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珠单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同为靶向药,贝伐珠单抗、安罗替尼、阿帕替尼有什么区别?

同为靶向药,贝伐珠单抗、安罗替尼、阿帕替尼有什么区别?

同为靶向药,贝伐珠单抗、安罗替尼、阿帕替尼有什么区别?在肿瘤治疗领域,靶向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内特定的分子信号通路或蛋白质靶标来发挥作用,能更加精准地作用于癌细胞,以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贝伐珠单抗、安罗替尼和阿帕替尼目前在临床上使用广泛,虽都属靶向治疗范畴,但其作用机制、适应症和副作用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区别。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三种药物的特点,以便充分的认识它们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和区别。

1.贝伐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制备的一种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其作用机制为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在肿瘤生长期间,肿瘤细胞需要形成新的血管以供应充足的营养,这一过程涉及到一种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质。

VEGF由人脑垂体前叶分泌,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其可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 结合,直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值、分裂,从而刺激肿瘤新血管生成。

而贝伐珠单抗可与VEGF结合,阻止其与VEGFR受体结合,从而控制肿瘤生长。

目前,贝伐珠单抗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包括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胶质母细胞瘤、肝癌、卵巢癌、宫颈癌等领域。

虽然贝伐珠单抗疗效显著,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仍会出现毒副作用,常见的有出血、高血压、脓肿、蜂窝组织炎感染、电解质紊乱、外周感觉神经病变、胃肠道反应、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栓等,其他潜在的不良反应则包括蛋白尿、蛋白质丢失性肠病等。

1.安罗替尼安罗替尼是由我国正大天晴药业研发,并于2018年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并上市的靶向抗癌药物。

安罗替尼应用广泛,目前被批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甲状腺癌和软组织肉瘤,其作用机制与贝伐珠单抗相似,主要与抑制肿瘤新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研究表明,安罗替尼是一种小分子多靶点的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不仅可抑制VEGFR1、VEGFR2、VEGFR3,还可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和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等激酶的活性,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一直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

传统的手术方式包括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然而,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通过在腹部建立几个小孔,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可以达到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机器人辅助手术则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精度和灵活性,尤其对于复杂的手术操作具有优势。

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生育需求等因素。

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可以考虑进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如宫颈锥切术、宫颈广泛切除术等。

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也是宫颈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主要用于治疗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旁浸润,内照射则主要针对宫颈原发灶。

近年来,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度和效果,同时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质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放射治疗技术,也在宫颈癌治疗中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

质子治疗能够更精准地将辐射剂量集中在肿瘤部位,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副作用。

三、化学治疗化疗在宫颈癌的治疗中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的治疗,也可以作为手术和放疗的辅助治疗手段。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紫杉醇、5-氟尿嘧啶等。

新的化疗方案和药物组合不断被研究和应用。

例如,紫杉醇联合顺铂的方案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此外,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四、靶向治疗随着对宫颈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靶向治疗逐渐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新方向。

抗肿瘤药配制

抗肿瘤药配制

抗肿瘤药配制No1:贝伐珠单抗 100 mg /4 mL(25 mg/mL)适应症:转移性结直肠癌,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肝细胞癌,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宫颈癌。

溶液配制:1、抽取所需数量的贝伐珠单抗,用 0.9% 氯化钠溶液稀释到需要的给药体积。

2、贝伐珠单抗溶液的终浓度应保持在 1.4 -16.5 mg/mL 之间。

用药建议:1、采用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第一次静脉输注时间需持续 90 min。

2、如果第一次输注耐受性良好,第二次输注时间可以缩短到 60 min。

3、如果对 60 min 的输注耐受性良好,随后进行的所有输注都可以在 30 min 的时间完成。

注意事项:1、不能与右旋糖或葡萄糖溶液同时或混合给药。

2、不能采用静脉内推注或快速注射。

No2:尼妥珠单抗 50 mg/瓶适应症:适用于与放疗联合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阳性的 III/IV 期鼻咽癌。

溶液配制:将 2 瓶 (100 mg)尼妥珠单抗注射液稀释到 250 mL 生理盐水中。

用药建议:1、静脉输液给药,给药过程应持续 60 min 以上。

2、第一次给药应在放射治疗的第一天,并在放射治疗开始前完成。

之后每周给药 1 次,共 8 周,患者同时接受标准的放射治疗。

注意事项:1、在给药过程中及给药结束后 1 h 内,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状况。

2、本品稀释后在 2 ℃ - 8 ℃ 可保持稳定 12 h,在室温下可保持稳定 8 h。

储存超过上述时间,不宜使用。

No3:曲妥珠单抗 440 mg:20 mL适应症:转移性乳腺癌,早期乳腺癌,转移性胃癌。

溶液配制:1、应由同时配送的稀释液稀释,配好的溶液可多次使用,曲妥珠单抗的浓度为 21 mg/mL。

2、取所需的溶液量从小瓶中吸出后加入 250 mL 0.9%氯化钠输液袋中。

3、配制好的溶液超过 28 天应丢弃。

用药建议:1、在本品治疗前,应进行 HER2 检测。

宫颈癌治疗的现状及问题:从临床指南到真实世界研究

宫颈癌治疗的现状及问题:从临床指南到真实世界研究

宫颈癌治疗的现状及问题:从临床指南到真实世界研究一、概述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和死亡病例在全球女性肿瘤中占据显著地位。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GLOBOCAN 2020数据库的数据,无论是发病病例还是死亡病例,宫颈癌均居全球女性肿瘤的第四位。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在5569岁达到高峰,成为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胁。

宫颈癌的早期预防、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成为了减少其发病和死亡病例数的重要措施。

在治疗方面,宫颈癌的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早期宫颈癌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手术切除,其中广泛的全子宫切除术配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是最主要的手术方法。

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治疗策略则转向放化疗为主,结合中医药治疗,以期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

尽管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宫颈癌的治疗现状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在真实世界研究中,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存在许多争议和待改进之处。

例如,宫颈癌的分期诊断在实践中仍不够精准,需要依赖更精确的影像学和病理学手段来提高分期的准确性。

对于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如何平衡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以及如何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等问题,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宫颈癌,作为全球第三大常见肿瘤,约占世界癌症的10,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成为全球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

而在我国,这一恶性肿瘤更是妇女群体中的首要杀手。

其流行病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

从发病年龄来看,宫颈癌在我国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地区呈现年轻化趋势,其年龄分布呈现出双峰状,即3539岁和6064岁这两个年龄段发病率较高,平均年龄为2岁。

原位癌的高发年龄为3034岁,比浸润癌早20余年。

值得注意的是,近50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年龄逐渐降低,这部分患者往往早年开始性生活,有多个性伴侣,吸烟,口服避孕药等因素可能与其发病年龄降低有关。

妇科肿瘤病例分析题及答案

妇科肿瘤病例分析题及答案

妇科肿瘤病例分析题及答案1.以下哪种妇科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 [单选题] *A.卵巢癌(正确答案)B.宫颈癌C.子宫内膜癌D.子宫肉瘤2.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治疗目的是阻止/延缓?() [单选题] *A.CRB.PRC.PD(正确答案)D.SD3.AURELIA研究中(贝伐联合不同化疗药物治疗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试验组患者(贝伐联合化疗)的mPFS是多少?() [单选题] *A.3.4 mB.4.8 mC.6.7 m(正确答案)D.8.2 m4.安罗替尼联合PD-L1单抗(TQB2450)治疗复发性卵巢癌ORR为()? [单选题] *A.55.0%B.52.0%(正确答案)C.47.0%D.50.0%5.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化疗以哪种用药为主?() [单选题] *A.靶向治疗B.双药联合C.单药(正确答案)D.免疫治疗6.安罗替尼单药用于既往经过治疗的转移性HER2阴性乳腺癌研究于2020年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中位PFS为:() [单选题] *A.4.43个月B.5.22个月(正确答案)C.5.64个月D.7.23个月7.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指?() [单选题] *A.复发时间与既往末次化疗时间之间的间隔<6个月B.复发时间与既往末次化疗时间之间的间隔≥6个月(正确答案)C.复发时间与既往末次化疗时间之间的间隔<12个月D.复发时间与既往末次化疗时间之间的间隔≥12个月8.2019ESMO妇瘤 An+化疗研究显示,安罗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患者中位PFS长达9个月() [单选题]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9.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以下选择中对应的治疗策略是()? [单选题] *A.内分泌治疗B.mTOR抑制剂治疗C.CDK4抑制剂治疗D.化疗(正确答案)10.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ORR为()? [单选题] *A.73.9%(正确答案)B.54.8%C.47.6%D.52.0%1.安罗替尼在妇科肿瘤领域目标科室是()? *A.妇瘤科(正确答案)B.肿瘤科(正确答案)C.放疗科(正确答案)D.中医科2.安罗替尼在卵巢癌领域已覆盖了哪些的研究?() *A.铂耐药复发卵巢癌:安罗替尼联合尼拉帕利(正确答案)B.铂耐药复发卵巢癌:安罗替尼联合培美曲塞(正确答案)C.铂耐药复发卵巢癌:安罗替尼单药(正确答案)D.复发卵巢癌:安罗替尼联合化疗(正确答案)3.2021ESMO安罗替尼单药治疗铂耐药复发/难治性卵巢癌ORR和mPFS分别是()? *A. 31.2%(正确答案)B. 29.2%C. 5.1个月(正确答案)D. 5.8个月4..安罗替尼乳腺癌推广关键信息包括() *A.安罗替尼抗血管生成多靶点全面、强效抑制,同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通过重塑肿瘤微环境,联合增效(正确答案)B.安罗替尼安全性优于其他抗血管生成药,靶区聚焦,选择性强,与治疗无关的药物作用少(正确答案)C.安罗替尼二线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安罗替尼组疗效显著优于单药化疗:中位PFS 7.5个月 VS 3个月(正确答案)D.安罗替尼二线单药治疗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中位PFS 5.22个月;其中亚组分析HER-2阴性、HR阳性的患者疗效优于三阴性乳癌:中位PFS 5.88个月 VS 4.04个月(正确答案)5.安罗替尼单药用于既往经过治疗的转移性HER2阴性乳腺癌研究于2020年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ORR和DCR为:() *A.9.6%B.25.0%C.15.38%(正确答案)D.80.77%(正确答案)6.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GOG240研究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3期试验,主要研究终点为OS和不良反应(正确答案)B.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提高了患者的OS和PFS;中位OS(17.0月vs 13.3月);中位PFS(8.2月 vs 5.9月)(正确答案)C. 贝伐单抗与单纯化疗相比,2级或以上高血压发病率、3级或以上血栓栓塞事件,3级胃肠道瘘发生率增加,但经过处理均能妥善解决(正确答案)D. GOG240研究奠定了贝伐单抗在宫颈癌中的治疗地位。

贝伐珠单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贝伐珠单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贝伐珠单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贝伐珠单抗是一种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药物,近年来关于其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贝伐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贝伐珠单抗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贝伐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它可以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外胞质结构域,抑制EGFR的自身磷酸化,阻断了该受体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目前,贝伐珠单抗已经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贝伐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1.适应症扩大最初,贝伐珠单抗主要适用于EGFR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贝伐珠单抗还可以适用于EGFR阳性、ALK阴性的NSCLC患者。

一系列的临床试验表明,在这个群体中,贝伐珠单抗与化疗或其他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和生存期。

2.治疗方案优化在贝伐珠单抗的临床应用中,研究者们还不断尝试优化治疗方案,使其更具个性化和精准化。

一些研究表明,贝伐珠单抗与其他靶向药物或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减缓肿瘤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3.治疗效果预测由于贝伐珠单抗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因此研究者们试图寻找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患者对贝伐珠单抗的治疗反应。

一些研究表明,EGFR突变、p-Akt、PTEN等因子的表达状态可能与患者对贝伐珠单抗的治疗反应相关。

4.治疗耐药机制研究尽管贝伐珠单抗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药物耐药的现象。

研究者们也着力探讨贝伐珠单抗耐药机制,以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目前,有关贝伐珠单抗耐药机制的研究主要涵盖了EGFR突变、MET扩增、KRAS突变、HER2突变等因素。

三、展望贝伐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为肺癌患者带来了许多新的治疗选择,并且为治疗方案的优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晚期或复发子宫颈癌治疗进展

晚期或复发子宫颈癌治疗进展

晚期或复发子宫颈癌治疗进展晚期或复发子宫颈癌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尽管化疗是公认的标准治疗,但患者的长期生存没有明显提高,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深入,为这一类患者带来了一丝曙光,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希望对临床有所帮助。

标签:晚期或复发子宫颈癌;化疗;分子靶向早期或局部进展期宫颈癌可通过根治性手术、放化疗或两者联合等综合治疗方式治愈,但对于以铂类为基础的放化疗后复发或转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则一直选择甚少,5年生存率IV A期16%,IVB期15%【1】。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运用进展。

(一)联合化疗:常见为顺铂与其他药物的组合,包括异环磷酰胺、紫杉醇等。

在这一节中,我们总结了GOG和日本临床肿瘤学组(JCOG)的III期临床实验【2】。

GOG169 :GOG169III期研究了在264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中,134例接受顺铂单药治疗,130例接受顺铂/紫杉醇联合化疗。

单药顺铂组ORR为19%(6%CR,13%PR);顺铂/紫杉醇组ORR为36%(15%CR,21% PR)(P = 0.002)。

中位PFS 顺铂组为2.8个月,顺铂/紫杉醇组为4.8个月,(P<0.001)。

中位总生存没有区别,(8.8比9.7个月)。

结论是顺铂/紫杉醇优于顺铂单独化疗。

GOG179:比较了顺铂单药与顺铂/拓扑替康两组疗效,ORR顺铂组为27%,顺铂/拓扑替康组为13%,P=0.004;OS联合用药与单药相比(9.4vs6.5个月,P=0.017),这是第一个随机III期试验证明联合化疗的生存优势。

JCOG0505: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JCOG0505进行了一项随机III期研究,评价卡铂/紫杉醇和顺铂/紫杉醇临床效果。

在246例可评价患者中,ORR卡铂/紫杉醇是62%,顺铂/紫杉醇是60%。

中位OS和PFS卡铂/紫杉醇是17.5和6.2月;顺铂/紫杉醇是18.3和6.9月。

宫颈癌二线药治疗方案

宫颈癌二线药治疗方案

一、引言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也日益丰富。

在宫颈癌的治疗过程中,二线药物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宫颈癌二线药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宫颈癌二线药治疗概述1. 定义宫颈癌二线药治疗是指在宫颈癌患者经过一线药物治疗(如放疗、化疗、手术等)后,病情复发或进展时,所采取的药物治疗。

2. 治疗目的宫颈癌二线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控制肿瘤生长和减轻症状。

3. 治疗原则(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并发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联合治疗:结合多种药物,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3)有序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宫颈癌二线药治疗方案1. 化疗方案(1)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铂类是宫颈癌二线治疗中最常用的化疗药物,常用的铂类药物有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等。

以下为一种常见的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方案一:顺铂+氟尿嘧啶+甲氨蝶呤剂量:顺铂50mg/m²,氟尿嘧啶500mg/m²,甲氨蝶呤20mg/m²,每21天为一个周期。

(2)紫杉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紫杉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常用的紫杉类药物有紫杉醇、多西紫杉醇等。

以下为一种常见的紫杉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方案二:多西紫杉醇+卡铂剂量:多西紫杉醇75mg/m²,卡铂AUC=5,每21天为一个周期。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宫颈癌二线治疗方案,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的杀伤能力。

以下为一种常见的免疫治疗方案:方案三: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单抗剂量:帕博利珠单抗200mg,纳武单抗240mg,每3周为一个周期。

3. 抗血管生成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以下为一种常见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方案:方案四:贝伐珠单抗剂量:贝伐珠单抗15mg/kg,每3周为一个周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OG 240: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FACT-宫颈癌-TOI
机体状态(7项);功能状态(7项);宫颈癌亚量表(15项);临床
FACT-Cx TOI评有分意义的改变化:疗4-5分;评化分疗范+围Be:v 0-116分 差异
98.75% CI
第1周期 前HRQOL问卷完成77.依9 从性为从第751.8周期前的96-2%.1到7 第1周期-6后.439-2个.0月9 的
血栓栓塞 (≥3级)
4 (1.8)
18 (8.2)
出血
CNS (任何级别)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
复发/顽固宫颈 鳞癌
• 未接受复发治疗 • 可测量病灶
顺铂 50 mg/m2 IV Day 1,q3w; 拓扑替康 0.75 mg/m2 IV Days 1-3,q3w; 贝伐珠单抗 15 mg/kg Day 1,q3w
PD或不可 耐受毒性
• ECOG PS 0/1
(n=27)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复发/顽固宫颈癌的II期临
床研究
主要终点:6个月PFS率 次要终点:ORR、PFS、OS
Zighelboim I, et al. Gynecol Oncol. 2013.
研结果究结果
6m-PFS率
59%
ORR
9/26(35%)
CR
1/26(4%)
PR
8/26(31%)
12
24
时间 (月)
OS
Tewari KS, et al. 2013 ASCO Abstract 3.
GOG
240:化疗贝伐-基线特征 化疗 (n=225)
化疗+Bev (n=227)
中位年龄,岁(范围) 组织学(%):鳞癌/腺癌,未明确 种族(%):白/非裔美国/亚/太平洋岛屿 疾病分期(%):复发/顽固/晚期 体力状态(%):0/1 既往接受铂类(%) 盆腔疾病(%)
同时,HPV也是VEGF高表达的直接影响因素
GOG-227C是首个贝伐珠单抗用于宫颈癌的II期
Monk BJ,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GGOGOG-227C 方案
127B Isotretinoin and interferon alfa
n
6m-PFS mOS 率(%) (月)
34
6
3.9
历 127C Cisplatin and pentoxifylline 史 127D Altretamine
数 127F Topotecan 据
127H Etoposide
44
20
6.0
39
3
4.6
40
15
6.6
24
12
3.7
127K Gemcitabine
25
4
4.8
227C
Bevacizumab
Tewari KS, et al. 2013 ASCO Abstract 3.
GOG 240:研究设计 紫杉醇 135或175mg/m2 iv 顺铂 50mg/m2 iv
宫颈癌(N=452) 原发分期 IVB 复发/顽固 可测量疾病
GOG PS 0-1 既往未接受针对复 发的化疗
R 1:1:1:1
紫杉醇 135或175mg/m2 iv 顺铂 50mg/m2 贝伐珠单抗 15mg/kg iv
紫杉醇 175mg/m2 iv 拓扑替康 0.75 mg/m2 D1-3
仅化疗
q21d至PD/ 毒性/CR
化疗+BEV
紫杉醇 175mg/m2 iv 拓扑替康 0.75 mg/m2 D1-3 贝伐珠单抗 15mg/kg iv
0.4
0.2
0
12.7 16.2
0
12
24
36
时间 (月)
OS
Tewari KS, et al. 2013 ASCO Abstract 3.
GOG 240:OS与预后因素 亚组
年龄
≤ 40岁
患者数 112
HR (95%CI)
40 - ≤ 48 岁
111
48- ≤ 56 岁
108
>56岁
121
体力状态
0.6
p=0.0068
最大中位随访 50个月
0.4
0.2
0.0
在最大50个月持续随访中,
0
生1存2 曲线保持24 分离证实36了贝伐珠4单8 抗的临床60 获益

Tewari, et al. ESMO 2014 (Abstract LBA26)
PFS
P1.F0 S更新:化疗 VS 化疗+bev 化疗
2014) 不良事件, n (%)
治疗周期, 中位 (范围)
(n=220) 6 (1–50)
(n=220) 7 (1–40)
5级 AE(s)
3 (1.3)
7 (3.2)
GI 事件, 非瘘 (≥2级)
97 (44)
115 (53)
GI 穿孔(≥2级)
0 (0)
5 (2.3)
GI 瘘(≥2级)
1 (0.5)
mPFS,月
14.3
17.5
0.8
HR (95% CI) 0.68(0.40-0.97) p=0.0348
45(CR=9) 50(CR=17)
RR (%)
0.6
双侧p=0.5090
0.4
0.2
14.3 17.5
0
0
12
24
36
时间 (月)
Tewari KS, et al. 2013 ASCO Abstract 3.
贝伐珠单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
声明
本幻灯片仅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内容中可能涉 及未在中国批准的临床适应症。处方请参考国 家药品食品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
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
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宫颈癌
研究表明,血管生成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 到重要作用
宫颈癌常呈现缺氧诱导因子1(HIF-1)高表达,进而刺激 VEGF高表达
醇+BEV
(n=112)
86 (77)
87 (78)
12.0
16.2
HR=0.80 (95% CI, 0.59–1.08) p=0.15
12
24
36
48
60

Tewari, et al. ESMO 2014 (Abstract LBA26)
GOG 240: GOG安全性分析更新 (ESMO
化疗
化疗+ Bev
46(20-83) 68/20
80/11/3/0 73/10/16
58/42 74 53
48(22-85) 70/19
75/16/5/0 70/12/17
58/42 75 54
Tewari KS, et al. 2013 ASCO Abstract 3.
GOG 240:化疗贝伐-O化S疗 化疗+Bev
TP
(n=229) (n=223)
2012年SGO公布非铂事类件两,n(药%)与含铂81(两35药) 结9果3(42)
1.0
mOS,月
15
12.5
拓扑替康+紫杉醇未显示出HORS(优98效.74性% CI)
1.20(0.82-1.76)
0.8
P值(单侧)
0.880
0.6
0.4 0.2
0.0 0
主要终点:OS(+贝伐珠单抗;非铂两药)、四种方案的耐受性 次要终点:PFS、ORR(+贝伐珠单抗;非铂两药) 探索性终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FACT-Cx TOI]
Tewari KS, et al. 2013 ASCO Abstract 3.
GOG 240:中期分析
CP
46
24
7.3
GOG-227C,6m-PFS率24%,mOS 7.3个月
与历史数据相比,贝伐珠单抗单药在复发/顽固宫颈癌的治疗中, 疗效值得肯定,据此NCCN指南推荐贝伐珠单抗单药可用于复发/ 转移性宫颈癌二线治疗(2B)
Monk BJ,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NCCN Guidelines Version 2.2015 Cervical Cancer.
第2周期前63%,两组均衡77.4Leabharlann 76.9-0.47
-3.59-2.64
第5周期前
77.6
74.7
-2.95
-6.81-0.90
第1周期后6个月
74.0
71.2
-2.84
-7.40-1.73
第1周期后9个月
74.5
72.7
-1.80
-7.10-3.50
Tewari KS, et al. 2013 ASCO Abstract 3.
SD
10/26(39%)
PD
7/26(26%)
mPFS(月)
7.1
mOS(月)
13.2
80% CI 46-70
0.4-14 19-45 25-53
4.7-10.1 8.0-15.4
GOG-179 27%
4.6 9.4
Zighelboim I, et al. Gynecol Oncol. 2013.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
最终OS:顺铂-紫杉醇 VS 顺铂-紫杉醇-贝伐珠单抗
1.0
顺铂+紫杉醇 顺铂+紫杉醇
(n=114)
+BEV(n=115)
0.8
事件, n(%)
92 (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