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复射孔技术研究及应用
复合射孔技术及在靖安油田的应用效果分析

20 0 6年 4月
油
气
井
测
试
第 l 5卷
第 2期
复合射孔技术及在靖安油 田的应 用效果分析
黄建 宁 卢永 宽
(. 油田工程 技术 管理部 1长庆 陕西西安 702 ; 2长庆油 田采油 三厂采 油工艺研究 所 10 1 . 宁夏银川 7 1 1 50 ) 0
厚度平均为 1 m 5m 。高能复合射孔 技术思路新颖 ,
射孔 与压 裂结 合 , 以 消 除 近井 地 带 污 染 及射 孔 压 可
复合射孔技术简介
1. 理 原
实伤害 , 大幅度增加渗流 面积 , 有效提 高油气井产
量 , 加注水 井 的注入 量 。 增
() 2 国内首次成功研制 出气体压裂 的高能材料
— —
复合射孔技术设计原理是 , 在高强度射孔枪体 内, 设置两种不 同性质的高能量射孔弹和压裂用高
能材 料 , 同时 引爆 后 利 用 射孔 弹 和 高 能 材 料钝 感 火
钝感型复合 固体推进剂装药结构 , 使枪体 内二
次气体压裂峰值压力随时问的变化规律得以稳定控
制, 同时具有耐温高、 能量高等特点。
() 3 复合射孔枪体设计使用带有泄压孔 的射孔
药的时间差 , 分步作功 , 通过射孔弹聚能射孔与高能 材料的压裂作用来实现“ 孔缝结合型深穿透” 为主要
特征 的一种 新 型完井 射Biblioteka 作 业技 术 。由于其 裂缝 长
枪体 , 具有泄压面积大 、 密封性能好等特点 , 并在枪
体 内创造性的将射孔弹架与压裂药柱有机结合形成
志丹 两 县 境 内 。油 田勘 探 始 于 18 9 3年 ,9 5年 正 19
射孔方法

应用技术问题分析之一
枪与套管匹配问题
国外资料表明对于任何射孔器,当枪身和套管之间 存在间隙时,其穿透深度都将受到影响。当采用子弹式 射孔器进行射孔时,枪身和套管之间的间隙超过12㎜时, 子弹的射出速度和穿透能力将产生较大的损失。计算结 果表明,当间隙为零时,其穿深比间隙为12㎜时的穿深 增加15%;当间隙增大到25㎜和50㎜时,相应的穿深比间 隙为12㎜时的穿深降低25%和30%。采用聚能射孔器进行 射孔时,如果射孔枪与套管间隙过大,其穿深、孔径和 孔眼形状都将受到影响(即界面效应,它是射流穿过枪 体与套管内的液体造成的)。因此枪与套管应当合理匹 配。
射 孔 技 术
王 志 信
目 录
聚能射孔的原理及射孔几个应用技术 问题分析 双复射孔器 问题与建议
射孔是利用高能物流(即高温、高压、高速的 物质流)在油气井中给岩层造孔,为流体提供通道的 技术。 射孔技术是一个没有明确归属哪个学科的“学 问”。在高等院校里按学问性质划分的门类里没有射 孔学科。但在油田生产中缺少不了“射孔”这项技术。 射孔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跨联着地质、采油、测井、火 工等多个学科,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技术。
应用技术问题分析之二
射孔弹技术指标与实用条件相差悬殊
穿深 210 (mm)180 150 120 90 60 3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炸高(mm)
炸高
17mm
40mm
1、射孔器是在常温、常压下验收,与井下 高温、高压条件相差甚远。 2、以5-1/2″套管内普遍通用的102射孔弹 为例, 102弹的验收炸高为40mm,钢靶上 的平均穿深169mm。102弹在102枪内的实际 炸高只有17mm。试验证明,在这个炸高下 102射孔弹在钢靶上的穿深平均为132.7mm, 降低了36.3mm,下降21.5%。
复合射孔技术及影响射孔效果与安全性因素分析

复合射孔技术及影响射孔效果与安全性因素分析作者:石延强来源:《商情》2020年第35期【摘要】分析了高能气体爆燃压裂复合射孔技术原理和复合压裂射孔作用机理,重点对影响压裂复合射孔效果与安全性因素进行了论述,以为高能气体爆燃压裂复合射孔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复合压裂射孔技术 ;技术原理 ;作用机理 ;效果与安全性 ;影响因素随着注水井生产时间的增长,由于受储层本身特性、后期作业、水质差等因素的影响,在射孔井段周围,地质状况逐渐发生变化,地层被堵塞,受到污染,近井地带渗流特性变差,导致吸水能力下降。
在砂砾岩等岩性致密、低孔低渗的储层中,由于受到钻井液和固井水泥污染,会形成污染带,影响油井产能。
采用常规射孔器射孔本身会形成射孔压实带,且穿透深度浅,射孔效果较差。
一、高能气体爆燃压裂复合射孔技术原理高能气体爆燃压裂复合射孔技术利用射孔弹炸药与内置式或袖套式一级火药的反应时间差实现先射孔、后压裂;利用火药延时技术实现二级火药对储层的后续压裂。
在射孔孔道周围形成宽而长的裂缝,有效地破除射孔压实带和钻井、固井污染,降低地层的表皮系数,提高地层渗流能力。
二、复合压裂射孔作用机理复合压裂射孔对地层的作用机理分为三个方面,即深穿透作用、热化学作用和解堵除污染作用。
深穿透作用:此作用是复合射孔技术对地层最直接有效的机械做功形式,由于火药能量的有效利用,使得射孔穿透深度为聚能装药的穿孔深度与火药的造缝深度之和,大幅度提高了常规射孔的穿深,这种深穿透效果不仅沟通地层的范围广,渗流面积大,而且有与地层天然裂缝沟通的可能。
热化学作用:火药燃烧后不仅产生高压气体,而且释放出相对集中的大量热能,在近井带引起较大的温度变化,同时燃烧产物中的CO、CO2、NO、NO2等成分遇水可形成酸性液体对岩层起酸化作用解堵除污染作用:火药装药燃烧产生的高压高温气体流束沿射孔孔道的高速冲击震荡,不仅使孔道延伸扩展,而且在孔眼周围也产生纵横交错的多条短裂缝,这种多向造缝作用,不仅解除了压实带堵塞,而且消除了钻井泥浆、固井水泥等污染,实现了地层综合性解堵,改善了近井带的导流能力。
国内外射孔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射孔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摘要:射孔技术作为完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试油技术的主要环节,是利用高能炸药爆炸形成射流射穿油气井管壁、水泥环和部分地层,建立油气层和井筒之间油气流通道的一种技术。
关键词:射孔新技术;射孔器;射孔基本原理;射孔枪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日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经济发展中所必不可少的能源,对石油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也就成为必然。
因此,加强对油田的探勘和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射孔技术是油田探勘和开发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射孔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跨越。
1 射孔工艺技术的发展1.1射孔弹向深穿透、超深穿透系列发展油田开发初期主要使用有枪身的57-103射孔弹和无枪身的文胜二型射孔弹两种射孔弹。
1980-1983年基本上使用57-103、4S-4、WS-600三种射孔弹作业,1984-1989年,普遍使用73弹和51型过油管射孔。
九十年代初,油田引进了89型深穿透射孔弹,穿透深度较深,一般可达到300mm~400mm,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油井的开采能力,在卞扬会战的后期充分发挥了深穿透的威力,很快取代了73型射孔弹。
随即相继开发应用了以102型、127型为主的深穿透射孔技术,1999年又引进了超深穿透1米弹,在老区挖潜和新区勘探开发中充分发挥了作用。
1.2射孔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油田射孔施工方式由会战初期单一的电缆传输射孔向油管传输射孔(TCP)为代表的多种方式发展。
电缆传输射孔工艺以其施工简便,速度较快,投入较少,经济实用等优点在油田射孔中得到普遍应用。
因此油田于1987年引进安全可靠、施工成功率高、适应性强的油管传输射孔技术,1993年11月又引进实现负压、射孔、测试、防污染四位一体,安全、快速射孔的射孔—测试联作射孔技术。
后来又引进高能复合射孔技术、水平井射孔技术,另外对小井眼射孔技术进行了研发。
1.3射孔深度定位向更简捷、更高效化发展以往射孔深度定位我们主要采用自然伽玛与同位素定位法、放磁并测定位法、电缆标记法。
浅谈复合射孔新技术

黄慧 吉 林 油 田扶余 采 油厂 地研 所 吉林 松 原 1 3 8 0 0 0
摘要 : 复合射 孔是一 项操作 简单、 施 工周期 短 、 作业风 险低 、 3 0 0 0 P S I 型压裂井 口; 地 面高压管线承压强度应大于井 口限压 , 管 成本低 、 工艺成功率 高的一项 油层造缝 、 解堵技 术 , 复合射孔 缩小 线应锚定 。 了因岩性 变化 引起 的产 液结构差异 , 缓解 了层 内矛盾 。该 项技 术 4 . 压裂 井 口要全部装齐 , 螺丝对称上 紧 , 以确保耐压 , 阀门应 为我们在扶 余 油层 正韵律底 部水洗较 重层 中 , 深入 挖掘剩余 油 , 开关 灵活 , 井 口用钢丝绳 固定绷 紧。 探 索 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 动液面 : 关 键词 : 扶余 油田; 复 合 射 孔 ( 1 ) 正常 生产井每 月测一 次动液 面 , 相邻两次 测试 间隔时 间 为2 5 —3 5 天 。泵深小 于 8 0 0 米 的油井 , 动液 面波动 3 O 米 以上要 复合射孔机理 泵深 大于 8 0 0 米 的油井 , 动液面波动 5 0 米以上要 复测 。复 复合射孔工艺技术 , 是一项集射孔 与高能气体压裂于一体 的 复测 ; 直至取 得有代表性数据 为止 , 第一次 施 工方式 , 一次 施工达 到 了射孔 完井 和增产 、 增注 的双 重作用 。 测井 当月应不止 复测一次 , 天 内完成 。对于堵水 井按正 常生产 井测试液 其 方式是在射孔枪体 内或下部加 一定量的压裂火药 , 在射孔的 同 复测 应在波 动后 5 堵水 井测试 目的为检查封隔 器工作是否正常。 时进行 高能气体压裂 。高温 、 高压气体在射 孔瞬间通过射孔孔 眼 面 , ( 2 ) 新投产井和措施后开的井 , 前l O 天每 3 天测动液 面一次 , 对 地层压 裂 , 形 成多条裂 缝 , 部分解除 钻井 、 固井 、 射孔 等过程对 天 测动液面一次 , 直至液面稳定后按 抽油井生产录取资 地 层的污染 , 从 而改善近 井地层渗 透性能 , 提高 了油井 的完善程 以后每 5 料标准进行 。不正常井 、 调 参井 、 作业施工等井 自处理后 5 - 1 0 天 度 。 t 内测试动液面一次 , 之后按正常生产井标准进行测试。 选 井依据 : ( 3 ) 动液面 测试 , 每次测 试 曲线的井 口波 、 液面波要 清楚 , 油 1 . 工艺条件 管接箍波要清楚 、 整齐。采油单位要严格监控井下作业油管下井 ( 1 ) 复合射孔对井况 的要 求 : 要求 井下作业完井 时在井 口以下 , 第1 至第 2 0 根 油管必须 ( 2 ) 通 常采用复 合射孔 为 1 0 2 枪1 0 2 或1 2 7 弹, 因此套 管变形 情况 , 等长 。动液面深 度必须用井 口波 、 油管接箍波计算 , 否则为液面 程度不 能小 于射 孔枪 外径 。 数据 不准 。计算要 准确无误 。油管接箍波 曲线上的井 口波宽度 ( 3 ) 射孔井段 固井质量好 。 一 不大干 5 毫米, 接箍波 曲线上的第一个接箍波 出现 的长度至井 口 2 . 地质条件 . 波 不大 于 1 5 毫米, 液 面波 的波峰 不小 于 2 毫米 , 否则 必须 重复 ( 1 ) 储层正韵律 . - - 测试 。 ( 2 ) 底部强水洗 ( 与老 井对 比) 历史注采关 系好 。 液面 曲线波距一律从波 的根部测量 , 测量误差小于 0 . 5 毫米 , ( 3 ) 中上部 电阻一般大于 4 5 欧姆 . 米。 液面深 度计算要准 确无误 。测 取的液面数据 应填写到 综合记录 ( 4 ) 通过井史分析 , 该井该 层能量充足。 . 动液面栏对应 日期 的表格 内 , 每月 由采油队地质组计算一次每 口 ( 5 ) 己有资料证实钻井或采油过程 中被严重堵塞 的井 层。 井的流压 , 并填写在综合 记录上 。测试 仪器每 月校 对一次 , 达到 二、 复合射 孔与普通压裂的 区剐 并有校准记录 。 压 裂是指采 油过程 中 , 利 用水 力作用 , 使油 层形成 裂缝的一 校准质量标准 , 5 . 冲程 、 冲次 种 方法 , 又称油层 水力压裂 。油层 压裂工艺过 程是用压 裂车 , 把 冲程最大 , 冲次也可以 由小到大适当调整 。 高压大 排量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 挤入 油层 , 当把 油层压出许多裂 6 . 泵挂 缝后 , 加 入 支撑 剂( 如 石英砂 等) 充填进 裂缝 , 提 高油 层的渗 透能 在出设计时 , 泵挂要求一般在射 中以下 1 5 - 5 0 米。 力, 以增加注水量( 注 水井) 或产油量( 油井) 。常用的压裂液有水基 7 . 动液面的控制 压裂液 、 油基 压裂液 、 乳状压裂液 、 泡沫 压裂液及酸基 压裂液 5 种 在复合射 孔后要 , 马上录 取油井动 态工作参数 , 以最快 的速 基本类型 。 .
复合射孔技术在河南油田低孔低渗油藏中的应用

复 合 射 孔 技 术 在 河 南 油 田低 子 低 渗 L 油 藏 中 的 应 用 ,
袁 结 连 杨 芳 ( 石化 中 河南 油田 分公司 采油一厂, 河南 南阳448) 770
李 姜
军
( 石 化 河 南 油 田分 公 司石 油 工程 技 术 研 究 院 ,河 南 南 阳 4 4 8 ) 中 7 7 0
验 了复合增 效 射孔 技术 ,并 和与之 相邻 且油层 物性 非常相 近 的常规射 孑 井 的射孔效 果进行 对 比评 价 。 L
1 复 合 射 孔 技 术 原 理
复合 射孔 技术 是一 项集 射孔 完井 与 高能气体 压裂 于一体 的高效 完井技 术 。它通过 一次施 工完成 两道 工序 。它 在 常规 聚能射 孔 弹 ( 次能量 ) 的射孑 枪 内置人 高 能复 合钝 感火 药 饼 ( 次能 量 ) 一 L 二 ,同时引 爆 后 ,利用 射孔 弹炸 药与 高能 复合钝 感火 药饼 的时 间差 ( 药 爆速 为微 秒 级 ,火药 燃速 为 毫秒 级 ) 炸 ,实 现 先 射孔 后压 裂 。可有 效 克服 常规射 孔 的穿深浅 、无 法突破 近井 污染带 、存 在压实 伤害等 缺陷 ,可以提 高
换[ ,采 用常 规射孔 技 术射孔 效果 不理 想 。 1 ]
而 复合增 效射 孔技 术是 将射 孔和压 裂造 缝两 项技术 合为 一体 ,利用炸 药 和固体推 进剂 的燃 速差来 实 现先 射孔后 造缝 的 目的 ,可 以提 高近井 带地层 的孔 隙度 和渗透 率 。河南油 田采油一 厂在低 孔低 渗油藏试
复合射孔效果

2003
复合射孔应用效果分析
具体应用方面
1、边底水油藏中应用高能复合射孔技术较常规射孔油井产量高,同 时减少了因常规射孔油井产量低而采用二次作业导致连通底水的 风险。 2、新投产井中部分井(延安组地层)应用高能复合射孔、复合射孔 与爆燃压裂联作代替常规射孔与水力压裂联作,成本费用低廉, 施工工艺简便,油井投产速度快,产能高。
陇 东 射 孔 类 型 与 油 层 类 型 关 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射孔及措施类型
负压复合射孔
复合射孔 底水厚油层
复合射孔+爆压
复合射孔+压裂
层状油层
复合射孔+压裂
复合射孔应用效果分析
高能复合射孔在长庆油田的应用
高能复合射孔技术(西安通源公司) 于98年初试验应用于采油二厂。首先在 含有底水油层的梁45-5井和华182-14井 上做了试验应用(同区块13口井射孔产 能平均3.5吨,两口井二次措施出水), 两口井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负压 射孔产能达到8吨,并长期稳产。随之, 试验范围进一步扩大。
复合射孔应用效果分析
高能复合射孔的特点:
1、孔缝结合实现超穿深2500mm以上;
2、气体压裂消除射孔对地层的压实伤害;
3、性价比高;
4、安全可靠、适应工业化生产。
复合射孔应用效果分析
个人对射孔与储层关系的基本认识:
射孔规模、深度与储层渗透率呈反相关关系
射 孔 规 模 、 深 度 增 加
储 层 渗 透 率 增 加
3、注水井中应用高能复合射孔技术可直接投产,改变了以往压裂投 注的情况,不但大大降低了费用,更改善了吸水剖面,吸水更加 均匀。
4、在地层条件较差的低渗透和特低渗透地层(延长组地层)中应用 高能复合射孔作业,能够改善地层的力学和渗流特性,地层破裂 压力平均降低3-5Mpa,不但为油井后续措施如水力压裂,酸化改 善了施工条件,同时由于压开不受或影响程度较低的多条裂缝, 进一步改善了导流能力,提高了产量,延长了稳产期。
复合射孔技术.

火箭推进剂药筒
高温高压气体对套管的影响
StimGun
普 通
套管平均 膨胀4mm
射
孔
高温高压气体对套管的影响
• 将作业后的枪管(与套管材 质相同)截一段进行化验、 分析:其强度、金相组织等 变化不大,与普通射孔的情 况相当。
(二)软件功能
1.软件运行前,首先需要正确设置井的参数,如 井深、井温、渗透率、孔隙度、泊松比、杨氏 模量、地层压力等。 2.设置下井管串结构,如套管、油管和射孔枪的 尺寸,是否需要封隔器。 3.设置压力点,一般在射孔段附近设置三个采样 点,记录射孔过程的压力变化。 4.模拟封隔器以下管柱受力情况。 5.设置推进剂数量。通过多次软件模拟确定合适 的推进剂长度。
(四)作业工艺多样化
带封隔器作业
与测试联作作业
作业工艺
不带封隔器作业 一次性完井作业
StimGun施工作业管柱研究
四.现场应用情况
StimGun复合射孔技术分别在四川油气田、塔里木油田、冀
东油田、塔河油田以及青海油田等地区现场推广应用了八十余
口井次,技术成功率为100%,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赢得了高度
根据经验决定推进剂药量及位置
优化推进剂药量及位置
套 管 等 下 井 工 具 受 到 损 害
下井施工
下井施工
最佳效果
药 量 小 压 裂 效 果 差
Stimgun技术
国内复合射孔技术
高能气体失控状态对油管的破坏
(一)推进剂性能
通过地面和井下大量试验, 验证了StimGun推进剂火药筒能承压140 MPa,耐温160度/48小时。火箭推进剂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安全 性,并且燃烧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释放得高能气体对孔眼进行压裂。另外, 推进剂在施工现场组装方便,施工时效高。 推进剂可有效穿透近井地带的污染物,确保从油藏至井筒的流动畅通无阻, 可以延伸与井筒的垂直裂缝,沟通天然裂缝,还可形成径向放射状多条裂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复射孔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摘要:双复射孔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增效射孔完井工艺技术,并已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本文介绍了双复射孔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优点;结合河南油田b320井的应用情况表明:在地质条件下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采用该技术射孔,油层压裂施工时,破裂压力明显降低,加砂量增加;压后产液量增加,注水量提高。
采用该技术射孔增产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双复射孔;技术;产能;增产;应用
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前言
射孔是石油勘探与开发系统工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项技术,射孔效果直接影响着产能。
射孔完井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完井方式,但其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存在着钻井、固井污染和成孔过程中形成的射孔压实带影响油井产能,以及受井眼条件和射孔器的限制,地层、井筒沟通不好,出油面积小、油井完善程度差。
随着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常规射孔方式已不能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沟通地层和井筒,提高油气井产能,近年来双复射孔技术应运而生,双复射孔器由复式射孔枪和复式射孔弹组成。
双复射孔器有2种系列,一种是射孔弹前仓配未装火药的适用于高渗透油藏的复式射孔器;另一种是射孔弹前仓配装火药的适用于中低
渗透油藏的双复式射孔器。
由于采用了复式射孔枪和复式射孔弹结构,使射孔弹和火药能量得到充分利用,与一般的枪径及弹型的射孔器比较,其穿孔深度提高7%以上,孔容提高10%以上。
经地面枪体胀径实验、固弹方式、穿深对比实验证实,双复射孔器枪体胀径符合标准,固弹方式牢靠,其性能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的射孔器。
目前该项成果已在河南油田应用10多井次,见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双复射孔技术工作原理
双复射孔技术是增效射孔技术的发展,是在聚能射孔基础上改造油气层,实现增产的一种新技术。
利用炸药引爆后和火药推进剂引燃后爆轰、燃烧的不同作用原理,形成两个带有一定时间差的不同压力脉冲,通过射孔孔道在井筒附近产生多方位辐射状裂缝,并与天然裂缝沟通,同时在射孔成孔过程中形成的压实带上产生多条裂缝,并能对射孔孔道进行冲洗,从而提高完井作业的作业半径,达到改善产层与井眼之间的连通性,提高渗透率,增加渗流面积,增加油气产量的目的。
在射孔弹爆炸时,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点燃前仓装药(部分药随射流进入孔道后燃烧)以尽可能高的速度
从枪眼喷出进入射孔孔道,火药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对射孔孔道进行造缝、延缝,并对射孔压实带实行剥离和松解。
枪体不开泄压孔,压力只能通过孔眼向射孔孔道方向加速释放,在各种形式的复合射孔器中,双复射孔器火药与射孔孔眼的距离最短,在二者之间可以建立一条高压燃气的短暂通道,使得火药能量的利用率提高。
射孔
器射孔时在枪内产生500mpa-800mpa瞬间高压,这个力首先作用于全封闭弹架,弹架受力后变形,均匀贴在枪体内壁(地面试验后刨开观察可见),在弹架受力变形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部分峰值能量,减弱了对枪体的破坏作用。
另外,双复射孔器中射孔弹装配到弹架后,整个弹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筒体,这种结构比普通射孔器固弹方式可靠,耐冲击性能好。
复合射孔技术对于钻井、固井污染较重的井,产生的裂缝可以穿透污染带,减小地层污染程度;对于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地层,可以通过多方位裂缝连通创造一个较好的渗流条件,有利于提高油气井的产量;对于新井、探井可以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地层的产能状况;对于老井补孔作业,可以达到清蜡、解堵、清理旧射孔孔道的作用,起到一定的增产效果;对于注水井,可以起到增注以及消除水中杂质对孔道堵塞的作用;对于要进行压裂的井,可以起到降低注入压力的作用。
双复射孔器减薄枪体壁厚,提高射孔弹枪内炸高,充分发挥射孔弹穿孔潜能;减少套管与枪体间隙,从而减弱射流界面效应,增加穿孔深度;每发射孔弹都配装火药组成复式弹,使火药燃气高压可以随射流径直对地层炮眼加载;为扩孔、解堵、松解压实带等提供最大的火药能量。
这些特点是其他任何射孔器所不具备的。
三、双复射孔技术的应用
基于双复射孔的优点,我们在勘探井b320进行了现场施工。
我们在调研多家产品的基础上选用辽河双龙sl102f射孔弹和双复射
孔枪,认真做好施工设计和hse设计。
本次试油层位h32,井段2651.1-2663.6m,三层厚度11.6m,电测解释为差油层。
2011年12月19日下外径73mm外加厚油管276根,油管传输射孔工具一套,采用自然伽马和磁定位进行校深,调整管柱后,投棒射孔,20日起出全部管柱及工具,检查实射169孔,发射率100%。
接着下单封测试工具一套进行地层测试,26日起出全部测试管柱。
本层测试按回收量折算日产油0.087m3,日产水0.223m3,试油结果为干层。
2012年1月21日由河南油田井下压裂队用2000型压裂车组进行大型压裂施工,本次施工进入地层总液量362.5m3,总砂量(含下沉
剂)44.5m3,破裂压力49.1mpa,压裂施工安全顺利。
1月21日22:00-25日18:00进行控制放喷,26日开始就井下压裂管柱进行抽吸排液9天。
放喷、抽吸共排液336.67m3,其中油35.8m3,水300.87m3。
2月4日0:00-5日12:00抽吸求产,在抽深1800m,日抽24次,动液面1700m的制度下,日产油3.82m3,水12.87m3。
四、地质效果分析
针对双复射孔的使用我们进行了统计和效果跟踪。
就泌阳地区的使用不同方式射孔的3口井压裂改造数据、改造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后可以看出:
1.明显降低了压裂时的破碎压力。
b320井使用的双复射孔方式,破碎压力49.1mpa。
使用常规方式施工的b302井破碎压力72mpa,b310井破碎压力96mpa。
破碎压力相比分别降低了31.81%和
48.85%。
2.注入液量明显增加。
双复方式施工的b320井设计注入量是358.4 m3,实际注入量362.5m3,注入率101.4%。
使用常规方式射孔的b302井设计注入量171.2m3,实际注入量166.2m3,注入率96.18%。
b310井设计注入量是172.8m3,实际注入量13
3.6m3,注入率77.31%。
b320井的注入量分别是常规射孔井注入量的218.11%和271.33%。
3.压裂注砂量增加。
压裂注砂量标志着地层改善的效果,注入多,压裂效果好。
在这三口井中,双复射孔的b320井的加砂量是常规射孔的两口井的2.02倍和3.69倍。
4.产液量明显增加。
上述三口井在实施压裂前,产液量相差不多,分别为b320产0.31m3/日、b302产0.299m3/日和b310产0.984m3/日,双复射孔效果并不明显。
实施压裂措施后,三口井的产液量分别是:23.7m3/日、8.0m3/日和8.28m3/日。
双复射孔井产液量基本是常规射孔的3倍。
效果非常明显,达到了改造地层、提高产液量的目的。
五、结论
通过双复射孔技术在我油田的应用,从使用效果上可以看出和常规射孔技术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该技术的使用,可有效占有我们的内部市场,同时可以发展外部市场,极具推广价值。
参考资料:
[1]王耀忠,朱建新,王卫辉.双复射孔器性能实验研究与应用
[j].测井技术,2005(51).
[2]王兵,吴锋.双复射孔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9(04).
作者简介:王鹏(1971-),男,2005年毕业于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在河南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测井公司从事现场测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