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
稻谷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

测定指标及其方法总体指标:杂质、不完善粒含量、出糙率、黄粒米、整精米率、(色泽、气味、口味)鉴定、异品种粒、垩白粒率、垩白度、特型长宽比、胶稠度、食味品质、直链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13种)具体方法如下:1.杂质和不完善粒含量杂质:除本种粮粒以外的其他物质,包括以下几种:筛下物:通过直径2.0mm圆孔筛的物质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无机杂质。
有机杂质:无食用价值的稻谷粒、异种谷粒和其他有机物质。
不完善粒:包括以下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霉变粒。
1.1仪器与用具天平:精度0.01g、0.1g、1g。
谷物选筛:直径2.0mm电动筛选器分样器或分样板分析盘、镊子等。
1.2 样品制备检验杂质分大样、小样,大样用于检验大样杂质,包括大型杂质和绝对筛层的筛下午;小样是从检验过大样的杂质的样品中分出少量试样,检验与粮粒大小相似的并肩杂质。
按GB 5491的方法,将样品倒在光滑平坦的桌面上或者玻璃板上,用两块分样板将样品摊成正方形,然后从样品左右两边铲起样品约1cm高,对准中心同时倒落,再换一个方向同样操作(中心点不动),如此反复混合4、5次,将样品摊成等厚的正方形,用分样板在样品上划两条对角线,分成4个三角形,取出其中2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剩下的样品再按上述方法反复分取,直至最后剩下的两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接近所需试样重量为止(约500g)。
1.3 操作步骤1.3.1大样杂质检验将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筛层套好(大孔筛在上,小孔筛在下,套上筛底),称取制备好的样品(m)(大约500g,精确至1g)放入筛上,放在电动筛选器上,接通电源,打开开关,筛选自动地向左向右各筛1min(110r/min-120r/min),筛后静止片刻,将筛上物和筛下物分别倒入分析盘中,卡在筛孔中的颗粒属于筛上物。
拣出筛上大型杂质和筛下物合并称重(m1),精确0.01g。
1.3.2小样杂质检验从检验过的大样杂质的试验中,称取小样用量(m2)(约50g),精确至0.1g,倒入分析盘中,按质量标准的规定拣出杂质,称量(m3),精确至0.01g。
稻米品质鉴定技术

稻米品质鉴定技术一、稻米品质的评价内容(一)稻米的外观品质主要指精米形状、垩白度、透明度等。
优质稻米对外观品质的要求是:米粒透明,有光泽,垩白度≤1,最大透明度为1。
粒形通常以整米的长度/整米的宽度来表示;透明度指整精米在光源的透视下的晶亮程度,分5级;垩白粒率指垩白米粒占总米样本的百分比;垩白大小一般指整米的垩白面积(包括背自、腹白、心白等)占米粒剖面积的比率,我国将两项乘积合为垩白度。
在稻米的外观品质中,垩白面积的大小与垩白粒率的高低是两项重要的指标。
(二)稻米的加工品质主要指稻谷在加工过程中表现的特性。
衡量加工品质的指标有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
优质稻米要求糙米率>80%、整精米率>66%、精米率≥73%。
其中整精米率是加工品质中最为重要的指标,整精米率越高,说明稻米加工的出糙率越高,加工的品质好。
此外在加工的过程,要求杂质≤1%,不完善粒≤2%,并有一定的加工精度和光泽度。
(三)稻米的安全品质绿色优质稻米卫生安全品质要求磷化物(以PO计)、氰化物(以HCN计)、氯化苦、二硫化碳、对硫磷、倍硫磷、甲拌磷不得检出;敌敌畏、滴滴涕、六六六≤0.05 mg/kg;乐果≤0.02 mg/kg;马拉硫磷≤1.5 mg/kg;杀螟硫磷、三环唑、氟(以F计)≤1.0 mg/kg;汞(以Hg计)≤0.01 mg/kg;铅(以Pb计)≤0.2 mg/kg;黄曲霉毒素B1≤5.0mg/kg。
(四)稻米的营养品质是指稻米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包括淀粉、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水稻氨基酸含量同其它谷物相比具有良好的平衡性。
一般优质精米中淀粉约占70%,脂肪1%,蛋白质8%~10%。
含有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在内的20种氨基酸,其中一部分为自由态,占总蛋白质含量的0.7%。
(五)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食味品质是指稻米在一定条件下在蒸煮和食用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理化性状及食味特性,如吸水性、膨胀性、延伸性、糊化性、回生性及米饭的形态、色泽、气味、适口性及滋味等。
稻米品质测定技术

稻米品质测定技术一、稻谷碾磨品质测定稻谷碾磨品质包括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1、出糙率的测定取稻谷试样100 克,各两份,放在糙米机上脱壳,然后称取糙米重量〔准确到0.1 克〕出糙率〔%〕=糙米质量〔g〕/稻谷试样重量(g)×100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1%,求平均数,即为检测结果〔保存一位小数〕2、精米率是糙米或稻谷经碾磨加工,碾去糠层〔包括果皮、种皮和糊粉层〕及胚。
将已称重的糙米试样放在碾磨机上碾磨5-10 分钟,使米皮去净。
然后取出精米,用直径1.0毫米圆孔筛筛去米糠,待精米冷却至室温后称出重量〔0.1克〕;精米率〔%〕=精米重量〔g〕/稻谷试样重量(g)×100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1%,求平均数,即为检测结果〔保存一位小数〕3、整精米率的测定(1)筛选法:将已称重的精米试样放入直径2.0 毫米圆孔筛内,下接筛底,上盖筛盖,放在电动筛选器托盘上,让选筛自动顺、逆各筛1 分钟,筛停后静止片刻,把两个筛内的精米分别倒入两个样品盘内,卡在筛孔中间的米粒属筛上物。
然后按分类标准分别拣出整粒米,并称出重量〔准确到0.1 克〕。
(2)手选法:把精米放在干净的台桌上或者搪瓷盘内,用手拣出整粒精米,称其重量〔准确到0.1 克〕整精米率〔%〕=整粒精米重量〔g〕/稻谷试样重量(g)×100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2%,求平均数,即为检测结果〔保存一位小数〕二、稻米外观品质鉴定稻米外观品质是打算稻米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包括胚乳垩白、透亮度、米粒长度和外形等性状。
垩白是米粒中不透亮、疏松的白色局部。
依其位置不同可分为腹白、心白和背白〕分别在米粒腹部、中心部和背部〕。
依据垩白影响稻米外观的状况,常用垩白率和垩白大小两个工程评价。
米粒长度是指整粒精米的平均长度米粒性状常用米粒的长宽比表示一般来说,粒形瘦长,无垩白而米粒透亮和垩白立率少、垩白小而半透亮的稻米品质优良。
1、垩白粒率的测定垩白粒率是垩白粒率占试样总粒数的百分比。
二等稻谷质量标准

二等稻谷是我国稻谷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一个重要等级,其标准及评价方法对于稻谷质量的检测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二等稻谷的质量标准:外观整齐,无破损、霉变、虫蛀等现象;籽粒充实,颗粒完整,有光泽;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不含异种杂质和其它种子;水分含量不超过14.5%;杂质含量不超过0.5%。
在评价二等稻谷的质量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外观质量:主要考虑籽粒形态、色泽度、加工性能等因素。
例如,籽粒应圆润饱满、大小均匀,色泽金黄有光泽,加工时不易破损,残留稻壳不太多,不易产生大量碎米等。
内部质量:主要考虑含水量和杂质含量等因素。
例如,水分含量不能过高,否则易引起微生物生长,降低稻谷品质;杂质含量不能超过规定标准,否则会影响稻谷的加工品质和口感。
稻谷品质测定指标与方法(一)

稻谷品质测定指标与方法(一)引言概述:稻谷品质测定是农业科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通过准确测定稻谷的品质指标,可以评估稻谷的营养价值和加工利用潜力,为稻谷种植与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稻谷品质测定的指标与方法,包括稻谷外观、理化指标、食味指标、加工品质指标和储存品质指标,以提供一份综合的测定指南。
正文内容:一、稻谷外观测定指标与方法:1. 稻谷大小测定方法2. 稻谷色泽测定方法3. 稻谷完整度测定方法4. 稻谷杂质测定方法5. 稻谷水分测定方法二、稻谷理化指标测定指标与方法:1. 糙米含水量测定方法2. 糯米含水量测定方法3. 糙米粒长测定方法4. 糙米粒宽测定方法5. 糙米咬碎度测定方法三、稻谷食味指标测定指标与方法:1. 稻谷蒸煮度测定方法2. 稻谷外观品质测定方法3. 稻谷日本粘性测定方法4. 稻谷变色测定方法5. 稻谷咀嚼感测定方法四、稻谷加工品质测定指标与方法:1. 稻米整精米率测定方法2. 稻米出胚率测定方法3. 稻米白度测定方法4. 稻米垩白度测定方法5. 稻米黏性测定方法五、稻谷储存品质测定指标与方法:1. 稻谷色泽变化测定方法2. 稻谷霉菌含量测定方法3. 稻谷气味测定方法4. 稻谷营养成分测定方法5. 稻谷硬度测定方法总结:稻谷品质测定涉及多个指标与方法,通过对稻谷外观、理化性质、食味、加工品质和储存品质的综合测定,可以全面评估稻谷的品质特性。
各种测定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测定目的和样品特点,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稻谷品质测定的研究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稻谷品种改良和市场营销提供了科学依据。
稻谷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测定

稻谷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测定一、目的通过学习,初步掌握稻谷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分析测定技术。
二、内容说明稻米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对稻米品质的爱好和要求不尽相同,因此,评价稻米品质的指标体系也不尽相同。
在我国,稻米品质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
本实验主要学习稻米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的测定方法。
不论稻米的生产者、经营者及消费者都较重视碾磨品质和稻米外观品质,它是确定稻米价格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水稻优质育种的重要性状。
碾磨品质出糙率——是干净的稻谷经出糙机脱去谷壳后糙米重量占稻谷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精米率——是由糙米经精米机碾磨加工后除去糠层(包括果皮和糊粉层)和种胚后,再经直径l.0mm圆孔筛筛去米糠所得的精米重量占稻谷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整精米率——是指精米试样中完整的整粒精米重量占稻谷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外观品质垩白——米粒胚乳中不透明、疏松的白色部分透明度——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种。
米粒长度——指整粒精米的平均长度。
米粒形状——用整精米粒的长度与宽度之比值表示●垩白是米粒胚乳中不透明、疏松的白色部分。
垩白是胚乳充实不良引起的空隙导致光的散射,外观上形成白色的不透明区。
●垩白多的品种,米质较差,因垩白部分组织疏松,碾米时易形成碎米,出米率低。
●依其位置不同可将垩白分为腹白、心白和背白(分别在米粒腹部、中心部和背部)。
●根据垩白影响稻米外观的情况,常用垩白粒率和垩白大小两个项目评价。
●凡垩白粒率高、垩白大的稻米品质就较差。
一般来说,无垩白而米粒透明和垩白粒率少、垩白小而半透明的稻米品质优良。
三、材料、器具1.材料籼稻不同米质品种的稻谷4~5个。
稻谷在收获晒干后须存放3个月以上,待理化性状稳定后,方可进行分析。
2.仪器及用具实验室用小型胶辊电动稻谷出糙机(73—2型或其他型号)、LMJ电动砻米机或其他小型精米机;天平(感量0.lg)、JSYD筛选器和JSG22×12型谷物选筛、磨口广口玻璃瓶(150ml)、镊子、游标卡尺或谷物轮廓投影仪、黑布或黑色工作台桌。
稻谷储藏期品质评估

稻谷储藏期品质评估稻谷储藏期品质评估稻谷储藏期品质评估是农业领域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帮助农民和相关行业判断稻谷的质量,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和决策。
以下是一个逐步思考的文章,涵盖了稻谷储藏期品质评估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选择样品稻谷储藏期品质评估需要从储存的稻谷中选择一些样品进行检测。
样品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即应该来自于同一批次的稻谷,并且应该覆盖不同部位和层次的稻谷。
第二步:外观检查稻谷的外观可以提供一些初步的品质信息。
首先,应该检查稻谷的颜色。
一般来说,健康的稻谷应该呈现出金黄色或淡黄色。
如果出现发黑、发红或发绿的情况,可能意味着稻谷受到了病虫害或霉变的侵害。
其次,还需要检查稻谷的形状和大小。
均匀的形状和大小可以表明稻谷的生长过程中没有受到严重的干扰。
如果出现畸形或大小不一的情况,可能意味着稻谷在生长过程中遇到了环境或病虫害的压力。
第三步:嗅觉检测稻谷的气味也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品质的信息。
应该闻一闻稻谷是否具有正常的清香气味。
如果出现异味或发霉的味道,可能意味着稻谷受到了霉变或其他质量问题的影响。
第四步:水分含量测定稻谷的水分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直接影响稻谷的储存和质量。
使用合适的方法和设备,测定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一般来说,稻谷的水分含量应该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稻谷的储存和加工。
第五步:理化指标分析稻谷的理化指标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品质信息。
常见的理化指标包括储藏期内稻谷的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粗纤维含量、挥发性物质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或使用特定的测试仪器进行测定。
第六步:感官评价稻谷的储藏期内口感和风味的评估是品质评估的最终环节。
可以通过煮熟或蒸煮样品,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感官评价。
评价标准可能包括稻谷的口感、风味、颜色和外观等。
最后,根据以上步骤的评估结果,可以对稻谷的储藏期品质进行综合评定。
根据结果,可以做出相应的处理和决策,如选择适当的储存方法、加工方式或销售渠道,以确保稻谷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稻谷质量及储存品质检验

稻谷质量及储存品质检验一、稻谷质量检验流程二、质量检验执行标准:《稻谷》GB 1350——1999。
(一)混合、分样按GB/T 5491—1985执行。
(二)色泽、气味检验按GB/T 5492—2008执行。
注意事项:1.环境应符合GB/T10220、GB/T22505的规定,实验室应符合GB/T13868的规定。
2.试验室应保持通风良好,无异味,避免阳光直射,应在散射光线条件下操作。
3.检验者色觉、嗅觉应正常,检验前严禁吸烟、喝酒和使用化妆品等。
人员搭配应合理,对于色泽、气味不正常的样品,至少应经5人以上检验确认。
若仍无法确认,按GB/T20569-2006中B.4的规定进行最后确认。
(三)水分检验按GB/T 5497—1985执行。
注意事项:1.水分检验按GB/T 5497—1985中规定的105℃恒质法执行,也可以用130℃定温定时法检验,但当检验结果超过本次查库规定的判定标准时,应用105℃恒质法确认。
2.样品粉碎应使用测水用水分磨,每份样品粉碎前应将磨膛清理干净。
样品粉碎过程中磨膛温度明显高于室温时,应停止粉碎,待温度降至室温继续操作。
粉碎细度应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称量时应用角匙将样品充分混合均匀。
3.称量前应将天平调平,称量时应将样品放置于天平托盘中心,天平门应关闭,称量过程中应避免震动,天平、干燥器中的变色硅胶保持蓝色。
4.选用的烘箱温度均匀性应满足要求。
烘盒应围绕烘箱中心位置摆放,一般每次不超过8-10个烘盒并放置在上一层为宜,防止异物掉入烘盒。
送取烘盒后应立即关闭烘箱门,放入烘盒后5分钟内将烘箱温度升至所需温度。
5.称样量应尽量一致,烘盒规格应一致。
(四)杂质检验 按GB/T 5494—2008执行。
1.杂质:除本种粮粒以外的其它物质,包括下列几种: (1)筛下物:通过直径2.0mm 圆孔筛的物质。
(2)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物质。
(3)有机杂质:无使用价值的稻谷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指标及其方法总体指标:杂质、不完善粒含量、出糙率、黄粒米、整精米率、(色泽、气味、口味)鉴定、异品种粒、垩白粒率、垩白度、特型长宽比、胶稠度、食味品质、直链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13种)具体方法如下:1.杂质和不完善粒含量杂质:除本种粮粒以外的其他物质,包括以下几种:筛下物:通过直径2.0mm圆孔筛的物质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无机杂质。
有机杂质:无食用价值的稻谷粒、异种谷粒和其他有机物质。
不完善粒:包括以下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霉变粒。
1.1仪器与用具天平:精度0.01g、0.1g、1g。
谷物选筛:直径2.0mm电动筛选器分样器或分样板分析盘、镊子等。
1.2 样品制备检验杂质分大样、小样,大样用于检验大样杂质,包括大型杂质和绝对筛层的筛下午;小样是从检验过大样的杂质的样品中分出少量试样,检验与粮粒大小相似的并肩杂质。
按GB 5491的方法,将样品倒在光滑平坦的桌面上或者玻璃板上,用两块分样板将样品摊成正方形,然后从样品左右两边铲起样品约1cm高,对准中心同时倒落,再换一个方向同样操作(中心点不动),如此反复混合4、5次,将样品摊成等厚的正方形,用分样板在样品上划两条对角线,分成4个三角形,取出其中2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剩下的样品再按上述方法反复分取,直至最后剩下的两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接近所需试样重量为止(约500g)。
1.3 操作步骤1.3.1大样杂质检验将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筛层套好(大孔筛在上,小孔筛在下,套上筛底),称取制备好的样品(m)(大约500g,精确至1g)放入筛上,放在电动筛选器上,接通电源,打开开关,筛选自动地向左向右各筛1min(110r/min-120r/min),筛后静止片刻,将筛上物和筛下物分别倒入分析盘中,卡在筛孔中的颗粒属于筛上物。
拣出筛上大型杂质和筛下物合并称重(m1),精确0.01g。
1.3.2小样杂质检验从检验过的大样杂质的试验中,称取小样用量(m2)(约50g),精确至0.1g,倒入分析盘中,按质量标准的规定拣出杂质,称量(m3),精确至0.01g。
1.3.3矿物质检验质量标准中规定有矿物质的(不包括米类),从拣出的小样杂质中拣出矿物质,称量(m4),精确至0.01g。
1.3.4不完善粒检验在检验小样杂质的同时,按质量标准规定拣出不完善粒,精确至0.01g。
称量(m5),精确至0.01g。
1.4 结果计算大样杂质含量(M)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M=(m1/m)×100 (1)式中:m1——大样杂质质量,g;m——大样质量,g。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值不大于0.3%,求其平均值,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小样杂质含量(N)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2)计算:N={(100-M)×m3}/m2 (2)式中:m3——小样杂质质量,g;m2——小样质量,g。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值不大于0.3%,求其平均值,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矿物质含量(A)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3)计算:A={(100-M)×m4}/m2 (3)式中:m4——矿物质质量,g;m2——小样质量,g。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值不大于0.1%,求其平均值,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杂质总量(B)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4)计算:A=M+B (4)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一位。
不完善粒(C)质量分数(%)表示,按式(5)计算:C= {(100-M)×m5}/m2 (5)式中:m5——不完善粒质量,g;m2——小样质量,g。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值不大于0.5%,求其平均值,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出糙率净稻谷脱壳后的糙米(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占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2.1 仪器与用具天平:精度0.01g。
实验砻谷机2.2 样品制备上述杂质测定后(1.3)的样品(含不完善粒)即为净谷物测试样品。
2.3 操作步骤从净稻谷试验中称取20g-25g试样(m0),精确至0.01g,先拣出生芽粒,称量生芽粒糙米质量(m1),然后将剩余试样用实验砻谷机脱壳,称量砻谷机脱壳后的糙米质量(m2),感官检验练出糙米中不完善粒糙米,称量不完善粒糙米质量(m3)。
2.4结果计算稻谷出糙率按式(1)计算:X={(m1+m2)-(m1+m3)/2}/m0×100 (1)式中:X——到过出糙率,%;m1——粒糙米质量,g;m2——砻谷机脱壳后的糙米质量,g;m3——不完善粒糙米质量,g;m0——试样质量,g。
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值不大于0.5%,求其平均值,极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1位小数。
3.黄粒米胚乳呈黄色,与正常米粒色泽明显不同的颗粒。
3.1 仪器与用具天平:精度0.01g实验室用碾米机分析盘、镊子等3.2 操作方法稻谷经检验出糙率以后,将其糙米试样用小型碾米机碾磨至近似标准二等米的精度,除去糠粉,称重(w),作为试样重量,再按规定拣出黄米粒,称重(w1)。
3.3 结果计算稻谷黄米粒含量按公式(1)计算:黄米粒(%)=(w1/w)×100 (1)式中:w1——黄米粒质量,g;w——试样重量,g。
双试验结果误差不超过0.3%,求其平均值,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
4.整精米率净稻谷脱壳后的糙米(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占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4.1仪器和用具天平,感量0.01g;实验室用碾米机;4.2操作方法称取一定量的糙米(W),用实验碾米机磨成国家标准一等大米的精度,除去糠粉,再拣出整精米粒,称重(W1)。
4.3结果计算H(%)=(W1/W)×100式中:H——整精米率;W——糙米总质量,g;W1——整精米粒质量,g。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1.0%,求其平均值即为检验结果。
5.色泽、气味、口味鉴定5.1 色泽鉴定鉴定时,将试样置于散射光线下,肉眼鉴别全部样哦的颜色和色泽是否正常5.2 气味鉴定5.2.1 取少量试样,嘴对试样呵气,立即嗅辨气味是否正常5.2.2 将试样放入密闭器皿内,在60-70℃的温水杯中保温数分钟,去除,开盖嗅辨气味是否正常。
5.2.3 口味鉴定将稻米做成熟食,尝其味道是否正常。
5.3 结果表示鉴定结果以“正常”或“不正常”表示之,对不正常的应加以说明。
6.异品种粒随机数取完整糙米试样两份,每份100粒,拣出外观和粒形不同的异品种粒,计数为异品种粒,取其平均值,即为异品种粒。
7.垩白粒率从精米试样中随机数取整精米100粒,拣出有垩白的米粒,按下式求出垩白粒率。
重复一次,取两次测定的平均值,即为垩白粒率。
垩白粒率(%)=垩白米粒数/总粒数×1008. 垩白度在按 7中拣出的垩白米粒中,随机取10粒(不足10粒者按实有数取),米粒平放,正视观察,逐粒目测垩白面积占整个籽粒投影面积的百分率,求出垩白面积的平均值。
重复一次,两次测定结果平均值为垩白大小。
垩白度按下式计算:垩白度(%)=垩白粒率×垩白大小9.特型长宽比9.1 仪器用具测量板(平面板上粘贴黑色平绒布);直尺;镊子。
9.2测量方法(1)随机数取完整无损的精米(精度为国家标准一等)10粒,平放于测量板上,按照头对头、尾对尾的,不重叠、不留隙的方式,紧靠直尺摆成一行,读出长度。
双试验误差不超过0.5mm,求其平均值即为精米长度。
(2)将测量过长度的10粒精米,平放于测量上,按照同一个方向肩靠肩(即宽度方向)排列,用直尺在测量,读出宽度。
双试验误差不超过0.3mm,求其平均值为精米宽度。
9.3结果计算按下式计算粒长宽比:长宽比==长度/宽度10.胶稠度10.1 仪器与试剂10.1.1 仪器高速样品粉碎机;孔径0.15mm筛;国际振荡器;分析天平(感量0.0001g);试管(13mm×100mm)电冰箱及冰浴箱;沸水浴箱水平操作台;水平尺、坐标纸;直径为1.5cm的玻璃弹子球;实验室用砻谷机,碾米机。
10.1.2试剂0.025%麝香草酚蓝乙醇溶液:称取125mg麝香草酚蓝溶于500ml95%乙醇中。
0.2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
10.2 操作方法10.2.1 试样制备将精米(精度为国家标准一等)样品置于室温下2天以上以平衡水分,取约5g磨碎为米粉,过孔径0.15mm筛,装于广口瓶中备用。
10.2.2米粉水分测定米粉测定按GB1350执行。
10.2.3溶解样品和制胶称取通过孔径0.15mm筛的米粉试样两份,每份100mg(按含水量12%计算,如含水量不为12%时,则进行折算,相应增加或减少试样的称量)于试管中,加入0.2ml0.025%麝香草酚蓝溶液,并轻轻摇动试管,使米粉充分分散,再加上麝香草酚蓝0.2ml0.2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并摇动试管,置于涡旋的振荡器上使米粉充分混合在均匀,紧接着把试管放入沸水浴中,用玻璃弹子盖好试管口,加热8min,控制试管内米胶溶液面在加热过程中宜达到试管高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取出试管,拿去玻璃弹子球,静置冷却5min后,再将试管放在0度左右的冰水浴中冷却20min取出。
10.2.4水平静置试管将试管从冰水浴中取出,立即水平放置在铺有坐标纸,事先调好水平的操作台上,在室(25±2)度下静置1h。
10.2.5 测量米胶长度即时测量米胶在试管内流动的长度(mm),双实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7mm,取平均值,即为检验结果。
11.食味品质11.1 仪器与用具26-28cm单屉蒸锅带盖铝盒;筷子;评分表。
11.2 操作步骤11.2.1米饭制备称取精米(国家标准特等)10g于铝盒重,按参加品评人数每人一盒用约30ml水搅拌淘洗一次,再用30ml蒸馏水冲洗一次,尽量倾于水。
加一定量的水(籼米加蒸馏水15ml,粳米12ml,糯米10ml),在盛水的的铝锅中,用电加热至沸腾后,再将加盖铝盒放于蒸屉上,继续加热并开始计时,蒸煮40min,停止加热,焖10min。
将制成的不同试样的米饭盒放在白磁盘上,共品评。
11.2.2食味评定(1)食味的评定程序按照米饭气味、外观、适口性和冷饭质地顺序评定。
趁热打开饭盒盖,先鉴定米饭是否有米饭清香味、香味,接着观察米饭色泽,饭粒结构,再通过咀嚼、品尝鉴定米饭的柔软性、粘散性及滋味。
再过1h,评定冷饭质地,看是否柔软松散,不粘结成团。
(2)评分根据评定人员感觉器官鉴定评分,采用100分制,按表B1所列项目和评分标准记分。
表B1 食味品质评分。
平分表见表1。
表1 品尝评分记录表11.3 结果表示每份评分表计算其平均值,即为食味品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