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二讲文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古代汉语第二讲文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阙

至汉代,阙已非宫门专有,词庙、庭院都有 建阙的例子,但它仍是或庄严或权势的象征, 寒门小户是立不得的。 成都出士的汉代画像砖(图1),画面是 阙。高高两阙之间,以大门的檐罩相连。这 是汉阙的形式之一,即门、阙合一的阙。 另一形式为各自独立不相连的双阙,成 对地立于大门之前。山东沂南县汉墓石刻 (图2),表现了庭院门外立双阙的情景。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变法图强,筑 冀阙是举措之一。唐代司马贞释:“冀,记 也。出列教令,当记于此门阙。”近年,考 古工作者在咸阳找到商鞅变法时所筑冀阙基 址。其两阙相距400米。发掘西阙所获资料, 使今人得以勾勒当年的壮观——秦冀阙为上 下三层的建筑物,底层有七室之阔,正所谓 “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
• 又名词。值得欣赏的事物。如说“洋洋大~”, “壮~”。
• 引申为一般的观看,眺望。孟子尽心上: “故~於海者难为水。”陶渊明归去来辞: “时矫首而遐~。”(矫首:抬头。遐:远。)
128.【观】219页
• (二)读guàn,去。高大可见的建筑物。左传宣 公十二年:“收晋尸以为京~。”这是指把敌人 的尸体堆积起来封上土的高大的土堆。(留给人 看以夸耀武功。)
观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 筑物,两观之间有一个豁口,所以 叫做阙。
至於道教的庙宇叫观,更是后起的 意义了。
/read/shehuikexue/shehu iwenxue/zgdm/003.htm
/read/shehuikexue/shehu iwenxue/zgdm/003.htm
职有~,维仲山甫补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次之又不能拾遗补~。”
• 用作动词时,表示使亏损。左传僖公三十年: “若不~秦,将焉取之?”
• (三)读jué。挖掘。左传隐公元年:“若~ 地及泉。”
古代汉语 左传部分背诵篇目简体版整理

古代汉语左传部分背诵篇目简体字版整理(一)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
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音同国)叔死焉。
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lin 三声)延。
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
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寘(音同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
食舍肉。
公问之。
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音同衣)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音同意)!”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
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此段选文无)(二)齐桓公伐楚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音同绍)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02 郑伯克段于鄢 古代汉语课件

羹:帶汁的肉。《爾雅·釋器》:“肉謂之 羹。遺”(wèi)之:贈送給她。
繄(yī)我獨無:我卻單單沒有啊! 繄:句首 語氣助詞,不譯。
敢問何謂也:冒昧地問問你說的是什麽意思呢? 敢:表敬副詞,冒昧。 何謂:賓語前置,疑問代詞作 賓語,下文“何患”同。
何患焉:您在這件事上憂慮什麽呢?焉:于是。 闕:通“掘”,挖。隧:名詞活用爲動詞,挖隧洞。
虢(ɡuó)叔死焉:東虢國的國君死在那裏。 焉:指示代詞兼語氣詞,于是,在那裏。
佗邑唯命:佗:“他”的異體字,旁指代詞。其 他的城邑惟命是從,只聽您的命令。
謂之京城大(tài)叔:京地百姓稱共叔段爲京城太 叔。大,通“太”。王力、朱駿聲作古今字。《說 文·水部》“泰”字段注:“太從大聲,後世凡言大, 而以爲形容未盡則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 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
第四段主要寫兄弟相殘,莊公露出奸詐 的真實嘴臉。
第五段
寘:“置”的通用字。放置,放逐。 誓之:爲動,對她發誓。 黃泉:地下的泉水,喻墓穴,指死後。 悔之:爲動,對這事後悔。
封人:管理邊界的地方長官。 封:聚土培植樹 木。古代國境以樹(溝)爲界,故爲邊界標志。
有獻:有進獻的東西。獻作賓語,名詞。 賜之食:賞給他吃的。雙賓語。 食舍肉:吃的時候把肉放置一邊不吃。 舍,捨 的古字。
初:當初,追述往事,即莊公之母嫁來鄭國之時, 公元前761年,時間推前了39年。
娶于申:從申國娶回老婆。申:國名,姜姓、鄭 武公姓姬,與周天子同姓。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男女同姓,其生不 蕃”,涉外婚成爲春秋戰國時君王通例。如“秦晉 之好”,即秦穆公是晉文公老丈兼姐夫,晉文公是 秦穆公女婿兼舅子。
二、串 講
第一段
鄭伯:即莊公。伯爲爵位,莊公是諡(shì)號。爵位 是生前鄭伯受周天子封的等級。《禮記、王制》: “王者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古代汉语》郑伯克段于鄢

讨论
当亲情与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你如何选择?
学习目标
① 领略文化之美,体会时代背景 ② 品味语言之美,掌握字词用法 ③ 理解作者用意,体味人物塑造 ④ 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
关联知识
《左传》 与
《春秋》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 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与侧重 解释《春秋》“微言大义”的《公羊传》、《 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 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 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 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例清楚,叙 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 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 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能愿动词“欲”之后,义为“想这样做”。 4、夫人将启之。 启之,特殊动宾关系,为之而启,为共叔段打开城门。
动词 5、段不弟,故不言弟 不弟,不象一个当弟弟的。弟,做弟弟
文中的字、词、句
三、词类活用
6、 既而悔之 悔之,特殊动宾关系,为之而悔。动词
7、闻之,有献于公。 献,本来是动词,指献上,这里是用 为名词,指献上的东西。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 侵,轻曰袭。”“伐”是中性词,多用于诸侯或平 级之间的公开宣战,一般师出有名,进军时要有钟 鼓。 “侵”含有贬义,是不宣而战,不需任何理由, 且不用钟鼓,是直接侵犯别国。“袭”是乘人不备
而突然发起进攻。
故事情节
四
庄共幽禁姜氏及母子和好如初。(矛盾的解决) 1、颖考叔设法为庄公排忧解难。
原文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公 曰:“不义不暱 ",厚将崩。"
第二讲新2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内容 左传》
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 史著作, 起于鲁隐公元年( 公元前722 722年 史著作 , 起于鲁隐公元年 ( 公元前 722 年 ) , 止于鲁哀公二+ 七年( 公元前468 468年 止于鲁哀公二 + 七年 ( 公元前 468 年 ) , 实 际记事到鲁悼公十四年( 公元前453 453年 际记事到鲁悼公十四年 ( 公元前 453 年 ) 。 它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特别是春秋时期社会 变革的重要历史文献。 变革的重要历史文献。 书中对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斗争,广大劳动 书中对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斗争, 人民与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人民与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以及当时 发生的一些重要的自然现象, 发生的一些重要的自然现象,都作了比较真 实的记载,对统治者的凶恶残暴、 实的记载,对统治者的凶恶残暴、骄奢淫逸 和腐朽的神权观念也作了一定的批判。 和腐朽的神权观念也作了一定的批判。
9
二、 串 讲
标题:
《郑伯克段於鄢》
10
郑伯:即庄公。伯为爵位, 郑伯:即庄公。伯为爵位,爵位是生前郑伯受 周天子封的等级。 礼记、王制》 周天子封的等级。《礼记、王制》:“王者制 禄爵, 凡五等。 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克,《说文解字》:“肩也,象屋下刻木之 说文解字》 肩也, 徐锴曰: 任也,负何之名也, 形。”徐锴曰:“肩,任也,负何之名也,与 人肩膊之义通。能胜此物谓之克。 人肩膊之义通。能胜此物谓之克。” 段,指下文的共叔段,庄公的弟弟。共叔段三个 指下文的共叔段,庄公的弟弟。 表示了三层意思。 国名, 字,表示了三层意思。一、共,国名,共叔段失 败以后出奔的地方; 排行, 败以后出奔的地方;二、叔,排行,古代的排行 )、仲 用“伯(孟)、仲、叔、季”;三、段,名。
古代汉语《郑伯克段于鄢》(课堂PPT)

.
6
一、说 明
(一)选自《左传·隐公元年》 《春秋左氏传》简称,相传为春秋晚期鲁国史官左
丘明所作。儒家视《春秋》为经,释经为“传”,共 有“三传”。
(二)最重要的注释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今人杨 伯峻《春秋左传注》
.
7
二、串 讲
第一段
郑伯:即庄公。伯为爵位,庄公是谥(shì)号。爵位 是生前郑伯受周天子封的等级。《礼记、王制》:“ 王者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惊姜氏:使姜氏惊。使动用法
亟(qì):副词,屡次。作“赶快”义时读“jí”。
这部分主要写了武姜偏爱,潜在矛盾的原 因。
.
11
第二段
即位:就位,登上君王的位置。
为之请制:姜氏向庄公为共叔段请求给予制作为封 邑。
巌 (yán)邑也:“巌”,“岩”的异体字,石头城。
虢(ɡuó)叔死焉: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 焉:介词兼指示代词,于是。
谥号指国君,大臣死后后人加之以示尊重的称号。谥法规定 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 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厉、灵等;属于 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也可褒贬参半,如:(唐)玄 宗,《说文》:“玄,黑而有赤色者。”
.
8
初:当初,追述往事,即庄公之母嫁来郑国之时 ,公元前761年,时间推前了39年。
这段主要表现兄弟冲突,显庄公伪善。
.
15
第三段
既而:固定词组,不久。
命西鄙北鄙(bǐ)贰于已:命令原属庄公的西部和北 部的边境城邑同时也臣属于自己。 鄙:边 邑也,从邑 ,啚声,边境上的城邑。贰:两属。
堪:承受。 若之何:固定结构,对他怎么办?
欲与大(tài)叔:如果想把国家交给共叔段。 臣请事之:那么我请求去事奉他。 生民心:使动,使民生二心。
古代汉语文选2-资料

郑伯克段于鄢
➢ 【原文】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 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 而悔之。
教材P132页
➢ 【译文】庄公就将姜氏安置到城颍, 并向她发誓说:“不到黄泉,不要 相见!”不久,庄公对此感到懊悔。
郑伯克段于鄢
➢ 【原文】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 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 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 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 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 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 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 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 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教材P132-133页
➢ 【译文】 颍考叔是颍谷地方管理疆界的官, 听说了这件事,他就向庄公进献东西。庄公就 赏他饭食,他吃饭时把肉放在一边不吃。庄公 问他缘故,他回答说:“小人上有老母,我的 饭食她都吃过了,就是没吃过您赏赐的带汁肉。 请让我把它带给老母吧!”庄公说:“你有母亲 可以孝敬,惟独我却没有啊!”颍考叔说:“冒 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啊?”庄公就告 诉他缘故,并且告诉他自己懊悔了。
教材P129页
➢ 【译文】到庄公就位做了国君,姜氏便替共叔 段请求把制作为封邑。庄公说:“制是险要的 城邑,虢叔死在那里。您要其他地方,那就听 您吩咐。”姜氏就请封京地,庄公便让段住到 那里,人们称段为京城太叔。 祭仲对庄公说: “封邑的城墙如果超过三百丈,将是国家的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邑不得超过五分之一, 小的城邑不得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不按法度 办事,这不是先王的制度,您将会控制不了。”
郑伯克段于鄢
➢ 【原文】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 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 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 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 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 “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 , 厚将崩。”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译文及赏析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译文及赏析《郑伯克段于鄢》是编年体史书《左传》的一个片段,却俨然一篇完整而优美的记事散文。
文章把发生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这一历史事件,具体可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使我们仿佛真的进入了时间隧道,面对面地聆听历史老人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一事件的缘起、发生、发展和最后结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郑伯克段于鄢》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郑伯克段于鄢先秦:左丘明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善於用极少的笔墨刻划出人物的细微动 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
③ 许多外交辞令很出色。
《左传》的注本
自东汉以来,为《左传》作注的 很多,现在最通行的是《十三经 注疏》中的《春秋左传注疏》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左传译 文》,相配使用。
编年体史书的开始于:共和元年(前841) (从范文澜说)。
东周许多诸侯国已经有史官记事,且对编年 史的称呼不同:晋国叫《乘》(sheng4), 楚国叫《檮杌》(tao2wu4),鲁国叫 《春秋》。
《春秋三传》
左丘明(春秋末鲁史)——《左传》 (196845字),文学价值,史料价值 最高。
公羊高(战国齐人,子夏弟子)—— 《公羊传》(44075字)
穀梁赤(战国鲁人,子夏弟子)—— 《穀梁传》(41512字)
传:阐释儒家经义的文字。“左丘明 一派解说《春秋》经义的文字”
《左传》所记载的历史年代
《左传》在文学上和语言上的成就很大。 为后代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后代的一些伟大作家如司马迁等,都从 中吸取了营养。
① 善於突出事物的本质,用简括的语句写 出复杂纷繁的事物(特别是善於写战 争);
《左传》名称和性质
全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历史 著作。
一般人认为它原是一部独立的历史著作, 但也有人认为是传(zhuàn)《春秋》的, 到了晋代,杜预才把它分年附在《春秋》 的后边。
《春秋》性质——编年体史书
过于简略,相当于大事年表。
鲁国史官所记,孔子修订。“正名”。春秋 笔法(春秋书法):寓褒贬之意于字里行间。 襄25:齐崔杼弑其君;襄31:莒人弑其君 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