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教案

合集下载

妇产学案胎盘早剥

妇产学案胎盘早剥

妇产护理预习学案
章节第九章第四节胎盘早剥班级:姓名:
教学目标:
理解胎盘早剥的护理诊断、处理原则
Part I 预习案
笔记请同学拿起彩色的笔画出预习学案中要求的内容并填写:
一、胎盘早剥概念
1、胎盘早剥:
2、病因:
①:②:③:④:
3、病理:
4、类型:①②③
二、护理评估
(一)身体状况:
1、主要症状:
胎盘早剥分度:
临床表现ⅠⅡⅢ
发病时期
胎盘剥离面积
出现类型
腹痛
阴道流血
贫血休克
腹部检查
(二)治疗原则:
三、常见护理诊断



四、护理措施
1、纠正休克做好终止妊娠准备:



2、严密观察预防并发症:



3、心理护理
4、健康指导
Part II 探究案
重度胎盘早剥的并发症:
辅助检查:
护理目标:
Part Ⅲ课后练习
基础题:
()1、下面不属于胎盘早剥患者的护理诊断是
A 休克
B 急性肾衰
C 预感性悲哀
D 脑出血
()2、胎盘早剥的病理变化是
A 底蜕膜出血
B 包蜕膜破裂
C 壁蜕膜出血
D 脐带锻炼()3、胎盘早剥患者的典型体征是
A 胎位高浮
B 阴道大量出血
C 子宫硬如板状
D 下腹反跳痛提高题:
()1、(2008高考题)某患者怀孕32周胎盘早剥隐性出血,胎心消失,宫口未开,其主要护理措施不包括
A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B 建立静脉通道
C 做好剖宫产术前准备 D静滴缩宫素。

胎盘早剥教学教案

胎盘早剥教学教案

胎盘早剥教学教案教案标题:胎盘早剥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胎盘早剥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2. 掌握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学习胎盘早剥的处理原则和紧急处理措施。

4. 培养学生对胎盘早剥的预防和护理意识。

教学内容:1. 胎盘早剥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2. 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胎盘早剥的处理原则和紧急处理措施。

4. 胎盘早剥的预防和护理。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胎盘的结构和功能,并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胎盘早剥吗?它有哪些临床表现?”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胎盘早剥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2. 解释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第三步:案例分析(20分钟)提供几个胎盘早剥的病例,让学生分析病例中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并讨论可能的处理原则和紧急处理措施。

第四步:教学总结(10分钟)总结胎盘早剥的处理原则和紧急处理措施,并强调胎盘早剥的预防和护理意识。

第五步:教学延伸(10分钟)提供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胎盘早剥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治疗方法。

第六步: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的理解能力。

3. 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胎盘早剥处理原则和紧急处理措施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胎盘早剥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几个真实的胎盘早剥病例供学生分析。

3. 阅读材料:相关的研究论文和文献,供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拓展知识。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2. 引导学生关注胎盘早剥的预防和护理,提醒他们重视孕妇的健康和安全。

3.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胎盘早剥应急预案演练剧本

胎盘早剥应急预案演练剧本

一、背景某医院妇产科,产妇张女士,28岁,孕34周,因突然出现腹部疼痛、阴道出血等症状,被诊断为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是一种严重的产科急症,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母婴死亡。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胎盘早剥的应急处置能力,特举行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胎盘早剥的认识和警惕性。

2. 优化胎盘早剥的救治流程,确保母婴安全。

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三、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下午14:00-16:00四、演练地点医院妇产科产房五、参演人员1. 演练领导小组:组长(妇产科主任)、副组长(护士长)、成员(产科医生、助产士、护士等)。

2. 演练参与者:产科医生、助产士、护士、新生儿科医生、麻醉师等。

3. 观摩人员:其他科室医护人员、实习学生等。

六、演练场景1. 患者张女士因突然出现腹部疼痛、阴道出血等症状,被送往产房。

2. 接诊护士迅速评估病情,发现患者有胎盘早剥的迹象。

3. 产科医生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抢救。

七、演练流程(一)启动应急预案1. 患者张女士进入产房,护士迅速评估病情,发现患者有胎盘早剥的迹象。

2. 护士立即通知产科医生,医生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产房。

3. 医生确认患者病情后,立即启动胎盘早剥应急预案。

(二)救治流程1. 初步评估:医生迅速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评估,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2. 止血:护士立即为患者进行止血处理,如使用止血带、压迫等。

3. 准备手术:医生与护士迅速准备手术,包括术前准备、消毒、麻醉等。

4. 手术过程:医生在手术室内对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取出胎儿和胎盘。

5. 术后观察:术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包括生命体征、出血情况等。

(三)应急物资准备1. 医生和护士迅速准备手术所需物资,如手术器械、药品、输血用品等。

2. 麻醉师准备好麻醉药物和设备。

3. 新生儿科医生准备好新生儿复苏设备。

(四)信息报告1. 护士立即向医院急诊科和手术室报告患者病情。

胎盘早剥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胎盘早剥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一、演练背景某医院产科,在正常分娩过程中,发现一名孕妇出现胎盘早剥症状,情况危急。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胎盘早剥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安全,特组织本次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胎盘早剥的认识和识别能力。

2. 熟练掌握胎盘早剥的应急处置流程。

3. 加强医护团队协作,提高应急处理效率。

4. 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安全。

三、演练时间2023年4月15日,上午9:00-11:00四、演练地点某医院产科分娩室五、参演人员1. 医生:产科医生、麻醉医生2. 护士:助产士、护士长、病房护士3. 其他:急诊科医生、检验科人员、输血科人员、行政管理人员4. 观摩人员:其他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六、演练场景1. 患者基本情况:孕妇,30岁,妊娠38周,突发腹痛,持续加重,伴阴道出血。

2. 演练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发现症状、报告、处置、总结。

七、演练流程第一阶段:发现症状1. 患者情况描述:助产士在观察孕妇分娩过程中,发现孕妇腹痛加剧,阴道出血量增多。

2. 助产士立即报告护士长。

第二阶段:报告1. 护士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产科主任报告。

2. 产科主任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急诊科、检验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

第三阶段:处置1. 医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判断病情。

2. 麻醉医生进行麻醉,准备手术。

3. 护士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同时做好以下工作:a. 准备手术器械和药品。

b.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c. 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4. 检验科人员采集患者血样,进行相关检查。

5. 输血科人员做好输血准备。

第四阶段:总结1. 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观察,确保病情稳定。

2. 产科主任组织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演练结束后,向院领导汇报演练情况。

八、演练脚本1. 患者情况描述助产士:(观察孕妇)患者腹痛加剧,阴道出血量增多,疑似胎盘早剥。

2. 护士长报告护士长:(电话)产科主任,患者出现腹痛、阴道出血,疑似胎盘早剥,请立即处理。

胎盘早剥专题培训计划

胎盘早剥专题培训计划

胎盘早剥专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理解胎盘早剥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提高对胎盘早剥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2. 掌握胎盘早剥的常见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提高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准确性。

3. 学习胎盘早剥的处理方法和急救技能,提高处理胎盘早剥的能力。

4. 加强对胎盘早剥相关知识的更新和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二、培训内容1. 胎盘早剥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胎盘早剥的定义和分类(2)胎盘早剥的病因与危险因素(3)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变化2. 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1)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和症状(2)胎盘早剥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方法(3)胎盘早剥的诊断要点和注意事项3. 胎盘早剥的处理方法和急救技能(1)胎盘早剥的处理原则和手术指征(2)胎盘早剥的手术技术和注意事项(3)胎盘早剥的急救措施和处理流程(4)胎盘早剥的术后护理和并发症处理4. 胎盘早剥相关知识的更新和学习(1)临床案例分享和讨论(2)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参与(3)专业文献和指南阅读及总结三、培训目标1. 培训对象:产科医生、产科护士和相关临床医务人员2. 培训方式:线上学习和线下实操相结合3. 培训时长:1个月4. 培训形式:课堂教学、临床实践、个人学习和总结5. 培训工具:多媒体教学、临床模拟操作、教学资料和学术论文6. 培训评估:考试成绩、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评定四、培训流程第一周:胎盘早剥基础知识学习- 学习胎盘早剥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了解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 阅读相关文献和指南,了解最新研究进展第二周:胎盘早剥临床诊断方法- 学习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方法- 熟悉胎盘早剥的辅助检查技术和诊断要点- 进行临床案例讨论和诊断技能培训第三周:胎盘早剥处理方法和急救技能- 学习胎盘早剥的处理原则和手术指征- 掌握胎盘早剥的手术技术和操作要点- 进行临床模拟操作和急救演练第四周:胎盘早剥培训总结- 学习胎盘早剥的术后护理和并发症处理- 参与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交流学术心得- 总结胎盘早剥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评估五、培训效果通过上述培训计划,产科医生和相关临床人员将能够全面提高对胎盘早剥的认识和了解,掌握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急救技能,保障母婴安全。

首医胎盘早剥理论授课教案

首医胎盘早剥理论授课教案
七、鉴别诊断(难点):与前置胎盘、子宫破裂的鉴别。10分钟
八、预防(重点讲解):包括及早防治妊娠高血压疾病、避免外伤及宫内压力的急剧下降。倡导同学们对孕妇安全出行做必要的健康宣教,尽一个医师的职责。3分钟
避免医源性胎盘早剥的发生:如采取高位人工破破膜后让羊水缓慢的流出等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给同学做必要的爱伤观念和医德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胎盘早剥的定义、主要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胎盘早剥与前置胎盘)及处理原则。
定义分三个层次分析:时间: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部位:正常位置的胎盘;时间:早(即与胎儿娩出时间相比)。
临床表现:反复强调典型病例的持续性下腹痛,阴道出血,子宫板样硬的体征,以便于同学掌握快速诊断,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
学科新进展及参考资料: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9-143.
2、段涛、丰有吉、狄文主译.威廉姆斯产科学.第21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48-556.
3、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426-430.
4、王泽华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67-71.
四、临床表现及分类(重点讲解):5分钟
再次回忆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进一步重点的讲解临床表现及分类。
胎盘早剥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孕妇因腹痛烦躁不安、腹部查体板样硬、压痛明显。提出典型腹痛特点,让同学掌握。使同学们明白严重的胎盘早剥病情危重,预后差,一定要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否则母胎死亡率极高!
并提醒同学们,如果你是值班医生,怎样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进行初步诊断?以便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鼓励启发同学继续努力,为医学做出更大的贡献(教书育人)

胎盘早剥的应急预案演练

胎盘早剥的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背景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如未及时处理,可危及母儿生命。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胎盘早剥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母婴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胎盘早剥的识别、诊断和救治能力。

2. 熟悉胎盘早剥的应急预案流程,确保抢救工作有序进行。

3. 增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能力,提高团队凝聚力。

三、演练组织1. 演练时间:2022年X月X日2. 演练地点:XX医院产房3. 演练人员:产房医护人员、助产士、护士、医生、检验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人员4. 演练流程:模拟胎盘早剥病例,进行诊断、救治、转运等环节的演练四、演练方案1. 案例设定患者,女,28岁,妊娠35周,孕前体重60kg,孕期体重增加15kg。

今日凌晨出现阴道出血,量较多,伴腹痛,无宫缩。

患者入院时血压90/60mmHg,心率110次/分,宫缩5-6次/10分钟,宫口开大1cm。

2. 演练流程(1)病例报告值班护士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值班医生接诊后,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判断为胎盘早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病情评估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问诊和查体,了解病史、症状、体征,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3)救治措施1)建立静脉通道:迅速为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2)给予氧气吸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提高血氧饱和度。

3)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给予宫缩抑制剂、止血药物等。

4)剖宫产手术:如患者病情危重,胎儿情况不佳,需立即进行剖宫产手术。

(4)病情观察1)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宫缩情况、阴道出血量等。

2)观察胎儿心率、胎动情况,评估胎儿宫内情况。

3)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转运如患者病情稳定,需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

3. 演练总结(1)总结本次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如救治流程不够熟练、医护人员沟通不畅等。

《胎盘早剥护理》课件

《胎盘早剥护理》课件

关注胎盘早剥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宜早不宜晚
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胎盘早剥是确保母婴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
2

遵医嘱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不能盲目使用药物和采取过度活跃的护理措施。
3
严密监测
专业人员应定期监测孕妇的胎儿情况,提高胎儿出生健康成功率。
胎盘早剥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方法
风险因素
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孕期出血和瘢痕子 宫等多种因素。
胎盘早剥的危险性
母亲生命危险
失血过量可能导致子宫收缩 和脏器功能衰竭。
婴儿生命危险
宫缩可能会影响胎儿的供氧, 导致缺氧和死亡。
长期影响
胎盘早剥可能会引起母婴健 康问题,包括大出血、贫血、 胎儿成长迟缓和精神疾病。
怎样进行胎盘早剥的护理
及时抢救
加强监护
确诊胎盘早剥后,立即进行宣救,抢救高危孕妇。 加强监护妇女的病情,包括入室观察、生命体 征监测和定量尿蛋白等检查。
注意呼吸
维持适当的血容量和呼吸功能,以确保足够的 氧气供应,维持生命功能。
如何判断胎盘早剥的情况
观察症状
常见胎盘早剥的症状包括 胃部疼痛和持续性的出血。
监测宫缩
使用电子脉搏检测器和软 式计数器监测宫缩,可以 确定胎盘早剥的严重程度。
超声检查
使用常规的超声仪进行超 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 断早期剥离的情况。
《胎盘早剥护理》PPT课 件
执行胎盘早剥护理对于确保妇女和新生儿安全至关重要。本课件将详细介绍 有关早期剥脱胎盘的定义、症状以及护理方法,以便参加培训的人员全面了 解治疗过程。
胎盘早剥的定义和症状
1 症状
2 定义
可能会出现不规则收缩或持续收缩、宫缩 疼痛、明显灼热感、恶血和凝血不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盘早剥
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了解病因、发病机理。

2.掌握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3.熟悉本病对母儿的危害性和早处理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1.病因(同时也须防治)、发病机理。

(10min)
2.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与前置胎盘、子宫破裂的鉴别。

(20min)
3.对母儿的影响,DIC,急性肾衰,胎死宫内,子宫胎盘卒中等。

(7min)
4.治疗原则、防治。

避免外伤及宫内压力的急骤下降。

(10min)
5.临床病例分析。

(3min)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胎盘早剥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

难点:胎盘早剥的鉴别诊断。

四、教学方法
1.病例式、问题式、讨论式
2.一般了解的内容同学自学。

五、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
利用CAI进行讲解
六、使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
1.使用的教材:妇产科学(第六版)
2.参考资料:(1)中华妇产科学
(2)Willianms obstetraics
七、授课教师:腊晓琳讲师
八、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

胎盘早剥(Placental Abruption)
主讲教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腊晓琳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0.46%~2.1%,围生儿死亡率为20%~35%,15倍于无胎盘早剥者。

另外,发病率的高低与分娩后是否仔细检查胎盘有关,Ⅰ度胎盘
早剥,于临产前
无明显症状,此类病例易被忽略。

[病因]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胎盘早剥分为显性(Revealed abruption)、隐性(Concealed abruption)及混合性剥离(Mixed bleeding) 3种。

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底

毛和
[辅助检查]
l.B型超声检查
正常胎盘B型超声图像应紧贴子宫体部后壁、前壁或侧壁,若胎盘与子宫壁之间有血肿时,在胎盘后方出现液性低回声区,暗区常不止一个,并见胎盘增厚。

若胎盘后血肿较大时,能见到胎盘胎儿面凸向羊膜腔,甚至能使子宫内的胎儿偏向对侧。

若血液渗入羊水中,见羊水回声增强、增多,系羊水混浊所致。

当胎盘边缘已与子宫壁分离时,未形成胎盘后血肿,见不到上述图像,故B型超声诊断胎盘早剥有一定的局限性。

Ⅱ度和Ⅲ度胎盘早剥时常伴胎心、胎动消失。

2.化验检查
主要了解贫血程度与凝血功能。

Ⅱ度和Ⅲ度胎盘早剥患者应检查肾功能与二氧化碳结合力。

若并发DIC时进行筛选试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与纤溶确诊试验(凝血酶时间、优球蛋白溶解时间、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诊断与鉴别诊断]
依据病史、症状、体征与B型超声检查不难确诊。

Ⅰ度胎盘早剥的症状主要与前置胎盘相鉴别。

体征不明显,应仔细观察分析,并借助B型超声确定诊断。

Ⅱ度和Ⅲ度胎盘早剥的症状、体征典型,诊断多无困难,应判断其严重程度并借助实验室检查,确定有无凝血功能障碍及肾功能衰竭,主要与先兆子宫破裂相鉴别。

附着在子宫后壁的
伴妊高征的胎盘早剥,或失血过多及休克以及发生DIC,均严重影响肾血流量,造成双侧肾小管或肾皮质缺血坏死,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4.胎儿宫内死亡胎盘早剥面积超过胎盘面积的1/2时,胎儿多缺氧死亡。

[预防]
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防治妊高征、高血压、慢性肾炎,并加强孕妇管理。

妊娠晚期避免长时间仰卧位与外伤。

行外转胎位术纠正胎位时操作必须轻柔,不能强行倒转。

对羊水过多与多胎妊娠分娩时,避免宫内压骤减。

行羊膜腔穿刺前做胎盘定位,穿刺时避开胎盘。

人工破膜时,应选宫缩间歇期高位穿刺,缓慢放出羊水。

[处理]
1.纠正休克对处于休克状态的危重患者,积极开放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输新鲜血,若发生DIC,应测中心静脉压以指导补液量。

2.及时终止妊娠
胎盘早剥危及母儿生命,其预后与处理的及时性密切相关。

胎儿娩出前胎盘剥离可能继续加重,难以控制出血,时间越长,病情越重,因此一旦确诊重型胎盘早剥,必须及时终止妊娠。

(1)阴道分娩:以显性出血为主,宫口已开大,经产妇,一般情况较好,估计短时间内能结束分娩者可经阴道分娩。

先行破膜使羊水缓
慢流出,用腹带包裹腹部,压迫胎盘使其不再继续剥离,并可促进子宫收缩,必要时静脉滴注缩宫素缩短产程。

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宫底高度、宫缩与出血情况,仔细听取胎心,用胎儿电子监测仪监护。

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必要时改行剖宫产。

(2)剖宫产:重型胎盘早剥,特别是初产妇,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者;轻型胎盘早剥,出现胎儿窘迫征象,需抢救胎儿者;重型胎盘早剥,产妇病情恶化,胎儿已死,不能立即分娩者;破膜后产程无进展者,均应及时行剖宫产术。

剖宫产取出胎儿与胎盘后,应及时给予宫缩剂并按摩子宫,宫缩良好可控制出血,若发现为子宫胎盘卒中,在取出胎儿后,子宫肌壁内注射宫缩剂,配以按摩子宫和热盐水纱垫湿热敷子宫,多数子宫收缩转佳、若不奏效可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或用可吸收线大8字缝合卒中部位的浆肌层,多能止血而保留子宫。

若属不能控制的出血,或发生DIC,应行子宫切除。

3.并发症处理
(1)产后出血:分娩后及时应用子宫收缩药,如缩宫素、马来酸麦角新碱、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甲酯等,持续按摩子宫;若仍有不能控制的出血,应考虑行子宫切除;若大量出血且无凝血块,应考虑凝血功能障碍,立即行必要的化验同时按凝血功能障碍处理。

(2)凝血功能障碍:在迅速终止妊娠、阻断促凝物质继续入母血循环的基础上采用以下方法。

1)抗凝治疗:应用肝素治疗虽有很大争
议,但多主张早期应用,可阻断DIC的发展。

DIC发生后,高凝与纤溶往往相伴相随,高凝期用肝素治疗尤为重要,肝素化前先输血或用纤维蛋白原可加剧DIC,必须慎重选择用药时机。

2)补充凝血因子:输新鲜血与冰冻血浆,1升的冰冻血浆含纤维蛋白原3g,如无法得到新鲜血时,可选冰冻血浆应急。

也可直接输纤维蛋白原常用量为3~6g或补充血小板悬液与其他凝血因子。

3)纤溶抑制剂:它的应用意见不一,多数认为在肝素化与补充凝血因子的基础上可以用纤溶抑制剂。

(3)肾功能衰竭:若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少于17m1或无尿应静注呋塞米40~80mg,必要时重复,通常1-2日可以恢复。

若短期内尿量不增而且血中尿素氮、肌酐、血钾明显增高,CO2结合力下降,提示肾功能衰竭,出现尿毒症应行血液透析抢救孕妇生命。

小结: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发病可能与血管病变、机械性因素、子宫体积骤然缩小、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等有关。

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盘自附着处剥离,病理分型分为显性、隐性及混合性剥离3种。

临床分型将胎盘早剥分为I、Ⅱ、Ⅲ度。

Ⅰ度胎盘早剥的症状主要与前置胎盘相鉴别。

Ⅱ度和Ⅲ度胎盘早剥主要与先兆子宫破裂相鉴别。

并发症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后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胎儿宫内死亡。

处理原则是纠正休克,及时终止
妊娠。

注意对并发症的处理。

思考题:
1.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先兆子宫破裂如何鉴别?
2.胎盘早剥的分型和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