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论文

合集下载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作文【三篇】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作文【三篇】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作文【三篇】第1篇:《泰坦尼克号》作文几日前,观看了这部很老的影片《泰坦尼克号》,影片虽老,但是其中展现的情感和道理却十分深刻。

我想,这部影片比较吸引人的便是杰克和萝丝的凄美爱情了吧。

一个是身处社会上层的小姐,另一个是穷困潦倒的画家,二人的结合在那个时代必定会被当作异类。

但是二人并没有关注世俗的眼光,深厚的感情比较终还是使二人走到了一起。

在沉船的那一刻,萝丝为了去找杰克放弃了自己登上救生艇的机会,而就在船沉没之后,杰克也把自己可以活下来的机会留给了萝丝。

或许这才叫做爱情,就是双方能够心甘情愿的为对方付出一切,乃至是生命。

相反,在二者的映衬之下,船上其他成员的丑陋本性暴露无遗。

自私的母亲,在逃命的时候只顾自己的安危;吝啬的霍克利,逃命还不忘拿起自己的身家财产去逃命;更可气的是,救生艇上面明明还有位置,开船的人竟然拒绝返回救人。

那种自私冷漠,遭人唾弃。

这部影片可以说反映了那个时代人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表现的,我们要唾弃那种自私的行为,同时对杰克、萝丝忠贞不渝的感情致以我们崇高的敬意和惋惜。

第2篇:《泰坦尼克号》观后感作文《泰坦尼克号》电影是1997年11月1日上映的。

这部电影搬上银幕时,就俘获所有观众的心。

这部电影向我们介绍的是:这艘船在它的处女航中,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径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昆士敦,计划中的目的地为美国夏威夷。

1942年4月14日,船上时间夜里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4月15日凌晨2点20分,船裂成两半后沉入大西洋。

由于只有20艘救生艇,1523人葬身海底,造成了当时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

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情节是:在最后船分裂成两半将要沉入海底的时候,一位牧师——宗教的信仰者在临死前还不忘向上帝祷告:不在惊慌,不要恐惧,上帝将会轻轻擦拭去他们的眼泪,死亡不再有,也不再有悲伤和生死别,不再有痛苦。

因往事已逝去,最让我感动的是:当只有一艘救生艇时,船员的控照灯灯光在海面上来回寻找活着的人,冻的瑟瑟发抖的露丝带看到了希望之光,她满怀喜悦的想唤醒杰克,可是杰克已不能在醒来。

《泰坦尼克号》范文

《泰坦尼克号》范文

《泰坦尼克号》范文此情可待成追忆——《泰坦尼克号》中的爱情这是一个关于信念、勇气、牺牲和爱情的故事。

《泰坦尼克号》不仅是一部电影,还是一个现象,它带给大家的一个感受就是,它完成了大家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个梦。

尤其是其中的爱情故事,是现实中难以完成的,需要死亡考验的,可生死相随的爱情。

这一经典命题使得爱情与历史互相渗透,共同呈现于叙事人追忆的目光之下。

这也就使得两者都染上几分感伤,为主人公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为那个特定的历史时刻唱起了一曲挽歌。

一、爱情至上,跨越阶级作为一部爱情片,《泰坦尼克号》中感人爱情让人震撼,“泰坦尼克号”是个神话,而杰克和露丝的爱情则是神话中的神话,超越阶级和世俗。

影片中的男主角杰克与女主角露丝的相恋,由于他们身份相差太远,一开始就不被人看好,在相恋后也遭受各种各样的责难。

影片以追忆的视角叙述了特殊境遇中的爱情故事,诠释了爱的真谛。

在露丝眼中,杰克不是贫穷而是自由与鲜活的象征;而杰克眼中的露丝,除了美貌与高贵之外,还是在社会的罗网中苦苦挣扎的苦闷者。

然而,随着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这段浪漫的情感融入了大西洋的滔滔海水。

露丝和杰克·道森的“爱情至上”打破了一等舱和三等舱的区别体现出一种鲜明的跨阶级现象和浪漫精神。

影片并未特别强调贫富的悬殊,而是突出了阶级的差别造成的生活方式的迥异。

正是那种虚伪僵硬、陈规陋习的生活方式与流动多变、自由不羁生活方式之间的反差,由此造成了二人之间的爱情起点。

年轻的杰克·道森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

他靠赌注赢得了三等舱的船票,也以自己的个人自由和自信的青春活力吸引了露丝。

这个住三等舱的穷小伙子,虽然身无分文,但却充满艺术激情、自由浪漫。

他热爱生活,珍惜自由,在他眼中人生如同一场幸运的游戏。

他教露丝自由的吐口水,那种活泼的天性令露丝跃跃欲试,感到既新鲜又刺激,正是与杰克的交往中精神处在束缚中的露丝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妙和生活的活力。

清纯的少女露丝出身于家道中落的英国封建家族,她随着母亲和未婚夫卡尔一起登上了豪华舒坦的泰坦尼克号巨轮。

对泰坦尼克号的思想作文

对泰坦尼克号的思想作文

对泰坦尼克号的思想作文
今天来跟你们聊聊《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被深深吸引住了。

特别是杰克和露丝在船头那经典的一幕,哇,简直浪漫到不行。

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重温这部电影。

看到杰克在冰冷的海水中鼓励露丝要活下去,那场景真的太感人了。

朋友在旁边哭得稀里哗啦的,我虽然没哭,但心里也特别难受。

在我看来,《泰坦尼克号》不只是一部爱情片,它还让我想到了很多。

比如说,生命真的很脆弱,就像那艘巨轮,说沉就沉了。

还有啊,爱情的力量真的很强大,杰克和露丝身份差距那么大,可还是爱得那么深。

虽然这是个悲剧,但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朋友们,你们看《泰坦尼克号》的时候有啥特别的感受不?。

泰坦尼克号和路西塔尼亚号的沉没论文

泰坦尼克号和路西塔尼亚号的沉没论文

泰坦尼克号和路西塔尼亚号的沉没论文人类在死亡面前,很难再会有道德和文明的约束。

人类这个物种尽管制定了详尽的社会和行为的准则,但当我们足够可怕时,在灾难面前,我们会很快抛弃这些准则。

泰坦尼克号这艘船,伴随着卡梅隆1997年的同名电影,早已经深化人心,不用再多做解释。

当这艘巨轮漂浮的时候,船上表达出的是绅士风度。

伴随着船上的管弦乐队演奏出的舒缓的音乐,女性与儿童被有序地护送到数量有限的救生艇上而获得生还,留下健康年轻的男性与巨大的船体一起沉入死亡之海。

泰坦尼克号漂浮的3年后,被德国鱼雷击沉的路西塔尼亚号〔Lusitania〕则上演了完全不同的一幕。

路西塔尼亚号是一艘类似于泰坦尼克号的远洋客轮,由纽约开往利物浦。

在它航程的第六天,一艘德国潜水艇发觉了它,并放射鱼雷偷袭它。

鱼雷击中了船体,并在船上造成爆炸。

20多分钟后,船漂浮在了爱尔兰的南部海疆里,大约1200人丧生。

在船体沉入大海的时候,和泰坦尼克号正好相反的是,年轻的健康男性快速挤上救生艇,留下女性与儿童被大海吞没。

路西塔尼亚号和泰坦尼克号,往往被认为是姊妹船,它们事实上属于两个不同的船主,但这个错误是可以理解的。

两艘船都很巨大:沉船那夜,泰坦尼克号上有2207名乘客和船员,路西塔尼亚号上有1949名。

死亡率上也极为接近,泰坦尼克号为68.7%,路西塔尼亚号为67.3%。

此外,沉船时间仅间隔三年泰坦尼克号因撞击冰山沉于1912年4月14日,路西塔尼亚号因德国潜水艇攻击而沉于1915年5月7日。

但在甲板上,过道上,和全部其他人们争着逃命的地方,两艘船上的最终一幕特别不同。

同样是两艘即将漂浮的船,同样是两场巨大的航海灾难,为什么船上人的行为会表现出如此巨大的差异呢?时间很重要一队由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高校经济学家本诺·托尔格勒〔BennoTorgler〕领衔的科学家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学术周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一篇新论文。

他们重新调查了这两艘船上遇难与幸存者名单以及死亡统计资料,收集了每一位幸存乘客的年龄,性别和舱位等级〔船舱等级反应乘客的收入与社会地位〕,以及同行的家庭成员人数,并按生存与否归类,搭建人类行为的模型,从而对灾难危机中社会规范该如何维持供应了全新的端详。

《泰坦尼克号》爱情的深度与生命的脆弱

《泰坦尼克号》爱情的深度与生命的脆弱

《泰坦尼克号》爱情的深度与生命的脆弱电影《泰坦尼克号》是一部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典之作,它以一段横跨两个世纪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一艘豪华客轮的沉船事件。

影片中,爱情的深度与生命的脆弱交织在一起,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首先,影片通过男女主角杰克和罗丝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爱情的深度。

杰克是一个贫穷但充满激情和艺术天赋的青年,而罗丝则是一个富家千金,被束缚在传统的社会礼仪中。

两人在泰坦尼克号上相遇,他们之间的爱情跨越了社会阶层的差距,打破了传统的界限。

他们的爱情不仅是对彼此的深情厚意,更是对自由和追求真爱的向往。

他们在船上度过了短暂但充实而美好的时光,这段爱情让人们相信,爱情是可以超越一切的,它是无法被束缚和定义的。

然而,影片同时也展现了生命的脆弱。

泰坦尼克号的沉船事件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海难之一,它不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也夺去了杰克和罗丝的美好未来。

整个片子从一开始就透露着悲剧的气息,观众在片中见证了无数人的绝望和死亡。

这个悲剧性的结局提醒着我们,生命是多么脆弱而珍贵的。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高贵还是卑微,我们都无法逃脱生命的脆弱与不确定性。

片中的角色们在面临死亡时,展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和选择,这让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除了爱情和生命的主题,影片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良的制作,展现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复杂。

泰坦尼克号上的人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他们在船上的待遇。

影片中描绘的贵族和富人们的奢侈与浪费,以及对下层人民的冷漠和不公,让观众深思社会的阶级问题。

同时,影片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有的人在危难时刻表现出了自私和冷酷,而有的人则表现出了勇敢和无私。

这些细节描绘和人物塑造,使影片更加立体和真实,让观众对社会和人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总的来说,电影《泰坦尼克号》以其深刻的爱情故事和生命的脆弱性,给观众带来了深度和内涵。

它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片,更是一部让人思考生命和社会的作品。

音乐鉴赏论文——以《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为例

音乐鉴赏论文——以《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为例

影视音乐赏析——以《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为例影视音乐赏析——以《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为例[摘要] 在电影中,音乐与电影情节的关系极为密切。

它既可以抒情,又可以渲染气氛,还可以让人更进一步的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关系,更可以完美的塑造银幕艺术形象,而通过研究电影本身这样一个画面与音乐共存的载体,也能看出音乐与叙事的关系。

本文从《泰坦尼克号》入手,分析电影音乐是怎样在影片中参与,烘托和强化叙事的。

[关键词] 《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赏析音乐是一部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为电影增添意蕴和魅力,并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发挥叙事的功能。

从最早的黑白默片开始,电影音乐就开始辅助电影画面,直到现在,各大电影公事出品的大片都配以了气氛磅礴或优雅动听的音乐。

它与电影视觉画面一起展现在银幕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强剧情的表现力,使画面富有节奏感,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

现在,我们以《泰坦尼克号》来讨论电影音乐与电影之间的关系。

一、《泰坦尼克号》影片内容简介《泰坦尼克号》英文名称为:《TITANIC》1997年,导演詹姆斯·卡梅伦(James Cameron)将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改编为电影搬上大银幕。

影片再现了1912 年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首次出航的壮观场景,讲述了贵族小姐露丝与穷画师杰克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并在沉船那一刻表现出人性的光芒。

该片获得第70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效、最佳摄影等11 项大奖,成为当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大的赢家。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凭借此片登上了世界商业电影的最高峰。

故事讲述的是1985年,“泰坦尼克号”的沉船遗骸被发现。

美国探险家洛维特在船舱里看见了一幅画,102岁高龄的罗丝声称她就是画中的少女,然后罗丝就开始叙述她当年的故事。

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

课题研究论文:电视电影论文 电影《泰坦尼克号》音乐赏析

课题研究论文:电视电影论文 电影《泰坦尼克号》音乐赏析

电视电影论文电影《泰坦尼克号》音乐赏析1997年,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了取材于1912年真实事件的空前轰动的灾难电影《泰坦尼克号》,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泰坦尼克号的热潮,剧中人物杰克和罗斯的旷世爱情成为当时观影的少男少女心中难以忘却的记忆,其主题歌My heart will go on更是成为传世经典。

其所造成的影响,持续了十年之久。

20xx年3D版《泰坦尼克号》卷土重来,虽没有当年那样轰动,却又唤醒了一些人当年的点滴记忆。

可以说,《泰坦尼克号》当年的辉煌中,音乐的杰出功不可没。

一、拍案称绝的艺术魅力这部灾难巨片在制作上的精良令人咂舌,耗费巨资打造了泰坦尼克号大型模型,每个场景都极尽奢华、一丝不苟;演员的表演入木三分、情真意切;画面气势恢宏、如同身临其境。

音乐制作的别具匠心更是毫无争议――该片由久负盛名的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担纲音乐制作――这位配乐大师拥有英美两国的生活和求学经历,80年代末崭露头角,1989年荣获葛莱美大奖,先前为动画片《美国鼠谭》谱写的歌曲《出门在外》不仅使他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提名,更是勇夺该年度葛莱美“最佳歌曲”和“最佳电影插曲”双料大奖。

也许正是如此,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音乐表现和成功才不显意外。

片中詹姆斯?霍纳采用了交响乐、合成器乐、流行乐、爱尔兰乐、管弦乐等多种音乐元素,调动了管弦乐队、古典小型乐队、民间乐队组合、交响乐队等不同的组合,采用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表现手段,也运用了正统与现代等多种格调,还有威吓、恐怖、阳光、清丽等多种音乐色调,也就是多种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将各种审美趣味的观众都吸引而来,可以说是四面逢源、八面玲珑。

而每一种音乐元素都恰到好处、天衣无缝的衔接,将音乐的形式与内容圆满融合为一体,营造出一个宛若童话般的唯美意境,将现实的残酷与爱情的浪漫甜美组合在一起,产生了令人拍案称绝的艺术魅力。

正如中国古典音乐理论所论――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心理感应性或道德规范作用。

影视音乐欣赏论文——(泰坦尼克号)

影视音乐欣赏论文——(泰坦尼克号)

公共任选课《影视音乐赏析》课程论文题目:《泰坦尼克号》影视音乐赏析姓名:XXXXX学院:XXXXXX学院班级:2015级XXXXX二班学号:XXXXXXXX目录一.影视基本介绍 (3)二.影视作曲家生平 (3)三.影视作曲家成就 (4)四.影视音乐家创作特点 (4)五.影视作品情感分析 (5)六.自己的影视音乐欣赏经历 (6)七.对本课程的建议看法 (7)摘要:电影是与音乐分不开的,在电影的一开场,就有体现电影精髓和主题的主题歌,每个特色的人物的出场都有体现出人物个性的音乐,每个剧情都有与情节完美结合的音乐作衬托,或扣人心弦,或让人融入其境。

关键词:《泰坦尼克号》主题音乐《My Heart Will Go On》一.影视基本介绍《泰坦尼克号》英文名称为:《TITANIC》,导演是詹姆斯·卡梅伦(James Cameron),这部片长为 194 分钟的电影上映于1997年,一举夺得第6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电影剪辑、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戏剧效果、最佳原创歌曲、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声效剪辑等11项大奖。

故事讲述的是1985年,“泰坦尼克号”的沉船遗骸被发现。

美国探险家洛维特在船舱里看见了一幅画,102岁高龄的Rose声称她就是画中的少女,然后Rose就开始叙述她当年的故事: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

富家少女Rose与母亲及未婚夫Cal一道上船,另一边,不羁的少年画家Jack靠在码头上的一场赌博赢到了船票。

Rose不愿嫁给卡尔,打算投海自尽,被Jack抱住。

很快,美丽活泼的Rose与英俊开朗的Jack相爱了。

然而就在此时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了,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

Jack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爱人Rose,自己则在冰海中被冻死。

老态龙钟的Rose 讲完这段爱情后,把那串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沉入海底,让它陪着Jack和这段爱情长眠海底……二.影视作曲家生平詹姆斯·霍纳于70年代末期转入电影界,为美国电影学院及柔格·克曼的新世界电影公司出品的一些低成本恐怖片或科幻片配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英才学院《影视欣赏》结课作业
题目《泰坦尼克号》赏析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学生姓名许贵娟
班级本科工商管理1101
学号************
指导教师孙霞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八日
摘要
这是一艘曾真实存在的巨轮,它的沉没夺走了上千人的生命,成为一场史无前例的海难;这是一个虚构的爱情故事,它的悲剧夺走了亿万观众的眼泪,成为影史上最成功的商业大片。

它通过本片树立了“灾难+爱情”的模式,为灾难片增添人情味,为爱情片增添观赏性。

可以说,一艘大船的沉没却成就了一种电影文化现象的诞生。

关键词:泰坦尼克号、凄美爱情、灾难、奇迹
ABSTRACT
This is a real ship, sinking killed thousands of people, it will become an unprecedented disaster; This is a fictional love story, the tragedy of it took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audience tears, became the most successful film in the history of commercial films. It through the movie set up the "disaster + love" mode, add the milk of human kindness for disaster movies, add appreciation for romance. Can say, a big ship sinking is the birth of a film culture phenomenon.
Key words:The Titanic, beautiful love, disaster, miracles
《泰坦尼克号》,是一部根据人类历史上曾经建造的最大客轮--"泰坦尼克"号那悲剧性的沉没为背景拍摄的史诗性灾难爱情片。

电影的片头是一段发黄的老镜头,但是其实是运用技术手段模拟出来的效果,其用意就是再现当年这艘船出发时的壮观景象,令观众的思绪飘回到那个发冷的日子。

1912年4月10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号称“永不沉没的客轮”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普顿出发,计划的目的地是美国纽约,开始了这艘“梦幻邮轮”的处女航。

4月14日晚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两小时四十分钟后,4月15日凌晨2点20分沉没,由于缺少足够的救生艇,1500
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当时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为人所知的一次海难。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了解这个事件之后就打算将本片改编成电影。

影片采取倒序的结构。

一开始的时间是1996年,一艘比较先进的深海探测船潜入大西洋3821公尺的深度,船舱里的探险队员是要在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中寻找一块价值连城的钻石“海洋之心。

跟随他们的在迷宫一般的沉船里游弋,能够看到当年乘客们的皮鞋、眼镜、破败的钢琴。

终于,探险队员们找到了一个保险箱。

当他们上船后满怀期望敲开后却发现里面只有一滩毫无用处的泥浆和一张画稿。

那幅画稿经过清理之后,竟然可以看出是一幅裸体女人的画像,而女人的脖子上正挂着他们所要寻找的那块钻石海洋之心。

这一段镜头明显看出是在摄影棚里拍摄的,船发出的光居然可以照射到海底。

类似这种缺乏常识的穿帮镜头在电影中比比皆是,接下来我就不多揭穿了,因为很多著名穿帮都已经路人皆知。

不过通过这一段,可以感受到这艘大船如今的凋敝,并且可以想象出当时沉船时震撼人心的画面。

这次打捞行动通过电视转播出去之后,引起了一位白发苍苍、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太太的注意,她自称露丝,并且说画中的那个女人就是她。

探险队员为了找到“海洋之心”的下落,请来了罗斯太太。

于是露丝太太就跟大家讲述了当年她在这艘轮船上所经历的刻骨铭心的爱情。

影片用了前20分钟时间表现沉没后的泰坦尼克,而且跟观众交代了整艘船沉没的模拟过程,便于观众理解以下的剧情。

一个镜头切换,残破的沉船瞬间变为1912年即将起航的豪华巨轮,码头上人山人海。

“泰坦尼克号”在茫茫大海中平稳的行驶着,一派温暖祥和的景象。

电影用了大量的镜头和电脑特技来展现轮船行驶中出现的情景,可以说:叹为观止。

浓情蜜意之后,电影迅速变了调子,画面变得晃动和紧张。

因为一座冰山意外的出现在前方,由于发现的过晚,导致船的底部撞倒冰山。

大水漫进船的底部,船员迅速关上了防水门。

底层的卧铺已经进了水。

不一会儿,三个货舱和六个锅炉房被淹。

据估计,两个小时后,这艘载着2000多人的泰坦尼克号将会沉没。

我们看灾难片其实就是寻找感官刺激,詹姆斯.卡梅隆的做法很满足观众的胃口。

相信谁看到这个场景都会为主人公而揪心。

在处理灾难场面时,导演张弛有度,一段优美的小提琴曲抒情优美,展现了灾难中人们所表现出的人性美和对美好生命的歌颂;然后是紧张慌乱的沉船场面,落荒而逃的乘客、救命声和呼喊声、因倾斜而摔碎的物品,汹涌而来的海水,种种场面显得如此的恐怖,前所未见,生命在这样的打击下也是那样的脆弱、不堪一击。

露丝、杰克和这些惊慌失措的乘客一样在苦苦寻找生存的机会。

“泰坦尼克号”由于船头进水过重导致严重倾斜,船舷成了一个大滑梯,没有抓稳的人就滑
落了下去。

表现这样的灾难场景时,个体被放在突出的位置。

可以看到,牧师还在为他的人民祈祷,一个母亲死死地抱住自己的孩子,有的人喝酒壮胆,有的人干脆就直接跳进海里了,可还是不幸撞上了螺旋桨的扇片。

而露丝和杰克来到了高高翘起的船尾——他们相识的地方。

开始就要意味着结束,这难道不令人感慨吗?
沉船的场景是全片的重点,电脑CG技术和逼真的模型使得沉船无比震撼人心,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至少我觉得这种感觉难以言表,听着他们的惨叫,我感到非常的揪心。

这也是本片被称为恢弘巨制的重要原因。

2000多名乘客落入水中,这种壮观而又惨烈的景象绝对让你目瞪口呆。

还好,罗斯找到了杰克。

她爬上了一块木板,杰克在冰冷的海水里守护着她。

冰冷的海水将杰克的脸和手冻得发白,他颤抖地告诉罗斯“要好好的活下去”“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放弃。

”最终杰克化成一座冰雕,渐渐的沉进了海水中。

不知我是不是太多愁善感,看到这个画面我总是不由自主的流下眼泪。

一份短暂的爱情就这样被冻结在了海里,罗斯记住了杰克的话,决不放弃。

她用尽全力吹响了口哨,终于被返回的一艘救生船营救了......
84年后------最终露丝没有嫁给卡尔。

探险队员们听完这个故事之后唏嘘感叹,受了一次心灵的净化,更加了解了生命的真谛。

那么那个“海洋之心”究竟在哪里呢?它仍然被露丝保存着。

年迈的露丝拿着它,慢慢的踏上船的围栏,虔诚的将这块价值连城的蓝宝石投进了大海中,愿它与杰克的在天之灵同在。

在灾难中的人性显得更加充满光辉。

这让我想起了这次地震中发生的感人的爱情故事,而我总会被他们所深深打动。

灾难无情,可是只要有爱,哪怕不能此生在一起,这份感情也会跨越灾难的阻碍,成为永恒,封存在心中最美好的位置。

电影还有一个尾声。

在老年露丝的睡梦中,我们又一次梦回泰坦尼克号,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杰克迎接露丝,两个人在大家的期待中拥吻,周围的人无不为之欢呼鼓掌。

导演在最后满足了我们的心愿,让整部电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那首《My heart will go on》在最后响起。

这也开创了大片贯用的“出片尾字幕在播放主题歌”的习惯。

席琳.迪翁的歌声穿透银幕,回响在观者的心中。

《泰坦尼克号》剖析了在灾难来临时,有的人人心冷漠,为了自己的生命而不择手段,揭示了人的自私自利,而在这充满冷漠的环境中有出现了男女主人公那忠贞不移的爱情和为了爱人而不畏死亡的镜头,让人们又感受到了人心最神圣的一面,也让人们在面对冷漠的人心时燃起了希望!它利用好莱坞的视觉奇迹,对86年前泰坦尼克号沉没这一历史事件的摹仿再现,同时也是针对当下语境所做的改写。

这一改写的关键是叙事的主线转移到一段空前绝后的爱情故事上。


一经典的复线结构在文本内部造成的对话使得爱情与历史互相渗透,共同呈现于叙事人追忆的目光之下。

这也就使得两者都染上几分感伤,为主人公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为那个特定的历史时刻唱起了一曲挽歌。

参考文献:
[1]陈国强.泰坦尼克号 [M]. 出版社:人民日报,2012
[2]沃尔特·劳德.泰坦尼克号的沉没[M]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
[3] J.R.R.托尔金著吴刚译[M].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 J.R.R.托尔金著朱学恒译[M].出版社:译林出版社,1997
[5] 邱晓柳.《久石让钢琴作品精选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