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合集下载

钢结构防火涂料标准规范

钢结构防火涂料标准规范

钢结构防火涂料标准规范我国现行标准规范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对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分类和质量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对超薄型、薄型、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产品,分别进行2±0.2mm、5±0.2 mm和25±2mm三个标准涂层厚度的型式检验,将检验结果(涂层厚度和耐火性能试验时间)作为该产品型式认可证书的产品名称和规格型号的证书内容。

1钢结构防火涂料分类:钢结构防火涂料按使用场所可分为:a) 室内钢结构防火涂料:用于建筑物室内或隐蔽工程的钢结构表面;b) 室外钢结构防火涂料:用于建筑物室外或露天工程的钢结构表面。

钢结构防火涂料按使用厚度可分为:a)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小于或等于3 mm;b) 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大于3 mm且小于或等于7 mm;c) 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大于7 mm且小于或等于45 mm。

2涂层厚度与耐火极限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生产厂家,由于原材料、生产工艺、配方等因素,其产品质量是不同的。

相同的生产厂家、相同类型的不同批次的产品,其产品质量也存在差异。

如表3所示。

表3、某厂家钢结构防火涂料耐火极限检测数据由表3可以看出,相同类型不同批次的防火涂料,其涂层厚度与耐火极限的相关性不大。

从理论上讲,同一批次的防火涂料,在一定范围内,涂层厚度与耐火极限之间的函数应该是相关的。

但由于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耐火极限与涂层厚度是在试验室条件下测出的,与施工现场的技术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尚不具备对施工中的喷涂厚度进行换算的技术条件。

为了进行验证,我们选择了同一生产批次的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按不同的喷涂厚度进行了耐火极限的试验检测。

其结果列于表4。

从中可以看出,耐火极限是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的,但由于本专题经费有限,不能进行更多的试验,因此,不能确定涂层厚度与耐火极限的相关性大小。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概述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是指涂层厚度不超过3毫米的钢结构防火涂料,属于膨胀型防火涂料,可采用喷涂、刷涂或滚涂施工,一般使用在要求耐火极限2小时以内的建筑钢结构上,如可对一类建筑物中的梁楼板与屋顶承重构件,二类建筑中的柱、梁、楼板、各种轻钢梁、网架等进行有效防火保护。

超薄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与厚涂型和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相比,品种粒度更细、涂料层更薄,施工方便,经济,装饰性更好,在满足钢结构防火要求的同时,也能满足人们高装饰性要求;可广泛使用于工业厂房、体育场馆、候机楼、高层建筑等装饰要求很高的钢结构的防火保护,也适用于船舶、地下工程、电厂、机房等要求很高的设施内的木材、纤维板、塑料、电缆等易燃基材的防火保护,是目前消防部门大力推广的品种。

防火机理防火机理主要是涂料受火时膨胀发泡,形成致密的防火隔热层,该防火层延缓了钢材的温升,提高了钢构件的耐火极限。

(1)防火涂料本身具有难燃或不燃性,可隔绝被保护的可燃性基材,使其不直接与空气、火焰接触,延缓基材着火燃烧;(2)防火涂料遇火受热分解放出不燃性的惰性气体,冲淡被保护基材受热分解放出的易燃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抑制燃烧;(3)含氮、磷的防火涂料受热分解放出一些活性自由基团,与有机自由基结合,能中断燃烧发生的链式反应,抑制燃烧;(4)膨胀防火涂料遇火膨胀发泡,形成较厚的蜂窝状炭质泡沫隔热层,封闭被保护基材,能有效阻止热量和氧气向钢材传递。

基本组成主要由基料、膨胀阻燃体系、颜填料、溶剂和助剂组成,其中膨胀阻燃体主要由脱水催化剂、成炭剂、发泡剂组成。

(1)基料。

基料树脂是涂料中的主要成膜物质,基料的性质对形成涂层的物理化学性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要求基料能与整个涂料体系协同,且对钢材有防腐蚀性能。

烯酸树脂是常用的基料之一,它能使涂层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及防火强度。

(2)催化剂。

催化剂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和改变涂层的热分解进程,如促进涂层内含羟基的有机物脱水炭化形成不易燃的三维空间结构的炭质层,减少热分解可燃性产物的量等。

钢结构薄型防火涂料耐火极限

钢结构薄型防火涂料耐火极限

河北泊腾室内钢结构薄型防火涂料NB(BT-02)通过GB14907-2018《钢结构防火涂料》、CCCF-CPRZ-17:2019 《消防类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火灾防护产品防火材料产品》检测标准检测。

钢结构薄型防火涂料是3mm-7mm(实际厂家报告现在5mm左右),新规薄型耐火时间2小时工程中钢结构薄型防火涂料的厚度一般根据厂家的检测报告确定。

我公司钢结构薄型防火涂料厚度是:
2.0小时的耐火极限,厚度是4.8mm±0.2mm
1.5小时的耐火极限,厚度是3.2mm±0.2mm
1.0小时的耐火极限,厚度是
2.3mm±0.2mm
钢结构薄型防火涂料NB(BT-02)应用于室内外露钢结构、轻型屋盖钢结构及装饰要求不高的钢结构,耐火极限在1.5小时(部分省市改为2小时)及以下时,通风不良的环境;现场条件出现用火情况,如电焊等。

钢结构薄型防火涂料NB(BT-02)使用要求:0摄氏度以下;外观要求平整的构件;隐藏钢结构。

河北泊腾生产的各种颜色,各种型号的防火涂料得到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钢结构薄型防火涂料畅销全国各地。

河北泊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防火涂料,钢结构防火涂料,室内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室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室内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防火涂料大型生产厂家,公司坚持以合格的产品,经验丰富的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队伍,各种颜色及型号的室内钢结构防火涂料验收一站式服务,为广大新老客户朋友解决防火涂料领域的后顾之忧,欢迎新老朋友前来我公司参观、指导、洽谈业务。

防火涂料知识

防火涂料知识

防火涂料知识建筑防火是消防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而防火涂料又是防火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防火涂料是指涂装在物体表面,可防止火灾发生,阻止火势蔓延传播或隔离火源,延长基材着火时间或增加绝热性能以推迟结构破坏时间的一类涂料。

按用途和使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饰面型防火涂料、电缆防火涂料、钢结构防火涂料、预应力混凝土楼板防火涂料等。

我国防火涂料的发展,较国外工业发达国家晚15~20年,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

尤其是钢结构防火涂料,从品种类型、技术性能、应用效果和标准化程度上看,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几年,其需求量成倍增长,这与钢结构建筑的迅速发展是分不开的。

1.钢结构防火涂料钢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结构的一种形式,以其强度高、质量轻,并有良好的延伸性、抗震性和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在建筑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超高层及大跨度建筑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截止1990年底,世界上高200m以上的100栋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占了7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加强,钢结构应用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迅速增长。

据1995年的统计资料,我国建成的100幢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占37%,多数是近几年兴建的。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发展,钢结构在我国建筑业的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但由于钢结构自身不燃,钢结构的防火隔热保护问题曾一度被人们忽视。

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及有关机构的试验和统计数字表明,钢结构建筑的耐火性能较砖石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差。

钢材的机械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5000℃左右,其强度下降到40%~50%,钢材的力学性能,诸如屈服点、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荷载能力等都迅速下降,很快失去支撑能力,导致建筑物垮塌。

因此,对钢结构进行保护势在必行。

钢结构防火涂料刷涂或喷涂在钢结构表面,起防火隔热作用,防止钢材在火灾中迅速升温而降低强度,避免钢结构失去支撑能力而导致建筑物垮塌。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对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究和应用就展开了积极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就,至今仍是方兴未艾。

我国现行标准规范GB 防火涂料

我国现行标准规范GB 防火涂料

我国现行标准规范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对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分类和质量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对超薄型、薄型、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产品,分别进行2±0.2mm、5±0.2 mm和25±2mm三个标准涂层厚度的型式检验,将检验结果(涂层厚度和耐火性能试验时间)作为该产品型式认可证书的产品名称和规格型号的证书内容。

一、钢结构防火涂料按使用场所可分为:a) 室内钢结构防火涂料:用于建筑物室内或隐蔽工程的钢结构表面;b) 室外钢结构防火涂料:用于建筑物室外或露天工程的钢结构表面。

钢结构防火涂料按使用厚度可分为:a)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小于或等于3 mm;b) 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大于3 mm且小于或等于7 mm;c) 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大于7 mm且小于或等于45 mm。

二、涂层厚度与耐火极限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生产厂家,由于原材料、生产工艺、配方等因素,其产品质量是不同的。

相同的生产厂家、相同类型的不同批次的产品,其产品质量也存在差异。

如表3所示。

表3、某厂家钢结构防火涂料耐火极限检测数据涂料名称产品批次编号涂层厚度(mm) 耐火极限(min)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CB – 1 2.68 > 120CB – 2 1.80 > 90CB – 3 1.50 > 90CB – 4 2.53 112CB – 5 2.57 61CB – 6 0.68 > 30CB – 7 1.18 33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B – 1 4.68 > 160B – 2 8.20 141B – 3 4.80 120B – 4 4.80 120B – 5 3.39 > 90B – 6 3.50 87B – 7 4.70 110B – 8 1.20 > 32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H – 1 30.0 212H – 2 30.8 130H – 3 26.0 > 180H – 4 37.0 > 180H – 5 30.0 180H – 6 38.7 182H – 7 20.0 > 120H – 8 17.8 98由表3可以看出,相同类型不同批次的防火涂料,其涂层厚度与耐火极限的相关性不大。

PPG SteelGuard FM550 室外超薄型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产品说明书

PPG SteelGuard FM550 室外超薄型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产品说明书

STEELGUARD FM 550室外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FM550共三页2011 年 9 月版简介高固体、超薄、膨胀型,经独立测试符合防火要求的钢结构防火涂料主要性能- 提供最长钢结构防火保护时间长达150 分钟- 室外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也可应用于室内- 对现场施工或非现场施工均适合- 单道成膜的厚度可高达1500 微米- 对干燥的室内环境(C1)可以不需要面漆的保护- 可以在无面漆保护下在大气环境下暴露最长可达12 个月的时间,前提是按照防火涂料施工指南进行正确施工,并且不能连续长时间接触水、高温高湿或其他浸入环境- 通过了中国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按照G B14907进行的型式检验认可和其他国际权威防火测试中心论证颜色与光泽白色-无光基本数据(20o C)(1克/厘米3 = 8.25 磅/美加仑;1米2/升 = 40.7 英尺2/美加仑)(混合后产品的数据)比重 1.3 克/厘米3体积固体含量68±3%挥发性有机成分(VOC)最大293 克/公斤(按照1993/13/EC,SED标准)最大325 克/升(按照UK PG6/23(92)附录3)推荐干膜厚度正常的单道膜厚为200 至1500 微米注意:所需的干膜厚度必须根据认可证书的要求理论涂布率0.97 米2/升,700 微米厚*表干时间30 分钟*覆涂时间自身覆涂:最少时间为 6 小时* 覆涂配套的面漆:最少时间为48 小时* 最大覆涂时间:没有限制*贮藏期(阴凉干燥处)至少12 个月*见附表推荐底材-兼容配套的底漆,表面干燥、完好并且无污染物状况与温度-在施工和干燥过程中,底材的温度应至少高于露点3o C 以上-施工时底材温度应该高于5o C 且低于50o C-施工时相对湿度必须低于85%室外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FM5502011 年 9 月版使用说明-彻底搅拌直至均质无结块为止-过多的稀释剂会导致抗流挂性能降低无气喷涂 推荐稀释剂 需要时添加量可达 5%的稀释剂 21-06枪嘴雾幅 20-50o,取决于钢构件的形状枪嘴孔径 约 0.48-0.63 毫米(=0.019-0.025 英寸)枪嘴压力20 兆帕(=约 200 公斤力;2800 磅/英寸 2)注意:推荐使用内部滤网,尺寸为 30 目/500 微米刷涂只作局部补涂和小块修补 推荐稀释剂 无需添加任何稀释剂清洗用溶剂 稀释剂 21-06安全防范对于涂料及推荐的稀释剂详见安全表 1430、1431 和相关材料的安全数据 本产品为溶剂型涂料,使用时必须避免吸入漆雾和溶剂,并尽量不使皮肤 和眼睛暴露,避免接触到未干的油漆附表膜厚与涂布率刷涂时最大干膜厚度:300 微米自身覆涂覆涂间隔时间,对 STEELGUARD FM 550,干膜厚度 700 微米覆涂 STEELGUARD 2458覆涂间隔时间,对 STEELGUARD FM 550,干膜厚度 1000 微米室外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FM5502011 年 9 月版覆涂其他兼容配套的面漆覆涂间隔时间,对 STEELGUARD FM 550,干膜厚度 1000 微米干燥时间表,干膜厚度 700 微米应考虑到实际干燥时间会根据周边环境状以及实际施工膜厚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责任范围- 本文件中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及资料,是基于我们所确信的实验室结果,仅作指导实践用。

钢结构防火涂料工程应用技术规程

钢结构防火涂料工程应用技术规程

设计要求大于或等于3.0h时,应采用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4)室外或露天工程的钢结构严禁选用室内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5)腐蚀环境下,宜选用室外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3.0.64施工质量控制4.1一般规定4.1.1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施工。

4.1.24.1.34.1.4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结构防火涂料产品,应具有由生产厂家提供的防火性能检验报告、产品认证证书、产品合格证及产品说明书等技术文件,其。

4.1.54.1.64.1.74.1.84.1.94.2.11,234.2.24.2.34.2.44.2.5操作时,喷枪与工件的距离宜为250~400mm;喷枪尽量垂直于工件表面;相邻喷涂带上应有三分之一重叠;使用金属或非金属刮刀,如硬胶皮片、玻璃钢刮刀、牛角刮刀等进行涂刮;,4.2.64.2.7235.0.1 钢结构防火涂料工程应按检验批进行施工质量验收。

5.0.2 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加,填写《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附录A)。

5.0.3施工检查,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加,填写《防火涂层分次施工检查记录》(附录B)。

5.0.4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质量验收前,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厚度、外观质量和膨胀性能进行检测。

检测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D的要求。

检测不合格的应进行补刷,并重新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质量验收。

5.0.5施工质量验收时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1涂装专项施工方案;2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3防火涂料产品的见证取样检验报告;4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5防火涂层分次施工检查记录;6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7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工程检测报告8工程变更记录。

5.0.5施工验收应由施工单位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参加并共同签署验收意见。

附录A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单位工程名称单位工程编号工程地点部位或构件名称测量仪器名称及规格型号测量仪器量程、分辨率附录D 防火涂料膨胀性能的测定方法D.0.1 膨胀型防火涂料的膨胀性能,可采用下列实验室检测方法:1仪器不燃性测定仪、涂料膨胀测量容器。

薄质 厚质 涂料 标准

薄质 厚质 涂料 标准

我国现行标准规范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规定:
1、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小于或等于3mm;
2、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大于3mm且小于或等于7mm;
3、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大于7mm且小于或等于45mm。

钢结构厚型防火涂料是什么?
钢结构厚型防火涂料是指涂层厚度大于7 mm,小于或等于45 mm,呈粒状面,密度较小,热导率低,耐火极限在 2 h 以上的钢结构防火涂料。

钢结构厚型防火涂料是专为一级耐火等级钢结构承重构件的防火保护而设计、生产的厚涂型防火涂料。

该涂料喷涂于钢构件的表面后,遇火时依靠涂层自身的不燃性和低导热性形成耐火隔热保护层,迟缓火势对承重构件的直接侵袭,从而有效提高钢结构的耐火极限。

由于钢结构厚型防火涂料具有不腐蚀钢材、不与任何防腐底漆起化学反应、无刺激性气味、涂层质量轻(结构荷载重量相对也轻)、单位涂覆面积大、遇火时不产生烟气、不释放有害气体等特点,因此适用于各种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承重构件的防火涂装及防火保护。

1.5小时的防火涂料标准厚度?
钢结构1.5小时厚型防火涂料厚度是16mm,钢结构1.5小时厚型防火涂料石膏基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钢结构工程的防火保护,设计满足钢结构一、二耐火的等要求。

产品特性:
1、涂层薄、防火隔热性能不错。

2、防火、隔热各项性能指标完全达到或超过《GB14907-2018钢结构防火涂料》标准要求。

3、单组份、高固含量,施工简单方便。

4、涂膜外观平整细腻。

5、附着力强,坚固耐久,具有防火、防腐双重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4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钢结构实施防火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对钢结构防火涂料的使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使用涂层很薄、装饰性好、能方便刷涂施工、不受冬季严寒气候限制的新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市场首先出现了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新品种——超薄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与厚涂型和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相比,品种粒度更细、涂料层更薄,施工方便,装饰性更好,在满足钢结构防火要求的同时,也能满足人们高装饰性要求。

这种涂料特别适合飞机场、会展中心、文体活动场所等建筑物轻型钢屋架、球节钢网架、压型钢板及屋面板等防火与装饰的要求。

由于该类防火涂料涂层超薄,工程中使用量较厚型、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大大减少,从而降低了工程总费用,又使钢结构得到了有效的防火保护,是目前消防部门大力推广的品种。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是指涂层厚度不超过3㎜的钢结构防火涂料,它可采用喷涂、刷涂或辊涂施工,一般使用在要求耐火极限2h以内的建筑钢结构上,如可对一类建筑物中的梁、楼板与屋顶承重构件,二类建筑中的柱、梁、楼板、各种轻钢梁、网架等进行有效防火保护。

这类钢结构防火涂料的防火机理主要是涂料受火时膨胀发泡,形成致密的防火隔热层,该防火层延缓了钢材的温升,提高了钢构件的耐火极限。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中的多数产品属于溶剂型,主要由基料、阻燃剂、颜填料、溶剂和稀释剂组成。

在这类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究中,对基料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基料与防火添加剂的协同;二是涂料的室温自干性。

这类防火涂料常用的基料有环氧树脂、氨基树脂等。

这些树脂的自干性较差,而用于建筑物钢结构的防火涂料,不能高温烘干,若采用催化固化的方法又存在涂层理化性能和贮存稳定性差的问题。

因此,怎样合理地处理室温自干性与贮存稳定性及涂料的理化性能、装饰性等问题,是研究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涂料在受火时应与钢材具有较强的黏结性。

研究表明,解决这些问题的较好的办法是对树脂进行改性,即采用复合树脂作为该类防火涂料的基料。

阻燃添加剂对涂料的防火性能影响很大,它必须能与基料相互配合,在受火时组分间协调一致,膨胀发泡形成均匀、坚固、致密的防火隔热层。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构成及性能特点介于饰面型防火涂料和薄涂型钢结构膨胀防火涂料之间,其理化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类似于饰面型防火涂料,耐火性能试验同厚涂型和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也分室内与室外应用两种类型,但迄今为止,该类产品主要为室内型产品,优异的室外超薄型防火涂料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根据GB 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标准,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应满足表3-107中的技术要求。

表3-107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技术性能4.2 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施工工艺标准4.2.1总则4.2.1.1范围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钢结构的厚涂型和薄涂型防火涂料涂装施工工艺。

4.2.1.2参考标准及规范(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2)《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 8923(3)《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B 14907(4)《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904.2.2术语、符号4.2.2.1术语环境温度:防火涂料涂装施工时现场温度。

4.2.3基本规定4.2.3.1钢结构防火涂料的选用应符合《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Bl4907和《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90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4.2.3.2所选用防火涂料应是经主管部门鉴定合格,并经当地消防部门批准的产品。

4.2.3.3各种防火涂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指标的规定,应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4.2.3.4防火涂料涂装前,钢结构工程已检查验收合格,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4.2.3.5防火涂料涂装前,钢构件表面除锈及防锈底漆涂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定,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防火涂料涂装。

4.2.4施工准备4.2.4.1技术准备(1)图纸会审工作已经完成,具有图纸会审纪录。

(2)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编制防火涂料涂装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技术文件。

(3)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进度,进行技术交底。

4.2.4.2材料要求(1)品种规格防火涂料按照涂层厚度可划分为两类:B类: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一般为2~7㎜,有一定的装饰效果,高温时涂层膨胀增厚,具有耐火隔热作用耐火极限可达0.5~2h,又称为钢结构膨胀防火涂料。

H类: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一般为8~50mm,粒状表面,密度较小,热导率低,耐火极限可达0.5~3h,又称为钢结构防火隔热材料。

(2)质量要求各种防火涂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指标的规定,应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4.2.4.3主要工具(见表4.2.4.3)钢结构防火涂装工程主要机具表表4.2.4.3定(1)防火涂料涂装施工作业应由经消防部门批准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

(2)防火涂料涂装前,钢结构工程已检查验收合格,并符合设计要求。

(3)防火涂装前,钢构件表面除锈及防锈底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定,应彻底清除钢构件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物。

(4)防火涂装前,应对钢构件防锈涂层碰损或漏涂部位补刷防锈漆,防锈漆涂装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防火涂料涂装。

(5)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应在室内装饰之前和不被后续工程所损坏的条件下进行。

施工前,对不需要进行防火保护的墙面、门窗、机械设备和其他构件应采用塑料布遮挡保护。

(6)涂装施工时,环境温度宜保持在5~38℃,相对湿度不宜大于90%,空气应流动。

露天涂装施工作业应选择适当的天气、大风、遇雨、严寒等均不应作业。

4.2.5材料和质量要点4.2.5.1材料的关键要求(1)钢结构防火涂料材料的品种和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钢结构防火涂料应具备国家质量检测检验机构对产品的耐火极限检测报告和理化、力学性能检测报告.(3)钢结构防火涂料应具有消防监督部门颁发的消防产品生产许可证和该产品的合格证。

4.2.5.2技术关键要求(1)施工技术方案及技术交底内容完善。

(2)钢材表面除锈及防锈底漆涂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定。

(3)施工单位具备消防部门批准的施工准许证明文件,应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业操作人员施工。

4.2.5.3质量关键要求(1)防火涂料原材料质量控制。

(2)钢材表面除锈及防锈漆涂装质量控制。

(3)防火涂料涂装的涂层厚度和质量控制。

4.2.5.4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1)施工人员安全保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与使用以及施工安全生产措施等。

(2)施工机具使用方法及措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发生。

(3)高空作业安全措施,防止高空坠落等事故发生。

4.2.5.5环境关键要求(1)防火涂料喷涂前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污染其他构件半成品等。

(2)涂料不得随意倾倒,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4.2.6施工工艺4.2.6.1工艺流程4.2.6.2操作工艺(1)施工准备1)按照上述第4.2.4.4条规定进行基面处理、检查验收。

2)按照设计要求,采购防火涂料原材料并验收。

3)按照工程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施工人员和施工机具。

(2)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工艺及要求1)施工方法及机具一般采用喷涂方法涂装,机具为压送式喷涂机,配备能够自动调压的空压机,喷枪口径为6~12㎜,空气压力为0.4~0.6MPa。

局部修补和小面积构件采用手工抹涂方法施工,工具是抹灰刀等。

2)涂料配制单组分湿涂料,现场采用便携式搅拌器搅拌均匀;单组分干粉涂料,现场加水或其他稀释剂调配,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规定配比混合搅拌;双组分涂料,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配比混合搅拌。

防火涂料配制搅拌,应边配边用,当天配制的涂料必须在说明书规定时间内使用完。

搅拌和调配涂料,使之均匀一致,且稠度适宜。

既能在输送管道中流动畅通,而喷涂后又不会产生流淌和下坠现象。

3)涂装施工工艺及要求喷涂应分若干层完成,第一层喷涂以基本盖住钢材表面即可,以后每层喷涂厚度为5~lOmm,一般为7mm左右为宜。

在每层涂层基本干燥或固化后,方可继续喷涂下一层涂料,通常每天喷涂一层。

喷涂保护方式、喷涂层数和涂层厚度应根据防火设计要求确定。

喷涂时,喷枪要垂直于被喷涂钢构件表面,喷距为6~lOmm,喷涂气压保持在0.4~0.6MPa。

喷枪运行速度要保持稳定,不能在同一位置久留,避免造成涂料堆积流淌。

喷涂过程中,配料及往喷涂机内加料均要连续进行,不得停顿。

施工过程中,操作者应采用测厚针检测涂层厚度,直到符合设计规定的厚度,方可停止喷涂。

喷涂后,对于明显凹凸不平处,采用抹灰刀等工具进行剔除和补涂处理,以确保涂层表面均匀。

4)质量要求涂层应在规定时间内干燥固化,各层间粘结牢固,不出现粉化、空鼓、脱落和明显裂纹。

钢结构接头、转角处的涂层应均匀一致,无漏涂出现。

涂层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否则,应进行补涂处理,使之符合规定的厚度。

(3)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工艺及要求1)施工方法及机具一般采用喷涂方法涂装,面层装饰涂料可以采用刷涂、喷涂或滚涂等方法,局部修补或小面积构件涂装。

不具备喷涂条件时,可采用抹灰刀等工具进行手工抹涂方法。

机具为重力式喷枪,配备能够自动调压的空压机,喷涂底层及主涂层时,喷枪口径为4~6mm,空气压力为0.4~0.6Mpa;喷涂面层时,喷枪口径为1~2mm,空气压力为0.4MPa左右。

2)涂料配制料,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配比混合搅拌。

防火涂料配制搅拌,应边配边用,当天配制的涂料必须在说明书规定时间内使用完。

搅拌和调配涂料.使之均匀一致.且稠度适宜,既能在输送管道中流动畅通,而喷涂后又不会产生流淌和下坠现象。

3)底层涂装施工工艺及要求底涂层一般应喷涂2~3遍,待前一遍涂层基本干燥后再喷涂后一遍。

第一遍喷涂以盖住钢材基面70%即可,二、三遍喷涂每层厚度不超过2.5mm。

喷涂保护方式、喷涂层数和涂层厚度应根据防火设计要求确定。

喷涂时,操作工手握喷枪要稳定,运行速度保持稳定。

喷枪要垂直于被喷涂钢构件表面,喷距为6~lOmm。

施工过程中,操作者应随时采用测厚针检测涂层厚度,确保各部位涂层达到设计规定的厚度要求。

喷涂后,喷涂形成的涂层是粒状表面,当设计要求涂层表面平整光滑时,待喷涂完最后一遍应采用抹灰刀等工具进行抹平处理,以确保涂层表面均匀平整。

4)面层涂装工艺及要求当底涂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基本干燥后,方可进行面层涂料涂装。

面层涂料一般涂刷1~2遍。

如第一遍是从左至右涂刷,第二遍则应从右至左涂刷,以确保全部覆盖住底涂层。

面层涂装施工应保证各部分颜色均匀、一致,接槎平整。

4.2.7质量标准4.2.7.1 主控项目(1)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品种和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经过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