转移
躯体因素
手术后:手术切口疤痕,神经损伤
癌症治疗有关 化疗后:栓塞性静脉炎、中毒 性周围神经病变
8.2%
放疗后:局部损害、周围神经损伤纤维化

痛 的
与癌症有关
衰弱、不动、便秘、褥疮、骨关节炎、动脉瘤、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痛
7.2%
癌痛属于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对慢性疼痛应及早治疗,以防止疼痛慢性化过程进展和形成疼痛 记忆,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长期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导致疼痛 进展和愈加难以控制
对于患者而言,慢性疼痛可以严重影响躯体和社会功能,使患者 无法参加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动,QOL严重受损
重度疼痛是急诊,NCCN指南要求:争取在24小时处理好
癌性疼痛及其规范化治疗 (NCCN癌痛指南解读和注意事项)
癌性疼痛及其规范化治疗(NCCN癌痛 指南解读和注意事项)
内容
癌痛概述 癌性疼痛治疗现状 癌性镇痛治疗指南和原则 特殊类型癌痛的处理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鉴别处理
癌性疼痛及其规范化治疗(NCCN癌痛 指南解读和注意事项)
疼痛定义
pain relief is a basic human right
2002年第十届世界疼痛大会 : 疼痛是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
癌性疼痛及其规范化治疗(NCCN癌痛 指南解读和注意事项)
癌痛的评估
原则 相信患者主诉 常规评估 量化评估 全面评估 动态评估
内容 n 疼痛部位及范围 n 疼痛性质 n 疼痛程度 n 疼痛发作的相关因素 n 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n 疼痛治疗史
癌性疼痛及其规范化治疗(NCCN癌痛 指南解读和注意事项)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课件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课件
分类
癌性疼痛可以分为轻度、中度、 重度疼痛,根据疼痛程度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治疗和管理方式。
癌性疼痛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病因
癌症本身的发展、肿瘤对周围组织的 侵犯或压迫、癌症治疗的副作用等都 可能导致疼痛。
病理机制
癌性疼痛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涉及 到多种疼痛感受器的激活和神经传导 通路的异常。
癌性疼痛的症状和表 现
癌性疼痛护理的挑战
疼痛评估的难度
癌性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可能因个体差 异而异,准确评估疼痛强度和类型是 一大挑战。
心理社会因素
疼痛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还受到心 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如何处理这些 因素增加了护理的复杂性。
患者及家属的教育需求
患者和家属往往缺乏癌性疼痛的相关 知识,如何提供有效的教育是护理过 程中的一大挑战。
04
CATALOGUE
非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
心理治疗与护理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行 为,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疼痛应
对方式。
放松训练
通过渐进性肌肉放松、深呼吸等技 巧,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心理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疼痛相关的知 识和技巧,提高疼痛管理能力。ຫໍສະໝຸດ 物理治疗与护理温热疗法
位置,以评估疼痛强度。
NRS(数字评分法)
02
让患者用0-10的数字描述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
烈的疼痛。
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
03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来评估疼痛程度,从微笑到哭泣的表
情对应不同程度的疼痛。
疼痛评估流程
收集病史
了解患者的疼痛部位、 性质、持续时间以及疼 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其他辅助药物

癌性疼痛及其治疗ppt课件

癌性疼痛及其治疗ppt课件

THANKS。
非药物治疗成功案例
非药物治疗是癌性疼痛治疗的辅助手段,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针灸等。以 下是一个非药物治疗成功的案例
患者是一位47岁的女性,诊断为乳腺癌晚期,疼痛明显。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 还接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疼痛得到缓解,同时 心理状态也有所改善。
姑息治疗成功案例
辅助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 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和评估病情。
疼痛诊断的注意事项
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
及时诊断和治疗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诊断时应 充分尊重患者的主观描述和感受。
对于癌性疼痛患者,应及时诊断和治 疗,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和提高生活质 量。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疼痛的原因可能比较复杂,诊断时应 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 助检查结果等多种因素。
心理影响
癌性疼痛还会给患者带来 焦虑、抑郁等响
癌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降,无法正常工作和社 会参与,给家庭和社会带 来负担。
02
癌性疼痛的评估与诊断
疼痛评估工具
数字评分量表
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 度的疼痛,0为无痛,10 为最剧烈的疼痛。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癌性疼痛及其治疗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癌性疼痛概述 • 癌性疼痛的评估与诊断 • 癌性疼痛的治疗方法 • 癌性疼痛治疗的挑战与对策 • 癌性疼痛治疗的案例分享
01
癌性疼痛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癌性疼痛是由于癌症本身、癌症 治疗或癌症并发症等原因引起的 疼痛。
分类
癌性疼痛可分为轻度、中度、重 度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疼痛需 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Ⅲ Ⅱ
疼痛缓解
神经阻滞、毁损±强阿片类±辅助药
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
强阿片类±非阿片类±辅助药
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
弱阿片类±非阿片类±辅助药

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
非阿片类±辅助药
癌痛
药物治疗

一、三阶梯药物治疗原则:
①按阶梯给药;


②口服给药;
③按时给药; ④个体化用药; ⑤辅助用药。
药物治疗

1、第一阶梯 轻度癌痛,第一线镇痛药为非阿 片类镇痛药,如阿司匹林、NSAIDs、必要时加用 镇痛辅助药。NSAIDs有封顶效应,因此当使用一 种NSAID药物,疼痛得不到缓解时,不宜再换用其 他NSAID类药物(除非因副作用而换药),而应直 接升到第二阶梯用药。
药物治疗

2、第二阶梯
中度癌痛及第一阶梯治疗效果
右季肋下持续性钝痛,另一主诉为右上腹部突发
性刺痛,持续数分钟缓解,每天发作数次。疼痛
原因是肝被膜牵张,如果瘤体出血或坏死,疼痛
可突然加剧。
临床表现

四、癌性肠痛
腹部及盆腔肿瘤压迫、粘连,或
侵蚀平滑肌、静脉、淋巴管或自主神经,或引起 肠梗阻时均可产生癌性肠痛。癌性肠痛的部位通 常在脐周或上腹部。当局部肠管有绞窄或坏死时,
临床表现

一、癌性骨痛
肿瘤侵蚀骨骼或转移至骨部产生
的疼痛称为癌性骨痛。骨浸润的癌痛多为中度至
重度疼痛,疼痛性质为胀痛、刺痛、撕裂痛,持
续存在或阵发性加重。骨髓腔内压增高或骨膜受 刺激产生的疼痛,其疼痛性质为钝痛,定位不明 确,伴有深部压痛。
临床表现

临床上癌转移产生顽固性的疼痛,常以神 经痛的形式出现,并向体表神经分布范围 放散。如癌转移到颅骨、椎体可产生相应 的头痛、腰腿痛和根性神经痛。当癌瘤浸 润到腹腔神经丛、肠系膜神经丛、骶神经 丛时,疼痛部位不明确,呈持续性疼痛。
相应部位的腹痛加剧。
临床表现

五、癌性胸痛
癌性胸痛发生率约占12%,原发
癌多为支气管癌和乳腺癌,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 性胸痛。
临床表现

六、癌性臂丛神经痛
支气管癌及乳腺癌
浸润臂丛而发生癌性臂丛神经痛,临床上 约占1.3%,主诉为上肢及手臂灼痛或钳夹
挤压样痛,严重时有感觉和运动障碍。
临床表现

七、癌性头痛 头痛是颅内肿瘤的主要表现。癌性头痛以 原发性脑瘤多见,继发性脑瘤也可发生。头痛来自颅内血 管或软、硬脑膜受压或扭曲以及颅内压升高。主要表现为 阵发性或持续性头痛,也可发生颈背部疼痛。
癌性疼痛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
内五科
癌痛的定义

恶性肿瘤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疼痛称为癌痛 (cancer pain)。据统计,中期癌症患者50% 伴有疼痛,晚期癌症病人有疼痛者可高达70% 以上。癌症疼痛应受到重视,让病人忍受疼痛 是不人道的。癌症疼痛是可以治疗的,正确实 施三阶梯止痛方案,即能使绝大多数病人的疼 痛得到缓解;应用现有的微创介入技术,可使 一些顽固性疼痛得到有效控制。下面介绍一下 常用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治疗原则

癌症疼痛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如放疗、化疗、外科手术治 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理疗等,其中WHO倡导的三阶 梯治疗方案已被全世界广泛认为是安全、有效、简单、可 行的药物治疗方法。但要使所有癌痛患者都能得到满意的 控制,需要尽可能完善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介人治疗、理疗以及心理与精神等的综合治疗。
癌痛的分类

癌痛的一般病因学分类
抗癌治疗引起的疼痛
由于肿瘤生长的直接效应引起的疼痛
诊疗操作引起的疼痛
慢性疾病及虚弱引起的疼痛
癌症病变之前的慢性疼痛
癌痛的分类

癌痛的病理生理学分类
肿瘤侵犯或压迫痛敏结构所致疼痛
肿瘤侵犯压迫神经引起反射性神经电活动增
强所致疼痛 血管、淋巴管受压梗阻引起的疼痛 局限性炎症及水肿所致疼痛
药物治疗

(1)吗啡:首次标准剂量为5~10mg,每 4小时1次,口服,每天的第1次和最后一次 剂量以病人醒后和睡前时间为准,白天如 需服药,最好的时间为10点、14点、18点。 若第1次给药后,病人处于极度嗜睡状态并 已止痛,第2次用药时应减少50%剂量。如 给药24小时后,仍未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 则应增加50%的剂量。
对机体和社会的影响

二、对机体生理的影响
长期持续难忍的癌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 活质量和生理功能,使病人日不能眠,夜 不能寝,身心耗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营养缺乏,机体日趋衰竭,最 后陷入恶病质。当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如 肠梗阻、尿路梗阻、感染等,全身情况迅 速恶化。
临床表现

癌痛综合征的诊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详细病史、体格检查 及诊断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根据临床表现划分癌痛的分类 对确诊癌痛的性质和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癌痛的表现存在相当 大的个体差异,与癌症的种类、发病部位、发展程度、对重要脏 器的影响、病人心理状态多种因素等有关。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癌 性疼痛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二、癌性盆腔痛 癌性盆腔痛占总癌痛的 14%,疼痛起源于盆腔软组织受侵犯,最常见 的是直肠癌,其次是妇科恶性肿瘤,少数来 源于腹腔肿瘤。肿瘤膨胀增长,神经或韧带 受侵犯是疼痛的原因。多数疼痛为持续性中 度至重度疼痛。当盆腔继发感染、出血或梗 阻时疼痛加剧。
临床表现

三、癌性肝痛
癌性肝痛主要有两种主诉,一是
癌痛处置常用方法及进展
治疗方法 基本治疗 例 证 化学疗法、放射疗法、激素疗法、免疫疗法、外 科手术、抗生素 全身性镇痛的药物治疗 非阿片类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辅助性镇痛药 麻醉技术 常 用 方 法 神经外科技术 物理治疗技术 心理治疗技术 神经刺激技术 椎管内阿片类药物+局麻药、化学性脊神经根切 除、体神经切除术、交感神经阻滞术 脊神经切断术、脊髓前侧柱切断术、脑回、带、 扣切除术、垂体切除术、脊髓背根进入区损伤 矫正术、物理疗法 松弛训练、注意力分散疗法 经皮下点刺激、脊髓背根刺激深部脑刺激、针刺 疗法
癌性疼痛的病理学原因

2、与肿瘤有关的疼痛综合征
由于肿瘤或肿瘤治疗造成的病理生理、生 化及身体结构改变引起的疼痛,如肌肉痉
挛、肌力不平衡、肿瘤手术后肢体残缺等。
癌性疼痛的病理学原因

3、肿瘤诊断或治疗相关的疼痛
如骨髓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手术、放疗、
化疗、免疫疗法等所致疼痛。

4、与癌症本身或治疗无关的疼痛:如类风
药物治疗

2、弱阿片类药 最常用为可待因或与对乙酰氨 基酚的复合剂型,其次是右旋丙氧酚和盐酸曲马 多缓释片:①可待因30~130mg,每4~6小时1次; ②可待因30~130mg与对乙酰氨基酚500mg或阿司 匹林250~500mg,每4~6小时1次;③右旋丙氧酚 50~100mg+阿司匹林250~600mg或对乙酞氨基酚 500mg合用,每4~6小时1次;④盐酸曲马多缓释 片50~100mg,每日两次。

4、药物止痛与侵袭性干预及其他止痛治疗
相结合。

5、减少和避免治疗引起的副作用。
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即抗肿瘤治疗,部分患者经过抗肿瘤治

疗后,癌痛可得到缓解,但多数患者在肿瘤治疗
尚未起效,或无法进行肿瘤治疗的情况下常需镇 痛治疗。因此对大多数癌痛患者常常需要抗肿瘤 治疗与镇痛治疗同时进行。
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2)吗啡控释片:控释吗啡10~20mg, 每12小时1次,次日疼痛若无缓解或很少缓 解,则依首次总量的30%~50%逐渐增加剂 量,直到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 (3)美沙酮:5~10mg,舌下含服,每4 小时1次。
湿性关节炎、痛风、糖尿病性神经炎等引
起的疼痛,通常在肿瘤发病前就存在。
癌痛的分类

癌痛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其中主要的分类 方法有:①依据癌痛的病程分类;②依据 癌痛产生的机制分类;③依据癌痛的病因 学分类;④依据癌痛的病理生理学分类。 癌痛的分类对癌痛的确诊和治疗有很大帮 助。但癌痛常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 的肿瘤部位、全身情况、心理状态等。
癌性疼痛
根据WHO估计,至2021年将有1500万新的癌症患
者,而现在每天有350万人忍受着癌痛的折磨。据 统计,每年癌症患者160万,死亡130万,70%以上 有疼痛,30%以上有严重的、难以忍受的疼痛。
癌性疼痛

每年死亡人群中约1/4为癌症患者。癌痛患者常伴有躯体
症状,如疲劳、失眠、消化道症状、NS症状、焦虑恐惧、 抑郁、孤独等。这些导致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明显下降。癌 痛患者由于疼痛对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工作、睡 眠、社交、生活乐趣等七个方面的干扰随疼痛程度的增加
进 展
基因疗法
转基因、嗜铬C椎管内移植
治疗原则

1、综合治疗,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疼痛程度、
性质及原因,合理的、有计划的选用镇痛药、辅
助药和其他各种治疗方法。癌性疼痛除极少数患 者为早、中期外,大多数属晚期癌痛,止痛治疗 属姑息治疗的内容之一。
治疗原则

2、进行癌痛的综合评估和再次评估。
3、抗癌治疗和止痛结合。
而加重。因此,我们在疼痛治疗工作中一手抓癌痛的综合
治疗,一手抓临终关怀服务。
癌性疼痛的病理学原因

1、由肿瘤所引起的疼痛 肿瘤本身引起的
疼痛包括:①肿瘤压迫临近脏器、神经;
②肿瘤侵犯骨骼;③肿瘤侵犯神经;④肿
瘤造成中空脏器或实质脏器的管道系统梗 塞;⑤肿瘤侵犯血管造成梗塞;⑥肿瘤侵 犯粘膜引起溃疡。
癌痛的分类

空腔脏器的牵拉、膨胀或异常 收缩所致疼痛 包绕实质性脏器的被膜受到牵拉引起的疼 痛 空腔脏器平滑肌的缺血或坏死所致疼痛 空腔脏器粘膜或浆膜表面受化学刺激所致 疼痛 内脏系膜及血管的扩张、牵拉或扭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