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十五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郡)
2015年财政收入前一百县域统计

106 辽宁省Liaoning
东港市
107 河南省 Henan
巩义市Gongyi
108 河北省Hebei
武安市WiTan
109 浙江省Zhejiang
玉环县Yuhuan
110 浙江省Zhejiang
奉化市Fenghua
111 江苏省Jiangsu
泗阳县 siyang
112 河南省Henan
永城市Yongcheng
135 云南 Yunnan
安宁市Anning
136 浙江省Zhejiang
永嘉县 yongjia
137 河南省Henan
登封市DenKfeng
138 辽宁省Liaoning
海城市Haicheng
139 江苏省Jiangsu 140 江苏省Jiangsu
洪泽县 hongze 金湖县 jinhu
141 辽宁省Liaoning
胶州市
义乌市Yiwu 准格尔旗Jungar Banner 海门市Haimen 伊金霍洛旗 Ejin Horo Banner 如皋市Rugao 启东市 Qidong 余姚市Yuyao 三河市 沭阳县Shuyang 东台市 诸暨市Zhuji 滕州市Tengzhou 大丰市Dafeng 海宁市 诸城市 荣成市 邹城市Zoucheng 丹阳市Danyang 闽侯县Minhou 乐清市
浙江省Zhejiang
51
浙江省Zhejiang
52
江苏省Jiangsu
53
浙江省Zhejiang
54
江苏省Jiangsu
55
四川省Sichuan
56
福建省Fujian
邹平县Zouping 靖江市 新郑市Xinzheng 沛县 Peixian 静海县Jinghai 如东县Rudong 神木县Shenmu 凯里市Kaili 南昌县Nanchang 莱州市Laizhou 桐乡市Tongxiang 崇明县Chongming 瑞安市Ruiin 富阳市 溧阳市Liyang 温岭市Wengling 泰兴市Tabcing 双流县Shuangliu 福清市Fuqing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揭晓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揭晓作者:来源:《经济》2008年第08期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在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支持下,以公开资料为基础,再经资料的对比、核实、甄别,在前七届的基础上,完成了“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不仅评价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还评价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继续为推动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加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县域经济单位不包括县级市辖区,应有2001个,其中县级市367个、县1462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
一、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强县包括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西部百强县、中部百强县、东北十强县,共有309个。
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规模格局是:数量占全国县级行政单位的10.81%;县域总面积约123.3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2.80%;人口约为2193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60%;地区生产总值约为55941.16亿,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2.6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为2824.87亿,占全国地方财政的11.99%。
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平均水平格局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130元/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57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2720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1.44%、139.15%、92.26%。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数的5倍,经济密度是全国平均数的10倍。
全国县域经济强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全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为经贸合作和生产力布局提供科学向导。
二、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动态变化特征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新时期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格局呈现出一些鲜明特征,具体概括为: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数比例大。
浙江省参加评价的58个县(市)中有26个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
以大数据应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探究

营销界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地域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差异,不同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在这个背景下,大数据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大数据分析,政府和企业等不同主体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和用户需求,精准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提高决策效率和精准度,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概述县域经济是指根据县级行政区域划分的行政区划型经济,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域经济的特点是点多、面广、量大,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第一,区域竞争。
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政策环境等差异很大。
第二,资源瓶颈。
县域经济发展通常需要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例如土地、水资源等,而这些资源的获取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三,产业结构单一。
一些县域经济体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过度依赖某一产业或产品,这容易导致产业结构失衡,风险难以控制,同时也容易面临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第四,社会管理难度大。
例如社会治理、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
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蕴含着许多机遇。
第一,政策支持。
政府通常会出台一系列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例如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科技创新奖励等。
第二,市场需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类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和机遇。
第三,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县域经济也可以享受到科技红利,例如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更加便捷、高效、智能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在县域经济中的应用前景大数据是指海量的数据集合,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容量巨大、类型多样、实时性较强,具有高价值、高复杂性、高不确定性等特点。
陕西与全国百强县比较分析

陕西与全国百强县比较分析从2001年开始,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和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连续十一年对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
陕西自2007年连续3年,神木县、靖边县、府谷县分别进入全国百强,实现了陕西在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且位次逐年前移。
在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神木县和府谷县分别以36位和69位的名次进入全国百强,位次前移8位和22位。
陕西神木、府谷、靖边,吴起、志丹、定边、韩城、安塞、高陵,黄陵、子长、凤县入围西部百强,比上年增加一位。
一、陕西与全国百强县对比1、全国百强县分布情况2010年度第十一届全国百强(市)在全国的分布是:河北省3个、山西省1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辽宁省10个、吉林省1个、黑龙江省1个、江苏省29个、浙江省24个、安徽省1个、福建省8个、江西省2个、山东省26个、河南省6个、湖南省4个、广东省2个、四川省2个、陕西省2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
江苏、山东、浙江三个沿海省份占据百强县79个席位,占到百强县63.2%(有并列县)。
2、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2010年度百强县平均规模:人口83.12万人,GDP475.6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9.0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407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21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0560元,其分别比上年增长0.53%、18.97%(现价)、30.67%、18.77%、13.56%、14.47%。
3、陕西与全国百强县平均规模对比以陕西“十强县”综合对比,2010年,十强县县均人口24.23万人,县均GDP181.9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67亿元,人均GDP801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34元,分别是全国“百强县”平均规模的29.2%、38.3%、40.2%、1.3倍、88%、60.9%,分别较上年增长4.2%、27.5%(现价)、22.7%、29.8%、18.7%、22.6%。
全国百强县市排名

全国百强县排名2010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上,全国县域经济研究专门机构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编制发布了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也随之正式揭晓。
据了解,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历时一年跟踪研究编制,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也在此基础上完成。
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分布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是:人口82.9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67.2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8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90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7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847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75%、16.63%(当年价比,下同)、19.10%、16.52%、13.29%、11.59%。
全国百强县排名20101 江苏江阴市R1T2005 相对稳定A级2 江苏昆山市R2T2005 相对稳定A级3 江苏张家港市R3T2005 相对稳定A级4 江苏常熟市R4T2005 相对稳定A级5 福建晋江市R5T2005 相对稳定A级6 江苏吴江市R6T2005 相对稳定A级7 浙江慈溪市R7T2005 相对稳定A级8 浙江绍兴县R8T2005 相对稳定A级9 江苏宜兴市R9T2005 相对稳定A级10山东荣成市R10T2005 相对稳定A级11浙江余姚市R11T2005 相对稳定A级12浙江义乌市R12T2005 相对稳定A级13江苏太仓市R13T2005 相对稳定A级14浙江诸暨市R14T2005 相对稳定A级15浙江温岭市R15T2005 相对稳定A级16山东文登市R16T2005 相对稳定A级17福建福清市R17T2005 相对稳定A级18浙江乐清市R18T2005 相对稳定A级19广东增城市R19T2005 相对稳定A级20浙江瑞安市R20T2005 相对稳定A级21浙江海宁市R21T2005 相对稳定A级22山东邹城市R22T2005 相对稳定A级23山东龙口市R23T2005 相对稳定A级24浙江桐乡市R24T2005 相对稳定A级25山东胶南市R25T2005 相对稳定A级26江苏丹阳市R26T2005 相对稳定A级27山东即墨市R27T2005 相对稳定A级28浙江富阳市R28T2005 相对稳定A级29山东寿光市R29T2005 相对稳定A级30山东胶州市R30T2005 相对稳定A级31山东滕州市R31T2005 相对稳定A级32福建南安市R32T2005 相对稳定A级33山东章丘市R33T2005 相对稳定A级34山东平度市R34T2005 相对稳定A级35福建惠安县R35T2005 相对稳定A级36江苏海门市R36T2005 相对稳定A级37辽宁海城市R37T2005 相对稳定A级38山东莱州市R38T2005 相对稳定A级39江苏通州市R39T2005 相对稳定A级40山东新泰市R40T2005 相对稳定A级41新疆库尔勒市R41T2005 相对稳定A级42浙江上虞市R42T2005 相对稳定A级43河北迁安市R43T2005 相对稳定A级44四川双流县R44T2005 相对稳定A级45河南巩义市R45T2005 相对稳定A级46辽宁瓦房店市R46T2005 相对稳定A级47浙江平湖市R47T2005 相对稳定A级48福建石狮市R48T2005 相对稳定A级49山东兖州市R49T2005 相对稳定A级50山东诸城市R50T2005 相对稳定A级51江苏泰兴市R51T2005 相对稳定A级53湖南长沙县R53T2005 相对稳定A级54江苏溧阳市R54T2005 相对稳定A级55河北遵化市R55T2005 相对稳定A级56江苏江都市R56T2005 相对稳定A级57山东招远市R57T2005 相对稳定A级58上海崇明县R58T2005 相对稳定A级59浙江东阳市R59T2005 相对稳定A级60浙江临海市R60T2005 相对稳定A级61福建长乐市R61T2005 相对稳定A级62山东邹平县R62T2005 相对稳定A级63山东肥城市R63T2005 相对稳定A级64浙江嘉善县R64T2005 相对稳定A级65浙江长兴县R65T2005 相对稳定A级66江苏东台市R66T2005 相对稳定A级67浙江海盐县R67T2005 相对稳定A级68福建龙海市R68T2005 相对稳定A级69辽宁普兰店市R69T2005 相对稳定A级70山东乳山市R70T2005 相对稳定A级71辽宁庄河市R71T2005 相对稳定A级72浙江宁海县R72T2005 相对稳定A级73河南偃师市R73T2005 相对稳定A级74浙江永康市R74T2005 相对稳定A级75浙江玉环县R75T2005 相对稳定A级76北京密云县R76T2005 相对稳定A级77江苏金坛市R77T2005 相对稳定A级78山东蓬莱市R78T2005 相对稳定A级79浙江象山县R79T2005 相对稳定A级80浙江临安市R80T2005 相对稳定A级81山西河津市R81T2005 相对稳定A级82河北武安市R82T2005 相对稳定A级84山东莱西市R84T2005 相对稳定A级85辽宁大石桥市R85T2005 相对稳定A级86江苏靖江市R86T2005 相对稳定A级87江苏如东县R87T2005 相对稳定A级88广东高要市R88T2005 相对稳定A级89内蒙古准格尔旗R89T2005 相对稳定A级90浙江嵊州市R90T2005 相对稳定A级91浙江奉化市R91T2005 相对稳定A级92广东开平市R92T2005 相对稳定A级93江苏仪征市R93T2005 相对稳定A级94江苏铜山县R94T2005 相对稳定A级95山东桓台县R95T2005 相对稳定A级96江苏海安县R96T2005 相对稳定A级97浙江苍南县R97T2005 相对稳定A级98江苏大丰市R98T2005 相对稳定A级99山东曲阜市R99T2005 相对稳定A级100福建安溪县R100T2005 相对稳定A级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变化特征根据报告,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序变化比较大。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CASS

桐乡市
浙江
70
21
温岭市
浙江
71
22
海宁市
浙江
72
23
临海市
浙江
73
24
东阳市
浙江
74
25
长沙县
湖南
75
26Βιβλιοθήκη 嵊州市浙江7627
启东市
江苏
77
28
伊金霍洛旗
内蒙古
78
29
三河市
一、竞争力指县域经济对生产要素的吸引能力,同时体现在 生产要素数量的集聚和生产质量的提升两个方面。研究发现,中 国县域经济最具竞争力百强县:
长三角独享竞争力百强县(市)前 10 名,江苏尽揽前三甲。 综合竞争力排名第 1 位的是昆山市,第 2 位的是江阴市,第 3 位
的是常熟市,其次分别是张家港市、义乌市、慈溪市、诸暨市、 崇明县、宜兴市和太仓市。百强县(市)中,排名前 10 位的皆是 长三角地区的县(市)。其中,江苏省占 6 席,浙江省占 3 席, 上海占 1 席。
二、发展潜力指县域经济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主要体现在 生产要素数量的累积速度和未来发展空间两个方面。研究发现, 中国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百强县:
六省市分享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前 10 名,德清县稳列第一 位。发展潜力排名第 1 位的是德清县,第 2 位的是三河市,第 3 位的是句容市,其次分别是长兴县、当涂县、义乌市、太仓市、 闽侯县、崇明县和固安县。发展潜力排名前 10 位的县(市),除 了义乌市外,其余都是距离核心特大城市不足 100 公里的县(市), 并且集中于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和闽三角地区。
竞争力百强县(市)花落 17 省市,苏浙两省百强县(市)近 半数。浙江、江苏和山东百强县(市)分别有 29 个、20 个和 18 个,三省共计占据百强县(市)67 席,与其他省市相比拥有绝对 数量优势。四川、福建和内蒙古百强县(市)各有 4 个,天津、 河北和新疆各有 3 个,广东、安徽、吉林和云南各有 2 个,上海、 湖南、辽宁和贵州各有 1 个。在所考察的 27 个省市中,山西、黑 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西、重庆、陕西、青海和宁夏等十 省无缘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2015年全国百强县-第十五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序号 国1 国1 国2 国3 国4 国5 国6 国7 国8 国9 国10 国11 国12 国13 国14 国15 国16 国17 国18 国19 国20 国21 国22 国23 国24 国25 国26 国27 国28 国29 国30 国31 国32 国33 国34 国35 国36 国37 国38 省份 县域经济单位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等级 江苏 江苏江阴市 A+级 江苏 江苏昆山市 A+级 江苏 江苏张家港市 A+级 江苏 江苏常熟市 A+级 江苏 江苏太仓市 A+级 福建 福建晋江市 A+级 江苏 江苏宜兴市 A+级 浙江 浙江慈溪市 A+级 湖南 湖南长沙县 A+级 浙江 浙江义乌市 A+级 山东 山东龙口市 A+级 辽宁 辽宁瓦房店市 A+级 内蒙 内蒙古准格尔旗 A+级 四川 四川双流县 A+级 浙江 浙江诸暨市 A+级 山东 山东即墨市 A+级 江苏 江苏丹阳市 A+级 山东 山东滕州市 A+级 浙江 浙江余姚市 A+级 山东 山东胶州市 A+级 山东 山东荣成市 A+级 陕西 陕西神木县 A+级 江苏 江苏海门市 A+级 内蒙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 A+级 山东 山东寿光市 A+级 江苏 江苏靖江市 A+级 江苏 江苏如皋市 A+级 山东 山东诸城市 A+级 湖南 湖南浏阳市 A+级 浙江 浙江海宁市 A+级 浙江 浙江乐清市 A+级 山东 山东邹城市 A+级 山东 山东邹平县 A+级 山东 山东莱阳市 A+级 山东 山东招远市 A+级 辽宁 辽宁海城市 A+级 江苏 江苏启东市 A+级 江苏 江苏溧阳市 A+级 辽宁 辽宁庄河市 A+级 县域相对富裕程度等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A+级
中国百强县

中国百强县中国百强县或“中国百强县(市)”[1],是对现行中国县级行政区域以县份、县级市与旗为主,包括部分市辖区的综合评价,早期曾有多家机构组织过评价,但影响最大的分别是中国国家统计局组织的评估,国家统计局仅2004年、2005年组织过二次评估,其后终止。
中国县域经济网(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自2000年开始至今,每年组织一次,截至2010年共发布过10次评估报告,但其公正性存在诸多疑点,随媒体暴露渐渐淡出[2]。
中国国家统计局曾经于2004年[3]和2005年[4]两度发布全国百强县排名,其后终止评估[2]。
[编辑]2005年排名2005年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前100名综合位次代码县名综合指数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2 440606 顺德区120.427 134.72 93.677 77.2213 320582 张家港市116.446 135.218 89.379 59.2374 320281 江阴市115.855 133.701 88.859 61.5055 440605 南海区114.82 128.847 89.6 72.0586 320581 常熟市110.889 126.468 95.968 57.6747 330109 萧山区100.726 112.619 91.563 57.3388 320412 武进区96.297 104.885 90.769 62.769 320585 太仓市96.0724 104.862 97.834 57.942005年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前100名综合位次代码县名综合指数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9 320584 吴江市96.0721 104.472 99.502 58.45910 330621 绍兴县94.735 103.655 91.39 58.90111 330212 鄞州区93.867 100.685 99.71 60.86712 330782 义乌市87.49 93.672 86.455 60.88313 371082 荣成市87.063 91.869 91.577 62.78414 330282 慈溪市86.427 91.829 94.194 58.09415 330110 余杭区85.384 91.363 86.419 58.49516 370681 龙口市84.223 87.255 89.59 66.85317 350582 晋江市82.8 87.768 91.408 55.8382005年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前100名综合位次代码县名综合指数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18 330281 余姚市81.891 84.371 99.685 60.1119 371081 文登市81.003 85.918 87.327 55.51820 320282 宜兴市79.289 84.739 81.916 53.80521 440607 三水区78.965 81.365 89.329 61.96222 350581 石狮市78.946 83.582 78.55 60.93423 330481 海宁市77.219 79.044 97.161 57.18924 330681 诸暨市76.656 80.426 85.52 54.47425 150602 东胜区76.226 78.378 84.475 66.2226 370281 胶州市75.253 77.794 95.837 52.0332005年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前100名综合位次代码县名综合指数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27 330421 嘉善县75.098 74.833 99.36 62.61228 330482 平湖市75.09 75.552 98.346 59.26229 330483 桐乡市75.082 76.966 87.933 58.58730 330183 富阳市75.05 78.103 81.18 57.32331 370284 胶南市73.545 75.833 87.845 54.60532 330424 海盐县73.522 76.045 81.892 57.83933 331021 玉环县73.38 76.054 87.217 53.12534 331081 温岭市72.583 76.585 81.042 49.84135 440183 增城市72.564 74.135 92.316 53.8262005年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前100名综合位次代码县名综合指数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36 440608 高明区71.896 73.038 90.023 59.03637 130283 迁安市71.408 72.844 70.822 64.85838 370282 即墨市71.286 72.835 96.305 50.07739 330521 德清县70.963 71.619 90.895 56.10640 330382 乐清市70.671 73.462 75.346 54.94741 370783 寿光市70.331 70.699 87.622 58.17942 330381 瑞安市70.322 73.541 79.364 50.44143 370684 蓬莱市70.29 71.436 86.994 55.00644 321182 扬中市70.155 72.333 74.893 60.8512005年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前100名综合位次代码县名综合指数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45 330682 上虞市69.945 71.84 83.749 53.00146 330784 永康市69.869 70.374 83.443 59.15647 321181 丹阳市69.864 72.306 76.43 54.56448 370882 兖州市69.558 69.713 81.767 61.23949 370181 章丘市69.449 70.872 84.251 53.99350 440705 新会区69.146 67.659 95.335 60.88151 370883 邹城市69.015 71.483 74.308 54.33952 410181 巩义市68.308 70.257 77.169 53.85653 370685 招远市68.272 69.077 86.554 53.6842005年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前100名综合位次代码县名综合指数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54 371083 乳山市68.16 69.19 83.598 54.09655 310230 崇明县68.094 68.473 70.01 64.97456 330522 长兴县67.871 68.643 77.739 58.06657 210381 海城市67.65 68.711 81.856 54.12758 330283 奉化市67.544 68.643 85.146 52.05359 441303 惠阳区67.449 66.323 99.665 54.44160 320482 金坛市67.002 66.87 80.338 59.40361 130207 丰南区66.478 66.476 79.806 58.27662 652801 库尔勒65.787 69.13 63.259 52.0562005年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前100名综合位次代码县名综合指数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市63 330225 象山县65.49 66.247 85.388 50.3464 370285 莱西市65.432 64.885 90.894 53.22665 370782 诸城市65.271 64.824 89.075 53.46666 320481 溧阳市65.067 65.895 77.095 53.81567 370683 莱州市64.586 65.818 78.551 50.50468 370982 新泰市64.207 63.824 82.726 54.92569 350181 福清市64.085 63.998 80.952 54.33470 321282 靖江市63.827 62.874 83.863 56.4182005年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前100名综合位次代码县名综合指数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71 130982 任丘市63.795 68.568 58.42 46.02672 140882 河津市63.609 65.402 67.329 53.68673 320116 六合区63.23 63.615 66.278 59.36674 370321 桓台县63.164 63.879 77.107 51.38975 130281 遵化市63.156 63.015 75.147 56.40776 370283 平度市62.869 63.824 79.778 48.46777 440403 斗门区62.54 62.918 74.544 55.88378 330624 新昌县62.491 63.105 76.21 51.30179 510115 温江区62.39 62.291 81.852 53.5032005年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前100名综合位次代码县名综合指数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80 320684 海门市62.334 63.039 81.103 48.06681 130481 武安市62.206 62.405 73.67 54.16982 330122 桐庐县62.169 60.601 82.896 57.56383 370523 广饶县62.141 62.594 73.457 53.01984 371626 邹平县62.041 61.886 77.905 53.18685 330783 东阳市61.996 62.578 78.608 49.39986 370983 肥城市61.946 60.887 82.087 55.01487 131082 三河市61.922 61.3 74.471 57.16888 320683 通州市61.884 62.194 80.322 49.5372005年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前100名综合位次代码县名综合指数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89 330226 宁海县61.858 61.135 85.62 51.42590 350521 惠安县61.678 60.153 86.241 54.62491 110228 密云县61.623 60.032 84.542 55.77392 330185 临安市61.194 60.336 81.481 53.23993 222401 延吉市61.16 55.766 94.153 70.30394 430121 长沙县60.752 58.738 78.261 60.0995 130227 迁西县60.64 63.464 58.709 49.85496 330683 嵊州市60.566 59.491 85.403 51.25197 210882 大石桥60.249 58.65 85.39 53.279“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具体由中郡县域经济咨询所[2]组织进行,每年发布一次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