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月_高三作文
关于月的古诗鉴赏

关于月的古诗鉴赏
嘿,朋友!你知道吗,月亮那可是古诗里的常客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这句诗多绝啊!就好像在你眼前铺开了一幅浩瀚
大海上升起明月的壮丽画卷。
想想看,在那茫茫大海上,一轮明月缓
缓升起,那场面,哇塞,多震撼!
李白也超爱写月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咋这么有创意呢!把月亮当成朋友,一起喝酒,这得多浪漫啊!这不就跟咱和好朋
友一起撸串喝酒一样嘛,只不过人家的境界更高。
还有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问得太有气势了吧!就
好像他在跟老天爷较劲儿似的。
咱平时不也会问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嘛,苏轼这一问,问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啊!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小时候的我们不也这样嘛,看着月亮
不知道那是啥,就瞎起名字。
这不就跟我们小时候看到新奇玩意儿一样,充满了好奇和天真。
古诗里的月亮啊,有时候是思乡的寄托,有时候是浪漫的象征,有
时候又是孤独的陪伴。
它就像一个多变的精灵,在诗人的笔下变幻出
各种模样。
你说,月亮咋就这么神奇呢?它挂在天上,看着人间的喜怒哀乐,
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那些诗人用他们的妙笔,把月亮的美和情感都写
了出来,让我们这些后人能感受到他们当时的心情。
我觉得啊,古诗里的月亮真的是太有魅力了!它让我们能穿越时空,和古人一起欣赏那同一轮明月,感受他们的情感。
这难道不是一件特
别奇妙的事情吗?。
赏析古诗作文1000字(一首诗)

赏析古诗作文1000字(一首诗)到月亮,人们就会想到美丽的神话传说,而在诗词文学中,你夜常常能发现月亮的踪迹!畅游在中国古代诗词的海洋里,你一定会被一些琳琅满目的咏月诗词所吸引。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是李白与明月作伴的美好愿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是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形象写照;“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这又是李白的迷雾般的梦境!皓月当空,一泻千里,给人以广袤深邃的意境。
于是乎,诗人常常寄情于月。
亲情,乡情,友情,爱情都可以借月抒发。
“花好月圆”是美满婚姻的颂词;而“月缺花飞”、“晓风残月”则是爱情不幸的曲笔。
宋代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句,表达了黄昏后月光下情人约会的欢快心情。
诗仙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表达了游子怀乡之情。
宋代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咏月词,更是被誉为千古绝唱,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句,反映了作者胸襟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因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后人远别互道“多加保重”的代名词。
对着同一轮明月,各人情感迥然不同。
李白的《把酒问月》诗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如果仔细琢磨,你会发现这既是李白“明月长在,人生如寄”感情的流露,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愤懑。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又是张九龄对月思乡的情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确是东坡对人生的思索。
月亮乃是天上的圣物,在人们的心中,美好的事情总会与月亮相联系,通过对古代咏月诗的鉴赏,我们会发现,其实月亮很美,但更多的是深不可测,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快点行动起来,让我们共同去揭开月亮的神秘面纱!。
古诗中写月的精彩诗句和感悟

古诗中写月的精彩诗句和感悟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句诗简直太绝了!就好像我们和远方的亲人朋友,虽然相隔甚远,但都能在同一轮明月下感受到彼此的思念。
你想想看,当你抬头望着那明月,是不是觉得远方的那个人也在和你看着同样的月亮呀?就像我在外漂泊的时候,看着月亮就会想起家乡的爸妈呢!2.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哇塞,李白这也太浪漫了吧!一个人喝酒还能和月亮、影子作伴,这是多么豁达的心境啊。
这不就像是有时候我们独自一人,但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吗?比如自己去看一场电影,吃一顿美食,不也挺享受的嘛!3.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哎呀,这句诗让人好感慨啊!时间就这样不停地流转,月亮一直都在,那最初看到月亮的人是谁呢?感觉就像我们在问,这世间的一切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好奇的那些问题,虽然找不到答案,但就是会一直想呀!4.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哇哦,这画面感也太强了!好像真的能看到那明亮的月光洒在松林间,清泉在石头上流淌。
这不就跟我们去山里游玩,看到那些美丽的自然风光一样令人陶醉嘛!就像我有次去爬山,看到那山间的美景,真的跟诗里写的一模一样。
5.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哈哈,小孩子真可爱啊!不认识月亮就说它是个白玉盘。
我们小时候不也有很多天真可爱的想法吗?这就像我们看到一些不认识的东西,总会起一些有趣的名字一样。
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呀?6.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一读到这句诗,心里就涌起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呢。
不管走到哪里,总是觉得故乡的月亮最亮最温暖。
就像我们离开家乡后,总是会想念家乡的一切,哪怕是家乡那普通的月亮,在我们心里也是最特别的。
我觉得古诗里这些写月的诗句真的太有魅力了,它们让月亮不仅仅是天上的一个天体,更是我们情感的寄托,是我们心中那一抹永恒的美好。
明月(共10篇)

明月明月(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十七小六年级:吴大琴明月(二)“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我吟着诗,伴着荧光棒那微暗的光,我寻找着月。
天, 十分暗淡, 月还没出来, 也许她正在化装呢! 7点45分, 月终于出来了, 在朦胧的月光下, 我高兴得又蹦又跳。
月亮若隐若现, 仿佛在和我们捉迷藏, 还有点害羞。
“浩月丹霞明上下, 狂歌劲舞乐团圆。
”虽然今天说不上浩月, 但远离父母来求知的大学生哥哥姐姐们围坐一圈, 点着蜡烛, 唱歌跳舞。
此时害羞的月终于鼓起勇气在天空。
由于云层太厚, 月有些暗。
月是土黄的, 似乎感冒了。
我一边走着, 一边哼着《彩云追月》, 这是多么美的旋律啊!华美的装饰音使这个曲子更美了。
月儿在云里穿行, 无声无息。
“中秋赏月, 天月圆, 地月缺;游子思乡, 他乡苦, 家乡甜。
”我禁不住思念远在四川读大学的表姐。
在他乡好吗?也许表姐也正赏着我们共赏的月, 很美妙。
我轻轻地对月说“姐, 在他乡好吗?还记得每周都去你家的妹妹吗?”月儿笑了, 带来回音: “很好!勿念。
”月亮越升越高, 越来越明, 我哼着歌朝家走去……明月(三)明月总是会让人感到一阵阵的忧伤……——题记静静的深夜,只有知了还在轻轻的吟唱摇篮曲,我望着满天星在闪烁,遥望着银白色的明月,怀念那美好的时光,我看着明月,想起了那著名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当时的心情我们都能了解,但是我却会亲身体验了,想着和好朋友的分别的事情,我悄然落泪了,朋友我们永远用明月互相谈心,朋友, 你还好么?明月(四)明月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我们一家人也欢聚一堂, 吃了一顿团圆饭。
晚上, 我们一家在顶楼的花园上边吃月饼边赏月, 只可惜, 大家苦苦等候了多时, 也没见月亮的踪影, 虽然月亮看不成, 但是大家并不扫兴, 居然谈起了过去的往事。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作文范文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作文范文篇一: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山如黛,沙如风,山还是那隐隐的青山,还是那沉淀的中华文明的青色。
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如一壶香茗不知不觉得沉醉。
不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已在灯火阑珊处。
”解落三秋叶——风逐舞飘清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谁见过风?你没有,我也未曾见过,但每当大树点头鞠躬,那便是风的行踪。
如果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大漠,那边是风飞奔在漫天黄沙里;如果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浩瀚长江,那便是风遨游子猛浪湍旋中。
风使无影无踪的,走到哪里,停到哪里。
正式那句“*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百花红紫斗芳菲——花“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古诗词吟唱了最后一曲,从容离开,成就了一曲《葬花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诗圣杜甫写下了令人魂牵梦绕的《江畔独步寻花》而有在江南另遇李龟年。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瑟瑟西风,满地菊花寒香来。
正是那幕“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辉煌绚烂不由得使诗人黄巢吟叹“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林盖白色一片——雪“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路边赛著名诗人岑参写下“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的大雪纷飞。
描绘了“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往里凝”的八月飞雪奇景。
更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烂漫奇异。
天涯共此时——月李太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自古拖月寄情。
思乡之情远隔一方,正是“我寄愁心与明月”这样的苦苦思念,把所有的哀伤,忧叹融入到月色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四海之内,月下当空,月夜思乡,月光如水。
又逢中秋佳节,秋露打湿了月光,想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水家。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倾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篇二:古诗中的风花雪月(转载)古诗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是几千年不变的,不衰的非文物遗产。
高二语文作文古诗如明月照亮前行路

高二语文作文古诗如明月照亮前行路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古诗词,是我最喜欢的文学体裁。
老师说,古诗词写的都是一些优美动人的东西,像春日里盛开的花朵,像夜空中闪耀的星星。
而我最喜欢的,就是描写月亮的那些古诗了!你看看那轮明月,高高挂在夜空,洒下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整个大地。
就像一盏明亮的灯笼,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它让原本漆黑一片的夜晚,变得明亮温馨,不再昏暗阴森。
在它的映衬下,白云像浮在空中的棉花糖;湖面如明镜一般平静。
连草木树木,在月光的照耀下,也变得那么柔和温暖。
整个世界,似乎都在月光的笼罩中变得如梦如诗般美丽动人。
这就是为什么古人们如此喜爱赞美月亮了。
有的诗人说:"但使主人能醉月,不知何夕是春阴。
"还有人写道:"我行桃源,清风扑鼻而疏袖狂飞,君看明月曾几何时?愿随鸾凤,不羡仙驺。
"你看,多么生动有趣的诗句啊!就连那阵阵吹来的清风,扑面而来的芬芳,都能让你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而今天,当我们举目望向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时,它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就像古人笔下的明月一样,永远洁白皎洁,永远温暖人心。
所以啊,让我们一起好好欣赏这如梦如诗般的美景吧!就像古诗中写的那样,让明月成为我们温暖的太阳,照亮我们走向成功的路。
有了它的指引和陪伴,我们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永远前程似锦!篇2【高二语文作文:古诗如明月照亮前行路】最近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是"古诗如明月照亮前行路"。
一开始我还有点儿发愁呢,可是想来想去,突然灵机一动,我想到了高二时候学习的一首古诗——苏轼的《明月几时有》。
于是我就以这首诗为素材,开始了我的创作之旅。
这首诗可真是太美了!苏轼写得好生动形象,一开头就拉开了诗意的序幕:"青青河畔草,绿绿楼上苔。
"诗人用两个"青青""绿绿"把眼前的景物描绘得那么清新自然。
月的古诗范文精选

月的古诗关于月的古诗(精选32首)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关于月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的古诗 1一、《月夜忆舍弟》杜甫(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二、《望月怀远》张九龄(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三、《山居秋暝》王维(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四、《秋月》白居易(唐)夜初色苍然,夜深光浩然。
稍转西廊下,渐满南窗前。
况是绿芜地,复兹清露天。
落叶声策策,惊鸟影翩翩。
栖禽尚不稳,愁人安可眠?五、《旅宿》杜牧(唐)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六、《月下喜邢校书至自洛》李益(唐)天河夜未央,漫漫复苍苍。
重君远行至,及此明月光。
华星映衰柳,暗水入寒塘。
客心定何似,馀欢方自长。
月的古诗 21、中秋月作者:徐有贞中秋月。
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2、秋宵月下有怀作者: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3、中秋作者: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4、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苏台览古作者: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6、清江引托咏作者:宋方壶剔秃圞一轮天外月,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古诗中的月
“月亮”是历代诗人写不完的永恒题材。像晋代:陶潜《归园田
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唐代:李白《静夜思》“举头望
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
酒问青天……”虽然同是写“月”,但月在诗中的功能却迥然不同。
月究竟有多少功能?在古诗词中大概有三种。
一、表时间。《诗经·君子于役》中写“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归?”这句诗的意思是“丈夫被国君征去服役,将外出很久,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他重聚。”这里的“不日不月”意思是“不可
以用日月计算”表时间长久。同样,陶潜的归园田居中有这样一句“晨
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带月”是“披星戴月”的意思,在这里指
夜晚。
二、月还有烘托气氛的功能。李煜的《相见欢》中“月如钩”两
句写登楼所见的景色,抬头新月如钩,低头桐阴深锁,写景逼真而凄
情尤甚。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先
写作者夜泊秦淮河时所见景色。即寒凉的秦淮河上弥漫着朦胧的水雾,
清冷的月色笼罩着沙滩,景物显得凄迷而冷寂。诗人先把人带到一种
特定的环境气氛中,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和感染。同时,这暮色迷茫的
景物描写也映衬出了作者凄凉感伤的心境。
三、“月”还有达意抒情的功能。借明月抒发感情是诗文中常用
的一种艺术手段,但纵观千古,我最欣赏的还是李白对月的描写。月
亮本是无情物,并不能表达任何感情,但李白却赋予明月以生命,使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之人格化,把它看成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能传达友情的友好使者。
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
直到夜郎西”便是如此。看看天空上明月高悬,光照大地,你和我天
南地北各居一方,不能见面,但都可以看见天上的明月,那我就把这
一颗关注你的“愁心”寄给明月,让它时刻陪伴着你,随你直到偏僻
的异乡。这里四处漫游的李白没有忘记贬谪途中的友人,借明月来表
达自己对朋友的一颗诚挚之心,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一种问候
之情。李白在这首诗中,对月的构思新奇,对月形象的描写也非常美
妙。难怪清代沈德潜在评论这两句诗时说:“即‘将心寄明月,流影
入君杯’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这种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体现了李白诗歌清新、飘逸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