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与催眠治疗

合集下载

催眠治疗在心理领域的应用

催眠治疗在心理领域的应用

催眠治疗在心理领域的应用催眠治疗是一种通过引导患者进入催眠状态来帮助他们处理心理问题的疗法。

它在心理领域中被广泛应用,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探讨催眠治疗的定义、原理、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一、催眠治疗的定义催眠治疗是指借助专业人员的引导,将患者带入一种放松而集中注意力的状态,从而改变其思维、情感和行为。

在催眠状态下,患者较容易接受建议,来改变和解决心理问题。

二、催眠治疗的原理催眠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创造一种放松的环境和状态,让患者进入一种类似于梦境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患者的意识和潜意识更容易接受建议,从而改变其思维、情感和行为。

催眠治疗可以通过暗示、引导和想象等手段来帮助患者改变负面信念和行为模式。

三、催眠治疗的应用领域催眠治疗在心理领域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应对焦虑和压力:催眠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并减轻焦虑和压力带来的不适。

通过让患者进入深度放松状态,催眠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抗压能力。

2. 解决创伤后应激障碍:催眠治疗被广泛用于帮助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患者。

通过引导患者重温创伤经历,催眠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重新处理和转化创伤经历,减轻其负面影响。

3. 应对睡眠问题:催眠治疗可以帮助睡眠问题的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并改善其睡眠质量。

通过催眠诱导和放松技巧,患者可以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从而提高其睡眠质量。

4. 减轻疼痛感受:催眠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受,尤其是慢性疼痛。

通过改变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认知,催眠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管理能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四、催眠治疗的研究成果催眠治疗的有效性在心理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显示,催眠治疗在许多心理问题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例如,一项针对焦虑症的研究发现,催眠治疗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另外,一些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也证明了催眠治疗的有效性,患者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催眠治疗睡眠障碍的原理

催眠治疗睡眠障碍的原理

催眠治疗睡眠障碍的原理催眠治疗是一种通过诱导患者进入放松、专注和增强自我建议能力的心理状态来改善睡眠障碍的方法。

它基于催眠状态下的意识和潜意识与睡眠障碍之间的相互作用。

催眠治疗通过多种技术和方法,如正面暗示、想象、重塑睡眠观念和行为、放松和正念等,来改变患者的睡眠模式和睡眠质量。

催眠治疗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患者对催眠的信任和接受度、治疗师的催眠技巧和经验、治疗环境的舒适度等。

催眠治疗的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1. 放松:催眠治疗可通过诱导患者进入放松状态,减少心理和生理紧张,促进身心的深度放松。

放松不仅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还能减少睡眠中的干扰,改善睡眠质量。

2. 自我建议:在催眠状态下,患者的潜意识对暗示更为敏感。

催眠治疗可以通过给予积极的自我建议,例如“我容易进入深度放松状态”、“我能够安然入睡,睡个好觉”,来改变患者的认知和信念,增强积极的自我心理建设,从而帮助患者放松并改善睡眠。

3. 隔离外界刺激:在催眠治疗中,治疗师通过建议和引导患者将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内心体验上,降低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

这种封闭思维的状态有助于减少对干扰入睡的外界因素的关注和反应,让患者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4. 意愿控制:催眠治疗强调患者的自主参与和合作。

患者需要愿意配合治疗师的引导,主动放松身心,接受和相信治疗建议。

患者的积极参与对催眠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

催眠治疗对睡眠障碍的改善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 恢复正常睡眠模式:催眠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重新建立良好的睡眠规律和习惯。

通过引导患者改善睡眠环境、作息时间和睡眠行为,从而恢复正常的睡眠模式。

同时,通过加强睡前放松练习、正念和冥想等技巧,有助于推动患者进入深度睡眠,提高睡眠的质量和效果。

2. 缓解焦虑和压力:焦虑和压力是常见的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

催眠治疗可以促进自我放松和情绪调节,减少焦虑和压力的情绪负担。

通过在催眠状态下给予正面暗示和建议,帮助患者改变消极情绪和念头,增强积极心态,从而减少妨碍入眠和维持深度睡眠的心理压力。

催眠技术和催眠疗法PPT课件

催眠技术和催眠疗法PPT课件
自由联想和精神分析技术 12)Erickson (1901‾1980)
催 眠 的 历 史 上的重要人物
Maximilian Hell 匈牙利人,基督教神 父,星相学家和数学家和伟大的天文学 家,维也纳大学教授,也是Mesmer的老 师和朋友,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太阳和地 球距离的人。
Hell 磁石治疗疾病。
》》》》》》》》
五、催眠效应的原理
1. 天体磁气学说 (Mesmer,已经过时) 2. 暗示感应学说 (Liebault /Bernheim) 3. 精神病理学说(Charcot,已经过时) 4. 潜意识学说(Freud)(附注:其它方法 ----- 音乐、 绘画、 故事、 隐喻……) 5. 角色学说 (Sabin) 6. 解离理论(Janet)和新离解理论(Hilgard) 6. 双重人格说 (法国 皮内) 7. 过载理论 (Kapas) 7. 巴甫洛夫学说 (过渡相理论 兴奋与抑制) 8. 生理代谢学说 (法国 麦且撒) 9. 高度信任,抱持感 • 本人创立的理论: 抱歉,省略啦!
十、催眠易感性的估计
1. 年龄: 少年 > 青年 > 中年 > 老年
传统:婴幼儿和70岁以上老年人不适合催眠治疗
2. 性别: 女性 > 男性 3. 性格: 偏执性格比较难催眠 4. 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高的人比较难以催眠
十一、催眠注意事项
1. 不是谁都可以学习催眠术。 2. 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催眠治疗。 3.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催眠治疗。 4. 为异性催眠治疗, 应避免在浅中度催眠状态下身体接 5. 触, 以免发生严重移情。另外, 还应有家属或者其
催眠的普遍性
任何陶醉和忘情、浑然忘我的 状态,基本上都是都是催眠的结果。 催眠本质上是自我催眠。

催眠疗法的原理与应用

催眠疗法的原理与应用

催眠疗法的原理与应用前言催眠疗法是一种通过诱导催眠状态,利用暗示和建议来干预和调整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催眠疗法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心理和行为障碍的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催眠疗法的原理和应用,并说明其在不同领域的成功案例。

催眠的原理催眠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它包含着放松、专注和扩张意识等特征。

人们在催眠状态下更易接受暗示,并对外界的影响较为敏感。

催眠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放松:催眠状态下人体肌肉松弛,呼吸变缓,血压下降等生理反应表明身体进入了一种放松状态。

这种身体上的放松有助于降低焦虑、抑制冲动等不良情绪和行为。

专注:催眠状态下个体更加集中注意力,能够抑制外界干扰,聚焦于治疗目标。

这种专注力有助于加深对恶性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认识,从而为患者提供认知重构和行为调整的机会。

暗示:催眠通过暗示来影响患者的心理和行为。

暗示是通过语言、动作和情境等方式传递给患者的指令或建议。

在催眠状态下,患者对暗示更加敏感,更容易接受并采纳。

催眠疗法的应用1. 心理障碍的治疗催眠疗法在心理障碍治疗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

例如,在焦虑障碍的治疗中,通过深度放松、正向暗示等手段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紧张情绪,并建立积极自信的心态。

在抑郁障碍的治疗中,催眠可以帮助患者重塑积极乐观的自我形象,并摆脱负向思维模式。

此外,催眠还可以应用于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多种心理障碍的治疗中。

2.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催眠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中也具有一定效果。

例如,在中风后遗症康复中,通过催眠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肢体功能,并促进神经再生。

在帕金森氏症患者中,催眠可以缓解运动障碍,并改善生活质量。

3. 疼痛管理催眠疗法在缓解各类疼痛中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诱导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医生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暗示,从而降低或消除疼痛感受。

此外,在术后恢复、癌症等终末期护理以及孕产期镇痛中,催眠也被广泛应用。

催眠治疗成功案例1. 抑郁障碍一名长期患有抑郁障碍的女性,在药物治疗无效后接受了催眠治疗。

催眠方法-催眠疗法的种类

催眠方法-催眠疗法的种类

催眠方法-催眠疗法的种类催眠疗法是应用催眠术使人进入催眠状态,并以暗示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由于在催眠状态下,患者能顺从治疗者的指令,所起的效果要比在意识清晰状态下的暗示更为理想。

诱发催眠的方法各异,命名繁多,至今仍无统一的分类,现根据不同的施术方式、时间和条件,把催眠术的种类划分如下:(1)按施术者来分:①自我催眠,即自己为自己进行催眠的方法;②他人催眠,即由催眠师负责施行的催眠方法。

(2)按暗示条件来分:①言语催眠,即运用语言进行暗示的催眠法;②操作催眠,即非言语性的催眠法,它是运用行为、动作、音乐或电流等作为暗示性刺激,达到催眠状态。

(3)按意识状态来分:①觉醒时催眠,即在意识清晰时进行暗示性催眠;②睡眠时催眠,即在睡眠状态下进行催眠。

(4)按配合情况来分:①合作者催眠,即对自愿或合作者进行催眠;②反抗性催眠,即对不合作者进行催眠。

(5)按进入催眠的速度来分:①快速催眠,即在瞬间进行催眠状态的方法;②慢速催眠,即逐渐使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

(6)按受术的人数来分:①个别催眠,即施术者对单一受术者进行催眠;②集体催眠,又称小组催眠,即对一群体同时进行催眠。

(7)按距离来分:①近体催眠,即面对面的为受术者催眠;②远离催眠,即施术者与受术者相距甚远进行催眠,如电话催眠、书信催眠和遥控催眠等。

(8)按客观因素来分:①自然催眠,即受客观自然条件的影响产生的自然的催眠现象,如汽车驾驶员出现的公路催眠等;②人工催眠,由施术者来进行的催眠,即他人催眠。

(9)按催眠程度来分:①深度催眠,即受术者达到深层催眠状态,如呈僵直或梦行状态;②中度催眠,即受术者达到中层催眠状态,如呈无力、迷茫状态;③浅度催眠,即受术者进入浅层催眠状态,如呈宁静、,肌肉松弛状态。

(10)按催眠对象和手段来分:①人的催眠,即使人进入催眠状态的催眠术;②动物催眠,即使动物进入催眠状态的催眠术;③麻醉药物催眠,即应用麻醉药物,如阿米妥钠、硫喷妥钠等麻醉药物,使人进人催眠状态;④非麻醉药物催眠,即用无麻醉作用的药物作为暗示性刺激,以达到催眠的方法,如使用葡萄糖酸钙等药物。

心理医生催眠治疗法

心理医生催眠治疗法

心理医生催眠治疗法在心理医学领域,催眠治疗法一直备受关注。

许多心理疾病患者通过催眠治疗获得了显著的改善。

本文将介绍心理医生使用催眠治疗法帮助患者克服心理困扰的过程和效果。

催眠治疗的基本原理催眠治疗是一种通过引导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利用暗示和建议来改变其行为、感受和认知的治疗方法。

在催眠状态下,患者更容易接受积极的建议,消除负面情绪,并改变不良习惯。

心理医生通过催眠,可以帮助患者深入潜意识,找到问题根源并做出积极变化。

适用范围催眠治疗法可以应用于多种心理疾病和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此外,催眠治疗也被广泛用于改变不良习惯,如吸烟、酗酒等。

对于一些难以用传统心理治疗方法解决的问题,催眠治疗常常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治疗过程心理医生在进行催眠治疗时,通常会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心理问题。

然后,医生会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并向其解释催眠的过程和原理。

在催眠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语言暗示和视觉导向引导患者进入放松状态,使其意识逐渐集中,注意力逐步聚焦。

一旦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医生会使用一系列的暗示和建议,帮助患者改变消极情绪、思维模式和行为。

医生可能会让患者回忆起一些积极的经历,或者重建一些愉快的场景,以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

疗效评估催眠治疗通常需要多次会诊,以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

在每次治疗后,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症状改善情况,以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如规范用药、定期复诊等。

结语心理医生催眠治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能够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和挑战。

在接受催眠治疗时,患者应坚信自己可以得到康复,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中,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更多的患者能够认识到催眠治疗的益处,并勇敢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走出心理困境,重新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与催眠治疗:催眠治疗的原理和效果

心理学与催眠治疗:催眠治疗的原理和效果

心理学与催眠治疗:催眠治疗的原理和效果引言:-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催眠治疗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催眠状态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和改善身心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催眠治疗的原理和效果,并讨论其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应用一、催眠治疗的原理:1. 定义催眠:催眠是一种放松和集中注意力的状态,通过催眠师的引导和建议,患者能够进入一个放松且易于接受思想建议的状态。

2. 催眠的状态:在催眠状态下,人们意识上的活动减少,同时对建议和指示更加敏感和易接受。

这种状态下,人们的大脑频率降低,进入阿尔法波节律。

3. 催眠的原理:催眠是通过改变个体的意识和思考方式来产生积极的心理效果。

催眠师通过提供建议和暗示来帮助患者调整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认知,从而解决心理问题。

二、催眠治疗的步骤:1. 准备阶段:催眠治疗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催眠师与患者进行初步的交流,了解患者的问题和需求。

同时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和目标。

2. 催眠诱导:催眠师通过声音、肢体动作和建议引导患者进入催眠状态。

这可以通过声音轻柔的音调和患者的目视集中实现。

3. 催眠加深:一旦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催眠师会继续通过建议和暗示加深患者的催眠状态。

通过引导患者深度放松和专注于催眠师的声音,加强催眠效果。

4. 催眠疗程:在催眠状态下,催眠师会使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患者处理心理问题。

这可能包括图像化、回想、冥想等。

催眠师会针对患者的问题和目标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暗示。

5. 催眠唤醒:催眠师会逐渐引导患者从催眠状态中唤醒,回到清醒状态。

在唤醒过程中,催眠师会提供积极的建议和暗示,帮助患者自信和放松。

三、催眠治疗的效果:1. 视觉和听觉注意力的改变:催眠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集中注意力,放松思维并提高专注度。

这对于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自控力薄弱的人特别有效。

2. 情绪和心理疾病的缓解:催眠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处理心理创伤、恐惧、压力和抑郁等情绪问题。

通过改变思维模式和增强积极认知,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情绪困扰。

学点心理治疗知识(二十六)催眠和催眠疗法

学点心理治疗知识(二十六)催眠和催眠疗法

指 令 转换 , 医 生 的 暗 示 治 疗 就 可 发 挥 更 大 的
作 用 。治 疗 者 可 采 用 直 接 暗 示 或 催 眠 分 析 的
方 法 为患者 进行 心 理治疗 。
了 一 次 成 功 的 催 眠 ,你 醒 后 会 精 力 充 沛 , 心
情 愉快 , 你 现 在 快要 醒 了。待 我数 到 1 0时 , 你 会 完 全 醒 来 。注 意 我 开 始 数 了 , 1 、 2、 3 … …
用 模拟 、 想 象 或 做年 龄 倒退 性 暗示 等 进 行心 理治疗 , 可认 识 或 缓 解 相关 症 状 ; 还 可 借 此 收 集相 关 信 息 , 为进 一 步 的心 理 分析 治疗 提
但 必 须 要 由经 过 专 业 训 练 的 治 疗 者 操 作 , 以
免 滥 用 和 产 生 不 良的 后 果 。
经性呕吐 、 顽 固性 呃逆 、 性 功 能 障 碍 等 也 有
后 就 恢 复 ;也 可 暗 示 病 人 做 一 些 动 作 或 讲
话, 纠 正 其 不 良行 为 或 习 惯 ;或 根 据 其 病 状
或 其 它 心 理 问题 ,暗示 其 会 如 何 如 何 等朝
着 良好 与 健 康 方 面 转 化 。 催 眠 分 析 是 让 患 者 回忆 起 被 遗 忘 的创 伤 经 历 或 不 良体 验 , 畅述 内心 隐秘 ,倾 吐压 抑 在 内心 深 处 的矛 盾 , 以此进行 心理分 析 、 疏导 , 达 到 精 神 宣
示指令 : “ 我 现 在 告 诉 你 ,经 过 催 眠 治 疗 , 你 的情 绪将 变 得平 静 , … … 今 后 不 要 再 想 从 前 那 些 不愉 快 的事 情 ……你 的头 脑会 清 新 , 食 欲 会 增加 ……每 次催 眠后 都能 安 然入 睡 , 失 眠会 得 到改 善 … …你 将 成 为 一 名 心 身健 康 的好 学 生 …… ” 首次治疗后 , 就 自觉 心 情 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层面趋窄化
催眠状态的受试者,其知觉意识虽 依然存在,而在注意的层面上,却趋 于窄化,对周围环境中的刺激不再注 意,只注意催眠师的指示。如果催眠 师要求受试者只注意听他所讲的话, 受试者就会听不到周围其它声音。
旧记还原现象
受试者在清醒时,对某些陈年旧事, 往往不能记忆。可是,进入催眠状态 的受试者,当被询及陈年旧事时,他 却能陈述历历。
催眠与催眠治疗
心理回归(倒退)治疗:在催眠状态下,你能回想起八辈 子以前的自己,阿哈,原来是只“猫”!!!
催 眠及催眠疗法
Hypnosis and Hypnotherapy
• Hypnos是希腊文,起源于四千八百多 年前古希腊神话中的第三代主管„快 乐与自在‟的„睡神‟,也代表最基 本的生理元素之一„睡眠‟。
• (6)最早专业催眠杂志于1786年出版,近 200年有139种国际性催眠杂志出现。 • 催眠不仅用于心理治疗,在牙医、免 疫、癌症治疗和心身疾病等方面有一定的 用途。
催眠的概念
催眠
受试者通过催眠师(或受试者自己) 一定的诱导或暗示,从而进入到一种注 意和感觉被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的,既不 同于睡眠又不同于觉醒的特殊的恍惚意 识状态,又称为催眠状态(hypnotic state)。
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主动性反应降低 注意层面趋窄化 旧记还原现象 知觉扭曲与幻觉 催眠中角色扮演 暗示接受性增强 催眠中经验失忆
主动性反应降低
在催眠状态,受试者在意识层面 没有真正进入睡境,仍然保有意识, 但其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却大为减低。 他不主动表现任何活动,倾向于按 催眠师指示去行动。
催眠操作方法
测试催眠感受性: 催眠前准备:环境、受术者、催眠师。 诱导前与受术者建立合作关系: 催眠实施: 测试催眠程度: 心理治疗: 催眠状态唤醒: 催眠后交谈:3~5分钟。
环境
催眠治疗的环境应该布置得使患者易于进入 催眠状态。 一般约10平方米左右为宜。 简单素雅,空气清新,光线暗淡柔和,室温 舒适,周围环境肃静.
• 由宗教向科学过渡的重要人物
• Gassner神父
• 科学的开始——不同于与宗教相关的催 眠
• (1)麦斯默(1734-1815催眠鼻祖)——磁疗 法 • (2)布雷德(1795-1860)——首次提出 “催眠”一词:一种类似睡眠的行为以及由 此造成的状态。他认为催眠的发生源于眼睛 长时间凝视某物体后出现的视神经疲劳
催眠诱导
催眠诱导的方法: 凝视法:布雷德法 语言法:语言暗示 触摸法 节拍法 逐步放松法
放松法
想象性放松 听音乐 深呼吸放松法
渐进性肌肉放松法
深呼吸放松法
深呼吸放松法
渐进性肌肉放松法
准备:安静、坐沙发或卧床,集中精力 放松:
体验肌肉的紧张 深呼吸 上肢:双手、双臂 下肢:双脚、小腿、大腿 头部:额头、双眼、牙齿、头 躯干:胸部、腰部
• (3)巴黎学派认为催眠是病理性的 • (4)南锡学派不同意巴黎学派的观点, 并首次提出暗示在催眠中的重要作用, 并发展了言语性暗示来代替传统的凝 视法。主要代表人李厄保,伯恩海姆 等。
• (5)弗洛伊德 • 弗洛伊德倾向于认为,催眠法主要是 心理方面的尽管其中包含着神经与肌肉的 过度兴奋状态。 • 弗洛伊德认识到催眠术对于治疗神经病有 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有些病人不容易被催 眠。二是通过催眠治疗病人,有时一种症 状消失了,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症状。
暗示性与催眠感受性
暗示性 催眠感受性 催眠感受性测试
暗示
暗示(suggestion):
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 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其作用往往 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 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 或信念。 暗示是催眠的核心和基础
暗示的分类
按目的性:自然暗示、有意暗示; 按效果分:积极暗示、消极暗示; 按方式分:自我暗示、他人暗示。
催眠感受性测试
非标准测试法:
后倒法 凝视法 闭目放松法 双臂摆动法
躯体摆动法 手指勾扣法 上臂悬浮法 垂头法
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
5~12分者,可能进入催眠状态; 8~12分者,可能进入深度催眠状态。
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
视觉分辨力
12
14
视觉分辨力
嗅觉的灵敏度
记忆力
平衡功能
深度催眠
• 深化催眠的用意在使受试者更加深入催眠 状态,技巧就在于如何诱导受试者更『专 注』在一件重复操作上,再加以放松深化 的暗示,如此潜意识会更易于接受暗示。 方法不限于以下几种,你可依此要领发展 自己的深化方式。
深度催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操作
连续加深诱导法 间断加深诱导法 深呼吸加深诱导法 数加深诱导法 想象加深诱导法 下楼梯法 下电梯法
『对....当我从1数到10时...你的身体会像那天 上的云一样...愈来愈轻...愈来愈放松...』 『 1...对...看着天上的云...感觉要与那些云融为 一体...2...身体觉得更加舒服...3...更放 松 ...4...像天上的云一样软棉棉的...5...身体愈 放松就会感到愈来愈轻飘的感觉...6...如果觉得 身体变轻了...就让它发生吧...7...更加的放松 ...8....愈来愈觉得舒服...9...更放松 了 ...10...完全的放松...让你的身体自由的飘浮.. 』
催眠术的概念
催眠术(hypnotism):
诱导或暗示受试者进入到这种特殊 心理状态的方法称为催眠术。
催眠治疗(hypnotherapy) :
运用催眠手段,将患者引入催眠状态, 在这种特殊心理生理状态下,通过治疗者 的特定暗示指导语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 心理治疗方法。
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希尔 嘉(Hilgard,1965)氏实验观察发 现,在催眠状态下受试者在心理上 一般显示以下七种特征:
深呼吸加深诱导法
你已进入催眠状态,你会感受到非常的 放松、舒服,……下面,请你按我的话去做、 去体验,你将会感到更加的放松、更加的舒 服。……请用腹式呼吸,下面请你慢慢地、 深深地吸气;再慢慢地、静静地呼气;…… 请你认真体验每次呼吸的感受,你会感到, 每一次呼吸都会使你更加的放松,每一次呼 吸都会使你进入到更深的催眠状态。
影响催眠感受性的因素
受试者对催眠一事的态度与对催眠师的信赖 感; 受试者的性格与身心条件:(1)平常喜欢沉 思幻想的人;(2)在生活中善于心向专注而 不易因外在刺激而分心的人;(3)希望从催 眠中获得新鲜意识经验的人。
催眠感受性测试
标准测试法:
暗示性测试法:嗅觉的灵敏度、平衡功能、 记忆力、视觉分辨力 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 姿势改变、闭眼、手下垂、手定位、 手指并拢、手臂僵硬、两手合拢、失忆 幻觉、眼睛失控、醒后暗示、口语抑制
连续加深诱导法
你现在已真正地放松了,深深地 沉睡了……完全放松了,沉睡 了,……你在认真听我所说的 话,……你会慢慢体验到,你在更深 地放松,深深地放松,……你睡得更 沉了,越来越沉,……。
间断加深诱导法
你已进入催眠状态,你会感到非 常的舒服、放松,……我现在将你唤 醒,当你醒来时,你会感到非常的舒 服、轻松。之后,我会让你重新进入 催眠状态,当再次进入催眠时,你会 很快处于比现在更深的沉睡状态,你 会感到更加的放松、舒服,处于更深 的催眠。……
暗示接受增强
对催眠师的指令的盲目服从,甚 至可以毫不置疑地接受明显不合乎逻 辑的说教或指令,而且完全依照暗示 行动,即表示暗示接受性高。 暗示失去痛觉 暗示身体僵直
僵硬如木头
催眠中经验失忆
在催眠师的暗示诱导下,让受试 者在恢复清醒后忘却催眠状态中的一 切经验。 像这种由暗示而产生的催眠中经 验遗忘现象,称催眠过后失忆 (posthypnotic amnesia)。
暗示性
暗示性(suggestibility): 指受试者接受暗示的能力。暗 示性的高低往往因人而异。 暗示疗法: 通过心理暗示,解除来访者疑虑, 改善不良心境,减轻精神负担,治疗 疾病的一种方法。
暗示疗法
催眠感受性
催眠感受性(hypnotic susceptibility):
受试者对催眠暗示性刺激量的敏感程度, 或者进入催眠状态的难易程度。 约10%~20%人易被深度催眠; 约5%~10%人难以或不能被催眠; 其他大部分人处于中间状态。
知觉扭曲与幻觉
错觉之外、幻觉(hallucination)。
正幻觉(positive
hallucination):如看见 前面站着一个人(其实没有); 负幻觉(negative hallucination):对站在 面前的人根本视若无睹。
催眠中角色扮演
催眠状态下,听从催眠师的指 示,扮演与其本人原来性格不同的 另一角色,并表现出符合于该角色 的一些复杂行为。
数数加深诱导法
你已进入催眠状态,下面我将通过数数, 使你渐渐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我将从1数到 20,每数一个数,你都会感到催眠状态在进 一步加深。当我数到20时,你会进入很深的 催眠状态。……好,我现在开始数数, 1、……你的催眠状态开始加 深,……2、……3、4……你的催眠状态正在 加深,……5、6、7……你的催眠状态越来越 深了,……8、9你正在进入更深的催眠状 态,……18、19……你已经进入很深的催眠状 态了……
测试接受暗示的能力
《Script 3》 『其实,催眠没有什么啦,来,我们来做 个小实验,您就会大概体会到催眠时的状 态了....您不必要做什么,只要照着我的 指示做就可以了,五分钟就可以了.....』
催眠诱导
催眠诱导语:
语音平抑; 语意单调; 语句重复。
也有不用语言,仅靠动作的诱导
催眠诱导的要点: 催眠引导法有千千百百种,只要 了解了催眠产生的『原理观念』,其 实是可以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催眠引导 法的,催眠引导的重点不在于这些 『仪式性步骤』,而是催眠师要了解 催眠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即可掌握每 一种引导法的应用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