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合集下载

CL7.5轻骨料砼配合比

CL7.5轻骨料砼配合比
烟建集团有限公司混凝土分公司
砼配合比检测报告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 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 检测依据 试验室地址
烟建集团十分公司
CL7.5 /
砼种类 抗冻等级
特制品 /
JGJ51-2002 烟台市莱山工业园飞龙路
报告编号 检测编号 坍落度 送样日期 检测日期 环境条件 邮
砼配合比
每立方米各
水泥

陶粒

矿粉
粉煤灰 泵送剂
材料用量(kg) 340
720
166
225
/
/
/
重量配合比 养护方法
1 水胶比
2.12
0.49
砂率
(%)
0.66 坍落度 (mm)
/
/
/
7 天强度 (MPa)
28 天强度 (MPa)
标养 检测结论
0.66
40
100
8.8
11.2
1.依据 JGJ51-2002 标准设计计算 2 配比中用水量选取:细骨料采用干砂,未考虑砂中含 水率,粗骨料需预湿,未考虑吸水量 3 粗骨料粒型选择圆球型 4 未掺加减水剂及掺合料 5 粗骨料计算时采用堆积密度为 230kg/m3,细骨料为 1500kg/m3
批准:
校核:
报告:

测单位:(盖章)
1 / 2下载文档可编辑
签发日期: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 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2 / 2下载文档可编辑




材料名称
生产单位、产地

品种、等级、规格
料 主要技术指标 实测结果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二)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二)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二)引言概述:轻骨料混凝土作为一种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良好保温、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本文旨在探讨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便在实际施工中获得优异的性能和经济效益。

正文:一、水灰比(W/C)1. 根据轻骨料的吸水性质和混凝土强度要求确定合理的水灰比;2. 控制水灰比在0.4-0.5范围内,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发挥。

二、骨料比例1. 选择合适的轻骨料种类和粒径,以满足混凝土的要求;2. 确定骨料的用量,并注意骨料与水泥的配合比例;3. 考虑骨料的分布均匀性,避免出现堆积和堆垛现象。

三、胶凝材料种类和掺合比例1. 选择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的胶凝材料,如硅酸盐水泥、矿渣粉等;2. 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性能要求,确定胶凝材料的掺量;3. 注意胶凝材料与骨料、水的配合比例,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四、添加剂的选用和掺量1. 根据混凝土的抗裂性、抗渗性和耐久性等要求,选择合适的添加剂;2. 确定添加剂的掺量,并注意添加剂与其他成分的相容性;3. 考虑添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例如减水剂可改善流动性,增稠剂可提高凝结时间。

五、配合比的综合考虑1. 在确定以上各个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项要求,优化配合比设计;2. 进行实际试验和工程应用,验证配合比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总结: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涉及到水灰比、骨料比例、胶凝材料种类和掺合比例以及添加剂的选用和掺量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下,才能充分发挥轻骨料混凝土的优势,并满足施工工艺和工程要求。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配合比方案。

自然煤矸石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自然煤矸石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烯 纤 维 自燃 煤 矸 石 轻 骨 料 混 凝 土 配 合 比设 计 方 法 , 用此 方法 得 出 混凝 土 的配 合 比 , 聚 丙 烯 纤 维 轻 骨 料 混 凝 土 运 及
的抗 压、抗折 、劈裂抗拉强度实验数据 ,为其在今后的应用提供 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关键 词 : 自燃 煤 矸 石 ;均 匀 试 验 设 计 ; 配 合 比; 强 度
数为 29 ,堆积 密 度为 1 5 gm3 .8 0k / ,级 配合格 。 5 ( )聚 丙烯 纤维 江 苏省射 阳 县强力 纤维 有 限 3
a dB ig s nOf c, h n a gM u i p l n ier gDeinCe trS e y n 1 0 5 C ia n r e d Dei f e S e y n nc a gn e i s ne, h n a g10 0 , hn ) g i i E n g
Ke ywor : s ona o o usi n o o l a g ds p tne usc mb to fc a n ue;un f r d sg t o g i m e i n me d;m i o ri nde i ; s n t o h xpr po o sg t n  ̄e g h
Absr c : I r e o i t a t n o d rt mpr ve t e t u h s ,c a k r ssa e a d d r bii ft e c n r t , o h o g ne s r c e itnc n u a l y o o c e e we mus o v h t h ts l e t e
J un l f io i ̄T c nc l iest ( tr l ce c o r a a nn e h ia v ri Nau a in e) oL Un y S

轻骨料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

2混凝土技术2.1高耐久性混凝土高耐久性混凝土是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的优化,并采用优质矿物微细粉和高效减水剂作为必要组分来生产的具有良好施工性能,满足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耐久性非常优良的混凝土。

1.主要技术内容(1)原材料和配合比的要求1)水胶比(W/B )≤0.38。

2)水泥必须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硅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不得选用立窑水泥。

3)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10%,D max ≤25mm,采用15~25mm 和5~15mm 二级配合,饱和吸水率<2.0%,且无碱活性。

4)采用优质矿物微细粉和高效减水剂是高耐久性混凝土的特点。

矿物微细粉宜采用硅粉、粉煤灰、磨细矿渣及天然沸石粉等,所用的矿物微细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且宜达到优品级。

矿物微细粉等量取代水泥的最大量一般为,硅粉≤10%,粉煤灰≤30%,矿渣≤50%,天然沸石粉≤10%,复合微细粉≤50%。

5)配合比设计强度应符合以下公式:σ645.1,,+k cu o cu f f >式中:o cu f ,——混凝土配置强度(MPa );k cu f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 ); σ——强度标准差,无统计数据时,商品混凝土可取5.5~6.5MPa 。

(2)耐久性设计的要求1)处于常规环境的混凝土结构,满足所处的环境条件下服役年限提出的要求。

如抗碳化耐久性要求B W /≤%3.3883.5⎪⎭⎫ ⎝⎛+⨯t a C式中:W/B——水胶比;C——钢筋保护层厚度(cm);a——碳化区分系数,室内1.7,室外1.0;t——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2)对于处于严酷环境的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应根据工程所处环境条件,应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50467进行耐久性设计,考虑的环境劣化因素有:①抗冻害耐久性要求:a)根据不同冻害地区确定最大水胶比;b)不同冻害地区的耐久性指数k;c)受除冰盐冻融循环作用时,应满足单位剥蚀量的要求;d)处于有冻害环境的,必须掺入引气剂,引气量应达到4%~5%。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让我们对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全面的评估。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轻质混凝土,以其低密度、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较高的强度而受到广泛关注。

在混凝土工程中,配合比是指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的比例关系,其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的比例需要合理搭配,以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和耐久性等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乚c5.0轻骨料混凝土来说,其配合比尤为重要,需要在保证轻质的同时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因此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我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相关内容,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1.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构成乚c5.0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通常由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组成。

其中,水泥作为混凝土的胶凝材料,起着连接骨料的作用,而骨料则是混凝土的主要承载材料,水则是调节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掺合料则可用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2.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在配合比设计中,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轻质性能和一定的强度指标。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按照设计强度、抗渗性能、耐久性等指标来确定水灰比、骨料用量、掺合料比例等参数,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材料的可获得性和工程施工的可操作性。

3.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因素乚c5.0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所用水泥品种、水泥的用量、骨料的种类和粒径、水灰比、掺合料种类和用量等。

4.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针对乚c5.0轻骨料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需要遵循合理、经济、适用、通用和可操作的原则,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等指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总结回顾:通过对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其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对于保证轻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效果至关重要。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以轻质骨料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它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吸音隔声等优良性能。

然而,不同的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会对其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正确的配合比对于保证其强度、耐久性等方面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原材料的性能来确定的。

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坍落度等。

而原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轻骨料的强度、密度、吸水性等参数。

以下是轻骨料混凝土常见的配合比:
1. 级配比: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1:3-4:2-3:0.4-0.5。

此种配合比适用于一些需要较高强度等级的建筑物内部结构。

2. 低强度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轻骨料:水=1:6-8:0.4-0.5。

此种配合比适用于一些低强度要求的墙体、隔断等建筑物内部结构。

3. 压力管道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水泥:轻骨料:水=1:5:0.38。

此种配合比适用于一些轻质管道、隧道衬砌等工程。

在确定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时,还需要注意控制水灰比、细骨料含量等。

过高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而过多的细骨料会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加工性能。

总之,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施工性等方面。

因此,设计人员在确定配合比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配合比试验中用到的数据参数如下表1所示:表1配合比参数列表由体积法的可知,配合比计算公式为:m G/ρs+m w/ρw+m c/ρc+m A/ρA+p=1m3也可以写成:m G/ρs+ V J+p=1m3其中 V J =m w/ρw+m c/ρc+m A/ρAρs----粗骨料视密度(kg/m3)m G---1m3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kg/m3)ρw--水的密度(kg/m3)ρc--水泥的视密度(kg/m3)ρA--减水剂的密度(kg/m3)V J--1m3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浆体体积(kg/m3)m A--1m3透水混凝土中的减水剂的用量m w--1m3透水混凝土水的用量(kg/m3)已知水胶比Wc为,粉煤灰的掺入量的占胶凝材料的质量为10%,设计的目标孔隙率为15%,掺入的减水剂的量占胶凝材料的1%。

用石子作为粗骨料,粒径的范围在5-10mm.它的视密度为ρs=2700Kg/m3,堆积密度为ρG=1499Kg/m3,水泥是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视密度ρc为3100Kg/m3,掺入的粉煤灰视密度ρSF为2100Kg/m3.求配合比。

1.粗骨料堆积孔隙率V 为:V=(1-ρG/ρS)×100%式中:ρG--粗骨料堆积密度(kg/m3)ρS--粗骨料视密度(kg/m3)得: V=(1-1499/2700)×100% =%2. 1m3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计算:m G=α·ρG式中:ρG --粗集料的堆积密度(kg/m3)α--修正的系数m G--1m3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kg/m3)因此, 1m3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由:m G=α·ρG = 1499×=1468(kg/m3)3.1m3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浆体的体积:由公式得V J =(1-m G/ρs)-PV=1-α·ρG /ρs-P将公式代入到得:V J= 1000-1000α(1-V)-1000P式中:V J--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浆体的体积(kg/m3)P--设计的目标孔隙率(%)V--粗集料堆积孔隙率(%)因此,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装体的体积为V J= 1000-1000α(1-V)-1000P=1000-1000**(%)-1000*=(L/m3) 4. 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和水泥的用量:因为减水剂的体积很小,所以不计入胶凝体的总体积,由V J =m w/ρw+m c/ρc+m A/ρA得:V J =m c·Wc/ρw+m c/ρcm c =V J /(Wc+1000/ρc)m w= =m c·Wc式中:m c-- 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泥的用量(kg/m3)Wc--水灰比m w--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的用量(kg/m3)ρc--水泥视密度(kg/m3)粉煤灰掺入量为10%得:m c=9m SFV J =(m c+m SF)·Wc+1000(m c/ρc+m SF/ρSF)得: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泥的用量m c=V J/(10Wc/9+1000/ρc+1000/9ρSF)=(9+1000/3100+1000/9*2100)=450(kg/m3)由m c=9m SF得: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量为m SF=50(kg/m3)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的量为m w=(m c+m SF)·Wc=(450+50)*=140(kg/m3)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减水剂的量为m f=(m c+m SF)*=5(kg/m3)表2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以上计算的材料的配合比,因为实际试验的粗骨料之间孔隙及材料拌合而成试块的实际体积的差距。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研究实践技术Beton Chinese Edition ——Ready-mixed Concrete 2010年第4期商品混凝土·50· 0 引言免振捣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既要使拌合物具有较大的流动度4能够自密实成型又要使拌合物具有足够的粘度防止轻骨料上浮保持拌合物的匀质性1。

本文参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研究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同时考虑轻骨料混凝土的特殊性3依靠配合比设计、经验和试配来确定免振捣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研究李传林1孙开双2刘桂宾3济南润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济南青岛康太源商砼有限公司山东青岛山东华迪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济南摘要本文利用基于密实体积理论的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通过试验确定其中关键参数—紧密因数CF的最佳取值范围以强度、干表观密度和坍落度、扩展度等作为评价依据。

运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确定试验配合比。

通过采取掺加矿物掺合料和具备增粘作用的高效减水剂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满足轻骨料混凝土的免振捣施工的要求配制出了强度等级为LC25LC50的免振捣轻骨料混凝土。

关键词免振捣轻骨料混凝土密实体积理论紧密因数正交设计Study on mix propertion of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Li Chuanlin1Sun Kaishuang2 Liu Guibin31. Jinan run Yuan huagong Corporation JinanShandong 2501012. Qingdao KangTaiyuan concrete corporation Qingdao Shandong 2660003. Shandong HuaDi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Jinan Shandong 250013Abstract: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ense volume of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mix design method determined by experiments in which the key parameters - the best close range factor CF in order to strength dry apparent density and slump extended degree re ects the work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s a basis for evaluation. Using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optimizing the mixture ratio to determine testing. By taking admixture with mineral admixtures and super plasticizer testifying role to ensure that concrete mixture has good performance and to meet the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vibrated free of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Keywords:vibrated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compacting volume theory close factor orthogonal design1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1.1 原材料1 水泥青岛山水水泥厂生产的山水P·O42.5R水泥主要指标如表1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 ,称为轻骨料混凝土。

当粗细骨料均为轻骨料时,称为全轻混凝土;当细骨料为普通砂时,称砂轻混凝土。

凡是骨料粒径为5mm 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g/m3 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粗骨料。

粒径小于5mm ,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 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细骨料。

选择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根据结构种类(保温的,结构保温的或结构的)及使用条件,使混凝土的配合比满足强度和和易性,耐久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用水量为净用水量与附加用水量两者之和;二是砂率为砂的体积占砂石总体积之比值;三是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应满足要求。

在设计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之前应具备设计上规定的最大干表观密度和设计强度等资料,应了解配筋情况,施工条件及构件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

一、水泥标号和用量用于拌制轻骨料混凝土水泥标号应随混凝土强度的增高相应提高,用低标号水泥配制高强度混凝土,不仅技术上困难,而且水泥用量多。

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混凝土也不经济。

水泥标号的选用可按照1-1 资料确定。

不同强度等级轻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等级和用量1-1序号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用量(Kg/m3 )水泥标号1 < LC 5.0 200 32.52 LC7.5 200-2503 LC10 200-3204 LC15 250-3505 LC20 280-3806 LC25 330-4007 LC30 340-4508 LC40 420-500 42.59 LC50 410-53010 LC60 430-550注: 1 、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如粉煤灰陶粒、粘土陶粒等)和普通型(如页岩陶粒、膨胀珍珠岩等)的粗骨料。

上限适用于碎石型(浮石、膨胀矿渣等)粗骨料和全轻混凝土。

2、轻骨料混凝土的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

增加水泥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当水泥用量平均增加20%,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约增高10%,但是随着水泥用量的提高,水泥用量每增加50 Kg/m3 ,容重增加约30 Kg/m3 。

水泥用量过高时,不但容重大、水化热高、收缩大,而且在经济上也不适宜。

我国对高标号轻骨料混凝土的最大用量规定不宜超过550 Kg/m3 。

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轻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最小水泥用量不宜低于200 Kg/m3 。

二、用水量和水灰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用水量减去干轻骨料一小时吸水量为净用水量。

净用水量根据混凝土施工条件和稠度要求按表1-2选用。

再根据表1-3选择附加水量。

若缺乏轻砂吸水率的数据时,可增加10Kg 左右的水,作为轻砂吸水率的附加水。

而在试拌时,可根据工作性的要求再进行适当调整。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净用水量与水泥用量之比为水灰比。

水灰比应根据轻骨料混凝土的设计要 求和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所规定的最大水灰比选用,表 1-4。

配制全轻混凝土时,可采用总水灰比,但需加以说明。

mwt =mwn+wama mwt -------------- 总用水量 mwn -------------- 净用水量wa --------------- 粗骨料一小时吸水率 ma ---------------- 粗骨料用量轻骨料混凝土的净用水量 表 1-2 轻骨料混凝土用途 稠度 净用水量( Kg/m3 ) 维勃稠度( s ) 塌落度( mm ) 预制构件及制品: (1)振动加压成型 2)振动台成型3)振捣棒或平板振动器振实10~20 ------ 45~140 5~10 0~10 140~180 ------- 30~80 165~215 现浇混凝土:(1)机械振捣 (2)人工振捣或钢筋密集 50~100 180~225 注: 1、wa 、ws 分别为粗、细骨料的恍吸水率。

2、当轻骨料含水时,必须在附加水量中扣除自然含水量。

轻骨料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表 1-4 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 最大水灰比 最小水泥用量( Kg/m3 ) 配筋混凝土 素混凝土 不受风雪影响混凝土 不作定 270 250受受风雪影响混凝土; 位于水中及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和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 050 325 300 寒冷地区位于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和受水压或除冰盐作用的混凝土 0.45 375 350严寒和寒冷地区位于水位升降范围内和受硫酸盐、除冰盐等腐蚀的混凝土 0.40 400 375注:1、严寒地区指最寒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低于 -15 C ,寒冷地区指最寒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处于-5C -15C 。

2、水泥用量不包括掺合料。

3、寒冷和严寒地区用的轻混凝土应掺入引气剂,其含气量宜为 5%~8%。

三、轻骨料混凝土的砂率砂率大小对施工和易性影响较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容重和强度。

砂率主要根据粗骨料的粒型和砂的品种来决定。

不同用途的轻骨料混凝土砂率也有所不同。

砂率按表 1-5 选用。

轻骨料混凝土的砂率 1-5 轻骨料混凝土用途 细骨料品种 砂率(%) 预制构件 轻砂 35-50 普通砂 30-40现浇混凝土 轻砂 ----- 普通砂 35-45注: 1、当混合使用普通砂和轻砂作细骨料时,砂率宜取中间值,宜按普通砂和轻砂的混合 比例进行插入计算。

2、当采用圆球型轻骨料时,砂率宜取表中值下限;采用碎石型时,宜取上限。

当采用松散体积法设------- > 80 200~230 附加用水量的计算 表 1-3 项目 附加水量 粗骨料预湿,细骨料为普砂 粗骨料不预湿,细骨料为普砂 粗骨料预湿,细骨料为轻砂 粗骨料不预湿,细骨料为轻砂mwa=0mwa=ma?wa mwa= ms?wsmwa= ma?wa+ ms?ws计配合比时,粗细骨料松散状态的总体积可按表1-6 选用。

粗细骨料总体积表1-6轻粗骨料粒型细骨料品种粗细骨料总体积(m3)圆球型轻砂 1.25~1.50普通砂 1.10~1.40普通型轻砂 1.30~1.60普通砂 1.10~1.50碎石型轻砂 1.35~1.65普通砂 1.10~1.60 松散体积法是假定一立方米轻骨料混凝土中所用的粗细骨料的松散体积之和为粗细骨料的总体积。

砂率为体积比。

三、轻骨料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根据设计算出的材料用量估算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

按下式计算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并与设计要求的干表观密度进行对比,如其误差大于2%,则应按下式重新调整和计算配合比。

p cd=1.15mc+ma+msp cd:轻骨料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四、混合料的试配和配合比的调整:1 、根据试配所用试模尺寸大小和试件组数计算出试模总体积。

考虑损失,试配用料体积为试模总体乘以 1.05。

2、以计算的配合比为基础,再选取与之相差± 1 0%相邻两个水泥用量,用水量不变,砂率相应调整,分别按三个配合比拌制拌和物,测定塌落度,调整用水量,以达到要求的塌落度为止。

3、按校正后的三个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配,检验混凝土拌和物的塌落度和振实湿表观密度,制作试块,每种配合比制作7 天、28 天两个龄期的试件。

4、标养28 天后,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表观密度。

5、对选定配合比进行质量校正,其计算方法是轻混凝土的计算湿表观密度与拌和物的实测振实表观密度相比得出校正系数。

6、选定配合比中各项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即为最终的配合比设计值‘五、计算实例某工程现浇素混凝土楼面,轻骨料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LC10,施工要求混凝土塌落度50~100mm ,施工单位无历史统计资料。

原材料情况如下:水泥:3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轻粗骨料:页岩陶粒,其堆积密度为620 Kg/m3 ,一小时吸水率为 4.0%。

砂:普通中砂,堆积密度为1450 Kg/m3 。

试配强度为LC10,干表观密度w 1400 Kg/m3的轻骨料混凝土,现场采用机械振捣,使用部位为楼面,不受风雪影响。

步骤如下:根据轻粗细骨料品种确定混凝土为砂轻混凝土,可以用松散体积法试配.1•计算混凝土的试配强度:10+1.645 X 4.0=16.6(Mpa)2. 根据表1-1、1-4 和1-5 分别选择水泥用量为250 Kg 和砂率为35%,3•根据表1-6选择粗细骨料总体积为 1.20 m3,4•计算细骨料用量:Vs=1.20 X 35 % =0.42 m3ms=0.42 X450=609Kg5•计算粗骨料用量:Va=1.20-0.42=0.78 m3Ma=0.78 X620=484 Kg6. 根据塌落度要求和混凝土用途选择净用水量为185Kg,再根据粗骨料的预湿处理方法和细骨料的品种选择附加水。

如果砂为轻砂时,缺乏轻砂吸水率的数据时,在选择净用水量时应增加10 Kg 水,作为考虑轻砂吸水率的附加水。

如果缺乏粗骨料一小时吸水率时,建议轻粗骨料进行预湿处理。

预湿时间可按外界气温和来料的自然含水状态确定,应于施工提前半天或一天对轻粗骨料进行淋水或泡水预湿,然后过滤水分进行投料。

总用水量为185+508X 0.04=205 Kg7. 核算混凝土干表观密度:p cd=1.15mc+ma+ms=1.15 X 250+484+609=1380 Kg/m w 1400 Kg/m3。

符合设计要求的干密度要求。

8.计算试模容积和试配用料量:试模体积:0.15X 0.15X 0.15X2X 3=0.02025 m3试配用料体积:0.02025X 1.05=0.0213 m3试配材料重量:水泥:250X 0.0213=5.32 Kg陶粒:484X 0.0213=10.31 Kg砂:609 X 0.0213=12.97 Kg水量:205X 0.0213=4.37 Kg试拌用水量符合和易性要求,测得湿表观密度为1578 Kg/m3 ,一般湿表观密度比干表观密度多150~200 Kg/m3 ,这样干表观密度大约为1378~1428 Kg/m3 ,符合要求。

9.试配的三组配合比,其中水泥用量为250 Kg/m3 的28天抗压强度和干表观密度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用量为225 Kg/m3 和275 Kg/m3 的抗压强度和干表观密度与设计要求相差较大。

调整配合比:校正系数为:1578/250+484+609+205=1.02水泥:250X 1.02=255 Kg陶粒:484X 1.02=494 Kg砂:609X 1.02=621 Kg水量:205X 1.02=209 Kg泵送轻骨料混凝土的研究文章摘要:摘要:针对配制轻骨料混凝土难以满足泵送施工要求的问题,采用了台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掺用粉煤灰、磷渣、轻骨料混凝土专用外加剂,从而实现了使用大吸水率陶粒配制轻骨料混凝土达到泵送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