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常见慢性病:高血压
慢性病的分类

慢性病的分类慢性病主要有:高血压(2--3期)、冠心病、心肌梗塞、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以上)、慢阻肺、肺结核、精神病、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最常见的10种慢性病。
1.肝硬化: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
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导致肝硬化。
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死亡。
2.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3.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能与内分泌、代谢、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索等方面有关系4.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5.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尿毒症。
6.贫血:贫血(anaemia)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
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
高血压_百度百科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高血压的危害性与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关外,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以及合并的其他疾病的情况。
因此在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中,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定在收缩压≥140m m H g 和(或)舒张压≥90m m H g ,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正常高值血压和1、2、3级高血压之外,同时还根据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和同时合并的其他疾病进行危险分层。
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低于男性,但在更年期后迅速升高,甚至高于男性;高纬度寒冷地区患病率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与饮食习惯有关,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和患病率也越高。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呈递增趋势;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也有一些差异,生活在北方或高原地区的民族患病率较高,而生活在南方或非高原地区的民族患病率则较低,这种差异可能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等有关,尚未发现各民族之间有明显的遗传背景差异。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因此要求医生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所有的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和合并存在的临床疾病。
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140/90m m H g 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高危病人,血压应在病人能耐受的情况下酌情降至更低水平。
诊断性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确定血压水平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2)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3)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
从而作出高血压病因的鉴别诊断和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程度,以指导诊断与治疗。
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慢阻肺、冠心病、狂犬病)、健康素养促进广播稿

防病健康素养广播稿目录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冠心病防治知识糖尿病防治知识慢阻肺防治知识新冠肺炎防治知识肺结核防治知识狂犬病防治知识高血压防治知识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小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90毫米汞柱。
如果你连续3次不在同一天测量的血压都超过正常标准,就可以确定自己患了高血压,这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血压持续在高水平,可导致全身动脉硬化,以及心、脑、肾等许多脏器的损害,甚至引起中风、心力衰竭、眼底动脉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必须积极防治。
如何正确对待高血压?首先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要定期参加体检并测量血压,患其他病就医时也应争取测量血压,中年以后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以发现无症状的早期高血压,并及早治疗。
一旦患了高血压,绝大多数病人是终身的,必须遵照医嘱坚持长期服药治疗。
高血压病人可以忘记少吃一顿饭,可是千万不要忘记少服一次药。
除药物治疗外,非药物疗法也很重要,主要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戒烟少酒、减轻或控制体重、经常锻炼、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睡眠、避免情绪波动及过度劳累等。
高血压病人要以保持正常血压为治疗目标。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病,因此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预防高血压的主要措施为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体应做到以下4点:1、限盐减重:限盐即做菜口味要清淡,每天吃盐量应少于5克。
减重即防止超重与肥胖,保持正常体重。
如果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大于等于24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
减重可以通过调节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来实现。
2、戒烟限酒:做到不吸烟或不受被动吸烟之害;不饮酒或少饮酒。
如饮酒,则一日饮酒量白酒不超过50克,葡萄酒、黄酒、果酒不超过100克、啤酒不超过1瓶。
3、合理膳食:少吃含动物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多吃瘦肉、鱼、豆类、牛奶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等,对高血压预防都有一定作用。
慢性病有哪些

慢性病有哪些慢性病是指病程长、进展缓慢的一类常见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在疾病的潜伏期、发展期和稳定期都可以出现一定程度的病症和并发症。
慢性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那么,慢性病有哪些常见的类型呢?一、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指长期血压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高血压可以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梗、脑卒中等,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二、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两种类型。
高血糖会对人体造成很多损害,如心脏病、肾脏病、眼病等,并可能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
三、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所导致的慢性病。
常见症状包括胸痛、气短等,严重时会引发心肌梗死。
冠心病的发生与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吸烟、高尿酸血症等多种因素有关。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为基础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气短、咳嗽、咳痰等症状。
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是导致COPD的主要原因。
五、脑卒中脑卒中是指脑血管急性病变导致的大脑功能障碍,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种类型。
脑卒中常见症状有瘫痪、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种慢性病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慢性病,如肝炎、肾脏疾病、哮喘等。
这些慢性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困扰和负担。
对于预防和管理慢性病,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戒烟限酒等。
二、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身体各项指标,及时发现慢性病的早期症状和变化。
三、合理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
四、积极治疗:如发现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慢性病涉及很多种类,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定期体检和积极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展。
带病回乡常见慢性病范围

带病回乡常见慢性病范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逐渐呈现出一种人口外流的趋势。
然而,有些人带着慢性疾病回乡,他们在城市中养成的生活习惯和环境逐渐改变了他们的身体状况。
本文将探讨带病回乡常见的慢性病范围,并提供一些建议来预防和管理这些疾病。
一、高血压高血压,也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由于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以及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在城市生活中患上了高血压。
当他们回乡时,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转变,他们的血压往往会变得不稳定,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二、糖尿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成为城市中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糖尿病患者在城市中常依靠药物控制血糖水平,但一旦回乡,饮食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出现波动,增加了并发症的风险。
三、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疾病。
城市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如久坐不动、高脂饮食和大量摄入食品添加剂等,已成为冠心病的诱因。
当患者带着这些生活习惯回到农村时,缺乏运动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四、哮喘城市生活中的空气污染和花粉等过敏原物质的存在,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哮喘。
回到乡村后,干净的空气和大自然的环境可能有助于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和程度,但患者仍需要持续使用药物来控制病情。
五、肺癌长期接触城市中的污染物和吸烟等不良习惯,增加了患上肺癌的风险。
当这些人回到农村时,他们更容易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但他们仍应该戒烟并定期接受肺部体检,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六、骨质疏松城市生活中的不良饮食结构和缺乏运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骨质疏松症。
回到农村后,他们可以通过运动和均衡的饮食来改善骨密度和预防骨折。
为了预防和管理这些慢性疾病,带病回乡的人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搭配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糖食品的摄入。
2. 定期体检:定期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慢性疾病。
慢性病的常见类型及防治方法

慢性病的常见类型及防治方法慢性病是指以病程较长、发展缓慢为特点的疾病,常常伴有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和功能损害。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重大威胁。
本文将介绍慢性病的常见类型以及一些常用的防治方法。
一、高血压高血压是慢性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
它是指动脉血压长期超过正常范围,对心脏、血管和其他器官产生危害。
高血压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降压药物的使用,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
非药物治疗包括限制钠盐摄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措施。
二、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类慢性代谢疾病,表现为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防治糖尿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
药物治疗包括胰岛素注射、口服降糖药物等。
饮食控制方面,患者需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注意饮食的均衡和适量运动。
三、冠心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系统发生病变,导致心肌缺血的一类慢性疾病。
防治冠心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改善生活习惯和心脏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血管扩张剂、抗栓药物等。
改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戒烟限酒等。
心脏介入治疗是指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进行疾病的修复或改善。
四、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类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其特点是气道阻力增加,引起呼气困难。
防治COPD的方法主要包括用药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避免污染环境、注意保暖等。
五、脑卒中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局部或全面性脑功能障碍,也被称为中风。
防治脑卒中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抗凝血剂、抗血小板药物等。
手术治疗包括溶栓治疗、血管成形术等。
康复治疗包括功能锻炼、言语康复等。
六、肿瘤肿瘤是慢性病中最为严重和复杂的一种。
防治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
30种慢性病

30种慢性病慢性病是指病程长、发展缓慢的一类疾病。
与急性疾病相比,慢性病通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慢性病已成为人类的头号健康杀手。
本文将介绍30种常见的慢性病,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于慢性病防治的重视。
一、心血管疾病1.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长期高血压容易导致心脏、脑血管等器官受损。
2.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症。
3. 中风:即脑卒中,是由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引起的脑部功能障碍,会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后果。
二、呼吸系统疾病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常见症状为持续咳嗽、气促等。
5.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过敏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容易出现喘息、气喘等症状。
6. 肺癌: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吸烟是最主要的诱因之一。
三、代谢性疾病7.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抗胰岛素作用减弱而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8. 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积聚过多脂肪,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两种类型。
9. 肥胖症:体重超过正常范围,BMI指数大于28,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四、消化系统疾病10. 胃炎:胃黏膜发炎,导致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
11. 胃溃疡:消化道溃疡主要发生在胃黏膜和十二指肠黏膜,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12. 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五、骨骼系统疾病13. 骨质疏松症:骨骼系统中较为常见的慢性病,患者容易骨折、骨疼等。
14. 风湿性关节炎:是慢性关节炎的一种,导致关节疼痛、肿胀等。
15. 脊柱侧弯:脊柱向一侧弯曲,引起脊柱畸形,严重时会影响呼吸和活动能力。
六、神经系统疾病16. 癫痫: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会导致痫发、抽搐等症状。
17. 帕金森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肢体震颤、肌肉僵硬等。
18. 多发性硬化症: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神经纤维髓鞘损害。
常见慢性病的健康讲座内容

常见慢性病的健康讲座内容慢性病是当今社会中一大健康隐患,它们通常发展缓慢,持续时间较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提高公众对慢性病的认识,预防和管理慢性病,举办健康讲座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本文将探讨常见慢性病的健康讲座内容,以匡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疾病。
第一部份: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也被称为“寂静的杀手”。
在讲座中,我们可以首先介绍高血压的定义、病因和流行病学数据,以引起听众的关注。
然后,我们可以解释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如心脏病、脑卒中和肾脏疾病等,并提醒听众定期测量血压,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血压计。
此外,我们还可以介绍高血压的预防和管理方法,包括饮食控制、减轻体重、增加运动等。
第二部份: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世界各地都有不少患者。
在讲座中,我们可以先介绍糖尿病的类型和症状,以及其对身体的影响。
然后,我们可以向听众解释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如胰岛素的分泌异常和细胞对胰岛素的反抗等。
接着,我们可以讨论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实用的健康建议,如合理安排饮食、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
第三部份: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慢性病中最常见的一类,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
在讲座中,我们可以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wei)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和缺乏运动等。
然后,我们可以向听众讲解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方法,如戒烟、饮食调整、适量运动和定期体检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警示信号,如胸痛、气短、头晕等,以便听众能够及时就医。
第四部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等。
在讲座中,我们可以向听众介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和症状,如咳嗽、气短和胸闷等。
然后,我们可以解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危害,如影响生活质量、加重心脏负担等。
接着,我们可以向听众介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方法,如戒烟、避免污染环境、规律使用药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听诊器胸件置于
肘窝肱动脉搏动明显处,放在袖带外面。 ⑥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柯氏音,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I音,舒张压读数取柯氏 音第V音(消失音)。
⑦确定血压读数:所有读数以水银柱凸面的顶端为准,读数取偶数,电子
血压计以显示血压数据为准。
⑧间隔 1~2分钟重复测量,取两次读数平均值记录。如收缩压或舒张压的
单项选择
02 下列哪项不符合高血压的相关概念 ( B )
A.高血压是进行性心血管损害性疾病 B.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最终结果 C.是心、脑血管和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D.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 E.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处于较低水平
单项选择
03 下列哪顶不符合高血压诊断的相关概念 ( A )
两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以三次读数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自测血压方法
①对新诊断高血压者,建议家庭自测血压连续7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 测量3遍;去掉第一天血压值,计算后6天血压值,根据后6 天血压平均值,
为治疗决定提供参考。 ②血压稳定后,建议每周固定一天自测血压,于早上起床后1 小时,服降压药 前测量坐位血压。 ③血压不稳定或未达标者,建议增加自测频率。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 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
04 高血压危险因素
高钠、低钾膳食
➢ 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盐摄入量12-15g以上。 ➢ 24h尿钠/钾比值,我国人群在6以上,而西方国家仅为2-3
体重超重或肥胖
①BMI≥24kg/m2,高血压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 常者的2~3倍,具有两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患高血压及糖尿病危险3~4倍; ②BMI≥28 kg/m2 ,90%以上患上述疾病,或有危险因素聚集;
03 血压测量标准方法
诊室血压测量方法
①仪器:水银柱式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
②袖带:袖带大小合适,至少覆盖上臂的 2/3;
③准备:在测量前 30min内,避免剧烈运动、进食、喝含咖啡的饮料、吸烟 等,需要至少安静休息5 分钟。 ④被测量者应坐于有靠背的座椅上,裸露右上臂, 上臂及血压计与心脏 处同一水平。
动态血压
①概念:指患者佩戴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的 24 小时血压。
②标准:动态血压的正常值国内参考标准为:24 小时平均<130/80mmHg,
白昼平均值<135/85mmHg,夜间平均值<125/75mmHg。
③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上可用于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
https:///v?vid=1209909119546784 2837&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A.医疗机构测血压<140/90mmHg,可排除高血压的诊断 B.白大衣高血压是指医疗机构测量血压≥140/90mmHg,24小时动态血压平 均值<130/80mmHg C.隐形高血压是指医疗机构测量血压<140/90mmHg,家庭自测血压> 135/85mmHg D.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利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
单项选择
04
( D )是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
A.白大衣高血压 B.隐性高血压 C.继发性高血压 D.原发性高血压
单项选择
诊室血压测量方法应间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两次读数平均值 05 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两次读数相差( )mmHg以上
应再次测量,以( )次读数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B )
其它危险因素
如遗传、性别、年龄、工作压力、心理因素、高脂血症等。
历年 真题
单项选择
01 按2005年中国血压诊断标准,下列哪项不符合( B )
A.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为正常值 B.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为正常值 C.未用药时,非同日三日测量,收缩压≥140mmHg 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诊断标准 D.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为正常高值
A.5、2 B.5、3 C.10、2 D.10、3
单项选择
06 动态血压的正常值国内参考标准为:24小时平均值<( )mmHg,白
昼平均值<( )mmHg,夜间平均值<( )mmHg( C )
A.125/75、130/80、135/85 B.125/75、135/85、130/80 C.130/80、135/85、125/75 D.135/85、130/80、125/75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兰君礼
目录
CONTENTS
高血压概述 高血压诊断标准 血压测量标准方法 高血压危险因素
01 高血压概述
高血压概述
➢ 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性疾病。是冠心病、
脑血管病、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 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
➢ 整体上看,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呈上升趋势,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③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3.5倍,
患糖尿病危险2.5倍,具有两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患高血压及糖尿病危险为正常 体重者的 4 倍。 ④BMI每年增加3,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 女性增加57%。
饮酒
如果每天平均饮酒>3个标准杯(1标准杯相当于12g 酒精,约合360g啤酒,或 100g葡萄酒,或30g白酒),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平均上升3.5mmHg与 2.1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大。
单项选择
07 我国14组人群研究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 )g,
高血压诊断标准
02
高血压诊断标准
经非同日 3 次测量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 90mmHg。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到医疗机构测量血压高于140//80mmHg 或 家 庭 自 测 血 压< 135/85mmHg。 【隐性高血压】患者到医疗机构测量血压<140/90mmHg,但动态血压24小时平 均值高于130/80mmHg或家庭自测血压>135/85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