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月亮-作文

合集下载

诗中的月作文9篇

诗中的月作文9篇

诗中的月作文诗中的月作文9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中的月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中的月作文1漫步在月光下,阵阵微风拂面而来,在这寂静的中秋之夜,不如拿着一本唐诗宋词,去和诗人一起感受诗与月亮的完美结合。

诗中的明月,好似一幅水墨画,月光透过松枝间,清泉从石头间流过。

此时,在诗人王维的眼里,他们美得无可挑剔,于是他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诗,留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的千古佳句。

古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不亚于我们。

当诗人李白自己孤独地站在窗前,看着对面的那户人家正吃着团圆饭,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家人,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然而,诗中的明月更多的是对亲人的祝福。

宋代诗人苏轼,在中秋佳节之时,抑制不住思念自己远在故乡亲人的情感,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给远方的亲人送去美好的祝福。

而大诗人李白又在这中秋佳节望着天边的明月,举起酒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足以说明李白向往自由浪漫的情怀。

钱塘江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在每年的中秋节都会涨潮,唐代诗人张若虚就目睹了这恢弘大气、豪放壮观的景象,写下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样的名句,显示出了张若虚不拘一格的情怀。

在这中秋佳节,谁人都会有难以抑制的思乡情怀,诗人王建也是如此,于是写下“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以表达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

有月,有诗,有浪漫,更有博大的中秋文化。

在诗词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与月的魅力,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所以让我们以赏月为契机,赏月、品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诗中的月作文2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古人的离乡游子常用月亮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他们为站在远处,借着月亮照耀着大地,一个背影,一轮明月,真有几分思乡游子的味道。

第二天,爸爸给我买来一本《唐诗三百首》,里面就有好多写月的诗,像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我读《月夜忆舍弟》时,问爸爸“舍弟”是什么意思?爸爸说,“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

古诗词里的月作文350字

古诗词里的月作文350字

古诗词里的月作文350字
月光洒满江楼,我坐在那儿,心里琢磨着古代的诗人们是怎么
写月亮的。

那银色的光,真的好像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跟古人们
一起赏月,感觉真奇妙。

“床前明月光,是不是像地上的霜?”这句诗,说得真贴切。

每次看到月亮,我都觉得心里暖暖的,好像有个老朋友在默默陪着我。

“哎呀,这月亮啥时候冒出来的?我得举杯问问天!”有时候,我会像这样,在月光下小酌一杯,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古代的大诗人,跟天地对话,好不畅快!
“你看,月亮都爬到柳梢头上了,是不是有人约我黄昏后见面?”月光下的柳树轻轻摇曳,仿佛在告诉我,今晚有个浪漫的约
会等着我呢。

“无论我在哪里,只要抬头看到月亮,就知道远方的你也在看。

”这月亮啊,真的好像个传递思念的使者,让我感觉无论多远,都能和心爱的人心意相通。

这月亮啊,就像一首首古诗,每次看到它,我都能想到好多美丽的诗句。

它不仅是天空的一颗明珠,更是连接人心的纽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古诗中的明月作文

古诗中的明月作文

古诗中的明月作文古诗中的明月作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中的明月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时候,我还不懂事,并不知道所谓的月亮是什么,只知道当夜深人静时,天空中会出现一个既像大大的盘子、又有点像月饼的'东西。

每当我抬头仰望天空,想着“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时,妈妈就会告诉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这时,我会稚气地问:“白玉盘长啥样呢?”妈妈总是耐心地告诉我:“咱们客厅不是就有吗?它滑滑的、亮亮的、白白的。

”这时,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用手摸摸脑袋。

我读诗一定始于某个夜晚。

因为李白的《静夜思》,是我会背的第一首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妈妈教我读时,我一头雾水,并不知道为什么诗人要“举头望明月”。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月亮代表思乡。

看到月亮,仿佛就回到了家乡。

诗人仰望月亮,就是在思念家乡。

后来,我又读到《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才彻底明白诗人杜甫那种思念家乡、迫切回乡的心情。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读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我总感觉这首诗就像一幅春花秋月的水墨画,美轮美奂,令人震撼。

而现在,我在读白居易的《长恨歌》,诗中处处可见“月亮”的踪影。

比如,“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两相对照,不正把唐玄宗思念爱妃的心情写活了吗?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感动了我,也让我对白居易的诗颇有兴趣。

渐渐的,我对诗词更有兴趣了,诗中的故事仿佛越来越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告诉自己,要轻叩的大门,走进诗词的世界,探索中华民族诗歌的奥秘!。

高二议论文习作:古往今来的月亮

高二议论文习作:古往今来的月亮

高二议论文作文:古往今来的月亮
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诗人写下了有关月亮的诗句,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王维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等等还有数之不尽的佳句,诗人之所以如此喜爱写月亮的诗句,无不是因为心中有太多无法诉说的情怀,只能在夜深人静时望向那一轮明月,亦或者是通过月亮寄托自己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人们对月亮的议论从未停止过,否则又怎会有后来的祭月,现在的中秋节,又因为是在八月份,所以中秋节又称“八月节”“八月会”。

再追溯到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月亮比其它月份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每每到了深夜,当人们仰望天空那皎皎明月的时候,总是会想起远在他处的家人,自然会期盼着能够得以团聚,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诗人喜欢以月亮写诗,只是为了寄托那份无法到达的思念。

同样的,在现代很多的家庭在中秋节这一天都无法团聚在一起好好吃个饭,迫于生活的无奈,好在现代的科技发达,可以用手机打电话或者视频,只是无法共进一餐,这是跨越空间的团聚,双方的思想和情绪都得到了释放。

现在怼中秋节啊,都流行吃月饼,圆圆的月饼,并没有多么好吃,可能还有很多人讨厌吃月饼,但这个习俗是客观存在的,可能还会持续很久很久......
可见,人们对月亮的情感只会越来越深,对其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例如,中国的神舟五号登上了月球,随着科技的发展,月亮的神秘也将逐渐被揭开。

我们从对月亮的情感探索深入到月亮本质的探索,在不久的将来,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将充满神秘色彩的月亮探索完毕。

中小学写作指导、写作素材、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尽在“作文网”微信公众号。

古诗中的月800字作文

古诗中的月800字作文

古诗中的月年级:初一字数:800字体裁:散文“月亮”是历代诗人写不完的永恒题材。

像晋代:陶潜《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唐代: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虽然同是写“月”,但月在诗中的功能却迥然不同。

月究竟有多少功能?在古诗词中大概有三种。

一、表时间。

《诗经·君子于役》中写“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归?”这句诗的意思是“丈夫被国君征去服役,将外出很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他重聚。

”这里的“不日不月”意思是“不可以用日月计算”表时间长久。

同样,陶潜的归园田居中有这样一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带月”是“披星戴月”的意思,在这里指夜晚。

二、月还有烘托气氛的功能。

李煜的《相见欢》中“月如钩”两句写登楼所见的景色,抬头新月如钩,低头桐阴深锁,写景逼真而凄情尤甚。

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先写作者夜泊秦淮河时所见景色。

即寒凉的秦淮河上弥漫着朦胧的水雾,清冷的月色笼罩着沙滩,景物显得凄迷而冷寂。

诗人先把人带到一种特定的环境气氛中,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和感染。

同时,这暮色迷茫的景物描写也映衬出了作者凄凉感伤的心境。

三、“月”还有达意抒情的功能。

借明月抒发感情是诗文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但纵观千古,我最欣赏的还是李白对月的描写。

月亮本是无情物,并不能表达任何感情,但李白却赋予明月以生命,使之人格化,把它看成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能传达友情的友好使者。

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便是如此。

看看天空上明月高悬,光照大地,你和我天南地北各居一方,不能见面,但都可以看见天上的明月,那我就把这一颗关注你的“愁心”寄给明月,让它时刻陪伴着你,随你直到偏僻的异乡。

这里四处漫游的李白没有忘记贬谪途中的友人,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一颗诚挚之心,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一种问候之情。

古诗里的月亮作文

古诗里的月亮作文

古诗里的月亮作文古诗里的月亮作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古诗里的月亮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里的月亮作文1古往今来,月亮以皎洁、柔和、美丽和神秘吸引着很多文人墨客。

在古诗词里出现了以“月亮”为素材的诸多名篇佳作,很多诗人都被月亮的美丽所吸引。

月亮之所以受人之爱,是因为月亮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月亮是美好的象征。

唐代诗人李白在小时候,还不懂什么是月亮,就问天上挂着的是什么东西,那么亮,那么美,就像一个白色的玉盘,所以就有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美妙诗句;而陶渊明在月光下散步时,看到月光映衬着稻田时的美丽景色,他瞬时感觉身子轻快了许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见到月亮,心里有什么愁怨,借酒消愁,看着明月,倾诉着自己的衷肠。

月亮也是感情的寄托。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在深夜看见了海上那圆圆的明月,想起了身在远方的妻子而作的美妙诗文。

情人在两地观赏着高悬的明月,借助月亮表达彼此的思念之情。

月亮更是永恒的代言。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在江湖畔赞叹人生苦短,而宇宙永恒,表示出了张若虚对人生的感叹。

残月勾起别样的思绪。

古代文人诗人在散步时,遇到残月仰望星空,残月比圆月更加特别。

“杨柳岸晓风残月”,微风伴着残月是一幅多么凄凉的景色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心存一轮明月,去创造和享受美好的人生吧!古诗里的月亮作文2古往今来,月亮以它的光洁、皎白、美好、柔和、神秘,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的优美诗篇。

月亮是美好的象征。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只有李白才能想象出像白玉盘的月亮。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留意生活的一角一落,发现了明月照在松间,清泉嘀嗒、嘀嗒落在石上这幽静的美景。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月色,为这宁静的秦河的夜晚再增了几分皎洁和静谧。

描写月亮的诗句作文

描写月亮的诗句作文

描写月亮的诗句作文描写月亮的诗句作文皎洁的月光,给大地披上银灰色的纱帽。

月光照在我的床前,好似覆盖一层霜,不禁使我想起了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月光与有些清凉带点香味的夜光交织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

下面是描写月亮的诗句以及作文,欢迎大家阅读!1、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寓意>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朗月行>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赞美月亮的诗句。

——<暮江吟>5、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山石>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8、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9、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忆扬州>10、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月夜>1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

赞美月亮的诗句。

——<闻王昌龄>1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13、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苕溪酬梁耿别后>1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1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1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18、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西江月>19、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自河南经乱>20、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春江花月夜>2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2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子夜吴歌·秋歌>2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古诗月亮作文

古诗月亮作文

古诗月亮作文古诗月亮作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古诗月亮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月亮作文1在被黑暗统治的夜晚,天空中挂着皎洁的月亮,就如同一盏明亮的灯,在为夜行者照明。

这月亮勾起了许多人各种各样的梦,让古人写下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赞美月亮的诗。

我记得李白大诗人曾经写过一首诗是〈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过人。

今天的月亮与古时的月亮是同一个,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对月亮抒发感情。

长年在外的人一见到月亮就想起了家,今人对月亮是一种欣赏,代代人都对月亮赞美,我也常常站在门口看月亮。

在李白小的时候,不知道月亮是什么,常常把月亮比做盘子,挂在天空上,在云末端。

正如他写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他对月亮做了多种想象,把月亮写的生动,形象,逼真。

但是白居易就从另一个角度写月亮,在江边上有一轮残阳,江水微微颤动,月亮在可爱的九月初三这天像弓一样弯,挂在天上。

白居易的诗把人引到梦中去,享受月亮的美丽,让我们陶醉。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日,露似珍珠月似弓。

〈静夜思〉这首诗同学们一定听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地上好似有一层霜,抬头看看月亮,回想起了故乡。

好似月亮就是故乡的象怔。

张九龄也写了赞美月亮的〈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面上升起了月亮,远在天边的两个人同时看着月亮。

用月亮互相想念。

月亮对游子就如同家一般,让人们看到月亮,想到家乡。

月亮也可以激发边关将士的激情和斗志。

卢纶在〈塞下曲〉中写道: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黑黑的夜空中挂着月亮,天上还飞着大雁。

将士想去追逃跑的敌人,他们看到弓箭和刀上都落满了雪花。

王昌龄在〈出塞〉中写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月亮
古诗月亮
厉晓萱
在被黑暗统治的夜晚,天空中挂着皎洁的月亮,就如同一盏明亮的灯,在为夜行者照明。

这月亮勾起了许多人各种各样的梦,让古人写下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赞美月亮的诗。

我记得李白大诗人曾经写过一首诗是〈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过人。

"今天的月亮与古时的月亮是同一个,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对月亮抒发感情。

长年在外的人一见到月亮就想起了家,今人对月亮是一种欣赏,代代人都对月亮赞美,我也常常站在门口看月亮。

在李白小的时候,不知道月亮是什么,常常把月亮比做盘子,挂在天空上,在云末端。

正如他写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他对月亮做了多种想象,把月亮写的生动,形象,逼真。

但是白居易就从另一个角度写月亮,在江边上有一轮残阳,江水微微颤动,月亮在可爱的九月初三这天像弓一样弯,挂在天上。

白居易的诗把人引到梦中去,享受月亮的美丽,让我们陶醉。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日,露似珍珠月似弓。

"〈静夜思〉这首诗同学们一定听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地上好似有一层霜,抬头看看月亮,回想起了故乡。

好似月亮就是故乡的象怔。

张九龄也写了赞美月亮的〈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面上升起了月亮,远在天边的两个人同时看着月亮。

用月亮互相想念。

月亮对游子就如同家一般,让人们看到月亮,想到家乡。

月亮也可以激发边关将士的激情和斗志。

卢纶在〈塞下曲〉中写道:"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黑黑的夜空中挂着月亮,天上还飞着大雁。

将士想去追逃跑的敌人,他们看到弓箭和刀上都落满了雪花。

王昌龄在〈出塞〉中写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月亮是秦时的月亮,边关也是汉朝的,将士们都前仆后继。

在夜晚打仗时,总有月亮的陪伴。

月亮啊,你在夜晚为我们付出,我们用赞美来回抱你。

你让我们值得欣赏,让我们值得思乡,让我们打倒敌人,我们永远赞美你。

读了古诗,我心中的月亮更明亮,更多情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