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期末知识点总结课内外阅读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地震中的父与子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
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__父亲大喊__阿曼达__我的儿子__(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是儿子的声音________ 父亲大喊________ 阿曼达________ 我的儿子________(2)“失”的意思有:①失掉;过失;②没有把握住;③找不着;④改变常态;⑤没有达到目的。
文中有两个划线的“失”字,第一个取意思________,第二个取意思________。
(3)找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你从父亲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4)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答案】(1)!;:“;!;!”(2)②;④(3)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父亲的心中只有儿子,他一直在坚持地挖着,他要亲手救出自己的儿子。
(4)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36小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
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着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课内外阅读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课内外阅读一、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1.课外阅读语文书我不爱那小巧玲珑的玩具,不爱那漂亮时髦的服装。
你问我到底爱什么?我将自豪地对你说:我爱我的语文书!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第一个盼望的就是新语文书。
我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一页一页地看下去。
每当上语文课时,我瞪大双眼,看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倾听老师的讲解,生怕放过一个字。
每当清早霞光四射的时候,我就坐在窗前,放声朗读课文,一遍,两遍,三遍…….毫不厌倦。
啊!语文书,我该怎么感谢你呢?你像一位亲切而耐心的知识老人,从拼音“a、o、e”起,到深奥的古诗,都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你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海洋里邀游,使我们认识了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带我们与标点符号交朋友,让我们熟悉它们的用法……岁月在流逝,转眼就过了5个春秋。
你源源不断地把知识送给了我们,使我懂得怎样看书,怎样作文。
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不禁心潮起伏,说不完对你的感谢!啊,我爱的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1)按“我爱语文书”,“我感谢语文书”,“我个心觉着的语文书”三个意思,在文中“//”分段。
(2)短文中第2、3、4自然段都是具体写________。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成语写下来。
①形容器物的小而精巧。
________ ②形常连续不断。
________(4)写出一处写语文书作用的句子。
(5)本文的写法是()①借物抒情②借物喻理③借物喻人【答案】(1)2、3、4自然段为第一段;5、6自然段为第二段;7自然段为第三段。
(2)我爱语文书。
(3)小巧玲珑;源源不断(4)你像一位亲切而耐心的知识老人,从拼音“a、o、e”起,到深奥的古诗,都用生动的语向我们讲解:你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海洋里邀游,使我们认识了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带我们与标点符号交朋友,让我们熟悉它们的用法……你源源不断地把知识送给了我们,使我懂得怎样看书,怎样作文。
部编人教版精编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精编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一、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联系上下文,“体面”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线的句子主要描写了()A.花生有很多好处。
B.不同果实的特点。
C.花生的可贵之处。
3.从“埋在地里”和“高高的挂在枝上”可以看出,这两句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花生___________的特点,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一自然段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做对比,突出了花生默默奉献的品质。
B.选文最后一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它告诉我们,做人不能一味追求体面,更应该注重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C.父亲话中的意思是“我们”兄妹几个虽然长相不出众,但是“我们”可以像花生一样,不要在意自己的美丑,全心全意为他人和社会贡献力量。
二、阅读理解。
落花生(节选)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不好看,()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做有用的人,()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全集: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知识点总结

全集: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知识点总
结
本文档旨在总结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的重要知识点,为学生提供研究参考。
以下是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简要总结:
第一单元:语文常识
- 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 了解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
- 研究运用语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第二单元:成语故事
- 研究并理解常见的成语故事
- 掌握成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 运用成语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单元:古诗词
- 研究并背诵优秀的古代诗词作品
- 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 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第四单元:写人作文
- 研究描写人物的基本写作技巧
- 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用
- 运用所学技巧写出生动有趣的人物作文
第五单元:寓言故事
- 研究并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和道理
- 分析寓言故事的结构和故事情节
- 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第六单元:游记
- 研究读写游记的基本技巧
- 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要点
- 通过模仿和创作自己的游记来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研究,掌握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新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新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学字与做人(节选)五岁那年,我开始学写汉字。
读和认字并不难,没过多久,我就能认好多汉字了,但是写汉字就没那么容易了。
我写的字不是上下脱节(jiējié)就是左右分家,很难合到一块儿去。
一天,妈妈让我抄一首唐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她指着我写的字说:“看你写的字真成了‘相见时难’了。
”我总是把那些合体字拆(chāi cāi)得七零八落,这次还是这样,“相”写成了“木目”,“难”写成了“又佳”,所有的部件都互不相让,各自为政。
“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因为你写字时从不想着其(qīqí)他的部分。
写字的原则是要时时想着它的邻居。
这个‘相’字,写时,‘木’字的右脚不能伸得太长,它还有个邻居‘目’呢!”妈妈一边在纸上写,一边讲着道理。
“凡事替他人想,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写汉字也同样。
”我学会汉字,更学会了做人。
(1)我能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脱节________(jiē jié)拆________(chāi cāi)得其________(qī qí)他(2)联系上下文,理解“各自为政”的意思,并用它写一句话。
(3)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话,再谈一谈你的想法。
(4)你的字写得怎么样?展示一下吧!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你还知道李商隐的哪首诗?________【答案】(1)jié;chāi;qí(2)各自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互不配合。
(3)略(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登乐游原》等。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我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脱节(jié)、拆(chāi)得、其(qí)他。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大的麦穗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
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
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
看看这一株,摇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呢。
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到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能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沉甸甸的________ 苍老的________ 准确的________不失时机地________ 用心地________ 一再地________(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曲线画出一个拟人句。
(3)瞧,短文怎么没有结尾?快来试一试给它加个结尾吧!(4)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答案】(1)麦穗;声音;判断;摘下;挑挑捡捡;错失良机(2)比喻句:大家听到了……的声音拟人句:无数株小麦……嘲笑他们。
(3)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位战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战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战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联系上下文,理解“粉身碎骨”的意思。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是________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说明________。
这充分体现出________。
(3)给这个自然段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
(4)石头“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你知道日寇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罪恶滔天的事吗?列举几个。
【答案】(1)为某种目的而牺牲生命。
(2)比喻;石头;雹子;石头砸下去非常迅猛,非常有力;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中华民族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3)顶峰歼敌(4)略【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粉身碎骨:为某种目的而牺牲生命。
(2)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4)此题可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新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永远都要坐前排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
父亲经常教导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在别人的前面。
玛格丽特牢记父亲的话。
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
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次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一九七九年成为英国第一任女首相、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
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
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
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在前排”,是因为________。
(2)“永远都要坐前排”是()A. 一句普通的话B. 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C. 一时立下的决心D. 对自己的约束【答案】(1)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2)B【解析】【分析】(1)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文中第5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期末知识点总结课内外阅读一、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1.课外阅读。
悠悠童心当我和童年告别时,没有和它握过手,没有和它谈过心,更没有向它说一声“再见”!但每当我看见儿童——捉迷藏、跳房子、办家家酒……我的血就加快了流速,全身微微发热,心里格外兴奋。
每当我和儿童一起玩的时候——唱歌、踢毽子、跳绳……我就忘记了我已是20多岁的人。
我盼望成天和他们在一起。
终于在一起了!难忘啊——我们一起在蔚蓝的天空下阅读优美的散文、诗句,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我们一同在乡间田野上畅谈,又登上俏丽的小山,拾片红叶,采朵秋菊,跟着放牛娃唱牧歌;我们在充满神秘、哲理的松树林里捉迷藏,你找,我躲,这儿露出一角衣襟,那儿又冒出半个脑袋,林里充满了朗朗的笑声。
这些声音常常掀开我童年的窗帘——那时,我是一个“饥饿”的孩子。
法国的雨果说过,好奇是饥饿的粮食,每遇到它就想吃。
那么我的饥饿可算是个好奇症吧!因为这“病”的缘故,我很小就会拆卸玩具、收音机,安装小汽船,修手电筒。
知道了洋娃娃为什么会“哇哇”地叫;怎么使一块铁皮不沉水;懂得了野鸭为什么叫候鸟,而喜鹊又叫留鸟;想象着今后要到天宫去取桂花酒,下海里龙宫找龙王。
因为这“病”的缘故,妈妈说我是个淘气的野孩子;叔叔因为我拆收音机罚我看三本书;隔壁李奶奶说我长大了要翻天的。
啊,我希望我的“好奇症”继续下去,永远保持童心,永远在好奇中生活,永远过那追求、探索、惊奇、天真、快乐的儿童生活。
童心,童心把我带回到了50个小朋友的欢快笑声之中。
童心在跳动!在唱歌!在舞蹈!悠悠童心在我的心中……(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神奇——________ 探究——________(2)文章中的“饥饿”指的是________。
(3)读了全文,你认为作者的职业是________,作者最突出的个性是________,作者没有和童年说“再见”的原因是________,作者觉得留住童年就可以________。
(4)这篇散文,看起来很散乱,可是你细细地读,就会发现文章条理很清晰,作者在文章开头先交代________,接着写现在________,再回忆________,最后抒写自己现在的心愿________(5)你也像作者一样有“好奇症”吗?把你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答案】(1)神秘;探索(2)充满好奇心(3)教师;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一直保留童心;留住探究心、好奇心(4)自己的个性;自己仍愿和孩子们在一起拥有童心;自己的童年时代;仍是和孩子们在一起(5)【示例】有。
我的“奇思妙想”是发明一种可以看到未来的机器,看看将来的自己会遇到什么事情,如果将来发生了无法挽回的事情,那我现在就可以努力改变,不让那件事情发生,生活就不会有悲伤,永远都是快乐的。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在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3)、(4)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5)写奇思妙想应请注意:大胆想象,敢于去想,任何一个人的想象和幻想,都反映自己的理想,愿望,向往和追求,如果把这种大胆的假设写出来,给人以某种启迪,并能激起别人的思考,使人产生共鸣,这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故答案为:(1)神秘、探索;(2)充满好奇心;(3)1、教师 2、永远保持一颗童心 3、一直保留童心4、留住探究心、好奇心;(4)1、自己的个性 2、自己仍愿和孩子们在一起拥有童心 3、自己的童年时代;(5)有。
我的“奇思妙想”是发明一种可以看到未来的机器,看看将来的自己会遇到什么事情,如果将来发生了无法挽回的事情,那我现在就可以努力改变,不让那件事情发生,生活就不会有悲伤,永远都是快乐的。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3)、(4)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5)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言之有理即可2.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影子里的父爱①今年夏天,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气温达到37℃,热得最凶那天,诊所里开着空调也抵御不了汹涌而来的热浪。
小护士不停地向地上洒水,以获得一点清凉。
但我仍感觉透不过气来。
小护士指着窗外说:“看看那些进城来卖菜的农民吧,他们一直在烈日下晒着呢,你应该满足了。
”正说话间,几个人抬着一个病人进来了。
②病床上躺着的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双目紧闭,面色潮红,完全处于昏迷状态。
床边站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边哭边对病人喊着:“爸,你怎么了?!你怎么了?!”③我为他量了体温,看了看他的舌苔,发现没有什么大碍,只是中暑了,就给他打了一针。
看着还在一旁哭泣的小男孩,我说:“别哭别哭,你爸没事,一会儿就好了。
”④男孩听我这么说,才放心了。
边说着谢谢边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然后从布包里拿出一叠皱巴巴的纸币。
孩子数着钱:五毛、六毛、一块、两块……他把那些毛票递给我说:“医生叔叔,一共七块三,够不够我爸的药费?”孩子的脸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看着他饱含真诚仰望我的眼睛,我忽然对他产生了好感,就问他:“你挺壮实的,你爸中暑了你居然没事儿。
”孩子说:“天太热了,街上没有树,我们也没有伞,我爸怕我晒着,就让我蹲在他背后的影子里。
后来他就晕倒了……”⑤听着孩子的诉说,我的心被震撼了。
就在这时,小护士进来了。
她告诉我,我父亲刚才来过诊所,见我忙,把东西留下就离开了。
我从她手里接过父亲送来的东西:一把遮阳伞,还有一小瓶仁丹。
手里握着这些东西,想着父亲,我烦躁的内心蓦地清凉无比。
⑥那天,我想的都是“父亲”这个字眼。
想着每一个做父亲的,都会把关爱子女当成一种人生习惯。
生活条件好一些的父亲,会记着在这烈日炎炎的天气里为孩子送一把遮阳伞,一瓶提神的仁丹,而像那位中暑的父亲,尽管他贫穷得只剩下自己的影子,也会把影子作为庇护孩子的一片阴凉。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汹涌:________震撼:________(2)选文第①段画横线的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请你赏析选文第④段划线的句子边说着谢谢边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然后从节包里拿出一叠E巴的纸币,孩子数着钱:五毛、六毛、一块、两块......(4)怎样理解选文第⑤段划线的句子“我烦躁的内心基地清凉无比”。
(5)选文中“那位中暑的父亲,尽管他贫穷得只剩下自己的影子,也会把影子作为底护孩子的一片阴凉。
”你的父亲肯定也非常爱你,请你回忆其中一件小事.写在下面横线上;并写一句赞美父亲的话,表达出你的真情。
事件________;赞美父亲的话:________【答案】(1)本义形容波浪又大又急,这里指诊所里的热浪上下翻涌,扑面而来。
;本义指心理受到猛烈冲击或感动,这里指我被这位农民父亲关爱儿子的行为深深感动了。
(2)侧面烘托了天气的炎热,为下文写农民父亲中暑作铺垫。
(3)“小布包”“皱巴巴”“五毛、六毛……”这些(细节)描写体现了小男孩家境的贫穷,更表现出农民父亲对儿子的无比关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爱的回报。
(4)烦躁是因为天气炎热难耐,而父爱使我感动,内心如春风拂过般舒畅,所以觉得清凉无比。
(5)略;父爱是一颗大树,即使在烈日炎炎的夏日.也会为我撑起一片阴凉。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3)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5)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汹涌:本义形容波浪又大又急,这里指诊所里的热浪上下翻涌,扑面而来。
震撼:本义指心理受到猛烈冲击或感动,这里指我被这位农民父亲关爱儿子的行为深深感动了。
(2)侧面烘托了天气的炎热,为下文写农民父亲中暑作铺垫。
(3)“小布包”“皱巴巴”“五毛、六毛……”这些(细节)描写体现了小男孩家境的贫穷,更表现出农民父亲对儿子的无比关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爱的回报。
(4)烦躁是因为天气炎热难耐,而父爱使我感动,内心如春风拂过般舒畅,所以觉得清凉无比。
(5)事件:略;赞美父亲的话:父爱是一颗大树,即使在烈日炎炎的夏日.也会为我撑起一片阴凉。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3)此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
(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5)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提醒幸福毕淑敏①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
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
才相识了一个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个骗子。
你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容得乐出声来,所有关切着你的人一起说,别骄傲!你沉浸在欢快中的时候,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千万不可太高兴,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
看得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旋在头顶。
②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
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
当我们大睁着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
当我们实在忍受不了等待灾难的煎熬时,我们甚至会恶意地祈盼风暴早些到来。
③风暴终于姗姗地来了。
我们怅然发现,所做的准备多半是没有用的。
事先能够抵御的风险毕竟有限,世上无法预计的灾难却是无限的。
战胜灾难靠的更多的是临门一脚,先前的惴惴不安帮不上忙。
④当风暴的尾巴终于远去,我们守住零乱的家园。
气还没有喘匀,新的提醒又智慧地响起来,我们又开始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期待。
⑤人生总是有灾难。
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只是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
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
请从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吗?⑥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荣辱不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