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1)
鸡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__酸碱滴定法.doc

鸡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__酸碱滴定法.doc一、实验原理:鸡蛋壳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可以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其中的钙含量。
酸碱滴定法是利用滴定剂滴定样品,根据滴定剂和样品之间的化学反应,以测定样品中耗用滴定剂的量来计算样品中物质的含量的方法。
本实验利用酸滴定碳酸钙样品中钙的含量。
碳酸钙与硫酸的反应方程式如下:CaCO3+H2SO4→CaSO4+H2O+CO2↑氧化性滴定法:当硫酸的浓度超过0.01 mol/L 后,即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氧化态较低的物质,因此用硫酸作为滴定剂,滴定含有铁、铜等物的样品,称为氧化性滴定法。
还原性滴定法:用一些较为强的氧化剂如:重铬酸钾、过硫酸钾等作为滴定剂时,当样品中还原剂与滴定剂作用时而被氧化时,滴定剂的色度发生改变,从而以滴定剂的用量计算出还原剂的含量,称还原性滴定法。
清除滴定法:样品中含有杂质如有机物等时,可能会影响滴定的准确性,此时必须将这些杂质清除干净,称为清除滴定法。
本实验需要准备的试剂和仪器有:样品(鸡蛋壳)、定量勺、磨盘、蒸馏水、酚酞指示剂、硫酸。
1、取一定数量的干净鸡蛋壳粉碎成细末,称取0.250g样品倒入磨盘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磨盘壁,再加入两滴硫酸,用石灰滴定管向磨盘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大力用玻璃棒搅拌均匀,使硫酸充分地反应,开始产生白色气体。
引出磨盘上方,用石灰滴定管向反应物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其中滴1 特别慢并加入一滴酚酞指示剂,混合均匀后用0.1mol/L 硫酸滴定于产生粉红色的终点。
2、按照步骤1的方法对样品反复测量至结果相近。
知道使用硫酸体积与空白试验值比较得到样品中的含量。
三、结果计算:已知:CaO的相对分子量为40,1mL 的0.1 mol/L 的硫酸可中和40/2=20 mg的CaO。
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样品质量为0.250g,计算硫酸用量:所用 mL 的0.1M 的硫酸X 0.1 mol/ L X 1 mol/ 98g X 1000mg/ g=XXmg计算 CaCO3 的重量:根据表格可以得出,在水中,鸡蛋壳中CaCO3的含量为89.01%。
鸡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鸡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一、实验原理和目的在生活中,鸡蛋壳是一种常见的垃圾。
然而,鸡蛋壳中却含有大量的天然钙,是含钙食品的优质来源之一。
因此,利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测定鸡蛋壳中的钙含量,不仅可以使其得到有效利用,还可以加深对钙元素的认识。
此次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利用盐酸溶液与鸡蛋壳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物中和,从而推算出鸡蛋壳中的钙含量。
鸡蛋壳中含有的钙元素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frac{m_{\text{Ca}}}{V_{\text{HCl}}}=M_\text{Ca}(V_\text{HCl}-V_\text{NaOH})$其中,$m_{\text{Ca}}$表示钙元素质量,$V_{\text{HCl}}$表示盐酸滴定液消耗的体积,$M_\text{Ca}$表示钙的摩尔质量,$V_\text{NaOH}$表示氢氧化钠滴定液消耗的体积。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计算出鸡蛋壳中的钙含量,并且通过比较测定结果,了解鸡蛋壳中的钙含量与人体对钙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步骤1.将鸡蛋壳彻底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用天平将鸡蛋壳粉末称量,记录其质量。
3.准备滴定液。
用0.1mol/L的盐酸溶液和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定,分别将两种液体分别加入烧杯中,记录滴定液的浓度和体积。
4.将鸡蛋壳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加热至沸腾。
盐酸溶液与鸡蛋壳粉末中的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5.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酚酞或甲基红作为指示剂。
当氢氧化钠溶液与盛放鸡蛋壳粉末滴入的盐酸溶液完全反应时,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记录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
6.重复以上实验步骤,直至测定结果相近。
7.将实验数据代入公式中计算,得出鸡蛋壳中钙含量的质量浓度。
三、实验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盐酸、氢氧化钠等试剂都是有强腐蚀性,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实验题

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实验引言碳酸钙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鸡蛋壳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因此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对于了解其组成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定量分析方法,准确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
实验原理本实验基于以下原理:1.鸡蛋壳主要由碳酸钙(CaCO3)组成。
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可以利用该反应来测定碳酸钙的含量。
3.二氧化碳可以通过重量差法或体积法进行测定。
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实验器材:–电子天平–锥形瓶–滴定管–镊子•实验试剂:–麻黄素溶液(0.1mol/L)–盐酸溶液(0.5mol/L)实验步骤1.将一只鸡蛋清洗干净,用镊子将鸡蛋壳取出。
2.将鸡蛋壳放在锥形瓶中,用电子天平称量其质量,并记录下来。
3.在锥形瓶中加入足够的盐酸溶液,使鸡蛋壳完全覆盖。
4.盖上锥形瓶的塞子,轻轻摇晃几次,使盐酸与碳酸钙充分反应。
5.等待反应结束后,打开塞子,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
6.用滴定管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收集到另一个容器中,并记录下体积。
7.重复以上步骤2-6两次,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8.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每个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并求取平均值。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原理,可以计算出每个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假设实验测得的二氧化碳体积为V(单位:ml),盐酸浓度为C(单位:mol/L),则碳酸钙的含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碳酸钙含量(单位:g)= V × C × M其中,M为碳酸钙的摩尔质量。
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测定了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1.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为X g。
2.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改进与展望本实验仍有一些改进空间和展望方向:1.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增加样本数量,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2.探索其他测定方法:除了重量差法和体积法外,还可以尝试其他测定二氧化碳的方法,如气体色谱法等。
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一、背景介绍鸡蛋壳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因此可以作为一种便捷、廉价的来源来制备纯度较高的碳酸钙。
但是,如何准确地测定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含量呢?本文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的鸡蛋壳、无水乙醇、盐酸、去离子水。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容量瓶、比色皿、分光光度计。
三、方法一:盐酸滴定法1. 取适量新鲜的鸡蛋壳,洗净并晾干。
2. 将干燥后的鸡蛋壳粉末称取0.5g,加入100mL去离子水中,并搅拌20min。
3. 将上述溶液过滤,取10mL过滤液加入5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浓度为0.1mol/L)。
4. 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线处,并摇匀。
5. 取1mL上述溶液加入比色皿中,加入5mL无水乙醇和2滴酚酞指示剂。
6. 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粉红色转变为淡黄色,记录所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1(mL)。
7. 重复以上步骤,取平均值计算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
四、方法二:分光光度法1. 取适量新鲜的鸡蛋壳,洗净并晾干。
2. 将干燥后的鸡蛋壳粉末称取0.5g,加入100mL去离子水中,并搅拌20min。
3. 将上述溶液过滤,取10mL过滤液加入5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线处。
4. 分别取出0、1、2、3、4mL上述稀释液加入5个不同比色皿中,每个比色皿加入相同体积的无水乙醇(总体积为5mL)和2滴甲基橙指示剂。
5. 在每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使溶液的pH值分别为10.0、9.5、9.0、8.5、8.0。
6.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每个比色皿的吸光度,并绘制出吸光度与pH值的曲线。
7. 根据曲线计算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
五、结果分析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可以得出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数值。
盐酸滴定法适用于碳酸钙含量较高的样品,而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样品中碳酸钙含量较低时测定。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测定的原理与方法2、熟练掌握称量,配位滴定等基础操作3、培养队员之间合作、配合能力二、实验仪器及药品乙二胺四乙酸的二钠盐、NaOH溶液、纯锌、铬黑T、NH3·H2O-NH4CL 缓冲溶液(PH=10)、1:1HCl、1:1NH3H2O、鸡蛋壳、钙指示剂、6mol/LNaOH、蒸馏水、酸式滴定管、250ml烧杯、100ml烧杯、表面皿、250ml酸式试剂瓶、250ml容量瓶、250ml锥形瓶、25ml移液管、滴管、250ml洗瓶、分析天平、研钵、玻璃棒、铁架台、标准筛三、实验原理鸡蛋壳中含有大量的CaCO3,其次是MgCO3、蛋白质、色素,以及少量的Fe与AL。
用乙二胺四乙酸的二钠盐来配置一定浓度的EDTA溶液。
用NaOH 溶液调节EDTA溶液的PH=5,并用Zn做基准物,用铬黑T溶液做指示剂标定EDTA溶液的浓度。
将蛋壳溶解在HCL中,用NaOH调节溶液的PH=12,使Mg²+生成难溶的Mg(OH)2沉淀。
加入钙指示剂与Ca2+配位成红色。
Ca + In(蓝色)===CaIn(酒红色)滴定时,EDTA溶液先与游离的Ca2+配位Ca + Y===CaY然后夺取已和指示剂配位的Ca2+,使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为终点,CaIn(酒红色) + Y ===CaY + In(蓝色)从已标定的EDTA溶液用量可以计算Ca2+的含量。
四、实验步骤1、0.010mol·l-1EDTA溶液的配制称取2.000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于250ml烧杯中,加100ml水,温热使其溶解完全,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
置于酸式试剂瓶中备用。
2、以CaCO3为基准物标定EDTA(1)配制0.010 mol·l-1锌标准溶液取适量纯锌粒,用稀HCL稍加泡洗,以除去表面氧化膜,再用水洗去HCL,用酒精清洗表面,沥干后置于110℃下烘干几分钟,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以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掌握化学分析方法,了解化学计量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蛋壳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来确定蛋壳的质量。
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来测定物质的含量。
在本实验中,首先将蛋壳粉末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氯化钙。
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反应产生的氯化钙,使其中和,从而计算出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将蛋壳研磨成粉末,并称取0.5g放入锥形瓶中。
2.加入10ml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放置10分钟。
3.加入50ml去离子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滤去残渣。
4.将滤液转移至滴定瓶中,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5.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消失,记录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6.重复以上步骤3次,取平均值。
四、实验结果1.第一次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用量为12.5ml。
2.第二次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用量为12.3ml。
3.第三次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用量为12.4ml。
平均用量为12.4ml。
五、实验分析根据化学计量法的原理,可以得出以下反应方程式: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根据反应方程式,1mol的CaCO3需要2mol的HCl反应,因此可以计算出蛋壳中CaCO3的质量:n(CaCO3) = n(HCl) / 2m(CaCO3) = n(CaCO3) × M(CaCO3)其中,n表示物质的摩尔数,m表示物质的质量,M表示物质的摩尔质量。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计算出蛋壳中CaCO3的含量为:m(CaCO3) = 0.5g × 12.4ml / 1000ml × 0.1mol/L × 100.09g/mol = 0.620g因此,蛋壳中CaCO3的含量为0.620g。
蛋壳中钙含量测定实验设计

蛋壳中钙含量测定实验设计实验名称:蛋壳中钙含量测定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测定蛋壳中钙含量,了解蛋壳的组成以及钙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蛋壳是动物源性的钙质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本实验中采用减量滴定法测定蛋壳中钙含量。
首先将蛋壳粉末反复洗涤,使其无机盐溶解。
然后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标准溶液逐渐加入,使Ca2+与EDTA溶液中的螯合剂形成络合物,再用指示剂观察反应终点,计算蛋壳中钙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取大约5 g蛋壳(约0.5只鸡蛋)研磨成粉末,去除杂质。
2. 将蛋壳粉末加入100 mL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盖好瓶塞。
将锥形瓶振荡10分钟,将上清液倒出,加入少量蒸馏水,再次振荡,重复3次以上,直至上清液无颜色。
3. 将过滤出的蛋壳粉末倒入烧杯中,加入6 M的盐酸至完全溶解,加入少量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这个溶液是样品溶液。
4. 取25 mL样品溶液,加入几滴甲基红指示剂。
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记录滴定过程中体积的变化,直到溶液呈现浅粉色为止。
5. 计算蛋壳中钙的含量,以g/100 g或mg/g的形式表示。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产生危险。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实验器皿的清洁和干燥,防止造成误差。
3. 滴定过程中应注意加入EDTA溶液的速度和滴定剂量,避免超过反应终点而产生误差。
4.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
5. 实验结束后应注意对实验器皿进行清洗和消毒。
实验结果分析:蛋壳中钙的含量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蛋壳来源、饲料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不同来源的蛋壳进行测定和分析,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同时,钙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蛋壳中的钙含量也可以反映食品中钙的含量情况,对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总结:本实验采用减量滴定法测定蛋壳中钙含量,通过实验可以了解蛋壳的组成以及钙的重要性。
在实验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实验器皿的清洁和干燥,避免产生误差。
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采用了酸溶-滴定法对蛋壳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了测定。
在实验中,我们先将蛋壳化学反应转化为以碳酸钙为中心的反应,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反应液中的未反应酸。
实验结果表明,蛋壳中碳酸钙含量为85.7%。
关键词:蛋壳,碳酸钙,滴定法,酸溶引言:在生活中,蛋壳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质。
蛋壳主要由碳酸钙组成,是一种优质的钙源。
测定蛋壳中碳酸钙含量对于了解蛋壳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了酸溶-滴定法进行测定,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反应方程式、溶液配制和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控制,获得了可靠的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
我们采用酸溶-滴定法来测定蛋壳中的碳酸钙含量。
本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C O2 + H2O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将蛋壳粉末与稀盐酸进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在产生的 CO2 中,只有来自碳酸钙分子的一部分会溶于水中,形成碳酸根离子。
在滴定过程中,我们使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滴定试剂,它可以与反应液中的未反应酸反应:在反应结束时,我们可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就能计算反应液中的酸量,从而推算出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
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蛋壳研磨成细粉末并称取其中约 0.2 g 粉末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
2、加入约 5 mL 的稀盐酸,加盖用蒸馏水调整溶液体积至标线处,摇匀,静置到溶液不再冒泡为止,大约需 10 分钟左右。
3、按照 2 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橙黄色消失。
4、加入几滴甲基橙试剂,继续滴定至溶液由橙色转为鲜红色。
5、重复以上步骤,得到 3 次实验数据,求出平均值。
实验结果:第一次实验数据:氢氧化钠溶液用量为 8.3 mL;平均值为 8.5 mL。
计算:NaOH 的标准浓度为 0.1 mol/L。
反应液中的酸量即为:HCl 的摩尔数 = NaOH 的摩尔数 = NaOH 的标准浓度× NaOH 的用量= 0.1 mol/L × 8.5 mL / 1000 = 0.00085 mol蛋壳中碳酸钙的摩尔数为:CaCO3 的摩尔数 = HCl 的摩尔数 / 2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 / 蛋壳质量× 100%本次实验采用了酸溶-滴定法对蛋壳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了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一)背景介绍:
蛋壳中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约占93%,有制酸的作用。
碳酸钙俗称石灰石,石粉,是一种化合物,呈碱性,在水中几乎不溶,在乙醇中不溶。
可以用过量的浓盐酸与之碎粒反应,然后用氢氧化钠去中和过量的盐酸。
根据反应比例,就可以计算出碳酸钙的含量。
但是,必须知道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准确浓度,由于实验室的盐酸是浓盐酸,取用后会挥发,导致浓度的不确定,而氢氧化钠易吸水,还易和二氧化碳反应,致使无法准确称量其质量,故应配成溶液后,用基准物对其进行标定。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实际试样的处理方法(如粉碎、过筛等)
2.掌握返滴定的方法原理及操作。
3.熟练滴定操作和终点判断。
(三)实验原理:
1.滴定分析法是将滴定剂(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液)滴加到含有被测组分的试液中,直到化学反应完全为止,然后根据滴定剂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的一种方法。
,因此,在滴定分析实验中,必须学会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滴定管的正确使用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浓盐酸浓度的不确定、易挥发,氢氧化钠不易制纯,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
因此,NaOH和HCl标准溶液要采用间接配制
法配制,即先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基准物质标定。
2.先加入一定量的标准液,使其与被测物质反应完全后,再用另一种滴定剩余的标准液,从而计算出被测物质的物质的量,因此返滴定法又叫剩余滴定法。
在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的实验中,由于找不到适合的指示剂,故采用酸碱滴定法。
碳酸钙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溶液,且盐酸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反应式为: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HCl+NaOH==NaCl+H 2O
3.标定碱的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
KHC 8H 4O 4+ NaOH==KNaC 8H 4O 4+H 2O
反应产物为二元弱碱,在水溶液中显微碱性,可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
4. 标定酸的基准物质:无水碳酸钠(Na 2CO 3)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溶液呈橙色。
()()()().×-⨯=
Na2CO3HCl HCl 3
Na2CO3HCl 2m C 01C M V 10()
()
()()×-=
KHP NaOH 3
KHP NaOH m C M V 10()
()()()()00()
1×2×100ω--=3NaOH HCl CaCO3CaCO360V C M 10m 试样
(五) 试剂与仪器:
鸡蛋壳(多个),浓盐酸,NaOH(g)分析纯,邻苯二甲酸氢钾(干燥),
Na2CO3(s)分析纯,酚酞,甲基橙。
台秤,电子天平,250mL烧杯(2个),250mL锥形瓶(6个),500mL 烧杯,25mL移液管,250mL容量瓶,洗瓶,酸碱滴定管,胶头滴管,研钵,玻璃棒,镊子,烘干箱,称量瓶(干燥),50mL小烧杯
(五)实验步骤:
1.蛋壳的处理:用镊子去除蛋壳中的膜层,洗净后放入烘干箱中烘
干,取出后于研钵中研细均匀,倒入洁净烘干过的称量瓶,放入烘干箱备用。
2.0.6moL/L NaOH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秤称取6gNaOH固体于250mL烧杯中,加250mL水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然后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0.5-0.6g)三份于250mL锥形瓶中。
分别加水25mL,搅拌使其溶解,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用配好的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份,记录NaOH溶液的用量,计算出其浓度,相对平均偏差不应大于0.2%。
3.0.6moL/L HCl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电子天平秤取1.3-1.4g无水碳酸钠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溶解后,转移至250mL容量瓶定容,摇匀备用。
再用25.00mL 移液管量取25.00mL 12moL/L浓盐酸加入大烧杯配成500mL溶液,混匀。
用25.00mL移液管移取25.00mLNa2CO3标准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1-2滴甲基橙。
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有黄色变成橙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三份。
记录HCl的用量,计算出其浓度,
相对平均偏差不应大于0.3%。
4.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滴定(返滴定操作):
用电子天平秤取研碎的鸡蛋壳(1.0-1.2g)三份于250mL锥形瓶中,分别加入60mL 已标定的HCl标准溶液,盖上表面皿至不再有气泡产生,用洗瓶将表面皿上附着的HCl洗入锥形瓶中,加入2滴甲基橙,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HCl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三份。
计算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
(六)数据记录与处理:
1. 0.6moL/L NaOH溶液浓度的标定
2. 0.6moL/L HCl溶液浓度的标定
3. 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参考文献:
1.bk.baidu./view//165237.htm
2.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华中师大学,东北师大学,师大学,师大学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